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宋变陌生。”
  高方平注视了他少顷,时文彬还是软对抗,偏开目光低着头,但就是不松口。
  高方平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起身,离开之际又停下脚步,回头道:“这样一来我就放心离开了。好你个时文彬,我暂时也无法确认、你是不是通过时静杰把我脾气摸清楚了故意投其所好,故意要在史书上博得美名?”
  时文彬大为尴尬,还真有点这个意思,的确是通过儿子,了解了些大魔王的脾气性格,有点针对性的装逼。
  高方平又笑了笑道:“是也没事,想名留青史,有稳重的心思总是好的,爱惜羽毛的人相对值得信任,因为他们不会随便为了黄白俗物污染羽毛。注重名声的家伙有矫情嫌疑,但这种自爱行为远比不要脸来的好些。所以这个刑部尚书,看来非你时文彬莫属。没有你,我真不放心离开京城。”
  时文彬愣了愣,起身抱拳道:“请明府细说。”
  高方平道:“没法说太细。你只要知道,上一次我在江州执政期间,发生过皇后被人软禁,险些导致刑部介入、以国案调查皇后的事。真发生了就像你说的,大宋就不是大宋了。于是当时在常维执掌刑部的提议上,我就迟疑了,我知道老常是个好人,但他不够保守,容易会被人利用。于是虽然我不太喜欢你时文彬,最终仍旧是你上刑部。为此一事我把老常给得罪了,许多人说我过河拆桥不念旧情。但就这样吧,有时候,我还真没心思去管谁高兴谁不高兴。你时文彬连对郑居中立案的事都这么谨慎保守,我真就放心了,因为我知道有你在,也就没人轻易敢跳出来从刑部口为难皇后一家了。”
  时文彬这才了解了他的用心,顿时惊为天人,急忙追出了书房鞠躬道:“明府用心良苦,竟用这事试探下官。下官一定不负所望,守好刑部这个堂口不被人利用,不胡乱卷入是非。”
  高方平又停下脚步道:“其实你也没有想多。理论上我真希望你把郑居中给抄家了,否则我这么记仇的人念头怎么通达起来?当然你机智的在于没让我得逞,否则你担心是对的,一旦查办了郑居中,皇帝是个念旧的人,在他仍旧宠爱郑妃的现在,你真就拉了皇家仇恨,然后我为了甩锅,又会联合其他中堂,如同对待林摅一般的对你,把你整去成都修铁路。”
  我@#¥。
  时文彬一阵惊恐,果然没有惊喜,老夫早前的机智和担心是有道理,大魔王竟是真有这么龌蹉。
  高方平摊手道:“别怪我,官场和政治就这么一回事。所以很庆幸你是个有骨头、不随便折腰的人,这种人比较难得,于是就算让我有点不爽,我也需要你。所以你不是谁的走狗,却会继续在京师守门,于我大魔王不在的时候,把朝廷照顾好。”
  时文彬这才松口气的道:“那郑居中怎么办?”
  高方平喃喃道:“妈的还能怎么办?既然你不蠢,不做我刽子手,只有另想办法怼他了。我的规矩是但凡仇人带在身边,朋友放在外面。我会把他弄成都去盯死,找到机会我就亲自做刽子手,利用判府权利把他给干掉,到时候尸骨送回你刑部来,你补充个手续就行。”
  “你……”
  时文彬一阵惊恐,心口忽上忽下的。
  无奈时文彬不是他的领导,对于他大魔王而言,他带宰相职务判成都府路,那的确是先斩后奏,只要他能把郑居中带进成都府去,把郑居中官职削弱到一定程度,借口一个紧急状态的话,那么说宰,也就真的砍了把脑袋送回来了。
  至于怎么找借口进入战争状态,对别人难,对于高方平这个老司机太容易了,他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这么干。
  苦笑着把这些过程想一遍,时文彬不知道郑居中到底做了什么,但郑居中今生最错的问题就是得罪了记仇的大魔王。很显然这次郑居中无论如何死定了,太上老君也未必能救他。
  郑居中的铜矿问题被捅了出来,这在大宋,对于他那个高级士大夫国舅爷,不是什么大罪。但不论如何捅了出来,在皇帝已经不喜欢他的现在,贬官夺爵是肯定的。那么这个时候他大魔王去吏部找张商英密谋一番,安排郑居中进成都去“冷静冷静”,是轻而易举的事。于是后面一切就简单了。
  这就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被如大魔王惦记着要杀的人,也不知道他郑居中还能否睡得着?
  想到这里时,文彬逐渐的清晰了起来:如果大魔王没乱说,当年郑家如果真的谋划了软禁皇后、推动刑部调查皇后事宜。那么大魔王故意安排我时文彬在京守门,当然就是防止后院起火,防止郑家再次狗急跳墙。
  越思考,时文彬越觉得目下在这个职务高处不胜寒……


第九百四十六章 臣看好您哦,加油
  关于郑居中的问题被捅了出来,却迟迟不见被抓捕,于是到处在对此热议着。
  大抵上民间不知道郑居中是个什么人,不过但凡老百姓当然不喜欢贪官,于是对于郑居中不满的大有人在,杀郑居中的呼声不小。
  大头百姓遇到这类事就喜欢喊“官官相护”,说大宋没有杀贪官土壤。虽然明知道没有用,不过他们有事没事的,也喜欢在宣德门大喊几句清君侧,杀贪官的口号。
  如此导致这两日赵佶连宣德楼都不敢去。
  以往赵佶比较喜欢去宣德楼装逼,鉴于现在日子好过了许多,在哪里喊大皇帝陛下万岁的人有不少,赵佶喜欢听他们这么喊,所以就经常去。
  然而最近那些大头百姓一见到皇架就喊“杀贪官”,赵佶现在虽然不喜欢郑居中了,但是鉴于他戾气不重、加之祖宗规矩、在加上郑贵妃的令人飙血的身材和颜值,于是是非常尴尬的,就害怕听到这句让他为难的“杀贪官”。
  目下皇帝干脆就躲起来,连郑贵妃也不见,喊口号的百姓也不见。
  碍于朝廷的面子,赵佶害怕郑妃来吹枕边风为难,也怕被朝廷又拿着祖训来扯犊子说后宫干政。
  另一边,赵佶虽然不见郑妃,却也怕刑部把郑居中处理过重,让郑妃暴走导致家庭不和谐。于是自来没有决断的赵佶郁闷了。
  此皇帝就这德行,喜欢逃避。历史上金兵南下的时候他就连皇位都不要,扔给儿子赵大傻做皇帝,打算逃走去南方避祸,最后却两个一起被捉走了。
  到底是小高亲近些,遇到难题时候赵佶就喜欢把小高找来,于是梁师成又来请了。
  跟着老梁进宫去,晚间了赵佶也不睡觉,在池塘边喂他养的金鱼。
  见小高来到,赵佶把鱼食全部扔了进去,拍拍手道:“小高卿家来了就好,朕现在有些烦心事,不知该如何应对。朕甚至也不想去见太师和张叔夜,他们不够贴心,尤其张叔夜喜欢较真,于是便找你来说说郑居中的问题。”
  高方平察言观色一番,又看向了梁师成,见老梁微微摇头之后,心理明白,皇帝的确已经反感郑居中了,但以他的性格加上大宋的传统,还有美女宠妃的影响,他仍旧不能接受杀郑居中,或者抄郑居中的家。真是时文彬这么干了那么不开玩笑,为了平息郑妃的愤怒、平息心理的负罪感,时文彬肯定要背锅。
  把这些想了个七七八八后,高方平开始反装忠做好人了,笑道:“官家的担忧臣明白。郑居中这家伙有毛病,毛病还真不小。张克公目下上蹿下跳,不杀郑居中念头不通达。张叔夜相公戾气没张克公重,但习惯了户部思维的他眼睛揉不得沙子,在我大宋百年来缺铜的背景下,若要见张叔夜,不杀郑居中恐怕他也会不满。蔡太师八面玲珑原本最会处理这些,深得官家您信任,可惜他年纪大了,精力不续,许多事都照顾不到。拖延下去不解决,官家您又不方便出面,若真被刑部办的过重,那虽然是执行国法,却坏了大宋的传统,让官家您的后院不稳定,让您下不来台。郑居中毕竟是国舅,把他办理过重亦会有损皇家脸面。”
  赵佶笑道:“朕就知道,小高卿家最为贴心了,你果然知道朕的难处。是啊朕最近有点紧张,宣德楼都不想去。那些百姓也跟着喊杀贪官,看起来呼声不小,朕又不方便否定民意,于是干脆不去了。蔡太师为人圆滑,就是因为他和朕一样两难,所以干脆称身体不适躲家里不出来。朕也不方便出面,所以需要一个宰臣出来给出建议做些事,把此事平息。朕又不敢让张叔夜去处理,因为难说他真会做事过激。”
  “行,那臣来处理,臣来牵头,官家就不用多想了。”高方平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说道。
  旁边的梁师成也是醉了,妈的最想干掉郑居中的就是大魔王了,这个事基本上就是他弄出来了,结果时文彬不卖大魔王的帐,大魔王没办法之下,反手就来这里装好人讨好皇帝了,真的是太龌蹉了。
  当然龌蹉到一定的时候就没敌人了,梁师成害怕张商英是装出来的,不过真怕大魔王,于是也不敢多言。
  赵佶仍旧有些不放心的道:“小高卿家打算怎么处理?”
  高方平道:“官家放心,既然事情捅到了这一步,处理太轻那说不过去,不利于吏治。处理过重不利于皇家脸面。臣会有个折中办法,汇同几个部商议一下,尽快在辽国皇后进汴京前处理完,不至于让辽国看笑话。”
  “那就最好了,你办事朕就放心了。”赵佶离开了……
  回家后第一件事召见越王偲。
  那狗头王爷以往想见高方平都见不到,这次以为好事来了,屁颠屁颠的赶着来了,还很高兴的样子搂着高方平的肩膀,称兄道弟的样子竖起大拇指道:“小高相公果真不是盖的,铁路小王不懂就不多说。只说收拾郑居中的事,掩人耳目,把难题一脚提给刑部时文彬,实在是高啊,由刑部查办郑居中,所谓以牙还牙,如此就让某些势力闭嘴,不敢在皇帝面前利用美色吹枕边风了,否则就是后宫干政。当年小王听说,他们就是这么龌蹉的打算对待咱们皇后娘娘的。”
  高方平侧头看着他道:“王爷过奖了。”
  赵偲继续搂着高方平的肩膀,笑着摇手道:“没有过奖,没有过奖,大总管出手必然精妙之手笔。”
  高方平不怀好意的道:“那既然没有过奖,既是精妙手笔,你就是重要的一环。实际上你看错了,整死郑居中的时机仍未成熟,此事不会在刑部成为国案。我找你是有原因的。”
  作为老奸巨猾的小鲨鱼,这一听还了得,赵偲当即就想跑了。
  却是被高方平一把逮住:“有那么容易让王爷你见好处就来蹭,见坏事就躲吗?身为宗正寺,在已经有关于郑居中是非的现在,你若不代表皇家把他燕国公给撤了,让吏部、让我怎么做事,怎么定调?”
  赵偲脑袋一歪,就倒在地上扑街了。
  妈的上次被高方平要挟,豁出去的去找皇帝哥哥进谗言,说了郑居中的许多坏话。
  当时之所以敢这么做,一是被要挟没办法,二是大魔王出手历来没对手,赵偲当时觉得可以一次整死郑居中。于是这才敢冒得罪权臣和贵妃风险出手的。
  现在看来郑居中的问题真被捅出来了,然而时文彬温和又滑头,溜脱了,大魔王竟是不逼时文彬,而来逼迫我赵偲拉仇恨?当初早知道一次整不死郑居中,老子吃饱撑了被大魔王蛊惑。
  一次整不死就不说了,大魔王他临门一脚的时候不去逼时文彬,而来逼迫我宗正寺以皇家名誉,撤销郑居中的燕国公爵位?
  哭着脸寻思了很久,赵偲道:“相公何苦来逼迫小王出头呢?爵位是皇家的,虽然是我代为管理,但皇帝没有裁决的现在我做了这事,会否太拉仇恨,还得罪了我皇兄?要不去请示一下?”
  高方平拍桌子道:“事事都请示,还要你这个宗正寺知事干嘛?干脆你回家休息官家来亲自管理算了。”
  赵偲一阵尴尬。
  高方平接着道:“你懂得,有些事请示了永远不会有结果,这事上官家自己很为难。郑居中是国舅,郑妃仍旧得宠。你这个弟弟、你这个臣子,出面把官家为难的事做了是义务懂了不?”
  “话是这样说,可我……”赵偲始终低着头。
  “可凭啥不逼时文彬,来逼你拉仇恨对吧?”高方平敲着桌子理所当然的道:“柿子当然捏软的,那个老顽固有骨气,把官印挂在刑部堂上不去上班为要挟,你有这骨气吗?我逼不了他,当然只有来收拾怂的。这圈子就这德行,你又不是第一天知道,装什么纯洁。”
  “……”
  赵偲觉得他废了,就算是这个道理,你好歹给本王一些面子,说的委婉一些不可以啊。古人诚不欺我,风骨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种光环,至少在我大宋,类似时文彬张克公哪类老东西,借着的风骨他们连皇帝都敢怼,还通常可以不付代价。
  譬如宗泽那个二流子被冷藏了多年后,这不,现在又红火起来了,再次蹦跶回工部来了。
  赵偲还是有顾忌,“相公啊,我舅舅林摅就这样被你们给坑了,他好不容易帮你们把脏活做完,你和蔡相却过河拆桥把他给整了,京城没他在,开封府没他管,小王我就势单力薄。如果不走刑部就整不死郑国舅,那时你也进成都去了,我和我娘会因为得罪了太多人而可怜的。虽说你就是依靠‘牺牲理论’忽悠人崛起的,可看在我皇兄的面子上,您不能把我也用来牺牲吧?”
  高方平亲手给他的茶碗添了些水道:“王爷你想多了。你舅舅并不是牺牲,你听谁说要把他官职和爵位夺了吗?没有吧,他会被我带进成都府去,成都府现在满地政绩,他官职又在,又有能力,三年后他不就又以更强劲的姿态杀回来了?”
  顿了顿接着道:“京城虽然复杂,是个大染缸,但我可以负责的告诉你,往后是我大宋开朝以来,京城最平静的时期,道士虽然没被打死,但现在东南系基本也被我镇住了,至少几年内不敢跳。那么这种局面下,为了给皇帝面子,留下郑居中一口气不整死。但不是说他可以继续在这里报复你。我的规矩是信任的朋友放外面做事,敌人留在身边盯死。所以你担心是多余的,只要你把郑居中的爵位给废了,这就是代表皇家的一个信号。代表郑居中进一步势微。那么既然皇家宗正寺有了裁决,尽管不走刑部,但吏部也会有相应举措,会降职。由此,我就能把他郑居中名正言顺的带进成都府去。”
  赵偲怀着龌蹉的心思低声问:“郑居中还会活着回来吗?”
  高方平没有明说,却道:“我在成都带宰相职务判府。郑居中失去了国公爵位、官职低微的情况下,你觉得呢?”
  赵偲迟疑了片刻一拍桌子道:“好吧小王再信您一次,既然上了贼船也不能多想。再错一次我也认了,定不叫高相难做,宗正寺会很快对侵吞皇家铜矿的郑居中做出裁决,咱们没有司法治权,但套用相公您的话,发生了这事后,皇家不欠他一个爵位。”
  高方平这次搂着他的肩膀道:“恭送王爷。臣看好您哦,加油。”
  ……


第九百四十七章 荣耀的人生不需要公平
  郑居中的问题,到处在热议,但越是不出结果,热度越大。现在几乎到处在讨论了,这么久都没有动静,大家开始怀念那个口碑很坏的包拯了,要是换老包在的话,就算皇帝想保舅子,老包肯定也已经上殿找皇帝扯犊子去了。
  就在这大家期待铁腕猪肉平再出奇迹的时刻,真的是奇迹,之所以叫奇迹,是因为以往一向不叫大家失望的猪肉平让大家失望了。
  最终刑部没对郑居中裁决,也没有任何的解释。只是忽然间宗正寺裁决出来了:皇亲国戚郑居中涉及重大问题,玷污皇家名声,为了彰显公正,因此收回郑居中燕国公爵位。
  这么轻的裁决让人大跌眼镜。又是一次士大夫作死不死事件,看起来猪肉平就算牛,最终还是没能怼翻这条祖宗规矩。
  紧跟着吏部张商英做出裁定,郑居中贬官三级,前往边疆成都府戴罪立功。蔡京签字了。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导致了汴京满街道菜叶。大头百姓和郑居中没仇,他们只是不喜欢贪官,所以扔东西来表达心中不满。但是无奈这就是在大宋俗称的:老子换个地方照样做官。
  李清照虽然不了解内幕,但她出生官宦,又是曾经宰相赵挺之的儿媳。她理解之所以出现这幕,高方平恐怕也没办法。
  于是屁股决定脑袋,李清照写了两篇文章挺高方平。
  这次带头跳出来怼李清照的人,是那个正在闲着的赵鼎。引经据典的把李清照骂了个够呛,连带大魔王也被攻击了一番。
  于是高方平坐不住,叫韩世忠去把小赵给请来喝茶。
  高府的书房里,赵鼎也不说什么,只是一副悲愤的样子看着高方平。
  高方平喝了一口茶后,指着他的鼻子道:“看你这德行,你脑子仍旧有毛病,思想仍旧有问题。你总觉得你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觉得我大魔王、朝廷欠你一个开封府职位。”
  赵鼎火气很足的样子道:“难道不是,真正的坏蛋郑居中你拿了放着,把我这种没毛病的人弄了闲置,这叫公平?就因时文彬不作为。那个时文彬和时静杰一样是滑头,一个老滑头,一个小滑头,毫无担当。可偏偏这种人他能让你高兴,下官说错了吗?于是这类人总能在你一手遮天下得到重用,我赵鼎生来就被你打压。不就是我以前得罪过你吗?”
  高方平道:“我这辈子就不喜欢别人讲条件,不喜欢诉棍。因为即便我也很难反驳你们这些诉棍的理论。和那些药丸党一样,你赵鼎总能有逻辑、有条理的总结出我大魔王的毛病来。看,你多光伟正大,正直清廉,爱民如子,结果你被我闲置,郑居中乃是贪赃枉法的国贼,时文彬一顶我就松手了,还让郑居中进成都去做官。理论上我高方平就是个奸臣,你赵鼎就是光伟大气上档次,这算是忠臣被奸臣迫害对吗?”
  赵鼎倒是也愣了愣。大魔王若是否认的话,赵鼎还真有论点继续扯、把大魔王说成一个大灰狼。可他这么反过来一剖析,真让赵鼎有些尴尬,赵鼎当然清楚理论说起来是这样,但实际并不是这样。
  高方平拍案道:“但你用良心说,我高方平就算有诸多错误,诸多缺点,现在的民生,大宋的黎明,是谁带着走出来的,是常维和你吗?当年江州许多政策你们都不积极,甚至拖后腿,扪心自问,现在江州的财富和实力,是你和常维创造出来的吗?西夏四十万铁骑兵临城下,我官拜北方都转运使主持宋夏之战,带两万新兵西进作战,其过程我几乎把大宋规矩和大宋律违反几十条。当时你赵鼎不也在评击我放弃东部长城,牺牲河东军吗!换位思考,若你在枢密院、在决策层,那么你的行为言论,将对我西北方面军乃至数百万子民,造成多大影响你想过吗?”
  高方平语气又转为柔和道:“看起来你们是对的,错的是我高方平,所以这就叫诉棍。这就是当年在江州时候我告诉你,将来我注定背负骂名的缘故,因为我的确有错,并且是你赵鼎写历史。”
  赵鼎挠头少顷,有些底气不足,这一想的话,大魔王处处都让人不满,都在犯错,但他的确有了实实在在的功业。这就是矛盾的地方,难怪那个屁股不正的李清照,整天就拿他的矛盾美说事。
  想了许久,赵鼎仍旧有些不服气的道:“可明府……您是真的有错,错了就是错了。”
  高方平道:“废话,错了当然是错了,难道还能对。然而我从来也没否认过我的错。但同时我知道你们不对。我把胡市判了的事,至今仍旧存在争议,仍旧被以赵明诚为首的人攻击。兴许对老胡的裁决真有不妥,然而我仍旧认为我有错但无罪。为啥呢,我是政治家,在以‘天下为公’心态施政时,当然会犯错,当然会损害一些人利益,不过政治家施政过程中所犯下的过失是被豁免的。于是就不重要了,我注定因满身错误背负骂名,但我永远无罪,永远是被记录在案的大宋宰臣,你懂了吗赵鼎?”
  “好像……有点清晰起来了。”赵鼎这次不是装蒜,是认真的模样。
  高方平微微一笑:“说说看你懂什么了?”
  赵鼎道:“以往你总是践踏规矩和律法,从司法角度我总感觉和你合不来,看不下去。但明府说的‘承认有错,但无罪,因政治家以公心施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被豁免’。这是经典之语,不但暗和了我大宋往前规矩,也是一种司法上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我觉得有些道理,既然没看出您的明显私心,也就是说您所犯的过错被合法赦免了,那么这样一想,就容易让人接受您了。现在下官终于懂了,为啥您总说会背负骂名,却仍旧会记录在荣耀簿上。在当时,我觉得你这话逻辑不通,自古以来祸国殃民的奸臣才会背负骂名。但现在我懂了,因为你有错但无罪,既然无罪,您的功绩就该被大宋认可。但同时有错的人就该骂。于是还是李清照水平最高,最懂您,这便是她说的‘矛盾’。”
  高方平一阵头疼:“妈的我险些被你绕晕。你的确懂了,但你仍旧在以诉棍方式来理解、来圆这个逻辑,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