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4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这个原因,郑居中错误施政后,内江流速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但如此持续了几日,大量的水进入成都平原,仍旧被他们一定程度抗住了,受灾了,但是有限。
凭借的,正式当时被批为劳民伤财、大工地的成都渠工程。
蔡京从阴谋论的角度,觉得高方平是个神。老蔡认为,高方平搞这些工程不是为了民生,这么折腾是他处心积虑的要杀郑居中。
当时把郑居中放在都江堰连老蔡都反对,老蔡说那是一个“政治恐怖份子”,他在都江堰绝对有大祸。高方平却一意孤行就是要这么用,说是无压力,扛得住。
于是现在老蔡觉得,高方平折腾了这么大的工程,就是要“钓鱼执法”,在特殊时候能抗住郑居中的第一波“恐怖袭击”。
想到此的时候老蔡双眼发黑,他猪肉平真的做到了,天下也真的变了。
小李纲才没他们那么多龌蹉心思呢,继续爆料称:二十七万亩上等良田,其中十万亩,来自于成都渠的辐射和水泵楼贡献,即是说原本一些不能利用的土地,因为水的灌溉,成了良田。
另外的十七万亩,就来自于此番水灾。这叫不破不立。所不同的是,前人要用人命换取耕地的增加,而高方平靠的是运气和智慧,以及那惊人的行动力。
高是很高兴啦,当然赵佶也有些尴尬。哪怕郑居中已经失宠、被剥夺了爵位,官位降了几级的现在,杀他也不算个小问题。
赵佶又不知道郑居中到底做了些什么事,现在不喜欢他了,然而喜欢他妹妹啊,赵佶最希望的是把那个舅子放在某角落中遗忘掉。
然而此番郑居中被杀了,理由是“危及成都平原近千万人性命”。这个理由盖下来,在高方平判府的情况下,杀了就杀了,别人无法说什么。事实上郑居中也造成了三成的粮食灾害,那的确是威胁了几百万人的吃饭问题。所以之前赵佶觉得杀的好,解气。
然而最终听到的结果是成都府粮食翻翻,没人饿肚子。这当然是高方平的功劳,只是说,结局这样的话,赵佶下意识还是觉得,没必要杀了郑居中的不是?
然而这份尴尬属于皇帝,无法说出来。
至于其他人则是形势一派大好,在他们眼睛里,高丽战场的节节失利没什么问题,因为老子们大宋打仗历来都这样的,习惯了,当年好水川大败也没人把韩琦那老王八蛋怎么样不是。
陶节夫在西夏边境一撩一撩的,最终把察哥和李乾顺惹毛了近而又打仗,也没人说他不是。
基本上打败仗在大宋虽然算坏消息,然而大家都有免疫力。大宋最关心的是田和粮食,从皇帝到老百姓都绕不开此点,赵佶再不懂政务也知道,有粮食老子们赵家的江山就没毛病。缺粮那叫内伤,至于高丽战场那点失利,顶多等于小时候的赵佶摔一跤,擦破了手臂上的皮……
第九百七十八章 张叔夜时代的落幕
现在的张叔夜很担心,朝廷又进入鸡血状态了,大家全部话题都围绕猪肉平那不科学的粮食,那些增加的耕地。
大家现在张口闭口就说“成都模式”,然而他们也只能说说,没人知道成都模式的精髓在什么地方,知道了也做不了。并非人人都是猪肉平范仲淹,能以丧心病狂的传销方式忽悠老百姓去免费做事。
执政经验丰富的他们只晓得,老子们做工程的话要烧大量的钱,把厢军以及无数狗腿子忽悠上去,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一核有难七核围观”,就算花了钱,大家主要是去工地上咬着草晒太阳聊黄段子,天黑就来领饭盒。
这源于他们的“系统写的太差劲”,比安卓还落后,驾驭不住多线程。所以高方平是个伟大的系统构架师。
明白人还是有的,李纲真把高方平的核心吃透了,裴炎成时静杰等人也大获启发,他们不敢承诺和大魔王做的一样好,不过心得是有些的,根子就在“不脱离群众”。
于是一时间,纷纷出现了李纲、裴炎成、时静杰、宗泽等人的著作,影响着更多的人。
进村要悄悄的,别乱打枪。话说现在大魔王的有些过激著作和言论,是会被张叔夜和谐的,发都发不出来。
不过时静杰最猥琐。裴炎成李纲他们写大魔王事迹,过头时候会被老张请去喝茶,而时静杰则成功了。为什么呢,时静杰不写高方平,写范仲淹,核心是一样的,老张却不好意思和谐范仲淹的东西,于是就蒙混过关了。
为此小李纲批时静杰“立场不坚定、耍滑头”,于是么,这两冤家就又打起文战来了。
时静杰觉得,李纲那愣头青迟早被老张整死,他以为老张没有战斗力,喜欢如同蔡京一样的和稀泥啊?
裴炎成不在汴京,仇恨拉的少,现在是李纲被他们打的不要不要的。赵鼎带头发表文章称:李纲在人品道德上是个值得尊敬的巨人,然而政治思想一塌糊涂,跟好人学好人,跟着魔王跳大神,他连大宋律都忘光了,也好意思坐在户部?
这下日了狗了,这简直和司马光和以及后来的大牛人朱熹批王安石一模一样啊。
为此曾经一度把李纲气的挂起官印后,辞官赶着牛车要离京,说进成都去教书,以后不做官了。
张叔夜听说后,笑都来不及,话说赵鼎才是老张的门生,这下有跳板了。
却是不料李纲在民间也很有威望,都没有离京,许多老百姓拦着李纲的牛车不许他走,请求他继续在京城做官。
李纲大受鼓舞,想想也是,于是又很赖皮的返回吏部去,把辞官报告收回来了。
后来张叔夜兴致充充的跑吏部去,打算批了李纲的辞职报告,却找不到,问张商英“辞职信”哩?
张商英摇头否认说“没这事,并没有见过谁的辞官报告,话说我大宋的官那么好做,也只有欧阳修王安石那些傻子动不动就辞官的,那是对皇家对国朝的不负责”。
于是都消停了……
进入十月末,天气冷下来了。志愿军再传败绩。
因高方平的不介入,史文恭被张叔夜发文怒斥,解除了其独立指挥权。虽然仍旧带永乐军,但是受到刘法节制。
就此没了作战分歧,刘法说了算。其后采用刘法的战法。
刘法是有人气的,扬言一定帮助受苦受难的三韩民众报仇,一定为他们讨回公道来。
妈的其实是刘法自己想报林冲关胜等人战死的仇而已。
但如此振臂一呼之后,支持他的人很多,高丽皇帝王俣也对刘法大加赞赏,尚未出兵就弄的高丽举国欢腾。
刘法急于在冬季来临前收复失地,急于打一场胜战证明自己,同时报了粘罕那一箭之仇。于是他九月初从开京出兵,后面跟着许多老百姓,扬言一起去收复家园。
当时听到这么部署时,气的高方平掀桌子!
收复个蛋,有收复这个概念吗?女真人从未占领过交州道西海道一线,没有辽国的介入,把土地给他们,他们又能咋地?
阿骨打能和他刘法张叔夜一样蠢,几千人情况下玩什么占领?人家摆明了就是要来来回回的拉锯抢夺杀人,打垮所有人意志,形成女真精骑天下无敌的威慑。
这下好,不用那些野人去找人头砍了,开京防线被刘法放弃,又带着三韩民众上去送人头了!
高方平不知道高丽战场的情况,但在成都府却已经有名言:他刘法去了也没战打,找不到任何一个女真人,只能假欢腾,把破损的家园拿回来后修好,等着女真人下次再来。那有个蛋用!
这份言论当时被张叔夜和谐。
然而不信被高方平言中,刘法势如破竹的从开京出兵,几乎走遍了半个半岛,也没见到什么女真人。
那些原本来不及撤退,躲山里的韩国人见王师来了、王师反攻了,就都高兴了,纷纷跑出来跟着重建家园,大家都觉得女真人被打跑了。
跑个蛋,女真一次败仗没打,朝战至今粘罕部损失不到两百人,他们会跑才怪!
果然,在刘法收复西海道区域时,又被粘罕三千精骑突袭,吃了败仗。
好在目下高丽战场的主体是高方平亲自带出来的永乐军,装备素质都是一等一,刘法的战阵经验也丰富,败而不乱,一边退一边打,依托装备之利和经验,七战七败,损兵九百人的情况下,重新退回了开京。
灰头土脸不说,带出去的军资补给成为了女真人的,带出去重建家园的百姓,只回来了不到三层。其他的全部哭瞎!
高方平当时的心思,是把女真的战线拉长,然后重点建设开京防线。所以这么久时间以来,尽管刘法在拖后腿,史文恭也把开京防线建设的有些底子了。
粘罕当然没吃饱撑了以三千人规模打现在的开京防线,于是把刘法吓的缩回去后,粘罕杀回马枪,一路走一路杀,小孩都没放过,那些跟着刘法去重建家园、喊口号,有气势的三韩百姓们,不用粘罕满世界去找了,被一路烧杀抢掠。
如果女真人再多些,就是三光了。可惜粘罕即便嗜血也做不到三光。
女真节度使阿骨打急发命令给粘罕,说威慑已经足够,女真铁骑已经无敌,过犹不及,别杀了,改而收编青壮年、奴隶兵。
就此一来,高丽举国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那些尚未来得及退回开京的百姓,一些人已经不信任高丽国能做什么,不信大宋军队能保护他们了,大多数躲在山里,一些群体则选择加入了女真队伍,强者就算残暴,也总有人愿意追随的。这就叫跟随趋势,随大流。
所以因张叔夜和刘法的错误对朝战略思想,女真正在犹如病毒一般的急速壮大中。
这个形势,让坐在成都的高方平都有些沉不住气……
紧随其后,大宋的政治形势忽变,赵佶神经再大条也觉得不妥了。
虽然损失不大,却是越打,女真的人越多,而我大宋一万志愿军入朝,如今却只剩下六千多。
九战九败。
哪怕刘法在战术上已经做的很好,有效控制了伤亡数字,但是实在太难听了,不懂军事的赵佶首先就接受不了这个战果,于是把正在“病休”的蔡太师找来问计。
到了这一步,蔡京的主体思想当然是挺高方平了。老张是君子,得罪了他毫无问题,但高方平是鲨鱼,他若记仇,则蔡家将来很危险。
于是蔡京对赵佶言道,“是时候了,高方平历练已足,天下,已经是年轻人的天下,一代天子一代臣,官家如此年轻,得年纪相差不大的良臣相助,乃国之幸事,天佑大宋,现在的朝廷已经不需要老家伙们了,老臣愿意全退,建议张叔夜半退,官家您看可好?”
赵佶大喜。
他就是这个意思,只是说赵佶戾气轻没主见,自己是不会去找老张开这个口的。但蔡京开这个口,自然就皆大欢喜了。
老蔡当时只是临时请病假,身为太师,身为大宋首相,他现在“以身作则高风亮节”,主动全退,交出图章来,且劝导张叔夜放手半退。这样一来么,谁也不方便多嘴了。
于是不意外,老张双眼发黑,此番被皇帝和首相一起将军,无颜面继续待在中书门下了。
其后,赵佶加张叔夜资政殿大学士、太师衔,带开府仪同三司职官退居二线,美其名曰:“给年轻人把把关”。
老张喜欢养牛,是牛脾气,直接抗旨,不受资政殿大学士,不受太师头衔,去吏部交了开府仪同三司这个大宋最高官衔后,带着老妻,带着高手屠库,赶着牛车要回乡。
老张知过开封府,大头百姓不知道政治上的事,但大家很留恋他,于是有十万百姓参与恭送老张。
如此一来,蔡京大骂张叔夜牛脾气。
而赵佶很是尴尬,也去送行了,最后赵佶仍旧出言挽留。
大头百姓听皇帝几次三番这么说了,也大呼“大皇帝陛下万岁,请张相公留京,您不在,咱们心理不踏实”。
“好吧老夫已经习惯了京城的氛围和气候,就留下来吧。”张叔夜当时很赖皮的这么说。
不过不表示他的牛脾气就没了,他仍旧不接受“退居二线”这个概念,不受太师和资政殿大学士头衔。
话说做过首相的人他已经圆满了,已经在大宋历史留下了足迹,所以在张叔夜的立场上,这个官可以不做,却丢不起这个脸。
老张就有这么固执。儿子是个奸商,也教不出来了,于是老张打算在汴京养牛种地……
终章 不如归去
政和三年十一月,大宋太子赵桓亲至成都府,带去了圣旨,太子代表赵佶“请高方平出山”,拜门下侍郎、兼枢密使。
林摅等人已经出师了,成都府路局面已经稳住,底子打下了,于是高方平就放手了。
十二月初离开成都之际,万人空巷送行,却没人请求他留下,大头百姓又不蠢,大猪肉平拜相了那是喜事,帝国战车真的轰鸣了。
“我大成都又出宰相了。”
“妥妥的,我认为高方平算成都人。”
这些论调就由这些家伙们在民间脑补去了,也没谁去管他们……
政和四年元月,东京大雪磅礴。
王安石进士及第起二十多年拜相,这个过程高方平用了九年不到。比当初李清照预计的十年还快了些。
赵明诚输了,当年他便在这个问题上和李清照对赌。三个月前赵明诚还在江南发表言论“此番猪肉平不被老张整死算我输”。于是真的输了。
他是赵挺之的儿子不代表他就有见识,受家学的影响,他觉得猪肉平在政治上成不了。可惜他错了,猪肉平崛起的本质自来不是政治,而是做事、民心。
今年的雪尤其大,这也是九年以来,高方平第一次在京过节,而不是在路上。
一壶浊酒喜相逢。
约好观雪的李清照很高兴,这次高方平没失约,两人在小院中喝酒聊天吃火锅。
和以往不同,高方平带来了一种叫辣椒的东西,自此火锅里多了些味道,辣的李清照眼泪大流,个中滋味亦如她的这半生,一时间感触颇多。
“受你的影响,我灵气基本没有了,此番相聚竟是一首词也出不来。”这是李清照说的。
“此间少年此间事,将来必为美谈。其实当年对这句话我并没在意,我一直都在骗你,我从未喜欢过你的词,我喜欢你的人。”高方平这么回答她。
“小样打死你。”
李清照气得无语,她自来认为自己的才华美过样貌,猪肉平竟是不懂欣赏,他把这个龌蹉心思藏了近十年才透露,且透露的时候他已经醒觉不能被否定,川中大儒、文学泰斗傅先生对猪肉平大家赞赏,评价为一派宗师,于是现在赵明诚等人也不敢骂猪肉平不学无术了……
“狼烟起时,江山北望。心似长河,意志如山。马蹄所向,忠魂埋骨。欲以血汗守土复开疆。唯屈辱过后,方能看出烈士妖娆,唯精忠报国,方能永保正义长存。”
大雪之中,响应高方平动员,即将开赴高丽的第一少批年军正在誓师。
高方平喊完了后,他们整齐地喊道:“时刻准备着。”
“出征。”
就此后,韩世忠带一千少年军登船离开,将于最短时间内开入高丽战场。
高丽战场真正的问题不在实力,在思想。当初因张叔夜在路线问题上的阻挠,导致了高方平原计划投入高丽的少年军没能成行,被当时老张顶回来了。
于是没有了这些小干部小政委们,导致大宋志愿军在那边和三韩民众的沟通不利,积极性不高,磨合度有限。加之刘法的存在,导致了高方平所要求的开京防线进度太慢,效率太低。
于是现在,高方平代表枢密院发文高丽,刘法调离回京。另外,暂时仍旧没有援军,依托现在的六千五百骑兵保护民众,保护好少年军,给予他们建设开京防线的大环境。
韩世忠入朝后会任职史文恭副将,但与此同时高方平要求,在战术谋略上,以韩世忠为主。
这是因为史文恭的勇猛能最大激发出永乐军潜力来,与此同时没有老史,韩世忠还未必有威望节制永乐军,当然可以发令,但会有许多磨合问题……
因为出兵高丽问题,宋辽分歧和摩擦日渐加大。
政和四年六月,辽国南府枢密使牛温舒出使宋朝,长达一月的磋商未果。高方平不肯撤军。双方不欢而散。
同年八月,当初勇猛精进的女真部再无建树,被阻挡在开京防线外,此时女真部的兵力也已经扩张至万余。
与此同时,害怕女真部过度做大,又看到了大片高丽国土有机可乘,在牛温舒等人的强烈要求下,辽皇同意出兵占领,萧的里底受命紧急部署,就此,五万辽国大军开进高丽,占领开京以西的大片土地。
阿骨打觉得辽国人是强盗,无奈自己当时上当,大肆攻城略地杀人,人家高方平上台后根本不来抢地,只埋头建设开京防线,把最多的三韩人撤往开京后方保护了起来。
原本么,阿骨打基本已经有了问鼎开京防线的实力,可以正面一战了。可惜看到大宋“太怂”,辽国那沉睡许久的心思热了起来,五万大军推进高丽抢食。
就此一来让阿骨打进退维谷,往前硬打的话,害怕自己牺牲了却给辽国做嫁衣。谋反往后打辽国的话,却已经把高丽全民和大宋志愿军得罪,那时候腹背受敌,女真就得灭族。
不得已之下,女真阿骨打再次压下了反心,多次对辽国朝廷表忠心后,作为辽国先锋军,陈兵交州道一线和开京形成对持。
宋辽双方继续撕逼,都说对方是侵略者,让对方退出高丽战场,还给高丽人自治。
声音大有个卵用。现在超过八层三韩人集中在开京以东,大宋少年军入高丽、深入基层工作后,现在高丽人对女真人和辽国人充满了仇恨。高丽皇帝虽然觉得宋军是战五渣,但宋军好歹客气不扰民,王俣还想到了当初在上京所受到的待遇,气不打一处来,发檄文说辽国和女真才是入侵者。大宋是负责任的仁慈国度。
于是,继续对持外加口水战……
政和五年三月,多次谈判未果后,异军突起彰显才华的宗室子弟耶律大石上表朝廷,说是测算分析后,打开京不会真正的和宋国破脸,高方平仍旧承认澶渊之盟,仍旧看重宋辽的商业利益。就此,牛温舒出任北府枢密副使,萧合鲁帅皮室军五万增援高丽。
宋辽间的外交口水结束,双方志愿军于开京防线,正式进入热战状态。
前后相加,辽国集十一万兵力,打算三月内灭国高丽。牛温舒和萧合鲁的理论是,辽国可以依托陆地快速进兵,宋国却没能力在三月内投入足够兵力于半岛。于是可以在宋国进入状态前,彻底推平高丽。
耶律大石认为,高方平只有一个办法是:从宋辽边境出兵,产生围魏救赵效果。但是很显然,他并不敢真的掀开宋辽全面战争。
得出这个结论后,辽国猛烈攻击开京防线,然而尽管只有六千多规模的永乐军精锐在守卫,却是开京战役让辽国遭遇了史上最强烈抵抗。
没人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现在的三韩人一点不怂了,在有指挥的情况下,再草根他们也在抵抗。然后两年多以来的大意和放松,开京防线已经被高方平修成了钢混防线。
更幺蛾子的在于,宋国第三代轮机成熟应用了,两万吨排水量的大船组成集群,竟是在开京战役打响的一个半月内,就投入达七万兵力进入半岛,且后续物资源源不断,不见不会枯竭。
越打越打不动,越打幺蛾子越多。已经怼起来就没人想随便认输。
政和六年一月,军事天才耶律大石被鬼使神差的启用,辽军的意志和素质得到了空前改善。
此番的大雪和严寒未能阻止热战,也于这个时期,宋辽双方投入半岛的兵力达到了峰值,辽国集七十五万兵力于开京防线猛攻。
然而更打不动。
此时,高方平的变法基本已经完成,早在开京防线小规模对持时期,就连耶律大石都被忽悠了。
那个时期高方平在大宋内部军改,丧心病狂的裁军。八十万禁军和百多万厢军,留下的总数不足一百五十万。在辽国来认为,这点人连国内的土匪和叛乱都防不住。于是辽国许多人都认为,高方平并不会在半岛战场上下重注。
他们想多了。宋国境内现在没有土匪,没有动乱。且高方平一以贯之的就是要在半岛和辽国霸权决战。
政和六年二月,大宋投放半岛的兵力到达了峰值,整个天下无人可以理解,高方平居然有能力在开京战线投入三十九万兵力,且后勤不断。另外,他还在宋辽边境陈兵二十五万。
彼时黄火药早已经应用,在酷吏林摅和种师道的督战之下,锦州段铁路早已修通,其他的铁路更是简单。
所以现在大宋有两条命脉铁路,一条直接进西夏。一条进汴京、经大名府,最后进登州港。
依托第三代变速箱和轮机,那种轰隆轰隆的大怪物能拖着一百吨物资昼夜兼程,以十七节的速度把成都府的粮食、内陆的物资,运到登州港装船。
这算什么级别的后勤能力呢?辽国上下没人说的出来,他们只知道,要他们辽国做到这样的运输,时间会慢两倍,且要投入至少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