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商英只得不多想了,点头问道:“你什么时候回郓城?”
  “让小子赖一阵子,好不容易来京,花差花差一下再说。”高方平道。
  “行,看在你小子骨骼精奇,张怀素一案、特别是百官见闻录一事处理的果断,没让我张商英下不来台,此举大好,老夫特批永乐知军猪肉平假期一月。就这样。”张商英道。
  “相公,那本见闻录中记录了您的什么八卦啊?”高方平好奇的问道。
  “老夫生性张扬,放纵不羁,几十年来八卦之多,连我自己都不记得了,谁知道那些其心可诛的狗东西,到底记录了什么。小子你需要知道,有隐私的不代表就是坏蛋,不过一旦曝出来就容易被放大,被过度解读。所以你处理的非常好。”张商英起身道:“好了,老夫走了,新夫人还等着呢,先去试试再说。嘿嘿。”
  然后这个猥琐大叔就溜走了。
  高方平羡慕他啊,那真是名士风流。
  说起来就是在娶妻一事上,大宋也不公平,差异性是很大。
  后世人们时常提起的三妻四妾,所谓的三妻,一个发妻两个平妻,都是夫人地位,都是可以获得皇帝诰命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权利,官小的那个就没有,比如高俅和高方平都没有。不过张商英有,蔡京有,陶节夫这些人都有。
  大宋其余人的妾是家具。所谓的四妾,四个编制是有名分,算是内人,一样可以得到皇帝的承认给予诰命。但需要达到一定的地位,这就是所谓的三妻四妾的来历。
  是的高方平现在算是统治阶级了,但属于阶级中的小弟,严格来说只是“一夫一妻制”,可以置办一些妾但是不受保护,一旦娶了夫人进门,那些妾的命运是受夫人决定的。小妾悲惨的地方就在这里了,巴结夫人,看夫人脸色甚至要超过老爷,否则被害死,或是被夫人打包卖去青楼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高方平不轻易置妾的原因,没有皇帝诰命的话、不在编制内的话,高方平也保护不了她们。比如赵明诚也只有一夫一妻的权利,所以如果李清照戾气重的话,是可以轻易的处理了赵明诚的那些小妾的。
  现在也不是想这么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大头百姓们调教的好色猥琐一些,应用洪荒之力多生一些大头宝宝出来。人一多看着就像那么回事,人越多,高方平这个统治阶级,就越威风,能剥削的基数就越大,用于发展工业的人口红利就越大。
  如若天公作美,八年至十年后能顺利掌权,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的时候,由此而多出来的新生儿,正是接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有这群接受高方平洗脑式教育的黄金一代,二十年后别说收复燕云,打进莫斯科去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
  王安石们整天咬着兵太多官太多的弊政。然而并没什么卵用,源自太祖皇帝时候的规矩,就动不得这群官老爷,生老病死都要养着,没有实缺也要养着。
  高方平也是这个阶级的受益者,当然不会坏规矩的和全体权贵作对,没见王安石那么大的脑袋都被板砖打得不要不要的?但是无法节流的时候,开源就是王道。是的,高方平对此已经有了心得,开始论述冗兵冗官的相关:扩张!
  扩张就能解决兵多官多的问题。大宋有好几万官员,却只有两千个县,这么看来当然到处是官了,一万个县呢?甚至十万个县呢?
  那当然就反过来了,兵和官就不够用了。
  与此同时人口永远都不够用,以这个时代的效力和条件,经略控制一个地区是相对困难的,最简单粗暴又有效的方式当然就是移民。强行植入一定数量的汉娃去那个地区做一等洋大人,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同时加派朝廷官员带军队空降,就是极为有效的方式。这些简单除暴的方式,号称日不落的英国强盗已经做过了。
  而这些的唯一依托就是:人口。


第二百一十七章 力挺猪肉平
  换一般时候高方平要推广这么让人捂脸,这么离经叛道却引用不出出处的文章,那是相对困难的。但是以往的花花太岁本来就是流氓,大家应该都不怀疑他对这些事的技术心得,在加上因妖道张怀素一案,因这事暴露出来了大家的愚钝。
  所以根据高方平猥琐奸诈的性格,认为时机成熟了,果断的留在京城造势,推广《优生优育以及跨越三岁口即是正义》的策论,而不去郓城收拾那些乡绅。
  时机稍纵即逝,蔡京复相了,他抓权的道路已经不可阻挡,不抓住机会把这个能点燃二十年后战火的种子种下去,估计往后要推行任何东西,都面临着和蔡京的斗法。那会很累。
  高方平在YY着这些,不知什么时候李清照已经飘然离开,清照知道今天已经没法和他说话了,因为他的那篇策论。
  高方平回过神来的时候佳人已经离开了,桌子上放着一张纸,那是李清照的疑问,他不好意思当面问,于是以书信的方式。
  “怎么做到优育?怎么提升产妇的体质?”这便是李清照简单的问题。
  高方平提笔书写:“这涉及因素太多,生活习惯,营养,锻炼与否,都能产生身体素质的不同。但这些限于大宋目下的条件,不太可控,许多人连肚子也吃不饱,所以和他们谈营养就是耍流氓。不过限于许多人十四岁就生孩子,她自身都不成熟,身体机能都不完善,指望她用母体庇护孩子就是扯淡。所以唯其一点:晚生,就是最有效提高新生儿质量和存活率的有效方式。许多人怀孕困难的根由也在于此,妈的都等不到身体的成熟活跃期,就急着找妖道张怀素乱投医,这实在让人无语。”
  简单的写了这些,折起,让人送去种师道的府上,给李清照解惑。
  其实这些方面后面高方平也论述了,只是说因为羞人,加之受到张商英的打断,李清照还没有读到。
  另一方面,提出了疑问,如果没有解决的办法也是耍流氓。其实怎么鼓励大家晚生,也是一个关键。
  这东西在古代几乎就是一股大流,青春期的熊孩子犯色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要逆反大流,让大家抛去根深蒂固的思维认知,此点非常难。换在后世的话,一向颠覆民生的引导性政策一出,一天时间就可以被朋友圈当做有毒垃圾转发一千万次,并且一亿人点赞。
  但好处是在古代可以更加的简单除暴一些,换高方平施政的话,会抓老百姓来服役学习,但凡回嘴的就吊起来打,在辅以政策:十八岁以前生过孩子的,但凡和永乐军相关的行业不要进入,但凡县衙发放的福利没有。
  如此一来,加上高方平大魔王的名头,外加目下郓城居民都眼红“国企”福利,那么这就是一个引导,会让他们为了利益放弃一些东西,无非迟几年生,攒点粮食让孩子吃饱一些难道不好?
  这就是高方平的方式。
  而一旦新生儿的死亡离大幅下降,只要张叔夜这个户部尚书配合,当做政绩给予嘉奖,那么其他县爷尝试性的效仿就会开始了。其余县爷怎么做那个根本无所谓,这就是考教父母官执政功底的时候了,也是八仙过海各有神通的时候。
  有人会做的好些,有人会做的差些,但是只要再做,大宋的优质儿童会越来越多。大浪淘沙之下,不排除会出现比高方平更好的方式,那时候一综合收纳,逼也能逼出一部“优生优育法”来。那么一旦有法律,往后的书生县爷们,就有了标准的执政流程。
  先行者们总是充满了戾气和争议,五花八门又乱七八糟,甚至有些头破血流。他们有的是政治流氓,有的想要流芳千古,有的没有方向只是看到别人在做所以跟随。像高方平这么猥琐、凡事都以剥削大众为出发点的坏蛋其实也很多。
  但什么目的一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先行者走出一条路来,以便后来者能更好的总结。其实历史就是在这样的血腥之中进化的,人往高处走的释义就是这样的……
  京城有传言,高方平撂挑子不去郓城,躲在京城享乐,而吏部侍郎张商英批准了小高的假期。
  接下来老张就被吏部天官时彦请去喝茶了,骂了个眼冒金星。
  然后跟着又听说,时文彬的八百里加急进入吏部,对他的伯父时彦倒苦水,说济州没有高方平那个妖孽也好,他放假越长士绅们就越高兴。否则时文彬已经快顶不住了,除了郓城,目下扩散到整个济州,士绅阶级给时文彬的压力越来越大,基本上济州的士绅,已经和猪肉平势同水火,势不两立。
  时彦非常了解侄子时文彬的为人,时文彬是旧党保守派,为人儒雅温和,虽然不喜欢做事,但若不是压力太大,他还不至于给高方平扯台,他都用八百里加急进京,没有建议吏部换人,只是建议让高方平缓缓,多放假一段时间,那么这真不是空穴来风,一定是猪肉平触动某个能耐很大的群体利益过重了。
  自此,高方平滞留京城“带薪休假”的事才被定调,吏部尚书时彦没有再责问张商英,同时给济州时文彬回书曰:“今蔡党死灰复燃,蔡京既相,风头一时无二,本部允许高方平滞留一段时间,但你不可在以济州名誉诉说高方平是非。你济州要和谐,我朝廷也要和谐。猪肉平乃是叔夜相爷力挺之新一代中流砥柱,容不得出现污点,若你继续扯台,时值国朝政治动荡时期,若被蔡党加以利用,猪肉平一旦失势则影响深远,望我侄文彬谨记!”
  这些事件也不知是怎么走漏的消息,最先在太学内流传了起来,毕竟那群纨绔子弟的老爹们,就是当今执掌整个国家的巨头。
  得到消息后,时静杰小衙内带着属于自己的小党派发表演说,竟然反对自己的老爹,力挺猪肉平。说他家爹爹时文彬混不成了,已经立场动摇,沦为了士绅集团的代言人。
  时静杰小衙内还曾经一度拥有了不少人气,但是转眼被一群腐儒理学派们喷得毛飞,说那家伙大逆不道云云。说猪肉平其心可诛,煽动学子沦丧礼节,弄至父子相轻的地步。
  然后他们被张叔夜捉去开封府各打五十大板。时静杰最惨,挨了两次揍,从开封府出来又被爷爷时彦捉去打了一顿……
  “时静杰……”一群死党们陪着眼泪汪汪鼻青脸肿的时小衙内,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有个太学生道:“静杰,为何你如此力挺猪肉平?”
  时静杰道:“你们看过高方平新的策论了吗?”
  几个学生嘿嘿笑道:“哪能不看呢,全都看了,乃是老狐狸张商英和他联名发表的,作为将来的风流名士,我等要努力学习其中的‘知识点’,猪肉平果然老司机,同道中人,花花太岁的经验真不是盖的。”
  时静杰怒道:“你们真是草包不可救也,咋能只看那些污秽内容。难道你们就对小高相公关于生育、新生儿成活率等等的论述视而不见?”
  大家这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听闻时静杰原本有个弟弟的,只是没能养活,在两岁时候死了。官员的子女尚且如此,又何况其他呢,经过小时的提醒,大家这才在猥琐之余,想起了那些触目心惊的数据。
  以往没心没肺的,觉得小孩子整天又熊又可恶,就会调皮不会做事,现在读了猪肉平的策论后细思极恐,深深的觉得,十个孩子降临,能活过三岁的竟是九死一生。念及此点的时候,这群纨绔子弟的视觉也发生了极大转变,以往在街市上见到那些乞丐似小屁孩觉得讨厌,现在则不那么想了。
  受猪肉平和时静杰的影响,他们竟然无一例外的觉得其实这些小子虽然又熊又讨厌,却是天赐的东西,国朝的宝贝。不容易啊,活过三岁,能够留着鼻涕上街学会走路真的不容易。
  “从今天起,立志重新做人,誓死追随猪肉平变革,希望二十五至三十年后,咱们这些人取代父辈、成为国朝主流的时候,国家能大变样。”这些小子妥妥的变为传销组织了。
  时静杰依照着猪肉平给的台词,背着手道:“竖立信仰,做个有用的人,简不简单?”
  “简单!”学子们纷纷大吼。
  “好,本衙内今个请你们吃——太学馒头!”时静杰泄气的道,因为这个月的用度没有了,又被青楼的大姐姐骗光了。
  “哈哈哈!”对面有一群纨绔太学生指着笑道,“看对面的那些傻子,不是猪肉党吗,这下连猪肉都吃不起了,太学馒头,哈哈笑死老子们了。”
  “打死对面那群拿羊腿的,打人不是目的,抢了他们的羊肉我们自己吃。”时静杰带着人冲了上去,又打架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学乖了的再回来
  汴京的欢乐,除了太学斗殴率大幅飙升之外,街市上,百姓家,琉璃坊,醉仙楼,这些地方也充斥着对高方平满满的赞誉,以及诋毁!
  时下最为猥琐、最为热门、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就是——《论优生优育以及跨过三岁口即是正义》。
  猥琐的人,他们看任何东西都是猥琐的目光,所以有那么一撮,虽然也是高方平的粉丝,却把这篇策论当做“房中秘书”那样的奇书来拜读。
  而有的人为了愤青而愤青。
  最大的一个群体老百姓,却是经过口口相传,了解到了以前的无知,了解到了怎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孩子难,养过三岁更难的难题。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太厉害。”
  “《论优生优育》,哈哈,都不知道小高相公怎么会拥有这些心得,不会是梦到的吧,不知道能否当真?”
  “傻子,他的文章又看不到什么大害处,照着做,就算没用,至少也是情趣不是吗?”
  “是的嘿嘿,那个招式妙啊,昨晚照着摆弄了一下,收拾得我家婆娘不要不要的。”
  “不可能吧,你那个婆娘二百多斤重,撂在那,怎么看你都收拾不动啊。”
  “你们注意过没有,猪肉平其心可诛,最终的目的是蛊惑大家不许生孩子,十八岁再生?屁,可能吗?谁能等到十八岁啊,妈的有些十三岁嫁人,十五没有孩子都被修了,自此进入青楼从业。猪肉平这是想干什么?”
  “大道理俺不懂,但是想了想,猪肉平说的有些道理,十三岁,那还是个娃啊,只要有粮食,俺可不想这么早让闺女出门。多养两年,也容易养家,将来多照顾娘家。”
  “屁,多养四年才出嫁,你有那么多粮食吗?”
  “傻子你不懂,若是在郓城小高的治下,赚钱的路子多着呢,丫头十三岁就可以做不少事,不但不消耗家里的粮食,还可以帮忙积攒家底呢。”
  “可这是在汴京。”
  “汴京总体形势不如郓城,但是比前些年好多了,街市上的帮派地痞少了许多,各种生意都好做了,就连被称为脏肉的猪肉生意都可以做了,小高的‘开心农场’里都像个小城市了,只要愿意干,许多人不签卖身契都可以在农场里谋取到一份活计,多好。听说可以升级哦,一开始是临时工,干满两年不偷懒,不犯大错误的,就可以升级为协议工,协议工就有参加培训,升级学问和手艺的资格,考起了的,可以成为正式工,也就是高家的长工,你们听说了吗,还有退休金呢,看病抓药,还有一定的福利。这样好的条件,以前是嫁出女儿甩包袱,但是现在,若是能谋取到一份有保障的长工,就算女儿永远不嫁,也可以照顾整个家庭了。”
  ……
  汴京城里的各位老爷,商贾,原本大家的不看好的猪肉事业,那个由一群消极怠工的厢军建设的“猪场”,在前面的很长一段时间被大家沦为笑柄,都等着看高方平的笑话。
  古人对猪肉和狗肉的贬低,那是盲目又疯狂的,所谓“猪肉不如”,就是古人最为额度的咒骂,就源于对猪肉的鄙视。
  所以城外的小城堡被叫做“猪场”的时候,就是汴京的一个欢乐段子,茶余饭后必然笑谈的。可是现在恍惚间人们这才发现,汴京最优质,最肯干的一群劳动力,已经聚集在了高方平的麾下。
  要说素质,那些人们多高,多是别处找不到事做的人。但是就有那么奇怪,他们在猪场里仿佛被洗脑一般,拿着低于汴京平均的收入,却是干劲十足,从不偷懒,甚至当做自家的东西去爱护。
  这其实是源于高方平的猥琐,他给大家画了一个炊饼,就是“升级”。让大家有个盼头。不讲出生,又在制度上形成了临时工——协议工——正式工的区别。
  叫什么真的不重要,需要的话,高方平甚至会弄出“练气工,筑基工,金丹工”什么的,总之画饼就对了,让大家看到希望去努力就对了,然而事实上,正式工终究只会是少数的一群人,工价最低的临时工,永远会是最大的一个群体。
  而有这个画出来的大饼在,高方平就永远可以用比别人低的工价,招聘到比别人优质的劳动力。
  为了这个所谓正式工的头衔,有些家伙那是真会拼命的,为此,有不少人已经贡献出了他们各自的秘方什么的,没秘方作为投名状的家伙,也在想尽办法的研究,希望发明秘方。
  高方平团队中的各项技术储备,已经非常的丰富了。有些是适用的,有些是不适用的,但是不重要,气氛环境形成,科技生产力进化的种子是播下去了,只要高方平有能力护住“水土环境”不发生大变,那么这颗种子迟早长大,猪场,迟早会变味大宋的第一个“高新科技园区”。
  蔡京新复相,该年号大观。
  一时间朝廷的气氛变得十分诡异,安静了许多,议论之声,争吵之声比之以往少了八层。
  再次入主政事堂的蔡京坐在相位之上,感觉无所事事,感觉许多事情竟是有些难以插手,兴许是离开太久了,又兴许是如今的天下正在大变样,一时让蔡京很不适应。
  高方平的声望,那是越来越大,猪场目下被人叫做“开心农场”,更是干的有声有色。
  这些让蔡京非常的不爽,非常的嫉妒。
  蔡京总有一些不妙的感觉,高方平会让朝廷的压力越来越大,会让尸位素餐的官员越来越无地自容,那小子迟早有一天,会掀开史无前例的风暴。
  蔡党的有些人正在观望,明知道这个时候的蔡京,最想听的就是有人带头说高方平的不是,但是还是有许多的人选择了沉默,原因是他们都不傻,最聪明的那一群奸诈的家伙,已经在高方平的身上,看到了当年王安石的声势,看到了蔡京的力不从心。
  最典型的人,就是大名府的封疆大吏梁子美梁中书。这些东西没人会拿出来说,但是都是老狐狸,怎会无视如此显眼的政治信号。
  “恩相再次当权,宰执天下,又何故如此忧心?”藤元芳在身边抱拳道。
  “老夫在思考日前和高方平达成的妥协,该如何办理?”蔡京淡淡的道。
  “听说资政殿大学生小蔡相公,亦在被贬之列,所涉及尤其广泛。学生一直不明白,恩相为何如此抬举高方平小儿,答应他如此大的要求?”藤元芳道。
  蔡京叹息道:“形势所逼,既然那个小酷吏在京师,掀开了如此大的声势,近十万百姓东华门上万言书,元芳,你真的以为官家好忽悠?这么大的事发生,官家迷信的道士有一群都掉了脑袋,若是朝廷没有一些官员被贬,官家会安心?所以贬官这么多人,那是政治需要,官家可以不过问细节,但是他一定要知道,朝廷还在运作,朝廷还有效,发生大事的时候朝廷会作为。贬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天下百姓和官家知道,发生了事,就要有人负责,有人付出代价,如此就行。”
  “……”藤元芳不知道该说什么,第一次发现,论做官,自己需要学的还有太多。
  “我家兄弟蔡卞,必须离开京师,此点不容置疑,不因为这次事件,也要为其他事件,老夫不复相还可以放着他,但是我复相,则他必须离开中枢避嫌。否则张克公那个匹夫,必然弹劾老蔡小蔡联合把持视听。”蔡京淡淡的道:“又加上蔡卞的确和张怀素来往最为密切,甚至清风观的牌匾,都是他小蔡相公题字的,介于此,老夫当时便把小蔡当做了筹码,和高方平交换。哎,希望他理解老夫吧,否则猪肉平和张叔夜怎是好说话的主,若被这两奸臣以‘为张怀素题字为由’,大做文章,他小蔡必然身败名裂,一蹶不振,老夫这是保护他。”
  (资政殿大学士无具体的执掌,却相当于皇帝的谋士近臣,地位尊贵,等同于后世的“中央顾问委员会首长”)
  藤元芳叹息一声,不再言语,的确,执政的人,以及给皇帝建议的人都姓蔡的话,是会有些问题的,哪怕表面上老蔡小蔡不和睦也不好。
  “吕惠卿的那个儿子是个人才……但老夫始终怀疑,张怀素此妖人的百官见闻录就是这对阴险父子的手笔。所以他走也没有商量,滚出京城去,识趣听话的话,高方平不是说了吗,不添乱就是功劳,老夫还能容忍他终老在边疆。”蔡京冷冷道。
  “邓洵武兄弟如何?”藤元芳道,“这可是咱们的助手。”
  “尽管老夫需要他们,但是看当时的形势,他邓洵武和张怀素纠葛最深,也就有和吕惠卿来往的可能,介于此,让他们滚吧,老夫的门生,不需要那样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