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轻尘哀叹道,经历了惨烈的杀戮,战争的创伤不是一天两天能恢复的,甚至几十年,都别想消除。
  仇恨会埋藏在每个人的骨头里,以至于双方不死不休,无药可救!
  “这才是我们要的交趾啊!虚弱,冲突,对立,仇恨,还要仰人鼻息!”王宁安的仁慈仅仅局限于大宋,对于四周的蛮夷,如果单纯仇恨他们,是因为不了解,如果你了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弄死他们!
  无论多惨,都是他们罪有应得,不会有一点的怜悯。
  陈氏的大军,在红河南岸受到了阻止。
  大宋的人马出现了,他们组成了一道铜墙铁壁,阻隔了陈氏大军,他们甚至提供船只和木筏,供黎氏的人马安全过河。
  本应该是相互敌对的双方,竟然奇怪地走在了一起,最好玩的是仓皇的黎氏部下,饥饿难耐,宋军居然给他们准备了温热的稀粥,接过粥碗的刹那,好些黎氏的人马还低声道谢。
  战场的荒唐,难以形容。
  “陈氏,黎氏,你们妄兴刀兵,不顾大宋的命令,可恶透顶!你们看看脚下的土地,看看你们身后的部族,有多少百姓死在了你们手里,家庭破碎,妻离子散,你们罪孽太深重了!”
  王宁安面对着黎氏和陈氏的代表,慷慨激昂道:“身为宗主上国,大宋有义务恢复交趾的安宁,有道义辅佐交趾国王,治理好这一方土地,陈氏必须立刻交还国王陛下,同时派遣使者,展开和谈,本官将亲自主持和谈,在和谈期间,不管哪一方,谁敢随便动武,大宋绝不会坐视不理!告诉他们,狄帅统辖五万人马,陈兵邕州,本官也带着一万骑步兵卒驻扎海防,如果想挑衅大宋的军威,就放马过来吧!”
  王宁安表现的大义凛然,他随后派遣慕容轻尘和潘肃,分别前往黎氏和陈氏,将情况告知他们,劝说双方,回到谈判桌。
  “无耻,无耻之尤!”
  黎贡破口大骂,交趾弄到了今天,根本就是王宁安下的黑手,他刚刚突袭了黎氏,给了黎氏一记闷棍,几十万石军粮被烧了,近万人死在他的手上,杀了人,反过头来充当好人,简直岂有此理!
  “报仇,我们一定要报仇!”
  他的父亲黎炬,还有家臣胡一晃,连同黎家的几位长辈,却都显得十分沉默,甚至是无奈。
  “少主,你看要怎么报仇?”
  “还能怎么报仇,杀,杀进海防,把王宁安的脑袋砍下来!”
  胡一晃摇摇头,“少主,王宁安背靠大海,船队无敌,就算打不过我们,人家也可以跑,再说了,我们也没有本钱跟大宋打。”
  见识了大宋铁骑的厉害,黎氏即便是完好无损的情况下,也没把握能赢。更何况如今粮食没了,人马损失惨重,怎么跟人家拼。
  黎炬点头赞同:“没错,狄青的大军压境,据报告,王良璟率领着骑兵,几次出现在谅山以北,不到十里的地方。谅山一旦丢了,大宋的人马就可以如入无人之境。我们腹背受敌,又有陈氏虎视眈眈……这仗不能打了!”
  黎贡悲愤难平,“难道就这么认了吗?大宋不会放过我们的!”
  好半天,黎炬才叹口气道:“不,为父倒是觉得大宋是想让我们和陈氏旗鼓相当,只有两家差不多,他们才能游刃有余——为父现在倒是想知道陈氏怎么琢磨的,他们甘心放手吗?”
  ……
  “苏公公远路而来,真是辛苦了。”
  王宁安笑呵呵同苏桂寒暄,大太监苏桂脸色不太好看,他头一次坐这么长时间的船,两条腿就打颤了,到了陆地上,还不停摇晃。
  “哎呦,王大人这远涉大海,征讨交趾,可是真够辛苦的,咱家光是走了一趟,就骨头都散架子了。”
  王宁安笑道:“圣人洪恩重托,下官可不敢怠慢。再说了,这苦不苦的,要看甜头是多少!只要甜的多了,连苦瓜都成蜜了。”
  苏桂眼前一亮,忙问道:“王大人,咱家也不客气了,圣人派咱家过来,就是想问问王大人,小小的交趾,能榨出多少油水来?”
  王宁安呵呵一笑,“公公请到我的行辕,正好,我准备了一份和平路线图,你看看就知道了。”
  王宁安请苏桂到了住处,给他准备了热水,洗了澡,换上新衣服,又喷了不少香水,苏公公变得香喷喷的,坐在椅子上,捧起了路线图。
  才看到第一条,苏桂就差点跳起来。
  根据王宁安的建议,黎氏和陈氏,以红河为界,南北分治,为了防止双方再次发生冲突,将红河两岸,各五十里的范畴,化为非军事区,由大宋派遣维和人马驻扎管理。
  这什么意思?岂不是说这块地就是大宋的了!
  苏桂急忙找来了地图,简单算了算,就惊讶道:“王大人,光是这些土地,就有上百万亩吧?”


第278章 粮仓和钱库
  “是135万亩!”
  王宁安笑呵呵说道:“苏公公这块可是宝地,我给宫里留了十万亩,怎么样,有兴趣投资吗?”
  苏桂呵呵一笑,随意道:“王大人的项目,咱家都有兴趣,不过这十万亩田,能有多少利?”
  见苏桂怀疑,王宁安正色道:“公公,要不是看在咱们是多年的好朋友,我是真不想告诉你。罢了,我就当泄露商业机密吧!”
  王宁安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苏桂顿时来了兴趣,侧耳倾听,看看王宁安究竟有什么了不起的筹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历来的农民起义,都是因为填不饱肚子,历代的统治者,都非常关心粮食,大宋尤其如此。
  宋真宗年间,也就是赵祯的老爹,就曾借了三万斛占城稻良种,分发给江淮两浙等地。
  在大宋之前,长江流域仅能种一季晚稻,引入占城稻之后,就多了一季早稻,变成一年两熟,正是因为如此,长江流域才成为大宋的粮仓,每年700万石漕运粮食,供应着京城和北方的运转。
  占城稻的原产地就在交趾以南的占城国,又叫占婆!
  前面提到过,交趾几次攻击占婆,连战连胜,抢了不少土地,占城稻自然也在交趾广泛种植。
  占城稻有个非常牛的特点,从播种到收获,只要五十多天,以交趾的气候,完全能做到一年三熟。
  按照一亩地平均产两石粮计算,三熟就是六石,一百万亩就是600万石,扣除当地的劳动力消耗,至少能得到300万石。
  听完王宁安的计算,苏桂觉得口干舌燥,“王大人,这么多粮食,你要干什么啊?”
  “哈哈哈,苏公公,这还不简单吗,300万石,差不多相当于漕运的一小半,完全能够影响粮食市场的走势,顺便告诉公公一句,在交趾收购粮食,只要200文一石!”
  “啊!”
  苏桂惊得嘴巴张大,“这么便宜?比大宋可低了400文啊?”
  “那是自然。”王宁安笑道:“其实还花不了这么多钱。”
  “那是为何?”
  “因为交趾出产铜矿,我们拿交趾的铜,铸成钱,反过来,再拿着铜钱,来收购交趾的粮……苏公公,你明白了吧?”
  苏桂愣了半天,突然大摇其头,感叹道:“明白了,明白了,这不就是空手套白狼吗!”
  ……
  苏桂奉赵祯的命令,南下交趾,就是想实际看看交趾的潜力,别让王宁安给忽悠了,真的劳民伤财,那可得不偿失了。
  等到实际来了,苏桂才知道,京城那帮人眼中的蛮夷之地,竟然是个宝贝儿!
  他二话不说,当即把自己所见所闻,立刻写成密奏,送给了赵祯。
  快船把密折送到了广州,然后600里加急,立刻送到京城。
  赵祯得到奏报,已经是五月末了,天气越来越热,赵祯光着脚丫子,在大殿里烦躁地走来走去,这几年水旱灾害不断,各地的常平仓都不够用了,每年收上来的粮食,除了支付军费,就要填补窟窿,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心力交瘁,不胜其烦。
  “圣人,苏桂送来密奏了。”
  赵祯从陈琳手里接过来,翻开一看,立刻眼前一亮,皇帝陛下越看越高兴。
  “妙哉,真是天佑大宋!”
  陈琳陪笑道:“圣人,真有这么好?”
  “嗯!”
  赵祯点头,“陈伴伴,你也看看。”
  陈琳凑过来,扫了两眼,立马笑道:“圣人,王大人这是给大宋弄了一个粮仓啊!”
  “而且这个粮仓还是源源不断的。”赵祯欣慰地搓着手,显得十分激动。
  想想不久之前,王宁安南下的时候,就提到要再弄出个金融系统,好掌握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力量,天灾人祸不断,天子手上的财富多了,就能周济四方,安定人心。
  当时赵祯还有些迟疑,光有钱就行了吗?那粮食就这么多,粮价波动太大了,不一样伤害老百姓吗?
  好嘛!
  不声不响,王宁安就把难题给解决了。
  用交趾的铜,买交趾的粮,也亏他能想得出来!
  赵祯格外兴奋,王宁安啊,王宁安,没枉费朕的一片苦心,没有白保下你。
  “传朕的旨意给岭南,告诉狄青,全力配合王宁安,务必要把交趾摆平了,那可是朕的钱库和粮仓,不能出任何差错!”
  陈琳急忙点头,下去安排。
  老太监下去了,赵祯又把王宁安的奏报翻出来,仔细看了看,他是越发感慨,王宁安这小子真是个天才,总能在别人没有办法的时候,奇峰突出,想出来的主意匪夷所思,却又代价最小,收获最大,可行性十足。
  以往的大臣,光想着往国内看,折腾大宋的自己人,每一次都弄得天怒人怨,哀鸿遍野。放眼国外多好啊,把交趾折腾得死去活来,也没有多少人出来反对,赵祯是越来越离不开王宁安了。
  等岭南的事情处置了,一定要把这小子调到京城,放到自己的身边。一来随时能帮着自己解决麻烦,二来还能看着点,免得小家伙把天给捅破了!
  想着想着,赵祯的嘴角不自觉弯成了上扬的弧度。
  有了朝廷的鼎力支持,王宁安在交趾的动作再也不受掣肘。
  他拉着陈氏和黎氏,前后进行了十几次的谈判,最初陈氏坚决反对,他们不断鼓动大宋,要灭了黎氏。
  陈翕先是和王宁安套交情,接着又告黑状,说是黎氏袭击大宋边境,罪恶滔天,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陈翕甚至露骨地表示,只要灭了黎氏,他们愿意请求内附,哪怕成为大宋的属地,也在所不惜。
  王宁安全都不为所动,他只是把陈翕的谈话都记下来,让人送给黎氏。
  这回黎氏也坐立不安,拼命向王宁安输诚,还把历年买来的汉人奴隶全数释放,每个人都给了赔偿。
  在咄咄逼人的陈氏面前,黎氏率先答应了王宁安的条件,紧接着傀儡国王李日尊也下旨意,他说战乱出自误会,黎家还是忠臣。
  李日尊的表态相当于最后一根稻草,等于告诉陈氏,你们再不低头,大宋,黎氏,还有李日尊,要联合起来收拾他了。
  陈翕强忍着丧子之痛,签署了和平协议。
  至此,交趾的内乱总算是结束了。
  根据划分,红河以北,是黎氏的地盘,红河以南,是陈氏的地盘,相比较而言,黎氏稍有一点损失,陈氏则是扩大了一些区域。
  原本作为第二大势力的李氏皇族彻底衰败了,他们仅仅保留了升龙府及周边土地,作为惩罚之一,黎氏需要派出五万名民夫,协助李日尊在升龙府旧址,修建崭新的归化城。
  不过李氏也不是一蹶不振,除了将控制交趾最大的城池之外,他还拥有红河航运百分之五十的股权,每年能分到几十万贯的利润,足够李日尊维持一支中等强度的军队。
  大宋,毫无疑问,是整个议和的最大赢家,从归化城到海防港,沿岸50里之内,都是所谓的维和区,也就是大宋的地盘!
  王宁安兑现了承诺,所有参战的老兵都分到了一块不小的田地。
  那些壮实的汉子,看着平坦肥沃的土地,眼睛里都冒光!
  有人围着田地走来走去,指指点点,憧憬着种满了庄稼的场景,不知不觉,嘴里就流出了长长的口水。
  就连柳羽和潘肃等纨绔衙内,都觉得像是做梦一样!
  大家坐在一起,呼延达率先开口了,“我说,这算不算开疆拓土啊?”
  他这一问,顿时引爆了大家的情绪,没错啊,不但是开疆拓土了,还拿到了百万亩膏腴之地!
  我的天老爷啊,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和老祖宗站在了同一高度上!
  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大家伙欣喜若狂,还有更好的事情等着他们。
  王宁安笑呵呵道:“陛下让我拟一份有功将士的名单,已经送上去了,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要重赏你们。不过吗,你们也就打了一仗,功劳还是太小,最多就给个九品官,我估计你们也不稀罕,要不就算了吧?”
  这下子所有人都炸锅了,王大人,不带这样玩人的。
  出身将门,蒙祖先余荫,是能拿到官职,而且还不低!
  可问题一个是人家施舍的,一个是自己挣来的,这能一样吗?
  “行了,我可以帮你们请功,但眼下还有个麻烦,地我们拿到了,铜矿和铁矿还没有着落,你们看怎么办?”王宁安把难题推给了他们。
  柳羽立刻道:“打,把黎氏打趴下,他们就乖乖……不对啊,要是能打,为什么还要议和啊?”他不好意思抓了抓头发,憨厚笑笑。
  既然强取不行,就要开动脑筋。
  “我有办法了!”
  潘肃笑着说道:“大人,我们可以借给黎氏粮食,然后让他们拿铜矿换!”
  王宁安放声大笑,“总算开窍了,你们商量个方略给我,然后潘肃你就去黎氏,和他们谈判。”
  “遵命!”
  潘肃笑嘻嘻答应,大家伙凑到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他们越来越喜欢交趾的感觉,这里或许没有京城舒服,可是他们却找到了人生价值。
  在这里,他们能随便挥洒才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主宰一个国家生死,这感觉太爽了!


第279章 粮食!粮食!
  六月的汴梁,太阳似火,连续大半个月没有雨,就连汴河的水都下去了一截。当然诸如一些高官富户,倒是不用在乎。
  就拿欧阳修来说,老夫子的书房里就放了两个冰盆,炎热的暑气都被带走了——别误会,光是俸禄,就够老夫子享受了。
  只是这心里的烦躁,却怎么也没法解决。
  他最近在整顿御史台,欧阳修认真研究了历年御史台的弹劾情况,看完之后,老夫子不停摇头。
  御史掌刑法典章,纠察百官不法之事,是保持官僚体系高效清廉运转的关键。国初的时候,御史台为了整肃弊政,恢复经济,促进大宋的繁荣,做出了许多贡献。可这些年来,人心浮躁,越发受不了御史的清苦,越来越多的人把御史当成了升官的跳板。
  窥视上峰喜怒,利用言者无罪的特权,甘心充当打手、鹰犬,每次朝局动荡,他们都冲在最前面。
  有弹劾皇帝的,有弹劾宰执的,有弹劾外戚,弹劾将门的,内容五花八门,可归结起来,都是党争,都是内斗!
  很少有人能伏下身,真正关心民间疾苦,替老百姓解决切身的问题。
  欧阳修越发觉得应该扭转风气,可是凭着他一个人,实在是力有不逮。
  老夫子烦躁之下,也不在书房坐着,他迈步往花园走去。到了花园之中,欧阳修突然发现假山处有吭哧吭哧的声音。
  老夫子好奇之下,走上前去,却发现三个小孩蹲在地上,其中一个穿着丝绸的衣服,正是他的幺子欧阳辨。
  欧阳修把欧阳发等三人都送去了六艺学堂,家里只剩个小儿子陪在身边。
  这小子正拿着一只烧鸡,送给两个布衣的小子,嘴里还说着,“快吃吧,别噎着。”
  那两个小孩吃得很猛,其中一个被堵得脸都红了,欧阳辩无奈道:“等着,我去拿水。”
  他刚转身,却发现了老爹欧阳修,吓得立刻变了颜色。
  欧阳修叹口气,“愣着干什么,你的朋友都噎着了。”
  欧阳辩一溜烟儿跑出去了,不一会儿送来了一壶茶,那个小子喝了两口,终于缓了过来,可是发现了欧阳老大人,他们全都手足不安。
  许是当过山长,欧阳修对待小孩子有了不少耐心,没有立刻疾言厉色,而是笑呵呵道:“你们和老伯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嘴馋了吗?老伯请你们吃大餐怎么样?”
  见两个孩子不说话,只是低头搓着衣角,欧阳修拉起两个孩子的手,到了凉亭,让家人取来了糟糕,又拿来了一壶奶茶。
  小孩子哪里抵挡得住美食的诱惑,更何况他们真的饿了。
  两个小孩子一边吃着,一边就把事情给说了。
  原来他们都是欧阳修的邻居,平时和欧阳辩经常一起玩。前些日子他们的父母离开了家,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了邻居,让他们帮着照料。
  哪知道两个孩子淘气,把邻居家的碗都给打了,邻居一怒,就罚他们不准吃饭。欧阳辩看两个人饿得可怜,就偷出了家里的烧鸡,给他们吃。
  ……
  欧阳修听完,点了点头,“你这是帮助小朋友,为父就不罚了,但是下不为例,以后遇到了事情,要跟大人说。”
  “嗯!”欧阳辩老实答应。
  欧阳修又好奇了,“你们父母怎么匆匆就走了,把你们留下来,为了什么?”
  “为了……”其中大一点的歪着头想了半天,然后说:“我爷爷要死了,还,还有姥爷,他们都活不成了。”
  说着,孩子又哭了起来。
  欧阳修越发不解,大点的孩子突然想起件事,他转身跑回了家里,过了一会儿,拿着一封信跑来了,送到了欧阳修的手里。
  老夫子随手展开,里面就是普通的农家信件,字迹算不上优美,只是能辨认而已。
  信上说陈州连着两年大旱,今年好容易下了一点雨,庄稼长势不错,可五月份就起了蝗虫,一夜之间,把方圆上百里的庄稼都给吃光了。
  孩子的爹是首饰匠人,老家在陈州,他进京做工养家。突然接到了家里的书信,这才急匆匆返回陈州,去看望父母和岳父一家。
  仓皇之下,把孩子留给了邻居看管。
  弄清楚了缘由,欧阳修大吃一惊,从信上所说,陈州的灾荒应该非常严重,已经到了饿死人的地步。
  可是前些日子,还有地方官员上奏,说是只有小灾,朝廷发些粮食,就能渡过。
  欧阳修不是傻瓜,这封家书不会作假,至于地方官吏,那可就不好说了……
  陈州可非比寻常,那里是中原重地,京城的南大门,如果出了乱子,必定有大股的灾民冲到京城,后果不堪设想。
  欧阳修想到了这里,立刻让家人好好照顾两个孩子,他立刻换上了官服,直接前往政事堂。
  刚走进来,贾昌朝就忧心忡忡,老脸都缩成了菊花,不住摇头。
  “醉翁,刚刚得到了消息,说是京畿出了蝗虫了。”
  “多吗?”
  欧阳修好奇道。
  “不算多,也不算少,会影响一些收成。”贾昌朝忧心道:“久旱必有蝗灾,自古皆然,老夫是怕蝗灾扩大,到时候不好收拾。”
  贾昌朝还算坦白,自从把皇帝捧成了天子,董仲舒那厮又提出了天人感应,老天爷的变化就和皇帝紧密联系在一起。
  尤其是蝗灾,常常突然来袭,一夜之间,就能将庄稼啃食一空,百姓无不痛恨恐惧。
  于是很多人就把蝗灾视为老天降罪,惩罚人间,换句话说,就是他的儿子做的不好。
  如果出现蝗灾的时机特殊,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比如刚刚通过玄武门之变抢了皇位的李二,第二年京城就出现了大规模蝗灾。有人就趁机大做文章,弄得李二非常尴尬。
  好在他也是个狠人,在游御花园的时候,竟然抓起了一只蝗虫,对着说道:“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说完,李二当即吞了一只蝗虫。
  如此卖力表演,自然百姓感动,群臣叹服,化解了一场危机。
  发展到了大宋,人们已经变得聪明多了,老天示警,皇帝不能有错,往往就是宰相罢官顶雷。
  许多言官早就看不惯贾昌朝,如果真的冒出来大规模蝗灾,没准贾相公的乌纱帽就不保了,难怪他忧心忡忡。
  欧阳修深深吸口气,“贾相公,只怕是已经晚了,蝗灾发生了,而且还不小!”
  “啊?醉翁怎么知道的?”
  欧阳修就把家书交给了贾昌朝,简单说了下经过。贾昌朝立刻警觉,连忙让人去查,当天就得到了消息,京城周围出现的蝗虫,并非当地的,是从南边飞来的。而且京城发生蝗灾多在七八月份,眼下才是六月,还差了一个月呢!
  贾昌朝脸色骤变,无奈道:“醉翁,你这双醉眼可比我还厉害啊,看起来多半陈州出事了!”
  随即贾昌朝也怒了,“这帮混账王八羔子,这么大的事情,竟然也敢隐瞒,真是狗胆包天,不知死活!”
  贾昌朝立刻安排人手去查,结果人刚派下去,就传来了消息,说是陈州西关乡出了刁民,围攻官府,抢夺粮食,而且还聚集了几千人,要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