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破坏祖宗规矩吗?没有,什么都没有!只是这一招断了一些人的财路,他们没法挣昧心钱,没法侵吞朝廷的财富,也没法压榨百姓。所以就要拼死拼活的捣乱,帮着这些畜生,就是助纣为虐,就是拆大宋江山的台!十年前如是,今天也如是!”
厉害,真是厉害!
欧阳修在六艺学堂,主持了不少辩论,尤其是他还跟王宁安学了一些逻辑知识,掌握了辩证法。
面对混淆视听,颠倒黑白的诡辩之术,老夫子是一眼就看穿了。
这番话说的富弼是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富弼面无表情,他摘下了自己的乌纱,放在了地上,光棍道:“既然醉翁已经给老臣定罪了,那就请陛下降罪吧!”
王尧臣,梁适两个稍微犹豫,也站起来,把乌纱摘下来,接着是唐介和曾公亮,他们也满脸羞惭,这两位虽然倒戈一击,但是从一开始,他们也是助纣为虐的帮凶,难辞其咎。
五位相公,一同请辞,欧阳修的杀伤力,当真是氢弹级别的!
沉默了好半晌,大家都快要窒息了,赵祯才缓缓站起来,看了看地上的乌纱,微微一笑,带着一丝嘲讽。
“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朝廷换的宰相不少了,可我大宋依旧国库空虚,兵力衰微,到处受欺负。几年前河北水灾,而后岭南叛乱,不久之前,陈州蝗灾,百姓所受之苦,不需赘言。”
赵祯眺望大殿之外,感慨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宵衣旰食,殚精竭虑,朕总是以为少吃一口,少穿一件,少用一点,百姓就能过的好一点,就能感念朝廷恩德,我大宋江山,就能天长地久,山高水长!可是这些日子,朕发现,朕错了,错得太离谱了。节省下来的那点东西,有什么用啊?一面铜镜,他们就能卖到二三十贯钱!老百姓要成亲,要给新娘子置办一套梳妆台,都拿不出来钱!朕还有什么脸,以爱民自诩!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朕身为君父,不能替万民做主,不能革除弊政,朕就是天下最大的罪人!”
第305章 所谋者大
赵祯这段话,说是掏心掏肺也好,说是旁敲侧击、连消带打也好,总而言之,可把在场的众位相公吓坏了。皇帝都罪己了,而且,仅仅是因为照顾不好百姓,就有罪,那些存心盘剥、坑害老百姓的呢,是不是该千刀万剐?
这回好了,弄得贾昌朝都绷不住了,他也把自己的乌纱帽摘下来,痛哭流涕道:“陛下勤政爱民,千古未有,国事如麻,皆因臣等不忠,臣愿意请辞,另择贤臣。”
赵祯懒洋洋摆手,“贾相公,这些年朝廷之上,走马灯相仿,换得宰相还少了?如果光是靠着换人,就能天下大治,大宋朝也不会落这么一副样子。”
贾昌朝落了一个老大没趣。
赵祯深深吸口气,“几位爱卿,你们都是公认的治世名臣,智慧无双。朕今天不想讨论什么罢官不罢官的,还是那句话,遇到了事情,就随便罢相顶罪,以为有了交代。实则却是回避问题,治标不治本。我大宋立国以来,几经风雨,国初之时,承接五代之乱,太祖和太宗锐意进取,革除弊政,收天下兵权、财权、事权,结束乱世,天下大治,百姓欢欣鼓舞。历代皇帝,广纳谏言,武夫乱国,要严加约束,宦官乱政,要加以限制,外戚胡来,要严防死守……对了,唐爱卿,朕重用张尧佐,你就极力反对,朕把他调回京城,你还说了一句话,朕是记忆犹新啊!”
唐介老脸通红,当时人都说张尧佐是杨国忠,重用他,赵祯非成为唐明皇不可。
张尧佐调了回来,赵祯就说他也不是杨国忠,很听话的,言下之意,自己成不了唐明皇,可唐介说什么?陛下是当不了唐明皇,一旦张尧佐作乱,你连个儿子都没有!
当时的一句话,直接把赵祯给灭了,时隔几年,赵祯再度提起,又是这么个情形,唐介难免气短,躬身道:“老臣孟浪,请陛下降罪。”
“何罪之有!”
赵祯摆手,“朕说了,这是心里话,不是议论朝政……对了,就像在书院学堂一样,大家凑在一起,坐而论道吗?朕方才说这些,就是有一个疑问,武将不可信,宦官不可重,外戚不可用,他们都会乱国,朕是认可的,可朕也想请问,那文官呢?会不会也把朝廷搞乱了?如果文官出错了,又该如何限制呢?”
这话问得,把几位宰相弄得外焦里嫩,骨酥肉麻。
他们突然觉得,罢相也是一种幸福,至少不用面对这种诛心的问题,怎么回答都不对劲儿!
连贾昌朝都闭嘴了,其余诸人更是成了闷油瓶。
大家伙有意无意,把目光都落在富弼身上,心说你老人家惹祸,你的道行深,这时候还要你上!
富弼心里头一万个不愿意,他很明白,现在开口,很容易就被记入史册,成为万古笑柄,但是不说话更不行,赵祯已经把矛头对准了整个文官体系,不惜牺牲君臣的情分,富弼本能觉得不安,他必须拼了!
“回禀圣人!”
富弼声音很大,“自古以来,奸佞之臣不在少数,诸如李林甫,杨国忠之流,的确祸国殃民。可相比历代的贤臣,却是九牛一毛。就拿我大宋的文臣来说,有尽心辅佐君父的,有爱民如子,为民做主的,有力抗强敌,不畏生死的,有直言进谏,扫除奸佞……正是有了这些贤臣辅佐,我大宋才有了百年治世,太平景象。”
富弼又道:“文官固然有乱政的危险,但是太祖太宗,匠心独具,高瞻远瞩,已经定好了规矩,东西两府,对掌朝政,首相次相,分割事权,又设参知政事协助,外有御史台监督……我朝选拔御史,无不是德才兼备,清廉自守的。而且言官不许与宰执有关系,定期如果不能弹劾权贵,还要缴纳辱台钱……如此重重监督,严防死守,已经将文官乱国的威胁降到了最低。诚然会有一些小的纰漏,可老臣以为,如果废掉这套行之有效的体系,真不知道用什么来取代!”
不得不说,富弼就是厉害。
他用娴熟的太极功夫,把赵祯猛攻来的重拳化解得七七八八。
假如不是有这次的事情,赵祯都被他给说服了。
“王卿。”
赵祯突然叫到了王宁安。
“微臣在。”
赵祯笑道:“你觉得富相公所言如何?”
“回禀陛下,富相公渊深如海,见解高明,微臣自然是钦佩的,只是他说某些事情是小纰漏,臣不敢苟同!”
王宁安朗声道:“大到朝廷,小到黎民百姓,谁能离开钱?历代的危机,最主要的一条,便是财政枯竭。之前富相公参与的庆历新政,为的也是富国强兵。由此可见,财政安全,关乎一国生死,绝不是小事情。富相公还说官员互相监督,运转周密,制度完善。臣就更难以理解,为何面对这几个月的动荡,政事堂同御史台的意见完全一致?双方不是没有关系吗?那为何步调一致,配合默契,齐心协力扯皇家银行的后腿?派去阻止王德用老将军的就是侍御史田方,我想诸位大人也不能否认吧?”
王宁安继续道:“陛下,臣当然不敢质疑诸位大臣的人品操守,但是涉及到文官士林的时候,政事堂和御史台,完全是异口同声,根本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相反,言官还打着言者无罪的旗号,窥视上峰喜怒,充当打手,为虎作伥!这类事情,也不是一天半天了,光是微臣就遇到了好多次,不得不让人心生怀疑啊!”
憋屈,从头到尾的憋屈。
屈指算来,文官在王宁安这里丢的人已经不少了。
远有六塔河,其后有岁币的事情,接着是交趾进贡,还有最近的皇家银行,凡是弹劾王宁安的,都被狠狠抽了嘴巴,狼狈不堪。
原本完美的解释,在一大堆的实例面前,显得很苍白无力。
饶是富弼能言善辩,此刻也只能闭口无言。
赵祯微微点头,“王卿所言,正是朕之所想,朕并不怀疑诸公的品行。但是为人嘛,总是难免灯下黑。就拿朕来说,那两个不争气的侄子也卷了进去,朕一听说,当时就想看了他们的脑袋,可后来一想,我那个老哥哥身体也不好,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朕于心不忍,只好作罢!”
噗!
大家伙都内伤了。
这老实人无耻起来,也真够牛的!
你是不想处置汝南王府吗?要真想,就不至于那么步步紧逼了,你那是要把赵允让的骨髓油都榨出来!
这几位相公也不敢替赵允让说话,只能任由赵祯借题发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朕尚且如此,更何况诸公!朕不想怪罪大家伙,但是这一次的铜价之乱,让朕清醒了,光是现有的规矩不足以保证万无一失,光靠着言官御史,监督不了朝政。有太多专业的东西,他们都不清楚,就拿钱法来说,至今为止,朕也没有看到哪位言官说清楚了,都是老生常谈,了无新意。反倒是王卿,主持皇家银行,破解钱荒,功劳很大,朕心甚慰。”
赵祯又夸了几句王宁安,然后笑道:“众位爱卿,朕今天的话很重,朕不是针对某个人,而是希望大家以大宋为重,以江山长远为重。抛弃个人成见、偏见,秉持公心,好好想想,该如何完善监督,不至于再出大乱子。”
说到了这里,赵祯摆了摆手,让大家伙都退出去,回家写作文——呃不,是感想!
从垂拱殿出来,富弼的脸色铁青,他迎着阳光,浑身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温暖。
说实话,富弼真的情愿赵祯罢相,哪怕把他们都赶出朝堂,也要比现在的局面好多了。
踉跄着回到了值房,过了一阵子,王尧臣来访。
“富相公,陛下说了这么多,到底是什么意思?”
富弼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还看不明白吗,陛下要抬举王宁安,抬举皇家银行了!”
王尧臣咧着大嘴道:“我也听出了一点端倪,可是我想不明白,陛下要怎么用皇家银行,能干什么啊?”
富弼也不太懂银行的事情,但是他觉得肯定不是好事。
这次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小。
之前文彦博做首相的时候,打死了辽国使者的随从,弄得宋辽和谈几乎崩溃,最后是王宁安和赵宗景跑了一趟辽国,才最终促成和谈。
那一次就是违背国策,文彦博和庞籍被罢相。
这一次呢?
显然比上一次的动静大多了,等于是直接和皇帝对着干。
赵祯没有理由留着几位宰相,可他偏偏如此客气,那就代表着,赵祯要拿到更重要的东西。
联系到对文官的批评,以及最后盛赞王宁安,答案呼之欲出。
“陛下多半要更改祖制,或者说,是赋予皇家银行天大的权力,他留着我等,是让我们压住反对的声浪,陛下这一招厉害啊!”
王尧臣听完之后,不停点头,富相公的确高人一等,看得明白。
诸位相公已经集体失分,有些人更是到了罢相的边缘,这时候再去跟皇帝对着干,根本就是找死。
只能期盼着赵祯别放大招……千千万万啊!
第306章 财相
早在王宁安提议弄皇家银行的时候,就提醒过赵祯,银行金融体系建立,足以平衡朝局,监督文官,强化制约,抑制腐败……虽然他说的含蓄,但是赵祯哪能看不穿他的鬼心思。
其后,王宁安真的开始筹建皇家银行,又亲自主持铜价保卫战,有关金融的东西,赵祯想得更多,接触得也更广泛。
他突然发现银行的价值简直是无与伦比,这玩意用好了,绝对是另一个三司,只是他也清楚,公然从文官手里夺权,自从太祖太宗之后,就没有皇帝能做到了。
赵祯想通过水磨工夫,一点点促成,结果呢,这一场铜价危机,提前把文官集团逼到了墙角,赵祯抓住机会,没有针对某个人下手,而是逼迫整个文官集团割肉让权,这一招实在是厉害!
就在训斥了政事堂诸公以后,赵祯连续三天召见王宁安,期间又把贾昌朝和富弼叫去了几次,经过了沟通酝酿,赵祯正式下旨,皇家银行作为新设立的金融官署,与谏院,审官院等平级,判皇家银行事,由侍御史以上官员担任,位次列在三司使之后,有权参与御前会议,并且参与预算编制等重大财政金融政务……
这道旨意一下,可把所有人都吓坏了,堪称12级大地震。
自从太祖和太宗之后,虽然对衙役权限也有调整损益,但是直接增加一个衙门,却从来没有过,而且这个衙门的位置还这么高!更是让人心惊胆寒!
按照圣旨的意思,皇家银行的头儿排名仅次于两府相公和三司使,而且独掌银行大权,地位和三司使几乎不相上下。
换句话说,小小的王宁安,一跃成为朝廷巨头,在他的前面仅有昭文相,集贤相,枢相,副相,副枢相,三司使计相这几位宰执大员而已。
赵宗景,柳羽,潘肃,曹佾等等损友都吓坏了。
头些日子他们都升官了,王宁安也捞了一个翰林学士的空衔,他们还嘲笑王宁安半天,心说你丫的把文官得罪死了,这回好了吧,想当大官人家也不带你玩了。
当然,他们只是嘴损而已,心里头还挺替王宁安惋惜的,这几位都一清二楚,王宁安的才华能量不可限制,困在小小的皇家银行,那是屈了人才,可惜他们没有办法,只能干着急。
等到这道旨意一下,他们才恍然大悟,丫的早就筹划好了!
你们不是不给位子吗,老子自己创造!
你们不是看皇家银行不顺眼吗?老子就让你们更不顺心!
扩权之后的皇家银行,完全就是朝廷第五大衙门,在皇家银行之前,仅有政事堂,枢密院,三司和御史台而已!
曹佾突然冒出了一句,“我说诸位,往后是不是要管二郎叫王相公了?”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貌似真是啊!
圣旨上说的明白,王宁安仅仅排在三司使之后,比其他各部,院,寺的位置都高,还能不是相公吗!
赵宗景翻着眼皮道:“你们看啊,每个相公都有尊称,比如首相是昭文馆大学士,就被尊为昭文相,次相是集贤殿大学士,就被称为集贤相,枢密使是枢相,三司使是计相,那二郎应该叫什么?”
柳羽嘴快,“管银行,当然叫银相了!”
大家伙愣了一下,突然爆笑,柳羽最初还没反应过来,见这几位猥琐的德行,一下子小脸通红,连忙冲着王宁安摆手,解释道:“我,我可没有那个意思,都怪他们,是他们太龌龊了!”
说着,柳羽挥拳就跟几个家伙打到了一起。
这时候潘肃沉吟一会儿,笑道:“要我说,不如就叫财相,和计相相对,这个称呼怎么样?”
大家伙一起点头,“好啊,真是太好了!”
“王相公,给我签个名啊!”
“财相大人,给殿前司批点贷款吧!”
……
这几个家伙围着王宁安,一刻不停,弄得王宁安都想把他们给掐死了!
“你们最好知道本官的厉害,小心我收拾你们!”
他凶巴巴的,把几个家伙吓住了,唯独赵宗景,这丫的毫不在乎,“成了,都是自家兄弟,摆什么官威,走,跟着兄弟们去樊楼,喝酒庆贺!”
这个建议正好戳到了大家的痒处,七手八脚,拉着王宁安就走。
不光是他们,还有韩维,王安国,还有六艺学堂的一帮学生,苏大,苏二,吕惠卿,曾布,章敦,韩宗武,等等众人,簇拥着王宁安,直奔樊楼而来。
在路上,苏轼就说道:“王先生成了财相,咱们大家伙是不是该改口叫师相了?”
他这话一出,众多的学生齐声叫好,竟然真的给王宁安行礼了。
弄得王宁安这个汗啊!
老天爷啊,真够开玩笑的,老子还这么年轻,就成了相公,还有一大帮学生,上哪说理去?
王宁安也知道招摇不好,奈何憋屈了好几个月,总算能放松一下了,就算他不想乐呵一下,这帮弟兄们也该高兴高兴了。
“我告诉你们啊,流程还没有走完,也就是说,我还没正式当官,这次你们随便点,什么贵吃什么,什么好点什么,多少钱我都兜着。等我正式走马上任,请客吃饭,四菜一汤,绝对不能超过规格!银行上下,都给我夹着尾巴做人,别丢了陛下的脸!”
王宁安倒不是口唱高调,实在是皇家银行趁着千载难逢的良机,一跃而起,甚至能插手朝廷财政,文官集团势必看他们不顺眼,以后还有的斗呢!
自己要是立身不正,肯定会被人家搞死,从现在开始,就要立规矩,就要防微杜渐,不能被胜利冲昏头脑。
韩维点头,赞叹道:“大人高瞻远瞩,这个提醒太及时了,就按大人说的,今日放浪形骸,日后都打起精神,不许出一点差错!”
“明白!”
大家一起点头,王宁安早就听说樊楼的大名,却是第一次到来,世人描述樊楼的规制,说过“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
这里面说的三层和后世的概念不同,宋人计算楼的时候,是不算第一层的,二楼才是一楼,也就是说,樊楼实际上是四层楼,如果加上房顶的装饰,大约相当于后世五层楼的高度。
坐落在御街之上,东边是大相国寺,西边是金明池。
五层高的樊楼,高耸入云,到了晚上,华灯初上,从上到下,流光溢彩,耀眼生光。在楼上更有身着轻薄纱衣的妙龄女子往来,欢声笑语,纸醉金迷,端的是天下第一等的好去处。
王宁安驻足看了一会儿,也暗暗点头,难怪到了几百年之后,人们也不断提起这里呢!当真是男儿纵情享乐的好地方,比起天堂也不差了。
他们迈步进来,负责迎客的妈妈早就认出了赵宗景几个,谁让他们以往都是常客呢!
“小王爷,你可有一两年没来了,桃红姑娘都嫁人了,临走的那晚,还哭天抹泪,说小王爷薄情呢!”
赵宗景老脸发烧,别提多尴尬了。
“妈妈不要取笑,年少轻狂,年少轻狂啊!”
潘肃在旁边笑道:“可不是,咱们小王爷早就成了情圣,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
妈妈连忙赔笑,“潘爷,小王爷的事不提了,那您呢?海棠姑娘想你想得人都瘦了,还有翠袖,蓝蕊,都盼着您呢!”
王宁安算是听明白了,敢情这几位以往都是常客,没一个好东西!
潘肃偷眼看看王宁安,他倒不怕这位,男人嘛,你给他肉吃,他还能咬你一口?问题是那个母老虎还没过门呢,万一惹得她发了彪,自己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想到这里,潘肃佯怒道:“我们就是来吃酒的,不要乱七八糟的,把你们这儿最好的酒菜都上来,伺候好了,有赏赐!钱吗,我们大人出!”
说着,他拍了一下王宁安的肩头,“瞧见没有,我们王大人可是美食家,等闲的吃食入不了他的法眼。”
妈妈自信笑道:“放心吧,咱们樊楼不光有姑娘,美食更胜美人!”
他们来到了三楼,由于人数太多,也没去雅座,直接包场,都是年轻人,凑在一起,高谈阔论,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六艺学堂这边,和王宁安是亦师亦友,几个纨绔子弟更是奉王宁安为老大兄弟,聊得十分畅快,尤其是苏轼,更是周旋在两伙人之间,如鱼得水,别提多开心了。
正在这时,从四楼上面,走下来几个人,看到了王宁安这群人,先是一愣,随后掉头就走,他们速度快,可是有人的速度更快。
柳羽和高俊杰几步蹿过来,抓起了一个人的衣领,就往人群中间拽,一边拽着,还一边破口大骂!
“呼延达,你还有脸来?老大有麻烦的时候,你干嘛在家里装孙子,你对得起老大的栽培吗?”
呼延达脸涨得通红,十分为难,拼命想要挣脱,几乎哀求道:“柳羽,高兄,看在咱们以往都是朋友的份上,放我一马!”
“放你?做梦吧!今天你就当着大家伙的面,给我们说清楚,为什么不帮着皇家银行渡过难关?你是不是跟着那帮人屁股后面挣黑钱了?”
第307章 胜利果实
柳羽和高俊杰都是小年轻,一点不客气,把呼延达弄得狼狈不堪,不用怀疑,王宁安只要点头,他们两个都能动手杀人。
最瞧不起的就是这种心志不坚,三心二意的叛徒,大战结束了,你跑到樊楼干什么,是害怕了,找退路,还是想要趁机占便宜,捞油水?
面对着大家质问的目光,呼延达无奈,只好如实交代。
原来樊楼就是呼延家的产业,结果被赵宗仆和赵宗楚下黑手,给抢了过去。
如今两位小王爷都被关在开封府,他们的产业都要拿出来抵债,樊楼也是其中之一,听说要拍卖,呼延家就动了心思,想要拿回去,这不,把呼延达派了过来。
听完了原因,曹佾撇着嘴,怒气冲天。
“你们家可真行!要不是二郎打败了那帮人,你们有胆子拿回樊楼吗?当初不帮忙,现在倒想占便宜,脸呢?”
“是啊,脸呢?”
其他几个家伙一起怒斥,柳羽忍不住,上去就是两拳头。
呼延达格外尴尬,也不敢还手,只能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