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良璟没有儿子那么多花哨的心思,他是个很纯粹的人,当年在东华门,赵祯将平定岭南的重任交给他们,他就拼了命去做,士为知己者死!
天恩浩荡,不能不报!
“圣人在上,臣不辱使命,如今岭南海晏河清,屯田卓有成效,去岁,向京城提供占城稻300万石,白糖20万石,铜1000万斤……”
赵祯含笑听着王良璟的报告,每一个数字都让他喜上眉梢,最后更是动情地拉着王良璟,给他赐坐。
“王爱卿,世人都说狄青善战,王良璟善攻,你的铁骑可是声名赫赫,朕耳朵里都灌满了。”
王良璟拘谨道:“陛下谬赞,臣是陛下的臣子,铁骑也是陛下的铁骑!”
赵祯很满意,笑道:“王爱卿,朕欲振作大宋,首先要对付的就是辽国和西夏,这两国全都用骑兵压制我大宋,你可有把握以骑对骑?”
“有!”
王良璟毫不迟疑道:“臣在岭南,读了一些兵书,也钻研了一些战列,我大宋的铁骑并非不如辽寇和西贼!当年唐河一战,李继隆将军指挥一千静塞铁骑,大破八万辽寇,杀得敌人狼狈逃窜,一战杀出了大宋的威名!先人能做到,后辈凭什么做不到?”
“好!”赵祯抚掌大笑,意味深长道:“朕就是喜欢爱卿的志气!替朕重建静塞铁骑吧!!!”
第321章 招兵买马
大宋的士兵一贯以大阵对敌,兵甲齐整,进退如山,凡事总有例外,曾经有人就以骑对骑,打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静塞军只有区区一千人,但他们去集合了帝国最奢侈的武装,来自西域的高头大马,精致的铁甲,锐利的刀剑,从头到脚,武装到了牙齿。
当年辽国集中了最精锐的铁骑南下,八万皮室军和铁林军,草原精骑,配合他们最优秀的统帅耶律休哥,在唐河与大宋人马相遇。
宋军只有区区一万人,骑兵不过一千,双方力量之悬殊,足以让人绝望。相信许多人印象里的弱宋,一定会直接跪了,举手投降,或者四散奔逃,狼狈不堪。
很可惜,他们都没有,而是选择了让辽国人都惊骇的方式,一千静塞铁骑发动了反攻,他们不过是对手的八十分之一,悬殊的比例,不亚于以卵击石。
可结果就是这么神奇,静塞军冲破了辽军的层层阻挠,皮室军和铁林军都倒在了他们的马下,辽军被一分为二。
那一战大宋赢得很彻底,光是斩首就有一万人,还俘虏了上万匹战马!
谁说女真满万不可敌,汉家的儿郎才是真正的勇者,一万静塞军,足以扫平辽国!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大宋凑不出来一万骑兵,而且随着李元昊造反,大宋失去了河套,也失去了和西域的联系,战马供给彻底中断。
每年只能弄到一点可怜兮兮的骟马,根本无法支撑军中的庞大消耗,静塞军的神话一去不返。
很多人吹嘘游牧民族骑射无双,悍勇无敌,其实这是个很荒唐的迷思。
一旦中原王朝有了优良的战马,能组建起庞大的骑兵,通常和游牧民族的对抗,都是一边倒的屠杀,卫青霍去病如此,李靖也是如此!
中原的骑兵和草原的骑兵比起来,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就像是职业运动员,欺负民间业余选手一样,往往是以少打多,赢得酣畅淋漓!
但是不要忘了,养职业运动员太贵了,养职业骑兵就更贵了,汉唐尚且不能持久,更何况是大宋。
几十年的时间,赵宋的皇帝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骑兵衰败下去,一点办法都没有。
终于当皇家银行建立,当王家军在岭南大展神威,赵祯觉得他或许有希望,重建静塞军,平静边塞,肃清辽寇!
“王爱卿,你可愿意承担起这副担子?”
“没有问题!”
王良璟回答很干脆,“陛下,臣有十二分的把握,一定能成功!”
“那好!”
赵祯慷慨激昂,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王爱卿,你只管放手去做,有什么难处,朕都一定帮你解决。”
……
赵祯的许诺很快传遍了京城,要重建静塞军!
好多年轻人都不知道静塞军是什么,杨家府邸,折老太君已经过了百岁,一天之中,倒有半天是糊涂的,只是这些日子杨曦筹备婚事,老太太要见到六世同堂,精神才越发健旺。
“静塞军啊,当年真是好大的威风,李继隆若是能早点被重用,你爹他或许……”折老太君又想起了亡夫。
沉吟许久,老太太浑浊的眼睛才又放出光彩。
“告诉王宁安,当初老太太给他的陌刀战法,正是配合静塞铁骑使用的,让他好好练兵,练出一千人,可保疆土不失,练出五千人,可威慑辽寇,练出一,一万人……就能把老头子的尸骨迎回来!”
杨九妹陪着母亲,心里头一阵阵翻腾,久久不能平静。
真是想不到,重重大山,千难万险,终于闯出来了,重建静塞军,大宋的铁骑终于有了重兴的一天!
若不是自己老了,真想到疆场上冲杀,哪怕马革裹尸,也是幸运的。
可惜老天不给自己机会了,但是杨家还有年轻人,还有好汉子!
杨九妹立刻下令,要求杨家所有30岁以下的青壮,昼夜习武,准备报名参加静塞军。裹足不前,逐出家门;不用心训练,逐出家门;上阵胆怯,不敢杀敌,逐出家门……杨无敌的子孙不能有懦夫!
杨家如此,其他的家族呢,又有谁能平静?
百年传承,大多数将门都历经五世、六世,祖宗的血勇淹没在了京师的繁华里,他们就像是中了催眠曲一样,酣然大睡,丝毫不愿意睁开眼睛,去看外面的风云变幻。
偏偏有个混蛋,叫王宁安!
他不停折腾,把所有人的好梦都给打搅了,终于有一天,大家伙发现幸好醒来了,不然他们就要睡死过去了。于是,大家又把王宁安当做了救命恩人。
“爷爷,我要参加静塞军!”
柳羽一身戎装,站在了柳涉的面前。
老爷子头也没抬,爽快答应道:“去吧!”
柳羽愣了一下,没想到爷爷会这么容易说话,他转身要走,老爷子补充了一句,“记得和王家的姑娘赶快成亲,留下条根儿!爷爷还能撑些年,回头你死了,爷爷替你照顾儿子,让他长大了,也成为静塞军!”
柳羽身躯剧烈震动,他含着泪,“多谢爷爷!”
说完,头也没回,直奔军营而去。
孩子身影消失的瞬间,泪水模糊了柳涉的老眼,静塞军啊!自己年前的时候,最想加入的就是静塞军!
只可惜自己年纪还不够,李继隆就死了,静塞军也渐渐堕落了,这么多年过去,又重新听到了这三个字,老爷子热血沸腾。
羽儿,你比爷爷有福气!
柳涉似哭似笑,感慨万千。
……
重建静塞军,仿佛一颗巨石,掉进了水塘里,掀起无数涟漪。
京城的将门,几乎都派出了最强的子弟,投军报名。
还有更多的热血青年,同样跃跃欲试,包括章敦在内,他之前还怀疑王宁安的本事,可自从亲自经历了铜价大战,章敦已经彻底拜服王宁安,成了比苏轼、韩宗武还夸张的迷弟。听说重建静塞军,他花了一个晚上,了解静塞军的过往,第二天他甚至连科举都不想考了,满脑子都是燕然勒功,封狼居胥!
这么多人被静塞军吸引,兵源是不用担心的。
问题就落在了战马上面,大宋能凑出这么多的战马吗?
枢密院无能为力,政事堂没有办法,三司同样晃脑袋……最后大家终于想起了一个人,那就是王宁安!
在若干年前,王家曾经为了朝廷养马,创办了野狼谷马场,这么多年过去了,成绩如何,能不能拿得出战马?
眼下王宁安还在闭门思过,谁也不见。
没有办法,大家只能撺掇赵祯,召开御前会议,几位相公齐聚一堂,把王宁安叫了过来。
“王卿,朕记得当年你说要养马二十万,可是成功了?”
王宁安很干脆回答:“没有那么多,十万八万还是有的。”他很认真回答,在场的众人全都吓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半晌赵祯才迟疑道:“王卿,你没有吹牛吧?真有十万八万战马?”
“也没有那么多!”
王宁安不好意思挠挠头,一旁的狄青实在是忍不住了,“王大人,你快点说吧,到底有多少战马?”
“合格的战马差不多三万匹,另外还有五万匹驮马!”
“够了,够了!”
狄青惊喜交加,都顾不上身在金殿,大声说道:“静塞军需要每人配属三匹战马,还有配属两三倍的驮马,才能来去如风,再扣除备用的。野狼谷的八万匹马,足够装备五千到八千精骑,有了这支人马,就算是几万辽兵南下,也丝毫不惧!”
作为军事权威,狄青的话非常有份量,大家都高兴坏了。
贾昌朝搓着手道:“王大人,既然如此,老夫就安排人手,把马匹接过来……或者你派人送进京城?”
王宁安的脸色终于变了,他咳嗽两声,“贾相公,你觉得这么干合适吗?”
“有什么不合适的,这可是陛下降旨,要组建的静塞军啊!”
“那陛下也不能巧取豪夺吧!”
韩琦黑着脸道:“王大人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我们家辛辛苦苦养了七八年,才有这几万匹马,不说别的,光是人工草料,就花费了海量的资金。当然了,陛下要是执意想要,没有说的,一道旨意,臣自然双手奉送。如果没有旨意,做生意还讲究将本求利,诸公是不是能补贴一下损失?”
赵祯心都跟着了火似的,迫切要把静塞军拉起来,但是他身为皇帝,总不能明抢吧!
“咳咳,王卿,朕知道你费了很多心血,可是也请你体谅朝廷的难处,不要狮子大开口,要多少钱,直接和枢密院三司谈吧!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韩琦多鬼啊,他才不愿意和王宁安单独谈,“陛下,臣以为战马事关重大,还请王大人在御前会议上开价吧,也好让所有人都听听。”
赵祯迟疑一下,点了点头。
“王卿,那你就说个价钱吧!”
王宁安稍微盘算了一下,干脆道:“1500万贯,8万匹马,如何?”
“不如何!”韩琦气得都跳起来了,指着王宁安,口水满天飞,“你怎么不去抢!辽国来的战马,也不过100贯一匹啊!”
王宁安立刻针锋相对,“韩相公,你讲点道理好不?辽国来的都是骟马!我给朝廷的可都是好马!其中能做种马的至少一千匹!全都有血缘证书!这样的好马,哪怕几千贯,也别想从辽国人手里弄来!!!”
第322章 汴京赛马场
王宁安很光棍,如果是皇帝要,他愿意奉送,如果谈生意,就要拿钱。
天可怜见,赵祯就算疯狂想要战马,也不能占臣子的便宜,欺负小孩子啊,那——还是谈吧!
接下来几位相公轮番上阵,跟王宁安展开了车轮战。他们用尽了办法,软硬兼施,王宁安愣是不松口。
“诸位,别以为我占了多大的便宜,野狼谷的马场最初只有六匹北地种马,是我一点点费尽心血,繁衍训练出来的。而且战马吃的别人还要好,粗饲料,精饲料,鱼粉,骨粉,肉粉,鸡蛋,青盐……哪一样都是金山银山。实不相瞒,这些年王家的生意是不小,可赚得那点钱,全都填进去了。从前年开始,油坊卖了,糖寮卖了,酒坊卖了,蜡烛和肥皂的工厂也都卖了。哪怕这样,还亏空了几百万贯!”
王宁安真的动情了,“养马不容易啊,每一匹马都要建立档案,这样才能保证种群不会退化。试问认识字的人,愿意干伺候马的活儿吗?没有办法,一切都要从头教,要养马,更要培养人才。”
“这次八万匹战马,我卖给了朝廷,也把这七年多积累的经验都卖给了朝廷,只要按照方法,老老实实去做,想繁衍出百万战马,都不是难事!这么大的投入,这么多的心血,1500万贯,绝对是良心价,不能再低了。”
“拿辽国的战马价格和野狼谷相比,一点都不公平,他们有无尽的草场,可以撒开了养,野狼谷不成啊,那么大的地方,战马要吃的,要训练,要奔跑活动,从零开始,投入当然惊人。只是这个头儿开了,后面只要萧规曹随,组建起大宋的铁骑就没有困难了。”
王宁安的理由是非常强悍的,屈指一算,平均一匹马不到两百贯,也的确不算很夸张。因为在这个基础上繁衍战马,一匹可能只要二三十贯,养的多了,能降低成本的,可问题是朝廷拿不出钱来啊!
三司这边穷得叮当响,韩琦估算了一下,他最多只能拿出300万贯,缺口足有八成。
君臣们都犯了难,就连狄青也劝道:“二郎,以大局为重,以国事为重,要不你们吃点亏吧……”
王宁安道:“我是可以吃亏的,问题是朝廷以后怎么办?这8万匹战马就够了?光靠着朝廷的支出,就能养出几十万匹好马?不需要民间力量?没有赚头儿,又有谁愿意当傻瓜?古人尚且知道千金买马骨,朝廷就舍不得出这点钱吗?”
狄青被问得哑口无言,贾昌朝沉着脸道:“王大人,朝廷不是不想出钱,问题是三司不是没钱吗!是吧,韩相公?”
韩琦虎着脸,坐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王大人,1500万贯,三司可以出!”
“那太好了,我们现在就签约。”
“等等!”
韩琦突然笑道:“眼下三司最多拿出200万贯,剩下的钱要皇家银行出!”
“什么?”
王宁安气得一跃而起,怒斥道:“韩相公,没钱,一个子都没有,皇家银行是商业模式运行!不是朝廷的国库,我不能随便拿钱填窟窿,不然,我没法和股东交代!”
韩琦道:“王大人,也没让你白拿钱,就算是借款,以后朝廷会还吗!”
“我不信,万一你们赖账怎么办?”王宁安气哼哼道。
这时候赵祯眼前一亮,笑道:“王卿,既然说到了这里,朕也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皇家银行借给三司1300万贯,三司分十年还清,如果他们不还,朕严惩不贷!”
韩琦立刻附和道:“陛下圣明,有陛下作保,王大人还有什么迟疑的?”
王宁安黑着脸,咬了咬牙,这帮坏家伙,准是早就打自己的主意,一个个都没有按好心!
“钱可以借!”王宁安道:“但是要付利息!年息三成!”
“不行!”韩琦立刻驳斥,“你们定的基准利率只有两成,凭什么要收朝廷三成?”
王宁安怪眼圆翻,大叫道:“韩琦,两成是年息,这笔借款要十年,三成已经算是白菜价了,你还想怎么样?”
“不行就是不行!替朝廷买马,组建骑兵,还是你爹领兵呢,父子之间,也那么计较?”
“哈哈哈,朝廷只有君臣,没有父子,要是韩相公觉得王良璟大人不能领兵,只管换人就是!不要在这里含沙射影,欲加之罪!”
“王大人,你眼里有没有朝廷,有没有大局?”
“大局就是规矩,你少拿大话压我!”
……
这两位就像是斗鸡一样,互相掐起来,吵得大殿的顶都鼓起来了,其余诸人的脑浆子都沸腾了。
赵祯咳嗽了一声,“王卿,韩相公说的也有道理,毕竟骑兵关乎大宋生死,皇家银行不也有义务支持朝廷发展吗!这样吧,朕做主,利息降到两成,韩相公以为如何。”
“陛下,太多了,臣以为最多一成!”
“那就一成五!”
赵祯一拍桌子,怒道:“定下来了,谁再吵,朕就不客气了!”
最终,在赵祯的强力压制之下,王宁安心不甘情不愿,和韩琦签了约书,皇家银行以年息一成五,给三司提供1300万贷款,用于购买8万马匹。
辛辛苦苦养了七年的战马,最后落到王宁安手里的只有200万贯,连最近两年的草料钱都不够,王宁安很受伤,他连赵祯的赐宴都拒绝了,直接回家养伤去了。
韩琦很是得意,小样儿,就凭你这点道行还想给老夫斗,再去修炼几十年吧!
韩相公的优异表现,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富弼,王尧臣等人更是自愧不如,怪不得老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要对付王宁安,就要韩琦这样的无赖!
朝堂诸公,一起欢庆胜利,十分高兴。
可怜的王二郎回到了家里,一只脚迈进大门,另一只脚也跟了进来,随后把大门关上,门栓放上。
突然王宁安脸上的愁云消失了,变得晴朗起来,他仰天大笑,笑得别提多开心了,眼泪都流出来了。
“韩琦啊韩琦,论起来玩钱,一百个加起来都只能给老子提鞋!”
王宁安狠狠啐了一口,金殿上受气包的模样一扫而光,一边往里面走,一边大声嚷嚷着,“快拿酒来,我要好好喝一杯!”
说话之间,苏八娘端着一壶酒,快步走了进来,她把托盘放好,给王宁安倒了一杯。
“大人请用。”
“曦儿呢?”
王宁安接过酒杯随口问道。
苏八娘微微一笑,“大人这是糊涂了,不到半个月就是成亲的日子,曦儿姐姐当然要在家里等着出嫁了。”
王宁安老脸微红,是啊,都快成亲了。
“哎,总算赚了一笔,有钱办婚礼了!”
王宁安难掩得意之色,就把金殿的事情告诉了苏八娘,他卖给了朝廷八万匹马,赚了1500万贯,到手200万贯。
苏八娘一听,忍不住扑哧笑出来。
“大人是欺负韩相公他们不懂金融啊!”
王宁安摇头,“怎么能这么说,是他们欺负我才对,要不他们怎么都留在金殿上喝酒庆贺呢!”
王宁安虽然这么说,但是眼睛里都是笑,跟偷鸡得手的狐狸相仿!
苏八娘笑道:“大人这是设了一个圈套,韩琦傻乎乎跳了进来。他以为拿到了低息贷款,用皇家银行的钱,买了大人的战马,是占了你的便宜。殊不知大人这是故意为之,三司欠了皇家银行的钱,往后就再也直不起腰来!如果所料不错,大人一定会以保障借款安全为名,派人去三司监督开支,定期查账,公然把手伸进三司,对吧?”
王宁安愣了半天,突然哈哈一笑,“苏姑娘啊,幸好你没有帮着韩琦,要不然我的这点心思,都被你看穿了!老泉公就说过,你要是男儿身,只怕要让天下男子都汗颜了。”
苏八娘被说得脸上发红,她拿起了另一只酒杯,给自己倒了一杯。
酒水下肚,她的小脸越发红润娇艳,除了鬓角上的伤痕之外,简直就是天上的仙子,贬到了凡间,一时让王宁安都看呆了。
“听大人的语气,似乎瞧不起女人啊?”
“哪有!”王宁安连忙摆手,“这话让我娘知道,她非揪我的耳朵不成。”
苏八娘又是一笑,她在王家养伤,也算是见识了,白氏的确够厉害,把王家父子都吃得死死的。
偌大的王家,并没有像其他家族那样,鸡飞狗跳,不得安宁,相反,上上下下,都和睦温馨,十分舒坦,舍不得离开……苏八娘低头不语,王宁安笑着道:“苏姑娘,你这么聪明,能想到除了插手三司之外,这笔生意,还有什么赚头儿吗?”
苏八娘皱了皱眉,“如果我没猜错,野狼谷马场卖了8万匹马,还剩下不少马匹,那可都是大人净赚的,对不对?”
“对!太对了!”
王宁安遇到了一个智商在线的,非常兴奋。
“苏姑娘,要是有空,陪我去大相国寺一趟,正好我有一笔生意要谈。”
提到出门,苏八娘就是一愣,她的鬓角伤口那么大,怎么见人……“没关系的,用披风遮上呗,再说了,只要多用玉骨冰肌膏,一两个月就能恢复如初,保证不会留下伤痕的。”
“当真?”
相比起复杂的算计,显然容貌是女人更在乎的事情。
“那是自然,如果做不到,我就去把太医院告到开封府,说他们都是庸医害人,让他们吃牢饭,蹲大狱!”
这话又引得苏八娘一阵大笑,自从受伤以来,她还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两个人上了马车,一溜烟儿赶到了大相国寺。
自从铜价大战,大相国寺的僧人全数被充军沧州,这里只剩下少数小沙弥看门,比起以往冷清了太多,也没人敢来上香。
王宁安赶到,胖大的佛印和尚笑呵呵迎了出来。
“贫僧见过王相公。”
王宁安呵呵一笑,“大和尚,听说你被任命为住持僧了,福气不小啊!”
佛印连忙摆手,“接了个烂摊子而已,王大人不要取笑贫僧了。”
王宁安围着大相国寺转了一圈,佛印一直跟在后面,王宁安每到一处,都品头论足一番,显得十分满意。
“好地方,真是个好地方,佛印大师,我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赛马场,你觉得怎么样?”
第323章 疯狂的赛马生意
“大和尚,我是准备上表,建议陛下学习三武一宗,毁尽天下寺庙,把佛像都拿来铸钱,把和尚都送到牢城营,省得你们骗吃骗喝骗财,害得苍生不宁!”
佛印的大胖脸被说得一抽一抽的,他咧嘴笑笑,十分尴尬,“王相公,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