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良璟感叹地扶着大腿,探身道:“二郎,爹做梦都想着和辽寇开战!可问题是一旦咱们出手太狠,辽国势必报复,到时候河北各地烽火遍地,我怕朝廷的那帮相公撑不住,会找咱们麻烦。”
  王良璟又犹豫道:“可是如果不打兴城,对别的地方下手,让辽国觉察到海上的危机,加强防御,或者把商路往内陆迁移,那可就不好了。”
  王宁安很理解老爹的心情,又想吃,又怕烫!
  “爹,其实这事不难!”
  王良璟道:“你有注意了?”
  “爹,咱们不用出手,让别人出力就行了。”
  “说得轻巧,谁能替咱们出力?”
  王宁安把手指继续往前伸,一下指到了倭国的位置。
  “就是他们!”
  王宁安笑呵呵的,让人把自己的学生还有死党都叫了过来,挨个排队站好。
  王宁安从头看到尾,一伸手,把章敦拉了出来,又仔细挑了挑,把柳羽也拉了出来。
  “不错不错,长得很好,要是狄咏在,就更好了。”
  章敦感到了王宁安眼中的不怀好意,他口干舌燥,咳嗽两声道:“先生,您让我们干什么?”
  “很简单,出使倭国,替我弄来一千个炮灰!”
  柳羽挠了挠头,“老大,出使倭国,还挑什么相貌啊?”
  章敦突然感到不妙,脸都垮了,“我说先生,您不会让我们拿……身体……换吧?”
  王宁安黑着脸道:“不要说得那么牙碜!这叫友好深入的交流,当然了,你们能不牺牲色相,就骗来一千人,我也不反对。”


第351章 第一次开疆拓土
  800渤海遗族,日夜训练,已经过了3个月,小有成就。可是真正的明眼人看,还是差了很多,最多就是样子货而已。
  但是王宁安已经很满足了,他又没想真的培养出一支虎狼之师,即便有这个想法,那也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所谓的渤海国。
  “火候差不多了,可以出征了。”
  王宁安是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出判河间府,论起地位和权柄,远胜普通的知府,仅仅排在那些挂着大学士衔牧守一方的守相之后。
  他不但有权力,更有势力,平县是他一手创造的,沧州的兴旺多半靠着王宁安,还有六艺学堂,虽然搬到了京城,但是沧州还留着六艺分院,由刘彝和范纯仁负责。
  王宁安能轻松号令河间的政、商、军、学、民,各界都归附道王家的大旗之下,绝对是指哪打哪!
  在三个月之前,王宁安就下令集中水师力量,在三伯的协调之下,一共抽出了50艘战船,调集了三千多名水手。
  自从摆平了岭南之后,南洋的优质木材源源不断,运到了大宋,尤其是那些高大的楠木,正是制造船只的最好材料,经过几年的努力,沧州已经拥有各种船只5000多艘,其中有六成都控制在了王家的手上。
  “二郎,如果真的需要,短时间能调集200艘船只,运送几万人,绝对不成问题!”三伯常年在海上漂泊,越发苍老,但是身体强健,声若洪钟,干劲十足。
  王宁安连忙摆手,“用不着那么大的动静,咱们还要躲在后面,让别人替咱们冲杀。”
  王良瑾哼了一声,“忒不爽利,我看咱们大宋就是被一帮无胆的鼠辈给坑了,才让辽国骑着脖子拉屎。”
  王宁安满脸苦笑,两手一摊,似乎自己也算是鼠辈当中之一了。
  “三伯,循序渐进,慢慢来嘛!”
  王宁安虽然对自己的实力有着充足的信心,但是第一次出战,又是必胜之局,他分外小心。
  所有船只都进行了加固,上面装满了床子弩,还囤积了数量惊人的火药,猛火油……全都仔细检查,确保无误。
  慕容轻尘跟着王宁安的身后,暗自腹诽,心说大人也太小心了,这样的配置都够再灭交趾一次了。
  不就是一个小小的菊花岛吗,用得着吗?
  王宁安丝毫不马虎,菊花岛不大,问题是背后的辽国,那才是庞然大物呢!
  尽管把光复燕云放在嘴上,但是王宁安却清楚,辽国绝对不是容易对付的。
  首先,辽国足有大宋的三倍大,地域广阔,物产丰饶,各种部族,数之不尽!辽国的人口也非常可观,足有上千万之多,如果全面动员,拉出来五六十万人,是可以做得到的。
  辽国成立比大宋还早,他们兼具游牧和农耕的双重优点,别管大宋的士人何等骄傲,但是在内心深处都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大辽才是真正的万国来朝,在所有国家的眼中,大宋除了富庶文明之外,没有一样能比得上辽国的。
  泥土巨人也是巨人,衰老的虎也是虎!
  任何向辽国发起挑战的人,都必须做好承受辽国疯狂报复的准备。
  开弓没有回头箭。
  这一箭射出去,我们和辽国就是不死不休!
  战斗会持续三年五载,十年八年,甚至几十年,上百年……总之要有一方彻底倒下去,才会结束,就像大汉和匈奴的战斗一样。
  我甚至不敢说,有机会看到胜利的那一天。
  但是我相信,大宋必胜!中华必胜!文明必胜!
  王宁安把自己关在了船舱里,他一遍又一遍修改着文稿,他想明天在船头上,发表一篇激动人心的演讲,把所有人的劲头儿都鼓舞起来,这篇文稿也会流芳千古,为后世所敬仰……
  只是写到了天明,王宁安烦躁地把一堆乱糟糟的纸张都扔进了火堆里。
  他不想弄这些了,或许等着胜利之后,再补一篇,那时才有心文采飞扬,现在的他,比起入洞房的时候,还要紧张不安。
  天终于亮了,王宁安从船舱里走出来,来到了码头上,烦躁地走来走去,就在他快要受不了的时候,终于来了一艘小船,上面的人送来了章敦的手书。
  王宁安接过一看,字迹没错,只是虚浮了很多。
  “出发吧!”
  王宁安只说了一句,就登上了战船,水手扯起风帆,推动绞盘,把锚从淤泥当中扯出来。
  船只缓缓驶离了港口,他们先是向东航行,大约二十里左右,有另外一支船队等在这里。
  为首的两个人正是章敦和柳羽,两三个月的功夫,他们显得憔悴了很多,身体干瘪,太阳穴凹陷,眼圈又黑又深。
  舰队会师之后,章敦他们的船队走在了前面,王宁安的舰队把桅杆上的旗号更换了,变成一个硕大的骷髅头,在飘带上面,还有一个十六瓣菊花的图案。
  王宁安突然一阵恶寒,会不会有朝一日,自己成为倭寇的鼻祖啊?
  想想都可怕!
  这时候章敦和柳羽脚步虚浮,好容易爬上了王宁安的座船,苏大,苏二,潘肃,高俊杰,吕惠卿,韩宗武,大家伙都凑了过来,对这两位抱以强烈的好奇之心。
  苏轼绕着章敦转了好几圈,啧啧叹道:“乖乖,倭国的女子就是不一般啊,把一个壮汉子弄成小老头儿了,够狠!”
  章敦怒气填胸,他想揍苏轼都没劲儿了。
  “你等我恢复过来的,看我不掐死你!”
  章敦咬着牙,来到了王宁安面前,充满怨念道:“启禀大人,学生幸不辱命,招募1350名倭国武士,供大人驱使。”
  王宁安满意一笑,“很不错嘛,快去休息吧,我让人准备了滋补良药,赶快恢复身体吧,以后倭国的事情还要指着你们呢!”
  章敦直接趴下了,他哀嚎道:“再去让苏轼哥俩去!让我去,还不如杀了我!”
  柳羽直接拔出了宝剑,横在脖子上,准备以死明志。
  兄弟们都傻了,鬼知道这俩货在倭国遇到了什么!
  问他们,又不愿意说。
  无可奈何,王宁安只好让人小心照顾着,等他们的心灵康复,再好好问问。不过他觉得章敦和柳羽不会说实话的,他们保证会挖个大坑,让其他人接着跳。
  王宁安甩了甩头,懒得搭理俩人了,他的心思都放在了接下来的战斗上。
  他们的船队掉头向北航行,经过了三天之后,终于出现在了觉华岛外海。这是一座不大,但是很秀美的岛屿,自从几年前,开辟了走私商路之后,辽国向这里派驻了100多名守军。此外,还有很多商人和渔民,总数差不多600人,住在这座岛屿之上。
  从菊花岛向西,不到20里,就是陆地,每年冬天,会有那么一些日子,海冰从岸边蔓延到海岛,骑兵踏着厚实的冰面,就能登上菊花岛。
  这里成为不了永久的基地,但是却能成为一个临时落脚点和前进的跳板。
  当船队出现在菊花岛外海的时候,很多渔民和商人还都惊喜不已,什么时候冒出这么多船只,要走私多少货物啊!
  迟疑之时,船队旗语发出,前面的战船放下小船,凶猛的倭国武士跳上了小船,奋力向着岸边划去。
  菊花岛没有一点防卫,甚至连值得用猛火油和弩箭的目标都没有,只是一些破烂的渔船,完全不堪一击!
  王宁安站在了甲板上,举目眺望,矮小的倭人冲上了菊花岛,他们抽出精致的武士刀,鬼叫着,扑向了守卫的辽军。
  辽国人马根本没有这些只到他们胸口的小家伙当回事,这是哪里来的孩子兵?
  正在他们迟疑的时候,倭人已经扑了上来,锋利的刀刃割开了辽兵的皮肉,撕开他们的脏腑,斩断头颅,砍断肢体……仓促应战的辽兵根本不是对手,一个人要面对四五个倭人的围攻,很快就变成一堆碎尸,血水满地都是,汇成小河,流入了海水里。
  王宁安只看了一会儿,就意兴阑珊,诚然,辽国很强大,但是不意味着哪里都强大!
  “让熊去吧!杀戮对他们更有价值。”
  倭国武士退开,800名渤海遗民,拿着刀剑弓箭,蹚着齐腰深的海水,冲上了岸。
  坦白讲,在这一刻,大熊是茫然的,他缺了几根脚趾,根本跑不快,只能跟着大队,涌向岛上的人员。
  大熊看到了对面的契丹兵,令他惊讶的是对方居然扔下了兵器,转身逃跑!
  天啊!契丹人跑了!他们居然跑了!
  大熊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小宇宙爆发,他用比平时快了一倍的速度,扑到了对方的身后,宽大的刀刃从脖子斜砍下去,一股热血喷了他满脸都是,大熊却丝毫感觉不到难堪,他只剩下癫狂似的喜悦。
  他杀了辽兵,他真的杀了一个辽兵!
  与此同时,大光和几个人也把一个辽兵围住,疯狂挥动兵器,把对方砍得鲜血淋漓,终于,像是山一样的辽兵软软倒在了地上。
  大光满脸惊奇,他突然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猛地窜上去,用刀对准了辽兵的命根子,一阵乱砍,血肉模糊……不只是这一个,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全都逃不过这一刀,大光成了太监制造者……
  与发癫发狂的渤海人不同,王宁安缓缓踏上了觉华岛的土地,每一步都走得稳稳的,当他踏上了岛屿的最高处,缓缓举起了臂膀,迎着海风,纵声长啸。
  自从赵二北伐失败以来,这是大宋第一次开疆拓土,菊花岛很小,但是这里早在秦汉的时候,就是汉家的土地,虽然小,却一点不能少!
  回来了,终于回来了!
  开疆拓土的感觉,太爽了!


第352章 横空出世惊大辽
  卑微的草芥,突然发现自己有报复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比任何人都癫狂,至少王家军是望尘莫及的。
  大熊他们所过之处,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菊花岛上,到处都是又哭又笑,仰天惨嚎,发疯发癫的人,他们肆意砍着破烂的尸体,将肉块扔到海中,吸引各种鱼过来吞食。
  大苏和二苏他们选择退回船上,目不忍视。
  一直到等到清扫战场之后,他们才重新踏上了岛屿,令人惊讶的是王宁安居然笑嘻嘻,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条鱼,架在火上烤着,油脂冒出,不断落到火上。
  苏轼咧着嘴,苦兮兮问道:“不恶心吗?吃得下去吗?”
  “怎么会恶心,这是开战之前捕的,现在不吃,以后才恶心呢!”
  苏轼愣了一下,怪叫一声就扑上来了,抓着肥美的鱼肉,不停往嘴里塞,他发誓要一次吃个够,至少半个月,呃不,是一个月,他绝对不碰海里的鱼!
  大苏闷头狂吃,吕惠卿十分感叹,“先生,真是想不到,仇恨的力量,居然如此之大?”
  王宁安笑道:“不错,只要我们能挑起辽国治下各个部族的仇恨和怒火,足够把辽国吞噬掉!但是有个前提,是要先消除他们心中的恐惧!”
  章敦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和苏轼一起啃着鱼肉,低声道:“所以就要不停杀辽人,早晚有一天,这800人会成为一群疯狂的恶魔,吃人不吐骨头的那种!”
  “哈哈哈,随便他们如何,反正不会咬到我们!”
  王宁安嬉笑着,用匕首给大家分鱼吃。
  稍作休整,他们就杀向了兴城。
  登陆并不是很顺利,辽兵觉察到了菊花岛遭到攻击,他们只当是有海盗袭击,辽兵气得暴跳如雷,无耻的海盗,有本事到岸上来,让你们见识一下契丹勇士的骑射本事!
  王宁安手里拿着一支千里眼,观察着岸上严阵以待的辽兵。
  说来惭愧,弄出了琉璃镜之后,王宁安又花了好长时间,才通过工匠,生产出第一支望远镜,相比其他的穿越前辈,简直羞死人了。
  而且他这个望远镜还带着一些颜色,看着辽兵红红绿绿的,严重失真。
  不过好在能看清楚对面的状态,他们骑着战马,提着长枪斧头,还有上百名拿着弓箭的好手,好整以暇,站在了沙滩上,等着对手送上门来。
  王宁安简单估算一下,如果派遣倭国的武士上去,他们要涉水登陆,显然没有辽兵轻松,而且他们的武士刀对上辽兵的大斧长枪,一点胜算都没有。
  “发弩箭吧!”
  王宁安只是淡淡吩咐,船队中有专门吃水很浅的近岸战船,上面搭着二十驾床子弩。
  经过改良之后,这些床子弩的射程都超过500米,而且还带着火油罐,能造成可怕的杀伤!
  “放!”
  慕容轻尘指挥,床子弩疯狂射出,划过优美的弧线,落到了辽军的队伍当中,沉重的弩箭轻松穿透辽兵的铠甲,带着拳头大小的血肉,扑向下一个人。
  被射中的士兵勉强低头,在胸腹中间,巨大的血窟窿,内脏都被射碎了,带着浓浓的惊恐,倒在了沙滩上。
  “是床子弩,是宋人!”
  辽兵的将领不是傻瓜,床子弩是他们最恐惧的武器,寻常海盗怎么会有?
  一定是宋人,他们居然从海上袭击辽国,活得不耐烦了!
  辽兵谁都可以害怕,唯独不怕大宋!
  他们气急败坏,许多弓箭手向船上抛射,试图吓走宋军。
  可慕容轻尘一点都不怕,想射中几百步之外的大船,就算吕布都做不到。他一挥手,士兵们立刻射出了第二轮弩箭,随着弩箭一起射出的还有猛火油。
  溅落在辽军的身上,迅速燃烧,发出吱吱的声音,辽兵仓皇之下,滚到海水当中,试图熄灭火焰。哪知道歹毒的猛火油非但没有熄灭,反而附着全身,生生把辽兵烧成了黑木炭。
  其余的辽兵看到同伴凄惨的样子,浑身寒冷,四肢冰凉,他们纷纷转身,扔下兵器就跑。
  伴随着第三轮弩箭,倭人怪叫着冲上来,而大熊等人,居然没比倭人落后多少,也跟着杀上来。
  他们疯狂追杀辽兵,顺势抢占了兴城。
  虽然被称作城池,但是兴城的城墙只有一丈多高,连护城河都没有,王宁安的眼中,更像是一个镇子。
  不只是兴城,只要过了燕云十六州,辽国的城市都是这副模样,让人丝毫产生不了高大雄壮的感觉,甚至只有简陋寒酸。
  假如不是忌惮辽国铁骑,王宁安觉得宋军能够横扫整个辽国……只是在解决辽国骑兵之前,他还不能放肆。
  严令手下的士兵,最多只能追击50里,然后就必须退到岸边,一旦遇到辽兵反扑,立刻登船撤走。
  ……
  王宁安很谨慎小心,可是辽国却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麻木。
  这些日子,辽国迎来了大宋的使者,状元郑獬。别看辽国一副傲娇的模样,但是骨子里极度崇拜大宋的文化。
  尤其是这几年平县榷场兴旺,大宋文人的诗集,文章,戏曲,疯狂一般涌入辽国,贵胄们如痴如醉。
  要说大宋的年轻文人当中,王宁安是首屈一指。
  这家伙虽然不把自己看成文人,但是辽国却一致认为他是最了不起的才子。
  神书《三国演义》是王宁安写的,几十首堪称神品的词作也是他写的,还有好几段戏曲,包括西施,杨贵妃,缠绵悱恻的故事,也出自他的手。
  据说当王宁安和杨曦成亲的消息传到辽国,好多辽国女子肝肠寸断,痛不欲生,大骂杨曦,说她不过是武夫之后,粗鄙不文,如何能配得上神一般的王二郎!
  王二郎也是瞎了眼,居然选了个母老虎为妻,最可气的是他年纪轻轻又封笔了,不写词,不写话本,只是偶尔有些戏曲流出,看风格像是王宁安的,但是也用了化名。
  第一才子歇菜了,大家只好选择其他的目标,包括被尊为通儒的王安石,还有平县知县曾巩,苏洵,司马光,这些人在辽国都有不少粉丝。
  当然了,他们都显得老气,辽国的贵妇们急需更年轻,更有魅力的才子出现。
  郑獬虽然被苏轼他们虐得没有孩子模样,但是一肚子学问也不是假的,加上长得潇洒,谈吐不凡,诗词唱和,样样具佳,深受辽国上下的欢迎。
  每天宾客盈门,络绎不绝。
  那种被万众瞩目的感觉,让郑獬找到了刚考上状元那会儿的奇妙感觉,真是太好了,他都乐不思蜀了,蛮夷的辽国,居然比大宋懂得欣赏才子,上哪说理去?
  一想到这里,郑獬就越发怨恨六艺学堂,恨王宁安,恨苏轼,恨所有让他几乎身败名裂的人!
  郑獬给辽主恭贺寿诞之后,找到了宴会的机会,故意装作喝醉,和辽国的君臣聊了起来。
  “贵国看起来文治昌隆,不亚于大宋,然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值一提!”
  张孝杰立刻怒斥道:“状元郎,你敢小觑大辽吗?不服咱们就比试一番!”
  郑獬忙说道:“比试自然可以比试,只是我的话并非空穴来风。你们在一百年前,灭了渤海国,奈何,能灭其国,却不能灭其心。渤海遗民前赴后继,忠勇壮烈,实在是让人钦佩不已!”
  听他提起渤海国,辽国的君臣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一个个前仰后合。
  郑獬故作愤怒,“怎么,我说的不对?”
  张孝杰大摇其头,“郑大状元,我是不知道你从哪里听来的,渤海国的确闹过一阵子,可是在五十年前,最后一波遗民,一共三万人,都逃到了高丽,这世上就没有渤海国了。可惜啊,他们以为到了高丽,就能躲过我大辽的雄兵,那是痴心妄想!这不,高丽也臣服大辽,渤海遗民,早就荡然无存了!”
  郑獬被惊得站起,伸手点指着张孝杰,“你胡说,我明明听说渤海大氏,几代人在白山黑水之间,和你们周旋,杀了几十万辽兵呢!”
  “哈哈哈哈!”
  张孝杰朗声大笑,“我说郑大状元,这是你的新话本吗?我怎么头一次听说啊?”
  萧大祐、耶律化葛,包括皇太子耶律洪基,他们都露出了轻蔑的大笑。
  耶律洪基更是大声说道:“我辽国雄兵百万,带甲无数,谁人不怕?渤海国早就灭亡了,什么时候又冒出来,和大辽作对,简直是笑谈!孤身为太子,可以告诉你,绝对没有什么渤海国!”
  听到这话,郑獬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他笑了,真的笑了!
  早就猜到了,如果渤海国真的把大辽打得很惨,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没有。现在辽国上下都证实了,王宁安在撒谎!
  不知道从哪里弄出一个大氏来!
  王宁安,你欺天了!
  郑獬仿佛看到了王宁安身首异处,死在他的面前,压在心头的大石头消失了,郑獬觉得自己身轻如燕,都要飞了。
  他连忙故作歉意,“看起来是外臣听错了消息,自罚三杯。”
  举起酒杯,正要喝,突然有人变颜变色跑进来,向耶律洪基禀报道:“殿下,渤海国人马袭取了兴城,杀我军民三千,抢走财货无算!”
  这话刚说完,郑獬一口酒没咽下去,口鼻蹿出,呛得四仰八叉摔倒,狼狈到了极点。


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国
  突然出来一个渤海国,还打了辽国一记闷棍!
  眼下辽主耶律宗真已经病得很严重,皇太子耶律洪基眼看着要继位,突然遇上了这种打脸的事情,他能毫不在乎吗?
  可问题是耶律洪基根本弄不清楚,这个渤海国从哪里冒出来的。
  辽国上下,所有的臣子都没听说过渤海国。
  大家面面相觑,突然想起了宋使郑獬!
  对了,他提到过渤海国!
  “郑大人,状元公!”
  萧大祐几步冲过来,几乎脸对着脸,对郑獬怒道:“你说,渤海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让我说?”
  郑獬是变颜变色,都傻住了。
  他不信有渤海国,跑到辽国,是为了拿证据,戳穿王宁安的谎言。正当他志得意满,以为抓住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