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迁都不光是摆脱可怕的皇宫,更是摆脱错综复杂的关系,不管有多少布置,藏了多少黑手,全都没有用,离开了京城,儿子才能平安。
赵祯立刻下了一道旨意,升陈留为行在,曹皇后和皇子在洛阳皇宫修缮之前,居住陈留,他派遣曹佾,狄咏,杨怀玉三个人保护皇子。
这三个人,都是赵祯最信任的,亲舅舅不用说了,狄咏是狄青的儿子,父子一个秉性,都忠贞不二。至于杨怀玉,干了好几年的带御器械,保护赵祯的安全,丝毫不用怀疑。
可光是这个阵容还不够,赵祯算了算,小皇子都学说话了,需要一个老师,他之前就看上了王宁安。
“臣没有问题,立刻去教导殿下!”王宁安答应很痛快。
赵祯却沉下了脸,“又装糊涂,要是能让你去,朕至于费心思吗?”
去汝南王府闹,把赵允让的几十个儿子都扔到满是铅汞的府邸,用毒素要他们的命,赵祯看着很高兴,可是议论声浪还是不小。
反弹主要来自宗室,不管怎么说,赵允让都是宗室的大家长,过去地位崇高。这一次他涉及到了陷害皇子,谋权夺位,但毕竟没有真凭实据,而且人已经死了,却被王宁安整治,如果铅汞之毒那么厉害,赵允让就要断子绝孙了。
这个惩罚未免太过了!
至少在宗室看来,王宁安就是臣子,而他们是半个主子,以下犯上,就是不对!他们无法容忍一个如此牛逼的臣子!
出于兔死狐悲,不少人旁敲侧击,攻击王宁安。朝堂之上,也有人说王宁安这么干太残忍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何必把人活活折磨死,那可是几十条人命啊……
他们虽然不敢直接替汝南王府鸣不平,但是如果让王宁安当太子的老师,这帮东西一定会说王宁安太过残忍,戾气重,杀心强,会把孩子教坏了,不能为人师表。
王宁安是无所谓的,反正他的权力又不来自他的官职,真的是众意难违,大不了处罚自己,平息天下议论呗!
“你是不是觉得朕会把你扔出去,给别人出气?”
王宁安没否认,只是嬉笑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
“少给朕油腔滑调!”赵祯怒气冲冲道:“朕失去了那么多孩子,险些成了绝户。他们不知道替朕鸣不平,光知道给赵允让抱屈,这帮东西,都是一群养不熟的白眼狼。这山望着那山高,朕还没老呢,就总想着抱新主子的大腿,着实可恶。”
赵祯怒冲冲道:“你在六艺学堂教得很好,朕就是想让皇儿好好和你学,长大了不会被欺负!不过……王卿,朕准备对燕云动手了,你还要帮着朕主持大局,教导皇儿的事情,朕希望从六艺学堂找个合适的先生,你看谁合适?”
很明显,经历这一次的事件,赵祯越来越把王宁安当成了心腹,他们的谈话像朋友,像长辈和晚辈,唯独不像君臣。
只是王宁安也没察觉,而是认真琢磨了半天。
“要说发蒙的本事,只怕没人能胜过苏老泉。”
“哦?你是说苏洵?”
“没错。”王宁安笑道:“苏老泉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算是大器晚成,但是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全都是六艺最好的学生,那次金殿较量,就是苏轼打败了郑獬。苏老泉有一女二子,二子才华盖世,那个女儿,还在两个儿子之上。他们可是一家子大才,论起教小孩子,只怕苏老泉是当世第一人。”
“苏洵!”
赵祯念叨了半天,突然想起一件事,“王卿,朕要是没记错,你和苏家定亲了吧?怎么还没进门?”
王宁安脸色一红,“臣荒唐,还请陛下恕罪。”
赵祯一摆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不算什么……哦,对了,一定是你先娶了杨家的女儿,让苏家的女儿做小,怕委屈了人家,一直拖延,没有成就连理,对吧?”
王宁安只能无奈道:“陛下圣明,的确如此。”
“嗯,这样吧,朕任命苏洵为翰林学士,提点陈留行在,作为皇儿的启蒙老师。如此一来,苏家和你都是朕的功臣,朕就破例,再给你赐婚一次,风风光光,把苏家姑娘娶进门!”
王宁安都惊呆了,他真是没想到啊!
从辽国回来,就遇到了宫中的事情,要不然,他早就把苏八娘娶进门了,之前他还担心,一顶轿子,把人从偏门迎进来,怎么看都对不起八娘。
赵祯居然愿意再度赐婚,能光明正大娶苏姑娘进门,绝对是一大恩赐,至少他能向苏老泉交代了,良心也算过得去!
王宁安连连作揖,拜谢皇恩,天可怜见,这次他是发自肺腑的。
……
乐颠颠回到家中,王宁安立刻向苏家下聘,让老娘帮忙张罗娶亲的事情。
王家忙活得不亦乐乎,朝廷呢,也热闹了起来。
随着汝南王府瓦解,迁都的所有障碍都消失了。
大宋多出了一个陪都,一个行在。
朝臣们也是看出来了,赵祯是绝对厌恶汴京,一刻都不想待,洛阳暂时去不了,就安排到了陈留。
可是陈留距离开封40里,陛下搬过去了,政事堂和朝廷诸公呢,要不要也跟着过去?
贾昌朝跑来请旨。
赵祯很轻松,“不用那么麻烦,一切照旧就是了。”
贾昌朝愣了,照旧?怎么照旧?
皇帝都跑到陈留了,他们难不成每天要早早爬起来,走四十里路,过来参加早朝?大家伙可都不年轻了,这么折腾,这把老骨头还不散架子了?
看出了贾昌朝的迟疑,赵祯笑道:“是这样的,朕准备暂时出巡,到四处看看。”赵祯十分感叹,“都说天子富有四海,是九州万方,亿兆百姓之主,奈何朕连自己的江山都没看过,整天盯着京城的一方天地,难免心胸格局都小了。这些日子朕在军营里,骑骑马,射射箭,身体好了不少。贾爱卿,朕出巡,你继续留守京城,寻常的政务,你自己处理,遇到了大事,再给朕送急递。”
赵祯十分轻松,说着自己的设想,可是咱们贾相公,脸都绿了。
他有种吐血的冲动。
陛下啊陛下,你都多大的人了,怎么越来越任性了?
巡行天下,这要花费多少钱,浪费多少民力?
“陛下,老臣以为……”
没等贾昌朝出言,赵祯一摆手,“贾相公,你说什么朕心里清楚,只是这次的事情给朕很大启发。有人说铅汞能让人成神仙,有人说有毒,要怎么办呢?实验一番,什么都明白了。朕有心光复燕云,能不能收复,我大宋的军力如何,民心如何?这些只有亲眼去看,去感悟,才能明白。困坐京城,朕的眼睛就被挡住了,耳朵就被塞住了,这样绝对不行。读书人不是说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朕身为天子,更应该以身作则。这次出巡,一切花费从简,朕只带着5000静塞铁骑也就够了。贾爱卿,你去操持吧!”
……
从军营回来,贾昌朝一路上就气得不行!
说得容易,要是真的出巡了,保证有一大堆的言官要骂老夫,说老夫逢君之恶,不能劝谏君王,劳民伤财,耗费国帑,搅扰地方,令百姓不安……琢磨了一阵子,贾昌朝突然打了一个激灵,乖乖,这不是田方阻止赵祯迁都的理由吗?
老夫可不能走田方的老路,贾昌朝缩了缩脖子,觉得还是别和皇帝作对好,不知不觉,赵祯的威望比起之前强大了不少。
贾昌朝回到了府中,有管家送来了一张请帖。
“相爷,这是王家送来的,说是王大人要迎娶苏家女儿了。”
贾昌朝接了过来,才看了一眼就怒了,“他不是娶了一次吗?怎么还来?一张纸画个鼻子,王宁安你好大的脸皮!”
听着贾昌朝痛骂,管家连忙说道:“相爷,小人这就去回了他们,把相府当成什么了?”
“放屁!你想气死我啊!”贾昌朝突然怒目而视,大骂道:“快准备礼物,老夫要亲自去贺喜。”
第400章 十万雄兵
后世有一种流传很广的错误说法,即一夫多妻,其实古代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嫡庶有别,如果都是妻子,岂不是乱套了,因此古代的婚姻制度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当然这么说还不够准确,譬如按照秦朝的规矩,只准许一夫一妻一妾,如果有两个妾,则要割去耳朵,如果娶了两个妻子,就要砍头。
至于所谓平妻的说法,或者叫两头大,更是在道光年间才出现的,非常非常晚了,官方在这之前根本不承认平妻。
有人要问,有没有能娶两个妻子的呢?
当然有,毕竟每个时代都有一些彪悍的人物,能打破常规。
比如唐代的大将王毛仲,他曾经帮助唐玄宗夺取皇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李隆基十分感激王毛仲,觉得他原来的发妻出身贫寒,配不上这位大功臣,故此又赐了一个名门闺秀给他。
可王毛仲这个人有情有义,他的原配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糟糠之妻不下堂,岂能轻易抛弃,唐玄宗也十分为难,最终决定特赐并娶,两个妻子一样。后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么干上瘾了,李隆基居然又同时赐安禄山的两个妻子为国夫人。
也就是说王毛仲和安禄山都有两个嫡妻。
在开放的大唐这种事情不算罕见,可是到了大宋,规范越发严格,平妻没人承认,更没有并娶之说……
赵祯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才不惜打破惯例,准许王宁安并娶二妻。
历代的掌故,苏洵是最清楚的,他不想女儿受委屈,所以要求王宁安收复燕云,然后才能娶苏八娘。老头子琢磨着凭着盖世奇功,足以让皇帝降旨,准许王宁安并娶,这样也就不算委屈女儿了。
只是没有想到,还没等收复燕云,王宁安就找出了小太子中毒的根源,还顺带着摧毁了汝南王府一脉。
赵祯当然感念王宁安的功劳,故此不惜破例,让他并娶二妻。
旨意下达之后,出奇的是没人出来阻拦,相反,还争相给王家送礼,恭贺婚事,态度之谄媚,甚至让人作呕。
也没办法不如此,王宁安得到了同平章事的衔,已经和诸位相公平级,进一步,入东西二府,就能宰执天下,即便原地不动,守着皇家银行,那也是恐怖地存在。
而且他代表将门,曹家,潘家,杨家,柳家,高家,呼延家……总而言之,能数得着的将门,全都站在了王宁安背后。
另外,王宁安又是六艺学堂的领军人物,眼下六艺的势头越来越好,天下英才,争相进入六艺学习,再有三五年时间,六艺学堂必然在科场上爆发,到时候天下都是王宁安的弟子门人。
有钱,有兵,有人!
做人做到了王宁安的份上,有人喜欢他,有人恨他,唯独没人能忽略他!
在婚姻这种小事上,得罪王宁安,那更是不智。
更何况苏家也不是寻常的角色,苏洵成了小太子的启蒙师父,作为唯一的皇子,日后天下就是小太子的,而苏老泉凭着第一帝师的身份,只要不死,迟早是首相,他还有两个才华大的吓人的儿子,毫不客气说,苏家未来绝对会成为和吕家,陈家,韩家一样,并驾齐驱的庞大世家。
什么叫强强联姻,这就是!
不管冲着王宁安,还是冲着苏家,谁也不敢怠慢。
只是很多人明显感觉到,这次的婚事,相比之前娶杨家的女儿,档次下降了不少,规模也小了许多……
洞房之中,明烛高烧,亮如白昼。
“你就是心思太重了。”杨曦抱着儿子,教训苏八娘道:“一生就一次婚事,干嘛不办得热热闹闹,风风光光的,这是陛下赐婚,又不是偷偷摸摸?”
苏八娘带着甜甜的笑容,“姐姐疼我,妹妹就满足了。”
她伸出手臂,把小东西抱在了怀里。
才几个月大的小家伙十分欢腾,在姨娘的手上不停蹿蹦,咧着小嘴,放肆傻笑。苏八娘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多好看的孩子,姐姐真有福气。”
杨曦很是得意,安慰道:“妹妹不用着急,要不了多久,你也会生孩子的。”
提到了这个,苏八娘的脸一红,凑到了杨曦的身边,娇羞道:“姐姐,会不会……很疼啊?”
“疼,当然疼了!”杨曦摸着儿子的头,比了比,感叹道:“这么大的一块肉,从身上掉下来,都把人撕成了两半儿,生不如死啊……不过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什么都值得了。”
杨曦絮絮叨叨道:“刚生出来的时候,小东西可丑了,红红的,皱巴巴的,五官挤压得都错了位,跟个小鬼似的。你瞧,这才几个月,脸也白嫩了,小脸蛋也长开了,和他爹别提多像了……”
苏八娘暗暗叫苦,显然杨曦理会错了,不过转念一想,也破罐子破摔了,再疼,还能比得过生孩子吗?
要死要活随他去了!
苏八娘坐在新房,等到了半夜,王宁安才一身酒气从外面回来,一头扎在了床上,睡得昏天黑地。
苏八娘盯着和死狗一样的王宁安,突然蹙起了眉头。
怎么和想象的不一样,花好月圆呢?举案齐眉呢?郎有情,妹有意呢?如胶似漆呢?
什么都没有,就有一个臭酒鬼!
她虽然满心不爽,当依旧费力气,帮着王宁安宽衣解带,把他安放在了床上。昏昏沉沉的王宁安,顺势抓住了芊芊玉手。
他的眼睛眨了眨,显得有些调皮!
苏八娘惊得张大了嘴巴……“你——”
“嘘。”王宁安嘻嘻一笑,不好意思道:“我还没学会怎么同时面对两个人,对不起!”他低下头,轻轻啄了一下手背,苏八娘如遭雷击,小脸迅速红透了,宛如果实,顷刻之间熟透了。
她伸出白藕一般的双臂,环住王宁安的脖子。
“我和你一起学!”
王宁安哈哈笑了,果然是个聪明的丫头,他用力环抱着苏八娘的腰身,第一次被男子如此亲近,哪怕双方都很熟悉了,苏八娘还是紧绷着身体,连呼吸都做不到,紧张到了极点。
作为老司机,王宁安当然要安抚娇妻,耳鬓厮磨之间,两个人融为一体,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王宁安很担心家里多了一个人,会闹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至少他就没有,杨曦一心照顾儿子,有时候甚至不愿意和王宁安多说话,浪费时间,老夫老妻,也真没啥好说的。
苏八娘呢,她是个极其聪明而敏感的人,本来就是自己抢走了人家的半个丈夫,再肆无忌惮,那就更没有道理了。
一个夫人无所谓,一个夫人甘心当绿叶,王家的内宅和谐得不得了。
王宁安真恨不得日子一直这么下去,奈何他天生就是劳碌命,想闲也闲不下来。
经过了两个月的较量和筹备,赵祯第一次北巡终于开始了。
大宋的皇帝和明朝的皇帝差不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宅男。
赵大和赵二不说了,赵祯的爹真宗皇帝,大概一辈子就出去过两次,一次是被寇准逼着,去了澶州前线,和辽国拼命,一次则是跑去泰山封禅。
这两次结果都不好。
第一次真宗不情不愿,第二次大搞迷信,想要提升自己的地位,可奈何澶渊之盟,岁币之耻,成为抹不去的烙印。
赵祯不想再走老爹的路,他决定北巡,决定拿出帝王的魄力,真正做些事情,让后世敬仰,万古流芳!
这次陪同赵祯北上的人有富弼、唐介、狄青、欧阳修,四位相公,另外贾昌朝、曾公亮、韩琦、王拱辰四人负责留守,以贾昌朝为主,处理朝廷日常事务。
陪伴赵祯北上的还有5000静塞铁骑,10000捧日军。
作为天子近臣,王宁安也不得不陪着赵祯北上。
“让八娘陪着你去吧!”
杨曦很大方说道。
王宁安有些吃味,忍不住半真半假抱怨道:“你就那么不在乎我?随随便便把相公扔给了别人?”
杨曦瞪了他一眼,“什么叫随便?苏妹妹也是你明媒正娶的妻子,再说了……咱们儿子才几个月,这时候最容易染病,钱太医可是交代了,必须好好照顾的……”杨曦许是觉得自己太看重孩子,忽视了丈夫,歉疚道:“等再过一年,咱们儿子大了一点,我就陪着你好不好?”
“我敢说不好吗?”
王宁安探出大手,环抱住了杨曦。
生过孩子之后,小妮子显得丰润了许多,浑圆而饱满,无比诱人,王宁安再也抑制不住,夫妻两个忘情地享受着,直到耗光了全部精力。
……
旗帜飞扬,人喊马嘶,赵祯在诸位重臣,还有精骑人马的簇拥之下,离开了京城,他们的第一站,就是大名府。
在过去的不到一年时间,王德用招募了5万名新军,加紧操练之中,而整个河北东路,加上沧州等地,一共有10万名新军,翘首以盼,等待着皇帝的检阅。
而就在王德用的军营当中,还有一批强壮的远方来客,它们在陌生的环境里,显得焦躁不安,唯独营养丰富的美食能让它们安静下来——这就是来自三哥的马瓦里马!
第401章 一匹马一个强国
老爷子王德用最近很兴奋,他的孙子给他添了一个重孙子,他老人家四世同堂了,武将当中,能年过古稀,又能子孙众多,福寿双全,王德用的确该欣慰了,只是让他更欣慰的是眼前的战马,过去的一个月,他只去看了一眼重孙子,然后在天天在马棚里混,弄得老婆子大骂,说他只认马,不认人!
王德用浑不在意,在他的心里,这马,的确比人重要,甚至比他的老命都重要!让他拿命去换,老将军都不会皱眉头。
他面前的正是马瓦里马——这种战马的起源已经不可考证,大约是阿拉伯马和土库曼马杂交出来的后代。
后世大多数的名马都有阿拉伯马的血统,至于土库曼马,还有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汗血宝马!
拥有傲人的血统,马瓦里马十分雄壮,虽然和后世培育出来的超级巨兽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在这个时代,它们有着绝对的身体优势。
首先,它们从马蹄到脊背的平均高度在155厘米,最高的能接近170厘米,不用算头和脖子,就几乎和人一样高。
雄壮的身体,满是强健的流线型肌肉,宽大胸腔,粗壮的四肢,厚实的蹄子,在平时奔跑的时候,根本不用戴马掌。
它们能承受严寒酷暑,还可以长途奔袭,总体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战马。
马瓦里马的耳朵中等大小,竖在头顶,耳朵顶端还会向中间弯曲,有点像恶魔的两个角,看起来萌萌的。
头上还有卷曲的鬃毛,也十分可爱。很开阔的大眼睛,透着坚韧和聪慧,很是讨喜。总而言之,这是很招惹稀罕的马。
如果说,马瓦里马有什么缺陷,那就是太能吃了!
王德用亲自喂养它们,吃得老将军都心惊肉跳,一匹马瓦里马的食量比一匹北地马要多三成到五成。
如果要打仗的话,鬼知道这帮大胃王能吃多少!
不过当把它们拉到校场上,老将军立刻就不心疼了。
马瓦里马普遍比北地马高一寸左右,别小看这点差距,放在马身上,那可是相当大的,马瓦里马大出了一个等级。
这也就决定了马瓦里马能承担重甲骑兵,实际上,马瓦里马,还有它们的亲戚,在中亚,印度一带,也是作为重骑兵的伙伴的。
不得不承认,单纯从骑兵来讲,大宋落后于西夏和大辽,而西夏和大辽,未必强得过中亚的国家,包括铁木真的骑兵,他们也是靠着出色的战术赢得了对手,单纯比战马的精良,还是要逊色很多的……
不管怎么说,马瓦里马漂洋过海,来到了大宋。
当世最优秀的战马,配合上大宋超强的经济实力和钢铁业基础,一支无与伦比的铁骑即将诞生!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大宋的皇帝来到了大名府,第一站就到了军营,在静塞军住了几个月,咱们的赵大叔颇有些英武之气,骑着一匹黄马,十分有气势。
只是当他见到了王德用身后的神骏高傲的马匹,一下子就被惊呆了。
如果说赵祯是吃惊,那么狄青就是疯狂了。
这位老帅哥眼睛里冒光,垂涎三尺,哪怕当年对待自己的夫人,他也没这么热情过。当得到了赵祯的许可,狄青几乎是小跑着,到了一匹黑色的马瓦里马身边。
光滑的皮毛,在阳光的照射之下,反射出缎子一般的光泽。用手抚摸着脊背,能够感受到充满力量的肌肉,狄青越看越兴奋,他突然伸手,揪住了“小卷毛”,飞身上了马背。
黑色的战马无比愤怒,它觉得被挑战了尊严,小卷毛奋起四蹄,飞速跑了出来,它要把背上的讨厌家伙甩下去。
狄青哪里会认输,他死死抱住小卷毛的脖颈,如同闪电一般,就从众人的眼前消失了。看得赵祯都愣了。
“王卿,狄帅不会有事吧?”
王宁安笑道:“这世上怕是没有狄大帅驾驭不了的战马!”
赵祯一听,频频点头,“看着狄帅风驰电掣,朕也是颇为手痒,不知道……”敢情赵祯也想试试,吓得王德用连忙摇头。
“陛下,这几匹马都是公马,性情暴戾,如果圣人要骑,老臣只能下令给来一刀。”王德用黑着脸道:“老臣可舍不得!”
王德用上了年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