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了平县,传说中的城市!
刚到平县,就有一件热闹找到了赵祯。
原来从去年年初开始,平县造船厂就动工制造了一艘巨大的商船,被命名为“神舟”,近日终于完工,要正式下水。
陛下驾临,曾巩代表平县百姓,邀请赵祯去参观下水仪式。
皇帝的兴致很高,“神舟,名字很大气,不要让朕失望啊!”
等来到了码头,踏上了神舟,赵祯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满心都是震撼,他简直无法想象,这样一艘庞然大物是怎么造出来的。
神舟长度有40丈,宽接近10丈,高3丈,几乎和三层楼一样高。
神舟不但大得惊人,而且装载能力更加可怕,一次能装得下18000石粮食,而神舟的排水量,换算成后世的标准,差不多是4000吨,几乎顶得上一艘驱逐舰,在这个时代,那是不折不扣的海上怪物。
为了造这艘巨舰,从三年前,就囤积木料,从交趾运来巨大的楠木,从大宋各地集中最好的造船工匠,耗时一年半,才打造出一艘当世绝无仅有的神舟巨舰。
站在上面,赵祯只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他就像是立在一座城市之上一样。
这就是大宋的力量!
赵祯俯视着周围,突然有种流泪的冲动,他的子民太让人惊叹,太让人自豪了!
真应该早点离开京城,多到外面看看。在京城只有那些没完没了的蝇营狗苟,只有走出来,才能看见大宋百姓的伟力!
赵祯骄傲了,傲娇了!
有如此百姓,他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王卿,朕真想立刻下令,马上出兵,收复燕云啊!”赵祯眺望着北方,眯缝着眼睛说道。
第404章 辽国要乱了
有两种力量,最让人惊叹,一种是破坏的,就像是草原上的枭雄,从古至今,他们不断征伐杀戮,每走过一处,都是鲜血横流,尸积如山,城池被烧毁,文明被摧残……许多人拜倒在他们的屠刀之下,惶恐不安,称他们为上帝之鞭,是代表神灵,惩罚世人。
还有一种力量,那就是创造的力量。
绵延万里的长城,雄伟的宫殿,笔直的道路,繁多的排水沟渠……当然,也包括眼前的巨舰。
如果不亲眼目睹,光凭着文字的描述,永远无法感受到船只的庞大,像一座山,一个城,任何人在这艘船的面前,都是渺小的蝼蚁,包括皇帝在内!
可是这样的海上巨人,又是无数渺小的人靠着双手制造出来的。
很有趣,也很感慨。
赵祯、富弼、狄青、欧阳修、唐介、王德用,每个人都被这艘巨舰征服了,他们行走在多达四层的甲板中间,欣赏着令人惊叹的设计,感受着工匠们的巧妙和力量。就连富弼都不得不承认,这些工匠真是很了不起。
这样一艘巨舰,如果用来运战马,差不多能运1000匹到1500匹,假如有十艘巨舰,就能运来3000重骑兵所需的全部战马,而凭着3000重骑,就能抗击辽国的大军,就能打出大宋的威风……这是一个很容易算得清的账。
以往辽国雄兵压境,大宋束手无策,只能躲进城池里,靠着坚固的城墙保护自己,战战兢兢,只能靠着岁币祈求太平。
仅仅是十艘大船,就能改变帝国的命运!
赵祯终于想通了,这就是他要找的自信来源,赵祯觉得自己拥有无穷无尽的力量。
“王卿,在几年之前,你就说要恢复燕云,当时在许多人听来,都是痴人说梦,可是这些年下来,你的平县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力量,朕越发相信,我大宋兵伐辽国的日子不远了!”
王宁安连忙说道:“启奏陛下,平县不是臣的,是平县百姓的,是大宋的……至于世上的事情,关键就在实践二字,坐而论道,不如脚踏实地,真正去做事,这也是臣在六艺一直倡导的精神。这艘巨舰就由六艺百工院的师生参与设计建造,他们还计划建造更大的神舟。”
“好!”
赵祯抚掌大笑,“他们要是造出了更大的船只,朕一定不吝惜爵位,朝廷要多多奖励这些能做实事的人,富相公,你要记下来,替朕好好落实下去。”
富弼躬身答应,面色如常,但是心里却越发无奈。
虽然他鄙视六艺学堂,讨厌这些不遵守孔孟之道的坏孩子,可问题是这帮坏孩子往往能做到比人无法成功的事情。
就拿眼前的神舟来说,就是集合了大宋造船技术的最高成就。
龙骨采用了交趾的楠木,又增加了钢铁部件加固,船只拥有上百个水密舱,即便受到损失,也不会轻易沉入海中。
另外船上又装备了120架床子弩,还有一些原始的火箭,在火炮还没有出现之前,这艘大船绝对是海上的刺猬,无人敢惹。
……
赵祯在平县的日子过得很愉快,除了见证了神舟下水,还参观了军械作坊,这也是王宁安着力最多的地方。
自从上次确定了铁骑的方向之后,军械作坊就加大了功夫,研究板甲。
经过了反复试验,终于成功了。
王良璟的手上就拿了一块板甲,这是利用水力锻床砸出来,一套完整的胸甲,大约30斤,重量只有步人甲的一半,那防护力如何呢?
现场就来了一个实验。
一面摆着步人甲,一面摆着板甲。
王良璟提着一柄马刀,吸气用力,斜着向步人甲劈去,从肩膀到胸膛,被划出了一道巨大的口子,甲叶子乱飞,刀尖深深陷入,显然,如果里面有人,非死即伤。
他又用同样的力道,劈到了板甲上面,二者撞击,发出一串火星,十分耀眼,仔细辨认,胸甲也被划破,但是伤口不深,显然,防护力,板甲胜了一筹。
光是让王良璟实验,显然没法说服更多人。
赵祯叫来了王德用和狄青,又找来几十名捧日军的士兵,他们亲自穿戴之后,都给板甲竖起了大拇指。
赵祯还有些不解,“朕看板甲只是护住了要害,四肢却露在了外面,万一受了伤,又该如何?”
狄青笑道:“陛下,疆场冲杀,哪有万全之策,能护住要害就很不错了,甲胄轻了,就能节省体力,板甲也可以把四肢都防护起来,就看战斗的需要,进行取舍。不过总体来看,臣要恭喜陛下,我大宋的铁骑成了!”
王良璟招呼着手下,给赵祯进行了一次演示,他们一共200人,分成两队,骑着马瓦里马,身上披着板甲,每个人配3条骑枪。
由远而近,战马迈着小碎步,快速向前。
赵祯第一次看到,虽然静塞军也演练过,但是和王家军差得太多了,毕竟他们是和辽兵拼杀过,而且还大胜而归的勇士。
往前冲击,气势如虹,杀机四伏,让人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凝固了一般。当他们举起骑枪,形成一排的时候,许多人惊呼出来。
包括狄青,鬓角都冒汗了,他不断推想着,假如自己是这些人的对手,能不能从如林的长枪之中,杀出一条血路。
推想了无数的可能,狄青颓然放弃了。
不得不说,骑墙战术,就是彻头彻尾耍无赖!
愣是把你拉到同一个水平上,然后凭着绝对的优势,彻底碾压!
这些士兵根本不装备弓箭,其实他们也很清楚,装备了也没有多大用,和辽国人比射箭,根本是脑袋有毛病。
老子就靠着快速的战马,坚固的铠甲,优良的纪律,冲垮对手。
重骑就是整个大军的铁榔头,敲开螃蟹铠甲的锤子,后续的轻骑兵,骑马步兵,还有床子弩,火箭,猛火油……这些才是杀戮辽兵的刽子手。
狄青不愧是领兵的天才,他已经很快勾勒出一套完整的战术,他不无激动说道:“陛下,当下万事俱备,只欠战马了,只要战马充足,钱粮足够,随时可以发动攻势,收复燕云!”
相比狄青的乐观,其他人更保守一些,目前大宋的马瓦里马才只有几百匹,完成训练换装的只有200王家军。
北地马的数量倒是有十几万,可是整个河北,也不过只有5万匹,最重要的是攻打燕云容易,可是守住燕云困难。
这些事情都是作为统帅必须考虑的,赵祯很想听听王宁安的意见。
“的确,光靠着我们的力量还不足以发动战争,但是我们可以借力打力,因为辽国要乱了!”
王宁安拿出了一封密信,上面漆着封口,王宁安根本没有看,但即便不看,他也能猜出一些内容。
这是重元送来的一封亲笔信,是写给赵祯的。
赵大叔打开,仔细观看,上面用近乎肉麻的语气,称呼赵祯为尊贵仁慈睿智慷慨的皇兄,重元提到,自己才是先皇属意的继承人。耶律洪基篡夺了他的皇位,双方不共戴天,他要起兵,夺回皇位。
重元希望赵祯能提供一些帮助,200万贯军饷,100万石军粮,如果夺回了皇位,重元愿意将燕云十六州双手奉上,宋辽两国,永结盟好云云……
赵祯看完,默不作声,只是让其他人也传看。
等到大家都看过,赵祯才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臣绝不赞成给重元粮饷。”富弼首先表明态度,“辽国内乱,那是他们的事情,我大宋只宜坐山观虎斗,没有必要替重元火中取栗。”
难得,王宁安没有反对富弼的意见。
说句实话,耶律重元,选来选去,选择了一个最糟糕的时候,发动叛乱。
屈指算来,耶律洪基继位差不多一年,早就坐稳了位置,铲除了潜在的对手,巩固了权力。
王宁安从辽国出使回来,那时候大熊发动了攻势,拿下了苏州。
本来估计,耶律洪基应该全力攻击大熊,断然不会允许土地丢失。王宁安也筹备着在辽东半岛,和耶律洪基好好的斗一场。
只是出人预料,耶律洪基竟然没有派遣重兵,猛攻大熊,而是选择了引而不发。
其实也不是没有动作,而是他借助讨伐渤海国的名义,把契丹各部的精锐,都充实到了自己手里,皮室军扩充到了8万人,其余宫分军,铁林军都加强了。
另外耶律洪基还干了一件事情,他吞并了萧氏的一半人马!
众所周知,辽国皇族是耶律氏,而后族则是萧氏,萧氏拥有数万精锐,仅次于皮室军。耶律洪基斩了萧惠,废了和萧观音的婚约,又靠着强力,逼迫萧氏低头,服从他的命令。
就这样,耶律洪基手上的兵力增加了一倍不止。
重元此时作乱,简直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可是话又说话来,他现在不起兵,等到耶律洪基完全消化了这些力量,他更没有办法抗衡。
“陛下,重元起兵,他的胜算不会超过两成,但是却能极大消耗辽国的力量。臣斗胆谏言,可以给重元出售火药和猛火油!让这场叔侄之争,来的更猛烈些!”王宁安笑呵呵建议道。
第405章 小人得志
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还是大宋的境内,可是已经感到了极北的寒流,过了中秋节之后,天气就越来越冷。只是平县上下,所有人的心都跟热火炭一般。
虽然重元叛乱,大宋上下都不看好,但是毕竟是收复燕云的良机,值得付出代价。
王家上下,忙活得最是起劲儿。
王良璟已经招募了3000名重骑兵,重骑兵的挑选和轻骑不一样,首先要求身体足够强壮,这样才能承担沉重的铠甲,纵马驰骋,在疆场杀戮。
但是又不能太过高大,因为人长得太高,体重太大,铠甲就要做得很大,会压垮战马。
所以这三千人一水中等身材,腰细膀宽,贴骨膘,全都是满身耗子肉,一个个精壮无比,没有一丝一毫的赘肉。
王老爹从王家武士团选拔出来,亲自训练了一年,直到今日,才算正式成军。
说起成军,还有点过了,因为只有一千人装备上了板甲。
军械作坊正在日夜赶工,他们是在两个月之前,突破的板甲技术,要抢在入冬之前,制造好3000副板甲。
放在别的地方,恐怕还有难度,可是放在了平县,一点问题没有。
曾巩亲自督促,将20部民用的水车租给了军械作坊,又从钢铁作坊,调来了10万斤上好的铁料。
六艺百工院的师生昼夜不停,将水车改成了锻床,当天就开始了疯狂敲击,把一块块钢铁变成精致的板甲。
王家军用的板甲正面厚度在2毫米,其余部分在0。5到0。8毫米,内里衬着生牛皮,牛皮的里面又是舒适的丝绸。即便是全身的板甲,在关节处依旧灵活,不会出现那种摔下战马就不会动弹的情况。
依照王宁安的要求,板甲一律采用流水线生产,不要繁杂的装饰,一切以物美价廉为要求。
可即便如此,一副板甲也需要花费50贯。
对于这个费用,王宁安还是接受的,毕竟比起步人甲还是要便宜一半,而且防护力提升不少,更加轻便灵活,深受骑士们喜欢。
曾布向王宁安保证,一个半月之内,板甲一定造出来。
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战马了,“小卷毛”是不够用了,只能拿北地马凑,无论如何,要挑选出10000匹最好的战马。
可就在王宁安忙活的时候,从岭南传来了消息。
广南东西路都转运使余靖派了30艘大船北上,一共送来了8000匹马瓦里马!
这个消息可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余武溪真是厉害啊,这才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原来在王良瑾他们弄来了战马之后,余靖立刻窥见了机会,他弄了10万石白砂糖,运到了天竺,同当地的邦国交易,换来了1万匹战马,路上损失了2000匹,运到大宋的只有8000匹。
平均10石糖换1匹战马,在王宁安这个奸商看来,绝对是赔本了,而且破坏了市场,让他的发财大计都落空了……可听到这个消息,王宁安对老余一点怒火都没有,相反还是泪流满面。
这个亏吃得值啊!
不吃亏,哪来的这些战马。
8000匹马瓦里马,加上王宁安手上的战马,一个骑士三匹,勉强能装备3000铁骑!
真是天助我也!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连老天爷都站在了大宋的一边!
人有了,板甲有了,战马也有了!
铁榔头在手,何惧辽寇!
目睹这一切的赵祯尤为感慨,这不是老天保佑,而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
平县的生产,组织,动员能力,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放在朝廷的军器监,如何短时间生产出这么多优质的板甲,又如何招募足够的骑士。
至于战马,王宁安也和余靖打过招呼,老余也是出身六艺,不拘小节,做事主动,敢下手,会办事。岭南的军屯也成效非凡,才能拿得出足够的白糖去换取战马。
总而言之,赵祯很是叹服,这才是办实事的臣子,假如大宋再多几个王宁安,再多几座六艺学堂,何愁天下不兴!
再有两个月的光景,马匹送到,三千铁骑就能成军。
王德用和狄青在挑选其他的轻骑兵,两位将军准备集中2万轻骑,5万步兵,这7万3千人,就是大宋收复燕云的全部准备。
赵祯对着自己的臣子,又是感动,又是欣慰,“尽人事听天命,诸位爱卿,你们已经做到了最好,剩下的就是看辽国之变了。有机会我们动手,没有机会,朕承诺大家,三年之后,朕帅兵亲征,不复燕云,誓不罢休!”
“来,满饮一杯!”
赵祯高高举起了酒杯,君臣痛饮,只是大家伙的心都放在了辽国身上。不管是谁,实在是不想再等三年了。
耶律重元,你要给力啊!
……
幽州城,辽国的南京。
燕赵国王,皇太叔耶律重元正式起兵,自立为帝。
随着重元一起起兵的还有他的儿子涅鲁古,陈国王陈六,知北枢密院事萧胡睹,原本驻扎在幽州的3万人马悉数响应,一起跟随重元反叛。
出此之外,驻扎在范阳、易州、顺州、蓟州等地的5万人马,也纷纷追随重元。他手上的人马一下子就增加到了8万。
重元顿时信心爆棚,这些年的辛苦终究没有白费。
他当即降旨,命令萧胡睹率领3万人,杀入西京道,在进犯西京之前,他给自己的党羽西京道留守耶律仁先送信,希望他能响应,和萧胡睹一起,调集大军,攻取上京道。
至于重元,他和儿子涅鲁古一起,率领着5万人马,攻击中京大定府。
就在这个时候,代表大宋,吕惠卿来到了幽州,重元接见了他。
吕惠卿温文尔雅,笑道:“王爷……呃不,是陛下!外臣拜见陛下。”
重元哼了一声,“免礼吧,吕先生此来,是有什么事情?”
“陛下,前番你给我家陛下送信,陛下经过权衡,决定借一部分火药给陛下,您需要多少,只管开列清单就是。”
耶律重元轻轻一笑,“粮食呢?军饷呢?光是一点火药吗?”
吕惠卿听到这里,不尴不尬地笑了笑,“陛下,我大宋也有困难,本来是不该掺和贵国内乱的,但是看在朋友的份上,才不惜得罪那位……您的要求未免有些过了……”
“过了?”
重元突然放声大笑,十分猖獗,“什么过了?朕起兵之后,各方响应,不日朕就能灭了耶律洪基小儿,成为大辽真正的主人!你们现在不给粮饷,到时候朕可以自取!”
吕惠卿一听,脸色沉了下来。
他冷笑了一声,“陛下,你就那么有把握,一定会赢?”
重元笑得更加猖狂,“吕先生,你不妨就在朕的军营之中,亲眼看看,朕的军威是何等了得!”
说完,这家伙又是一阵狂笑,嚣张跋扈,简直超出了想象,真的仿佛大局都在他的手中一般。
他更是对吕惠卿说,耶律洪基无能,竟然答应了给大宋岁币,不配作为辽国皇帝,他登基之后,会考虑取消岁币。
吕惠卿实在是气疯了,“陛下,你这么做,就不怕我大宋出兵,帮着贵国平叛吗?”
重元听完,突然笑了起来,“吕先生,你是个人才,朕很欣赏你,不然,凭着这句话,朕就可以砍你的头!当然,朕不会杀你,可是朕告诉你,晚了,一切都晚了,朕既然敢发动,就有十足的把握,耶律洪基小儿必死无疑!他跑不了了!”
……
王宁安眺望着远处的白沟河,再有一个月,就会结冰,到时候坚硬的河面就是一马平川,王家军可以轻易踏过白沟河。
而对面就是无数人朝思暮想的燕云十六州,距离是这么近,又是这么遥远!
“先生,吉甫来信了。”章敦把一封信送给了王宁安。
急忙拆开,才看了一半,王宁安的脸色就变了,耶律重元居然分兵了,他脑子里装的是什么玩意?明明人马就不够,还兵分两路,他怕自己死得不够难看吗?
又看到他对大宋的嚣张态度,王宁安彻底暴怒。
“小人,小人!耶律重元,你就是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小人!”王宁安怒冲冲道:“我倒要看看,他是怎么死的!”
第406章 翻脸比翻书还快
王宁安一肚子气,倒是富弼看了信之后,有些不一般的想法,他觉得耶律重元密谋了多年,肯定会藏着一些杀招,他能如此猖狂,肯定有凭借,没准真能一举定江山。
虽然王宁安不愿意相信,但是也只能静观其变。
还真别说,耶律重元的进兵速度极快,萧胡睹只用了十天的光景,就杀到了西京外围,一路上许多守军和部族,望风而降,他手上的人马也膨胀到了6万之多。
重元的第一张牌已经出现了。
王宁安看得很明白,几十年的贸易下来,重元有多少产业,只怕王宁安比他都清楚。
这些部族多半是重元靠着手上的财富买通的,要说起来,他也算不简单。
“没有用的。”
萧观音很笃定说道:“西京道那边多数是原来的党项部落,还有不少是汉人,他们和大辽本就离心离德,只要契丹二十部还站在耶律洪基一边,重元就赢不了。”
王宁安很是惊讶,没想到萧观音对这些还有见识。
“萧姑娘,你这是从哪听来的?”
萧观音甜甜一笑,“我们契丹女子和汉人不一样,我爹又常常带着我参加宴会,赋诗作词,到处炫耀。参加的多了,耳濡目染,总能听到很多东西。以往都没有上心,这些日子用力回想,不停揣摩,倒是得到了一些心得。”
王宁安很是惊讶,“萧姑娘,那你能不能揣测出,耶律重元有什么王牌,能帮着他取得大胜的?”
萧观音微微摇头,她缓缓坐在椅子上,单手托腮,陷入了沉思。寒风吹在脸上,白嫩的肌肤出现了一层红润,显得十分娇媚,吹弹可破。
她贤淑静雅地坐着,当真有种不一般的味道,不愧是辽国第一美人,兼第一才女,到底是不同寻常。
王宁安越想脑袋越偏……连忙甩头,当务之急是辽国的局势,胡思乱想什么?
他冷静了下来,这时候萧观音突然眼睛一亮。
“王大人,我听说重元很笃信佛法,每年都要给宝积寺送去上百万贯的香火钱。还送给僧人许多田产和奴婢。”
王宁安一愣,“萧姑娘,一帮僧人能干什么?”
萧观音微微一笑,“大人你这就不懂了,辽国的僧人和大宋不一样。就像你那么对付大相国寺,如果放在辽国,或许已经出现了兵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