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祯含笑,“这些事都不大,却是真正培养人啊,为子要孝,在街上做生意,那是体验商贩的辛苦,去城外采摘,知道农人的艰辛。身为皇帝,能懂得仁孝,懂得爱惜百姓,至少是一个守成之君啊!”
  ……
  赵祯很满意小太子的成长,他甚至不希望让儿子太过辛苦,如果能在他能解决所有困难,让儿子做平安天子,赵祯是很愿意的。
  抽空,赵祯把王宁安宣到了宫里,随着一起来的还有从西夏回来的司马光。
  朝廷这边已经商议多时了,他们许多人都主张趁机对西夏强硬,可是赵祯听了王宁安的建议,已经准备经营青唐,要暂时和西夏和好。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百依百顺,必须给西夏人留点麻烦,让他们陷入内乱之中,自顾不暇,大宋才能安心对青唐下手。
  干坏事那是王宁安的专长,他惯会在毒药上面抹上一层甜美的蜜糖,不知不觉间,就让你中毒,不能自拔。
  辽国就被这手给玩得半残,现在轮到西夏了。
  “君实,你觉得李谅祚如何?”
  “深沉诡诈,阴险毒辣,有眼光,有手段,奸雄不让乃父!”司马光给出了自己的评价,李谅祚选择放弃岁币,换取俘虏,这一手不得不说非常高明。
  事实上大宋和辽国的岁币废除了,辽国和西夏的岁币也废除了,原本的三角债,废弃了两边,大宋也懒得给西夏岁币,废止就是眼前的事情,李谅祚等于是做顺水人情。
  他以救人为先,悲天悯人,师出有名,只要把人救回去,各个部族,都会感激皇帝,顺势为亲政扫清障碍。
  君臣之间斗法,皇帝天生占着优势,只要他成年了,脑筋清醒,又有坚定的支持者,权臣往往不是对手。
  “陛下,王相公,怕是此时李谅祚已经开始布局,准备铲除没藏讹庞,最迟把俘虏送回去,李谅祚就会发动,或许还会提前。”
  司马光给出了他的判断,王宁安很是相信司马光的能力。
  “李谅祚对待通商的事情,是怎么看,尤其是青盐,他提出什么要求没有?”王宁安好奇道。
  “没有,他只说维持以往的30万石即可!这才是他奸雄之处!”
  之前司马光去谈,和没藏讹庞谈成了30万石,后来陆续追加,达到了50万石。崔西枫已经供认,他答应给没藏讹庞每年提供50万斤生铁,还有帮助没藏讹庞弄到火药和火油的配方,又献上了一笔巨款,这才说动西夏,暂时切断了青盐贸易,给大宋制造麻烦。
  可西夏失算了,大宋虽然遭遇了困难,可是别忘了,王宁安已经开拓了长芦盐场,在短暂的配给之后,从长芦源源不断,运来了海盐,填补了西北的空白。
  原本的盐商势力被一扫而光,其实靠着长芦盐场,足够维持西北的用盐了。
  王宁安之所以执意要进口西夏的青盐,一是青盐的确价格低,质量好。保持着竞争,才能压低盐价,让老百姓受益。
  再有,他是想把青盐生意作为诱饵,就像对付辽国的牛羊生意一样,渐渐的拉着西夏堕落。
  可是李谅祚明显比起契丹人更顽强。
  他信奉李元昊的观点,身为武士,手里有刀,胯下有战马,想要什么,只管去拿,要是靠着贸易,岂不是成了商人!
  李谅祚无意扩大和大宋的贸易,甚至他还想限制。
  只有维持西夏人的勇武和野性,才能拥有强悍的战力,不至于重蹈辽国的覆辙。
  由此观之,说李谅祚是枭雄,绝对不为过!
  虽然他只有十五岁,真是不能小觑!
  “那个啥……王相公,贸易可是你一贯的无上神兵,偏偏遇到了榆木疙瘩儿,不好使了……你看这个要怎么办?”光光低声说着,明显带着奸诈,他想看看,自己的老师究竟有多深的道行!
  “我的招多了,李谅祚他就一个人,能管得过来所有人吗!他是榆木疙瘩儿,蒸不熟,煮不烂,别人也是吗?我就不信,几百万的西夏人,几十个部族,就没有人贪图享乐,就没人喜欢钱!”
  王宁安对赵祯道:“陛下,臣已经让陈顺之和王韶去询问那些质子军的俘虏,看看他们谁愿意给大宋效力,臣准备用他们在西夏的人脉,大肆走私,腐蚀西夏的贵胄,任凭李谅祚如何顽固,也挡不住金钱攻势!”
  王宁安恶狠狠道。
  赵祯突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王卿,朕似乎有个更好的人选。”
  “是谁?”
  “野利遇乞!”
  赵祯说完,王宁安迟疑一下,顿时惊呼起来,“陛下,这个人可是在三川口和好水川大败我军的野利遇乞?李元昊的大舅子?他不是死了吗?”
  赵祯见王宁安吃惊,他十分得意。
  “这么好的一枚棋子,朕怎么舍得让他死!当年李元昊要诛杀野利氏,野利遇乞逃到了大宋,祈求庇护,当时有人为了双方和平,要求朕把野利遇乞还给西夏。朕想办法拖了一年多,然后找了个和野利遇乞差不多的死囚,装成上吊自杀的样子,趁着夏天,给西夏送去了,到了西夏,尸体已经腐烂,辨认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赵祯微微冷笑,十足的老狐狸一只。


第488章 虽远必诛
  王宁安真是想不到,赵大叔居然藏了一手好棋!
  野利遇乞可不是寻常人物,首先野利氏实力雄厚,不可估量,哪怕李元昊斩杀了野利都兰,废了野利氏的头面人物,但是野利氏众多的族人还在,他们从当初最显赫的部族,变成了人人鄙夷的奴仆,天地之别,让野利氏满腔怒火,殊为不满。
  野利遇乞不但是李元昊的舅哥,而且也是带兵的名将,一身功夫,不可限量。
  三川口,好水川,两场让大宋痛彻肺腑的大战,都是他指挥的,可以说为了西夏立国,野利遇乞立功极大。
  同样的,大宋上下,也切齿痛恨。
  李元昊诛杀野利氏,野利遇乞跑到了大宋,当时就有两派观点,其中一派主张立刻杀了野利遇乞,为死去的将士报仇。
  还有一派,认为李元昊实力庞大,大宋屡次战败,不应该为了一个人,掀起大战,因此主张把野利遇乞还给西夏。
  后来果然大宋把野利遇乞还了回去,只是谁也想不到,赵祯竟然玩了一手漂亮的狸猫换太子,用一个死囚,换下了野利遇乞。
  说起来,这个野利遇乞也够倒霉的,李元昊要杀他,大宋这边一堆仇人,恨不得喝了他血,扒了他的皮。
  赵祯没有办法,他知道这是一枚好棋子,却又不知道如何运用,只能将野利遇乞看管起来,囚禁在隐蔽之处,由皇城司秘密看管。
  听赵祯讲完,王宁安立刻心中大喜。
  野利遇乞就是一面旗帜,在质子军中,有野利氏的人,也有卫山氏的人,这两个部族,都是西夏顶尖的大族,又都被李元昊诛杀。
  如果靠着野利遇乞,把他们都收拢过来,再加上其他心怀不满的部族,另外大宋境内也有一些党项人。
  拉起一支一两万人的队伍,充当对付西夏的急先锋,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王宁安最善于干这种事情,为了对付大辽,他愣是弄出了一个早就消失的大氏,还把渤海国恢复了,此时的渤海国还在辽东半岛和契丹厮杀。
  当初渤海国抢占了辽国苏州,王宁送去了几万人修建城墙,占据了辽东半岛的最南端。这几年虽然没有提到渤海国,可是这个小小的弹丸国家,却一点没有闲着。
  由于王宁安将长生岛,渤海国作为对高丽和倭国的贸易转运港,而且还规定渤海国的货物可以免除关税。
  商人们见有利可图,便都借助渤海国的港口,倭国和高丽的货物运过来,重新装船编组,挂上渤海国的旗号,运回大宋。
  渤海国坐地收钱,日子比起后世的李家坡还要舒服多了……
  有了充足的资金,渤海国胆子越发大了,他们收买女真部落,组建雇佣兵,骑兵用女真人,步兵用倭国的武士。
  每到夏天,契丹人怕热,主力北上,他们就大肆出动,洗劫部落,偷袭商道,捣毁村镇城市,抢夺人口奴隶……总而言之,就是把契丹曾经对大宋做过的,全数加倍奉还!
  这几年的功夫,渤海国愣是弄出了三万精兵,海陆齐备,俨然海上的小霸王。
  其实对于大国来说,不怕大战,哪怕顺州之战败了,耶律洪基只要稳住了局势,依旧可以恢复元气。
  但是陷入了无休止的战斗,可就麻烦了,伤口不大,天天流血,折腾得契丹天怒人怨。
  他们想拿下渤海国,可问题是自从有了水泥之后,渤海国把边墙修到了三丈五尺高,十丈那么宽!
  还准备了强大的水师,每年把收入的一大半放在了军事开支上,全民皆兵,用少了人马,根本打不下来,用多了人马,还要担心大宋会不会趁火打劫。
  因此,渤海国成了长在契丹身上的毒瘤。
  甚至有些贵胄都建议耶律洪基,放弃辽东半岛,让渤海国折腾算了。
  显然,王宁安想重新复制渤海国的成功。
  野利遇乞是个人才,他绝对比大熊能干多了,而且也熟悉西夏的情况,有他在,至少能牵制西夏一半的兵力。
  “王卿,渤海国三面环海,易守难攻,是绝佳的用兵之地。可野利遇乞要放在哪里?莫非是留在大宋境内?那样的话,西夏肯定会撕破脸皮,不等他积累起实力,就要开战了。”
  王宁安笑道:“陛下,别忘了青唐啊,那里可是最好的所在了!”
  利用野利遇乞,拿下青唐,再反过头,去威胁西夏,多妙的一步棋!
  有人要问,王宁安干嘛总是利用别人,就不能积累足够的实力,平推过去吗?非要蝇营狗苟,耍阴谋手段,实在是不够英雄,不够爽利!
  王宁安却说谁要当英雄,你才是英雄,你全家都是英雄!
  国与国之间,哪怕实力天差地别,也不能光靠着力量解决问题。西夏逼急了,能动员出50人马,就算大宋有碾压的实力,可是一场仗打下来,要死多少人?要消耗多少物资?失去了亲人的百姓,要怎么安抚?
  当年大汉漠北一战,彻底打垮了匈奴主力,可问题是派去的几十万牲畜,损失了八成,人员就不用说了。
  这是多大的教训!
  该拼命的时候要拼命,但能不拼,就尽量不要拼!
  用阴谋算计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用蛮力。
  多强大的帝国,也经不住瞎折腾,多大的家业,也怕败家子!
  赵祯看了半天青唐的地势,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一盘棋彻底活了!
  果然,论起布局的功力,没人能胜过王宁安!
  看来要不了几年,对西夏用兵的时机就成熟了。
  其实在赵祯的心里,西夏的分量甚至比辽国重!
  没办法,辽国是早早就立国的,而且赵二还打过两次,全都失败了,后辈子孙就算拿不回来,也无话可说。
  问题是西夏是在赵祯手上自立的,大概有十几年的光景,几乎每天都是不好的消息,损兵折将,丢城失地。
  为了对付小小的西夏,甚至不得不发行铁钱,发行交子,物价飞涨,民怨沸腾。
  那一段时间,差点把赵祯逼死!
  压在胸膛多年的恶气,终于有了发泄的口子,能不高兴吗!
  可是提到了青唐,赵祯又想起一件事,心情有些沉闷。
  “王卿,朕给公主赐婚的事情,你可知道?”
  “知道!”王宁安笑嘻嘻道:“狄咏可是被称为人样子,长得好,能打仗,性子沉稳,没有纨绔习气……总而言之,是绝佳的驸马人选,臣恭喜陛下了。”
  赵祯摆摆手,“恭喜什么,狄咏那小子太倔了,他简直要气死朕!”
  赵祯没有隐瞒,把事情告诉了王宁安。
  原来狄咏托曹佾向赵祯启奏,说是他爹被大食武士刺杀,身受重伤。
  作为儿子,如果不能给老父报仇,就无颜成亲!
  他要请旨,前往青唐,查清楚雇佣大食武士的真正凶手,把他们铲除干净,才能成亲!
  赵祯很生气,“狄咏和公主都老大不小了,不赶快成亲,还要拖延!青唐山高路长,十分险恶。万一狄咏有一点闪失,那可如何是好!”
  出于父亲疼爱孩子的本能,赵祯是一万个反对。
  可问题是狄咏还是犟种儿,认准了要报仇,死活不肯成亲,事情僵住了。
  说句实话,王宁安听完之后,还有点佩服狄咏,这才是狄相公的好儿子!
  而且王宁安也查过了,崔家可不只是崔西枫和崔志叔侄而已,他们主要的人丁还留在青唐,崔家存在了这么多年,底蕴雄厚,不可小觑。他们能策动几百大食武士行刺,就代表他们还有能力,发动更大的行动。
  被一头毒蛇盯上,那滋味可不好受。
  “陛下,崔家行刺过陛下,狄将军执意要报仇,也是替陛下铲除大逆不道的贼子。汉陈汤有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大宋有此勇士,理当欣喜,而且他又是陛下的驸马,也是一份孝心!”
  赵祯呵呵一笑,“王卿啊,你这张嘴啊,死人都能让你说翻身了……既然他孝顺朕,那朕也就不拦着,可是朕有一个要求!狄咏必须给朕活着回来,公主不能守望门寡!这事就交给你去办,出了差错,朕唯你是问!”
  说完,赵大叔一甩袖子,直接让王宁安退下。
  ……
  从宫里出来,王宁安这个冤啊,都怪自己嘴碎,这种破事也掺和,干脆让赵祯和狄青解决算了。
  这回好了,自己还要想办法保护未来驸马的安全,这算什么事?
  王宁安无可奈何,只能转道去狄青的府邸。
  作为老熟人,王宁安都不用通禀,直接畅通无阻,到了狄青的书房,人没在,他又往后走,一直来到了花园。
  狄青背对着花园门站着,天可怜见,狄青的手里居然拄着一根拐杖,高大的身躯也有些佝偻,如山一般的背影,显得沧桑了许多。
  这位替大宋南征北战,立功无数的名将,大宋的人样子,也衰老了。
  尤其是几次受伤,都让狄青留下了沉重的病根儿。看在人的眼里,真是无尽伤感……英雄迟暮,让人唏嘘。
  不过好在狄青后继有人,在不远处,狄咏赤着脊背,手里拿着一杆长枪,舞动如飞。狄咏长得帅气,浑身精壮的肌肉,充满了力量,身材之好,绝对能让人发疯。他的枪法越来越快,风雨不透,正在练着,狄青没有回头,却突然开口。
  “停吧,有贵客临门了。”


第489章 宝刀不老
  狄青不用回头,就知道是王宁安来了,这份耳力让人惊叹。
  王宁安心思多灵活,或许狄青是在装怂啊!
  他做了几年的枢密使,光复幽州,升任太尉,和赵祯成了亲家,已经做到了武人的巅峰。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狄青是想趁着这次受伤,从台上退下来,保全自身,急流勇退,看起来狄相公也不是那么简单了。
  王宁安和狄青是交心的朋友,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尊重狄青的选择。他相信如果需要,这位狄大将军依旧能披挂上阵,奋勇杀敌,依旧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双方落座,狄咏急匆匆换了件宽大的衣服,满脸还是汗水,就跑过来,给王宁安施礼。
  “王相公,你看我的功夫如何?”
  王宁安微微一笑,“我那三脚猫的功夫,能看明白什么,只是觉得狄公子颇有乃父之风!”
  狄咏生平最崇拜父亲,听把他和老爹相提并论,乐得招财猫似的。
  “爹,你看王相公慧眼识人吧!”
  “呸!”
  狄青狠狠啐了儿子一口,要不是他身上有伤,都能上去给这小子几拳头,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二郎,不知道你听说没有,这混小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非要去青唐,你说他想气死我啊!”
  王宁安笑道:“狄公子有雄心壮志,理当鼓励,狄帅,我说句不可气的话,你要是总这么看令公子,舍不得让他出去冒险历练,他可永远赶不上你。”
  这话简直说到了狄咏的心缝儿里,他连忙附和。
  “爹,您老就别拦着了,让孩儿去吧!”
  狄青把脸一沉,“说得容易,青唐是吐蕃人的天下,你会说他们的话吗?你懂他们的习俗吗?不说别的,吐蕃地势高耸,外人贸然上去,就会受到诅咒,头晕恶心,天旋地转,重责会丢命的。”
  狄咏突然忍不住狂笑,“爹,那才不是诅咒呢!是高原反应,孩儿请教过六艺学堂的先生了,他们说了,只要在地势高处,做一些适应,就不用担心,更何况青唐城的地势又没有那么高,不用担心的。”
  为了能去青唐,狄咏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
  狄青被弄得没话说,却依旧绷着脸,不愿松口。
  “狄相公,要不让我说两句公道话?”
  狄青点头。
  “狄相公担心儿子,是人之常情,可身为父母,也不能什么都管,孩子要建功立业,当父母的就不该拦着。”
  听到这里,狄咏大喜过望。
  可王宁安话锋一转,又说道:“光知道高原反应是不行的,此去青唐,要对付唃厮啰,要防备崔家,还要注意那些大食武士,甚至西夏人也会插手青唐……总而言之,风险太大,狄公子贸然前去,只有送命的份!”
  各打五十大板爷俩都没话说了,狄青沉默一下,而后道:“二郎,听你的意思,是让咏儿去,但是却要保护安全?对吧?”
  “我正是这个意思!”
  只要能去,狄咏就很满足了,他竖着耳朵,听王宁安的建议。
  首先此行的目标要针对崔家,王宁安想了许久,又仔细拷问包子眼。
  他发现崔西枫的行为很怪异,千年世家,哪能让他一个人说了算!而且崔西枫明显落到了下风,却选择拼命,而不是逃回青唐,这还不反常吗?
  唯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崔西枫是弃子,或者说,崔家的目标不在大宋……或许他们是图谋青唐!
  唃厮啰老了,几个儿子又都不肖……要是斗起来,绝对比西夏还热闹。
  王宁安隐隐有了一个判断,的确需要一伙人去青唐看看,哪怕不为了报仇,也要弄清楚青唐的情况,为大宋进军铺路,打先锋。
  王宁安决定让包子眼办成商人,狄咏办成保镖护卫,另外,王韶执意要去青唐,王宁安全说过王韶,让他考过科举之后,再到西北。
  哪知道王韶是个急性子,他等不了了,而且王宁安还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
  他没有科举,却十年不到,出将入相,王韶是个很傲气的人,他想要试试,哪怕没有功名加身,也能干出一番事业。
  ……
  王宁安无奈,只好让王韶扮成账房,再选派一批好手,组成一个商队,前往青唐。为了让他们走的安心,王宁安甚至逼着邵庸一起去。
  邵庸听说要去青唐,都吓得腿软了,老神棍是真怕了。
  “王相公,你就可怜可怜老朽吧,不然老朽给你算一辈子卦,绝不收钱!”
  “哈哈哈,尧夫先生,你虽然传递情报有功,可是你帮着崔西枫推算天气,他利用一场大雨,差点把西北弄得天翻地覆,十万百姓被淹死,这笔账,多多少少,你都要承担一点吧?”
  邵庸真哭了,“王大人,你不能陷害好人啊,老朽哪里会算什么天文,我是瞎蒙的,真的,我不骗你!”
  “晚了,你要是不去,我就办你一个妖言惑众。勾结叛逆的罪名!”
  王宁安是说得出来,干得出来的。逼着邵庸去青唐,也不是心血来潮,随便坑人的。这个老神棍惯会察言观色,最能骗人不过。
  让他跟着,趋利避害,别的不敢说,保命还是可以的。
  王宁安将这个组合告诉了狄青。
  狄相公默默沉吟,仔细盘算,想了老半天,却摇头了。
  狄咏不干了,“爹,王相公如此费心谋划,又派出精兵强将,怎么就不行?”
  “哼,你懂什么!”
  狄青怒斥道:“一个奴才,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还有一个老骗子,这算什么精兵强将?就凭你们几个,也想上天入地,简直笑话一样!”
  “再加一个人呢?”王宁安突然道。
  狄青愣了一下,语气缓和了许多,“二郎,如果你愿意跟着,哪怕他们谁都不去也行!”
  王宁安笑得很开心,“承蒙老哥抬爱,放在三年前,我是一定要走一趟的。奈何眼下我当了太子师父,还有那么一大堆的事情,脱不了身。今日方知当官不自由,自由不当官……”王宁安感慨了两句,突然一笑,“我选的这个人,狄相公保证认可!”
  ……
  树木满眼,溪水环绕。
  这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小村庄。
  环境幽雅,三面环山,只有一条通往外面的路。
  在田地中间,有个小老头,正猫着腰,捡拾散落的麦穗。
  他很仔细,不肯放过一点。
  天气越来越冷了,这可是他过冬的口粮,丝毫马虎不得。
  河里的水越来越浅了,鱼积攒了满身的肥肉,等待着过冬。小老头还准备到溪边看看,抓几条鱼,风干了,留到冬天吃。
  他就像是个小心翼翼的松鼠,精打细算着。
  十多年了,他已经习惯了这么过日子,很多事情已经模糊了,远去了,他连自己的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