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宁安见到狄青,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狄青面色凝重,丝毫高兴不起来。
“救援于阗,义不容辞,只是放弃赔款,未免太过便宜李谅祚了吧!而且于阗国……”狄青压低了声音,“从感情上,我是敬佩他们的,但问题是他们的兵力太少,力量太弱,劳师远征,我担心得不偿失。”
作为一个统帅,不止要有感情,更要有理智。
狄青算计很清楚,如果派遣2万人进入西域,救了于阗国,又能如何?人马还要撤回来,如果这时候西夏切断河西走廊,这2万人就成了孤军,变成西夏手里的人质。
如果他们打败了,大宋再派遣援兵,又要和西夏商量过路费,到时候李谅祚不会手软的。
如论打赢打输,都是个不好收拾的局,只为了几千人,就冒这么大的风险,狄相公是很抗拒的。
“二郎,我们想办法把于阗人接回来,在西北划出一块地方,让他们安居乐业也就够了,又何必劳师远征!”
王宁安含笑道:“狄相公之言,的确是老诚谋国,只是我有个更大的计划,想要和狄相公商讨。”
王宁安让人找来了西域的沙盘,两个人俯视全局,开始了推演……首先,于阗立国千年,虽然表面上凋零殆尽,但是很多族人还是存在的,不过分散到了其他部落,变成了可怜的奴隶而已。
根据王宁宣的介绍,这部分人大约有5万上下。
大宋拿下了青唐之后,王韶积极经略,草头达靼和黄头回纥已经有了归顺的倾向,加上吐蕃诸部,可开始和大宋进行贸易,双方关系迅速升温。
于阗国是落到了四战之地,除了高昌国和他们是联盟之外,其他国家,全都刀枪相对,双拳难敌四手,处境艰难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大宋不同,随着拿下青唐,设立陇右都护府,已经把南线经营差不多了。
王韶已经保证过,只要一年的光景,从青唐到西域的路就能打通,若不是有把握,王韶也不会派遣王宁宣他们去西域了。
“狄相公,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柴达木盆地,一直到南疆,就会出现一条安全的商路,虽然不比河西走廊,但是维持上万人马的军需,应该能做到。”
王宁安分析了南边的情况,把目光转向了北方,以吐鲁番为中心,有一片辽阔的土地,这里曾经是高昌国的地盘,后来被回鹘占领,如今称为西州回鹘。
西州回鹘虽然也有他们的王,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成型的帝国,只能算是游牧部落的联合体。
西州回鹘的东边是强悍的西夏,几乎年年都要纵兵去抢掠杀戮,北边是更强悍的大辽,好在辽国国土够大了,对西州回鹘的兴趣不大,只要他们按时进贡,也就足够了。
对西州回鹘威胁最大的来自于西方,也就是最大的恶邻喀喇汗国!
分析到了这里,王宁安就把整个西域的局势讲清楚了。
“狄相公,辽国失去了幽州之后,国力收缩,已经无力顾及西域,我们可以在幽云以及渤海国一线,发动攻势,逼迫契丹回撤,这样他们就不会卷入西域的争夺。如今在西域,还剩下三支力量,一个是西夏,一个是西州回鹘,一个是喀喇汗国!西夏的问题不大,只要我们在横山一线,持续施压,西夏就无力西顾。换句话说,我们真正要对付的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喀喇汗国!至于西州回鹘,他们是潜在的盟友!”
救助于阗,当然很重要,但确实如狄青所言,不至于倾其所有。
可是放眼整个西域,视野打开,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救于阗,是一个幌子。
真正的目的是把手伸入西州,拉拢回鹘人,借助回鹘和于阗的残余力量,痛击喀喇汗国,只要把喀喇汗国击败,大宋就能在西域立足。
到时候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包围圈。
东起横山一线,延伸到青唐,然后是于阗,吐鲁番,哈密,向北,进入草原,王宁安把这一条线都连起来,就好像张开了臂膀,把整个西夏都给包围在其中。
“狄相公,你还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吗?”
狄青此刻也是目瞪口呆,半晌无语……
这盘棋局实在是太大了,涉及到的各种势力多达十几个,距离更是上万里,疆域之辽阔,超过了大宋!
都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王宁安居然盯上了万里之外,狄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他花了好半天的时间,才消化了王宁安的全盘计划。
“二郎,现在就有一个问题,这个喀喇汗国的战斗力如何?你可是说过,他们背后有来自巴格达的支持,有数以十万计的大食骑兵,还有波斯人,他们会不会不顾一切,支持喀喇汗国?想当年,唐兵就是因为实力不够,在怛罗斯败退,我汉家儿郎从此之后,就失去了西域之地,屈指算来,已经两三百年了。若不是于阗国辛苦奋战,只怕西域尽是外族的牧场了。”
王宁安道:“狄相公,根据我的了解,喀喇汗国的实力已经走了下坡路,至于大食人,他们也过了巅峰,内部四分五裂,就算他们想要出兵援助喀喇汗国,或许也要两三年之后,毕竟从伊利到巴格达,就要近一年的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我们把西域经营得固若金汤。”
“不过狄相公的担忧也有道理,不管是喀喇汗国,还是西夏,甚至西州回鹘,都不是弱鸡,整个计划,会充满变数……更何况中原的补给未必充足,所以这一次出兵,必须挑选最优秀的战士……而且除了士兵之外,还要有文官,有商人,有天文学家,有水利专家,有农学家,有最好的工匠,在解决西夏之前,他们必须拥有自给自足的能力,通过青唐送去的补给毕竟有限。挑战非常巨大,当然收获也会非常巨大。”
“如果我们赢了,就能一举恢复盛唐在西域的全部势力,到时候我大宋的疆域会增加一倍不止,我们就会拥有最好的牧场,拥有数之不尽的物资,拥有宝贵的商路,可以把中原的物资源源不断输送到整个大食帝国,甚至更辽阔的远方。一劳永逸,解决西北的困境,同时,还能形成一个包围圈,彻底消灭契丹……”
“不要说了!”
狄青很粗暴地一摆手!
不得不说,王宁安勾画的前景实在是太诱人了。
这小子就是个天生的大忽悠。
哪怕狄青这么冷静的人,也会被他忽悠得五迷三道,脑筋不清。
再听下去,很可能会发疯的。
所以狄大帅冲到了后花园,他只穿着单衣,在雪地之中,一遍一遍地舞弄马槊,直到浑身被汗水湿透,筋疲力尽,半点力气也没有。
狄青重新瘫坐在书房,强壮的胸膛不断起复,呼吸生意沉重……他努力忘却所有的东西,甚至忘掉了自己的功夫,身份,职责……到了最后,他唯一忘不掉的就是王宁安的计划。
不得不说,这个庞大的设想,实在是太宏伟,也太诱人了!
同样的,实现这个计划也太难了,任何一个环节,稍微有一点差错,就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结果。
足足过了一整天,狄青红着眼睛,找到了王宁安。
“咱们一起身败名裂吧!”
狄青伸出了厚实的大手。
王宁安哈哈大笑,一跃而起。
“狄老哥,是一起名垂青史,超越卫青和霍去病,成为万世敬仰的名将!”
狄青迟愣一下,随后黑着脸警告道:“王二郎,从现在开始,你不准忽悠我!咱们只说如何落实,只谈细节,多说一句大话,我立刻回家,再也不和你发疯。”
王宁安欣慰一笑,他就欣赏狄青的务实态度,想法再好,没法实现,那也是枉然。
比如他们现在就需要一个统兵的将领,究竟谁负责这两万人,非常关键。
王宁安当然有心领兵,可狄青把脑袋摇晃得和拨浪鼓一样。
“你去了,李谅祚会倾尽一切手段,把你弄死的!所以领兵的必须人畜无害才行!”
正在他们拿不到主意的时候,突然有人来禀报,东平郡王赵宗景和秦州推官赵宗缋前来求见。
嘚!
领兵的来了!
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
赵宗景很兴奋,他在西京得到了消息,说是大宋要派遣使者,去迎接于阗遗民。
于阗国忠勇无双,无人不动容,为表示大宋的重视,必须派遣足够分量的人前往,按理说,太子啊,诸位相公啊,都是合适的人选,可问题是要越过敌国西夏,风险很大。
所以最好选择地位足够,又没啥真正用处的富贵闲人前往。
不用多说了,赵宗景干过一次,眼下又是宗室年轻一代的领袖,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宗景见到了王宁安之后,还挺美的,觉得有了用武之地。
“早就听说西域有美女,珠宝,白玉,数之不尽的好东西,兄弟想要啥,哥给你捎回来。”赵宗景勾肩搭背,得意说着。
“这个……”王宁安呲着牙,露出意思为难的笑容。
“王爷,我要是需要西域的东西,还是让王韶捎回来比较快一些。”
赵宗景不解,“你傻啊,我走的是河西走廊,他在青唐,翻山越岭的,比我难多了。”
王宁安仰起头,仔仔细细看了赵宗景一遍,弄得这位小王爷浑身发毛,直冒鸡皮疙瘩。
“王二郎,这里面是不是有事,你给我说实话!”
赵宗景警觉起来。
王宁安嘿嘿一笑,“恭喜你,答对了。看你这么聪明,我就放心了不少!”王宁安就把事情和赵宗景说了一遍。
在京城的时候,他只知道是去西域接于阗遗民,并没有别的事情。
可是听完王宁安的讲述,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乖乖!
这哪里是去接人啊?
简直是作死!
要救下于阗遗民,要在西域立足,要对付喀喇汗国,要反过来包围西夏?
我们是人,不是天兵天将,这么难的任务,你还是去找神仙完成吧!
赵宗景气急败坏,“王二郎,你存心坑我是吧?你怎么不去?”
王宁安两手一摊,“你当我不想去啊?假如西夏知道我在人马当中,还能让我通过河西走廊吗?只有你去,才能神不知鬼不觉……而且我非常了解你。”
“了解我什么?”
“你侠肝义胆,忠勇无双,文韬武略,都是世间顶尖儿的,若非是宗室身份制约,你老兄的成就远在小弟之上,你是大英雄,真豪杰,是最了不起的人物,虽管仲乐毅,孙武白起,也比不上,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上炕认识娘们,下炕认识鞋……”
这一顿好话下去,把赵宗景吹嘘得快要飞起来,可很快他又落地了,咱们的小王爷瞪圆了眼睛,凶神附体。
“姓王的,我才不受你的忽悠。西域是什么地方?虎狼环视,那么多敌人,就给我两万兵,我,我干不来。”
赵宗景难得说了真心话,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二郎,真不是哥哥怕死,我是怕耽误了朝廷大事,毕竟我没有真正领过兵,西域又是那么一团乱麻,有喀喇汗国,有西州回鹘,有西夏……我真怕一个不好,把所有计划都毁了。”
王宁安露出白牙,微微笑道:“我当然知道,所以都帮你想好了对策。”
“什么对策?”
“你带着迎接的人马前出河西走廊,一切按部就班。我另外派遣一支各种专业人才组成的队伍,从青唐方向出发,让王韶统筹安排。你放心,我派出的都是精兵强将,吕惠卿厉害不?章敦怎么样?这两个人,带着100个六艺的学生,帮着你处理日常的政务,商贾这边,让向好带队,另外刘彝是水利专家,让他去帮你们修坎儿井……”
赵宗景听着王宁安的介绍,也吓了一跳。
吕惠卿和章敦是王宁安最能干的两个学生,比起大苏二苏还要受重视,至于刘彝,那是公认的治水大家,还有向好,是最早跟着王宁安的人。
一口气把他们都派出去,足见王宁安对西域的重视。
赵宗景不由得收起了刚才的嬉皮笑脸,变得格外严肃起来。
“二郎,你给我交个底儿,西域真的那么重要?”
“没错。”王宁安也格外正式,“不单是我,你大爷也是这个意思。”
王宁安的通盘计划,其实存在很大风险,如果放在十年之前,赵祯都不会同意,可是上一次君臣相谈,王宁安已经感到了赵祯时间不多了,他不想让赵大叔带着遗憾离开,而赵大叔也不想无所作为。
君臣是一拍即合,才弄出了这一套方案。
“王爷,作为一个朋友、兄弟!我知道此去有多少危险!除了青唐方向,几乎全都是敌人,可以说九死一生,如果……”
“没有如果!”
赵宗景突然用力一摆手,他长身而起,哈哈大笑起来。
“二郎,你知道不?从契丹归来,哥们就存了心,想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长驱十万兵,征战大漠,扫清蛮夷,扬威天下,留万世英名……唉,可惜啊,我是宗室,我姓赵,没法领兵,没法掌权,只能想想。”
赵宗景不停点头赞叹,“好兄弟,你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哥哥是宗室子弟,享受百姓供养,没说的,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也闯了,老子不是懦夫!”
赵宗景扯着嗓子大喊,十足的中二青年附体,二得没边!
这才是自己认识的赵宗景!
侠骨天成!
不畏艰难!
“那个啥……我要提醒你啊,这次去,你也只是牌位,不管是文事还是武事都另外有人负责,必要的时候,你必须听他们的,他们手上有圣旨!”
一瞬间,赵宗景的脸又垮下来了。
“别这么打击人行不,我刚觉得自己重要呢,就泼我一盆冷水!”赵宗景满腔幽怨道:“说吧,你准备让谁管我?”
“不是管你,是各自负责一摊,文事政务,这个等你们立足之后,吕惠卿和章敦应该就能赶到,让他们负责就是。至于武的方面,领兵的是驸马狄咏。”
赵宗景沉默了一会儿,不由得摇头了。
“不行,他绝对不行!”
赵宗景道:“狄咏打仗是不错,可是和他爹一样,循规蹈矩,眼界不够开阔,手段不够狠,心肠不够黑……让他在西北领兵,镇守一城,负责一路,都是没问题的,可是把他扔到西域的四战之地,托付给他惊天大业,他担不起。”想了想,赵宗景又补充了一句,“只怕狄相公也差着火候,其实最合适的人选是——你!”
赵宗景的这番话,又让王宁安高看他一眼。
其实王宁安也知道,自己这个好兄弟真不像看起来那么不着调,那么弱鸡……他至少有两个优点,第一是有自知之明,第二是慧眼识人,肯放权,敢用人。
如果再细数下去,赵宗景还有那么点人格魅力,至少比王宁安好相处。上至王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都愿意和他交往。
王宁安清楚记得,他们去契丹回来的时候,赵宗景已经是载誉归来,功勋卓著,这丫的居然跟大头兵一起对着野地撒尿,一起擤鼻涕,一起偷羊烤着吃,如果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山大王的儿子呢!
现在想起来,王宁安才猛然发现,赵宗景身上有一股子匪气,虽然不知道怎么来的,但是这丫的就是有!
西域是什么情况,说白了就是土匪窝子!
在大宋的眼里,西夏和辽国,就是两个野蛮的土匪,可是放在西域,他们都能成为三好学生,能发个红领巾戴着!
喀喇汗国就是一帮皈依宗教的家伙建立的,杀戮是娘胎里带的,西州回鹘就是一帮土匪强盗,连自己人都不放过,至于于阗国,他们打了好几百年……都是些什么人啊!想想就让人头皮发麻,不寒而栗。
赵宗景说得对,狄青是被文官驯服的武将,他不行,而狄咏是被他爹驯服的,更不行。除了王宁安之外,最适合统帅西域的人,就是面前的匪气十足的小王爷——赵宗景!
只有他才能在一堆土匪之中,游刃有余,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
其实假如赵宗景是穿越者,拥有上千年的见识,没准这家伙成就比王宁安还厉害呢!
现在的问题是赵宗景的性格够了,但是能力差了一些……“兄弟,我跟你说实话,狄咏也是个幌子,我是利用他驸马的身份,迷糊西夏,到了西域之后,他只负责冲锋陷阵。真正统帅全军,负责军务的另有其人。”
“谁?”
“这个嘛……容我卖个关子吧!”王宁安笑道:“总而言之,他会是个比我会打仗,比我还狠的人!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这个人野心勃勃,我怕他会干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你给我盯好了。”
“都不知道是谁,凭什么让我帮你盯着?”
赵宗景一肚子吐槽,却也仔细记住了,不敢马虎大意。
终于敲定了领兵的统帅,两万人马也在狄青的安排之下凑齐了。
就在无数人的注视之下,大军西行,风声猎猎,雪花飞舞,很快就进入了西夏的地界,负责迎接他们的是国相梁乙埋,说的更准确些,是监视他们。
梁乙埋看着这两万人,忍不住撇了撇嘴,什么狗屁于阗,早就亡国了,为了千八百人,也值得大动干戈,宋人的脑子真是傻透了!
这时候赵力从他身边经过,留神看了看这位国相大人,忍不住一扭头,鄙夷道:“放着好好的宋人不当,真是傻透了!”
第659章 天兵至
如果此时要选出一个最忠于大宋的人,或许不是边关的士兵,不是朝中的相公,甚至不是骑在高头大马上耀武扬威的赵宗景,而是赵力!
虽然只是在大宋住了很短的时间,可是赵力彻底皈依了大宋,他把大宋当成了心目中的圣城。
李圣天带领着于阗的士兵和大食人作战的时候,他就不断宣扬着中原的富庶繁华,哪怕他从来没有去过,以此激励士气。
在所有于阗人心里,中原就像是天堂一般的归属,是支持他们战斗下去的勇气。
最近几十年,于阗的兵力凋零瓦解,中原的印象越发缥缈虚幻。
可是自从踏足大宋之后,赵力发现,大宋比起自己的想象,还要完美一万倍!
这里有仁慈的太子,有睿智的相公,有忠勇的战士,有雄伟的城市,有精美的食物……接触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包括空气中,都弥漫着生活的气息,街道边的店铺总是熬着浓浓的高汤,食物的味道时刻刺激着味蕾。
没有战乱,没有杀戮,富足安康,这是于阗国梦想百年,也无法达到的境界。
更让人感动的是大宋没有把于阗国当成外人。
他们放弃了500万贯的战争赔款,只为了给于阗人换来一条回家的路,他们派出了尊贵的王爷,派出了帅气的驸马,派出了两万威武的军队,去迎接于阗人。
天高地厚,海阔山高!
赵力觉得,哪怕大宋让他去死,也会含笑九泉,没有丝毫的怨言。
更让他惊讶的是大宋的国力。
他的身上就穿着一件胸甲。
完整的铁板,轻便而坚固,赵力曾经用匕首反复戳,结果只留下了淡淡的白点子。胸甲的重量不足锁子甲的三成,防御能力却胜过锁子甲一倍!
铠甲如此,手里的马刀也是如此。
这是赵力见过最锋利的马刀,比起那些大食人的弯刀,还要锋利三分。
再有就是神臂弩,能射到200步之外,多么完美的武器!
赵力睡觉的时候,也是抱着这三样东西。
睡梦里,他觉得自己飞过了千山万水,回到了于阗故土,和他的子民们,一起拿起了武器。
大食人看不穿他的盔甲,折不断他的战刀,赵力横冲直撞,最厉害的大食武士成片倒在他的面前。
他立马疆场,像是一个无敌的战神……真爽啊!
清晨醒来之后,难得赵力又沉默了,假如在四五十年前,大宋便能派遣人马,援助于阗,或许祖先李从德就不会战死,或许他们还能守住于阗故土。
太晚了,这么强大的武力,只能保护残存的于阗人撤到大宋。
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回到昔日的家园,去拜祭那些战死的先人……赵力还不知道,大宋这一次根本就没打算回来,他们要在西域落地生根,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赵力仅仅是想了想,便用力甩头,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是苛求,是不对的,大宋是完美的,不该受到任何的指责,哪怕是在心里也不行!
赵力越来越鄙夷梁乙埋,鄙夷所有的汉奸!
愚蠢的笨蛋,背叛大宋,你们不会有好下场的!
连大宋都背叛,你的良心都被狗吃了。
死后会下到十八层地狱,会有小鬼割你们的舌头,扒你们的皮,把你们扔到油锅里,炸得外焦里嫩,骨酥肉麻。
向西域进军的路上,赵力不放过一丝休息的时间,他会告诉沿途遇到的西夏百姓,大宋是如何好,告诉他们,只要投靠了大宋,就会过上富足百倍的生活,跟着西夏一点前途也没有……
他一个人这么干,或许没什么。
可赵宗景也不知道抽哪门子疯,居然沿途大把撒钱,采购牛羊、青盐、毛毡,并且把大宋带来的货物交还给西夏的百姓。
每到一处宿营,营地的外面就会变成热闹的市场。
大宋出手大方,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