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2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慕容兄啊,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我师父怎么就那么欣赏你!”吕惠卿气哼哼将一块水泥砖扔到了慕容轻尘的怀里。
  慕容正围着狐狸皮喝葡萄酒,他醉眼惺忪,似乎还没醒过来,嘟囔道:“别烦老子,等希志打过来再说!”
  “你敢和我装蒜!”吕惠卿骂道:“瞧见没有,如果用水泥制成管子,深入山坡的水层,把水通过水泥管引到山脚,你想想,是不是比坎儿井更省工省钱?还不用死人?”
  “啊!”
  慕容轻尘猛地一惊,突然之间,双手颤抖,盯着眼前的水泥砖,整个人都呆住了……


第673章 战前总动员
  西北引水,最大的问题就是蒸发,哪怕从蒲昌海引出来的水,灌溉农田的,也会损失一半,如果距离超过20里,可能八成以上都蒸发走了。
  蒲昌海湖面虽然不小,但是每年汇入的水流有限,如果再随便滥用,很有可能就会蒸发一空,变成不毛之地。
  这一波的工匠带来了水泥的制造方法,他们利用西域非常丰富的火山灰,加上生石灰,制造出了水泥。
  在引水渠,下面用水泥板铺上,水就不会偷偷溜走。
  上面也用水泥板做骨架,然后铺上苇席,水就在里面流,也不会蒸发,也不会渗漏。
  一条5里长的水渠修好,清凉的水流从蒲昌海流出,百姓们在取水口把一桶桶宝贵的清水舀出,然后再小心翼翼,浇到了庄稼上面。
  遍地的小麦田,涨势喜人,高粱节节上蹿。
  于阗的百姓围着田地,笑得皱纹都开了。
  多少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
  只要没有破坏,秋天准是一个丰收年!
  我们又有家园了!
  希志!
  你来吧!
  我们拼了!
  从今往后,没人能抢走我们的家园!
  决战到底!
  章敦又以都护府的名义,公布一条新的政令。
  凡是参加民兵,并且协助守卫蒲昌海的,有斩杀首级者,立刻升为汉人,连续随军作战三次,表现忠诚可靠者,可以升一等级。
  至于已经获得一等居民身份的人,如果立有战功,会优先授予官职,得到更多的封地,也可以获得奴隶。
  而且章敦还公布了一条,所有立有战功的,都会得到一枚勋章。
  分为铜质,银质和金质,只要拥有铜质勋章,就代表为大宋流血,就是大宋最忠诚的勇士,如果得到了金质勋章,立刻授予官职,而且还可以进入皇家武学院,成为大宋的精锐武人。
  一套好的激励体系,不在于一次给得多少,而在于是否公平。
  章敦和吕惠卿都从王宁安那里学来,要想收复人心,获得支持,必须给他们上升的空间,拥有提升的希望。
  给得太少,会嫌弃吝啬,给得太多,又会赏无可赏。
  如今的安排恰到好处。
  百姓们既要守护家园,又能提升地位,绝对是求之不得。
  于阗上下不用说了,所有男孩子,12岁以上,必须编入民兵,接受训练。
  至于妇人,也不能例外,她们不需要编入战队,但是从事后勤没有问题,当医护兵,煮饭,洗衣完全可以。
  王宁安也派过来一批军医,他们选拔出300名妇人,接受医疗培训。
  西域的土地上,不讲究什么男女有别,在这里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至于牲口?哪怕最忠诚的战马,骆驼,只要死了,一样要剥皮,制成肉干,充作军粮。
  没有办法,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奢侈浪费的本钱。
  引水渠旁边的空地,就是民兵的训练校场,许多十几岁的孩子,拿着树枝做的刀枪,一丝不苟练着,连额头上的汗水都不敢擦一下。
  距离孩子们不远,有几个顽强的胡杨树,在胡杨的树荫之下,慕容轻尘正在负手而立。
  “你看的是孩子——不对!”吕惠卿从他的后面晃出来,自言自语道:“孩子们再怎么练,这次对付希志也排不上用场!”
  “什么叫排不上用场!”慕容轻尘不服气,他冷笑道:“就要这帮半大小子,什么都不明白,还有一股子愣劲儿。打红了眼,我给他们一碗酒,每个人都挂着手雷,就往敌人堆里冲!”慕容轻尘啐骂道:“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吕惠卿微微一笑,“行了……你啊,就是嘴硬!明明是心里头愧疚,非要来看看引水渠,我可以告诉你,效果很好,只要打败了希志,两年之内,只要两年,于阗故地的引水渠能建成至少200个,顶得上毁掉的8倍了!”
  “我什么时候……”慕容轻尘瞪圆了眼睛,正要争辩,吕惠卿一摆手拦住他,“你要是觉得少,就多抓俘虏,抓的越多,建设西域的奴隶就越多,建得就越快……你这个人啊,别总是装得凶残暴虐的德行,外表奸诈,可是心肝肺都是软的,没劲儿,真是没劲儿!”
  “你才没劲呢!你全家都没劲儿!”
  慕容轻尘气急败坏,他是恨透了王宁安!
  经营西域,派我一个人来就行了,何必派那么多人?
  有个赵宗景也就算了,居然还把吕惠卿派来?这不是给我添堵吗?
  王相公,你太坑人了!
  当然了,慕容轻尘只敢腹诽而已。
  他不服任何人,唯独服气王宁安。
  这位王相公把权谋制衡玩得一点烟火气都没有。
  让赵宗景看着慕容轻尘,小王爷是没那个本事的,可是赵宗景能看得住吕惠卿啊,而吕惠卿呢,又能牵制住慕容轻尘。
  这样一来,西域的几个人就构成了微妙的平衡,不至于有一丝一毫的失控,而且还不会互相掣肘,坏了大事!
  光是如此也就罢了,王宁安把慕容也看透了。
  这小子虽然狠,虽然无所顾忌,但是他毕竟是个人,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也会愧疚,也会自责。
  毁掉坎儿井,那是造了天孽,要遭报应的事情!
  慕容轻尘做得义无反顾,但是他良心上真能过得去?
  还有,那些于阗人,回鹘人,等到战争结束了,他们会不会嫉恨慕容轻尘?
  在这个时候,王宁安派来了工匠,带来了宝贵的水泥技术。
  给了慕容轻尘一个台阶,也给了所有西域人一个交代。
  大宋不但能毁灭一个世界,更能创造一个世界,你们只管放心就是了!
  回到了大将军临时府邸,慕容轻尘感慨万千。
  他撩起了袍子,冲着西京的方向缓缓跪下。
  “王相公在上,属下服了!彻底服了!只有王相公在,慕容唯有肝脑涂地,绝不敢有别的心思!”
  磕过头之后,慕容轻尘起身掸了掸衣服,重新坐在了地图的前面。
  他的脑袋快速转动着,一个个的阴谋诡计不断冒出来——希志,你的麻烦来了!
  ……
  “希志身边有大食人的长老!”
  王宁安已经辞别了赵祯,再度回到西北坐镇。
  随着川军北上,发动总攻的时机越来越成熟了。
  王宁安面对着几个心腹,沉吟道:“慕容判断希志的大军要半年之后,才能攻击蒲昌海。我认为是错的,他低估了宗教的狂热,希志很有可能孤注一掷,在三个月只能发动攻击。我已经飞鸽传书,告诉慕容,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没有可能获胜,也要坚持三个月!”
  王宁安猛地一转身,“诸公,三个月,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半年的时间,必须击败西夏,打通河西走廊!这一次是战前最后的动员协调会议,大家回去之后,必须做好开战的准备。”
  种诂、种鄂、折克柔、王宁泽、王韶,刚从幽州调来的梁大刚和李无羁,全都挺直身板听着,另外还有两位和王宁安平起平坐的相公,一个是狄青,一个是贾昌朝,他们也频频点头。
  该决一死战了!
  贾昌朝率先道:“景平,老夫已经和地方官吏交代了,他们也都下到村镇,去拜会各地的族老士绅。西夏为祸百十年,西北的老百姓都切齿痛恨,这一次朝廷举兵灭夏,西北的百姓愿意鼎力支持!老夫已经集结50万民夫,10万鸡公车!必要的时候,老夫亲自推车上前线!只要有一个士兵吃不饱,穿不暖,老夫愿意交上白首一颗!”
  贾昌朝又语重心长道:“我们这一代人,包括刚刚去世不久的范相公,我们在李元昊的手里,吃亏太多了,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老夫拜托你们了!”
  不得不说,贾昌朝是个实力派,忽悠王宁安未必行,但是这帮年轻的将领都被感动的热乎乎的,尤其是王宁泽,都快要哭了。
  多好的老人啊,真不明白,哥哥干嘛总是让自己防着贾昌朝一家,真是想不通!
  贾相公说完了,狄青也说道:“这次作战,我会把主力集中在静塞军司以东,这里也是西夏防御最严密的地方,如今双方的兵力超过了50万,正在这里死磕。我要做出态势,就是大宋要突破横山,直取兴庆府。而实际上,3万川军,还有河北的一万骑兵,都安排在西线,从癿六岭一线突破,攻击凉州。”
  说到这里,狄青看了看王韶,“青唐这边怎么样,能出动多少人马?”
  “三万!”
  王韶答得很干脆,“这里面有一万三是野利遇乞的人马,本来青唐可以出动更多,但是王宁宏率领着一万人在草头达靼的地盘,维护和西域的道路。青唐要顾全两个方向,要给西域送粮饷军火,还要对付西夏的大军,压力不小。”
  王宁安呵呵一笑,“子纯,撑得住吗?”
  “没问题!”
  王韶斗志昂扬,“王相公,狄相公,下官已经联络了吐蕃各部,大不了我把这些人放出去,让他们杀进西夏,给李谅祚一点颜色看看!”
  狄青正色道:“这是下策,我们要的是整个河西走廊,不能让别人掺和一脚!”
  王韶陪笑道:“下官不是说了,逼得没办法才用么!”
  王宁安见大家议论差不多了,微微一笑,“行了,基本上就按照这个方略执行,各路人马立刻调兵遣将,一个月之内,发起总攻!”
  把大家先后送走,最后只剩下一个王韶。
  “王相公,我刚刚没说实话,其实不是吐蕃各部,而是羌人。”
  王宁安眼珠转了转,“是老狐狸忽悠的吧?”
  “王相公睿智,是一个顶大的羌人部落,一共十万人,都要投降大宋!”


第674章 一杆旗号
  王韶在青唐几年,他的折腾本事丝毫不在王宁安之下,而且又能折节下交,屈身下士,许多吐蕃的部落首领都跟他称兄道弟,好的穿一条裤子。
  就像王宁安学不来赵宗景的亲民做派一样,他也学不来王韶的人格魅力。
  这家伙能让两个头一天还动刀子的部落,转过天在一起喝酒吃烤羊肉,跟兄弟似的。靠着这些手段,王韶在青唐如鱼得水。
  观察西夏的情况就会发现,12个军司,其中六个放在了横山一线,对抗大宋,三个放在东边,应付辽国,三个放在河西走廊,一直到西域一线。
  显然,西夏的重兵都是用来对付大宋的,在青唐方向,他们虽然经常交战,但是西夏却没有把青唐当成主要对手。
  青唐这边,有羌人,有吐蕃人,西夏也有。
  他们之间,是剪不断理还乱。
  王韶经营青唐之后,大力收买青唐的部族,然后利用他们,去影响西夏境内的亲戚,劝说他们投降大宋。
  这是王韶的努力。
  而王宁安呢,一直就没断了算计西夏。
  歼灭铁鹞子之后,他散播是李清出卖西夏,进而挑动西夏内斗,让他们针对汉人下手,同时蕃部也受到了波及。
  接着是通西域商路,很多党项贵胄,还有河西走廊的部族,他们翘首以盼,以为大宋的商人过来,他们能大赚一笔。
  结果李谅祚一意孤行,拒绝全面通商。
  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在大宋尚且要天翻地覆,放在西夏,更是乾坤颠倒,日月无光,要不是李谅祚作风强悍,手段狠辣,早就乱了。
  但是接下来增加赔款,大宋和西夏全面开战。
  庞大的战争负担都落在了西夏各部身上。
  西夏本就是个抢劫集团。
  在太平年景,跟着老大,有吃有喝,谁都愿意服从命令,哪怕吃点亏也认了。可是眼下大宋越发强势,跟着李谅祚,非但没法喝汤,还要割肉放血,甚至把命都交上去,大家伙心里头就越发怨恨李谅祚。
  众所周知,西夏最精锐的步兵是山跋子,他们有不少是羌人和吐蕃人,在过去的几个月,战死的山跋子就有7000人,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
  李谅祚下达征兵令,15岁以上的蕃部青壮都要去横山和大宋硬拼。
  各个部落都不傻,如果放在以往,征伐大宋,油水肥美,大家都抢着去,不让去还有情绪呢!
  可是这一次不一样,大宋的强悍已经越发明显。
  铁鹞子尚且不堪一击,还有那么多新式武器,几十万大军,无穷无尽的粮草……扪心自问,去横山打仗,根本是送死!
  强盗集团就是如此,有好处争着抢着,遇到了硬骨头,立刻四分五裂。
  西夏虽然立国几十年,但是还改不了骨子里带的气质,基因如此,无可奈何。
  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偏偏李谅祚还走了一步臭棋,他为了赔款的事情,放两万宋军进西域。
  赵宗景带着人马在河西走廊路过,一路净当冤大头儿,善财童子,他是吃了亏,可是河西走廊的蕃部不这么看。
  原来传说是真的,大宋果然比西夏大方,人傻钱多,没见呢,青唐的那些吐蕃部落,各个赚得钵满盆满,一堆穷棒子,居然穿上了丝绸,住上了豪宅。
  呀呀呸的,我们差什么?
  凭什么就挨饿受冻,还要把子弟交给李谅祚糟蹋。
  干脆反了算了!
  此时,又冒出来一个老坏蛋,那就是野利遇乞,他陪着元昊创业,在西夏的人脉深不可测,哪怕荒废了二十年,也不可小觑。
  他就联络了一个羌人部落,首领名叫朱令凌,有部众十万人,非常想要投靠大宋。
  ……
  说到这里,也就明白了。
  这十万人不是凭空冒出来的。
  而是各种手段叠加,一大群坏蛋努力的结果。
  听完了王韶的介绍,王宁安暗暗思量,他露出了笑容。
  “子纯,你没有夸张吧?”
  “绝对没有!”王韶道:“其实除了朱令凌之外,还有几个部落,都有心投靠,只是他们的人马太少,没法突破西夏的封锁,我和他们约定,等大宋天兵一到,他们立刻起兵,倒戈一击。”
  这个消息又让王宁安为之一振。
  其实这十万人是个小事,真正重要的是西夏终于开始崩解了。
  作为一个靠着武力捏合到一起的帝国,根基是非常脆弱的。
  匈奴、突厥,大辽,乃至以后的金国,蒙古……全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崛起的时候,势不可挡,可是一旦失败,结果不是亡国那么简单,甚至会灭种的!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朱令凌部并非党项,而是羌人,还是非常庞大的一个部落。
  他们忍受不了李谅祚,选择投降大宋,也就是说,西夏国的外围开始崩溃了,下面就是核心的党项各部,接着就是王室一族……会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去,最终彻底崩解。
  王宁安一直担心一件事,就是打败西夏容易,可治理这么庞大的几千里土地,对大宋来说,负担太大了。
  刚立国的时候,皇帝随便一道圣旨,就可以迁移几十万人,填充边疆,一点难度没有。可立国百年之后,再想移民,朝廷就要拿出各种补贴,就要给足够的好处,不然老百姓才不会乖乖听话呢!
  不管古今,都是这个道理,要不然哪个国家刚建国的时候,就有钉子户?当建国几十年,上百年之后,钉子户越来越多……以至于绊手绊脚,想要干什么大工程,都奇难无比。
  古往今来,人都是这样,没办法的!
  可以预见,治理西夏,会比收复西夏,要难无数倍!
  朱令凌部归降,绝对是个好信号。
  大宋可以利用羌人部落和蕃部,去掌控地盘,然后再徐徐移民,把河套平原都拿到手中……
  王宁安的朋友和学生人才济济,赵宗景有匪气,慕容轻尘有霸气,王韶有魅力,苏轼有才气,吕惠卿阴险狡诈,章敦豪爽精明……这么多人,甘心供王宁安驱使,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王宁安的见识无人能及!
  这不,仗还没打完,他又想到了如何治理。
  王相公,你的目光够长远的!
  “既然决战到了,不如就把朱令凌的归顺,作为大战的开始!”
  王宁安下了决心。
  王韶倍感振奋,忙说道:“朱令凌部现在胭脂山,他们要想归降大宋,最近的路就是走祁连山,进吐蕃诸部,来到青唐。这条路虽然最近,但是也有上千里。让十万老弱妇孺,奔行千里,实在是困难。王相公,我们必须安排人马接应。”
  “子纯,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出来,不必吞吞吐吐。”
  “是!”王韶理了理思绪,“王相公,朱令凌告诉我,现在李谅祚手边能动用的就是两千多铁鹞子,重建之后,李谅祚舍不得投入横山一线和大宋对拼,一直留在手边,充当机动兵力。铁鹞子赫赫凶名,无人不知。大宋不怕,可朱令凌怕啊!他希望大宋能派遣最强的人马,去接应他们,安全脱险。”
  王宁安微微一笑,“他是想要墙骑兵过去?”
  “嗯!”
  王韶道:“本来王宁宏将军在青唐有3000铁骑,可是这些人马都在配合西域作战,抽不出来。下官手里,没有足以抗衡铁鹞子的骑兵,故此……”
  话不用多说,王韶这是来搬兵的。
  王宁安陷入了沉思。
  说起来王家军的精骑也不是无穷无尽的,王宁宣带进西域一部分,王宁宏手里一部分,王宁泽还有一部分。
  这次为了全面开战,又把梁大刚和李无羁调过来。
  现在幽州老爹手边只剩下不到5000人。
  也幸亏这些年把长城经营得固若金汤,其他骑兵也都训练出来,不然连幽州都会出问题。
  王宁安权衡再三,摇了摇头。
  “不行,大战在即,我抽不出人马,更何况就算有精锐,我也不会浪费在这十万人身上!”作为一个统帅,王宁安虽然不像慕容轻尘一样,处处咄咄逼人,但是该心狠的时候,他可是不含糊的。
  “子纯,朱令凌投降是好事情,一定要促成。至于兵马吗?我没有,旗号却有一杆!”王宁安笑道:“如果他们真心投降,一杆旗号足矣!我相信他们会排除万难,顺利归降的。”或许觉着太过冷酷,等了一会儿,又补充道:“再准备100副板甲,3000支骑枪,子纯,你知道怎么用吧!”
  说完之后,王宁安也不等回答,就直奔里面的屋子,王韶愣了一下,也连忙躬身告退。往回走的路上,王韶稍微思量,也就明白了,与此同时,他的后背也湿透了。
  王宁安这是给了王家军的旗号和武器,让他们拿着去吓人!
  如果成功了,朱令凌就能安然无恙。
  如果失败了……反正都是蛮夷,王相公也不会真的在乎他们的生死,如果两败俱伤,或许会更好!
  果然是慈不掌兵啊!
  原来十万人在王宁安的眼睛里,不过值一杆旗号而已!
  王韶顿了顿脚步,神色也变得绝然起来,大战起,谁不是棋子?
  能得到一杆旗号支持,就算是福气了!


第675章 旗号也能吓死人
  战斗的音符,就像是天边的乌云,不停翻滚着,哪怕是苏轼那么迟钝的人,都感觉到了。
  这一次参加直道开通盛典,苏轼有个感觉,那就是巴蜀的乡亲,对西北的战局,甚至比朝廷都热切。
  出兵、送粮食、买战争债券,他岳父王方甚至号召门下弟子,投军报国,消灭西夏。
  苏轼很难理解,为什么保守的巴蜀商人会这么关心战争,正巧大盐商郑宏图北上京兆府,被大苏给撞见了。
  苏轼拿出了从王家顺来的瑶池琼浆,灌了郑宏图二斤酒,他就什么都说了……无论汉唐,巴蜀的富庶都超过江南,甚至可以向上追溯到先秦,在那个时候,风景秀丽,山河锦绣的江南水乡,还是个蛮夷之地。
  以往巴蜀也是道路艰难,但是依旧挡不住繁荣,奥妙在哪呢?
  很多人都想不通。
  江南有粮食,巴蜀也有,江南有茶叶丝绸,巴蜀同样有,江南有海盐,巴蜀有井盐……几乎所有主要商品,双方是势均力敌的,那为什么大宋立国以来,巴蜀虽然也在进步,但总是比不过江南呢?
  这个问题困扰了许多才智之士,直到有一天,六艺商学院十几个学生,给出了答案!
  简单一句话:商业中心转移了!
  汉唐以关中为朝廷中心,以丝绸之路为主要商路。
  巴蜀距离关中最近,离着丝绸之路也是近水楼台。
  所以巴蜀顺理成章,作为最大的商品供应基地,经济繁荣,带来了巴蜀的富裕和兴旺,孕育出文采风流,傲视天下。
  可大宋立国之后,两个要命的东西接踵而至。
  一是东南海路繁荣起来,海外贸易越来越多,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二是西夏崛起,隔绝了丝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