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将门-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意都是类似的,你不承认散播流言,我们也不敢给太子随便扣帽子。但是你抄底股市,把大家的钱都给抢走了,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你要是没错,那谁给我们钱啊?
这帮官吏,异口同声,说认为太子参与商业,本身就是错的。
更有人说商业买卖,重在公平,太子是半君,参与进来,谁敢让太子赔钱,故此只能牺牲无辜,让其他人受损。
言外之意,他们就是受害者,获得补偿,是理所当然。
面对百官的教诲,赵曙呵呵冷笑。
文人无耻,可见一斑!
他充满讥诮,不屑道:“诸位大人的教训,孤听得一清二楚,也都明白了诸位的苦心,孤买卖股票所得,于理不当,于法不合,于情也说不通……故此,孤需要把这些钱归还诸公,你们可是这个意思?”
吕诲等人互相看了看,一起点头,“殿下睿智。”
“哈哈哈!”
赵曙突然放声大笑,笑得大家汗毛都立了起来。
“诸位臣工,既然情理法不通,就要归还,孤认下了,也一定归还!可是……孤想请教,你们这些钱,究竟是哪里来的!”
突然赵曙把清单高高举起,他猛地伸出手指,指着吕诲,怒道:“吕大人,这上面有你们家的30万贯,能不能请你拿出证据,告诉孤,你们家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如果每一贯都是干干净净,无可挑剔,孤不但全数归还,还按照你当时买下的股份归还,也就是说,你能拿到价值90万贯的股票;呵呵,如果你要讲不清楚……你可要知道,朝廷对待贪官污吏,是绝不会容情的!”
轰!
一声炸雷,在所有人耳边响起。
轰隆隆,惊天动地。
可把人们都炸懵了,吓傻了!
要说这一堆人里,最不意外的就是司马光,他管着钱,又是王宁安的留在京城的代言人、如果萧观音和狗牙儿真的有危险,司马光早就出手了。
王宁安把苏轼派回来,就是告诉所有人,谁都不要动,只管看热闹就是。皇帝肯定有办法解决。
当赵祯一口气答应要归还所得的时候,司马光就留着心了。
他在政事堂的几年里,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要想管好庞大的帝国,最根本的就是一个字:钱!
其实很多人看待历史,都会下意识地翻一个错误,认为任何盛世,就是明君贤臣,任何衰败,就是皇帝昏庸,大臣无能……而实际情况,往往不是如此。
那些开创盛世的君臣,未必多完美,而那些亡国君臣,也不一定都是混蛋,之所以会天差地别,是因为治国的难度,完全不一样。
比如汉武帝,他手里攥着文景之治留下来的巨额财政盈余,十足土豪,豪气冲天!做起事情,大刀阔斧,游刃有余,自然显得雄才大略,举世无双。
要是混到了崇祯那个德行,手里没钱,欠了一大堆债,还把唯一能到处抢钱,填补国用的阉党给砍了,无论怎么勤奋,哪怕浑身上下都是补丁,也无法挽回颓势,毕竟不给钱,是做不了事情的……
赵祯当了四十年的皇帝,岂能不懂钱的作用!
大几百万贯的钱,能说退就退吗?
皇帝天生就是最大的流氓,谁信了谁就是傻瓜!
当然了,司马光不会提醒这些人的,你们死不死,跟老子没关系,我就是看戏的。
果然,当赵曙突然发飙,把矛头对准吕诲,可把在在场的人都吓坏了。
天啊,不但要不回钱,还要把命搭进去啊!
吕诲也不是等闲,他知道要是被扣上了贪官污吏的帽子,这辈子可就完蛋了!
吕诲顿时满腔悲愤,怒道:“殿下,臣家中世代为官,承蒙国恩厚赐,有些积蓄,也并不稀奇!臣,臣买股票,也是为了帮着朝廷开发西域,臣之苦心,天日可鉴啊!”
“是吗?”
赵曙一点也不信,“包相公,您身为首相,一年的俸禄有多少?”
“殿下……老臣一年俸禄,加上赏赐,近5000贯。”包拯声音不大,可大家都听得清楚。
赵曙点头,突然转向吕诲,声色俱厉道:“这么说,30万贯,要当六十年的宰相,还要不吃不喝才能攒下来!哦,对了,吕大人,你拿出来的是现金,我朝俸禄,现金往往只有两成,换句话说,需要当300年宰相,吕大人,你们家从唐朝时起,就贵为宰相吗?”
第772章 规范金融市场
吕诲被问得哑口无言,他们家的确是官宦之家,从五代开始,就做官,一直传到了吕端,达到了顶峰,接下来虽然衰败了很多,但是底蕴犹存,族中当官的还不在少数。
只是家大业大,开销也大。
朝廷的俸禄有多少?
以包拯为例,当初他在开封府的时候,一年算下来,也不过3000贯,而起其中实物占了一大半。
包拯拿着这些钱,还惶恐不安,他把每年的所得,拿出大半,资助家乡的穷学生。
自己在京城过得紧紧巴巴,舍不得用蜡烛,晚上点菜籽油灯,弄得一身菜油味,还被同僚耻笑。
如今坐上了首相宝座,俸禄也达到了5000贯,可身为首相,迎来送往,来家里谈事拜访,总要准备一些茶水点心,京城物价高,请家丁丫鬟花钱也多,一年到头,剩不了多少。
任何一个当官的都心里清楚,没有几个真正靠着俸禄过日子的。
更何况一下子拿出几十万贯,这是挣俸禄的人干得出来的吗?
吕诲虽然狡辩,说这是世代积攒下来的,但也只能哄骗小孩子,问题是赵曙并非小孩子了。
“吕大人,孤也不想诬陷你,要不这样,请审计司进入你的家中,如果你不放心,让刑部,御史台也派人过去,仔细清查,如果真是俸禄所得,光明正大,孤情愿意给你赔礼道歉,可如果不是……查出任何一笔钱来路不明,或者是贪贿行为,或者是躲避税收,或者是鱼肉百姓……也请吕大人能知所进退!”
赵曙说完,把目光转向了其他人。
“你们也是一样!”
赵曙冷笑道:“你们不是说孤挣的钱不合理,不合法吗?那你们的钱,一定是光明正大了?有谁经得起彻查,孤立刻返还,如果没有!你们的钱也是不义之财!就算让孤返还,也该返还户部,诸位以为呢?”
还说什么啊?
这帮人肠子悔青了。
刚刚就不该一时脑袋发热,光想着退还财富,就傻乎乎把名字写上去了。
这回好了,钱数是你们自己承认的,等于把罪证塞给了太子,把刀把送到了人家的手里,想抵赖都抵赖不了。
吕诲还算是好的,他的钱不是最多,而家中有做了一百多年的官,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勉强能争辩两句。
试问,那些出身寒微的,只当过十几年官的,你们的钱哪来的?
靠着俸禄攒十辈子也不够啊?
只要你说不清楚,还不是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们面面相觑,浑身乱抖,吓得脸都绿了。
这就是没有老前辈坐镇吃的亏!
假如贾昌朝在,他一定不会让大家签名,授人以柄……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君臣争斗,臣子有半点不占理,君王就能玩死臣子。
更何况有真凭实据在,铁证如山,这可要了命了!
大家面面相觑,突然一起跪倒,冲着赵祯痛哭流涕。
“陛下!圣人!臣等糊涂,臣等利欲熏心,还请圣人开恩啊!”
“臣等忠心耿耿,这一次臣等也不是为了一点区区家财,实在是为了军国大事。”
“对啊,是有人随意造谣生事,动摇军心,臣等才仗义执言,上书请求彻查啊?”
……
这帮家伙玩变脸的速度,那是真够快的。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想当初贾昌朝就是告诉大家,不就纠结在钱上面,一定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可结果呢?
就因为一时贪婪,赵祯随便抛出了一个诱饵,他们就上钩了,自作孽不可活啊!
眼看着百官痛哭流涕,政事堂的几位心思不一。
王安石当然很解气,平时就是这帮家伙阻止青苗法,阻止方田均税法,张口闭口不与民争利!要休养生息,爱惜民力!
说的多好听!
朝廷借青苗钱,就是盘剥无度,就是罪孽滔天,那么试问你们诸位!
清单上,七百多万贯,又是怎么来的?
哪一文不是民脂民膏,哪一文能对得起良心?
而且王安石一清二楚,对于官绅来说,流动的货币,永远都是小头儿,可能只占据一家财富的一两成,最多不会超过三成。
换句话说,能拿出十万贯,他的田产房子就值100万贯!
大宋朝穷吗?
一点都不穷!
全天下的官,几乎都脑满肠肥,一个个富得流油。
正因为变法都落到了他们的身上,割他们的肉,抢他们的利益,才会有那么多人反对自己,王安石越发斗志昂扬,他恨不得赵祯降旨,立刻抄家灭门,把这些人的财产充公,大宋朝的户部也就充实了。
他有心站出来说话,可又一想,这次政事堂是包拯主事,而且包拯和赵祯之间的对话,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
赵祯真正信任的是这些老臣,还是看看包大人是什么态度吧!
老包此刻也挺为难。
说句实话,他觉得赵祯和赵曙这么干有些不地道,摆明了是请君入瓮,引诱百官上当。作为首相,是他来谈的,百官愿意在清单上签名,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相信老相公能为大家主持公道。
结果呢!
却被摆了一道,包拯的老脸也火辣辣的难受。
如果换成文彦博或者贾昌朝,哪怕宋庠那些人,都不会如此,奈何包拯就是个君子,君子慎独,不欺暗室。
百官搜刮民脂民膏,固然不对,但是也要明正典刑,堂堂正正才行……靠着欺诈的手段,骗来了证据,对一个帝王来说,并不是很光彩……
包拯沉吟许久,才咳嗽了两声。
“启禀圣人,老臣以为此次殿下购买股票,乃是护盘之举,为了防止股市崩溃,并没有什么过错……而因为购买股票,而赚了利润,也是合法所得,只能说明殿下投资眼光高明,不必归还所得。”
赵祯含笑,“包卿,那百官呢?”
“回陛下,我朝虽然不许百官直接经商,但是却不限制亲友子侄,有些人家经营得法,积攒了庞大家产,也是有可能的……若真有违法,自然需要严惩。”
赵曙听得明白,敢情老包这是想放水!
他立刻道:“包相公,你可是说了,不许百官直接经商,那他们购买股票债券,这算什么?”
“殿下,老臣要说的正是此事,这些年来,债券股票,交易频繁,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贯,上千万贯,牵连方方面面,关乎国计民生,军国大事……结果股市和债市都是民间主导,究竟算不算经商,都说不清楚,恐怕不尽合理!”
韩绛也站了出来,他竟然附和包拯的看法。
“圣人,殿下,这次的事件,教训不小啊!臣听闻股市和债市都设在了白马寺和大相国寺,一个出家人的方外之地,居然每天迎来送往,客商云集,交易钱货,数额惊人,本就不合适!而且把交易市场放在民间,就会出现听风就是雨的情况,随便几句谣言,就能动摇人心,扰乱天下……臣久在审计司,以臣的经验来看,应该把股市和债市收上来,由朝廷主持才是正道。”
赵曙很不高兴,呀呀呸的,好不容易捏住了证据,正好狠狠收拾这帮士人,最起码要把他们送到西域吃沙子。
怎么一点罪过没有了,反倒要把股市和债市收走,这是什么道理?
他就想说话,突然,赵祯一摆手,赵曙就吓得不敢多言了。
“包爱卿,韩爱卿,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一次的事情说到底,还是金融缺少法度,司马爱卿,你要立刻责成户部,把交易规范拿出来。同时要选定专门场所,设立股市和债市,不能留给民间了,更不能随随便便,就让流言蜚语影响了朝局。政事堂,还有六部,要尽快落实,在十天之内,朕就要看到结果。”
赵祯说完,摆了摆手,“朕也乏了,你们都退下去吧!”
“遵旨!”
包拯带着头,从寝宫里退出来,吕诲等人早就成了霜打的茄子,浑身上下,都被冷汗湿透了,跟从水里爬出来似的。
他们现在还迷迷糊糊的,不知所措。
刚刚赵曙手握罪证,眼看就要一场杀戮,大家伙都逃不过抄家发配的下场,可一转眼,峰回路转,赵祯居然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还答应把股市和债市收归朝廷所有……只要归了朝廷,百官就能插手,以后也就不会吃大亏了。
这么说,陛下还是向着我们的?
百官们五味杂陈,左思右想,也没有一个准主意,皇帝到底想干什么啊?他们和外面的人凑在一起,互相商量了半天,有人就提议,咱们费什么劲儿啊!
赶快去找老前辈请教吧!
这时候就要靠着贾相公给大家指点迷津了!
……
“圣上高明啊,还记得许多年前,一场铜价危机,彻底造就了皇家银行,从此财权两分,宰执这边权力大为削弱,陛下这一次是故技重施啊!”
贾昌朝看了看面前这帮战战兢兢的人,“行了,你们都偷着乐吧!回去喝点酒,放松放松,就当没这回事了!损失一点钱,不至于抄家掉脑袋,也不会充军发配了。你们要是不甘心,回头好好研究一下金融,没准很快就能把损失补回来,记住了,以后别犯傻了。”
贾昌朝老气横秋,教训了一顿,就把这些人送走了,皇宫大内,赵祯也在耳提面命,“皇儿,如果父皇把这些人都废了,只怕股市和债市都会成为禁忌,再也不会有人敢投资了,没有了金融保障,西域开发,就会严重受挫,这也是你师父的意思……”
第773章 勇敢的吕诲
王宁安拿下甘州,已经有一个月了。
赵宗景,慕容轻尘,还有吕惠卿,章敦,这几个人都来过了甘州。他们凑在一起,没什么别的事情,就是喝酒,庆祝,然后鬼哭狼嚎,乱喊乱叫……
人都说筚路蓝缕,创业维艰。
其实真正做起来,王宁安反倒觉得没什么困难。
道理很简单,有人作乱,派兵平叛,有士兵要退伍安顿,直接划分土地,缺少官吏,就从发配的那一堆人里找。想盖王府,划一块地方,找齐工人,立刻就能动工。
不管干什么,都是一道命令的事情……王宁安突然醒悟过来,创业的确很难,只是难的是占有资源,像他这样,弄了一大块地盘,手握着大把的资源,还真没什么麻烦的。
想想吧,历代的皇帝,只要从战乱之中走出来,顺利得了天下,接下来总能大刀阔斧,做很多事情。
哪怕赵大这样的,都能扫灭一堆小国,喊出卧榻之畔岂容他人酣睡的豪言壮语。
只是等待几十年之后,资源分光了,利益都拿走了,剩下不管怎么分,都要从一部分身上割肉,去填补另一部分人。
换句话说,无论做什么,都要先得罪一批人。
自从秦汉以来,夺得天下的人不少,改革成功的却寥寥无几……或许原因就是如此吧!所以,不要嘲笑那些守成之君,更不要瞧不起亡国之君,真正把你放在那个位置上,没准做得更差。
面对绵密的利益大网,哪怕再强大的人,也要望而却步,徒呼奈何!
“二郎,莫非你也杀不动了?”文彦博捏着夜光杯,醉眼朦胧道。
王宁安哼了一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哈哈哈,王二郎,只怕你这个鸿鹄也只能飞一房高了!光是债市和股市,你就心满意足了?连一个对手都没有拿下,让老夫瞧不起你。”
王宁安一口喝干了杯中酒,“文宽夫,你少玩激将法……谁告诉你我的后招到此为止的?又是谁告诉你,债市和股市算不得什么的?”
文彦博也严肃起来,“债市和股市,又有什么花样,无非是多一个圈钱的场所,多一个暴富的路子而已!”
王宁安晃了晃手指头。
“文宽夫啊,就你这两句话,足见你才是个燕雀,是个家雀!”王宁安放声大笑,“西域通了,黄金马上就要运到京城,朝廷就要发行金币……宽夫兄,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文彦博迟疑一下,“还能如何,无非是户部的亏空能填补起来,朝廷的钱更多了。”
“错!”王宁安道:“是钱多了,可不只是朝廷,而是整个大宋!”
“有区别吗?”
“当然有。”王宁安凑到了文彦博的对面,笑得特别开心。
“海量的金币供应,就会增加大宋的货币数量……到时候,就会发生一场价格革命,所有的东西,都要用货币重新计价,原来存在的以物易物,实物税收,都会被淘汰……这个价格革命,会重塑大宋的社会结构……由于掌握黄金,掌握货币流动的是金融工商集团,他们会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原材料和粮食,压低地租,想办法让地主破产……他们要在这一场革命当中,彻底掌握这个社会的经济大权!”
文彦博何等聪明,又和王宁安混了这么长时间,那些新词,他一点不陌生,老家伙浑身的汗毛都立起来了。
“王宁安,你这是要摧毁所有士绅啊!”
“时代潮流,浩浩汤汤,逆死顺生,我也没有办法!”王宁安无所谓道。
“那,那股市和债市又有什么作用?”
“当然是吸收资本了。”王宁安笑着解释,“货币增发,就好像堰口放水一样,如果任由货币流入商品市场,到时候粮食啊,布匹啊,原料啊,都会疯涨,大多数市民百姓都会承受不住的……而且普通的商业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可以容纳海量货币。没有办法,只能另辟蹊径,开放金融市场,让增发的货币先进入金融市场,然后再逐步流出,这样整个价格革命,就处在掌握之中。”
王宁安不管文彦博懂不懂,反正他很相信自己的判断,他在上辈子就经历过一次,只是那时候他还很小,根本不记得什么,直到后来读书的时候,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大约在九十年代初,启动货币化进程,把之前几十年积累的社会财富,转变成货币计价,一个简单的标志,就是各种粮票,布票,煤球票……逐步废止,与此同时,也发生了物价上涨,老百姓常说钱毛了,就是那段时候。
恰巧也就是那个时候,股市出现了,债市也出现了……以王宁安两世为人的智慧,当然能想明白,这就是增加两个新的蓄水池,吸引货币进入,免得水漫金山,物价失控……虽然时代不同,但是遇到的情况还是类似的。
不要以为从西域弄到了黄金,能发行金币,增加财富,那就是好事!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
信不信,大量发行货币,如果没有金融市场撑着,直接流到实体市场,保证像明末一样,海外的白银涌入,物价飞涨,土地兼并加剧,农民破产,变成流民,接着就遍地烽火,狼烟四起,直接把一个国家折腾没了。
王宁安预计到了接下来的危机,所以他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金融市场,这也就是王宁安给赵祯送去密折,上面所写的内容。
盛世危言。
赵祯也不得不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他和王宁安一样,生怕彻底摧毁信心,如果几年之内,金融市场都一蹶不振,那么开发西域,给大宋带来的就是一场灾难!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令人惊讶的是文彦博居然很快领悟了,他老人家可不是穿越者,但是凭着几十年的宦海沉浮,加上这几年的金融恶补,文彦博的功力也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
文相公意味深长,叹口气道:“二郎,老夫这辈子佩服的人不多,你算头一位!别人都以为开发西域,抢黄金,抢宝石,是天大的好事,唯独你看出了背后的危机,老夫不服也不行了!不过……你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哦?请宽夫兄指点,我哪里错了?”
“你太小看大宋的士人了!”
文彦博笑道:“利之所在,没有人能抗拒的……就算你鼓动陛下,把这次冒出头的人给杀了,依旧会有无数人投入到金融市场的,你一点也不用担心……就好像你把老夫,还有耆英社的人都弄到了西域,就以为天下太平了,可结果呢?没了我们,朝廷斗得更厉害了!”
文彦博哈哈大笑,“所以啊,王二郎,你的火候还不够啊!”老文仰天大笑出门去,留下王宁安,气得脸色苍白,嘴唇颤抖。
“你这个不要脸的老货!早晚有一天,我要让你身首异处!”
……
还真别说,王宁安把大局看得通透,可是文相公把人看得明白。他们两个,谁高谁低,怕是只有老天爷才知道了。
吕诲最近很衰,他在股市上,赔了快30万贯,挑头闹事,又让赵祯给套路了,而且和太子冲突,他今年在吏部的考评,只得了丙等。
按照规矩,他很可能被贬官外调,从此失去回京的资格,颠沛流离,直到挂掉!
没有任何人能够帮助他,吕诲烦躁而无助,就在这时候,离着他家不远,挨着御街,一片房产被化为股市。
赵祯的旨意落实很快,朝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