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3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在这时候,赵曙又出来了,他的脸上挂着泪珠,显然刚刚哭过,他直接走到了王宁安的面前,满脸的不敢置信!
  “师父,你,你怎么会答应那种条件,弟子,还有大宋的百姓,可离不开你啊!”
  此话一出,把旁边的欧阳修都吓坏了,心说王二郎啊,你到底和陛下玩什么鬼把戏,答应了什么?
  赵曙咬着牙,近乎哀求,“父皇刚刚说了,他,他愿意收回,师父,你,你也收回好不好?”
  王宁安淡淡一笑,“殿下,臣始终是大宋的臣子,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不会变的。至于我答应陛下的事情,不是什么限制,相反,是一个保护!师父可不想赖在一个位置上,坐得屁股生疮,惹得人人唾弃。天下何其之大,师父还想好好体验,殿下,你可不许害我!”
  赵曙嘟着嘴,赌气道:“师父,你太狡猾了,等,等日后,弟子也退位,然后也到处看看!”
  听着这师徒的话,欧阳修有点迷糊。
  “二郎,殿下,你们能不能说明白点!这是个什么条件,让我也听听,给你们做个证明人!”
  王宁安和赵曙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回绝了醉翁。
  “你老啊,还是继续醉着吧!”
  三日之后,赵祯含笑驾崩于大内,举国皆哀……


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
  赵祯驾崩,消息传出,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
  老百姓自觉束上白色的腰带,拿着蜡烛纸钱,到街口焚烧,遥望着皇宫的方向,无人不痛哭流涕。
  哪怕那些苛刻的老板东家,也会选择停下来。
  更有许多人痛哭流涕,泪水止不住流淌。
  比如龙门镇的那位秦老板,过年都舍不得给工人休息,可是听说皇帝驾崩,他愣了一阵,用力甩头,眼圈却是红了。
  立刻拿出了10贯钱,去给皇帝购买祭祀的香烛,然后告诉所有工人,休息一天,回家去祭奠老皇帝,谁敢怠慢,往后就别来上工了,做人要是连最后的良心都不讲了,那和禽兽还有什么区别!
  赵祯御极42年,做了太多的事情,从上到下,几乎每一个人,都发自肺腑,尊重爱戴这位皇帝陛下。
  很明显感觉得出来,赵祯的一生,应该分成两段,前段以仁恕治国,宽厚待民,休养生息,以致物阜民丰,文治昌隆。
  其实在很多宋人的眼睛里,赵祯创造的盛治,是远远超过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的,当然,后世忽略了赵祯,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位皇帝在武功上乏善可陈,相反,还出现了西夏叛乱,在内政上,庆历新政又虎头蛇尾。
  光是这两项,就把赵祯从历代圣君的行列之中,拉了下来。
  不过在王宁安的努力之下,赵祯盛治,再无半点缺憾。
  论起武功,平定岭南,开疆交趾,收复幽州,压制契丹,攻伐西夏,夺回横山,打通河西走廊,建立陇右和西域都护府,大宋之疆域,比肩汉唐。
  万邦臣服,天威赫赫,值得大书而特书。
  在文治上,已经推行了近十年的变法,初见成效,府库丰盈,经济,文化,工业,金融,城市,教育……等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诚然,在这场变革之中,有很多人受损了,有很多人觉得活得更累了。
  但是至少没人敢违心地说,赵祯失败了,或者敢把罪责加到皇帝头上。
  赵祯离开了,他给太子的遗诏,要求一切从简,更不要折腾民间,给老百姓带来不便。
  民间的所有祭祀活动,完全是出于百姓本心,没有半点强制,一切井然有序,所有场所,自觉停下了娱乐活动,人人都换上素雅的衣服,寄托哀思……皇帝做到了这个地步,坦白讲,不敢说空前绝后,也差不多了。
  ……
  从赵祯驾崩,足足一天的时间,赵曙水米没沾唇,他先是和宫人一起,将父皇装殓完毕,然后就跪在灵柩的前面,不停抽泣。
  赵祯是老来得子,他比寻常的父亲更加疼爱儿子。
  赵曙从一生下来,就得到了最好的东西,父皇就是山岳,时时刻刻,呵护着他,尤其是这两年,为了替他扫清一切障碍,父皇什么都做了,一想到父皇忍着病痛,为自己苦心谋划,费尽神思,赵曙就伤心不已,悲痛欲绝。
  又岂止是他一个人,包括群臣在内,同样无不伤心落泪。
  但是好在这里面有几位老前辈,能稳得住,不会因为悲伤而耽误了大事。贾昌朝就抹了抹眼泪,然后对王宁安道:“王爷,当务之急是给大行皇帝操持丧事,然后恭请新君登基。你是陛下的托孤之臣,又担着政事堂的担子,你全权安排吧!”
  王宁安深吸口气,他抿着嘴,微微点头,并没有推辞。
  先是来到了赵曙的身边,在太子耳边低声说了两句,赵曙乖巧点头,王宁安扶着他起来,先到了偏殿,这里没有太多的东西,只是一张龙椅。
  王宁安请赵曙坐下,然后他率领群臣,一起下跪,行大礼参拜。
  赵曙吓了一跳,惊呼道:“师父,怎么能跪弟子,快起来!”赵曙伸手去搀,王宁安却坚定摇头。
  “君臣有别,请陛下受臣等大礼!”
  说完,王宁安带头跪拜!
  一个“陛下”让赵曙打了一个激灵!
  是啊,从父皇驾崩,他就不是太子,而是大宋的至尊!是新的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奇怪的是,赵曙没有太多的喜悦,相反,十分惶恐。
  而且他也清楚,想要给亿万百姓当好这个君父,该有多么困难!
  皇帝不但是荣耀,更是责任!
  沉甸甸的担子,他现在就有些喘不过气,也不知道父皇是怎么撑42年的!
  赵曙脑袋快速转动,等到王宁安等施礼完毕,他立刻跳起来,把师父率先搀起,然后又对几位老臣说道:“诸位都是硕德元老,国之股肱,我……朕,朕心烦乱,还请你们拿主意吧,朕一切照办。”
  贾昌朝立刻道:“陛下,事务虽然繁多,但是首先要确定大行皇帝的两号,昭告天下。”
  所谓两号,就是庙号和谥号,相当于对大行皇帝一生功过的概括,马虎不得。
  赵曙受到过全套的皇家教育,当然清楚,他沉吟一下,缓缓道:“父皇一生,神文圣武,仁慈爱民,朕便览史册,唯有汉文帝可以比拟。然则汉文帝悠游退逊,多怠废之政,又远不及父皇,朕以为当用美谥,以昭父皇之德!”
  贾昌朝称赞道:“先帝文韬武略,无可挑剔,老臣以为,可称祖!”
  通常开国皇帝才会成为祖,后面的皇帝称宗。
  到大宋为止,还没有哪个朝代有两位“祖”,就连后世熟知的明成祖朱棣,最初也是称明太宗的,只是到了那位最别扭的嘉靖皇帝,他认为朱棣从长房一系夺下了皇位,帝系移转,可以称祖,愣是给抬成了成祖皇帝!
  当然了,他这么干,是为了给自己接堂兄正德的皇位提供正当性,而且朱棣也确实靠着靖难之役,夺下皇位,情有可原。
  但是有一朝居然三位“祖”那就殊不可解了!
  你在关外,建基立业,靠着十三副铠甲起家,创立八旗,当然可以成为太祖,至于后来杀进了山海关,夺下了大片的江山,国土增加了百倍不止,从偏安一隅到君临天下,成为天子。
  不管如何,称世祖,也算是勉强贴切。
  但是第三位就是笑话了。
  首先你承袭父皇的位置,帝系没有转移,你称圣祖,把你爹,你爷爷放在哪里?难道你和你爹肩膀一般齐,或者你还胜过你爷爷一头?
  其次,你的任内,是发生了不少事情,但是整体疆域并没有扩大多少,只是一些边陲离岛,无关痛痒,没有真正改变多少疆域,就凭这点功业,就想称祖,只能说,真是好大的一张脸!
  ……
  贾昌朝提议给赵祯称祖,他有两条,第一赵祯迁都洛阳,朝廷重心从东到西;其次,收复了幽州,打通了西域,疆域增加了近一倍。
  尤其是收复幽州,从唐末以来,历代皇帝,都心心念念,想要打败契丹,光复故土,但是唯独在赵祯手里实现了。
  当年太宗皇帝就立下了规矩,能收复燕云,要异姓封王,王宁安也正是靠着收复幽州,加上打败西夏的功劳,才坐上了西凉王的位置。
  给赵祯称祖,是说得过去的。
  不过欧阳修摇了摇头,“先帝慈恕恭俭,谦逊纯孝,万万不敢凌驾太宗和真宗之上……老臣斗胆认为,应该称宗!”
  贾昌朝竟然也没有坚持,看起来大宋的臣子远比某一朝要脸多了。
  “那该称什么?是高宗,还是世宗?或者,其他的?”
  这一次王宁安开口了,“仁宗吧!”
  宋庠眼前一亮,立刻赞道:“为人君,止于仁!西凉王的建议是合适的!”
  欧阳修抓着胡须,缓缓道:“蓄义丰功曰仁;慈民爱物曰仁;克己复礼曰仁;贵贤亲亲曰仁;利泽万世曰仁;功施于民曰仁;屈己逮下曰仁;度功而行曰仁;宽信敏惠曰仁;爱仁立物曰仁;体元立极曰仁;如天好生曰仁;教化溥浃曰仁;慈心为质曰仁;惠爱溥洽曰仁……先帝称仁宗,当之无愧!”
  他们都表示了赞同,可司马光却有些迟疑。
  “仁宗诚然不错,但是先帝御极42年,尤其是最后的十几年,奋发有为,北伐契丹,收复幽州,西定党项,开拓西域。更有万邦来朝,君临天下!以如此武功,如此威势,只是一个仁字,未免不能概括先帝一生。”
  司马光的水平不是盖的,他这么一说,大家也都陷入了为难当中。
  以往评价皇帝,只是一个字就足够了。
  但问题是赵祯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两段,不管用什么字,都会有所偏颇,没法盖棺论定。
  大家都面面相觑,不停想着办法。
  这时候王宁安沉吟了一下,他提议道:“你们看,能不能在谥号上,体现一下?”
  其实从汉高祖刘邦算起,皇帝就是有两个号,但是汉唐都比较看重谥号,比如汉高祖,其实就是个错误的叫法,准确说是太祖高皇帝,谥号是高,汉文帝的庙号是太宗,谥号则是文,武帝的庙号是世宗,而谥号是武。按照汉代的习惯,通常还要加一个孝,比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
  当然,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人们是比较肯定谥号的。
  唐初的时候,也是如此,但是唐高宗李治给他爹加了一个文武圣皇帝,使得谥号一下子突破了两个字,达到了三个字之多。
  道德经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达到了三个字之后,往后皇帝的谥号就越来越长,跟老太太的裹脚布似的,全都是吉利话。所以到了宋代,相对而言,庙号就显得更重要了,起到了盖棺论定的作用。
  一直到了朱元璋的时候,他把谥号和庙号结合起来,才显得比较清晰明白。
  王宁安也是沉思许久,才说道:“就定为仁宗武皇帝,你们以为如何?”


第825章 果断的曹太后
  王宁安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许,包括赵曙在内,念叨了两遍,也觉得很适合父皇,因此两号就确定下来。
  剩下的事情好办了,欧阳修,贾昌朝,宋庠几个凑在一起商量,立刻将其他的字补上!
  仁宗,体天法道诚纯肇运极功全德睿哲明孝武皇帝。
  赵大叔得到了盖棺论定,一个时代也就正式结束了。
  群臣拖着疲惫的身躯,还要继续处理皇帝的丧葬事宜。
  王宁安走到了赵曙身边,低声道:“陛下,你也休息一下吧,半月之后,就是陛下登基大典,万千百姓都看着这一天呢!陛下可不能让先帝失望。”
  赵曙点了点头,他突然抬起头,恳求道:“师父,在没人的时候,我可不可以还叫你师父,就像以前那样。我,我已经失去了父皇,不想再失去师父了。”
  小家伙可怜巴巴,王宁安的心头一酸,赵曙才十六岁啊,放在后世不过是刚刚上高中的孩子,纵然有再多的锻炼,受了再多的教育,他还是太小了。
  失去了父亲,又面临这么大的压力,真是不容易。
  王宁安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身为臣子,不可僭越,不过陛下既然为九五至尊,称呼的事情,自己拿主意吧!”
  赵曙眼前一亮,兴奋点头,“多谢师父!”
  王宁安感叹道:“陛下,早点歇着吧,我大宋文武制度完备,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嗯,有师父在,我就安心了。”
  赵曙突然想起一事,“师父父皇骤然驾崩,我,我身为人子,想要替父皇守孝,师父以为如何?”
  王宁安立刻道:“按照先帝遗诏,以日易月,只要守27天即可,莫非陛下不满意?”
  “嗯!”赵曙闷着头道:“士人尚且要守三年,皇家难道还比不上士人吗?再说了,父皇又是那么照顾我,替父皇守孝,也是情理之中啊!”
  王宁安倒是不怎么同意,说实话,他是不喜欢守孝的。就拿一个官员来说,从30岁中进士,最多70岁致仕,甚至很多人还活不到七十。
  不过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而已,父亲死了守三年,母亲死了又守三年,做事的时间就少去了五分之一,实在是太浪费了。
  就拿包拯来说,他一共为父母守了十年,老相公的孝道王宁安佩服,但是把宝贵的时间浪费掉,也未必合适。
  只是有些事情真是不好说出口。
  总不能告诉赵曙,你爹死了,不算什么,不值得浪费时间,替他守孝……要真是这么说了,跟禽兽有什么区别。
  王宁安思索道:“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朝廷事务繁杂,而且大宋又处在剧烈变更之时,先帝仁慈爱民,勤于国政,不会喜欢陛下置万民于不顾的?”见赵曙闷着头,不高兴,王宁安又道:“陛下若是思念先帝,不妨适当延长时间,另外在国政之余,也可以抽出时间,静思哀悼,不必太在乎形式……毕竟先帝也希望陛下能光大江山,把祖宗基业守好了。”
  赵曙有些失望,可还是点了点头。
  “师父,这么多事情要靠着你处理,多保重身体。”
  赵曙辞别了王宁安,暂时回东宫消息,赵祯刚死,福宁殿还没有清理出来,直接让新君住,显然不合适。
  王宁安不得不一样一样安排,好在朝中还有一帮老臣,还有司马光这些人在,王宁安只要协调好了,把事情分派下去,也就没什么了。
  忙活到了第二天下午,王宁安终于抽出了一点空,让人把钱乙请了过来。
  见面之后,开门见山。
  “钱太医,你查得如何了?”
  钱乙满脸羞愧,因为他去年告诉王宁安,赵祯应该能挺到秋天,谁知春天刚开了一个头儿,皇帝陛下就走了,弄得太子的大婚都来不及办,身为医生,犯了这么大的错误,钱乙十分惭愧。
  尤其是他给赵祯请过很多次脉,皇帝的身体很糟糕,但是也没有到了立刻驾崩的程度。
  “王爷,现在回想起来,大约就是在所谓大凶之年的说法出来,先帝有一阵子情绪波动,还吐了血,伤了神,从此之后,身体便越发糟糕,以至于回天乏术。当时我只是以为伤损根本,是情理之中,可现在想起来,似乎……另有隐情!”
  王宁安低垂着眼皮,他当然清楚那一段的事情。
  赵祯一度想要废了曹皇后,防止后宫干政。
  可是就在即将出手的时候,赵祯突然发病,后来就有人上书弹劾,把这事情戳破了,赵大叔也就没有继续发难。
  按照钱乙所说,赵祯脉象混乱,身体突然变差,正好和这个时间不谋而合!
  “钱先生,你可有什么证据?”
  钱乙点了点头,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手帕,展开之后,里面放着不少香灰。
  “这是?”
  “王爷,这是太医院特制的梦甜香,从一年之前开始,陛下就睡不着觉,每逢夜晚,不得不点上梦甜香,帮助睡眠。”
  王宁安立刻警觉,“钱太医,莫非有人在香中做了手脚?”
  “不不不!”
  钱乙连连摇头,“陛下宫中的一切,我都会清查,绝没有问题。而且自从上一次宫中出了中毒的事情,更不敢有人下毒,只是……”
  “只是什么?”
  钱乙抬起头,低声道:“梦甜香虽好,可是药三分毒,要是有人用了双倍,甚至三倍的梦甜香,确实能戕害龙体……我清查了一下香火,确乎是多了一些。”
  王宁安吸了口气,他脸上变了颜色。
  梦甜香毒性很小,普通多点一点,最多是头脑昏昏沉沉而已,没什么大问题。可赵祯不行啊,他身体衰弱,稍微有点变化,就会损害龙体。
  用这一招对付赵祯,不得不说,实在是够阴险的!
  究竟是谁,是谁暗算了皇帝?
  王宁安突然暴怒,他切齿咬牙,“钱太医,你继续查,我会安排人手,务必要弄清楚真相,敢暗算先帝,就敢动当今皇帝,如此丧心病狂之徒,留在世上,就是个祸害,务必要斩草除根!”
  “明白。”
  钱乙点头下去,不止他一个,连皇城司的人也动了起来,其实有本事在皇宫大内动手脚的,无非就是那几个人……王宁安其实早就有了猜测,只是他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查,结果赵大叔就先驾崩了。
  都怪自己,太爱惜羽毛,生怕被猜忌,也怕有人说他是要夺权,架空皇帝,结果就犯了犹豫不决的错误。
  你不出手,那些宵小之徒就不会罢手!
  王宁安陷入了自责当中,正在这时候,突然有消息传来,说是二皇子赵宗霖,因为先帝驾崩,陷入了无比的悲痛当中,哭喊着去拜祭先帝,结果在路上失神,跌落水池当中,惊吓过度,已经病倒了!
  赵宗霖病了?
  王宁安大吃一惊,按理说,这个二皇子就是嫌疑最大的那个,王宁安要查的也正是他!
  二程和张载都抓了,本来就想处理他,是顾忌赵祯的身体,才没有捅出来,他却在皇帝驾崩之后,立刻病倒了,真是蹊跷啊!
  ……
  “是哀家下的命令!”
  曹皇后……呃不,是曹太后了,她脸色凝重,立在赵曙的面前,低声道:“是这个逆子,他收买了福宁殿的太监,把先帝的梦甜香加了一倍,谋害先帝,其心可诛!”
  赵曙听完,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的拳头不由得攥了起来,想想吧,父皇临死之前,还告诉自己,要好好照顾赵宗霖,让他当一个富贵闲人,衣食无忧!
  或许,父皇早就知道了赵宗霖暗中的动作,只是父皇不愿意,也不忍心掀出来。
  结果就因为赵祯的一念之仁,赵宗霖居然找到了下手的机会,弑君杀父,还真是和他娘一样,够狠,够毒,都辣!
  赵曙切齿痛恨,“母后,当真是他干的?那他就该凌迟处死!”
  曹太后微微摇了摇头,“陛下,先帝刚刚去了,你就杀死他的儿子,自己的兄弟,如何向天下人交代?而且先帝一生文治武功,最后落得死在自己儿子手里,这名声传出去,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了,可,可要是赵宗霖真的下了黑手,不杀死他,更对不起父皇在天之灵。
  还没正式登基,就出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赵曙真的有些抓狂了。
  看着儿子来回乱转,曹太后忍不住摇头。
  嫩,太嫩了!
  连这么点事情都处理不好,还怎么和满朝的老狐狸斗?
  “陛下,你可愿意听母后的安排?”
  赵曙犹豫片刻,低声道:“母后,有何妙计?”
  “妙计谈不上,赵宗霖不是落水了吗!也病了,就给他开药,让他吃,是药三分毒,他那么了解药性,吃个两三个月,只怕就会好起来的。”
  赵曙皱眉了眉,却发现母后嘴角的冷笑。
  吃两三个月,不会吃好,而是吃死!
  好啊,真是好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就把赵宗霖给干掉了!
  这一招高明!
  赵曙连连点头,挑起两个大拇指,曹太后起身,拍了拍儿子的肩头。
  “唉,你啊,还是太年轻了,一点手段也不会用。”曹太后思忖道:“你可是大宋之主了,要尽快成熟起来,尽快撑起这片天……等你父皇的丧事办完,母后就给你主持大婚,多选几个妃子,开枝散叶……这人啊,不当爹,就成熟不了!”


第826章 赵曙的高招
  赵曙失眠了。
  偌大的宫殿,孤零零一个人。
  就连他最尊敬的师父,还有最信任的朋友,都没法请教,这一关他必须自己闯过去!
  赵宗霖涉嫌谋害先帝,不管是他主使的,还是只卷入其中,都绝对不能活着。母后的办法不错,让他稀里糊涂病死算了,甚至可以对外宣称,是思念先帝,哀恸伤身所至。
  父皇多了一个孝顺的儿子,皇家也少了一桩丑事。
  赵曙不是笨蛋,其中的份量他还是掂量清楚的。
  哪怕他答应了父皇,要保二弟,但是到了这时候,他也不会客气的。
  真正让赵曙发愁的是母后。
  断然处置赵宗霖,让赵曙大吃一惊,果然姜是老的辣,相比之下,他差得太远了。更让赵曙不安的是曹太后透露出来的意思。
  居然要给他主持大婚,还要多选几个妃子。
  天可怜见,他答应过王青,五年之内不纳妃的,而且就连王青也没有入宫啊!
  母后这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