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将门-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大笑开心,消息用了半天不到,就送到了开封。
  听到消息之后,张方平整个人都不好了!他捏着号外,指甲都刺入肉里而不自知。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紫,变得比川剧还快!
  没脸活着了,亏自己一把年纪,居然大言不惭,跟小丑似的,这不是千古笑柄吗!
  晚节不保啊!
  张方平不停念叨着,跟着了魔似的,突然,他抬头看到了粗木房梁,一尺多的直径,上好的硬木,足够吊起一个大活人了。
  张方平搬起一把椅子,放在桌子上,又找来了一根绳子,干脆上吊自杀,一了百了,实在是没勇气活下去了……


第1145章 秦王之上
  天竺的仗打得很快,很干脆,完全超出了大宋上下的预料,那可是百万大军啊,就算是一百万头猪,挨个砍,也要时间,怎么会这么快?
  其实这么想的人都没弄明白,有时候人还真不如猪!至少猪能悍不畏死,能团结一心,勇往直前,人可比猪复杂多了,一万个人,一万零一个心眼,彼此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尤其是天竺,更是如此。
  狗牙儿也没有用什么神出鬼没,天外飞仙的高明妙策,他只是肯撒钱……大把的金银,各种丝绸瓷器,拼命塞给几个土邦王公。
  这些王公彼此存在了几百年,早就看对方不顺眼,最初起义的时候,还能联手,可是当大宋的兵马退去,那么多的土地,那么多的人口。
  谁都想多吃一口,多占一点,结果就是分赃不均,彼此剑拔弩张。
  狗牙儿趁机买通了一些军官将领,制造冲突和矛盾,互相仇恨,不断加深裂痕……等到命令下来,要攻击德里的时候,土邦王公之间,已经发生了好几次械斗,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几个王公竟然死了3000多部下。
  到了这一步,天竺的叛军内部四分五裂,就差临门一脚。
  狗牙儿发动攻势,女王米依英勇善战,她率领着自己的数万精锐,和大宋的兵马死拼,斗了许久,不分胜负。
  就在这时,一支天竺的骑兵赶来,米依大喜过望,有了这支人马,她就能打赢大宋了,胜利就在眼前!
  欢欣鼓舞的女王亲自率领人马,向大宋冲来,迎着枪林弹雨,不断向前。
  可是她错了,错得非常离谱儿。
  所谓援军根本没有去攻击大宋,而是转过头,将长枪对准了米依的人马……在战场上就叛变了。
  还有比这更悲催的吗?
  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米依的几万大军被冲得星落云散,她自己也丢了脑袋。狗牙儿将得到的土地分给了两个王公,还送给他们武器。
  这两个王公立刻成了最忠心的走狗,主动替大宋扫清其余的叛军。
  天竺的乱子开始声势浩大,可结束得更快。
  几乎一夜之间,瓦解冰消。
  根据柳羽的估算,最迟年内就能消灭所有大股的乱军。
  为了能更好掌握天竺,柳羽提议要设立行省,派遣文官……毕竟武人的心眼还不如文官多,天竺情况复杂,彼此仇视,矛盾重重,其实不用派多少兵。
  光是拿着一本三十六计,分化制衡,就能把他们都给摆平了。
  不得不说,柳羽的判断还是很有道理的。
  至少大英帝国就曾经做到过,只靠着9000名公务员,就把南亚次大陆纳入掌中,成为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
  大宋没有理由做不到。
  正因为熟悉天竺人的德行,王宁安才老神在在,根本不担心。
  他信心十足,可别人不行啊!
  许多人都觉得天竺人口众多,叛乱排山倒海而来,势不可挡,危险到了极点!也幸亏张方平等人的渲染,可结果一战定江山,快速取胜。
  是谁的功劳?
  当然是王宗翰了!
  几乎一夜之间,狗牙儿就成了大宋的战神。
  用兵如神,胜过孙武,少有的名将,大宋的王玄策……俗话说虎父无犬子,秦王英雄了得,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是了不起!
  各种盛赞,一起涌过来。
  还有人听说,秦王世子喜好美女,身边妻妾无数,大家伙的心都活动了。
  以往狗牙儿没成名,那么多女人,成了纨绔子弟的代表,私下里都说王宁安教子无方,弄得很没脸。
  现在立刻换了说辞,好汉霸九妻!
  宁可给有本事的当妾,也不去给没本事的当妻。
  更何况王府的门多高啊,要是世子用情专一,哪有咱们的份儿!
  正好人家广开善门,还绷着什么啊!
  干脆想办法吧,把女儿送进王府,这才是真的!
  狗牙儿一下子成了狗头金,无数人眼中的唐僧肉。
  开玩笑,人家是秦王长子,天子的伴读,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可以想见,未来的几十年,都会显赫无比。
  为了能巴结上狗牙儿,有人走王宁安的门路,有人走苏轼的门路,走杨家的门路,甚至有人把主意打到了文及甫的头上。
  他们还说呢,文家父子那么聪明,怎么就把女儿嫁给了老二王宗轩,要是嫁给老大,有这么厉害的女婿,该多骄傲啊!
  文及甫听到了这些议论,气得胡子都歪了。
  奶奶的,就冲着王家父子天性薄凉,老子的女儿,谁都不嫁最好!
  文及甫骂过之后,也一阵阵后怕。
  老爹真是太英明了。
  自己当初还想着掺和一脚,给王宁安添点麻烦。
  谁能想到,声势浩大的天竺叛乱如此轻松解决了,幸好没有跳出来,不然这辈子就完蛋了,不但自己完蛋了,就连文家也跟着完蛋了。
  文及甫想到这里,利用议政会议的休息期,赶快去开封,借着给老爹祝寿的机会,好好讨教,下一步该怎么办才好!
  回到了草堂,老爹这里似乎多了许多人,他们不断围着草堂转,却不敢进去。
  “爹,那帮人都是干什么的?”
  文彦博哼了一声,不屑道:“还能干什么?烧香没找对庙门,这不是过来求保佑吗!”
  文及甫眨了眨眼睛,伸出大拇指,“爹,您老可是真高,要不是您老稳得住,孩儿现在怕是也要和他们一样,到处求人,想办法保命了。”
  “你想得美!”文彦博不客气道:“要是咱们家卷进去,姓王的还能这么老实,他直接就能把我们砍了,根本不会给咱们求饶的机会。”
  文及甫连连点头,“老爹说的是,说的是!”
  别看老文一副超然自在的模样,其实心里同样后怕。如果再拖延一些日子,王宁安依旧解决不了困局,没准他老人家就要下场了。
  好在逃过一劫啊!
  父子俩立刻摆上美酒,配着小菜,开开心心吃喝起来,颇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等喝得差不多了,文及甫才问道:“爹,你看下一步咱们要怎么办才好?”
  文彦博把酒杯放下,沉吟了许久。
  “唉,真是想不到啊,王宁安家的两个崽子,竟然是如此了得!”
  “两个?”
  “没错,这次负责收买土邦王公的,就是你的好女婿,世人糊涂,以为王宗翰用兵如神,颇似乃父!其实不然,王宗轩那小子阴沉毒辣,做事不留痕迹,才是真正的高手,已经有了他爹三四分的本事了。”
  听到这话,文及甫终于不那么郁闷了!
  果然都是一帮蠢材,还以为我们选错了,你们才是大错特错,把美玉当成了顽石,把石头当成了宝贝。
  不分好坏,活该被坑死!
  好吗,这位不知不觉间,竟然抛弃了成见,开始以女婿为荣了。所以说,只要足够优秀,就不愁没人欣赏!
  文彦博倒是没有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而是一声长叹。
  “唉,以往为父觉着王宁安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人。可这段时间,新政学会越来动作越多,各地的官员,那么多的议政卿,都落到了新政学会手里,王宁安的两个儿子又十分厉害,后继有人……以为父的估算,这场大战没准王宁安会赢啊!”
  老文就是这点好,能够实事求是,不会因为一叶障目,错估了情况。
  尽管之前他更倾向于金融集团会获得最好胜利,但是随着天竺的叛乱出现转折,加上新政学会发力,强弱的态势已经改变。
  “如果我所料不错,天竺的叛乱背后一定有人支持,而王宁安又是善于借题发挥的行家……接下来他肯定要请查到银行、理学和海外世家头上,他们都跑不掉的!”
  “啊!”
  文及甫惊呼了一声,“爹,那要怎么办,帮不帮忙?”
  “帮什么忙?”
  老文把眼睛一瞪,“你怎么还犯糊涂,非要丢了性命才好?”
  文及甫缩了缩脖子,老老实实道:“爹,那咱们该怎么办?”
  “唉!”
  老文又叹气了,“和王宁安来来往往,这么多年,为父是一直不服……可到了如今,不服也不行了。我准备帮着王宁安抬轿子。”
  “抬轿子?”文及甫不解。
  老文轻笑道:“连金融势力也被拿下,王宁安真的是天下无敌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个秦王,可不足以彰显咱们亲家的功劳啊!”
  “亲家?王宁安啊!”
  文及甫哭笑不得,心说老爹啊,你改口可真够快的!
  “爹,你的意思是……亲家还要往上爬,比秦王还大,那可就是……”他吓得脸色狂变,不敢说了。文彦博却淡然一笑,“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做主的,就算他不想爬,别人还要逼着他往上爬呢!少不得为父要辛苦一下,当这个抬轿子的人吧!”
  文及甫消化了半天,终于明白了。
  哪里是抬轿子,根本是从龙功臣啊!
  爹啊,你老转得真够快的!
  文及甫佩服地五体投地,爷俩经过短暂商量,老文觉得办这种事情,还要德高望重的老臣才行,光是他自己,太单薄了。
  文彦博立刻就想到了张方平,他心说此时的张方平,一定是万分憋屈,死的心都有了。
  罢了,老夫拉你一把吧!
  文彦博来到了张府,却没有想到,有人已经提前来了,来的正是司马光!


第1146章 九锡
  老文在客房等了好一会儿,张方平缓缓出现,步履蹒跚,才多久没见,老文都不敢认了,张方平头上没有一根黑发,全都白了不说,脸颊爬满了老年斑,脊背弯曲,动作迟缓,目光呆滞……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怎么看,都是个命不久矣的老头,竟然比文彦博还要老许多!
  “安道兄,你这是怎么了?”
  张方平抬头苦笑了两声。
  “宽夫兄,是小弟不自量力,自作自受,才有了今天的下场,真是惭愧!”张方平低下了头,没脸见人。
  被捧得多高,摔得就多狠!
  前些日子,他被捧上了天,俨然料事如神的活神仙,可转眼之间,天竺的乱子解决了大半,他的预言都落了空。
  张相公可是要脸的人,想想他要面对的嘲讽和讥诮,眼前就一阵阵发黑,人活一张脸,混成了小丑,还不如一死了之。
  张方平是真有心上吊算了,甚至都准备好了。
  可谁知道先是司马光,接着是文彦博,两个人先后拜访,弄得张方平都糊涂了,怎么,自己丢了这么大的人,反而因祸得福了?
  “宽夫兄,你来拜访,是有什么赐教?”
  文彦博淡然一笑,“赐教不敢说,其实我觉得安道兄不用这么介怀,起起落落是常事,看走眼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哪壶不开提哪壶,张方平的老脸更加凄苦了。
  他和文彦博不一样,没有不倒翁的体质,一辈子栽了这么大的跟头儿,已经足以致命了。
  “宽夫兄不必安慰小弟,我是咎由自取,不管朝廷怎么处置,我都认了,哪怕说我扰乱军心,搓动士气,也随他们去,大不了把这颗脑袋拿去就是……”
  “别!”
  文彦博连忙摆手,“安道兄,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这一辈的,没剩下几个了,你虽然栽了跟头,但也不至于把命搭进去,想开一点。”
  “不然!”张方平还上来固执劲了,他摇头道:“我以天竺的叛乱为依据,攻击政事堂诸公,反对银行改革,甚至给陛下送密奏,告发王宁安……该做的,不该做的,我都干了,现在秦王世子立了大功,天竺叛乱转眼平息,老夫错了,政事堂不会放过我的,宽夫兄,小弟怕是活不成了,你要是能帮着我照顾一下家人,小弟感激不尽,拜托了!”
  说着,张方平老泪纵横,伤心悲愤。
  文彦博看着他,一肚子话,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安道兄,谁是谁非,我就不和你啰嗦了……我只想告诉你,这事情还有缓和的余地。”
  “还能缓和?我不信,宽夫兄不要哄骗小弟了!”
  文彦博把脸一沉,“你听我说完,秦王还是讲道理的,你只是说了一些心里话,没有什么动作,我大宋向来不以言获罪,即便安道兄影响了军心,也不至于杀头。再有,还可以补救啊!”
  “补救?怎么补救?”张方平苦思冥想,都没有办法,不然他怎么会想到自杀啊!难道文彦博真有扭转乾坤,颠倒黑白的本事?
  要知道,张方平说的那些话,已经白纸黑字,所有的报纸,几乎都有,赖是赖不掉的,解释也解释不清楚……
  “安道兄,你说过什么,当然不能收回,也不能抹掉……我看你的判断未必没有道理,其实在天竺叛乱扩大之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会迁延日久,和你看法相似的所在多有。”
  “可唯有小弟说得最过分啊!”张方平依旧忧心。
  “哈哈哈,安道兄,我们的看法都是一样的,天竺的叛乱,要想解决难于上青天……可是秦王运筹帷幄,提前安排好人马,世子王宗翰英勇无畏,指挥若定,翻掌之间,平定了谁也解决不了的叛军。秦王父子乃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才,他们替大宋免去了一场大祸,太了不起了!”
  文彦博的语气夸张,把王家父子吹捧上了天,显然,跟事实差距不小。张方平的脑筋有些迟钝了,半晌才回味过来。
  “宽夫兄,你的意思是把功劳都归属秦王父子?”
  “也不能说归给秦王,实话实说罢了!”
  噗!
  张方平吐血了,总算是见识了文彦博的无耻,你老家伙真是不要脸啊!
  稍微迟疑一下,张方平就摇头了,“我做不到,之前我骂王宁安的话那么多,现在让我去夸奖他,还不如杀了我!”
  “安道兄,你也太固执了!”文彦博苦口婆心道:“你只说没能看懂秦王的布局,小觑了秦王的智慧,你诚恳道歉,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多就是个误判之失,有老夫周全,没人能动得了你的。”
  张方平心里大骂!
  姓文的,我要是愿意认错,把一张老脸扔出去,就算没有你,我也不至于丢脑袋啊!
  “宽夫兄,士可杀,不可辱。让我把自己的话收回去,我,我万万做不到!”
  “你!”
  文彦博气得暴跳如雷,用手指着张方平的脑门,“安道兄,亏你也是大家,居然连能伸能屈都做不到!我问你,你有几个儿子,几个孙子?”
  “我有5个儿子,17个孙子……怎么,王宁安还要祸及家人?”张方平惊骇道。
  “糊涂,真是糊涂!”老文不客气道:“安道兄,你上次去找我,提到了恢复金本位,你难道还想不明白,恢复了金本位,对谁有利?”
  “对,对老百姓啊!朝廷没法随便发钞,物价不会上涨,这不是好事吗?”
  文彦博都翻白眼了,“你怎么还想不明白,恢复金本位,让纸币和黄金挂钩,黄金产量有限,货币发行必然不足……这时候谁手上的钱多,谁的金银多,就能趁机大发利市!安道兄,你懂了吗?”
  汗珠从张方平的鬓角流下来,这几句话,真的戳中了他的要害。
  坦白讲,张方平一直以为,他提出恢复金本位,那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他占据大义名分,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老文几句话,直接戳破了他最后的自信。
  恢复金本位,只对金融集团有利。他不知不觉间,竟然成了金融势力推出来的打手,这让张方平纠结万分,难以接受。
  可不接受又不行,他僵住了。
  文彦博哼了一声,就凭你的道行,还敢跳出来兴风作浪,也真是够大胆的!
  “安道兄,说到底,这些日子的纷纷扰扰,都是秦王和金融势力之间的争夺,你是被卷进去了。到了这个漩涡,就跑不掉了。你害怕丢面子,你要士大夫的尊严,不想改口抽自己的嘴巴子。王宁安和他的弟子们会怎么想?他们只会认为你和金融集团搅在一起,死心塌地,给他们做事。现在双方都杀红了眼,根本不会留情的,你觉得自己一条老命就够了?对不起,不够!你要是不赶快想办法,你们家就要死到临头了!”
  经过文彦博的点播,张方平终于意识到了情况的可怕。
  不是意气之争,也不是脸面问题,而是双方的决战,只问胜负,不讲是非……亏自己还在官场和这么多年,竟然没有看透。
  该死,真是该死啊!
  为父,为祖,我害了一家人啊!
  张方平突然双膝一软,跪了下来。
  “宽夫兄,你一定要救命啊!我求求你了!”
  七十多的人,老泪横流,跪在地上,不停哀求。还说什么尊严,此刻真是一点不剩!
  这就是不聪明的下场!
  老文并不同情张方平,他这次过来,也是觉得张方平还有利用的价值。
  “安道兄,你先起来。”
  终于把张方平搀起来,文彦博道:“眼下不能在乎脸面了,安道兄应该立刻写文章,发表出去。要盛赞秦王父子,用兵如神,化解危局,居功厥伟,虽管仲乐毅不能相提并论。”
  到了这时候,张方平还能说什么。
  “我会写的,宽夫兄,光是这样就行了?”
  “当然不行。”文彦博笑道:“安道兄,秦王这么多年,为国操劳,推行变法,开疆拓土,做的事情不用说了,大宋能有今天的国势,可离不开秦王啊!”
  张方平颔首,“的确如此,可他已经是秦王,又是首相,位极人臣,亘古未有,没法再升官了。”
  文彦博笑道:“没错,官是不能升了,不过别的赏赐还是可以的。”
  “比如?”张方平想不出什么来。
  文彦博道:“比如车马、衣服、乐县、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秬鬯等等。”
  他一共说了九样,张方平吓得脸色都白了。
  “这,这是九锡之礼啊!”
  “没错,就是九锡之礼,上古以来,大臣有殊勋者,理当享受九锡礼器,秦王的功劳已经足够了,赏赐九锡,正好体现朝廷重视功臣之意。”
  老文说得一本正经,可张方平一句都没听进去,他脑袋只剩下一大串彪悍的人名……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
  “文相公,这是要篡位啊!”
  老文把脸一沉,“没有那么严重,我又没说九样一起赐,只是捡其中几样赏赐,也能彰显秦王之功,有什么不可以?”
  张方平终于点头了,自言自语道:“倒也是这么回事……真是想不到,你们的想法居然不谋而合?”
  “谁?”老文惊问道,他没告诉别人啊!
  “司马君实,他刚刚来看我,也是说的这事。”张方平如实答道。


第1147章 不要脸不难
  “宽夫兄,你能不能给小弟交个底儿,为什么要给秦王讨要九锡之礼,到底是打得什么算盘?莫非你和司马君实早就商量好了?”
  张方平和那几位顶尖高手还有差距的,他能活到今天,靠的是正道直行,清正廉洁,外加运气不错。
  老头子以为靠着这些,一辈子都能无往不利——直到这次,摔得鼻青脸肿,连命都保不住了,难得,他小心起来,生怕再走错一步,彻底断送了活路。
  文彦博哼了一声,“司马君实一个小人而已,他的手段都是老夫玩剩下的,还自觉聪明,真是不自量力。安道兄,你想弄清楚,那我就如实相告,我文宽夫这辈子从来都是光明正大……”
  不得不说,老文的脸皮就是够厚,但是有一点他没有说错,司马光使出来的手段,的确是老文玩过的,只是没起作用而已。
  在若干年前,王宁安还没有向世家正式宣战,老文就找到了王宁安,愿意帮着他争取地位,传扬学说,成为当世圣贤,那一次老文也是信心十足,以为王宁安必然上套,可哪里知道,他打错了算盘,王宁安果断拒绝不说,还把原来的士绅集团一扫而光,老文都差点陷进去。
  若干年后,面对王宁安,金融集团的代言人,司马光使出了同样的手段。
  不过相比文彦博,他更加阴险而已。
  替王宁安争取九锡之礼,不管赵曙答应还是不答应,君臣关系都会蒙上阴影,一旦双方有了隔阂,互相提防,就不能全力以赴,对付金融势力,他们就有死里逃生的机会。
  不管是挑动海外叛乱,号召清君侧,还是讨要九锡之礼,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另外开辟战场,减轻金融势力的压力。
  文彦博一眼就把司马光看穿了,这一招虽然厉害,也够阴险,但是王宁安那家伙是油盐不进,整个滚刀肉。
  要说起来,当年王宁安要是想篡位,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