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银狐-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保护好两位小王子获得的功勋不一定就比战阵上差多少。
跟着大王不亏,这一辈子算是够了,以前吃野草都他娘的吃不饱,现在连白白的馕饼吃着都没什么滋味。
人要知足,别他娘的想那些有的,没的。”
一个探手烤着火的侍卫忽然道:“我听说西夏人进城了,校尉,咱们哈密人杀西夏人用不着看地方吧?”
拉赫曼摇摇头道:“如果不是需要保护太后,王后,小王子他们,老子早就去干掉那些狗日的西夏人。都把心收收,以后有的是杀西夏狗的机会。”
一群人正闲聊的热闹,忽然发现一个人都没有的街道上忽然出现了四辆马车,拉赫曼的双眼眯缝起来,朝身边的伙计努努嘴,就提着大弓出了门。
招待人从来都不是拉赫曼的任务,这个粗壮的西域大汉,只会和任何来宾拉开距离,只要来人有异动,他的羽箭一定会出现在那人的咽喉上。
马车里探出一支白皙的胖手,一面碧绿的令牌挂在食指上不断地晃荡,迎上去的侍卫,接过令牌瞅了一眼,就放行了第一辆马车。
铁蛋慵懒的声音从马车里传出来:“拉赫曼,你每次都要看到我人出现,你才会松开弓弦是不是。”
拉赫曼没有回答,依旧留在城墙根手没有松开弓箭。
“看吧,看吧,老子这张脸岂是别人能冒充了去?”铁蛋说着话把那张胖脸探出车门,无奈的走进了寒雨中。
“在路上冻透了,至今骨子里还满是寒气。”
拉赫曼从不远处走过来,认真的瞅了铁蛋一眼,就差探手去捏那张胖脸。
一大包风干肉被铁蛋从马车里拉出来,一个侍卫笑嘻嘻的接过包袱抱在怀里迷醉的吸一口气对拉赫曼道:“校尉,明天就能吃了吧?”
拉赫曼抽出一截风干肉递给了那个嘴馋的侍卫,侍卫高兴地张嘴咬住,含糊不清的道:“我给大家试毒。”
老实人办事就是这样的,或许他们不懂得变通,却非常的安全可靠。
至于铁蛋那张难看的脸色他是不管的。
因为不被信任,铁蛋没了和拉赫曼说话的兴致,一头钻进了铁家小院的大门。
哈密国中权威最重的不是铁心源,也不是赵婉,王柔花虽然从来不参与国策,但是,她如果有意见,即便是铁心源也要认真考虑。
只要不是牵涉哈密国生死存亡的大事,没人会违抗王柔花的命令。
“滚出去,把身子暖热了再进来。”
正要掀门帘铁蛋还没进门就被王柔花给骂出去了。
张嬷嬷挑开门帘从里面走出来笑着对铁蛋道:“小王子在太后屋里,您这一身寒气的进去不合适。”
紧接着王柔花也从屋子里出来,上下打量了一下铁蛋皱眉道:“越来越胖了,以后多走路少坐车。”
说着话拉住了铁蛋要拜下去的胖身体,反手抽了一巴掌,铁蛋笑嘻嘻的跟着王柔花去了隔壁屋子。
“源哥儿真的打赢了西夏人?”刚才还平静如水的王柔花一进屋子就急忙问道。
铁蛋哈哈笑道:“八万人,八万西夏人都被源哥儿包了饺子,逃走的连三千都不到。”
王柔花捋捋胸口长出了一口气道:“阿弥陀佛,佛祖保佑。”
“契丹人两支兵马,一支被堵在沙漠里,一支被堵在天山北面,没了西夏人这支奇兵,他们只有败退的份,您看着,再有一半个月,阿大和孟元直一定会有好消息传过来。”
“真的?”安顿好孩子的赵婉掀开门帘就进来了,正好听到铁蛋那番话。
王柔花笑道:“只要平安,比什么都好。源哥儿要你来是要接我们回去吗?”
铁蛋笑道:“是的,不过不是现在,源哥儿希望您过了二月再动身,一来那时候道路还没有解冻,比较好走,二来等您和嫂嫂到了哈密,正好是春暖花开的好时候。”
再有三个月就能回哈密,赵婉听了很高兴,想起儿子的事情又有些不放心,就问道:“喜儿的事情,源哥儿有没有什么话交代?”
铁蛋认真的道:“大王说,求来的东西他不要,咱们哈密有自己的计划,不用被人指使的团团转。”
“燕云地……”
赵婉刚说三个字就被王柔花一声厉喝给打断了。
“这件事源哥儿有他的考虑,军国大事也不是我们这些妇人能参与的。”
铁蛋见赵婉有些委屈,就在一旁笑呵呵的道:“大王说了,接下来的三年,又是我哈密养精蓄锐的时候。”
王柔花笑着点点头,她觉得儿子这样做很好,哈密国最大的弱点就是根基不稳,这时候强行出兵,开疆拓土,未必是好事。
再说了,哈密国出兵燕云,或者西夏,大宋自然不能袖手旁观,这中间应该还有很多事情需要解决。
赵婉也知道这是急不得,遂压下急迫的心情问道:“你遇到欧阳发了吗?”
铁蛋点点头道:“我们是在渑池县遇到的,他身边人手不足,我又给他加派了一些护卫。”
王柔花点头道:“欧阳先生有大功于我哈密,照料好他的子嗣平安,是我们该做的。你从我这里出去之后再走一遭欧阳府,把哈密这两年的变化跟先生好好说说,顺便听听先生对哈密的看法。”
铁蛋抱拳道:“大王有这方面的吩咐,还让我带来了一些哈密特产给先生,大王还有一封给欧阳先生的信。”
王柔花没有留铁蛋,她相信儿子在信里和欧阳修应该有很多的事情要谈。
目送铁蛋离开,赵婉就匆匆的打开他带来的一个木头盒子,从里面挑拣出七八封厚厚的信函,对母亲告罪一声,就急急火火的回自己的房间了。
张嬷嬷笑道:“也不知他们夫妻间有多少话要说,那么厚的一叠纸。”
王柔花瞅着盒子里剩下的一封信,撇撇嘴苦笑道:“这还真是有了媳妇忘了娘。”
铁蛋在欧阳修家盘恒到夜半才疲惫的离开。
老夫子对哈密国这两年发生的大小事情全都问了一遍,也听了一遍。
他更关心哈密国的民生发展,反而对刚刚发生的那一场大战兴趣不是很大。
他从来都不喜欢征战,即便是哈密大胜,他的兴致同样不是很高,在他看来,人杀人,不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不对,这个世界本来就不该有战争这个恶魔的存在。
半夜时分,冰雨终于变成大片的雪花落了下来,枯坐在书桌后面的欧阳修,终于提起了毛笔,听着簌簌的雪花,大笑一声,就提笔疾书。
致哈密王书:
西域一别,两载寒暑,迹虽南辕,心犹北顾。
同济诸人,自西域而得大鹏之翅,高飞远走者有之,潜首耕读者有之,更有苏轼酣眠高楼,每每帝王侧顾,却言欲作酒中仙,无意劳形于案牍之间,此辈之疏懒,无可逭矣。
老夫年迈,意欲绣虎雕龙成不世之雄文,却累于才思衰竭,提笔临山望海唯余嗟叹一声。
欣闻大王虎视龙咆阵斩西夏狂人乞遇勃勃于瀚海之滨,决西夏八万悍将于死羊滩,京观浩大,平山齐岳,老夫闻听尚双股战战,遑论蛮夷之辈,经此一事,隗明氏终不敢北顾也。
忆昔三载泮游,日与圣心相左迕。若走马斗鸡,飞鹰逐狗,无益之事,无时无之,至今思来尤觉汗颜,倘有微薄芹献,有益于哈密国者,也属因人而成事者也。
大王足下岳岳,尤拔于十百千仞之上者,乃俯首蒿莱,托墨于我,修尤是感激。
大王以哈密之百年事详询,修老迈之躯何敢言军国大事,大王素有观叶落而知秋之才,又有高瞻远瞩之胸怀,当自决之。
老夫虽不到耄耋之年,也尝听闻——乳虎啸谷自不可稍有顾盼,雏鹰展翅自不可夺腾飞之志。未尝听闻,囚形之虎,锁脚之鹰可成王者也。
今犬子发久慕大王雄风,意欲为大王足下奔走,此子虽然驽钝,却心性纯良,又经六年磨勘,州府之事大可托之,想来尚堪一用。
老夫年迈,万里奔走恐有性命之忧,唯扶藜杖静观庭前花开花落,含饴弄孙自得其乐,再不闻江湖之事,朝堂案牍,得享永年已是侥天之幸,何敢妄求青史留名。
大王气吞万里如虎,弹指间封狼居胥,汗青留名自是理所当然,修自当为大王鼓呼。
第七十七章 咸肉和盐巴的故事
东京城里的百姓对哈密最直观的认知既不是神奇的老花镜,也不是可以照人毫发的镜子。
而是肉!
没错,哈密国对大宋输出最多的就是各种也样的肉食,东京人只要吃完各种各样美味的肉食之后,嘴里说出的第一句话一定是——狗日的哈密人真会吃。
肉食这种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在任何时候都是食物中的贵族。
不但游牧民族喜欢吃,农耕民族更是对这东西趋之若鹜,相对富裕的东京人尤其喜欢吃肉。
吃一顿羊肉对于大宋皇帝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易的事,皇帝曾经半夜饥饿,想要让厨子做一碗羊肉汤来吃,最后都犹豫良久,担心朝臣说闲话,就忍着饥饿睡觉了,更不要说百姓了。
羊肉在一般情况下就等于美食。
街头的说书人动不动就用皇帝每天都吃羊羔美酒的传说当噱头,来引诱更多的人羡慕皇帝的生活。
谣言这东西没法说,皇帝喜欢吃羊肉的事情传着传着就传成皇帝不但白天吃羊肉,晚上也吃,一天要吃八只羊,这样算下来,皇帝只要睁眼睛就屁事不干没整天抱着一只羊腿在啃,跟皇帝喜欢用金锄头锄地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水门每日半夜要运进来百十船宰杀过肥猪,百十船活羊,源源不断的满足着大宋人对肉食的渴望。
与东京城供不应求的肉食需要相比,铁心源就对肉食头痛的快要炸开了。
哈密国控制着西域成百上千个游牧部落,这些穷鬼部落除了牛羊,战马之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跟哈密国做货物交换了。
西域人一般都是拿牛羊当钱来用的。
这个传统已经流传好多年了,你给我一只羊腿,我给你一斤盐巴,你送我两头牛,我把闺女嫁给你的傻儿子,官府要收税?容易,牵出一头牛,拿着刀子问税吏想要那一块,现割不啰嗦,契丹人对一个牧民一年征收的税费就是一条牛腿,你哈密国不能拿走他一整头牛吧?哈密王这个国王不错,给点税能理解,拿走了就快滚。
哈密国对农民只征收秋税,对牧民只征收冬税,哈密国内的蚕长势不好,土地也只能一年一收,也就没了春夏两税。
秋税征收过后,瞅着满仓满谷的麦子,哈密官员看的喜笑颜开。
降霜之后开始征收冬税,哈密官员瞅着满世界的动物尸体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
这么多的肉食,总要快点消化掉才好,霜降之后哈密国就开始结冰了,还不用担心肉食坏掉,可是,这么多的肉食,属于半农半牧的哈密人根本就吃不完。一旦开春,那将是一场灾难。
幸好哈密国产盐巴,巴里坤湖就是一个巨大的盐池。
盐巴这东西在西域除了是一样调味品之外,它还是一种重要的保存食物不至腐败的物资。
于是,每年冬天,哈密城就成了一个偌大的屠宰场,风干的,盐巴腌渍的,熏制的,肉食混合着香料的味道能弥漫哈密城一个冬天。
这一幕被游历哈密国的西方学者称之为奇迹,麻城都是肉食的场面甚至出现在他们的诗歌,和书籍里,让全世界的人齐齐流口水,并感慨这座城市的富裕。
作为高级食物,契丹西面的穷鬼们吃不起,兴庆府里的西夏人想吃,哈密人不给,至于西域人,他们倒是对这些美味的食物很感兴趣,可惜,他们能拿来交换这些美味肉食的东西依旧是鲜肉……
于是,大宋人就成了哈密国倾销肉食的唯一市场,整整一个冬天,运送肉食来大宋的驼队,车队,商队络绎不绝,蚂蚁搬家一般的将哈密国的肉食送到大宋,然后再被大宋的屠夫们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今年的肉食尤其多。
屠杀了两个亲近契丹的部族,他们的牛羊自然全部成了肉食,哈密国在清乡的时候,还搂草打兔子的抢劫了很多契丹牧人,再加上大军出征,国内的肉食消费严重低下,霍贤自然就把剩余的肉食趁着冬日肉食不会腐败的好时机,全部运到大宋换取国内需要的好东西。
赵婉一次次的将铁喜从羊腿或者牛腿上拖下来,这孩子喜欢吃肉,虽然没有几颗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趴在堆积如山的肉食上啃咬。
铁蛋是一个打前站的,他身后运送肉食来大宋的车队能连接到青海。
每年这个时候,只要铁蛋铁大掌柜进了东京城,就证明一年一度的肉食拍卖会将要开始了。
王柔花背着手走在摞的高高的肉山边上,不时地让侍从从肉山里抽出一根羊腿,嗅嗅是不是已经变质了。
咸肉煮在锅里,切好放在盘子里自然是无上的美味,如果堆积在一起,那味道就非常的难闻,至少,赵婉已经呕吐两次了,如果不是有口罩这东西,她根本就没有胆量走进这座山一样高大的尸体堆。
她是被王柔花硬给拉来的。
检查完货物,王柔花就带着赵婉坐在货场的木屋里喝茶歇息。
远远地看着忙碌的铁蛋,王柔花瞅着脸色苍白的赵婉恨铁不成钢的道:“尉迟灼灼倒是很想来干你现在干的事情,你还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
铁喜满身都是咸肉的味道,如果不是因为是亲生的,赵婉绝对会把这个娃娃丢的远远地。
“她喜欢?既然她喜欢,等孩儿回到哈密,就把她的寝宫安置在肉堆里,让她喜欢个够。”
“净说傻话,这些肉都是哈密百姓一年劳作的果实,能给哈密人带来期盼的富足生活,到了你嘴里怎么就成了累赘和厌物?婉儿啊,你从小就锦衣玉食得过活,整日里接触的不是名士鸿儒就是琴棋书画,百姓生存之艰难,你是看不到的。姑娘的时候啊,不接触,不理睬这些没有错,为娘当年开店铺卖猪肉的时候,如果有你这样一个闺女也不会让你去接触这些,活色生香的闺女整天和肉食打交道岂不是成了屠户?”
赵婉解下口罩无奈的道:“孩儿现在是人妇,就要接触这些东西。”
王柔花瞅了一眼赵婉喝了口茶问道:“刚才看了那些咸肉,你发现什么端倪了没有?”
赵婉又想呕吐……刚才那场面她根本就不敢回想。
“唉,你呀,难道就没发现咸肉上裹了厚厚一层盐巴?”
“盐巴?咸肉上如果没了盐巴岂不是要坏?”
“话是没错,可是盐巴也太多了一些,你难道就没有发现,你夫君不但是在卖咸肉,同时也在卖盐巴吗?盐铁官营是国策。大宋不准贩运私盐,这是重罪,按理说哈密的盐巴根本就进不到大宋来。”
赵婉听母亲这样说,立刻就反应了过来:“源哥儿是在卖咸肉,没有卖盐巴。”
王柔花满意的拉着儿媳妇的手轻轻拍一下,这孩子虽然被皇帝给养坏了,本性还是很聪慧的。
“母后,您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大宋难道就没有几个明眼人看破咸肉藏盐这个大漏洞?还是说,从西北到东京的官府已经被源哥儿给浸透了?”
赵婉说这句话的时候,内心矛盾的厉害,一面为父皇感到悲哀,一面又为哈密龌龊手段的成功感到欢喜。
王柔花笑了一下拍拍赵婉娇嫩的脸蛋道:“下午进宫的时候把这事告诉你父皇。”
赵婉立刻摇头道:“这是源哥儿费尽心机才达成的,儿媳现在是铁家的儿媳,自然不能再心向赵氏。”
“尽管去,待人以诚才能以心换心,哈密国还用不着用这样的手段来赚钱。盐铁官营,乃是大宋三司使衙门收拢国帑的重要手段,今天你挖一块,明日你再挖一块,偌大的一个大宋朝堂拿什么来维持。”
赵婉坚决的摇头道:“不行,这会影响咸肉的贩卖,哈密国出产的咸肉只有大宋才能全部消化,万一我父皇震怒,咱们哈密的咸肉卖给谁去?”
王柔花笑道:“你去说了,就不会影响,你要是不说,就会影响。”
赵婉狐疑的瞅着婆婆小声道:“有人看破了,就要禀报我父皇是不是?如果是这样,儿媳这就去找父皇认错,只希望我父皇千万莫要牵连过广。”
回到铁家小院子,赵婉带着儿子匆匆的进了皇城,王柔花瞅着赵婉的背影多少有些愧疚。
咸肉在哈密国不值钱,可是走了七八千里路之后就变得非常昂贵。
铁蛋他们为了摊薄咸肉的成本,只能把主意打在哈密不值一文的盐巴上。
宋人的盐巴很贵,如果只卖咸肉,高昂的价格宋人百姓未必能消受得起,如果给咸肉上裹上厚厚的一层盐巴,把盐巴当咸肉卖,成本就会摊薄很多,然后再把咸肉的价格降下来,如此一来,大宋百姓自然就对咸肉趋之若鹜,买肉不仅仅是买肉,也等于买盐巴。
正如赵婉猜想的那样,这件事干不下去了,官盐销量连续三年崩塌式的下滑,极大的影响了盐税,三司使已经坐不住了。
官府如果不闻不问,百姓自然不会把这件对自己只有好处没坏处的事情告知官府。
如今官府既然下文询问了,自然有人把咸肉的秘密说出去,也自然会有御史言官上书皇帝,紧接着三司使就会下来查收那些咸肉。
单远行这些年在富贵人家埋下的钉子终于起了作用,把咸肉的事情一直压着,整整压了三年,如今,终于压不住了。
第七十八章 咸肉与燕云地
人情在国家的运作中,一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很容易导致另外一个不相干的占很大的便宜。
哈密国和大宋第一次咸肉交易不过一万六千斤,其中盐巴就占了一半。
那时候,密谍司,三司使就已经禀报了哈密国向大宋东京贩运私盐这个事实。
那时候的赵祯比较大度,对于女婿和女儿的这点小心思一笑了之,告知三司使曰:“小节尔。”
第二年,哈密国与大宋的咸肉交易就已经超过了十五万斤,其中私盐五万斤。
时值女儿怀孕,赵祯对于这个小外孙的渴盼超越了对私盐的重视,三司使上奏的文书被他瞅了一眼之后就留中不发了。
第三年,由于大宋拿下了河湟地,哈密国与大宋之间的交易再无羁绊,当年的咸肉交易已经超过了五十万斤,其中,私盐就有十万斤之多。
这一次三司使并未上奏哈密国疯狂贩运私盐事,原因就在于黄河改道,山东的产盐地遭受灭顶之灾。
东京缺盐巴,官员们默认了哈密国贩运私盐的举动。
第四年,哈密国与大宋的咸肉交易破天荒的达到了百万斤之多,哈密国堪称举全国之力,在向大宋贩运咸肉,这一年,东京盐税少了两成之多。
三司使多有怨言。
第五年……两百三十万斤咸肉,咸肉已经泛滥东京道。东京道的盐税减少三成。
今年是第六年,如果说前三年的咸肉交易对东京城的好处大于坏处,一点点私盐不足以让三司使动怒。
那么,后三年,咸肉的交易已经在动摇大宋的盐铁官营这个基本制度了。
对于哈密国来说,真正贩运私盐也不过只有三年,在咸肉交易规模没有达到百万斤的时候,那一点私盐交易产生的利润不足以让铁心源动心。
赵祯的桌案上就放着一支干瘪的咸羊腿。
王渐用小刀子轻轻地从那支羊腿上往下刮盐巴。
不得不说,哈密的咸肉做工一向地道,一支八斤重的咸羊腿几乎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盐壳子,王渐从那支羊腿上生生的刮下两斤四两盐巴。
这让守在一边的赵婉面红耳赤。
赵祯轻笑一声道:“商家子就是这般不大气。”
说着用小刀切下来一小块咸肉放进嘴里慢慢的品尝,好半晌才笑道:“味道不错,就是太咸了。”
王渐偷看了一眼赵婉小声道:“老奴命尚膳监用此咸肉做羹汤,仅仅两小片,羹汤不但鲜美还不必添加盐巴。”
“三司使怎么说?”
王渐弯腰施礼道:“曾公亮上本,意欲以贩运私盐事,擒拿不法商贩铁蛋,这批咸肉应该全部入库。”
赵祯似笑非笑的瞅着女儿道:“我儿意下如何?”
赵婉盈盈拜倒低声道:“请父皇开恩。”
赵祯呵呵笑道:“怪不得世人都说闺女就是岳翁家里的家贼啊,我天家也不能幸免。”
早就弄清楚是非曲直的赵婉有些委屈的道:“如果仅仅是咸肉,价格太高,东京人吃不起,如果降价,哈密国有会有很大的亏损。”
赵祯点点头道:“唔,有道理,自家吃亏何如让老父亲吃亏,朕的闺女想法没错。先是粮食,后来是军械,然后就是奇巧之物,再后来就变成了咸肉,接下来还有什么?赵婉,一次都拿出来,免得你们鬼鬼祟祟的让朕看的生气,你们也难受。”
赵婉见父亲似乎真的生气了,想要辩解两句,又咬咬牙,从带来的包袱里面取出一片毛料递给了王渐。
赵祯眨巴一下眼睛,拍着额头叹息道:“还真有,这又是什么?说清楚,即便是想让你父皇我吃亏,不妨就说清楚,让你父皇吃亏也吃在明处。”
“这是用羊毛织成的毛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