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原来下一句应该是‘和我们的……隆美尔,向前!’可现在……”有人小声解释了一番。
  “这有什么!”古德里安大笑起来,“原来怎么唱现在还怎么唱,我不过来了半个月,隆美尔和你们一起呆了整整一年半呢!”
  梅林津和指挥唱歌的装甲侦察连连长眼神对视了一下,互相点点头,其他几个军官也心领神会,歌声重新响起来,在夜色中十分嘹亮:
  ……
  英国佬将我们视作灾难,
  颓坐着浑身瑟瑟发抖。
  虽然你们的领土横跨东西,
  可你们却只是一群胆小的窃贼。
  丘吉尔和罗斯福徒劳地咆哮着,
  我们一定要将你们踢出这里,
  看吧,我们的将军已傲立在非洲,
  向前,向前,和我们的古德里安,向前!
  唱到“古德里安”几个字时,调子和歌词还有些不合拍,但在梅林津和几个军官的带领下,所有士兵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将隆美尔换成了古德里安。
  “战斗和胜利都团结于我方!”
  歌声唱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所有的官兵都熟练地将歌词中的隆美尔换成了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没有问他们为什么改词,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谁说德国人刻板而不会变通的?他将会逐步改变他们,这个过程可以从一场战斗、一首歌开始……





第一卷完。






第2卷 黄沙:元首的摆拳





第1章 改变全局的战略
  柏林大本营最高统帅部的作战研究室里,作战局局长、炮兵上将约德尔已将自己关在里面整整三天了。三天里,除了在研究室里踱步和观察地图、沙盘外,他一步都没迈出去过,能接触到他的只有定时送餐点的勤务兵,任何人都不敢来打扰他,别人都以为他需要在平静中思考,他却知道自己快要疯了。
  元首做出战略重心转向南线并启动“滚石”计划时并无任何事先准备和谋划,只大致说了作战意图和方向,在勾勒了战略目标后就两手一摊将整件事情都交代给了统帅部。从那时起约德尔就开始为这个计划奔波着,前期抽调部队、完成增补的工作推进得很顺利,但整个作战细节的确定却实在难倒了他。
  元首已在不同场合暗示了好几次:只要滚石计划得到实现,吃掉蒙哥马利所属第八集团军这20多万人马并解决中东问题,他和古德里安的军衔都能再往上动一动。元首在这段时间里可是处理了不少大人物、空出了许多位置,这再升一级的含金量可就大大提升了,如果这一步能成功,约德尔觉得自己在战争结束前摸到元帅权杖也不见得是幻想,可问题是计划落实的难度实在太大,远远超过了他最初的想象。
  难度之一:要把2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步兵师、1个伞兵师(第7航空师在克里特岛登陆战役后损失太大,一直没恢复元气,部分伞兵被当做精锐步兵辗转使用于各个战场,其余剩余兵力则改编为第一空降猎兵师,说是一个师的编制其实人数只有5000人)从克里特岛送到对岸,总兵力将近6万人,还不包括最初数百人的特遣分队。
  难度之二:为达成突然性,要在没有海军大型军舰护卫的条件下送6万人和相应装备登陆,整个航行距离超过250海里——几乎等于从法国加莱到英国大陆距离的2倍。
  难度之三:要在48小时内完成这个方案,只有在保证敌军不具备威胁第一波登陆部队能力的前提下,时间才可以延长到96小时。
  无论从哪一点看这似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知道英美盟军尝试性地在迪耶普登陆的事情过去了还不到2个月,他们拥有更强大的海空力量,结果还是被打得灰头土脸,不得不扔下6000具尸体铩羽而归,只成就了蔡茨勒的功勋。约德尔找过霍夫曼两次当面陈述困难,力劝对方改变计划,甚至为了加强说服力还拉上了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凯特尔元帅和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上将一起去陈述困难,但霍夫曼显然对这种劝解听不进去,只反复强调:“这是核心战略,不容有变!”
  约德尔静下心来想想又觉得元首的战略很具有吸引力:如果真能完成这个方案,歼灭英军第八集团军就不成问题。到时候前有古德里安指挥的非洲军5万人(纯粹德国部队,意大利人已被约德尔当空气了),后有6万人的登陆部队,这两路军队能像两把大钳子牢牢地将蒙哥马利夹在里面。虽然前后两路的兵力加起来还不到第八集团军的一半,但约德尔不认为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当英军陷入前后包夹、补给线断绝的困境时,用11万人包围23万是大有可为的,哪怕包围圈不紧密也没关系——他研究过地图,只要牢牢守住两路阻击阵地,在北面是地中海、南面是沙漠的不利环境下,放开让英国人跑也跑不出去,丘吉尔这回可没那么好本事搞敦刻尔克撤退了。更何况一旦在沙漠里陷入断水、断油的困难境地,以英国人的秉性只怕坚持不了一星期就会彻底崩溃。
  到了第四天,毫无头绪的约德尔决定再拉上凯特尔和蔡茨勒去见一次元首,两人本不愿意再去碰钉子,但见到约德尔如此憔悴的面容还是吓了一跳,只得勉为其难地努力一把。
  听众人将困难和他们的顾虑讲述了一遍,霍夫曼没有发火,只反问道:“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来之前三人已商议了多次,一致意见是继续加强古德里安的兵力,慢慢和第八集团军在托卜鲁克耗,然后拔掉马耳他这个钉子,再考虑下一步行动——这在战术上比较稳妥,部署也更加从容。
  “这不可能!”霍夫曼一拳头击在桌子上,吼道,“11月份美国人就要琢磨西北非海岸登陆了,首选地点很可能是摩洛哥,按你们慢慢耗的结果就是古德里安集群被英美从东西两面夹击……”
  大家被霍夫曼如此愤怒的神情吓了一跳,元首貌似已很久没有发这么大火了。谁也不知道元首是从哪里得知英美11月份要在摩洛哥登陆的消息,但没人不知趣地反问相关情报来源,姑且把这个当成战役前提假设来考虑。也没有人提议在北非海岸抗击英美登陆,这在军事上是做不到的,在远离欧洲大陆地方抗击有海空优势的盟军傻子也知道会出问题,除非西班牙能立即宣布加入轴心。
  摩洛哥目前还是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一直有两国军队驻守着,西班牙的中立地位英美盟军或许不会破坏,但维希法国和德国是签署过停战协议的,虽然可以接受德国军事观察员和部分航空兵力驻扎在法属摩洛哥,但法属西非实际领导人达尔朗海军上将和维希法国首脑贝当元帅之间的深刻矛盾决定了两人不同的政治立场与处事方式。他们本来就法属摩洛哥的未来争论不休,如果德军违背协议大举进入,政治上更是一笔扯不清的糊涂账——统帅部现在还没有这种魄力。
  蔡茨勒大着胆子问道:“元首为什么执意消灭第八集团军?”
  “这是英国人装备最好、人员最齐整、训练和作战能力最强的部队,拿下了第八集团军,中东的大门就为我们敞开了。”
  凯特尔皱着眉头问道:“假设我们登陆成功并顺利地消灭了蒙哥马利,难道盟军就不在摩洛哥登陆了吗?”
  霍夫曼转过头道:“这可不一定。一旦我们消灭了蒙哥马利就可以马上进军亚历山大港和开罗,顺势拔掉英美在中东的钉子——那些殖民地军队是挡不住我们。如果我是丘吉尔,我就会放弃登陆而把兵力转移到阿拉伯半岛上来以挽救大英帝国的中东殖民地,那样摩洛哥登陆的威胁就消除了。”
  约德尔插嘴道:“登陆的主力应该是美国人,他们不会为丘吉尔火中取栗的。”
  “美国人很可能不听他,那丘吉尔就只能从印度和远东再调集兵力然后登陆阿拉伯半岛,等他来时我们早已把苏伊士运河附近给扫清了。”霍夫曼强调说,“英美在战略路线与作战方向是有原则分歧的,面临我们席卷中东的威胁,无论英国人采取哪种应对方式都对我们有利——他们继续在摩洛哥登陆,我们在中东的压力就减轻;他们将登陆兵力转而投放到阿拉伯半岛,则古德里安遭遇两面夹击的威胁便消除了。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控制中东的战略意义:我们首先能控制那里的石油,其次能同土耳其一起构成对俄国的南翼威胁,最后能掐掉英美通过苏伊士运河与伊朗这条向斯大林输血的管子。这是改变整个大战格局的一步棋,而且是十分关键的一步棋!”
  虽然土耳其现在还是中立国,但三人都不认为元首说错了:只要第三帝国能切实控制中东,被两面夹击的土耳其立即就会放弃中立倒过来加入轴心——上次大战他们就是德国的盟友,更不必说土耳其人与俄国人是几百年的死敌,而只要土耳其转变立场,俄国人的南翼就彻底暴露出来了——他们不仅会直接感受到土耳其百万军队的锋芒,在高加索山口的格罗兹尼油田也会岌岌可危,如果土耳其人的胆子和作战能力再大一些,从他们领土东端出发只要再向前推进500公里就能一举把巴库油田也占领下来。
  三个持反对态度的将领陷入了沉思。





第2章 6万人,不要了
  片刻之后,蔡茨勒追问道:“假设摩洛哥的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如何解决?”
  “拿下中东再回过头来看摩洛哥问题就不大了。”霍夫曼在地图上比划着,“首先我们控制着希腊、克里特岛并能拿下塞浦路斯岛和中东,我们会在东地中海占据压倒性优势,哪怕整个西非丢了,中东与本土之间的道路依然是畅通的,还可以避开无能的意大利人;其次,我可以派遣军队去突尼斯挡住美国人,意大利人也会为此拼命的;最后,中东是英国人全球殖民帝国的重要支柱,丘吉尔更看重维系大英帝国的荣誉与声望,他不会为了所谓‘开辟第二战场’的这种虚幻使命而把殖民地拱手交出去的,那样英美之间就会产生深刻矛盾。”
  虽然对霍夫曼刚才讲述的部分观点和论据持有怀疑态度,但三人不得不承认元首的战略眼光是十分毒辣的,这个行动击中了盟军的软肋,他们在主要立场上发生动摇,思考问题的关键点转移到怎么确保部队顺利登陆上来了。
  凯特尔首先表态:“我原则上赞同元首的战略判断,问题是登陆风险实在太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
  “嗯……”几个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凯特尔和约德尔是没经验,蔡茨勒知道迪耶普战役全过程,但他不想将英美登陆失败的惨状说出来刺激霍夫曼。
  “如果登陆计划不成功,古德里安的非洲集群会不会有危险。”霍夫曼问三人。
  “没有,非洲军的地位不会变得更恶劣。”凯特尔抢先回答。
  霍夫曼转过头问约德尔:“你能保证么?”
  “是,这个可以保证。”约德尔赶紧点头。
  “克里特岛会不会丢失?”
  “不会!登陆部队虽然有6万人,但岛上原先承担防御的力量并未计入在内,而且我们还可以继续加强克里特岛的兵力。”蔡茨勒回答道。
  “那问题就出在登陆集群上了。”扫视了三人一眼,霍夫曼下定决心,狠狠一巴掌拍在地图上,将克里特岛牢牢笼罩住了,“我是陆军总司令也是元首,我对帝国整体战略和民族未来负有责任,这次战役的决心我下,让这6万人做好最恶劣的打算——或许是全军覆没!”
  什么?蔡茨勒差点没摔倒在地上,凯特尔和约德尔也张大了嘴,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霍夫曼,三个人脑海中此刻浮现起唯一的想法就是:“疯了!元首疯了!”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我可没疯!”霍夫曼见三人脸上那骇然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反问道,“如果我把这6万人全部加强给古德里安让他去消灭蒙哥马利的20万,你们觉得能成功么?成功后的伤亡在多少?”
  所有人都不吭声,这事情没法预计,先不说古德里安凭借11万军队能不能干掉第八集团军,即便成功其损失说不定也会超过6万人,更要命的是耗不起,在古德里安与蒙哥马利对决的过程中英国人可以源源不断地送来增援,最初是11万对23万,弄到后来可能会变成11万对30万、50万。
  “这个作战计划中最要紧的就是时间,我们耗不起也拖不起,必须用毅然决然的办法去打败第八集团军并进军开罗。”霍夫曼给三人打气,“不就是2个装甲师、1个步兵师再加1个伞兵师么?有什么舍不得的?光台风战役我们就损失了50万,今年夏天东线又损失了20万,这6万人大不了不要了。如果总害怕伤亡,这场大战干脆就不用打。判断战役是否胜利的结果不光看伤亡数字,还要看是否改善了整体态势和战略局面,这次战役的意义最明确也没有了——投入胜负手从而一举改变中东局势,我作为最高统帅有这个魄力,你们当总参谋长的也要下定决心。”
  蔡茨勒硬着头皮劝解:“元首,您不能单纯看数量,2个装甲师看上去不多,但其中一个是党卫军维京师,一个是大德意志师,哪怕并不完整的空降师也都是我军鼎鼎有名的精锐部队,受创严重会大伤士气,更不用说全军覆没这样的惨重损失。”
  霍夫曼心想:现在4个师6万人就受不了?在斯大林格勒丢掉整个第6集团军和损失100多万人是怎么挺过来的?不过这话现在没法说,他只能苦口婆心的解释:“我就是相信维京师的顽强,相信大德意志师的坚韧我才要把最重要的任务派给他们,如果害怕精锐部队损失而不敢动用,他们就永远失去了使用的机会。你们可以事先找4个师的指挥官了解情况,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承担为德意志人民的未来而开辟血路的重任?”
  “可是……”蔡茨勒还想再说两句,凯特尔已把他拉住了,他知道元首的性格:这明显就是下定决心殊死一搏了,如果三人再一味硬顶下去,只怕恼羞成怒的元首会绕过总参谋部直接开始调兵遣将——他可不认为这几个师的师长会拒绝这种命令。
  “我们努力再思考和完善作战计划,务必确保元首的战略思想落地。”凯特尔打着圆场,尽力缓和气氛,“部队先补充与调集起来做好有关针对性准备。”
  “这是参谋部的工作,我不具体过问,我只要结果!”霍夫曼决定把压力继续传导下去,转过头问约德尔,“保卢斯在西线目前任务不重,需要我将他调遣过来配合你工作么?”
  约德尔涨红了脸,毫不犹豫地说:“请元首放心,我一定会尽快拿出成熟方案。”心里却在想:开什么玩笑,保卢斯来了我怎么办?前期我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到时候这方案体现谁的意志?功劳最后又怎么算?
  凯特尔和蔡茨勒无奈地对望一眼,元首这是下重手逼人拼命了。
  霍夫曼倒是对约德尔的表态很有信心:“古德里安已开始向托卜鲁克撤退,虽然蒙哥马利还被蒙在鼓里,但不会被隐瞒太久,敌人下一步行动很快就会推进。月底我将在鹰巢召开一次有关塞尔维亚问题的国际会议,希望你们届时能够就合理的作战方案做好准备,会议一结束就可以拿出来讨论,在方案制定的同时,有关物资与人员调集依然按原设想继续集中——两位总参谋长要将这当成主要任务来抓。”
  “是,元首。”
  “制定方案要狠一点,要有创新理念与拼命意识,对敌人要很,对自己更要很!要资源、要运输船、要飞机都可以谈,不要怕部队没有两栖登陆经验,他们可以在克里特岛上现场学,有两周的时间足够了——没法把一切都准备得尽善尽美,打波兰、打法国的时候我们也不完美,不一样挺过来了么?要对自己有信心!对部队有信心!另外,古德里安拍了电报给我,谓蒙哥马利在阿拉曼附近的防线很严密、坚固,如果把他引诱出来放到托卜鲁克,英国人应该不会主动破坏这条防线,我们可以迅速抓住机会利用这条防线,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约德尔点点头:“我们会认真考虑元首刚才的建议。”,
  “明天我将出发去佩内明德基地视察,两天后回来,希望在这两天里你们可以拿出一个比较可行的草案作为下一步讨论的基础。”
  “元首,我的元首。”霍夫曼的陆军副官忽然跌跌撞撞地从外面进来。
  “发生了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
  “我们在东地中海的潜伏潜艇发来电报,地中海舰队主力刚刚离港向西航行了。”副官喘着粗气将相应电报递给霍夫曼,“您告诫过我,一有北非方面的情报就立即向您报告。”
  “这是?”凯特尔疑惑地问道,“他们要去马耳他?”
  “马耳他的军舰也在准备离港!”
  “哈哈哈!”霍夫曼忽然大笑起来,“幸运之神果然眷顾我们!”
  “这是?……”三人迷惑不解。
  “丘吉尔大概认为地中海的局势目前比较稳定,故而放心地将地中海舰队主力抽调出去保障他们在西北非的登陆。”霍夫曼解释道,“如果我猜得没错,这几艘主力舰一准是返回本土进行维护、补给,然后掩护从本土出发的船队进行登陆,从时间上看也吻合10月末登陆的节奏——这一来一去,东地中海至少有6-8周时间碰不见他们。”
  “这是天意!”约德尔兴奋得喃喃自语,“不可思议的天意。”





第3章 去佩内明德
  次日,霍夫曼抛下那三个因为局势峰回路转而兴奋不已的高级将领,径直离开柏林去了佩内明德火箭基地。这是一个位于德国东北部的渔村小镇,面向波罗的海,离柏林约200公里,位置十分隐秘,汽车大概需要行驶4个小时。施佩尔照旧与他同坐一辆车出行,这次倒没把首席副官弗里茨·达尔格斯中校赶下车去。
  “很久没看见鲍曼同志与元首一同出行了。”施佩尔忽然问道,“以前他可是和您形影不离的。”
  “鲍曼?”霍夫曼眉头一扬,笑道,“他最近迷上了抓间谍,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前天还和我汇报说顺着卡纳里斯叛国集团的线索,又抓到了一个由原社会民主党人和基督教保守派知识分子和文官组成的密谋团伙,他管这些人叫克莱骚集团。”
  “克莱骚?”施佩尔回味着这个名字,忽然反应过来惊叫出声,“这不是毛奇家族的庄园名字?”
  霍夫曼点点头:“没错,为首的正是赫尔穆特·冯·毛奇伯爵,他原先是情报局国外情报部的国际法专家,从家族谱系上说起来是老毛奇的族孙(普法战争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一战德国总参谋长)的侄子,除了他之外还有号称九伯爵(Graf-Neun)里的一堆人物,都是容克贵族出身。”
  “皇室也卷进去了?”施佩尔知道元首一直对退位在荷兰的威廉二世及其直系后代抱有十分警惕的态度。
  霍夫曼冷笑一声:“这倒没有,老皇帝和他的两个儿子比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普鲁士贵族世家所谓的‘青年才俊’要聪明得多,很巧妙地避开了。”
  九伯爵代称的是国防军第9“波茨坦”步兵团,该团前身是第二帝国的第1近卫步兵团,素来与皇室和容克贵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魏玛共和国成立后第9团长期驻扎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担当市区外围警戒任务,军官中有很大一批贵胄后代,特雷斯科夫在去东线任职前就以此为班底在该团内秘密组建密谋集团。由于1918年特雷斯科夫曾和施蒙特一起在该团服役,他利用施蒙特担任元首首席副官的关系把当时正在第9团服役的两位心腹——预备役少校卡尔·汉斯·冯·哈登贝格伯爵和预备役中尉冯·勒恩多夫·斯滕诺特伯爵安插到博克的司令部里充当自己的联络官和眼线,又把克莱骚集团的重要成员林斯托弗少校调到了中央集团军群下属的第九集团军。在他安排之下,克莱骚集团成员弗里茨·迪特洛弗·冯·德·舒伦堡伯爵火线入伍,以预备役中尉的身份加入第9团补充营,加上曾经在“九伯爵”任职的冯·哈泽中将、哈默施泰因·埃克沃德大将之子路德维希(大将1939年就因红色将军案被免职)等人,特雷斯科夫想方设法把他们都调往东线并在中央集团军内部建立了关系网。根据鲍曼的追查和特雷斯科夫的交代,有19位曾在第9步兵团服役的军官加入了密谋集团。
  “这太让人震惊了。”
  “所以,你以为那些抵制总动员体制的容克贵族是因为经济原因?错了,他们所谋求的远比你想象的要大。”霍夫曼用赞赏的口气说道,“这种事换戈林去做一定是躲避着不敢揭开——他对容克贵族有着本能的害怕和卑微,鲍曼远比他有勇气的多,很有股子一捅到底的劲头,越是大人物他越是兴奋。就连可怜的施蒙特也被他盯上了,不得不从东线返回柏林接受保安总局的问询——是我和蔡茨勒联名担保才没有动摇他的位置。”
  “他可真算是交友不慎惹祸上身了。”施佩尔现在知道了为什么那些大人物如此害怕和痛恨鲍曼,背地里骂他是“元首最彻底的走狗”,原以为是鲍曼一贯跟随元首跟得最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