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晨时分,紧锣密鼓部署了一夜的参联会大佬们打着哈欠继续在作战室里推演战局走向,连续的熬夜与筹划让这批上了年纪的将军们两眼通红,面色憔悴,身体摇摇欲坠却又只能咬牙坚持着。
12月4日的作战计划是很清晰的:第一,兵力集结的坎宁安舰队向东疾进,准备拦截德军航母编队;第二,陆海航清晨出动兵力去轰炸德军舰队和阵地;第三,101空降师和加拿大部队负责迂回包抄,断绝德军陆战队撤退之路;第四,佛得角方向持续施加压力,必须尽快拿下敌人。
到刚刚到了7点半,前线就传来了紧急电报。
“什么?德国人溜了?”马歇尔气急败坏地吼道,“什么时候溜的?”
“应该是昨天夜里。101空降师一早发动进攻,居然没遇到抵抗,一路突进控制了港口才发现敌军已经溜走了,他们顺带还解救了在码头附近被关押的一批加拿大俘虏。”
“加拿大人不是说德军至少有5千之众么?怎么溜得这么快?这不科学!”
艾森豪威尔看完电报后苦笑:“哪有什么5千,马修在电报说得很清楚,德军前后一共就投入了3000兵力,战斗中阵亡了大约800余人——部分尸体没来得及完全收敛,另外可能还要400…500伤员和500多人在前天夜里就撤退了,昨天坚守在圣约翰斯的陆战队大概就1000多人,他们抛弃了全部重装备和物资逃跑,阵地上有不少德军4号坦克、坦克歼击车和火炮,敌人控制的机场上残留着不少弹药、飞机残骸和零配件,不过没有完整的飞机……”
“没抓到俘虏么?”
“好像,有几个吧……哦,2个,是跳伞后迷路的德国飞行员。”
“该死,让飞机去追,他们一定跑不远!”
这命令倒不用刻意下达,清晨发现扑空后,美军攻击编队迅速调整航线,经过一番搜索已找到了德国舰队,但找到并不意味着可以轻松对付,上面依然还有40多架德国战斗机在承担掩护任务,经过一番激战,德军编队损失了穆奇澳…阿腾多洛号轻巡洋舰(意大利)、埃姆登号轻巡洋舰和Z49(刺猬级)驱逐舰,帝国号战列舰吃了2颗炸弹并损失了一座主炮,但依然可以维持20节以上的航速,货轮又损失了1艘,高特辛辛苦苦带走的虎式和希姆莱管风琴全被炸沉,不过沉在这里比在岛上被美军俘虏要好得多,美军为此又丢掉了50多架飞机——飞行员哪怕跳伞成功也只能被俘虏。
当然,德军机群下场也强不到哪里去,或者是当场被击落,或是等美军飞机退走后因燃油耗尽而坠毁,好在飞行员可以跳伞挽救,贝中将也算是长出了一口气。现在整支舰队只剩下了11架飞机,再过几小时统统都得燃油耗尽坠海。哈特曼清晨又打下了3架,然后还在燃油耗尽后把飞机稳稳当当停在水面上迫降——他可不想去冰冷的北大西洋里泡着,但这也维持不了太久,在他登上救援艇之后,几个浪头就打了过来,这架屡有建树的Do…412终于沉入海中不见。在纽芬兰绞杀战之后,德军损失了全部的Ta…152和do…412,贝中将估计施佩尔部长的脸色届时会很精彩。
参联会众人脸色都十分难看:收复纽芬兰岛的任务勉强算完成了,但该岛如此惨重的损失难道就这么交代了?还能再吹一次击退德军的胜利?大家脸皮还没厚到这个程度。
英格拉姆不甘心地问道:“还能再继续出动飞机空袭德军舰队么?”
阿诺德摇摇头:“清晨攻击机群已返航,目前纽芬兰机场还不能用,下午才能再次进攻,但距离太过遥远,飞行员们的压力和体力都已到极限,4发轰炸机水平轰炸效果又不太好……”
马歇尔摆摆手:“算了,省点力气吧,这批飞行员总算是有实战经验了,不能再轻易消耗掉。给马修和加拿大人发电报,立即恢复纽芬兰岛的秩序、修复机场,统计损失,下一步战役,还得看海军的。”
第167章 大西洋绞杀战(55)
波涛涌动的海面上,德国航母编队正在向东南偏南方向不疾不徐地挺近,关于纽芬兰岛的变故和后续撤退安排事宜,贝中将已全盘告诉了机动部队,马沙尔当即表示了认可,小泽虽然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在美军空降部队登陆、陆航强化之后,继续再用那2000出头的陆战队、炮击舰队和亚速尔长途跋涉过去的陆基飞机硬顶是不现实的,很可能导致整支舰队的毁灭。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可能发生的局面:现在航母编队已少了40%的力量,战列舰损失了1艘,其余各舰都带伤在身,轻重巡洋舰也损失惨重,虽然这个损失比起英美是小巫见大巫,但英美的海军底蕴不是第三帝国可以比拟的,在联合舰队西行暂时不明朗之前,不能拿仅有的舰队力量去强打硬拼。
“贝中将也算当机立断,这场战役我们犯了不大不小的错误……”克兰克打着圆场道,“元首发来了电文,表示他为此承担所有责任……”
小泽苦苦思索:“这场战役打到现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那100艘缴获的船只和140万吨物资……他让我们迷失了方向。”在办公室里,霍夫曼心平气和地对着凯特尔、邓尼茨、约德尔等一干心腹道,“我们原本的目的是摧毁纽芬兰的物资、破坏英加航线,如有可能再顺带消灭敌军舰队,前面的行动都很成功,坏就坏在俘虏了这100多万吨物资。如果,对这些物资和船舶一炸了之,我们根本用不着这么费力,直接打了就可以跑,但为了保住这30亿美元的物资,不但陆战队上岸,炮击舰队也被迫停留在纽芬兰附近吸引火力,航母编队也必须在附近提供掩护,换而言之,炮击舰队大部分的损失其实归结于我们的贪心……”
大家都叹了口气,这都是身居高位的军政领袖,不会因为普通一点点东西就睁不开眼、迈不开步的,实在是那25…30亿美元太诱人了。
“好在,物资今天就可以抵达亚速尔,我们保住了其中的90%,也不算毫无收获,至于军舰损失……”凯特尔劝解道,“敌人比我们的损失大得多,我觉得您不必耿耿于怀,损失了大不了接着造——现在不缺物资也不缺工人,我们可以往海军力量再倾斜一点,这些物资到时候可折算成军费还给海军。”
邓尼茨脸色平常,心态平和:“元首,至少这次我们和英美硬碰硬打了一次,锻炼了队伍,他们没我们原先想得那么可怕……亚速尔、马岛两个战略要地也保住了,至于佛得角方向,我航母编队主力尚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呢!”
“希望小泽将军能给我们一个惊喜。”霍夫曼转过头对施佩尔道,“后续航母建造务必抓紧,另外空军和海航都反映新飞机不错,虽然目前全体损失了,但在实战中表现出来的性能时可圈可点的,海航已提议用Do…412和Ju…198取代原有装备,至少要实现一半以上舰载机换装。”
“如您所愿,我的元首。”施佩尔原本对军舰损失颇有微词,但看在140万吨物资和近100艘货轮身上,这件事他也不想追究了。
霍夫曼转过头对耶顺内克道:“这次海航损失不小,目前一线飞行员(组)连阵亡、受伤、失踪已超过了100人,空军要想办法帮助海航填上这个损失,从空军各联队抽调150人(组),要优秀的志愿者——不要舍不得!没有海航顶在一线,英美天天来轰炸西线,空军损失同样不会小!”
面对这个要求,耶顺内克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表态答应,他可是听说了在空军中混得一般的哈特曼在海航中大放光彩,这次战役中不但追平了马尔赛尤的单日击落17架飞机的记录,还创造了5天里连续出击,总击落成绩高达43架的疯狂战绩,不但得到了上晋升军衔的奖励,他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元首已亲口表示要亲自接见他并安排盛大的授勋仪式。当初哈特曼在Jg52联队服役中的兄长和上司,有些现在反过来要称呼他为长官了,因为年仅22岁的上尉实在是匪夷所思,以前马尔赛尤被称呼为空军最年轻的上尉,这称号现在落在了哈特曼头上了。
不过不太高兴的情绪持续了不到半分钟就消失了,德国海航完全是依靠空军建立起来的,不但心态和文化上与空军完全一致,就连氛围和协同作战也与空军无异,这让空军感觉亲切之余,更能认同自己人的价值理念。更何况,耶顺内克敢打赌,有了升官快、荣誉多的刺激,再加上哈特曼这个现成榜样,一定有很多人想跳槽到海航去,与其拦着、卡着不让人走,还不如大大方方将海航的官帽领走。
“现在就让我们期待一下,舰队到底是能吃掉追来的英美航母编队还是吃掉佛得角的美军舰队……”霍夫曼对后续战事的发展比较乐观,“我认为我们依然占有较大的优势。”
发现德军航母编队的消息也在第一时间发给了坎宁安,他依然将旗舰设置在独角兽号上,这种处理方式让他在纽芬兰战役中幸运地躲过一劫,在得到2艘航母的增援后,他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决心再拿下漏网逃走的德国舰队,彻底扭转大西洋的局势。
“占领佛得角、拿下德军舰队后,我们在大西洋上的局势将会发生重大改观,不但英加航线得到恢复,而且亚速尔、加那利群岛、西非达喀尔都在我军威慑之下,如果陆军能给力一点,派遣大军在西非登陆,并持续向北非推进,我们完全可以发动战略反攻——只要把地中海里的中东油轮运输线一掐,希特勒的战争机器便会没油的,那时候那些厉害的虎式坦克全都是一堆废铁……”
斯普鲁恩斯并不想泼他的冷水,但有些话还得说:“您不能对美国陆军期望过高,陆军3师、5师都打残了,依然还没拿下萨尔岛德军,李奇微带着101空降师虽然收复了纽芬兰岛,但据说损失重大,也要转入休整……就陆战这件事,短时间呢……哎……怎么说呢……”
坎宁安被这句话噎住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听说马岛有3万德军加1万阿根廷人,美方认为4个师绝对啃不动,至少要准备6…7个,而斯普鲁恩斯私下却认为可能需要8…10个师,于是联合要素行动变成空中楼阁推不下去了,现在没有人再提马岛攻略这件事,至于防御更坚固、兵力更多、德军准备更充分的亚速尔,参谋们都在猜测特纳将军要制定D或者e方案了,因为C+方案根本不可能打下来。更让人难堪的是美军寄予厚望的M6重型坦克,在萨尔岛上被打得抱头鼠窜,丝毫不是虎式的对手。就陆战尤其是装甲战这门学科,美国至少还要缴3年学费。
“要鼓起勇气,我们还有时间。”坎宁安命令道,“航向115度,以24节速度前进,争取早点截击到德国舰队。
12月4号过完了,5号过完了,6号因为天气不好,双方都无法起飞侦察机,最终同样也平静地过完了,在大洋深处的两支航母编队向同一个方向快速前进,谁都知道对方可能近在咫尺,但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轴心和同盟的焦点全聚集在了萨尔岛身上。
正如斯普鲁恩斯预计的那样:48小时乃至再加48小时是不够拿下守岛德军的,虽然美军地面部队已将德军压缩岛岛上不到四分之一的面积上,但随着美军我困的加深,德军防线持续缩短,依然坚忍不拔地顶着对手轮番冲击,特纳和英国索尔焦急万分:根据参谋的推断,如果德军航母编队向着佛得角赶来,明天下午时分就会将佛得角纳入核心攻击区,今天如果不打赢并且拿下对手,明天就可能要被迫灰溜溜溜走。虽然坎宁安上将信誓旦旦保证会护卫舰队安全,但他本身离舰队还有1500公里多之遥,那里赶得及?
12月7日下午3点,惊人的消息传出:佛得角西北方1400公里出现的德军舰队,包括3…4艘航空母舰。
与此同时,德方也收到Ar…352发来的消息,美军舰队在本舰队正西方,距离1200公里。
小泽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很好,再过一夜,我们就可以打到你了,先别管美军炮击部队,向西调头,缩小差距……”
“前进……”坎宁安在轮椅上发布指令,无比期待第二次较量拉开帷幕……
双方战术基本是不约而同的:夜间准备好机群,准备天亮后第一时间放飞侦察机确定对手位置,然后出动全甲板进行攻击,现在的问题就是要看运气在谁手里了!
第168章 大西洋绞杀战(56)
天色渐渐昏暗下来,从风高浪急的北大西洋换到相对风平浪静的中大西洋,连带日照时间也延长了,傍晚时分,德军舰队从容地完成了大战前的最后一次燃油补给,高速油轮将大量的重油和航空汽油通过油管输入几艘主力舰,补充了连续大战之后的消耗,然后与舰队分手向亚速尔方向撤退。经过连日休整,航母舰载机飞行员同样从身心俱疲的状态中恢复过来,重新充满对战事的渴望,但因距离缘故,现在美德双方谁都奈何不了对手,只能耐着性子等待第二天。
齐柏林号作战室里,舰队高层和所有参谋齐聚一堂,探讨下一步作战思路。
从作战态势上看,德军舰队其实并不太有利,舰队西面是坎宁安部队,东南面是英格索尔的舰队——后者虽然连遭损失,但至少还有11艘护航航母和4艘战列舰,依然是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小泽手头除了齐柏林号和鹞鹰号2艘航母外,1艘战列舰也没有。
“意大利人打了退堂鼓,认为我军很可能遭遇敌人两面夹击,建议撤退……”克兰克道,“不过被我严词拒绝了。”
“他们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当务之急是尽快与破交舰队汇合,他们拥有1艘战列舰(黎塞留号)和1艘航母(敦刻尔克号),是作战不可缺少的力量,否则舰队与敌军相比处于完全的劣势。”
小泽轻轻摇头:“不能撤退,如果一走了之,固然舰队本身可以保存,但萨尔岛就丢定了,不但佛得角群岛,连带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或者达喀尔都有丢失危险,英加航线也会再次恢复……”
马沙尔不语:就地撤退明显不符合元首期望,也可能导致整场大西洋战役失利并引起连锁反应。小泽的话没错,如果舰队现在不拼一把,下一步英美行动就简单多了:直接把护航航母部队推到前线进攻,航母编队在后面压阵,如果德军舰队不来,则攻击部队吃掉岛屿守军,如果德军舰队赶来,则后面的航母编队会同作战。他对情况知道得比较清楚,佛得角的守卫力量虽然不能与亚速尔相比,但比加那利群岛、马德拉群岛或达喀尔都要强,如果不能在佛得角挡住对手,其他几个岛屿更难守住。就现在情况而言,一个两败俱伤的结果都好过各自保存实力的做法。
“您打算先吃哪一头?是佛得角敌军?还是我们身后的美国航母舰队?”克兰克问道,“现在三方之间的位置大体还是明确的,但经过一个晚上的机动,明天的情况会很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太多。”
从12月7日下午时分的分布位置来看,小泽舰队西面1200公里处是坎宁安舰队,东南面1400公里处是英格索尔舰队,如果此时向东北方向撤退,则两支舰队任何一支都不可能追的上,撤退毫无问题的,如果要进攻,待在原地却不行,要么向西开进缩小与坎宁安的差距,要么向东南方向开进缩小与英格索尔的差距,由于坎宁安本身紧追不舍,参谋们一致估计前者大致上天亮之后就可投入交战,后者则需要到下午时分才能进入打击范围。
面对沙盘苦苦思索的小泽在摆弄了半天船只模型后挤出一句:“我想先去打在佛得角德军……”
克兰克楞住了:“我还以为您会选择先回头与敌军航母编队交手,毕竟他们离我们更近,而且速度更快……”
“今天下午3点钟,敌军两支舰队大约相距2300公里,从这个距离来看,敌军舰队在36个小时内无法发挥协同效应,甚至可以说敌军在60个小时内都无法协同……”
该推断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美军两支编队以32节的合成速度对向前进,大约36小时能实现相互掩护,但目前英格索尔舰队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萨尔岛德军,一旦舰队离去,则岛上的美军地面部队会面临德军反击,因此哪怕英格索尔愿意和坎宁安汇合,距离最多也就是护航航母舰载机500…600公里的范围。马沙尔等人都是近年破交的老手,经常在敌军合围的阵势里钻进钻出,当然明白不能放任敌军两支编队汇合的道理:一旦汇合,盟军将有5艘航母和10余艘护航航母组合在一起的超级部队,哪怕德军也实现合流,也不是能简单啃得动的猎物。
小泽转头问马沙尔:“以您的经验,如欲先打佛得角,您会选择航线怎么走?”
这课题有些苛刻,既要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又要避免被身后的坎宁安舰队赶上追杀,还要能保证先打到英格索尔舰队,可选择的空间不大,但马沙尔沉吟片刻后立即用本能画出了一条路线,一条集德国海军专业破交30年经验之大成的路线——不是向西,也不是向标准东南方的佛得角,而是向东偏东南的方向前进……
“今天夜里以安全航速稳妥前进,节约燃料,明天清晨视线恢复后,以24节以上速度行动,无论是否被敌军发现都这么走……”
参谋们立即根据马沙尔的要求在沙盘上模拟起来,结果相当诡异:后面的坎宁安部队或许可以缩小与德军舰队间的距离,但不能从容放飞舰载机攻击,东南方的德军舰队除非坚决北上,否则在日落之前,双方的打击圈依然没法重合,中间有200…300公里的空白区域——可正常侦查却攻击不到。
“高明!”有几个参谋已低声喝彩起来,马沙尔的策略不但保证12月8日德军两支舰队先行汇合,同时双方又不接战——除非英格索尔脑子坏掉非要用护航航母去挑战德国舰队航母,对美军压力更大的是,经过24小时的航行,德军舰队大约能跑出900公里,当天夜里可将萨尔岛却能形成对萨尔岛美军的攻击态势,这会让美国人相当难受——撤也不是,守也不是!
但小泽似乎有所顾虑,他把代表英格索尔舰队的船只轻轻往西南方向一摆,问道:“如德国舰队进行规避并试图缩小与其航母编队的距离呢?”
“那就攻击萨尔岛上的美军陆军。哦……不对……”马沙尔有些犹豫起来,他猜到小泽的顾虑是什么:即便舰队可从容攻击萨尔岛,也无法形成压倒性优势,因为守军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地盘且力量偏弱,即便有空中力量压阵,也不能重新占据上风,顶多是让美军伤亡增加并让其感觉更加难受罢了。
“关键在于,美国人是否愿意为确保舰队安全而让陆军白白挨炸……”如是日本自己,小泽想都不想就会下这个结论,哪个海军会操心陆军马鹿?可美国人的心态他实在吃不准。
“假设美军为确保舰队安全而选择避让,您会怎么打?”马沙尔把球踢还给小泽,想听听他的高见,然后他们就看到日本顾问组在海图上画的航线却有些诡异,在前半截与马沙尔的考虑无异,但在进入夜间之后,舰队却重新一分为二:破交舰队威慑萨尔岛,舰队主力包括齐柏林号、鹞鹰号2艘航母却向东北方向继续开进,距离保持在500公里左右。
“敦刻尔克号的舰载机编制虽然满员,但只用其进行攻击会不会力量不足?”
“不会……因为,敦刻尔克号顶在前面,我们可以使用跨平台战法保持连续攻击火力。”
众人眼前一亮:跨平台射程外战法是小泽将军的独创,在这次纽芬兰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依然可以这么用——既能打击敌人又能更有效保护自己。
克兰克补充道:“另外,夜枭战队投入使用过数次,效果良好,倘若机会合适我军还可借此发动夜袭。”
小泽笑道:“那就更好,先按这个计划行动,如果敌情有变,明天清晨可以再考虑调整。”
就在德军商议下一步战术行动时,坎宁安和斯普鲁恩斯同样率领参谋群在讨论即将到来的战事。
“现在情况是非常清晰的,只要敌军不调头,综合他们的位置、速度和攻击能力,80%以上的可能是敌人先攻击到佛得角舰队。”坎宁安皱着眉头道,“特纳将军有什么想法?”
“他想带着部队向南避一避,但顾虑到岛上已登陆的陆军,有些举棋不定。”
遇到陆海军协同问题,坎宁安也不敢表态,只好含含糊糊地问:“一般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处理?需不需要我们……”
“不需要……”斯普鲁恩斯摇摇头,“如果是别人可能会犹豫,但特纳是什么人?他可是C+计划制定人,手笔之大震惊参联会,两个师算什么?为了胜利,20万人说不定他也不皱一下眉头!放心吧,过几个小时金上将电报就会过来了……”
话音刚落就响起了参谋的声音:“金上将代表海军来电,希望我们全力争胜,不惜一切代价!”
更惊愕的事还在后面,过了三分钟,参谋又向斯普鲁恩斯递上一份密电:“注意:阅后即焚,国内兵员征募情况良好,已完成600万陆军准备……欧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