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兼顾意大利和德国军队,用快速装甲力量对付意大利部队,用步兵和炮兵拦截德国军队,只要能守住48小时甚至24小时,所有一切目标都可以实现。
最稳妥的办法当然是放任意大利人逃跑而专打德国人,但谁知道古德里安还有什么层出不穷的花招呢?万一德国人没打到,意大利人又溜了,第八集团军等于是损兵折将一无所获,这种政治上的代价他可承受不起。想来想去,和德·拉甘沟通了数次,又在指挥部里推演了好几次,最后才下定决心采用第三种办法。
就在蒙哥马利为选择过多而犯愁时,非洲军却因选择过少而苦恼,决定下一步行动如何走成了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情。
现在非洲军几个主要将领佩服起古德里安当初动用侦察机掌握意大利军队撤退情况的先见之明来,换目前这种混乱局面,别说意大利人没有工夫搭理古德里安,就算是有心理会也没办法清点,唯独空军侦查还可以勉强提供一二参考,古德里安就是用这种办法估算意大利军队和英军之间的追逐时间和彼此间距的。第一天这个差距是24小时,第二天缩短到了12小时,第三天进一步缩短为4-6个小时。换而言之,今天傍晚英国人就能赶上意大利人然后大开杀戒,而非洲军的主力距离这两个装甲师大概也有1天左右的距离。
众人的意见出现了明显分歧,古德里安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情况一下子显得诡异起来:
首先,非洲军现在所处的位置很尴尬,前面有两个英国装甲师挡路,后面有蒙哥马利率领第八集团军主力在苦苦追赶——即便在特勒阿卡基尔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英国人的兵力优势依然是非洲军不可撼动的。
其次,非洲军能采取的战术很少,如果先打前面,硬生生攻击两个装甲师或许能取得成功,但成功背后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这是古德里安难以承受的,而且这种攻击速度还不能太慢,时间一长就可能被后面赶来的英军主力部队沾上,那会造成更大的问题;如果先打后面,即便可以先击退、击溃蒙哥马利1-2个师,但至关重要的时间便失去了,万一两个装甲师回身配合第八集团军主力发动全面进攻,本身力量不足的非洲军将立即陷入东西两路夹击的不利境地。
最后,非洲军能采取的策略更少,部队最终目标是要往托卜鲁克方向撤退,这一点已毋庸置疑,采用向其他方向突击并吸引英军注意力的老办法已经不灵了,蒙哥马利在上了两次当之后不会再轻易为古德里安扰乱视线的花招所迷惑,哪怕敌人什么都不敢,只要他们把兵力部署在非洲军和托卜鲁克之间,他就可以拥有无数种办法来缠上你、消灭你。
“我们现在是如此庞大的部队纠集在一起,短时间内没办法采用迂回躲避的办法。”古德里安把最后一条路也给掐死了,“必须要有不同的想法,一种与前几次截然不同的战术。”
对着地图一番研究下来,大家就像被当头泼了一盆冰水——焉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怎么看都是太过理想化的主意,现在的战役地位甚至比起特勒阿卡基尔那时来甚至都有些差距,问题着实有点儿难办。
现场也陷入了令人难堪的沉默。
正在烦躁间,情报处送来了空军最新侦查情况,谓英军装甲师的坦克和装甲部队已加速推进,只留下步兵和炮兵就地构筑防御阵地,目测两小时后英、意两军就要接战,意大利人恐怕在劫难逃。
众人一听之后更觉得难受,运动状态下对付两个装甲师已经比较困难,现在这些步兵和炮兵不再一起行动反而据地防御,更更加大了进攻难度。
唯独古德里安眼前一亮,扬起眉毛问道:“你是说,英国人的装甲力量基本前扑了?”
“空军是这么说。”梅林津不好意思地解释,“不过这是空中侦查,准确性上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很好,我相信这基本接近真实情况。”古德里安忽然面露喜色,“关键时刻英国人还是很够意思,不枉我们在敦刻尔克放了他们一码。”
大家一起笑了起来,唯独一直都跟随他、熟悉古德里安性子的科林伍德马上就反应过来,立即问道:“长官,您是不是有了好主意?怎么办,让我打头阵吧。”
“不,你不行。”谁料到这股请战的劲头居然被古德里安直接无视了,科林伍德一脸郁闷。相反对方一转身让人海因茨叫了过来:“有个新任务希望你去完成。”
“长官,您下命令吧,最近的任务我自认为都完成得不错呢。”
“这个任务有点儿艰巨,危险性也很大,事关全非洲军的前途,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我依然相信你能完成。”说着,古德里安将整体思路大体阐述了一遍。
众人听完,无不倒吸一口冷气,这危险性、这冲击力实在是太大了一点,不过呢,正如长官所说,越是敌人,越是有可乘之机。
“长官,您放心吧,我保证完成任务。”海因茨坚毅的脸上透露着信心,“我一定为全军杀出一条血路来。”
“很好,你去挑选人员,我让人给你们准备必要的物资和装备。”古德里安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这几万人能不能无恙地撤退到托卜鲁克就全看你了。”
第30章 装甲车队
1942年9月19日下午时分,骄阳似火的滨海公路上,一列由坦克、装甲车混编的车队正在快速挺进,卷起了漫天黄沙,很快他们就出现在大英帝国陆军第1装甲师第7摩托化旅的阵地前面。
正在率领手下构筑阵地的克拉克上尉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这个快速装甲编队先导是8辆十字军坦克,后面跟随的则是16辆m4谢尔曼坦克,中间是一水儿的戴姆勒…野狗装甲车,浑身上下都透露着精干。因为并没有接到会来这样一支车队的通知,再加上头传达了明天有可能迎战德国非洲军的命令,他的疑心大起。他一边警惕地示意手下做好迎战准备,一边则伏低了身子想看个究竟。
对方似乎是肆无忌惮地一路横冲直撞过来,只到了阵地面前才停住了脚步,一辆指挥型装甲车上下来一个挂着中校军衔的军官,夹着司令部参谋常见的公文包,对离他最近的、明显有些发愣的亚当斯下士说道:“嘿,下士,你们是哪一部分的?”
“我们是第7摩托化旅的,您是哪一部分的?”
“我是第1坦克旅第42皇家坦克团参谋长罗宾,你们的长官在哪里?”这位中校衣着整齐、钢盔锃亮、一开口便是一口标准的牛津腔,举手投足间浑身的贵族范,让最近因为一直在作战而风尘仆仆的亚当斯下士显得自惭形愧,他匆匆忙忙敬礼之后,立即用手指了指克拉克潜伏的方向,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连长给出卖了。
眼看情况变成了这样,克拉克就不能再继续隐藏下去,他一边暗示周围的人不要放松警惕,一边一溜小跑过去迎接。对方懒洋洋地还了个礼,掏出一本证件递了过来:“上尉,我是第1装甲旅的罗宾中校,这是我的证件。”
克拉克打开证件看了一眼,果然清清楚楚写着对方的军衔、职务、任职部队等信息,从照片到钢印他都看不出什么破绽来,在战场上翻来覆去地检查一个高军衔军官的军官证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他马上将证件还给了对方。还没等他问清楚对方的来意,罗宾中校露出洁白的牙齿,用明显盛气凌人的口气说道:“你们怎么停下来了,蒙哥马利长官不是让你们去追击意大利人么?”
“长……长官。”克拉克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想了想还是把责任往上推,“上级有令,让我们就地构筑防御工事抵御古德里安的部队。”
“德国人还没来,意大利人你们就先不管了?”对方显然被这个解释呛了一下,纳闷地问道,“我来之前司令部的人可不是这么说的,他们还信誓旦旦和我说要尽快解决意大利人呢。”
“上面的事情谁知道呢?”克拉克讪讪一笑,两手一摊,表示不想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下去,随后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周围的士兵投来好奇的眼光,罗宾中校问道:“你们阵地构筑得怎么样了?”
“长官。”克拉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到,“您过来有何贵干?”
“蒙哥马利长官怕你们不能迅速解决意大利人,特意让我们前来增强作战力量。”罗宾似乎恍然大悟,又从公文包里翻出司令部的命令来。克拉克粗粗扫一眼就还给了对方,司令部的命令他从来就没接触过,这也不是他这个层级应该了解的,压根就看不出真假。
对这个命令克拉克面露难色:“上峰有规定全师就地构筑防御阵地,各部队谨守防区,任何车辆不得擅自行动,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我无法放您过去。”
“这是什么狗屁规定?”对面显而易见地发火了,“难道说要我们的坦克和装甲车停在外面?那岂不是德国人一来我们就成了他们首当其冲的靶子?”
“长官,要不这样,我帮您给上面打个电话问问情况……”
“好,你请便,不要让我等太久。”
克拉克立即一溜小跑到了野战电话机旁边,拎起话筒说了几句后马上跑了回来:“长官,营长说他也不知道这件事情,让您稍等一会,他去请示。”
“当然没问题。”罗宾中校随意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克拉克显然不能让场面太过于尴尬,再加他还没有完全打消对这位中校的疑虑,总觉得对方出现的时机怪怪的,便没话找话的聊起了家常,扯着扯着聊到了罗宾的口音之上,克拉克灵机一动,便说自己虽然在剑桥郡长大,也接触到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很多学生,但对于校园里通行的牛津腔只听得懂、不会说。
“是嘛?那可太巧了。”罗宾中校忽然热情起来:“我可是在剑桥念了好几年大学呢,可惜当初不认识你。”
他一边说,一边从公文包里掏出两包意大利香烟,笑着招呼周围看热闹的士兵:“来,都尝尝,上好的意大利货色,全是我们缴获的,比美国佬的骆驼牌好得多。”士兵们看了一眼克拉克,然后都用火热的眼光盯着香烟,克拉克别无他法,只好就地分发了下去,阵地上很快就是一片吞云吐雾的欢乐。
一圈香烟下来,刚才还素不相识的罗宾中校和克拉克上尉现在似乎成了熟悉无比的老朋友了,开始漫无边际的吹牛聊天,罗宾中校的口才相当了得,为人又极爱炫耀,一个劲地扯当初他在剑桥大学求学生活的种种:什么学校附近最有档次的酒吧,里面不仅有上好的苏格兰威士忌,还有其他地方难得一见的法国白兰地和来自德国黑森、巴伐利亚的黑啤,然后再说上几句男人都懂的荤话,把周围士兵全逗乐了。
可怜的克拉克出身平民家庭,做到上尉已是奋斗了多年的结果,以前哪有机会见识上流社会的生活,对刚才对方提到的酒吧、舞厅、弹子房、跑马场都是只听说过名字或者最多远远见过一面的地方,平时根本不敢进去消费。不过罗宾中校提到的场所确实都是剑桥郡里最高端、最豪华、最有档次和人气的地方,不但名字对的上号,有关位置、门面、规模都无一差错。至于里面那些温柔似水的女招待、花枝招展的伴舞女郎、风情绰约的时髦女郎等等是克拉克远远不知内幕的,现在更是只能瞪圆了眼睛听听过瘾,以前哪敢去想这些事情?
士兵们对罗宾长官的经历和艳遇都是一脸羡慕之色,克拉克上尉心里却愤愤不平地:“人比人真是气死人,这位明显就是贵族子弟兼花花公子的做派,也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年轻轻就混到了中校,还一直在司令部直属部队服役,看他大言不惭的样子说不定还是个不折不扣的草包。”
不过想是这么想,巴结的念头却一下子遏制不住,这年头哪里都靠门路,谁知道这些大人物将来什么时候就飞黄腾达上去了呢?丘吉尔年轻时候也是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现在还不是当了大英帝国的首相?
时间过了有一会,对方露出了明显不耐烦的神情,开始频频掏出怀表看时间,克拉克眼尖,一眼就认出那块是金制的劳力士怀表,据说还是纪念1937年乔治六世国王加冕的限量版,他只在旅长大人身上才看到过,他更加不怀疑这是高级军官了,所有的戒心和疑虑一下子全消散了。
他刚才确实和营长打通了电话,但营长明确告诉他旅部和装甲部队早已向前追击意大利人去了,现在根本联系不上,让他自行判断这件事的真假,既不得罪人也不能耽误事,所谓和上面进一步请示完全就是忽悠罗宾中校的,他他要做的无非是将对方留下来盘问情况,看一看究竟有没有问题,所以根本就不会有回应。扯了这么许久,如果真有问题也该露出马脚来了,这位长官虽然个人生活不太靠谱,但这不正好是大不列颠贵族军官们的做派么——看来完全是自己多心了。
“克拉克上尉,看样子你们不需要增援,我该率领部队回去了,你回头告诉你们旅长我来过就可。”罗宾中校大概和克拉克混熟了,知道不能提过分的要求以免伤了和气,罕见地没发火,“万一他追问起来,你就说我去搜索德国人的侦查部队了。”
“别别别!”克拉克心想,真要这么做了,万一将来旅长和这位中校接洽上,自己该怎么解释这回事?自己挨训事小,误了司令部的命令才是大事。“您还是过去吧,执行任务要紧,毕竟这命令针对的只是本师的车辆,司令部的编队当然不受限制。”
“那我先走了。”临走时罗宾中校和他热情地握手,“等战争结束了,我请你去剑桥郡最好的酒吧喝一杯……”
第31章 兰克突击队
车队从阵地中扬长而去,卷起一地灰尘,很快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好险……刚才你在那坐了这么久,和这个上尉东拉西扯,我都以为暴露了。”这是被古德里安挑选为突击队队长的海因茨所发出的声音。
“那上尉是个机灵人,想方设法想套我的话,没想到我当年在剑桥大学读过书,对此熟悉得很,一点破绽都不会有。”假扮成罗宾中校的是非洲军参谋部的兰克上尉,一直在后勤部工作。说起来他还是个有点意思的人物,他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两户人家一直是世交,在一战以前英德两国交情尚可的时候结了婚——那时候不仅英德两国民间通婚比较普遍,连英国皇室严格说起来都是德意志贵族,德皇威廉二世的母亲就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
一战爆发前两年兰克出生在了德国,由于父母都是平民且家境优越,他并没有受到战争的波及。等到了德国战败后革命风暴卷起,局势一片混乱,特别是在马克恶性通货膨胀的过程中,他父亲因为产业失败、家徒四壁而心力交瘁地去世了,难以为继的兰克一家只好跟随母亲返回了英国并在那里接受了中学教育,他凭借着聪明的头脑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剑桥大学。
本来兰克对国家和民族并没有特别清晰的认识,因为他的国籍虽然跟了父亲一直是德国,但他母亲是英国人,而且本人又在英国生活了很多年,对英国同样抱有好感。但随着年纪增大,读大学期间英国人那种无孔不入的嘲笑和隐形的歧视却让他高兴不起来,刚才那通剑桥学习生涯中花花生活的扯淡实际上他根本就没亲身经历过,全部是一帮子贵族同学的口口相传与肆无忌惮的炫耀,他既无力负担那种花天酒地的费用,更不为主流圈子所接纳,人家提起他只有一个“德国小崽子”的绰号。
好容易捱到毕业,他原以为凭借自己剑桥毕业生的文凭可以找一个不错的工作,没想到由于德国血统的缘故,所有的政府机构和公共组织都委婉地拒绝了他,连应聘学校教师都遭到了拒绝。他学的是统计专业,最后只能在一个不入流的企业中承担商业簿记工作,和一堆商科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厮混在一起,还时不时被他们所嘲笑。
学业不顺心、事业不顺利、母亲又病故了,一项项打击接踵而来使他变得更加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他没有选择反抗,决定独自默默忍受下去,他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了,德国也就这样了。
但德国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元首上台了!
元首解决了失业,元首解决了德国的经济问题,元首在竞选中面向大众许诺的面包、工作和秩序一一都实现了,这种截然不同的做法,种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政治宣传都让这个年轻人为之倾倒。对比英国国内那些互相倾轧,互相拆台、只会空喊口号却对实际问题束手无策的贵族政治家,他觉得元首比他们高明一百倍。
偶然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张报纸,上面登载着元首在公开场合演讲的片段:“……你们或许要说:希特勒先生,我需要一份工作,一块面包。是的!你的说法很对,生命实在是太重要了。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重要,那是自由!那就是尊严!”他觉得这句话真正说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他压抑不住自己了,他火热的德意志情感萌发了,他把所有的积蓄和母亲留下来的丁点遗产都换成了回国的船票和盘缠,他决心回去,他要回国——回自己的祖国!
回德国的第一天他就去征兵机构报到,虽然年龄已超过了入伍年纪,但他仍然希望能有服役的机会,并且向对方坦白了母亲是英国人、自己只有一半德国血统的事实。征兵处的长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和他说:“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父亲是德国人,你身上就流淌着德意志民族的血液,只要你认同德意志民族的利益,愿意为了捍卫他的荣誉而殊死搏杀,你就是我们的同志。你要知道,元首还是奥地利人呢!”
因为他拥有大学文凭且能说英语,他被特许入伍了,考虑到年龄和专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后勤机构服务,还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专业技术军士。他在部队里发疯一样的工作,将自己全部的专业能力与爱国热情爆发了出来,他很快就拥有了“活数据库”的美名——一个师的物资,无论是枪支还是弹药,无论是汽油还是面粉,他不用看账簿就全部装在脑子里,随时都能告诉长官剩余的数量和可供使用的时间。他不仅通过了盖世太保的忠诚测试,还被破格提拔成了少尉。
1938年他跟随部队去了奥地利,正好是德奥合并的当口,他亲眼所见所有的民众都自发上街对部队表示欢迎,到处洋溢着德意志的民族情感,比1935年收回萨尔时更让人激动。因为所有人都相信,既然连奥地利出生的前陆军下士都能成为德国元首,那世界上所有的德意志民族是一家的口号就是真的,德国人绝不会亏待了奥地利人。当部队进城的时候,所有人都热情高唱《德意志之歌》:
德意志,德意志,你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
热烈盈眶的他同样在放声歌唱,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了价值,奋斗有了方向,心灵终于找到了归宿。
对照自己服役的经历,他也不认为自己在军队中受到了歧视,无论升迁还是表彰,他都拥有与其他军官一样的机会。甚至于因为他在英国生活多年且获得剑桥大学学士文凭,在法国战役开始前,总参谋部还特意请他给年轻的军校生们上课(这对一个中尉而言是难得的殊荣),为他们分析英国的社会现状和阶层结构,听他用亲身经历给军校生们讲述那个肮脏的、腐朽的、浑身充满享乐气息的没落帝国的情况,比较之下,他认为德意志民族的命运如同涅槃一般,上升期才刚刚开始。
古德里安还没有那么大本事把勃兰登堡特种部队拿过来使用,但他想到了兰克,想到了这个出身英伦、在他第一天来时就能不看账簿向他报告全部物资、装备和人员的上尉军官。在征求其意见时,从未上过战场的兰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并当仁不让地扮演了罗宾中校的角色,而突击队队长海因茨则扮演装甲车驾驶员。这个车队理所当然地是假的,从军官到士兵无一例外全都是德国人假扮的,不过除了人以外车队其他东西都是真的——没错,这些都是前两天战斗中缴获的产品,全套家当从衣服到帽子、从枪支到车辆,从皮包到公文,乃至于包括怀表在内全部是从英国人身上弄下来的。
霍洛克斯少将下的一道命令或多或少也帮助了突击队的混入,因为秉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原则,他并没有将第十装甲师受到重创、有大量人员被俘的情况传达下去,否则克拉克盘问的范围还会更多一些,要知道除了兰克,突击队其他人基本B不会讲英语,更不熟悉英国情况,一开口就要露馅。
“长官,我们现在英国怎么办?真的去找英国人旅部?”
“不。”海因茨交代电报员,“立即给古德里安长官拍电报告诉我们已混入了防线,请他立即发起进攻,只要找到英国人的炮兵阵地并摧毁它,我们就成功了。”
一直在紧张地等待突击队消息的古德里安终于等来了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