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潜艇群:24艘德国ix、Xiv级潜艇,24艘日本自造的伊型潜艇(丸新计划之后日本因为有现成德国潜艇可用,已全部砍掉后续潜艇建设保障资源)
此外,从英国获得的巨人级首舰预计本月中旬交付,拟在印度洋进行海试、训练,执行警戒任务;第八舰队继续负责南洋巡逻。”
堀悌吉站起来慨然道:“支援舰队由鄙人亲自率队出征,时间初步定在10月10日,另我和陆军沟通后,陆军同意为占领岛屿与后续作战增派1个主力陆军师团和400架飞机,我拟再次抽调200架海航陆基飞机派遣至中太平洋,形成长久支持作战态势。这次战役,我预计将持续至明年初,国内事务就拜托各位了。”
“长官,准备进攻夏威夷么?”
堀悌吉摇摇头:“暂不着急,一来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可以再看一看美国局势走向;二来美军航空兵还未消耗殆尽,贸然进攻损失不小,宁打西海岸也不打夏威夷;三来德军已奠定南美胜局,我料元首下一步必定向中美洲和加勒比海进军,看看双方有无联合作战的机会。”
很多人想劝堀悌吉不要亲身涉险,但联合舰队主力全在太平洋上,由不得半点疏忽,堀悌吉亲自坐镇还是很有必要的。
“联合舰队主力外出期间,其他战线局势如果有变,务必注意与轴心协调,不可轻易挑衅。对重庆当局如期交出油轮的行动,海军深感欣慰,作为弥补中日关系的第一步,同意将武汉交还重庆当局,其余条件由陆军为主细谈;对‘宁汉合流’谈判一节,海军也秉持开放态度,乐见中国政治革新;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换取法国援助的谈判也请继续进行,不给予实质性承诺即可。”堀悌吉朝山本深深鞠躬,“各种事务内外交织,请山本君多费心了。”
第99章 轴心的进攻(9)
德军一部正在阿拉卡卢大举登陆的消息随陆航的报告涌入了华盛顿、涌入了累西腓、也涌入了正在撤退的第五集团军司令部,所有人都脸色大变……
截止9月9日傍晚,第五集团军以每天30…40公里的撤退速度且战且退,前锋已在艾斯普拉纳达一线,后卫与前锋间衔接很紧密,前后行军间距不过60多公里,但总人数已下降到只有7。5万出头——不断有士兵因为空袭与追击而掉队、伤亡或失踪(逃亡或投降的美称)
隆美尔率领的追击集群尾追不舍,但并不试图穿插,在强行追击过程中,隆美尔所部也损失了2000多兵力,但他不想放弃。
绍肯集群在解决小罗斯福所部后开始狂飙突进,除第2装甲掷弹兵师乘船北上登陆外,其余部队都沿巴西平原带展开。每日推进速度高达120…140公里,绍肯已经吩咐,各部只管推进,不必管行军序列,主力追击集团的秩序走得相当混乱。
制约德军机械化部队推进最大的障碍是油料和补给,这些物资在船上都有,但不可能卸在赛古鲁港或其他地方——随着部队向前推进,设置在后方的物资中心会越来越远。德军又不具备美国用飞机保障物资供应的空运能力,现在南美德军一共只拿到30多架运输机,根本不可能为数万部队提供充分补给。没有燃油,单纯依靠步兵步行是不可能追上美国人的。
这时候德军的战争经验就发挥了作用,隆美尔当初让大部分运输舰队南下并伴随部队北上的深刻用意也能看出来,现在他让空降师化整为零,以排一级战斗群规模搭乘运输机逐段空降,然后由他们去前线组建紧急物资兵站。
兵站物资来源于货轮上的物资,他们伴随大军向北行动,遇到“兵站”便把油料、补给用吊车安置在西贝尔登陆艇上,这些可抢滩登陆的家伙摇身一变成了兵站物资输送队,根据伞兵们的指示怒吼着抢滩登陆,用原始但及时的办法输送物资。每条登陆艇每天至少可输送300吨物资,多艘登陆艇联合作战对保障部队突击集群行动完全足够,因为部队消耗的只有燃油和补给,没有弹药,相对而言补给要求很低。
反观美军补给行动虽然阔绰,但完全是在滴血——第五集团军自身携带的物资和燃油半是消耗、半是丢弃或损失,早已告急。
哪怕在逃命途中,美国大兵对于补给的需求依然高于德军。为满足巴顿所部需要,阿诺德被迫将宝贵的、原执行战略空运的运输机调过来给巴顿投放物资,然后还要再搭配一大批战斗机,以至于本应该为轰炸机提供掩护的战斗机都开始不足。
所有德军飞行员都在念叨:“阿诺德上将是个好人,他知道我们缺少战绩、渴望点数,便把4发重型运输机送上门来了,为德国空军的勋章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愿上帝保佑他一直担任美国陆航总司令!”
理由最简单不过:在德军评价体系里,击落一架4发运输机成绩算4点,击落单发战斗机只算1点,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再怎么弱比运输机总要难打,现在飞行员们一拥而上,逮住运输机就开火猛揍。
哪怕美军换成夜间空运也不怕,德军中有不少西线夜间战斗机王牌,他们最清楚规则——夜间战斗击落成绩翻倍,加兰德中将亲口承认这条原则到巴西依然适用。
海因茨…施瑙费尔是德国空军夜间战斗机第一王牌,在西线拥有70多个击落记录(大部分是哈利法克斯、兰开斯特等英国4发重轰,因为美军只喜欢玩昼间空袭),这次以他为首的一大批夜间战斗机飞行员缠着加兰德非要到巴西来,后者拗不过他们带上了20余个王牌。结果光施瑙费尔一个人就在9月7…8日两夜中一口气干掉了9架运输机和2架带雷达的P…47夜间战斗机,自身毫发无损!
其他夜间王牌也屡有斩获,少则1架,多则3…4架。
战略空运持续了3天,虽保障了第五集团军一周物资需求,但陆航为此赔进去400多个运输机机组和60多个战斗机飞行员——这全是有经验的熟手,让阿诺德上将痛彻心扉、整夜无眠。也让隆美尔理解了元首在电报上那句看上去有些儿戏的指示:“第五集团军美军先不必急着消灭,可借机耗一耗他们的飞行员和运输部队,为下一阶段创造方便。”
这种反常的指示让空军有极大收获。
坐镇萨尔瓦多的高斯非常不理解美军的战术:狂奔几百公里逃到累西腓去显然不是个好主意,为什么干脆不找个地形有利的地方稳下来,一面收拢兵力,一面等待物资补给,打个巴西包围圈战役呢?完全可等待累西腓或其他美军前来解救,这岂不是比疲于奔命更好、更持久?
巴顿当然也想找地方打防御战,他认为这样下去部队迟早会被拖垮,但没人赞同这个观点,大家认为一旦陷入德军包围就是死路一条——非洲战役已证明了这一点,澳新部队一飞走,包围圈里其他美军不就投降了么?
巴顿本人的解释对此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他只能带着部队跑,眼睁睁看着部队从11万变成10万,从10万变成9万、8万,他不知道跑到累西腓还能剩下几万。再说,累西腓就一定安全么?克拉克在那也不过就是10万部队,凭什么第5集团军十万之众挡不住的敌人在累西腓就能被挡住?
克拉克倒提过一个办法:让巴顿所部就地防御吸引德军注意力,累西腓10万之众趁德军还没有上来前紧急撤退——去委内瑞拉也可以,去英属圭亚那也行,巴西完全放弃,甚至装备物资全不要,把10万官兵撤走才是王道。他计算过,如果用2000架运输机执行撤退任务,每天运3万官兵,只要4天就能全部运完,如果还有时间多余,可把部分物资、轻装备也运走。
至于巴顿剩下的那几万人马,他只能爱莫能助,当然有一点他明确说了:少校以上军官、技术兵种都是宝贵财富,要想办法从空中撤走。
可这策略连他自己都不敢向参联会报告,脑筋灵活的他找了个中间人——让一名家族世交的民主党国会议员把撤退方案直接发给杜鲁门看,希望总统从全局出发考虑这件事。
杜鲁门虽不懂军事,但本党国会议员透露的消息让他大惊失色,面上勉强维持装作不知道是谁提出来的办法,只说:“我明白了,一会我们就讨论一下。”
“阁下,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今后是要上法庭的,我为此非常焦虑,恳请您全盘谋划。”
“放弃第5集团军?不!不能这么做!”艾森豪威尔听后马上明白了,跳着脚骂,“是不是克拉克那混蛋提出来的?他一心就想着退退退!非洲是这样!萨尔瓦多登陆战也是这样,现在又要退!现在能退到委内瑞拉,下次德国人再逼过来他能退到哪里?去佛罗里达么?如果德国人逼近佛罗里达,他是不是又想去五大湖?”
“艾克,你别激动,我还没表示同意呢。”杜鲁门咬牙切齿道,“我需要参联会告诉我,德国人这支部队在阿拉卡卢登陆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巴顿所部就回不来了?一旦巴顿所部最终全军覆灭,是不是累西腓其他各部(也属于第五集团军)也保不住?”
“阁下,这不至于……”
“艾克,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如果每次考虑问题只看一半,事到临头又发现这不行那不行,最终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杜鲁门陷入有些癫狂的状态,拍着桌子吼道,“要牺牲谁、损失谁我都能接受,我都可以有预期,唯独不能接受的是你们先告诉我这个可以,那个有希望,那样绝不至于,到头来事态总向最坏的方向发展,我无法对国会、对人民交代。”
少倾,他缓了缓:“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脾气,但我迫切地想知道,最恶劣的后果会是什么?我们究竟能不能承受这种后果?”
艾森豪威尔叹了口气,把今天(9月10日)参联会紧急商议的成果告诉他:希望巴顿所部能击破当面敌军阻拦与累西腓守军汇合,这样累西腓预期有15万以上兵力,该地经营多年,工事和防御体系相对完整,物资也比较充足,我们将依托这些进行长期防御。海军方面已确认,到10月份时大西洋舰队将恢复部分元气,2艘埃塞克斯级已建造完成,正在海试和训练,另两艘阿拉斯加装甲巡洋舰(战巡)也将服役并和新泽西号一起伴随舰队行动,可有效牵制德军舰队,然后根据情况变化,继续往巴西增兵或掩护陆军撤退都是可商议的选项。
“要等到10月份?”杜鲁门的心顿时凉了半截,直觉告诉他:巴顿所部撑不到10月份了……
第4月份总结与5月份展望
首先感谢诸位读者的大力支持,本月一共获得了8700多张月票,不过本月中因工作较忙,更新比3月略少,以至于最后欠了2700票、共计9章的加更,这些将在5月份逐渐补上。
本月部分章节引起了争议,有人评价我强制平衡,我只说一句:尼米茨舰队的舰载机飞行员有英美剩余的最后精锐,不是菜鸟,飞机也更新换代过了,这样的情况下一方最终用飞行员实际战损高达近80%换了德国3艘航母,值不值大家可以评估,是人重要还是航母重要?
这话题我不再解释,再多说显得我矫情,其实我心理素质还可以的……
订阅成绩大概会比前两月差一点,心里虽然有点预期,但感觉还是很失落,希望大家还是能尽可能订阅一下、支持一下正版。
这次参加了网文培训班,见到了很多编辑和其他分类的写手,大家对很多方面进行了交流,对很多写作技巧和谋篇布局的能力进行了探讨,我准备在下部小说中尝试着运用一番。
从目前情况来看,8月份开不了新书,至少10月份才比较可行,新书方向已基本确定,80%的概率写二战意大利,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在书评区留言
再次感谢诸君同时拉一下5月份保底票……
祝愿各位五一节快乐!
第100章 轴心的进攻(10,6300票加更)
参联会的会议气氛笼罩在一阵悲观中,夏威夷守军向华盛顿发出电报,通报联合舰队主力占领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消息,目前法属波利尼西亚、圣诞岛和马绍尔连成一个大三角形,整体截断了中太平洋航路——包括澳新、斐济、所罗门群岛一线航路全部中断,封锁甚至比武藏破交时期还厉害。
此外,在夏威夷东面大约2200公里的地方,一支拥有2艘战列舰(武藏、金刚)、4艘航母和包括多艘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日本舰队在执行破交作业,夏威夷航线断绝。
这是奉冢原二四三之命来执行夏威夷封锁的二航战,表面上看起来虽有4艘航母,但只有2艘是正规舰队航母(云龙、天城),另2艘中一艘是护航航母神鹰号,一艘是水机母舰日进号,不过从表面上看起来一点问题也没有,威风凛凛。
“哈尔西中将想出击,英格拉姆上将不同意?”看着电报末尾的几句话,杜鲁门眉头就皱了起来,“你们怎么看这件事?”
李海叹了口气:“夏威夷被封锁是件很可怕的事,这意味着除了空运将无法再往夏威夷输送物资,夏威夷和本土间距将近5000公里,重型运输机勉强能抵达,但运送物资重量不过就4…5吨,再扣除返航燃料,只能净运输1…2吨。”
话音刚落,阿诺德马上就跳了起来:“陆航没能力为夏威夷执行超远距离大规模运输任务,这距离比当初冰岛战役支援远一倍、比对英战略空运远60%,飞机要在空中飞将近12个小时,对飞行员是个极大考验,技术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个别精英机组执行小编队紧急输送任务或许可行,大规模补给绝不可行。现在对南美战场巴顿所部补给任务牵制了陆航运输部队极大精力,根本抽调不出人手执行其他运输任务。”
“哈尔西将军认为,航路被断就意味着夏威夷被封锁,必须主动出击打破这种封锁,何况从兵力对比上说,我军还不算特别吃亏。”李海列举道,“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有2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战斗力弱于对手的大和级但强于金刚级,总体勉强持平;我军拥有14艘护航航母,同时还能得到部分陆航支援,航空兵力面对对手也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目前联合舰队主力在攻略法属波利尼西亚,正处于分兵状态,是非常好的时机。”
杜鲁门点点头:“既然这样,为什么英格拉姆上将表示反对?”
“上将的顾虑有两点,第一,14艘舰队航母速度偏慢,战斗能力偏弱,不一定能拿下对手,万一仗打到一半,联合舰队主力掩杀过来,是撤退还是硬着头皮交手?无论哪种选择都很被动;第二,尼米茨上将的TF48舰队有2艘舰队航母,他希望等这批军舰归队后再寻找战机。”特纳补充解释道,“TF48刚抵达墨尔本,富兰克林号已投入紧急维修,预计9月14日完成修缮工作启程,绕南太平洋航线回国。”
杜鲁门盘算了一下,依照这个安排,TF48至少还有7周才能抵达加利福利亚,然后黄蜂号又得至少修半个月,11月份都未必能重新使用。如果坚持等到TF48归队再出击,则12月之前不必考虑打破封锁了。而且就算是12月两支舰队如期汇合,拥有2大14小的太平洋舰队就能对付联合舰队主力?
“假如夏威夷需要12月份才能发起反攻,岛上剩余物资可坚持到那个时期么?”
“基本可以。”特纳让人找来一张表格,“参联会和夏威夷方面核实过现有物资库存在没有一吨物资援助情况下能维持多久的情况,结论整体还比较乐观,但……”
杜鲁门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上面一条条罗列得十分完整:
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两年以上;
各类弹药、零配件和其他军用补给:一年以上;
油料库容:目前还有53。4万吨,可支持半年以上,但很不保险;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夏威夷战前一共拥有大约450万桶(7桶约1吨)燃油储备库容量,平时保持80%以上的符合,但大部分储存场所都暴露在地面上,虽侥幸未毁于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战役,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几年开始兴建一批地下储油设施,但建成数量不多,库容也就几万吨,用于储存危险性最高的航空燃油和其他汽油。”特纳脸上满是忧愁,“我最害怕这个场面:日本人封锁夏威夷航线后再派飞机轰炸将这些燃油毁掉,那这场战役就真要输了,而且我们还没法阻挡敌人轰炸,只要有一枚500磅炸弹落在关键位置就足以在储油区引发冲天烈焰……”
在偷袭珍珠港战役中,联合舰队认为美军摆在地面上的储油罐只是伪装的人不在少数。因为燃油在日本海军里几乎是仅次于军舰的东西,非常宝贵,储油罐全都建在地下,能抗得住500公斤炸弹直接轰炸。每次加油时油库(通常被水兵称为油屋)管理人员异常严格,决不多加一滴油,日本海军开战时储备的600万吨重油是这样一滴滴省下来的。即便到现在日本燃油供应情况大有好转,对油料的节约和重视依然深入骨髓。
所以,珍珠港战役时美国人明晃晃摆在地上的储油罐对日本人说反而不像是真的,这也是机动舰队飞行员们决定放过这些燃油的原因。
后来联合舰队上下都知道美国人摆在上面的储油罐是真的,因为在巴拿马他们就见识过了,美军的燃油照样也大模大样摆在地上,然后被飞机炸得肆意燃烧,所有人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都深感懊悔——当初要是将珍珠港这些燃油一炸了之,哪有后来那么多事?
堀悌吉对此毫不在意地摆摆手:“诸君,事情过去就算了,不必懊悔,没炸就没炸了,这次出击再炸它一次又何妨!”
同理,也就是堀悌吉这样有大魄力的人物才提出用油轮换机组的“狂暴、奢侈”战法,对其他人而言无论如何不敢想这种事。
听完特纳的解释,参联会所有人都傻眼了:夏威夷被封锁拿不到一滴油勉强还能支持几天,如果再丢掉库存,那下场只有一个——不战而败!飞机、军舰、坦克哪样不要油?从目前的情况看,夏威夷被封锁后的燃油情况比联合舰队还危险——后者丢了补给油轮虽也很可怕,至少军舰本身库存燃油还可支撑一阵子,夏威夷燃油基础一旦被端掉,整个太平洋舰队和太平洋战区将会崩盘。
“英格拉姆上将已采取多种进行紧急安排。一方面宣布夏威夷进入紧急状态,降低燃油消耗,所有民用汽油全部管制,不能使用;一方面分散储备燃油,但这种努力收效不大。”特纳吞吞吐吐道,“他还建议暂停陆航长距离空袭。”
听说要暂停夏威夷陆航出击,阿诺德不但没有如释重负,反而脸色十分凝重,这意味着更可怕的事会发生。
讨论到现在,战局和未来走向已很明显了:夏威夷的封锁不破就是等死;哈尔西带一票护航航母出去和角田舰队单挑是找死,顶多就算死中求活。
打,没有胜利把握;不打,没有坚持的本钱!整个美利坚战略陷入进退维谷。
“难道要向日本和德国求和么?”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在杜鲁门脑海里响了起来,他千方百计地想压下去,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挥斥不去。
他整整沉默了5分钟,半天后艰难地开了口:“今天会议开得很深入,大家没有盲目乐观,而是把最可怕的前景说了出来。根据我的理解,战局下一步最恶劣的走向将是如此:太平洋方向,我军无力打破日军封锁,最终在敌人扼杀之下被迫投降;南美方向,巴顿所部、克拉克所部,都保不住而被迫投降,我军将丢掉整个南美……日德两个邪恶轴心将从西、南两面接近本土,在不久的将来需要打一场残酷的本土保卫战。”
众人长吁短叹,杜鲁门描绘的场面虽然很可怕,但没人敢担保说一定不会发生。参联会已吃了多次战前估计过于乐观,实际打起来不断恶化的烂仗了。
“给尼米茨将军去电,将夏威夷的窘迫和威胁、哈尔西求战以及英格拉姆将军反对的理由一起告诉他,请他陈述对夏威夷战事的后续考虑;给麦克阿瑟将军将军,征求他对南美战场的意见,究竟是放弃巴顿所部让克拉克立即撤退,还是坚持原有计划,让巴顿去累西腓汇合打累西腓保卫战……”杜鲁门顿了一顿,“合众国面临最危险的时刻,希望他们能从整体、长远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要顾虑任何可采取的手段——我们没有本钱去矫情地选择,在国家和人民面前,没有谁是不可以牺牲的,包括我杜鲁门和所有参联会成员在内。”
“我们的策略只需要关注一个方面:美利坚的生存及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101章 轴心的进攻(11)
收到参联会发来的征询电报,麦克阿瑟和尼米茨满脸忧愁——合众国已被人逼迫到死角,再不慎重就全完了。
麦克阿瑟一开始并不愿意接受陆军总参谋长的位置,他已干过这个职务,目前更希望能统帅整个太平洋战区。但杜鲁门给他发了电报,告诉他整体战局不利,希望他以国家最迫切的需求为重,后者才答应接受任命。
“威廉如何利用护航航母去进攻距离夏威夷2000多公里外的日军破交舰队?”尼米茨没直接肯定或否定哈尔西的进攻意图,而是问,“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