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全通过秘密渠道运到中国发卖。
  自美国渠道断货后,现在中国市场上德国货开始流行起来,毕竟上海这个特殊黑市里连铀矿石、航空发动机都可以交易,还有其他什么东西不能卖?但更多还是美国货,很多人甚至惊讶地发现能找到10天前才生产的青霉素——不是假货,是货真价实的美国货!
  除青霉素外当然还有其他特殊商品,如丝袜、香水、化妆品、进口香烟、高档服装、皮鞋、手表等,这是上海滩、江浙头面人物和大西南富贵人家的必需品,当然最顶尖家庭一般用欧洲货——法国香水、意大利奢侈品、瑞士手表,美国货相对而言更普及些,价格还算公道。特别是美国手表深受上海滩中产阶级喜爱——他们买不起奢侈品,但手表什么的算是必需品,还是咬咬牙会买,怀表这玩意已不流行了,再说一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带怀表也不像话。
  这些生意俄方很喜欢做,货物不重,又没太大风险,甚至还不涉及违禁和保存期,至于关税——能运这些东西到上海和其他大城市的人眼里还有关税两个字么?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同志专门负责对华情报、贸易和沟通联络工作
  甚至有胆大的中国地下势力问能不能运点军火和鸦片进来?
  鸦片这东西美国自己也不产,且涉及美、苏、华三国,政治人物多少有些忌惮;至于军火,分量重的肯定不行,轻的就完全不在话下,摩托罗拉步话机、电台、望远镜等物品同样以出厂价处理给东俄这个二道贩子,主管“特种”贸易的米高扬同志照例扣下两成后拿去发卖。
  甚至日本自己也买得欢,美国当然知道这些东西被日本买走会显著增强日军实力,但实在顾不上这么多,因为日本实力不是靠这些就能压下去的,再说不买美国货日本还可以去买德国货。
  这条线路发展后后期还变成订单式运输,路子硬的人员甚至可以发委托请求,比如要送邮件、指定要求购买何物等,一般都能满足,无非是满足时间不确定——快起来很快,一周必达,慢起来可能要等2…3个月,但安全性和保密性完全没有问题。也有重病富豪通过这条路线转移去美国治病的——那价格就不好说了。
  对这一条航线,日本特高课乃至盖世太保们心里其实都清楚,但迟迟没有太大动作,一则航线上物品对日本危害很小,日军反而可以从中收获,日本不出手,盖世太保更没有理由出手;二则这条分销利益链涉及太多人,这条利益链不但卖美国和俄国产品,也同样卖日本和德国产品,要破坏就是连自己的分销渠道一并破坏,这毫无意义。
  至于说运军火给国共什么的,日本现在根本无所谓,大规模运输美苏没有能力,小规模运送又不能解决大部队装备问题,这种老鼠搬家的方式运送一点小零小碎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对远东市场的物资需求,轴心阵营也注意到了,也在进行商业尝试与推广,德意驻上海的办事处目的就是为了打开远东市场,而现在市场上能买到不少德国货也是托了这个渠道口子。
  大家普遍反映德国货质量和美国货不相上下,但德国货很多时候价格比美国货贵。道理其实很容易想明白——美国运送物资是为了弥补一点运输成本,赚钱本身不是目的,赚多赚少都可以,从美国到苏联这一段空运运输费是完全不计入成本的,顶多就是计算从苏联到上海的运费。
  而德国是将其当做商业贸易来进行的,哪怕走价格更低廉的海运,也不可能不计较运费——从意大利到中国港口的海运费价格不少,而且中间还要经过日本这一层——关税、特别费、服务费林林总总也有30…35%的成本要付,这都要加在售价里。
  不过德国货有一点好——量大,二手货比较便宜,特别是那种连日本也看不上的二手军火更是彻头彻尾的便宜。





第209章 天翻地覆的12月(19)
  比如意大利、罗马尼亚这些国家的制式步枪——现在统一换成了98k,据说下一步要逐步换成Stg45,那就是极端便宜,2杆旧枪只相当于一把新中正式价格。
  又比如德国缴获的大量俄制、法制军火,类似75小姐这种玩意,战前中央军能拥有的数量都不多,现在居然当大白菜一样在卖,又比如哈奇开斯机枪、维克斯机枪、马克沁机枪——日本也不用这些玩意,全敞开了随意买。
  日本中国派遣军自坦克升级换代,默许甚至鼓励国共双方大规模装备坦克后,又立足推动攻防平衡,大力展开反坦克武器销售,反坦克枪、37mm战防炮(德国称之为敲门砖)之类的玩意大大咧咧敞开了卖,不过铁拳类、无后坐力炮类的商品是严格管制的,即便有也让日本自己先行收购了。
  有些东西逐渐绝迹了,比如中国人最喜欢的驳壳枪,德国本土早就不再生产,市面上更难觅踪迹,所谓德国原版、珍藏版其实全是西班牙山寨货,只能骗骗不懂行的新手。现在市场上畅销的是早期的鲁格和苏制手枪,运气好还能发现原主在枪上的刻字。欧盟手枪业务大多让比利时方面承包,他们生产的勃朗宁手枪和德国的瓦尔特手枪构成轴心手枪主流,旧手枪全在淘汰过程中。
  黑市上更多的是南部手枪,那全是日本军官换下来的配枪,在见识过勃朗宁、柯尔特乃至鲁格手枪后,谁还看得上南部手枪?纷纷都拿出来更换。这种风气是如此流行,以至于国内新调过来服役的军官抵达中国第一件事就是把难用的南部手枪换掉。到后来这个举动甚至连东京大本营都知道了,大佬们无奈之下只好停止了南部手枪生产,现在日本海军军官清一色美国柯尔特手枪,陆军军官则各种花样都有,美国柯尔特、欧洲勃朗宁、德国鲁格、苏联,爱玩枪的甚至还挎驳壳枪——虽然这是极个别,真是一片混乱。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套用某些人的概述,1943特别是1944以后,中国市场不仅成为万国造,还成为外国销售点——手枪、步枪论斤卖、火炮论吨卖、过时坦克和装甲车论船卖是最典型、形象的概括。
  至于前几年严格管制的商品,什么无缝钢管、消炎药更敞开了管制大大方方在卖,哪还有人查?现在各方势力在上海都设有兵站,最重要目的就是把市场上出现的紧俏货色弄回去——这才是关键目的。
  在东俄重工业确定的规范中,伏罗希洛夫考虑从明年500万吨钢材中拨出10%(有读者指出认为对乌拉尔以东工业产量估计偏低,经查询资料后附议,将产量上调为500万吨),用于向日本交易谷物(稻谷、小麦和部分大豆)——基本按1:3价格交易。在工业品贵、农业品便宜的时代有些吃亏,不过日本承担了所有运输,提供门到门服务,再加上不给日本也要给日本抽头30%,最终计算也差不多。
  另外还要再利用石油、其他工业成品换取350万吨以上谷物,有这500万吨谷物打底,再加上今年大力垦荒的贝加尔湖农业区和工业区周围的小块农田,预计整体粮食将维持非常微弱的平衡。
  这种微弱的平衡是对粮食实行极度严格的配给制下实现的,每个东俄公民按照级别发给粮票,实行口粮定额配给——普通成年男性公民每个月15公斤,女性14公斤,少年儿童9公斤(正在长身体的中学生可以破例给18公斤),干部身份加2公斤/月,一线重体力工人可达20公斤/月以上,如对体力要求最高的煤炭采掘工人可以配给30公斤/月,军队口粮单独计算。
  根据这种严格的配给,基本上绝大多数人群每日可维持2600大卡热量+80克蛋白质成分,这是个让人勉强饿不死的临界点——比德国托特组织提供给犹太劳工的粮食配额还低,军队大部分可保证摄入3400…3500大卡,最艰苦的基层和重点部门(例如科研单元)一线可保证4000大卡以上。
  中央高级干部中,斯大林同志率先垂范,抛弃了很多以前的奢侈产品享受——如鱼子酱,现在能搞到的鱼子酱全拿去上海或莫斯科出口(西莫斯科是另外一个黑市聚集地),那个标志性烟斗中的烟草也换成了蹩脚的廉价货。在他带头下,其他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也竭力压缩自身消耗,甚至大部分人民委员连车也不坐,改用自行车上下班——这种时候,哪怕作秀也得咬牙顶着,必须让普通民众看到高层与基层同甘共苦,否则政权和党一天也维持不下去。
  至于浪费粮食已成为东俄第一宗大罪,用粮食酿酒更不被允许——动不动就上升到“破坏国民经济”、“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高度而遭到处理。除粮食外,其他生活物资也实行全面军事化配给管理。烟有烟票,酒有酒票,衣服用布票,还有糖票、肉票、油票(食用油)、肥皂票等等,清一色的标准等级制配给体系,严密而精确,内务部经常会对发放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在全面配给制管理体系下,高级干部以下(军队师级、行政厅司级)基本都拿不到酒票,即便像布琼尼这么酷爱喝酒的老革命,现在也只能用一些果酒来过过瘾,心爱的伏特加一个月只配给一瓶——还是带有编号的特供产品,等闲之辈根本捞不到。额外好几瓶还是因为他去蒙古“征粮”有功,斯大林同志或莫洛托夫同志将发给自己的配额转送给他的缘故——也不额外多发票。
  不过布琼尼有一点好,虽然“征粮”时权力极大,但一心为公,除偷偷摸摸过点酒瘾外,从未想着往私人腰包里揣什么,用他的话说,“党的便宜有什么好占的?党在一天就不会亏待我布琼尼什么,没有党,我布琼尼啥也不是,自从当年打家劫舍时拿了党的物资和党证,我一辈子都欠党的……”
  这种粗鲁的赤胆忠心很受斯大林同志喜欢,虽然布琼尼稀里糊涂打了不少败仗,但从来都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五大元帅中幸存至今的两个之一(还有一个是伏罗希洛夫),倒是水平更好、打仗能力更强的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都成了“野心家、阴谋家、德国/日本特务、资产阶级代理人”而被打倒,现在连墓地也找不到——假设有墓地的话,估计树都有十米高了……
  这个冬天里为弄酒精死了不少人——有人偷喝医用酒精,有人偷喝带酒精味的防冻液、洗涤液,总而言之什么像酒就喝什么。发展到最后逼得后勤机关只能往里面兑甲醇——稍微多喝点就是死!
  当然也有人受不了这种严格的配给制而逃亡,少量向日控区逃亡,绝大多数向西俄控制区逃亡,但在密如蛛网的监控体系下,大部分逃亡最终变成亡而没有逃。
  为纪念这段特殊的困难时期,颇有幽默感的东俄人民编了很多段子,最著名的一句是“那可真是个好时候,全国上下没一个醉鬼——假如布琼尼同志清醒的话!”





第210章 天翻地覆的12月(完)
  在确定空军防御性装备优先发展的逻辑顺序后,对于战斗机也进行了明确指令: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继续在活塞机领域下功夫,利用美国提供的R…1800和英国梅林发动机进行仿造;另外一条是准备启动喷气机建造,利用俄版哈维兰德发动机争取实现首架喷气战斗机试飞——时间定在1947年。在现有装备中,拉7、拉9是主力战斗机,雅克…9则因为大航程在护航作战中有大作用,因此都建议保留下来,至于其他型号就毫不犹豫地砍掉了。
  在援苏时,美国方面只小气地提供了P…39/P…38/P…63等国内自己也不要的垃圾货色,但现在既然轴心态势逼人,东俄作为一个还有点实力同时又与日、德都有矛盾大国,同时从苏联目前实施“新经济政策”来看也有政策转变的迹象,再加上斯大林老爹在其他方面对美国的支持和表达“抱团取暖”的愿望。于是美国便放弃了一直以来的意识形态对立,大方地把美国的P…51P…47,F4u和英国喷火都往苏联塞,有实物给实物,有图纸给图纸。
  说好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将来如果要仿制都是要给钱的——自主吸收消化不算,价格什么的等战后再算(其实就是可以赖账的暗示),苏联对此当然无比感谢。现在对内宣传口径都悄然发生变了,资本主义不再是布尔什维克不共戴天的敌人,而是要警惕身边的国社主义走狗——弗拉索夫和西俄。甚至表示可以将来在远东划出自由贸易区、特别经济区,供美国人来投资办厂、开发土地、森林、石油、渔业和其他矿产资源
  至于米格公司,由于生产的主力战斗机米格…3、米格…5部队反响都很一般,实战表现也很一般,所以决定全部停产,但因为米高扬的缘故——米格公司首席设计师米高扬的哥哥是政治局委员阿纳斯塔斯·伊凡诺维奇·米高扬,因此伏罗希洛夫不可能一点面子也不卖,便希望米格设计局转型,正好米高扬本人对喷气机很感兴趣,于是米格公司便指令成为新一代米格喷气机的承办机构。
  在攻击机中,能对地攻击的伊尔…2依然是重心,但其他重型轰炸机的顺序便往后排,比如仿制B…29的图…4轰炸机本来很受斯大林重视,但因为现在东俄的实际情况,他也被迫放弃,只指示仿制、试验,但不准备投入大规模生产,甚至这种压缩也影响到图…2、Sb…2等中型轰炸机生产,他们的装备数量都被压缩到了非常低的层面,倒是运输机因为现在贸易兴盛,有大量装备必要。
  新军事结构调整中三个军种当中最惨的是海军——削弱到几乎不能看为止。
  斯大林一贯有巨舰大炮情结,也有建设航空母舰的迫切愿望,当初拟定了一大批建设计划,还有苏联级战列舰这样宏伟的目标,现在全都成为泡影。连斯大林本人都承认在现有形势下继续发展大海军超过了苏维埃的力量限制。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在政治局会议上,海军所有1000吨以上规模的军舰建设都被砍掉,除了理论研究可以继续进行外,其余建设重心转移到空、潜、快——特别是潜艇和快艇,政治局认为有大力发展的必要。
  理由当然很中肯——与日本联合舰队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打舰队决战现在连美国都办不到,更不必说东俄了,倒是发展潜艇、快艇(鱼雷艇)可给予日军必要的杀伤且不会引起对手的警惕,而从德国作战实践看,潜艇、快艇(S艇)在作战中是发挥了极大作用和价值的,当然要予以重视。
  另一个制约海军发展的是材料因素,海军造舰涉及的钢材、锅炉、发动机全都是其他工业战线急需的物资,投入其他领域比投入海军在短期内收效更好。
  这样一来,苏维埃海军变从“蓝水海军”梦退回成“黄水海军”甚至有可能变成驻防海军,面对神情黯然的副总参谋长库茨涅佐夫(分管海军),斯大林拍拍他的肩膀:“振作起来,苏维埃当初从无到有建设了舰队,今后我们同样可以再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相信我,这一天不会很遥远,我如果做不到,其他同志一定会办到!苏维埃不可能永远没有强大的海军!”
  为保持大型船只建造能力,最后批准了以美国自由轮为参照,建造一条1。6万吨位货轮的计划,用于满足对远东的贸易请求,同时还打算造一批1500吨级渔船,准备去远洋渔场捕鱼,为民众提供急需的肉类和蛋白质补给。
  军事计划确定后,便是国民经济计划确定。
  现在东俄面临的情况与国内战争时期还不太一样,战争威胁虽然很大,但满足3000万人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为迫切,新任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库茨涅先斯基提出了一揽子综合方案——不再提重工业优先发展考虑,而着眼于平衡。
  所谓平衡,一是指工农业平衡,二是指轻重工业平衡,三是指重工业中军备工业与民用工业的平衡,他认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是满足3000万人生存问题,解决粮食需要进口的桎梏确保独立性,因此农机生产、化肥生产等工业产品摆在优先位置;其次是发展普通民用产业,让几百万人口继续待在窝棚里总不像话,他希望能在1946年底前基本解决迁徙人口的居住问题,并在1948年底前完成所有工人新区的社区建设——这就需要发展建材工业、家居用品工业。
  对这一点意见,政治局分歧很大,斯大林本人一开始也不赞同,不过库茨涅先斯基事先在私底下和他交换过意见——认为党目前领导战争遭受了挫折,且暂时没有办法反败为胜,要想重新赢得人民支持,必须要从改变人民生活上下功夫,然后再谈得上其他。
  他说的话很露骨:“假设再苛压人民不顾一切发展军备,一旦弗拉索夫匪帮打过来,人民还会不会跟党走就不好说了……”
  这个提醒当时就让斯大林吓出一身冷汗,也让好几个政治局委员捏了把汗:话是没错,但说这种话怎么看都有“政治不正确”的嫌疑。
  经过他的耐心说服和解释,政治局最终基本通过了“综合平衡”的设想,打算制定国民经济恢复“三年计划”来着手完成,并明确由库茨涅先斯基本人带领经济恢复委员会负责统筹完成——伏罗希洛夫只负责军备领域工作。
  至于引入美国资本发展特别区建设,发展对华贸易和工业输出也是库茨涅先斯基一揽子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惜着力推动这个方案的库茨涅先斯基本人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在东俄国民经济经过千辛万苦恢复后,就会有一场又一场批判等待着他——“悲观”、“动摇”、“妥协”的帽子不扣他扣谁?
  会议开到最后,莫洛托夫悄悄送上一则消息:……希特勒后天开始要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昨天他在东普鲁士视察国家农场时谈到了我国俘虏和劳工问题。
  “他怎么说?”
  “一旦斯大林按规定完成裁军并履行条约义务,战争期间被我国俘虏的红军将士将予以陆续释放,没有战争罪行的普通官兵将优先释放,我们尊重每个人的选择:他们可以去布尔什维克统治下的东俄,也可以去孟什维克的西俄,可以选择去波兰,或选择去德属东、西非,还可以继续留在普鲁士国家农场里——最后一项取决于个人志愿申请和地方农场审批同意,我估计人数不会很多,可能也就是20…30万人……”
  “我们要想办法争取更多人回来,当然进一步压缩军队规模是当务之急。”斯大林想了想道,“红军人数就按规定陆续压缩至200万,另外保留50万内务部队和赤卫队,各基层政权要利用各个层次组织不脱离生产的自卫队、纠察队和民兵组织!”





第211章 在大不列颠(1)
  霍夫曼10月份就筹划着去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一方面希望加快推动欧盟与联合国落地,另一方面努力推动英德和解。孰料刚说出设想,就遭到了国社党内外一致反对,普遍认为元首访英操之过急,最起码的安全氛围都还没有形成,怎么可以去英国这种危险的地方?即便能带警卫旗队去,也挡不住预谋者袭击。
  希姆莱劝道:“元首,虽然我们在欧洲取得了胜利,虽然我们正压制着美国人,但并不是说世界就和平了,谁知道美国有没有隐藏在英国的间谍和行动队?他们当初能劫持3个英国军队首席军事长官,可见美国对大不列颠渗透是很深的;谁知道英国人里有没有潜伏的丘吉尔分子?只要有一小部分别有用心的人串联起来,您就将面临致命的威胁。您现在去英国和当时去巴黎截然不同——那会巴黎完全在我军控制下,可我们现在显然控制不了伦敦!”
  鲍曼先拍了一通马屁:“……元首是党的灵魂,是德意志至高无上的领袖,是带领我们取得最终胜利的唯一大脑,是开创千年帝国的不朽象征,是将全德意志民族团结在一起的澎湃心脏……”
  然后话锋一转,说道:“有了元首,德意志人民才有了光明、荣耀与胜利。在这样的特殊时刻,您绝不能亲历险地——这是对党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是对国家和未来负责的态度。同样也是对同志们高度负责的态度!”
  没有一个人同意霍夫曼访问英国,就连一心想去伦敦出风头的里宾特洛甫也摇头表示不认可,为表达赤胆忠心,也为让霍夫曼不至于下不来台,他表示愿意自己先出访伦敦一趟,为元首访英之行铺平道路——有什么问题先沟通好再谈。
  由于面临全体高层抵制,霍夫曼只能退让,最终高层会议达成一致意见:由里宾特洛甫先行访问英国,元首之行暂时推后,视情况而定。
  Ps:本书被起点屏蔽,最新更新可在微信公众号“月影梧桐”上免费浏览,欢迎关注……
  从11月份开始,在里宾特洛甫访英后,英德关系便加速向缓和方向发展:
  英国根据停战协议该交付的武器装备,包括最重要的半成品战列舰蛮勇号(德国准备改造成防空战列舰)均按规定予以交付;预定要裁撤、复员的本土军队同样在有条不紊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