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4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官说,航母作战全权委托您和克兰克将军指挥,他去准备夜战计划!”
“哦,懂了。”小泽等人点点头,恍然大悟。
救生艇上,马沙尔迎风站立,眼光如炬,对格奈森瑙号投出不一样的热切渴望:美国人,你们给我等着,看我用380mm管子揍你们!
这个世界上论战列舰炮打航母,没有人比马沙尔更有经验——当年他就指挥格奈森瑙号与沙恩霍斯特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光荣号,现在,更换舰炮后的沙恩霍斯特级德国双煞准备重操旧业……
第33章 不可能的任务(17)
“向右翼进攻!”
“攻击那艘斜角航母!”
面对海面上的敌军舰队,美德双方航空指挥官不约而同地下达了命令。
现在,美军还有3艘能正常起飞的航空母舰,德军还有2艘能正常使用的航空母舰,双方的护航航母——美国10艘卡萨布兰卡级,德国6艘莱茵级在前几轮交战中已悉数沉没,双方舰队恐怖的航空战力已严重削弱,即便这样,双方最高指挥官还没有放弃最后一刻消灭敌军的念头。
仿佛两头已伤痕累累的野兽,即便浑身鲜血淋漓,依然不肯放弃置对手于死地的信念。
当然,他们也不能撤退,因为双方彼此距离只有不足270公里,只要对手不肯放弃,就算转向逃跑也没什么用,与其主动撤退被撵着打还不如咬牙坚持打到最后一分钟。
无数的飞机呼啸、硝烟弥漫,往日平静的加勒比海如同沸腾的开水锅一样翻滚起来,“轰隆”声不绝于耳,到处都是肆意横飞的弹片和断肢残臂。
由于时差缘故,霍夫曼虽然知道海军有较大行动,但在傍晚时分才接到加勒比海大战的具体消息,且陆续有战损消息报送过来。
“由于敌军实力强大且能得到陆基航空兵大力支援,我们在飞机总数上居于劣势,小泽司令官希望能得到百慕大分舰队增援。”
霍夫曼点点头:百慕大在几小时前已经拿下,德军除损失几架飞机和部分登陆部队外,舰队实力完好无损,确实可以腾出手来支援主力舰队。他很清楚,没有主力舰队与美军主力舰队的对战,百慕大战役不会这么顺利。
“他需要多少部队?全部么?”
“他主要希望能得到2艘舰队航母支援……而且不带飞机。”
“不带飞机?”霍夫曼楞了下,“那航母编队还有什么战斗力?”
邓尼茨解释道:“也不是不带,他建议航母编队以全速南下,在太阳落山前,原所属舰载机可起飞回百慕大,等待接收主力舰队舰载机——目前主力舰队航母损失较多,战场上空飞机远远超过航母所能容纳的最大规模,虽然瓜德罗普基地可容纳一部分,但毕竟太过拥挤,物资、军械也不够充足,如能转场到新航母上,调度起来会比较从容。”
霍夫曼本来有些担心百慕大的防御,毕竟那里还要照顾几艘导弹航母,但如把飞机安置在百慕大上,周围海域的制空权是可以保住的,2艘空的云龙改南下与否并不是关键。
“同意请求,如果不够,连那艘巨人级也可一起跟过去。”
凯特尔有些不安:“海军还要再和美国人打下去么?今天战役损失感觉有些大。”
邓尼茨道:“前线指挥官都认为必须坚持到底,他们还准备了夜战,如能一举消灭美国大西洋舰队,有利于我军美洲攻势的顺利完成。”
现在中美局势到非常微妙的地步:德军占有较大优势,但还未奠定胜局,同时又面临美军反扑,如能拼掉对手的海军主力,德军将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现有优势局面。
霍夫曼咬了咬牙:“坚持到底吧,看谁能顶住最后5分钟!船不要紧,施佩尔部长会接着造,北海号不是快服役了么?”
百慕大分舰队与主力舰队距离超过2000公里,在下午2点接到柏林命令全速南下后,到傍晚时分时距离已缩小到1800公里左右,距瓜德罗普不到1400公里,大量无法被航母容纳的舰载机,傍晚时分在瓜德罗普补给后向增援舰队飞去。
这套战术被形象地称呼为“反跨平台”——既然跨平台能进行飞机调度集中,同样也能进行反向跨越疏散,而这完全建立在飞行员的高素质上。
小泽要吃掉对手的决心很坚定,夜战是一个杀手锏、反跨平台是第二个杀手锏。
“舰队重新编组!准备夜战!”
3月15日17:17分,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升起马沙尔的元帅旗,在此之前5分钟,小泽和克兰克已坐镇让…巴尔号航空母舰并升起旗舰标识。
打到现在这份上,德军舰队差不多是油尽灯枯,尤其不利的是弹药缺乏,2艘斜角航母上的鱼雷、400公斤炸弹、750公斤炸弹全部消耗殆尽——本来这些军火储备可以支持舰载机全军出击4次,但因大量飞机进行补给,弹药、油料急速消耗,到最后一轮进攻时,大部分德军飞机只能携带250公斤炸弹,且为控制消耗应付第二天可能的战事,每架飞机只携带了2枚250公斤炸弹,另外还在机翼外挂载了100公斤级炸弹辅助攻击。
总算双方交战距离非常接近,所有飞机都不需要副油箱,这才支撑住了庞大的消耗。
在双方最后一刻的进攻中,双方依然各自取得了战果:
敦刻尔克号被命中炸弹两颗,鱼雷一条,斜角甲板部分被炸毁,主甲板勉强可用;让…巴尔号被命中鱼雷一条,问题不大;帝国号战列舰被命中1000磅炸弹3颗,鱼雷2条,遭遇重创;罗马号战列舰被命中炸弹3颗,算是中创;除此以外,德方还损失了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
美军损失更大一些: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甲板被炸毁,丧失起降能力,全军还剩1艘勉强能起降的埃塞克斯级;唯一一艘衣阿华级战列舰新泽西号(前文误写密苏里号)遭遇9颗炸弹和2条鱼雷的集火攻击,整体重创,速度降低到不足15节,阿拉斯加级另外2艘同级舰——菲律宾号和关岛号不同程度遭遇中创,上层建筑被炸得一塌糊涂;小石城号、高卢斯人号、约格城号3艘克利夫兰骑士级巡洋舰被鱼雷命中沉没——这全是为给航母挡枪而损失的。没有这些巡洋舰的英勇堵枪眼,现在能漂浮在海面上的美国军舰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
在飞机方面,双方损失同样十分惨重:
德国海航前后在进攻波多黎各和美军舰队、防御作战中一共损失了147架飞机,加上陆基航空兵损失的74架,战损达到221架,损失率已严重超过25%的警戒线。
美军804架舰载机损失了近500架(部分是随同军舰一同损失的),阿诺德的空军损失了400余架,再加上在波多黎各损失的部分以及无法降落只能跳伞的部分,总体战损超过1000架。
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数字,虽然美军飞机总数超过德军一倍以上,但美军陆基航空兵基本只出动了一次,而德军陆基航空兵普遍出动两次(除了少数4发重型轰炸机);美军舰载机除最早的三波执行两次任务外,其余基本只出动了一次,而德军飞行员普遍出动了两次(包括跨平台而来的增援部队),出动三次者也不在少数。
依靠高昂的出动频率和轮换体系,德军总飞行架次达到了美军的90%以上。
唯独因为德军最初对波多黎各进行了一轮攻击,而美军进攻目标只有德军舰队,双方对舰攻击飞行架次差异较大,德军用对手50%左右的出动频率取得了更多、更大的战果。
从今天整体战术来看,双方指挥官采用的战术也截然不同,米切尔采用了“断其一指”的策略,拼命试图击沉对手,小泽采用了“伤其十指”策略,快速通过瘫痪对手作战能力来拉平舰队规模差异。
表面上看,美军击沉数目很可观,包括2艘战列舰、3艘舰队航母、6艘护航航母、2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都成为美军的战果,但德军其余军舰战斗力都还算可观,特别是沙恩霍斯特级两舰受到的创伤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考虑到这些战果背后是高达700多个飞行机组的损失就让人觉得骇然。
德军击伤数目很可观,美军7艘舰队航母,1艘沉没,其余6艘个个带伤;4艘战列舰(战巡)1艘沉没,其余3艘全部中创以上;10艘护航航母全部击沉;8艘轻巡洋舰被德国击沉4艘,另外4艘不同程度带伤;唯一完好的大概只有驱逐舰了。德军用攻击架次仅有对手一半的数量,消灭了吨位几乎相同的敌军,而本方损失的飞行员机组不到140个。
第34章 不可能的任务(18)
夜幕虽然降临,但交手远远没有结束。
“长官,根据最新侦查情况,敌军舰队依然保持了大编队方式,并未四下散开,不过航向已改为西北,正往波多黎各赶去。”
马沙尔神色冷峻地点点头:“美国将领对自己很有信心嘛,真以为我们晚上不敢打他?”
身为南大西洋——美洲战区司令官的马沙尔元帅本来是要和小泽等人继续待在一起的,但舰队巨大的损失彻底激怒了他,他决定亲手率领夜战部队去追击,现在这支浩浩荡荡前进的编队包括沙恩霍斯特号、格奈森瑙号、罗马号、维内托号,大井号、北上号,6艘驱ho逐舰,另外还抽调了24艘s艇,杀气腾腾地向美军舰队扑去,速度高达28节。
本来名单上还有帝国号的,但马沙尔考虑到她的伤势,在沉吟片刻后决定让帝国号留下保护航母部队——受伤后该舰速度不够快,只能达到24节。
原本拥有8艘战列舰战巡的炮击舰队缩水了不少实力,黎塞留号、利托里奥号已经沉没,提尔匹茨号重伤,肯定不能参战,罗马号和帝国号虽然有伤,但不算太重,名单上有两舰的名字,但帝国号中弹位置不太理想,最快速度只能跑到24节,马沙尔最终决定放弃。
“这样力量会不会不够?敌人至少还有3艘战列舰。”
马沙尔大笑:“够了,我的目标是那些受伤的平顶船,战列舰我兴趣不大……留给百慕大分舰队去解决吧!当然,非要和我们打我也不拒绝,可以让他们尝尝氧气鱼雷的威力,大井和北上已很久没开张了,元首在上面花了不少钱,可不能白白打了水漂!”
众人一顿哄堂大笑。
“长官,小泽将军发来电报,他已率航母编队转向东北脱离,同时准备放出夜间侦察机,如果时机合适,他会派出飞机参加夜战。”
马沙尔满意地点点头,所谓夜间侦察机就是夜彩云,不过上面装备的雷达明显比日本的更好一些。至于夜战能力,德国飞行员虽然比日本同行稍微差一点,但比美国人强太多了。
“加兰德将军发来电报,重型侦察机已经起飞,将为舰队提供全程警戒与搜索。”
“我就知道,美国人跑不了!”他冷冷地下达命令,“主炮备弹,轮机、测距仪、雷达设备最后检修,让小伙子们眼睛放亮一点,全军冲锋、打垮美国人!。”
原炮击舰队指挥官、从提尔匹茨号上转移过来配合作战指挥的贝中将啪地立正,随即下达命令:“全军进攻!”
夜幕降临下的大西洋舰队一片愁容满面,在下午最后一轮进攻中,美军虽然派出了不少飞机,但没有彻底消灭德军航母编队,反而损失掉不少飞机和飞行员,这让米切尔等人忧心忡忡。
更让人忧心的是,大西洋舰队主要军舰几乎个个带伤,特别是严重受伤的安提坦号速度降低到只有11节,全舰队最后只能以这个速度缓缓前进。
确实也有参谋提议放弃该舰而快速撤退,但却被米切尔拒绝了,因为安提坦号是11节,尚普兰湖号是14节,新泽西号是15节,还有一堆16…18节的船,如果11节速度的船要放弃,那14、15节的船要不要放弃?16…18节的船要不要放弃?都放弃了,大西洋舰队还剩下什么?难道他米切尔和哈尔西一样去做光杆司令?——太平洋舰队旗舰香格里拉号已经沉没,现在太平洋舰队算是“又”彻底覆灭了。他强调的一点是,主力舰都要想办法带回去——只要修上2…4个月,这些军舰大部分都能复原,再加上新建成的军舰,海军实力依然可以保持。
对米切尔想把这些主力舰全部带回去的愿望,休伊特深表理解,因为美国的敌人不只一个,德国当然难对付,日本同样难对付,把舰队拼完了拿什么去对付日本?
但部分军舰速度太慢会拖慢整体撤退速度,因为德国还有力量不俗的战列舰部队,因此提议过分散突围。对这个建议,米切尔认真思考了好几分钟,最后摇头否定了,他有他的顾虑:分散突围容易被各个击破,而且德国潜艇相当厉害,分散突围危险性非常高。
“我们离波多黎各不远,只要撑过这个黑夜,明天空军就能掩护我们。”说这句话时,米切尔还不知道马沙尔已杀气腾腾地扑过来的情报。
“万一呢?”
“万一的话,虽然有点危险,但我们同样也获得了就近歼敌的机会。”米切尔沉吟道,“天亮之后波多黎各空军就能出动,再加上部分舰载机,真有德军军舰敢扑过来,可以把他们彻底击沉。”
“要不是舰队航母能作战的只剩下1艘,我都打算明天继续进攻!”米切尔咬牙切齿道,“我们现在局面很困难,德国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依靠夜间侦察机的跟踪,马沙尔指挥着舰队以28节的高速展开追击,美军舰队航速只有11节,双方差距以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接近,到9点钟的时候,双方距离已缩小到200公里以内。
但这个速度和距离对德国舰队还是不够,他还希望能进一步降低、迟滞美军舰队速度,10时许,他盼望的夜间攻击波已扑过来了,上面携带的炸弹让所有人都苦笑不得——全是德军在加勒比战役中缴获的美制1000磅炸弹,经改装后可用于德国攻击机。
“长官,我有一个建议……能不能让雷击部队先行突击?他们的速度更快。”
S艇可以开到40节,大井、北上2艘重型雷击巡洋舰可以跑到36节,这对急需时间的德军舰队来说同样非常宝贵。
马沙尔沉吟片刻后同意了,不过让驱逐舰们留下,战列舰也需要驱逐舰保护。
“雷击支队,全速突击,让美国人尝尝氧气鱼雷的威力!”
几乎与此同时,米切尔也部署了夜间防御战术,让驱逐舰们准备鱼雷,万一发生夜战,可以有效应付德军舰队的进攻。
双方怀着不同的想法开始各自狂飙……
第35章 不可能的任务(19)
“米切尔的编队还没解散?”听到这样的消息,在华盛顿参联会里坐镇的一干海军将领皆是脸色怪异,不知该怎么说。
“要防夜袭啊……”哈尔西叹了口气,无可奈何说了一句。
面对这位被夜袭坑苦了的老朋友,斯普鲁恩斯也无言以对,不知该说什么。他当然知道米切尔不敢解散编队的缘由:编队在,舰队还是一个整体,可以发挥集群优势,真要是解散编队,四散逃命,随便一艘德国军舰或潜艇就能把这些伤痕累累的军舰送下海去。
不过有一点斯普鲁恩斯的想法和众人想法是一致的:今天大西洋舰队还算打得不错,至少干掉了9…10艘德国航母,外加4…5艘大型主力舰和若干轻型军舰,自己到目前为止只损失了1艘正规航母,只要能安然无恙把剩余的舰艇带回来就是大功一件——那些埃塞克斯级修修补补几个月就完事了。至于损失的飞行员,虽然也是个不小的问题,但因为战报缘故,他相信德军同样损失惨重,用本方相对素质较差的飞行员去换对手的精锐飞行员,他认为是值得的——无非这种值得不能用政治正确来衡量。
“要防着德军舰队追击使用炮击攻击。”尼米茨皱着眉头,担忧地说道,“虽然我们击沉了至少2艘战列舰,重创了2…3艘,但我们自己也沉没了1艘,而且剩下的3艘都带着伤,不能不防着这一点。”
“现在双方差距将近200公里,哪怕敌人以最高速度追击,基本也要在凌晨才能追上,米切尔想引诱敌人追击,准备天亮再干掉对手一些。”
“嘶!”众人倒吸一口冷气,这个策略太大胆了,感觉不像米切尔和休伊特两人稳重的风格。
“是特纳建议的,米切尔采纳了。”
尼米茨脸色不太好看,这种危急时刻,特纳又乱出什么主意?这不是把舰队往火坑里推么?
不过斯普鲁恩斯和他想得明显不一样,他认为给德军追上的窗口期只有3…4个小时,黑夜里要撑过这3…4小时是很容易的,且天一亮飞机就能起飞攻击——他们距离本方舰队将只有150公里。
“这是在赌啊!”尼米茨叹气道,“敌人成功了,可以干掉我们一批航母,我们成功了,大不了多干掉几艘战列舰……”
“现在这些德国战列舰却构成了致命的威胁……您不要忘记了,在百慕大附近还逗留着德国分舰队,那里还有2艘舰队航母和至少4艘护航航母,如果再与这批残余兵力汇合,依然是一直不可小觑的力量,而我军短期内丧失了继续战斗的能力,不拼的话……”
后面的话虽然斯普鲁恩斯没有讲下去,但意思尼米茨是清楚的,接下去3…4个月海军将丧失战斗能力,德军可以在中美和加勒比海巩固防御,那样局面就再也扳不回来了,这样的局面是陆军和总统难以容忍的。
“果然,想要毫无风险地大胜德军是项不可能的任务啊……”尼米茨喃喃自语,站起来斟酌了很久,最后下定决心,“暂时先按这个策略办,让米切尔注意雷达,一旦发现敌军逼近,立即解散编队。”
“他现在撤退的速度是11节,从12点开始,他会让受伤最重的3艘航母单独返航,那样编队速度可加快到16节以上。”
望着漆黑一片的海面,米切尔同样也是愁容满面、提心吊胆。
搞这么一出当然是他不愿意面对的局面,但有时候形势比人强,有些事情超过了计划只能这么去做,建议虽然是特纳提出来的,但如果米切尔本人没有这个考虑,这种建议根本不用理会,只管自己去做就是。
休伊特只劝了一次就不劝了,他很理解米切尔——这个将军不太考虑个人的得失,他当初不肯出战是为了国家长远利益着想,现在拼命冒险也是为了国家着想,否则当初他就不会孤身率领航空母舰去空袭东京发动反击,海军也不可能把这样一支举足轻重的舰队交在他手上。
“希望我们运气能好一点吧。”
休伊特点点头:今天运气还算可以的,德军这么猛烈的空袭,结果只沉了2艘主力舰,损失比敌军小得多,他希望这番好运能够继续下去。不用很长,只要撑过这个夜晚就行!
“长官,雷达接收到飞机信号。”
“果然来了!”米切尔咬牙切齿,“有多少?防空炮火准备。”
“不多,10几架飞机。”
“十几架?”米切尔脸色古怪,“靠这些就能击沉我们?”
休伊特耸耸肩:“谁知道呢,大概德国人迷路了。”
“不管他,继续前进,密切监视。”
马沙尔在格奈森瑙号上发出冷笑:“谁告诉你我要空袭的?我跟着你就够了!潜水艇截击!”
虽然大西洋舰队撤退的路线很诡异,但米切尔不知道的是,德国的XxiXxiii级潜艇在水下能跑出18节的高速来,现在,这4艘原本担负中继引导任务的潜艇正待在海里,根据飞机发送的电报来进行位置调整,黑洞洞的鱼雷管已做好了准备。
子夜时分,双方舰队主力已接近到不足140公里,马沙尔派出的雷击支队正在以35节的高速赶来,他们已将距离压缩到了100公里之内。
“编队重整……”米切尔下达命令,“改变阵型!”
以安提坦号为首的3艘航母在几艘驱逐舰的伴随下,缓缓从中央阵容离开,各自向其他方向扑去。这个解散的动作初期不明显,但一个小时后就被后面跟着的德军夜间侦察机给发觉了。
“长官,美军主力舰队提速到了16节,同时有3个小编队以更慢的速度向其他方向撤退。”
“美国人很狡猾嘛……”马沙尔沉吟片刻,不知道该怎么选,这3个编队中也没有主力舰现在很难判断,如果有,不分散追击的话就会被敌人逃脱;如果没有,分散追击就削弱了自身的力量——美国人还是有3艘战列舰的,力量不足打成胶着就麻烦了。
第36章 不可能的任务(20)
“要不,让潜艇去截击?”
对于这个提议,马沙尔也是摇头,潜艇是他迟滞敌军的主力军,如果分散就无法发挥迟滞效应,现在敌人已把速度提高到16节,再不迟滞,天亮之前根本追不上敌人。
面对截击不行、不截击也不行的局面,马沙尔的脑筋高速开动,最后咬牙道:“分兵,让沙恩霍斯特号带2艘驱逐舰去追——最高速度!”
欣茨急了:“这样一来,战列舰就变成3v3,我们优势进一步削弱了。”
“不一定,等沙恩霍斯特收拾完这几艘逃跑的军舰,可以继续追击——该舰不仅油料充足,而且跑得足够快,更要紧的是,沙恩霍斯特也有鱼雷而且换装了380mm舰炮!美军现在这支舰队任何一艘舰只都不是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