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5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埃政权。”崔可夫想了想,“我决定带部队连夜就走,伏兵什么我会尽快安排好。”
“一切拜托您了。”
挂着红一方面军正副总指挥的两位美共将军也忙不迭点头,他们已被波士顿顽强的防御搞得手忙脚乱、十分头大,一听不用再啃硬骨头也大大松了口气,至于会不会便宜麦克阿瑟这个混蛋,他们也不在乎了。
“长官,对面的左翼军队似乎在安排撤退。”深夜时分,一层层情报和信息反馈到了麦克阿瑟的临时指挥部。
“会是敌人虚张声势么?”
“不太像,应该是真的,左派们打了将近一星期了,他们应该知道和我们继续耗下去是没有出路的。”布莱德利分析道,“他们远道而来,虽然交通网络发达,但毕竟还需要物资、军火、补给,15万军队要维持这些可不是小数目,因此我怀疑他们”
“要追击么?”
“我看算了,能守住波士顿就行。”布莱德利摇摇头,“我们兵力不足,如果贸然追击再被敌人打个反击,很可能会有大麻烦。”
“但这是个痛击左翼的机会啊……”麦克阿瑟有些遗憾地站立起来。
“或者等缅因州派出的援军到了再说?”
“暂时就如此吧,告诉部队,注意警惕,防止敌人假撤军,真进攻。”
话音刚落,参谋们就递上电报:“华盛顿参联会急电。”
麦克阿瑟嘀咕道:“又是哪个倒霉的大人物被布尔什维克们干掉了。”
1、友情支持价10元/月或1元/篇,上不封顶,长按二维码后进行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转账,感谢支持;
2、如果您不使用微信支付,也可通过加Qq群号:496336678给群主红包打赏,或通过支付宝Qinshizhu@126进行打赏,或通过起点《地中海霸主》一书使用起点币打赏,无论哪种方式都非常感谢您的支持。
这几天,随着纽约、华盛顿的占领,生活在这一片的大亨、资本家、政治家们都被美共悉数控制了起来,虽然福斯特要捏着这批人质和参联会讲条件,但不代表他不会痛下杀手,某些资本家立场转的慢或者在言语、动作上表现出了对苏维埃政权的蔑视和不屑,立即就尝到了“人民民主专政”铁拳的滋味,游街批斗还是小事,关押下狱也还能保住性命,更惨烈的是是直接枪决——马林科夫一再强调要杀掉一些罪大恶极的人物,这是团结群众跟党走的法宝,这样的人物当然有也必须有。
另外,无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怎么精简人员、廉洁高效,他都必须要掌握财政,最简单的财政来源不是印钞——这会导致经济崩溃,而是没收。
于是就有倒霉蛋在这种情况下做了枪下冤魂,人被杀、家被操、资产被查封,至于其他被控制的大亨,也不得不战战兢兢地从工厂、仓库等拿出物资、“捐献”经费来拥护苏维埃政权,否则他们的狗命也保不住了。这些物资一分发,支持苏维埃的普通民众就多了不少,至于那些倒霉的中产阶级,Whocare?
马林科夫认为这样的镇压力度已算是格外优容了,要不是目前政权初定,前面有麦克阿瑟带领部队与红军作战,还有参联会和海空军在外虎视眈眈,要杀的人远远不止这些,现在这个巩固政权的强度别说与俄国苏维埃政权相提并论,就是比法国大革命都轻微了许多,很多坏分子都潜伏下来或者摇身一变马上成了革命群众、投机分子,不进行几次暴风骤雨的肃反是不可能净化革命基础的。
他暗暗下定决心,一旦革命成功,一定要劝说托马斯成立国家安全部或者内务部,最好还能把FBI胡佛和托尔森这两个家伙干掉——这两人现在成了他一块心病,不知道这个定时炸弹什么时候会爆发。
“不是关于大人物的事,是关于总统的事,这份电报是克拉克将军发过来的,和总统有关。”
麦卡阿瑟仔细一看电报内容,惊得差点从地上跳起来:“混蛋,混蛋,他怎么敢?”
布莱德利一开始不明白麦克阿瑟为什么要发火,看了电报后也感觉情况有点不太对头,克拉克在电报里写得清清楚楚,杜威和德国人达成协议,以300亿美元代价引入ss亚美利加党卫军集团军,参联会在杜勒斯的劝说和目前紧张的局势面前,选择了同意,要求这支部队向总统和国家重新宣誓!更要命的是,杜威不仅将拿到这支部队,还要把这支部队和另外3个陆军师一起编入总统卫队——形成新的军种。
麦克阿瑟当初为什么要玩弄欲擒故纵的游戏,不就是指望能够在镇压美共的行动中凸显陆军的力量和作用,并进而为他个人在政治上开辟道路么?现在局面完全反过来了,他的部队困守波士顿,而杜威却引入了强员。
“这是背叛、赤裸裸的背叛!”麦克阿瑟怒不可遏地说道,“当我们在为保卫国家民主和自由浴血奋战时,总统居然为了个人地位和权势引入敌人、引入叛军,还要破坏体制打造新的军种,谁给他的权力?”
布莱德利沉默不语,从电报揭露的情况看,恐怕来不及阻止了。
“快问,让他们迅速组织,让斯塔德……”麦克阿瑟气急败坏地本想说出让斯塔德扣押杜威,后来转念一想,这样不妥,这变成他麦克阿瑟先行造了杜威的反,便硬生生把后半句话咽了下去。
“让国会?让参联会……”说到国会和参联会他又卡壳了,他猛然反应过来,国会人员大部分扣押在美共手里,现在别说决议,能不能聚在一起开会都是个问题,至于参联会被美共团团包围,除了能拍拍电报,其他什么事也干不了——他不知道特纳乘坐直升机连夜溜走,直奔大西洋舰队的消息。
“恐怕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了,这个苦果……”
“他们现在哪里?赶紧让缅因州部队上来,前后夹击,消灭布尔什维克,在德国人登陆前扫平,这样杜威就没了借口,其他人……”
“据说德国舰队距离纽芬兰还有3天的路程。”
3天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阻止了,也没有能力阻止,哪怕现在让大西洋舰队倾巢出动去截击,也赶不上了。
“对了,不是还有加拿大人么?发电报给丘吉尔,告诉他这件事,告诉他纽芬兰马上就要被杜威卖给德国人了。”麦克阿瑟有些抓狂,“不,我要主动出击,不能坐以待毙,如果确信左派撤退,我们投入反攻吧?”
布莱德利苦笑着点点头:这显然是个政治大于军事的决定,不过德军距离纽芬兰还有3天,从纽芬兰到美国登陆,哪怕中间要接应爱德华王子岛上的陆军上船,顶多也就是5…6天的时间,一共不到10天,要依靠这些部队完成逆袭并控制局势,何其难也。
11月24日中午,麦克阿瑟派出的追击部队与崔可夫安排的伏兵激战成一团,依靠4倍的兵力优势,崔可夫干脆利落地吃掉冒进的美军2个团,然后从容不迫地带领部队继续转移。
现在,距离Ss亚美利加集团军登陆纽芬兰还有54个小时,最先陷入恐慌的除了麦克阿瑟,还有丘吉尔。
纽芬兰,保不住了……
第32章 通向铁幕之路(32)
“混蛋!杜威这个混蛋!美国人都是混蛋!”
听着丘吉尔不顾风度、不顾形象,反复在那跳脚大骂,乔治六世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叹气道:“温斯顿,没有其他办法了么?”
“没了……德国舰队和部队距离纽芬兰只有不到48小时了,我们根本抵挡不住,更狗血的是,美国人还背着我们偷偷摸摸和德国人签署了停战条约。”
乔治六世大吃一惊,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那岂不是说只剩下我们一个交战国了?”
“可不是么?或许还有同样可怜的墨西哥人和几个中美洲小国了……”丘吉尔讽刺道,“没想到美国人膝盖骨这么软。”
“这样不行,不行,墨西哥很快也会投降的。”乔治六世急得在会客厅里踱步,“战争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
“现在的关键是,美共在造反,麦克阿瑟拿了我们的部队在和布尔什维克打仗,偏偏杜威转手又将我们给卖了,卖了我们不说,居然连纽芬兰都要卖给德国人……”
乔治六世更正道:“是给温莎公爵。”
“就算是真给黑猫也不行,德国依据协定是可以驻军的……”丘吉尔破口大骂,“老子他妈被卖了居然还帮着美国人数钱!”
“首相,这是刚刚收到的电报。”
“念!”
“这是德国通过第三方发来的警告!这个……不太好听……”
“混蛋,我叫你念没听见么?”
侍从战战兢兢地说道:“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宣称,德国已和美国达成停战协定,并愿意在类似气氛下与加拿大政府达成停战协定,关于纽芬兰问题,德国政府已与美国政府达成一致意见,郑重声明纽芬兰岛及其附属岛屿为大不列颠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伦敦政府是其唯一合法代表,美国、德国始终恪守一个英国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两个英国或一英一加行为,纽芬兰必须完整、全面、和平地移交给伦敦当局,德国作为轴心与欧盟领袖,决心为维护大不列颠主权和领土完整使用包括武力在内的一切手段,如果加拿大当局继续拒绝与德国对话谈判,继续顽固坚持其既有立场,德国将动用含原子弹在内的一起武器进行说服!”
“混蛋!”
丘吉尔怒气冲冲地骂着,乔治六世却连脸都吓白了:乖乖,德国人打算使用原子弹了?而这显然将直接命中加拿大的死穴——加拿大虽领土广袤,但大部分土地都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极寒地带,所以人口集中在少数城市带,甚至比澳大利亚的人口还要集中,如果德国真铁了心要使用原子弹,只要一颗投放到温哥华、一颗投放到多伦多,加拿大半个国家就等于完蛋了。
“现在怎么办?”他急得六神无主地说道,“我们能在纽芬兰挡住德国人么?”
丘吉尔缓缓摇了摇头,有美军驻扎和助阵都不敢保证纽芬兰固若金汤,现在美军已和德国达成一致,怎么可能保住?加拿大海军?别开玩笑了,所有海军力量加起来都不如对方2艘主力舰吨位大。
“那么,只能和德国谈判停战了?”
“谈吧……”丘吉尔叹了口气,“不谈是不行了,如果德国占领纽芬兰后我们再不停战,说不定真有原子弹要落在我们头上——德国有了攻击基地,可这么简单的道理,杜威这个白痴难道看不出来?”
乔治六世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才道:“布尔什维克造反已星火燎原,杜威就顾不上远在将来的原子弹了——没有现在,他哪里还有将来?”
“让我们的部队撤下来吧,然后派出外交官员和德国人接触。”丘吉尔愁眉苦脸,他现在还不知道德国人会提出何等苛刻的条件。
“另外,让边境的部队都回缩吧,只要布尔什维克不打过来,我们现在就不去插一手了。”丘吉尔叹了口气,他本来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是等待美国人的照会让加拿大部队越境打击美国红军;一方面是做好强行入境准备,他想得很明白,这个势头带有连带反应,必须尽快遏制,可他怎么也没想到杜威放着近在咫尺的加拿大力量不用,居然去引入其他力量,当真是引狼入室。
“首相,我们的部队发来电报,麦克阿瑟发动对左翼的进攻失败了,损失了将近7000人马,现在部队再次退回波士顿龟缩防御。”
“麦克阿瑟也是个饭桶,连区区美共都对付不了,如果他直接压住了美共,哪有杜威这些破事?反过来还可以把杜威给赶下台,这下好了,德国人和杜威变成了美国的救世主。”
他哪里晓得麦克阿瑟曾有过无数次这样的机会,都是因为觉得提前镇压不利于个人目标的获取与其他野心的展开而予以了姑息,结果这一姑息养奸却把美共这头笼中之虎给放了出来。
“现在只能等待谈判成果了,希望美国布尔什维克能多消耗一点德国人的元气,这样才有利于谈判。”
这句话意思很隐晦,不过乔治六世听懂了:如果德军进攻失利,则加拿大军队就有直接在一线抵抗布尔什维克瘟疫的任务和价值,这对急需捞取谈判资本的加拿大来说反而是个助力。不过这种事还能怎么办呢?直接援助美国红军是不可能的,万一将来捅出来,德国不投原子弹美国人都可能投,这种险绝对不敢冒,还是规规矩矩地先把部队缩回来吧。
经过反复思考,丘吉尔顿时下定决心回缩部队。
加拿大军队的回缩并未给战略转进的美共带去更多欣慰,甚至于崔可夫用伏兵法狠狠坑了一把麦克阿瑟也没有让福斯特、托马斯和马林科夫等人高兴起来,他们现在的脸色更凝重了,因为他们在11月25日接到一个电报,据说是参联会里同情美共的支持者发出来的,通报了Ss亚美利加集团军即将抵达的消息。
这个消息将美共上下一片震傻了:他们以为杜威为了镇压会向加拿大人求援——这次麦克阿瑟就用了英国部队,没想到对方躲在纽芬兰上处心积虑居然向德国人伸手。
“同志们,现在怎么办?帝国主义已携手开始勾结起来,准备联合绞杀我们了。”福斯特忧心忡忡地表示,“我们是否要向全国人民揭露这个险恶的计划?”
马林科夫摇了摇头,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跟着摇头,他们两人的想法比较一致:目前美国上下还震惊于赤色风暴,很多人试图加入这一洪流,如果现在把这条消息捅出去,能否激起同仇敌忾还在未知,倒是有可能先把胆小鬼给吓唬走。
“不行,不能披露,我们必须让工农红军立即向五大湖区进攻,迅速扩张力量,发动更多群众和工人阶级队伍。”马林科夫道,“他们先去纽芬兰,抵达美国还要好几天,这中间是我们唯一可以抓紧的时间。”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也说:“立即给崔可夫同志下十万火急的命令,请他迅速、果断向五大湖区进攻,尽快改善红军面对内外部敌人联合的不利局面,争取发动更多起义部队。”
第33章 通向铁幕之路(33)
11月26日,斯塔德将军向杜威汇报:“今天收到两个消息,第一个是海军的,海军内部出现对立,10多艘轻型军舰挂起红旗宣布加入左翼政权,目前正在和舰队主力对峙,参联会已派了特纳去协调解决这个问题;第二个是亚美利加集团军发来的,他们将在今日傍晚抵达纽芬兰,为避免误会,德国舰队主力将在距离纽芬兰200公里外的地方暂时停步,同时起飞战斗机攻击群,要求我们不准起飞一架飞机。”
“好吧,可以接受。”杜威想了想,“加拿大人怎么样?”
“还在撤退,说不定傍晚还能碰的上。”
“但愿温斯顿这死胖子脑筋开窍点,不要被德国人当了立威的靶子,人家爆炸了原子弹,正满世界寻找可以投入实战的地方。”杜威冷笑道,“加拿大人那点心思我是知道的,不然为什么这几个英国师这么听麦克阿瑟的话?还不是指望浑水摸鱼?”
“那个,傍晚部队登陆您要亲自去迎接么?”
“要去迎接,弄一个台子,举行简单的检阅仪式,增强归属感和使命感……”杜威想了想,“和德国人沟通一下,所有人员都可以下船,装备什么的就只要象征性下船就可以了,省得过两天还要再装回去。”
斯塔德点点头,这个考虑非常恰当,虽然亚美利加集团军人数多,但只要他们没有重武器,场面就能控制住,不至于会发生扣压杜威、傀儡美国这种狗血剧——尽管大家都沟通得很到位,不过该有的防御还是要有。
“长官,纽芬兰方面发来电报,说我们不用把武器装备卸船,只要……”
负责整体行动指挥的马沙尔微微一笑:“美国人还在怕我们,担心我们给他们来个出其不意。”
和他同处旗舰的斯坦因纳大笑道:“美国人现在是被层出不穷的事端给整怕了。”
“看到这份电报,我忽然有了新的想法,我想把战列舰编队拉到纽芬兰附近去……美国人既然怕我们,我们自然就要展现一下实力,顺便为即将登陆并接管防务的纽芬兰陆战旅壮大声势!”
斯坦因纳笑道:“您是总指挥,您说了算!”
“另外,今天下船还有一个简短的欢迎和宣誓仪式,美方希望我们。”
这会是斯坦因那做出回答:“告诉美国人,我们会完全配合到底,杜威总统将会看到一支经过国家社会主义教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与所有美国军队都与众不同的Ss亚美利加集团军!”
下午4点,杜威等在港口港务局内,看到庞大的德国舰队在不远处徐徐露出了身影。
“来了,他们来了……不过,德国人好像把战列舰也开了过来,事先好像不是这么约定的吧?”
“出人意料的举动太多了,让下面保持克制,当然必要的警惕还是要有。”杜威叹了口气,“我们没能力再遭受一次折腾了。”
“同志们,我们即将踏上纽芬兰岛的土地,即将回归美利坚合众国,这个美丽的国家、我们所有人的家园目前正在遭受布尔什维克的大肆摧残,让我们时刻牢记元首的教诲:全世界党卫军团结起来,共同与布尔什维克暴徒奋战到底!”
“全世界党卫军团结起来,共同与布尔什维克暴徒奋战到底!”士兵们响亮而又有些兴奋地一起怒吼。
“这次,我们将回归美利坚家园,将以美国总统卫队的面目重新履行使命,但我们身后的旗帜,我们曾经的誓言,我们始终恪守的信念将坚定不移地陪伴着我们,国家社会主义万岁!元首万岁!”
“国家社会主义万岁!元首万岁!”
“出发,登陆!”
随着运兵船陆陆续续地靠港,Ss党卫军部队随即鱼贯而下,对面的美国陆军官兵瞪大眼睛看着这些曾经的同伴,却蓦然发现他们的精气神已完全不一样了,似乎多了他们所不曾拥有的气势、勇气和一往无前的自信。
“奏乐!”
伴随着《闪电部队在前进》的音乐声,这支部队就井然有序地下船、开始整队,所有人注意力高度集中,没有东张西望、没有交头接耳,甚至连走路的步伐也变得整齐而沉稳。
“这真是美国人?”斯塔德看着一身黝黑党卫军军装的亚美利加集团军,无不担心地说道,“我怎么感觉半点都不像美国兵呢?倒像是彻头彻尾的德国兵?别是德国人冒充的吧?”
杜威不相信这一点,不过眼前的情况也让他有些困惑,美国军队是什么德行他是清楚的,要是能有这么训练有素的部队,怎么可能打得怎么惨?
“派人去看看,记得说英语,问他们原来是哪部分的……”
5分钟后,核实的消息传回来了,确系美国人无疑——除了自愿倒戈的3师和5师,还有大量被俘的其他番号部队的成员,随机询问了几个,都发现应对无误。而且,亚美利加集团军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总顾问也从船上下来了,说要准备觐见杜威,如果是图谋不轨,没必要这么干。
“好的,把他们往指定地点引过去吧。”杜威放下了心里的大石头,“我也要赶紧去检阅台。”
6时许,已有将近1万人完成了登陆并整队,所有Ss亚美利加集团军高层都抵达了检阅和欢迎仪式的地方。
“尊敬的总统阁下,Ss亚美利加集团军第一先遣队列队完毕,即将宣誓效忠加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卫队,请您检阅!”总指挥麦克唐纳上将、副总指挥赫尔中将一起大声说道。
“感谢你们及时归来,我代表美国政府、美国人民欢迎你们回国,希望我们能摒弃前嫌、一起携手,共同为摧毁布尔什维克的邪恶势力而奋战到底!Makeamericagreatagain!”
“奏乐!”
“检阅开始!”
部队一列列地开始走过主席台,杜威原本以为这些部队会跟着他一起喊:“Makeamericagreatagain!”
谁知道斯坦因纳却从指挥型装甲车上站了出来,先是立正敬礼,显示党卫军顾问团共同为履行反布尔什维克义务而服从指挥,然后出人意料地举起右手,行了标准的举手礼,然后吼道:“嘿!杜威!”
麦克唐纳上将、赫尔中将立即也条件反射般地吼道:“嘿!杜威!”
在三人和军官的共同带动下,所有亚美利加集团军士兵都举起右手,如林的手臂共同指向前方,
“嘿!杜威!”
声音响彻天地!
在无数人的目光注视下,杜威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不安和兴奋,最后终于缓缓抬起了自己的右手,行了标准的举手礼向队伍致意。
到现在这份上,重新宣誓似乎已没有必要了……
第34章 通向铁幕之路(34)
在举起如有千钧重量一般的右手的那一瞬间,杜威感觉整个人都松弛下来——他迈出了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虽只是一个小小的举手礼,但背后蕴含着很多含义,而那一声“Heil!Dewey!”又让他感觉整个人瞬间充满了活力。
实际上,美国当初也流行过举手礼,甚至1900年代小学生还要用举手礼向国旗宣誓。但在1930年代德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