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十字-第5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66章 通向铁幕之路(69)
  一滴豆大的泪珠缓缓地从温斯顿·丘吉尔的眼睛中滑落,他很想把眼前那份关于《加拿大和轴心集团停战协议》的文本草案撕得粉碎,可他却又不敢,因为这已是加拿大方面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之后所能争取到的最优惠的条件了,法国、英国、美国各条路子都走了,均表示爱莫能助。
  法国认为加拿大在战争中一贯紧跟美国、紧跟英国,最先投入战争——早在波兰战役爆发后,加拿大就和英国眉来眼去送物资、送船舶,最后退出战争——美国停战之后,加拿大与轴心理论上还处于战争状态,而且态度不好;
  英国内部的态度是分裂的,一部分认为加拿大在战争中对于母国的支援并不多,想法还介入了很不光彩的政变和劫持计划;另一部分则认为加拿大虽然和本土关系不错,但由于实力的缘故与美国勾勾搭搭,拼命都想独立,颇有朝三暮四的节奏;只有很少部分人认为加拿大是今后大不列颠全面复兴的基础——可他们既不敢宣传英加合并,也无法让英国和加拿大实现超越意义上的合作,只能干瞪眼着急。
  美国的态度是耐人寻味的,首先包括杜威在内的三任总统都对英国人一个劲往加拿大伸手表示厌倦,其次他们并不希望任何欧洲势力通过加拿大介入北美事务,不过现实地缘关系也占据了上风,美国不可能把加拿大推远,即便双方再看不习惯,也得好声好气在一个屋檐下避雨。
  而加拿大现在也是有苦说不出,本来是打算看美共在美国内部闹革命的好戏,顺便还想能不能从山姆大叔身上刮点油水下来,谁知道画风一转,美共居然杀入了加拿大,还从五大湖区一直长征到温尼伯,将加拿大腹地搅合得七零八落不说,还打死打伤不少加拿大官兵,整体伤亡将近海外战役损失的三分之一。
  换而言之,加拿大打了5年仗,整体军队伤亡总数不过25万,而美共这么前前后后一闹腾再加美国总统卫队最后时刻见人就杀的疯狂——才不管你加拿大人还是美共,居然损失了近8万人马,这近乎把丘吉尔的脸都抽肿了,向美国表示抗议时,杜勒斯只淡淡地说:你们部署了这么多部队都拦不住,怪谁?
  更可怕的是德国的态度,里宾特洛甫对加拿大人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态度极为不满,认为比美国人差远了,他多次发出警告:如果加拿大拒不停战,德国就要用原子弹给加拿大人民上课了——现在纽芬兰已完全被德国占领,上面无论是轰炸机还是火箭,都有足够能力把原子弹送到渥太华或温哥华,而且现在德国原子弹的当量已提高到10万吨以上,一颗就足够保证毁灭一个城市。
  外面没人帮忙,内部又根本打不过,再加上杜威和美国风向转向“反布尔什维克”,即便丘吉尔这样神经再坚韧的政府首脑也绷不住了,特别是戴高乐解散“自由法国”并毅然返回法国后,他的心中更是悲凉,看着这些条款,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穷途末路。
  第一条:加拿大向轴心集团赔款450亿美元,计150亿桶德克萨斯标准原油,分15年偿清;
  第二条:加拿大承认纽芬兰为大不列颠固有领土;
  第三条:加拿大宣布自由独立并进行民主选举,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英加合并或联邦、邦联制度,不允许拥戴同一个国家元首,加拿大与大不列颠今后在法理上是完全独立、对等的国家;
  第四条:即日起大不列颠流亡政府解散,乔治六世自除封号;
  第五条:加拿大国防力量不允许超过10万人,不允许装备超过1万吨的军舰;
  第六条:加拿大在轴心各盟国监督下交出多余装备和1万吨以上的军舰;
  第七条:加拿大在欧洲各国的投资、债务与欧洲各国对加拿大的投资与债务一律相互抵消——实际上加拿大对外投资多,购买英国债券多,这一条明显吃亏;
  第八条:加拿大承诺加入共同防御布尔什维克国际组织,加拿大共产党解散,今后该党或类似政党不允许重建;
  第九条:活跃在加拿大境内的欧洲各国流亡政府一律解散,人员由加拿大当局遣送回国,除非其母国同意,否则不允许逗留加拿大;
  第十条:战争期间因躲避战火而进入加拿大的民众得自由选择其国籍和居住地,加拿大当局不得阻挠——说白了就是当时大量逃到加拿大的英国阔佬可以回家了;
  第十一条:不承认加拿大与欧洲各国间的双重国籍,任何人只能择一而从;
  ……
  明眼人都清楚,这份条约明显比德国对美国的条约苛刻得多,虽然赔偿数字比美国少得多,看考虑加拿大可怜的经济规模,其实负担一样沉重,更要命的是那150亿桶石油,几乎把现在加拿大所有境内发现的油矿全抵偿出去也不够——虽然霍夫曼知道加拿大石油是很丰富的。
  加拿大人敢拒绝么?
  不敢!因为加拿大现在军队已基本七零八落了,保存最完好的4个英国师因为一道本土的命令,也发生了动摇——他们与其他人不同,他们是单枪匹马来北美服役的,所有亲人家庭都在英伦三岛本土,没想到最终留在了美国,现在如果能回国,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回归。
  而德国与美国的问题解决之后,在中美洲还有将近30万军队,在纽芬兰有一个陆战旅,还有强大的德国舰队——别看法国、意大利的舰队已经归还,英国人的船还被霍夫曼扣着呢,再加上德国新服役的轴心级不断完工,现在单是德国一家的海军力量都足够把加拿大轮个死去活来了,更别提还有火箭这种威力武器。
  而德国也不是开玩笑,为凸显自己的肌肉,在6月份谈判陷入僵局时,特意宣布往纽芬兰增派3个陆战旅,还让隆美尔乘坐提尔匹茨号在纽芬兰港口登陆亮相,谁都知道隆美尔元帅是第三帝国首席登陆战专家,大大小小登陆战打了无数次,几乎每战必胜,这是在严重警告加拿大人:再不服软我就动手了啊!
  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加拿大还有什么好挣扎的?
  里宾特洛甫把话说得很明白:元首不是没给过丘吉尔机会,甚至邀请他共治欧洲,既然对方拒接,那就只能接受这种结果了!





第67章 通向铁幕之路(70)
  “温斯顿,不要考虑我的事情,我没事……”乔治六世叹着气,这段心力交瘁的谈判把他也折磨得不清,眼窝子已深深凹陷了下去,原本壮实的身躯也出现了消瘦,“哥哥和我打过招呼了,退位后会封我一个公爵的头衔,无论是不列颠本土、巴哈马、纽芬兰或者牙买加都可以自由选择居住,不过他还是欢迎我回本土去。”
  “这个皇位本来就是他的,我退位当公爵没什么了不起,最起码我尽到了责任。”乔治六世哽咽地说道,“我看过夏尔在法庭上的发言了,他说的很好——只要法国好,你们把我怎么样都行,我也是一样,只要不列颠好,你们把我怎么样都行!”
  “但是,陛下……不列颠好不起来了。”丘吉尔哭泣着摇头道,“法国丢掉的领土和殖民地不算多,而且法国本来就不是靠殖民地发家的,没了殖民地的法国还是法国,没了殖民地特别是没了印度的大不列颠还叫大不列颠么?今后可怜的不列颠要沦为三流国家了……”
  “一流也许算不上,但三流绝不至于,二流总有吧?”乔治六世盘算着道,“美国、德国大概可以算一流,日本、法国、英国能算二流吧?就算没有殖民地,大不列颠也比意大利强,何况我们还有南非、还有巴基斯坦,还有中美洲和加勒比海一片殖民地呢!”
  “不可能啦……”丘吉尔叹息道,“国家实力不是单纯看经济的,如果单纯看经济,美国就不会被德国人揍得这么惨,大不列颠最引以为傲的是海军——可今后还有海军么?海军他妈的全变成欧洲联合舰队一部分了,据说皇家海军连个海军统帅都没能捞到,真是耻辱啊……”
  乔治六世眼圈红红的,指责的话却说不出口:如果不是坎宁安、庞德等一批老将死于非命,怎么可能让马沙尔当欧洲联合舰队统帅?可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思?都过去了。
  “另外您在看看大不列颠目前的战略格局,西面是亲德的爱尔兰,南面是仇视我们的法国人,北面被德国的法罗群岛和冰岛制约着,东面是德国北方省和巴掌大的北海……大不列颠就被关在了笼子里,一想到昔日纵横四海的霸主沦落到这个模样,我就恨不得给自己太阳穴来上一枪!我真他妈的蠢!”
  “温斯顿,不要自责了,我们为这个国家尽到了全力,问心无愧就好……”乔治六世劝道,“加拿大今后怎么走是他们的事,我们就不要碍手碍脚妨碍别人了,加拿大人想独立自主,美国人、德国人都希望加拿大独立,我们哪怕再恋恋不舍又能如何?总归是保不住了!”
  “对,也是!”丘吉尔一拍桌子站起来,“他妈的又不是大不列颠要赔这么多钱,这都是加拿大赔钱,大不列颠某种意义上还赚了一点,哈哈哈哈!我干得好!我真是棒极了!”
  他一边笑,一边哭,踉踉跄跄地在房间里走,不知道在找些什么东西,整个人彻底陷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
  “那些友好政府怎么办?有麻烦么?”
  “荷兰皇室说回去……比利时王室恐怕有点麻烦,雷克斯运动席卷比利时,据说很快要仿效希特勒举行大选,莱昂·德格雷勒基本会毫无悬念地当选,他们达成了一个秘密协定,比利时王室可以自己宣布逊位,作为交换,允许他们居住在加拿大或美国。”
  “其他呢?”
  丘吉尔无可奈何地摇摇头,掩面痛哭失声:“我……我对不起老朋友们!”
  其他下场可就没这么好了:卢森堡现在是德国的一份子,所以什么身份和地位也谈不上,德国人直接让他们解散并滞留算了;挪威国王不但面临退位的风险,掌握政府的吉斯林还说要进行审判——虽然不会死刑且最终赦免,但多少威风扫地;最痛苦的是波兰,大波兰变成小波兰不说,他们回去还得坐牢,追究他们在国家政治中的失误问题;其他的林林总总基本都是这个结局,有了戴高乐开头,各国都很明确地划出道道来,审判是要审的,命可以保住,至于其他,他们就自求多福吧。
  这两天已有几个感到绝望的流亡政府高层承受不了压力自杀了,而加拿大也保不住他们,或者说,加拿大也不想保他们,至于丘吉尔政府,只要这份协议一签,自己就是免不了解散的命运,连自己都保不住,何况其他人?
  唯一有希望能保护这些人的只有美国,可杜威对他们态度很冷淡,他认为犯不着为这些人和德国交恶,这一页终究是要翻过去的:和德国人打生打死的戴高乐都能坦坦荡荡地回国,你们怎么就不能?你们在怕什么?做了什么亏心事?
  “算了,不要犹豫了,签吧……或者,我来签?”
  乔治六世很清楚,之所以加拿大自治政府不来争夺这个签字权,就因为他们知道条件没法谈,让丘吉尔背黑锅将来大家可以和选民推卸责任:你看,不是我们向德国人屈膝投降,全是不列颠人干的好事,不列颠人利用了我们不说,最后还要我们帮他们还赔款、擦屁股,你们将来还要做不列颠人么?
  丘吉尔也不想签,但问题不签这事情就走不下去,真要让原子弹在渥太华或温哥华炸响,别说这辈子,下辈子他都不能原谅自己。
  “签!我签!我签还不行嘛!”丘吉尔龙飞凤舞地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大名,“我签署了一份宣判自己死刑的判决书,末了还得告诉人家,这是我自愿的!”
  “这就是命运啊……”乔治六世同样泪水夺眶而出,刷刷写了自己的名字——他还是理论上的国家元首!
  “和我一起会本土吧?”
  “我不回去……我回不去了……让我留在加拿大吧。”丘吉尔挣扎道,“也许将来时局出现变化,我还能有一点点价值……”
  “那我回去?”到现在为止,乔治六世还不想和他透露一个秘密:爱德华八世许诺立伊丽莎白为他的继承人。
  “陛下,你可以回去,但我觉得,最好让玛格丽特公主留下。”
  “她才16岁!”
  “这就是命运,也许有一天他要挑起国家的重担!”
  “为什么不留伊丽莎白?”
  “因为要留给黑猫……”
  “你?”
  “那个美国女人(指辛普森)多半是生不出来的,爱德华又那么爱他,所以他这一支很可能断绝后嗣……陛下,您不想看到皇室覆灭吧?”
  乔治六世浑身发抖:“温斯顿,你……你知道了?”
  “长公主和我说过一次,她问我一句话:首相阁下,作为一个皇室成员,我如何做才能帮到这个国家?”
  “你怎么回答的?”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一旦决定就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稍一不慎就会遍体鳞伤,你还愿意么?”丘吉尔缓缓道,“她向我点点头,说,我懂了!”
  “她真的懂么?”
  “陛下,我认为她懂了,长公主殿下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坚韧!您可以对她完全放心……如果您放心不下玛格丽特公主,可以再等2年回国,那时候她18岁,正式长大成人了!”
  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我从不反对起点和作者分成,这是平台应得的,但总是404的话,让人感觉就太沮丧了,所以大家都需要狡兔三窟。
  所以我会在这个平台上放一些东西供大家阅览,今天拿《铁在烧》进行试验,以体验为主,感谢大家捧场。
  《铁十字》基本这个月完本,大家都交过钱了,所以我不会放上去收费,这点请大家放心。





第68章 通向铁幕之路(71)
  7月的骄阳酷热似火,炙烤在夏威夷岛上,激起一股又一股热浪,然后又迅速地被太平洋海风吹散,消失于天地之间,但那股炎热却依旧挥斥不去。
  1946年7月1日,以海军大臣山本五十六、外相谷正之为首的日本代表团赶到了美国洛杉矶,不但与美国方面正式签署了停战条约,还解释了“珍珠港战役的失误”。
  山本五十六铁青着脸,微微向杜威鞠了一躬,用熟练的英语道:“作为军人,在执行战争过程中未能与外交部门配合妥当,给贵国造成了麻烦,深表歉意……对在鄙人担任驻美武官期间受到的贵方款待深表感谢,愿日本今后不再战!”
  谷正之的道歉显得外交辞令更浓郁一些:“因时任外务部官员和中枢相关机构协调不力,致使有关外交宣言直至战争爆发后才递交给贵国,让将士们蒙受了不白之冤,让两国关系蒙上阴影,鄙人作为外交大臣,深表歉意……”
  说是深表歉意,但杜威和其他人没感觉到日本人道歉有多少真诚——日本人只是认为自己在程序上犯了错,实质上没什么问题!总算山本五十六多少还讲了讲“日后不再战”,谷正之几乎连一点担责任的用意都没有,要么推到其他人身上,要么说自己不是负责人,反正他没错就是了。
  美国方面对这种态度当然是不满的,不过再不满也没法发作,日美停战这件事德国从未施加过压力,甚至巴不得日美继续打才好,可特纳说的很明确——“日本都准备归还夏威夷岛了,再打?去为菲律宾打仗么?连近在咫尺的古巴都保不住,要孤零零的菲律宾干什么?”
  这话说的好有道理,众人竟然无言以对。
  然后第二句话是:“要赔这么多钱,还要再打仗,军费开支浩大,如果2年摆不平日本,国内形势将一塌糊涂,布尔什维克又该闹起来了,这次再请德国人助拳么?再准备花多少钱?”
  2年摆平日本?谁都没有这个把握,日本人手里好歹也有16艘舰队航空母舰啊,这是轻易能摆平的国家么?别说2年,4…5年都够呛!
  第三句“有钱还是赶紧造原子弹吧,你看德国人都用原子弹把丘吉尔逼成啥样了——皇帝退位、首相谢罪、政府解散,交出1万吨以上的军舰,加拿大人今后15年还想挺直腰杆走路么?”
  这三句话尽显特纳上将的大局风采,虽然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判断情况还是比较准确的,参联会众人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就连从澳新回国的艾可婆婆也长吁短叹不敢说什么。
  当然,如果麦克阿瑟在这里一定会嚷嚷着他对菲律宾人民的“我会回来的”承诺,但他现在已被杜威彻底撸掉了,现在参联会里最吃香的是李奇微,可偏偏李奇微几乎没和日本人打过仗!所以他对菲律宾人民也只能爱莫能助了……
  不过,虽然日本政府这头派出了使团准备交还,那头夏威夷岛上的驻军——无论陆海军却还不肯归还,他们不敢相信自己苦苦打下来的地盘,费尽心机修复的堡垒工事过几天居然又要拱手让出去?
  即便高级将领们再三解释这是东京的意思,这是陛下的旨意,他们也不愿意听。
  “朝廷一定是又出了国贼!不然怎么会下这种命令呢?陛下肯定是被蒙蔽的,这些奸佞小人都该杀——上次堀悌吉长官就是杀得太少了!”
  大头兵们想不通,眼高于顶的少佐、中佐们更想不通,在日本这种军队体系中,没有少佐、中佐帮着掌握部队,少将、中将还不一定把持得住,有些将领自己也想不通,所以一直拖着不肯办,原来说好日美7月15日要第一批交付的——日本交出几个岛、美国交出一部分赔款的物资,然后整体过程在6个月内全部完成。
  没想到第一步就卡住了,还把随同前来接收的美国代表团和陆战队们晾在了一边。不过,虽然敌视归敌视,开火的命令却没有下达,守军只是把美国人放到附近不肯办移交而已。
  山本和谷正之也愤怒了,前两天已在美国丢了一次脸,这次还要在下属面前再丢一次脸,偏偏大多数还是陆军,他又指挥不动,他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正在僵持十分,忽然惊人的电报传来:“长官来了!长官来了!哦,太子殿下也来了,太子殿下来了!”
  山本五十六松了口气:“他不是说不来么?”
  “来了,千真万确!”
  “现在哪里?”
  “距珍珠港还有300公里,预计明天清晨可以到!”电信军官兴奋地说,“长官带来了联合舰队全部主力!对,长官一定是来支持我们的!”
  山本五十六和谷正之对望了一样,彼此从对方眼里看出深深的忧虑:出发之前,没说这回事啊,所以他们只乘坐了长门号和大淀号为核心的外交编队,为什么突然把联合舰队拉来了?东京又出了什么事?
  而且,一听明仁也在大和号上,他们的心猛然揪紧了:该不会堀悌吉要废君吧?这他妈的天都要塌下来了!
  “长官,夏威夷岛上的海相和外相发电报来询问,联合舰队意欲何为?”松田千秋把电报递给堀悌吉。
  后者不以为意地笑笑:“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现在是小泽君,他是奉军令部命令护送我和殿下前来夏威夷督促撤军事宜的,就这么回答……”
  这个回答让谷正之松了口气,但山本五十六仍然是紧张得满头大汗:督促撤军要全部舰队干什么?他上堀悌吉的当不是一回两回了,这次特意留个心眼,颤声问道:“陆战旅有没有跟着来?”
  “没有!”
  “这就好,这就好!”没有陆战队,事情就向好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他拍着脑门道:“既然如此,等堀君和殿下来了再说吧,他们考虑的也有道理……”
  联合舰队在夕阳的余晖中劈波斩浪地前进,小泽治三郎站在舰队旗舰白龙号上踌躇满志地眺望远方,考虑明天的安排。
  白龙号是1个月前拼死赶进度完成的新军舰,说是改大凤级,其实和大凤号差异较大:不但整体排水量从大凤级的3。5万吨上升到近5万吨,外形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仿造德国的经验建造了斜角甲板,更大的身躯、更多的排水量使得其他技术参数基本接近的情况下整体载机量从大凤级的60多架上升到91架常备+27架后备。
  为在即将到来的大裁军中保住这艘最大、最新锐的军舰并迅速成军,舰政本部和海军省挥泪砍掉了后续6艘云龙级/轴心级,不但将所有的人员、物资都调遣过来一并使用,还把原本各航母上成效最好、精锐程度最高的飞行员全部抽调出来单独进行加强编组,熟悉斜角甲板的特性与使用规律,并按照小泽最得意的——超视距攻击法,在前往夏威夷途中进行了多次合练。





第69章 通向铁幕之路(72)
  在堀悌吉、冢原、小泽治三郎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号称最为保守的日本海军终于发生了变革,联合舰队旗舰第一次落到白龙号之上,三艘大和级反而谁都没有轮到,当然从乘坐角度来说,7万吨的大和旅馆设施是最好、最全面的,因此堀悌吉还是带着明仁在这条军舰上,小泽带着参谋班子和司令部在白龙号上指挥——堀悌吉已卸下了海军枢密使的职务,转而担任国策顾问并出任明仁的老师。
  “阁下,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