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十字-第5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乔治一家就这么坐上飞机去巴西了?”
“是的,5月10日的飞机,从迈阿密出境,一切手续正常!”
废话,当然正常——一没有通缉令,二退役了也不算敏感岗位,三已办好了全部手续,怎么拦截?
魏德迈本来只想走个过场,不过现在这过场也不让他走就感觉棘手了:“既然去了巴西,那就把征询函发给巴西吧,麻烦一下国务院……”
柯林斯皮笑肉不笑地问道:“长官,那现场调查是不是可以给个结论,故意还是过失要看动机,但其他方面……”
他做了一个打包的手势,魏德迈没有直接答应,却顾左右而言他:“收拾完火化后移交家属吧……其他话不要多说,毕竟也是一代枭雄,暴死不说,还在外面风吹雨淋了这么多天,不太合适,我们要讲人道主义。”
“长官,最后的结论呢?”
“我是调查组的负责人,但结论不是我做出的,是在全面审视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做出的……”魏德迈把厚厚的一叠文件递给柯林斯,“这是专家组给的意见……”
柯林斯接过后迅速浏览起来,联合调查组的结论和意见书可比FBI那简明扼要的说法冗长得多了,充斥着大量术语、专业名词,什么弹性形变、屈服强度、碾压瞬间重量与速度合成,刹车距离,痕迹深度、指纹与痕迹、风化水准等等,看得他一阵头晕眼花,总算为照顾观众感受,最后讲了一段人话:综合现场勘查、理论模型测算、实地试验和计算等结果,目前暂无相反结论性意见!目击证人与关键当事者俱在且反映情况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在于细节理解与角度掌握问题。因当事人乔治出国休养,未能访谈,建议补充询问……
没有相反结论性意见就好——哪怕只是个暂无也足够解决问题了。但乔治这件事该怎么办呢?柯林斯想了半天,认为这事情不归自己管,也超越了自己的认知能力,留着让华盛顿高层去头疼吧。
“长官,您辛苦了。”
“我不辛苦,副总统阁下才辛苦。”
“我也这么想……”特纳大有深意地笑笑,“他又要忙退役基金,又要忙政治斗法,还要监控紧急状态,现在又冒出这件事需要摆平——你们做手下的,要多替他分忧,少替他惹事啊……”
“是,我一定尽力。”
特纳拍拍他的肩膀:“记得转告副总统,有些事不是他一个人能扛下来的,要懂得见好就收啊。”
柯林斯连忙道:“长官,这些话您说比我说管用啊,您是上将,代总统也是上将,我只是个上校而已,怎么敢指手画脚大人物的事?”
魏德迈也笑了:“不是指手画脚,是建议……代表基层建议,正如我建议继续调查一下乔治那样——我本人认为是无足轻重的,但难保有些人不会做文章,将来……”
“长官,您的话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呢?”
特纳哈哈大笑:“懂不懂不看学识,看人心……心到了,自然就懂!”
魏德迈眨眨眼:“上校先生,懂了就可以升将军了……”
第145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26)
“混蛋、混蛋……废物、废物……居然在眼皮子底下眼睁睁让一个嫌疑人跑了。”收到魏德迈和特纳署名,并由一串专家签字的“调查结论”,马歇尔又怒不可遏地发了火,最近收到的每条消息都够他火冒三丈:
纽芬兰岛上,海军无线电静默解除后变成了攻防转化演练,好不容易挨到演练结束,克拉克又汇报他们有实地查看现场和交流检讨等战役评价过程,总而言之要想等李奇微回来至少得6月份了;调查报告上,白纸黑字写着没有相反结论——和总统卫队宣称的一样,和FBI保持高度一致,马歇尔信心满满地去,回头收到了这么个哭笑不得的结论。
面对他的怒火,魏德迈不以为意地摇摇头,很快又聊了几句话告辞了,不是魏德迈要扫老长官的面子,而是目前在参联会里,所有人都在讨论退役基金,却没一个人想着要去制裁麦克唐纳——制裁给弟兄们发钱的人?别傻了!要制裁也等发完钱啊……
更何况,马歇尔的怒火和声明在他看来不及特纳的解释,后者又把堀悌吉的话复述了一遍:“这样的结局完全是意外,但造成结局的所有步骤和过程都是我精心安排的,您说这个结果算是意外还是算蓄谋?”
你看人家金上将多精明:他利用退役基金发放机会,就地宣布将8个陆战师削减为6个,不是简单地裁撤两个,而是把8个师愿意退役的人员减少四分之一,然后等下一步缩编。剩下2个师编制人员不用等地方政府介入,可以直接和白宫和五角大楼挂钩领退役费。领到钱的陆战1师在驻守几天后退走,美其名曰是换防,实际上是其他所有驻扎在东海岸的陆战队师轮流上阵准备收退役金。
金上将能这么多年退而不休,哪怕自己待在医院里,说话做事依然管用不是没道理,人家会为手下着想和争取,让所有人都知道跟着金上将混不会错:就算当年他最不喜欢的弗莱彻,在阵亡后也得到了很高的礼遇,金上将给他拿到了追授上将军衔、获得一系列荣誉勋章等待遇,还把大量建造的驱逐舰命名为弗莱彻级,米切尔阵亡后,这种待遇也拿到手,新出的防空巡洋舰准备改名叫米切尔级。
所以每次魏德迈和克拉克交流,对方就说要向海军学习,学什么?——抱成团啊!
有报告盖棺论定后,美国主流媒体就可以正式播报洛克菲勒的死讯了,民众一开始还产生错愕感,但在众口一致的“暗杀元凶”、“幕后主谋”、“勾结布尔什维克分子”等罪名面前,民众很快就形成了一致论点——坚决支持代总统阁下对罪恶现象的清理,美利坚没有阴谋分子的容身之地。
就在媒体宣传的高潮形成时,胡佛也正在和剩余的7大财团在进行沟通。
“洛克菲勒死了,毫无疑问是个重大噩耗,但对你们而言却是不折不扣的解放!”他抬起头,冷冷地扫视着众人,“从经济上说,一直控制着华尔街的巨头倒下后将迎来力量真空期,这是你们迅速做强的机会——相比两个顶尖财团,你们之间的力量差距更小一点;从产业来说,原本被两个集团控制的产业现在你们进入了,这是很大的发展空间;从利益上说,你们有机会廉价获得洛克菲勒和摩根的遗产,想必杜邦的遗产已让你们怦然心动过了,错失上次机会的人这次还有机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从政治上说,主谋死亡,你们摆脱了同案犯的嫌疑——或者说基本摆脱了同案犯的嫌疑……”
“我们本来就不知情!”梅隆财团的代表小声辩解道。
“不要和我说这种词不达意的话,洛克菲勒死了,可他的老管家还活着,你们觉得让他指证你们很难?”
众人一下子就卡壳了:洛克菲勒不死,老管家不会乱说话,口风会十分紧,可现在洛克菲勒死了,谁知道他临死前会攀咬谁下地狱?
克利夫兰财团的代表不怀好意地看了胡佛一眼,意即你神气什么?老管家那里你还没挂上名?大家还不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仿佛看出了他的疑惑,胡佛补充道:“不瞒诸位,老管家就在我手上,你们觉得年纪大了之后的人还记得多少姓名呢?”
这威胁比什么都管用:胡佛犯不着和剩余的全部财团死磕,他只要击破1…2个就可以完美达到目的——这条恶狗不就是麦克唐纳故意放出来撕咬众人要钱么?
“您有什么想法?”
“查抄洛克菲勒和摩根的流动资产、银行存款不过20多亿,很快就会用完,现在的缺口至少还有580亿,我认为他们剩余的产业值这么多钱,你们可以一起买下来。”胡佛笑眯眯道,“我建议你们7家每家各出60亿,占用掉420亿平均额度,然后在剩下的160亿额度中你们自由竞争,谁出钱多,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股份……”
众人一下子陷入沉默: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财团的资产如果在平时计算,那肯定是会超过600亿的,可如果紧急变现发卖,他们相信别说600亿,500亿甚至450亿都筹措不到,大家原本还指望着去捡便宜货,现在看来麦克唐纳代总统是不想给他们这条路走。”
“我们需要深入考虑与计算,另外也要琢磨这600亿怎么拿出来——是600亿,不是60亿或者6亿!”
“这当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其实不算大,前几年我们哪一年军费开支低于1000亿美元过?那时候你们是什么态度和意见?”
“问题是现在不是订货,是出资金!”
胡佛瞟了这位波士顿财团的代表一眼:“说的现在好像没有订货一样!波士顿、纽约基建工程的订货、五大湖区修复的订货难道就不是么?海军装备更新不是么?还有,退役军人拿了资金后干什么?换成现金埋在土里藏起来?不可能的的,他们一定会拿来花,拿来用,或者买一直渴望的耐用品,或者买自己朝思暮想的房子。先生们,我比你们看得清楚:前段时间华盛顿退役老兵拿到款子后,去清偿了拖欠多时的租金,收到房租的房东转身去肉店狠狠消费了一笔,肉店老板琢磨着给老板娘换身新衣服——退役官兵回头也需要新衣服,这不就是现成的服装制造需求么?政府拉动的消费虽然见效快,但从长期来看有很多无效措施,自发形成的经济浪潮与产业需求才是根植于社会自身的,要实现国家正常化,就必须从国家控制经济的立场上后退……国家不能包办经济活动,如果国家能替代财团和企业家履行职能,那一定会带来扼杀和窒息……”
“这段理论阐释得不错!”
“废话,当然不错,这不是我说的,是库兹涅茨先生说的。”6年前,库兹涅茨出版了《1919~1938年国民收入与债务支出》和《国民收入及其构成》等书,因为制度经济的研究被任命为华盛顿战时生产局计划统计处副处长,被看做是凯恩斯之后在政府系统中效力的主要官员,他对于制度和国民经济统计深受主流观点青睐。
胡佛补了一句:“这句话是他在劝代总统不要对财团赶尽杀绝……认为财团存在是有道理的,但适当清理保持活力也很有好处,可以避免经济生活一团死水——所以麦克唐纳阁下才愿意给大家这个机会。说到底,没人规定美国一定要有多少财团,或许5个,或许4个就能满足需要了呢?”
众人的冷汗又忍不住流了下来。
“既然您都说的这么推心置腹,那我们也坦诚地说几句……”加利福尼亚财团代表问道,“如果我们真按这些要求办了,是不是可以完全撇清我们的责任?我可不想一边背着罪名,一边还要掏钱——我们不会这么傻。”
“这当然不会,都肯掏钱支持代总统了,怎么可能是同案犯呢?”
众人撇撇嘴,这句话还有个意思:不肯掏钱那就是同案犯无疑喽?
“还有……”芝加哥财团代表犹豫了半天后道,“代总统这个代字何时能去掉呢?我们也愿意真心实意地和有力量、有作为、有担当的政治家合作,如果他届时下台……”
胡佛笑笑:“这不是更好么?产业您拿,钱到时候还可以追回……”
“不不不,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
“我明白大家的想法。”胡佛道,“没有人敢为明天打包票,包括代总统和我在内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你们要知道,现在一部分钱已发下去了,法案也通过了,如果剩余的不发或者更干脆地说已发放地要收回,你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世界会乱成什么样?几百万退役官兵造反会相当于多少个美共?这次可没另外一支亚美利加集团军来救命了!”
众人怵然而惊,随即又脸色凝重地点点头:麦克唐纳现在只是要钱,万一全国暴乱那就是要命了……要钱还是要命?这个选择似乎不难做。
第146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27)
“财团们同意交钱了?”杜勒斯也表示诧异,“600亿啊,不是6亿!财团们怎么会这么爽快?”
“麦克唐纳把洛克菲勒和摩根的产业全部给了他们……”
“怎么分派的?”
“其余7个财团每家60亿,这样一共420亿,梅隆、波士顿、加利福尼亚、克利夫兰这4个财团又额外多掏了30亿,芝加哥、德克萨斯两个财团额外掏了20亿美元,这样一共是560亿……距离600亿美元差不多还有40亿的缺口,考虑到洛克菲勒和摩根容易变现的资产已让麦克唐纳征用了20多亿美元,杜邦这里还有将近5亿的流动资产,真正缺口是15亿,麦克唐纳又签署了总统令,从杜邦家族的财产中予以补足——实际上杜邦的产业远远不止15亿,这是考虑万一600亿不够而留下的机动盈余。”
“洛克菲勒和摩根的财产值600亿?”杜勒斯深表疑惑,“我不觉得他们有这么多财产,而且不是说很多资产都分布在海外被征收掉了么?”
“他们面上的财产确实没这么多,但他们有隐蔽和地下资产,政府不清楚,经常相互持股、发生经济往来的财团之间还会不清楚么?更何况有两个因素不得不考虑:第一,洛克菲勒和摩根原本作为执掌华尔街之人,对其他财团也有一定的渗透和控制,现在他们一倒,这些控制和渗透就灰飞烟灭了;第二,原本被两个顶级财团控制的产业一下子就空了很多发展空间——比如德克萨斯财团可以扩大自己在石油领域的影响力,波士顿和克利夫兰财团可以扩大自己在金融业的影响力,这种机遇很多时候靠钱是买不了的,原本还需要等着竞争对手犯错误、犯原则性的错误,现在倒好,直接把竞争对手给你干掉还把他的产业卖一部分给你,岂不是喜闻乐见?”
“6个财团都增加了投资……福特家族不增加?”
“福特家族恐怕不行,甚至这60亿美元都拿不出来……”艾奇逊叹气道,“本来福特在十大家族中就排名最后,且与其他财团差距不小,上次遭遇了美共暴乱的巨大破坏——福特汽车工厂到现在都没复原呢。”
这一点杜勒斯很清楚:福特工厂被斯坦因纳带着坦克和列车炮轰得一塌糊涂,更倒霉的是,福特当初在德国的工厂也被德国征收了,后来成为大众的一份子(新设企业),现在正在源源不断地改产大众牌甲壳虫和欧洲标准卡车——和福特没半毛钱关系。
连续遭遇多次重创的福特家族很可能也保不住自己的资格,这60亿美元恐怕还得落实到其他大财团身上去,甚至福特自己的基本盘都会分崩离析——虽然福特汽车的股份因为特有的Ab股结构牢牢掌握在福特家族手中,可如果福特汽车本身成为泡影的话,就算控制得再牢固又有何用呢?
“就算估值有这么多,那谁获得哪部分怎么定?两大财团下的银行明显更值钱些……”
“财政部组织了一个内部拍卖会,由各财团对这些产业组成的标的单独进行投标,以他们所持有的认购股份为限,谁投标价格高就卖给谁……”艾奇逊笑道,“这是有人给麦克唐纳出的主意,他觉得很好用,因为额度已被限死了,所以财团相互串通压价已毫无必要,哄抬物价伤害的也是自己,谁能用把产业用合适的价码拿下来才是好本事,当然尔虞我诈、互设陷阱肯定免不了。麦克唐纳已公开表面态度,他不偏袒哪一方,大家公平竞争,他也不会用恶心的盘外招来额外压榨众财团。”
两人马上想到,新一轮财团的分化组合与重新进行制衡恐怕接下去就要发生?谁会是那个头狼?
从实力上,梅隆财团在剩余这批二线财团中实力更强劲(二线中排名第一的杜邦已完蛋了),上一任掌门人安德鲁·威廉·梅隆连任哈定、柯立芝、胡佛三届政府的财政部长,以梅隆银行为金融中心,控制着美国铝公司和海湾石油公司和另外五家钢铁公司。
比资产更惊人的是安德鲁的眼光,1889年,年轻的化学家查尔斯·马丁·霍尔和他的伙伴研究出了铝的提炼法,并相信这种具备很多优秀特性的金属将成为未来明星,却苦于找不到投资。在见到安德鲁之前,他们游说过很多企业家,无一成功。听完他们的话,安德鲁沉思片刻,果断决定帮他们偿还债务、资助成立匹兹堡电解铝公司,代价是60%的股份。只用了两年,这家公司就控制了北美的铝生产。
15年后,匹兹堡电解铝公司更名为美国铝业,当时股票价值达到1。5亿美元(1907年代的1。5亿美元几乎可购买一整支大白舰队主力舰),当美国国防部津津乐道一年可以产出10万架飞机时,梅隆财团在后面数钞票数到手抽筋——70%以上的航空铝是有美国铝业和其他相关公司提供的。
由于这时空发生了很多出人意料的大事,原本1945年因违反联邦托拉斯法而被迫拆分的美国铝业加拿大分公司保了下来。在霍夫曼穿越的这个历史时空中,拆分后的加拿大铝业变成了美国铝业最大的竞争对手,论规模和实力甚至还更胜一筹。(作者注:当然,现在美国铝业也好、加拿大铝业也好,都被中国产品打得一败涂地,以至于擅长推特治国的特朗普威胁要发动铝产业保护,以至于我们必须发动供给侧改革,因为中国铝实在太多了,同样安慰下被中国铝业坑死的股民同胞)
安德鲁·梅隆去世后,他的子女却无意继承这份事业,安德鲁的儿子保罗·梅隆对花钱的兴趣大过赚钱。这位耶鲁毕业的公子哥喜欢学术和艺术,热衷于办各种各样的基金会,宁可去管理老梅隆捐赠给政府的“国家美术馆”也不去经商。安德鲁的侄儿、保罗的堂兄迪克(理查德·金·梅隆)算是梅隆家族后代中最出色的成员之一,他维持这梅隆家族的运作,但除了家族生意,这位绰号“将军”的继承者更感兴趣的是军队和滚石俱乐部。
所以杜勒斯和艾奇逊都不看好梅隆能成为今后的头狼,他们新一代缺乏这种锐气和开拓精神,能守成已经很不错了。
“也有人在向麦克唐纳劝进,希望他能够真正执掌最高权力!”艾奇逊换上了一副忧虑的面孔,“现在社会上乱糟糟的,什么想法和思绪都有,我觉得您要早点站出来,您只是生病,又不是被免职。”
“不,我暂时还不能出去……”杜勒斯笑笑,“我现在出去就直接撞在麦克唐纳的枪口上,大家不是都想浑水摸鱼,想着别人牺牲成全自己么?我倒要看看,这样的局面究竟还能忍耐多久?您以为陆军、海军都能容忍麦克唐纳?他们只是看在钱的份上不说罢了,等钱到位或者发的差不多了,那他们一定会起来发难的。”
“国会山这里?”
“爱干嘛干嘛去,只要他们有本事不要招惹到麦克唐纳发脾气就好,他反正现在就破罐子破摔了……”
艾奇逊无言以对:这句话形容两人眼下的处境似乎也差不多啊。
第147章 暴风今夜扫美国(28)
“元首,美国目前的局势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变化,各方面都捏着鼻子在看着麦克唐纳……您说,他有没有希望成功?”
“这是不可能的,之所以现在没有人强力反对他,那是因为大家觉得麦克唐纳还有点用处:财团凭借麦克唐纳这一手完成对洛克菲勒和摩根财团的侵吞;军队凭借他这一手为自己谋求好处;政客们在纷纷分化组合——洛克菲勒和摩根两大金主一消失,这些台面上政客难道就不需要改换门庭?”霍夫曼叹了口气,“等这些力量分化组合完毕后就是麦克唐纳的死期了。”
“死!”里宾特洛甫有点儿诧异,“谁要他的命?”
“多的是人……杀了麦克唐纳,财团力量分化组合就可以推卸责任,破坏民主自由传统也有了宣泄口……美国人还是很会玩政治正确这东西的,要不然,为什么纽芬兰演习的舰队和部队都异口同声要在6月初回国呢?——您不相信他们之间有默契?”
“真是好可怕!”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同样的事在我们这里也不是如此么?”霍夫曼笑笑,“容克军官团分裂成两派,一派是坚决反对我的,一派是勉强支持我的——因为我带着他们扩军打胜仗,一旦战争可能失败,他们随时会滑落到前一批的阵营中去,贝克、哈尔德之流就是前一派,霍普纳之流就是第二派,所有才会有阴谋集团——哼!九伯爵!这名头一听就反动!”
听到这句话,里宾特洛甫就不敢吭声了。
“所以我现在要实现军队军官年轻化,让新成长起来的、受过完整国家社会主义教育,尤其是在党卫军中任职过的军官挑起大梁来,那些老资格,功劳不大、牢骚不小、满怀怨望的人都可以清退了,打仗用不着他们。”霍夫曼盯着里宾特洛甫一字一顿道,“您不会以为我们现在就高枕无忧、天下太平了吧?您小看了容克的韧性,他们现在有这样一种思想,意即我的使命已结束了,应该让国家回到正常轨道上!”
“他们敢!”里宾特洛甫怒道,“谁敢就砸烂谁的狗头!”
“没有谁会这么傻乎乎地跳出来。”霍夫曼拍拍里宾特洛甫的肩膀,“如果有谁明晃晃脸上写着我是反对派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