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镜照万界-第2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风闻而来的人流,将本来足够九排马车并行的大道堵得拥挤不堪水泄不通,无数人都想要一睹这位归来的风范。
远在玉京城外,已经有着无数穿着华服正装,披红带紫的官员在官道之上等候了,虽然皇宫内的那位一直态度莫名,可是当内阁表示要去迎接一下的时候,皇宫之中也未有发出什么反对的声音,甚至还默认了让御林军出动维持秩序。
否则没有默认,他们这些人也不敢穿着官服,大咧咧来迎接那位,哪怕他是当世圣人,恐怕也要考虑影响!
官道不远处,一些在玉京城排不上号却也进入了上流圈子的家族看着前方那些最当头的那些人物,眼中不由的流露出一丝羡慕的神色。
朝中不知道多少的文武两方的大佬,还有许多的国公爵爷,甚至于已经退隐不问世事的上一代重臣阁老都出来,只为了迎接这一位的到来,此回真是大乾立国百年来最为快速又成果斐然的一役,如何高调都不为过。
甚至不少文人暗中嘀咕着,当今的那位皇帝就应该亲自出来迎接显示君臣相宜,现在这么默认百官出动的行为看上去很大气,实际上不伦不类多了一点吝啬的感觉。
不过宦海浮沉不知多少载的人自然也明白缘由,毕竟当今皇帝最为信任的那一位可是要回来那人的血脉父亲,如果真的迎接出动了,他难道还要出来迎接他儿子?恐怕到时候他这个勉力维持的理学宗师就要真正崩毁掉了!
这些人心理也不是没有庆幸,幸好武温候府和这位关系不睦,否则文坛政局都是这般惊人的两父子,以后其他家族要如何存活?
就在这些人等不知道怀着多少心思的时候,一阵马蹄声极速传来,所有人精神一震抬眼望去,却是玉京城一个五城兵马司的小兵骑着黄骠马跑了过来,不知怎的也不用得着他跑,却显得上气不接下气,喘呼呼的。
只见他看见一群穿红戴紫的大员先是一愣,赶忙就翻下了马背,趴在地上报告道:“诸。。。诸位大人!圣人离此还有不到五里!小人。。。”他抬头看了看这些平日里根本见不到真容的大人物,吞了一口唾沫。
“小人还要去给圣人府上报信!”他眼神看向这些大员,也不知是不是该起来。
最后还是一道刚正的声音传来:“你去吧!”
让这个小兵如蒙大释,牵着自己的马向着官道后汹涌的人群挤了过去。
出声那些人看着周围这些同僚不由感叹一声抚了抚须发,心中叹息:洪小子真是越来越排场大了,做的事情也一次比一次震动天下。
只看此人周身三丈却无人站立,凸显出了他本人不凡的身份还有他在官场上的独树一帜,毕竟没有同济聊天也只有这么一家了,正是当今太傅,以正直刚严著称的李神光!
既然消息传到,那么自然很多人提起了精神准备接待来人的降临,很快官道上不由的一阵颤动,细小的微尘被劲风和抖动扬起,远远一队带着杀气的军士迎着光芒奔驰而来!
踢踏!踢踏!
近乎整齐一致的马蹄声带着一股沙场惨烈之风向着众人扑来,依稀可见这些军士身上的百战痕迹,铠甲上的凹陷让所有人心中微微一紧。
那些军方大佬眼中闪过精芒,这些人马可不一般,全是百战不死之士,精锐之中的精锐,神威王还真是下了本钱啊!
极速的进行好似没有停歇的打算,不过这些见惯了风浪的朝中大员显然不会这般轻易的受到惊吓,那些骑士也在临近之际迅速的勒马给众人留下了足够的距离,这个时候一队明显身着不同的骑士从中缓缓显出了身形。
一身风尘不减其半分风采,面目依旧干净温润如玉,尤其是那对黑白分明的眼睛之中放射出来的神光,让所有人都心生一种莫名的敬仰和亲近,正是从西线边关归来的洪易!
只见他似乎早有预料,大大方方的向着众人先拱手,然后下马往着等待他的那些人群走去。
“易,汗颜!让诸位等候,何德何能!”洪易面色肃穆对着众人拱手行礼。
却不料所有的官员国公贵族,乃至于上下黎民百姓,齐齐拱手回礼,浩荡的声音回响在玉京城之内:“谢圣人阁下,不辞辛苦为国平息烽火,保得我大乾江山,国泰民安!”
。。。。。。。。。
洪易回京之后当场的那一幕两方对拜不知道让多少人传颂,一时间洪易的名声越发鼎盛,也让他开始越发的深入浅出,因为哪怕是最浅薄的升斗小民都发现了他的树大招风。
可以说除了开始的一场风波,那个已经升格为伯爵府邸的文华洪府,不但平静的可怕,就连平时愿意进去读书借书的人都少了许多。
为洪易升爵的人不是皇家宗室的宗老也就罢了,可是来的?侍竟然连总管都不是,只是几个小小黄门而已,不过洪易依旧和颜悦色的将几个黄门送了出去,可仍是让所有人明确的发现了当今皇帝对于洪易的不喜。
毕竟虽然只是小小伯爵,可与国同契就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居然只是这样就结束了,可见皇家那位对于洪易现在民望的不满。
如此一来洪易门前虽然来往了不少真正读书人士,几乎各个都身怀着浩然之气,人流反而不如以前密集了,他倒是也乐得如此,在接受了跟兵部上奏退出军籍的千余神威精锐后,文华府更是变得沉寂了起来。
其实本来以洪易的想法就不愿意来城门出那么一出的,不过既然民望已经树立了起来,他自然是不介意顺手做点什么。
于是他让那些神威军士穿上了早已经因为赶路脱下的战甲,为他开路大咧咧的宣布了自己手下的力量,也让这些人退出军籍的时候没有受到什么骚扰,算是真正的充实了文华府内的底蕴,然后不出他意料之外的来自皇宫内的不满情绪散发出来,洪易却也借的这个机会在自己家中好好修养,开始准备著书立说。
看似一切都因为洪易的示弱显得平静了下来,可是暗流却一直没有停息。
此时南方一只巨大华丽的车队正在行进,周围拱卫着无数气息如一,身上散发着无边杀气的军士,一只带着几分狰狞模样的墨色麒麟旗帜随着前进不断的摇摆着,正是刚刚平定了海面混乱准备去京城一趟的冠军候杨安!
只见他坐在巨大华丽的椅子之上,周围莺莺燕燕无数,其中一个身穿火红色衣裳的绝色人影在这些美人之中也隐约要胜出一筹,就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椅子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身份。
“没料到啊!本来开辟莽荒之后,那里的支援早已经反哺与我,再加上这百年难遇的几家攻击大乾,眼看又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居然被洪易翻手荡平,元气神不是七劫造物主么?怎么死的这么轻易!”杨安一边喝着美酒,浑身上下一股恐怖的尊贵气质越发高涨,口中虽是埋怨却不带一点情绪。
那全身大红色的女子美眸一动,口中跳跃出好似凤鸟初啼的声音:“恐怕不是元气神死的轻易,而是那位再世圣人算计的太过无敌了!我总感觉这位圣人隐藏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焰焰你看出来了什么?”杨安的声音带着一股无以伦比的霸道,在她耳边响起,使得这个女子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不适。
“阻拦精元教皇和大周太祖的人手,他只放了一位禅银纱,虽然银鲨王战力确实不俗更是强行斩杀了精元教皇,可是这可不像这位圣人算计的手笔,起码后面还掩藏着一股后手!”被称为焰焰的女子摇了摇头,却是发现了洪易留下的一缕破绽。
杨安闻言双目之中一股霸道至极的金色流转而过,却突然起身露出了一股奇怪的神情:“终归是要见一面的,那个谢文渊因为我不愿意急切出兵,自己带着门人镇守海关也算是减轻了我们不少的压力,这次这个洪易又不知会有什么让我意外的表现!”
然后他将身上衣物慢慢褪下,周围的绝世美女们露出一个嗔怪的眼神,显然知晓自家男人想干什么,不过倒是也没有人去阻拦冠军候,几个大胆的还跑到了他的身旁为他宽衣,得到了他的拥吻,手臂不断如灵蛇般游走,很快马车之中就传出了一阵璇旎的声响。
就在冠军候杨安终于准备去往玉京城之际,已经接近半月没有打开的文华府大门今天却意外的早早打开,依旧笑容可掬的门房,不同的是经常被人借书的竹楼上挂上了两幅巨大的文字。
从左看去所书正是!
乾篇:
乾为天,乾上乾下,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坤篇:
坤为地,坤上坤下,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肆:括囊??咎,??。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用六,利永贞。
〃
〃
第九十六章 万古经典
来此借书还书的文人墨客只是一瞬间就被惊骇住呆立在当场,现在还能出入文华府的人物可想而至必然是对于天人之道有着认识的,乍然见得这不同于任何经典却又更加高出数筹的文字哪还不会思潮如雨?
虽说洪易沉寂文华府显得十分的低调,但是玉京城之中又有哪家哪户会不注意这位圣人所在?
几乎在不同寻常的经典刚刚出现的瞬间,众多势力就清楚的明白那位又动了恐怕是惊天的手笔。
无数的人将记载下来的两段经典开篇送达全国各地,显然洪府并没有阻拦的意思,更是奉上了笔墨一时间只要有耳闻的都可以见得这位在世圣人的两段文章。
不同于大多数百姓的看不清摸不明,凡是有过对于人道认识的人都看出了莫名的东西,一股茫然浩大的圣道蕴含其中,把握人道未来阐述今人变换之感,从区区不到二百的文字之中蓬勃而出,震撼人心。
“著书!著书!此书一出,天下经典尽为呻吟之语!”
一位为了阐述心中大道寻觅数十载不知翻阅了多少古籍经典的皓首大儒如是感叹,可知这等经文一出对于天下读书人的震撼。
这一篇经典的开头并不华丽,可是其中的神秘浩大,蕴含的大道真言,足够让人揣摩良久,更有人见花开,各有所得的妙意。
乾坤就是天地,以乾坤为开篇,这就是洪易理解的天地变换,人道沉浮,可以说上古圣皇,中古诸子甚至于洪荒远古的奥妙都隐藏了其中,洪易这篇被世人称为‘易经’的文章一出天下轰然传阅,更有一种不读易经不为人子的感觉。
此时在南方海州的一个暖融融的书房之中,一个须发全白的老者也在看着从玉京城传来的两篇经文,底下一片四五十岁的儒者看着这位老人,希望可以从中得到一些语句对于他们有点拨之用。
“老师,怎么样?易圣这篇文章着实不凡吧?”底下的一个儒者对着上首全神贯注看着文章的老者躬身问道。
只见那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突然一声怒哼,手上的文章重重的摔在了书桌上,下面一片禁声,皆不敢抬头看为何老师如此发怒。
“这个洪小子,此等经文一出,我等求道者还写些什么东西?”老者喘着粗气,虽是面上怒容不减,眼中却露出着一股喜意,这是求道者对于圣道经典的欢喜。
几个儒生听得这话看见了自家老师眼中的喜意微微松了一口气,刚刚问话的那个儒者赶紧开口道:“谢文渊老师易圣这两篇虽是开章,却奠定了一文之基础,委实高深莫测,尤其是九五之后却接了一个上九。亢龙有悔,这是何解?”
谢文渊闻言眉眼间凝成一团,最后看向了诸位弟子:“其实这事情也与现今的皇上针对洪小子有关!”
“上古最后几位圣皇九九至尊独霸天上地下,不过却渐渐生出了骄横之心,鱼肉百姓,民不聊生想来你们也是在古籍看过的!”
也不等这些弟子什么反应,他接着说道:“后来中古诸子出世,直接联手从道则着手横削了九九四道法则,直到如今也没有一个千年王朝出现,至尊之位也变成了九五之数!”
除了几个家学渊源流长的儒生其余几个闻得这般秘闻,皆是神色聚变,紧接着却又面色一动:“所以九五才是飞龙升天?”
“上古圣皇未必感悟不到这种变换,所以九五之后,上九便是飞的太高心生悔意,是为亢龙有悔!”谢文渊淡淡的回答着弟子的疑惑,分解着上古与中古之中的秘辛。
几个简单的词语突然被加上了九五至尊,上古圣皇,中古诸子的秘辛,变得焕发了神秘的含义,几段经文好似就洞彻了上古圣皇,从九九至尊到九五至尊地奥秘!
越是揣摩越是感觉深意极多,几个已经先一步看过经文的这些学生,随着谢文渊说出的秘辛对于这两篇文章暗藏的东西和真意越是明悟许多,只感觉自己的才气念头更是多了一股厚重的底蕴。
不少人省视己身发现了变化,不由跳脱出一个想法,于是不少人眼神灼灼的盯着谢文渊,看着自家弟子的眼神谢文渊红润毫无皱纹的面容上哈哈一笑。
“不用这么看着老头子我!既然这本书修完我等无书可写,那么我们就一齐去修这本书吧!想来洪小子既然发出这乾坤两篇原因想来也有这方面的用意了,毕竟这等堪称经王的文章,他一人哪怕穷皓古今未来恐怕也难以一己之力修成!”
谢文渊自然知道弟子们的意思,毕竟如果能够和这等人物一齐修书,互相和同道交流经义,可以获得的好处恐怕都是难以估计的。
很快一家家书院山长,苦读大儒带着自家的得意门生向着玉京城汇聚着,只因为洪易传出经典惊天动地,这不是蕴含的精气神如何让人惊艳,也不是辞藻华丽要传颂千古,而是实实在在最为普通的道理,法则智慧,所有人都可以领悟有所得,也是因此那些崇尚苦读修身的大儒才会出山欲要入京为完成这本经典出一份心力!
天下烽烟刚刚休止,文坛之中却开始了暗流涌动,于此同时作为理学当之无愧的大家,武温候府内洪玄机的桌子上亦是被送上了精心摘抄的经典。
“乾道变换,坤道变化都被演尽了!九五穷尽,这个竖子!果然是才学不可估量!”洪玄机坐镇在太师椅上,下首是他的大儿子洪熙。
洪熙此时面上亦是苦笑和带着一丝无奈,毕竟一个人如果超越太多他也难以去嫉妒:“儿臣本来准备在定寒候离去之后在元突边疆做些事情,没想到定寒候白白的赶路半月,到达沙洲雄关战事都已经平定了,儿臣在边疆屁股都没坐热就带着军士回来了!”
“洪易此人确实深不可测,可惜与府邸内不和,终究是侯府的损失啊!”
洪玄机闻言抬头看了一眼洪熙:“乾坤变化他这个开头已经写尽了,你无事多多揣摩一番对日后官场历练也有好处,我断定这个竖子能写出这个开篇已经是费劲心力了,可惜他现在的名声响亮文章一传出去天下读书人都会前来帮助,可惜了。。。可惜了!”
“未必不是好事,否则洪家锋芒太盛哪怕以圣上的恩典,恐怕。。。”洪熙不由低声说道。
“好了!”洪玄机打断道:“你不知道的事情多,不要妄加议论,臣子的本分记住就好了!”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太子最近有什么动作么?”
“深居简出,好像比以前还低调了!”洪熙抱拳回到:“父亲!太子他。。。?”
“皇家之事让圣上分辩吧!”洪玄机的眼神之中不知在想着什么,虽然有洪易镇压玉京城,不过还是有不少暗流在涌动,尤其是几个负责防务的官员被人刺杀,也算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波,洪玄机却看到了此事背后的某些动作。
不过洪玄机到底是有了些变化,最后提点了一句自家大儿子:“把神机营牢牢掌握在手中,日后自有分晓!”
洪熙一愣,联系前后了解了些什么,用力的点点头,随着洪玄机的摆手退了出去。
洪玄机侧身看向书房内的一张寒梅图,心中却在思量:冰云你的孩子已经要传颂万古了,就不知最后我们会如何。。。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无数来自大乾的书院儒者,还有那些崇尚自修苦修的诸子传承人,尽皆来到了玉京城内,文华府内几番论道证道,有些人认同洪易的理念留下了,也有些不认同的离去,有着麒麟和浩然丹心的帮助,洪易圣人的名望可以说各家流派虽然交杂却多是讨论的氛围。
流派繁多的学说道派,在文华府之内开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许多上古密卷,研究占卜,龟甲,丹词,星相,三教,九流,农桑,种植,医学,建筑,礼仪,音乐,药物,地理,风气,水气,四海秘闻,上古纪录,都不停的被人贡献出来融入‘易经’的编撰之中。
洪易自当年皇宫赏赐藏书之后又一次晋入了废寝忘食读书的阶段,他本来自己的知识够丰富的了,但是在一天天的阅读典籍,和许多大儒讨论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所学只不过是大千世界之中学问的沧海一粟。
他不断的学习着,一天天的就感觉到了自己念头之中,充满了知识,这些知识又不停的融合着,发生着变化,汇聚成了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智慧。
大千世界之中的一切,人文,历史,地理,天文,宇宙,时空,人心,物种,都完全在了洪易的心中。
读到最深处,吸收了不知道多少知识,洪易恍惚之间,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就是大千世界,大千世界就是自己的感觉。
很快半年的时间就过去了,大乾难得的得到了一段安稳的时间,虽然冠军候在路上的莫名拖延让人看到了风雨欲来的气象,可是文华府上每隔一个月便要出现的易经两卦却让众人疯传,无数读书人都为之迷恋,甚至有不读就不为风气之说,许多的武道高手神魂道术大师更是从中得到了无数的道理,这段时间天降劫数是除了天地异变开始以外最多的,可知茫茫大乾又多了多少的武圣和鬼仙。
甚至于人仙造物主也并非是没有人证得的,‘易经’这本书,逐渐的改变着天下格局,还有大千世界之中修炼者和普通人两者的情况。
第九十七章 冠军临京
无论多长多么经典的书籍都有写完的一天,无论多么长的路只要在行走也终有到达终点的一刻。
这既是说的编写‘易经’,更是在说冠军候来玉京的事情!
半年之中陆续的出了接近十二卦,可以说‘易经’已经初具了雏形,这易经,蕴全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卦,还有永恒刹那,至高无上的太极二字,可以时候是囊括了世间万象,百种变换千般的道理,可以说哪怕是皇宫之中那位不喜圣人的皇帝听闻也是手不释卷日夜揣摩,更不用说这些黎明百姓官员贵族了。
尤其是那些领悟了易经一些道理的人若有所悟,恐怕那个‘用九,见群龙无首。吉!’才是这本易经的最为核心之语。
大体之上众人也猜测出了这本易经恐怕有六十四卦相合天地节数,而且随着易经的传播不断有中古诸子的家族带着传承加入其中,甚至听闻他们交流的不止是浅薄的核心,许多人将传承最为核心的部分都拿出来讨论,文华府内异像有时候更是一日三变,这等千古未有的摒弃门户之见的事情,恐怕前无古人,也要后无来者了!
随着易经的修撰,洪易这位圣人的身份也越发的稳固,甚至于他们几个核心人等,才气进士文采大儒的人物才能参与讨论的那座存放藏书的竹楼,也是越发的不凡,各种精神镶嵌其中,被他们不断吸引的浩然之气洗礼,隐约有一种神器的雏形显露,加上洪易等人随手的加持,小小的竹楼之中空间可是比大半个玉京城也小不到哪里去,近百人在其中热烈的讨论还显得十分的空旷。
之所以就连那些世家都加入了洪易的修书队伍,自然不是没有代价的,洪易所知道的道术功法的理论,还有关于才气的突破都被他分享了出来,尤其是关于才气的突破,更是让所有人对于修书更加热情。
只因为大学士之前的才气都可以靠苦读修成,可是一旦到了三色大儒的境界,红青紫三色都需要对应立功,立德,立言这三大不朽才能一一的突破,当然对于大儒来说三种境界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对应所行道路的区别,不过一旦再想突破大儒的境界就不得不完成这三不朽,才有望冲击才气最高的境界,可得享天地同寿的半圣境界。
如此秘辛也只有突破到了大儒境界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