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别做梦了快醒来-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卫喊完,茶馆店铺里的人纷纷走上街,谢冬清跟着文房四宝店的老板,在门口挂上停业牌,走到了街中心。
  侍卫转过身,又喊道:“东三街,中街,四方街,暂封半日!”
  谢冬清问文房四宝老板:“我们现在是要停业到天坛去吗?”
  “是啊。”文房四宝老板搓着垂在唇两边的胡须,道,“看来圣上是要到天坛祈福,走吧,去晚了只能站在远处,怪没意思的。”
  谢冬清惦记着昨日轮椅女人说要再来的话,问道:“我们要闭门歇业半日吗?”
  “恐怕不是半日,是一天。”文房四宝老板说道,“去天坛,恭迎圣上,跪拜完,圣上离开,我们才能回来,你想想,到时候天坛的人那么多,等回到店里肯定是黄昏天了,今儿的生意恐怕是黄了,明天开吧。”
  果然如他所说,谢冬清到了天坛才发现,这应该是把半个京城的人都聚在了天坛这里。
  文房四宝老板踮起脚伸着脖子看了会儿,遗憾道:“这个距离……恐怕今年又看不着圣上了。”
  众人在天坛下方闹哄哄等了大半天,远方传来了礼乐声和长长的吆喝声。
  谢冬清还未反应过来,就见民众纷纷下跪俯首,整个京城瞬间一片寂静。
  谢冬清连忙跟着跪在地上,偷偷抬眼看向旁边让出来的一条道。
  先是长长的礼仪队,一边走一边吆喝圣上驾临,之后是带刀侍卫,再然后是一群宫人打扮的随从,再之后才是两台车辇。
  再次等了很久,才发现前方的人直起了背,一个个往后传着话:“圣上让我们起来。”
  谢冬清不明所以地跟着站起来,顿时被淹没在人群中,踮起脚都看不到天坛上站着的人。
  她也遗憾道:“这都什么跟什么啊,一句话都听不到,也见不到人,就是来参观后脑勺的。”
  文房四宝老板赞同:“看来下次动作还要再快点,往前面站,好歹能听到圣上讲话,真想听听圣上的声音。”
  旁边一个百姓接话道:“我也想,听说圣上是明君长相,天灵盖上方腾着紫气,咱寻常百姓若有能见到这团紫气的,必能长寿富贵,无病无灾,生活顺遂。”
  谢冬清嘿了一声,拼命忍住了笑。
  天坛上似乎有人在说话,是个女声,但讲的什么谢冬清一个字都没听清,又站了好久,才听到前面的人群传话来:“祈福开始了,跪吧跪吧。”
  谢冬清觉得甚是好玩,跟着又跪了下来,然而跟上次不同,这次跪下后,她听到周围人都小声念叨着什么,连刚刚一脸轻松的文房四宝老板都严肃起来,闭上眼睛,嘴皮子翻动着。
  谢冬清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念叨些什么,想了半天,眼睛一闭,小声道:“借大家的祈福,保佑梅阁一切顺利,不求仕途顺畅只求平安无恙……”
  天坛上,年纪尚轻的皇帝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做着祈福仪式。
  她见身边的女人没有注意,用广袖遮住脸,打了个哈欠。
  放下袖子,她一脸厌烦,听着两旁的官员唱着颂歌,翻起眼皮朝天上望去。
  出了会儿神,突然感觉到身边人目光的注视,她连忙收回心思,偷偷朝旁边看了一眼,正对上自己母后锐利的目光。
  小皇帝心道一声惨了,出神被母后看到了,要完。
  颂歌结束后,小皇帝默叹一声,转过身,看着天坛下方黑压压一片后脑勺,皱了皱眉。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诚恳一些,就像从前给梅阁背书一般,背出了祈福前必须要说的绕口的颂词。
  她一边背诵着,一边想祈福有个鬼用啊!最烦这些繁琐乏味又没用的规矩传统了,等朕真的掌权了,第一个就要废掉祈福这种没用玩意儿。
  她想完,思绪又飘远了。
  朕若是不好好背,万一真的触怒神灵,灾情会不会更严重?也不知道母后怎么想的,把梅阁派出去做什么,不过也好,省得他天天查我功课,真是烦死了。
  小皇帝面无表情但语气却饱含深情地背诵着冗长无趣的祈福颂词,年轻的太后在一旁看着,微抽了下嘴角。
  这时,一个官员从后方登上天坛,轻轻走来,悄声道:“太后,刚刚收到侯爷的消息,梅元朗昨夜至白地镇后行为谨慎,后半夜便亲至灾情最严重的福回村,和村民同住堤坝旁的草屋里,侯爷说,他的人找不到机会动手……”
  太后面不改色,头也不动,视线直视着前方的女儿,回道:“愚蠢,这比他待在白地镇官府更容易动手,稍微在堤坝上做做手脚,让他死于意外岂不是更不露痕迹?”
  官员默了好久,语气复杂道:“侯爷派出去的人……不敢到福回村去,怕……怕河水再次决堤,性命不存。”
  “怕死?”太后脸上多了几分怒气,“赵民德到底会不会用人!派去杀人的人竟然自己怕死?!”
  她声音稍微高了点,小皇帝顿了一下,又慌忙继续背诵着颂词。
  太后见她背直了些,像是在留意这边的谈话,低声说道:“此事回宫再议,你先下去吧。”
  果然如文房四宝老板所说,让谢冬清跪了大半天无趣又无意义的祈福仪式结束后,他们先是恭送走了皇帝和太后,之后又听京官指挥,乱哄哄地一批一批回撤,待谢冬清回到自己的店铺时,天色早已昏暗无比。
  整条大街黑漆漆的,店主们回来后,纷纷出来点灯。
  谢冬清推开遮挡店面的小木板,乍见到店内的轮椅女人,吓了一跳。
  谢冬清连忙进店关门,招呼道:“客人什么时候来的,怠慢了,用茶吗?”
  “已经煮上了。”女人放下手里的书,转到矮几前,给谢冬清递了杯茶,“辛苦了。”
  谢冬清双手接过,毕恭毕敬道:“多谢,昨天我有些失礼,一直没问该怎么称呼您……”
  轮椅女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叫你谢老板,你呢,就叫我萧老板好了。”
  谢冬清愣了一下,心道,难道自己猜错了,她其实只是个富商?
  “萧老板做什么生意的?”
  “教书育人的生意。”她笑道。“只是在京郊的山上收了几个徒弟,教些拳脚功夫,强生健体罢了。”
  谢冬清脱口而出:“江湖门派?”
  萧老板哈哈笑道:“不敢,奉旨练兵吧。”
  “奉旨?!”谢冬清睁大了眼,“您是……侍卫头头?不对,是您家人,就是昨天那位,是侍卫长吗?”
  女人一歪脑袋,对着谢冬清身后的空气说道:“谢老板猜你是侍卫头头。”
  谢冬清又被吓的一蹦,转头见身后站着昨天来接人的男人,依旧笑眯眯的,不言不语,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出现在这里的。
  萧老板介绍道:“我是萧老板,他是步老板。我教那群学生读书,他教那群学生练武。”
  谢冬清连忙问好。
  这位无声无息神出鬼没的‘步老板’笑眯眯点了点头。
  萧老板解释道:“见谅,他年少时调皮,在山上迷了路,喊哑了嗓子,现在是个闷葫芦,不会响。”
  谢冬清神情略有些尴尬。
  这两位老板倒是神情自然,步老板还配合着萧老板的解说,摸了摸自己的脖子,遗憾摇了摇头。
  闲聊了会儿,谢冬清道:“昨天您走后,我到茶楼点了曲子,大概了解了梅阁经手查办的那桩大案,我……我想到白地镇去,我要见他。”
  萧老板语气依然平和:“现在正是要紧时候,为保持道路通畅,制止大规模人口流动,避免恐慌,白地镇来往京城的道路已经封了,所以没有官府许可和正当理由,你是去不了白地镇的。”
  “那我如何能帮到他?”谢冬清语气急切,“我没有太大的野心,我只想让他好好活着,可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萧老板表情柔和:“他的命,除了他自己,旁人又能帮上什么?”
  “可我总要做点什么……”谢冬清喃喃道。
  萧老板手指尖点着茶杯,好久,说道:“只要他能活着走出白地镇回到京城,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当真?!”
  萧老板点头。
  不会说话的男人比了个手势,萧老板闲闲看完,笑道:“不为什么,也不是为谁翻案,只是不想让他死。”
  男人不赞许地摇头。
  萧老板有节奏地敲击着茶杯,语气平静道:“这么多年了,生活没滋没味的,找点事折腾也挺好。小孩子虽好,她娘可不行,孩子一天天长大,该清扫的也该清扫一下了,总有娘在后面吓唬着,孩子可长不好。”
  这次男人倒是赞同了她的话,频频点头。
  “所以,就从救梅元朗开始吧。”萧老板放下茶杯,对谢冬清一笑,“我不信鬼神,却最信缘分。”
  谢冬清听得云山雾绕,但心里却暗暗明白,这个萧老板,应该是个高人。
  她鞠躬致谢:“谢谢姐姐!”
  萧老板哈哈笑出了声。
作者有话要说:  

  ☆、瞿然【动乱之前】

  白地镇灾情最严重的福回村,大雨依然下着,没有停歇的迹象。
  雨水猛烈地砸向地面,炸开水花,噼里啪啦地响着。
  戴着斗笠的小官吏艰难地爬上河边的高地,神色焦急地瞭望着下方看不到边际又浑浊如泥浆的赤色河水。
  雨砸在河面上,河水如同沸腾的水,奔流翻腾,轰轰烈烈,片刻不宁。
  小官吏费力地睁着眼,恨不得拨开眼前的雨帘,把下面的情况看个清楚,大雨砸在身上,又重又疼。
  梅阁带着朔州前来支援的府兵和一些没有离开的村民组成人墙,奋力抢修着堤坝。
  小官吏寻了好久,才在这群人中找到了梅阁,他大声喊道:“相爷!相爷!朔州的黄州牧来了!您先歇歇,咱回镇上去!”
  梅阁听不见,小官吏着急,吐出一口雨水,往前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不敢下水。
  又喊了好久,梅阁才回头朝高地上看了一眼,小官吏见状连忙跳起来给他招手。
  梅阁知他有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一步一步走回高地。
  小官吏很有眼力见的解开斗笠,要给他穿上。
  梅阁摇了摇头:“别给我了,我这样也用不着了。”
  见他浑身都是湿的,小官吏叹了一声,说道:“相爷,下官是打心眼里佩服您。”
  “总要做点事情。”梅阁问道,“你寻到这里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
  “朔州的黄州牧来了,刚到白地镇。”小官吏道,“黄州牧现在正在白地镇等着相爷回去商议赈灾一事。”
  梅阁点头:“勇毅侯呢?”
  “侯爷……唉……”小官吏叹息道,“还是老样子,什么都不做,连侯府施粥济民也是做做样子,见不到半点诚意。”
  梅阁的脸上不见半点惊讶,淡然道:“嗯,我知道了,不过还要再等一等,我同这里的村长交代一声再回去。”
  听梅阁说要回镇上去,村长让村里的一个男青年送他。
  男青年叫福宝,是个自来熟,也不怕官,领着梅阁沿着小山路朝白地镇方向走,一路上嘴巴不停歇,东拉西扯。
  “大人,我听隔壁村的书生说,京城的人都不种地,那你们吃什么,要真的不用下地干活,那你们一整天都干些啥?都说当大官的忙,你们是都忙些啥?”
  他问的认真,梅阁也回答的认真:“各种事,仅仅是让每家每户都能吃上饭这件事,就够我们忙很久。”
  “大人,京城里好吗?隔壁村的秀才说,只要人去了京城,就都能发大财。”福宝脸上写满了羡慕和憧憬,“我就想,等把水怪物给治住了,我也上京去,发大财。”
  梅阁平静道:“京城里也有乞丐。”
  福宝又问:“大人,我家的田被淹了,我家里还养了猪,有三……有三十多头猪,全被水怪物给吞了,还有我家那瓦房,老大一个,也被淹了,你说,这事皇上管吗?”
  “管。”梅阁点头,“我来就是要为你们解决这件事。这次回到白地镇与其他几位大人商议后,我会尽早安置你们。”
  福宝紧张地咽了口唾沫,试探道:“那……我那三十多头、三十九头猪,我那三间大瓦房,还有十亩田地,皇上会赏给我吗?”
  梅阁只道:“会有补偿的。”
  福宝只当他答应了,眼睛瞪得老圆,激动地直哆嗦:“成!大人可真是个好官!”
  二人沿着山路一步一滑地走着,前方时不时的有砂石滑落,小土块滚到脚边,梅阁低头见了,皱了皱眉。
  他转头叮嘱道:“留心些,雨太大,要当心山体滑落。”
  福宝大咧咧道:“这点程度不至于,就滑下点泥什么的,只要不是石头就行,死不了人。”
  雨声嘈杂,隐约有咚咚的声音传来。梅阁又走了几步,突然停下来朝斜上方望去。
  福宝跟着看过去,哎呦一声叫出来:“大人!这是我看错了,还是石头真的在动?!”
  离他们不远的前方,一块巨大的山石明显晃动着,两旁的泥沙不断地滚落到地面上。
  雨水影响了视线,福宝张着嘴看了一会儿,问道:“大人,石头上是不是有个鬼影啊?”
  巨石旁能见到半个人影,拿着一根长棍状的东西动作极快地在捣土。
  梅阁眉心一沉,低喝道:“不好,跑!”
  他们一跑起来,石头上方的‘鬼影’似是着急了,索性扔掉手中的东西,大力踢向脚下的巨石。
  轰隆一声,巨石掉了下来,狠狠砸在地上,山路中间被砸出了一个巨坑,碎石飞溅。
  大雨中传来一声惨叫,福宝抖了一下,不敢回头看。
  “大人,是鬼……是山鬼,山鬼要让拉替死鬼……他走了吗?”
  梅阁停住脚,抬起斗笠,回头看了一眼,神情淡漠。
  一个黑衣人身体扭曲成不自然的角度,脸朝下摔在地上,摔成了薄薄一片。
  死了。
  石头掉下来后,也把他带了下来。
  梅阁知道摔死的这个是人不是鬼,他在原地出了会儿神,收回目光,转身继续朝前走。
  走了两步,梅阁轻轻叹了口气,对吓软了双腿的福宝说道:“走吧,没事了。”
  这个与他通行的人很幸运,逃过了一劫。
  梅阁心想,差点连累一条无辜性命。
  两个人走了好久,等到地形开阔,路好走起来,福宝才敢出声:“大人,小时候我奶奶跟我讲过,每年下大雨时,河怪物和山鬼们就趁着连天见不着太阳的好机会,出来拉替死鬼,死在水里和山路上的人都是它们拉去的替死鬼。”
  福宝絮絮叨叨道:“大人果然是做官的,是贵人,山鬼们不敢造次,我跟着大人,也沾了福气,这才没被那山鬼取走阳寿。”
  梅阁默不作声地直视着前方。
  前日,太后急召他入宫,等他到了,却只见到了一道莫名其妙的旨意。
  丞相梅元朗即刻出京至白地镇协助勇毅侯赈灾。
  没有特派的职务,也没有任务,具体如何赈灾也没有写。
  梅阁心里隐约有个猜想,却又不愿相信。接了旨,他将公务奏本交到了吏部尚书那里,临走时,吏部尚书脸看着别处,轻咳一声,提醒道:“白地镇天灾人祸,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即便是侯府,也不一定安全,梅相一定要多加小心。”
  这句话让梅阁愣了好久,回过神,他轻声道谢,慢慢走出昭阳宫。
  他心中一叹,自语道:“终于,到我了。”
  接下来的路程没有遇到什么险情,梅阁平安地到了白地镇。
  福宝看到镇里的灾民在侯府外排队领粥,咽了咽口水,对梅阁说道:“大人,你可别忘了我给你说的话呀!我家的三十九头猪,三间大瓦房,还有十亩田地,好田,位置好,土肥的那种。你可别忘啊!”
  梅阁没有答话。
  福宝又问:“大人,我能留在这儿吗?我家受灾了,我也是灾民,留在这里每天应该能有一碗粥两个窝窝头吧?”
  “福回村的,安置地应该在西边的黄村。”
  福宝粗着嗓子说道:“大人不知,黄村那边,吃饭是要他们干活的,这不是白便宜外村的地了吗?还是镇里好,吃饭不用下地干活。”
  他似是很羡慕,说:“镇里吃饭不用干活,到京城去,指不定就能满地捡金子了……大人,你能不能帮忙说个话,安排我当个管饭的官,我都把你送回来了,送大人回来,也是功劳吧?大人是大官,应该能说上话。”
  梅阁摇头:“这里吃饭也是要干活的,你若想留在这里吃饭,自己到穿蓝衣服戴帽子的人前面问问情况吧,吃饭的事,我管不了,要他们管,你去吧。”
  福宝撒腿就跑了过去。
  梅阁走进官府,勇毅侯赵民德半瘫在廊下的躺椅上,眯着眼睛欣赏着院子里的芭蕉树,闲闲品着茶。
  见到来人,他惊叫一声,慌张中竟然摔了茶杯。
  滚烫的茶水烧到了他的手,赵民德捂着手,呆呆盯着梅阁看了半天,见梅阁走到廊下拧衣服上的雨水,这才确定他是活人,暗骂了一声自己派去的人废物,开口道:“梅丞相,回来了?瞧你身上的雨,这一趟可不简单吧,福回村情况如何?听人说,整个村都被淹了。梅丞相没遇上什么难事吧?可有受伤?”
  “托福。”梅阁淡淡道,“有惊无险。”
  勇毅侯笑眯眯道:“那就好那就好,梅丞相是姐姐身边的重臣,若是出了什么闪失,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姐姐定会怪罪与我。”
  梅阁拧完水,问道:“黄州牧在吗?”
  “在,在呢!”勇毅侯侧过身,做了个请的姿势,笑道,“梅丞相,您请。”
  待梅阁走远,勇毅侯收了笑,气鼓鼓躺了回去,大声喊道:“人呢?来人来人!叫赵三来!”
  闻声,一尖脸猴腮唇边稀稀拉拉长着几根胡须的小个子男人快速跑来,谄媚地弯着腰笑道:“侯爷,什么事?”
  勇毅侯语气幽怨:“让人回京跟姐姐说,我这里失手了,麻烦,不想干了,让她自己想办法,别指望我替她解忧,我从小就是享福的命,不能操劳。托人办事办不好,我也没法子。去,就说我不干了。”
  赵三笑道:“侯爷静静心,太后刚刚传话来。”
  勇毅侯急切问道:“姐姐又让我做什么?我是真的帮不上忙,我就不是操心的命!之前她要我杀梅元朗,可咱侯府有靠谱的人?瞧瞧,这不就办砸了。姐姐想要清理掉谁,从宫里拨一个出来自己清理就是,宫里那么多的高手,何必让侯府动手?”
  赵三道:“侯爷忘了,太后手上没有能用之人,先皇驾崩前为防我们赵家做大,把暗门给了长宁长公主。太后行事不便,能用的,也只有咱赵家的人了。”
  勇毅侯沉默片刻,道:“这倒也是,唉,姐姐也不容易。所以呢,她又安排了什么事给我?”
  “太后让侯爷今晚子时之前离开白地镇,回京去。”
  勇毅侯呆傻道:“啊?怎么说?她这是何意?”
  赵三凑到他耳边,悄声道:“太后说她已有安排,今日到这里来的黄州牧,是我们赵家一手带起来的,太后把事都交给了他,说是,为了侯爷的安全考虑,请侯爷今夜子时之前务必离开白地镇。”
  勇毅侯一脸怔愣。
  赵三奸笑道:“白地镇,会大乱。”

  ☆、瞿然【祸事逼近】

  商议完接下来要做的赈灾一事,黄州牧送梅阁回官府的临时住所,行了几步,黄州牧问:“梅丞相这次来白地镇,身边没有带人?”
  “没有。”梅阁说话时,已经带了些鼻音。
  天冷,他身上的衣服又是湿的,冷风吹着,梅阁头隐隐作痛,很想早点回住所。
  黄州牧称赞:“早听说梅丞相年轻有为,为官清廉,无偏无党,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黄州牧状似不经意的又问:“我记得梅丞相是……云州人?”
  梅阁微微点头,答曰:“是,云州千里人。”
  “哦?”黄州牧倒抽了口气,问道:“可是云州那个精通蛊术的巫族聚集地,千里郡?”
  梅阁点头。
  黄州牧夸张的惊讶道:“梅丞相……莫非梅丞相是巫族人”
  梅阁看了他一眼,坦然承认:“我母亲是巫族人。”
  黄州牧凑近,神秘兮兮地放低声音:“既如此,梅丞相会不会蛊术?”
  梅阁轻笑了一下:“不过是些骗人的把戏。黄州牧可信这些?”
  黄州牧摸了摸胡须,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听闻云州千里郡一带,人人皆会蛊术,我原本是将信将疑,但见梅丞相这几年是平步青云仕途顺畅,巫族蛊术一说由不得我不信,梅丞相若有什么能晋升的蛊术法子,也提点提点我啊?”
  梅阁微微撇嘴,他转过头,看向黄州牧,黑眸幽深。
  梅阁目光专注盯着黄州牧的眼睛,轻轻开口唤道,“黄彦。”
  黄州牧愣住。
  梅阁轻声一笑,别开了目光。
  黄州牧这才回过神,大呼:“这是什么术法,摄魂吗?好神!”
  梅阁笑道:“小把戏而已,不管是谁,你若突然静下来盯着他看,他都会愣神片刻。千里郡的小孩子都会这招,和伙伴们打闹时会突然安静下来盯着对方的眼睛看,再趁对方愣神时嬉笑着逃跑,后来就拿这些小把戏骗外地客,盯着眼睛看时,嘴里还会念念有词,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