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千山寻亿-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前这些个灯笼是没有的,只是在大赦天下之后,做出几个样式觉得还不错,便流行于长安城。好些个百姓,在家门口学习弄灯笼,小孩围着旁边嬉戏,十分的开心。
由于接近中午,集市附近的人家开始做饭,房顶上都是炊烟,一户连着一户,大约几十股白烟。再远一点的是小店饭馆,食客大增,饭一开,这些人好似在白烟中游动。
不多时一些地方就传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咚咚咚的响遍各个地方。那是人们将竹子放到桶中,点上火便开始燃烧爆炸。大人小孩围在旁边,欢度今年第一个元宵节。
风拂过千亿的头发,吹起官帽下垂下来的两鬓头发。他看到这些繁荣热闹的景象,心中也跟着十分的开心,但开心之余,又念起了那些年的坎坷。
千亿一家的惨状,还是拜高后所赐,之后全家便都在迁徙当中度过。先是从长安城辗转来到夜郎国,之后其父病重,千亿代替他父亲,独自一人迁徙来到南越国。
来到南越国,他就做了个零丁小星的当差,给人家写信送信,受群众的喜爱却又遭当地高官的欺压。风里来雨里去,遍尝人间艰辛。
唯一的一次升官,就是被翁大人提拔做了谏大夫,虽然毫无实权,只是为武帝提提建议,但好歹也给他提供了一次大施拳脚的机会。他当时就决定,好好的利用他的才华,为武帝建言献策。
只是没有想到,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才华,就因翁大人的受贿,他连同着入狱。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争辩,没有任何人来顾着他的死活,甚至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出狱。在狱中的时光,当真是十分的黑暗的,就连狱卒都对他是百般的侮辱。
武帝的圣查,终究让他出了狱。但又是无尽的迁徙,和翁大人被调往四会县。在四会县,他依然执着的给高后上书想要恢复父亲的名誉,但却换回来一书调令,去往更加遥远的西于国。
其后的辗转,更是数不胜数,最远的是被高后调往了羌氏。
年纪轻轻,就辗转了几十个地方,受尽了各种各样的苦难。终于是在汉文帝的登基,才得以有了一次安定。
如今,千亿已经当上了都尉的高官,权力远高于那些个诸侯王,成为汉朝说话颇有分量的人物。
这就是所谓的苦尽甘来吗?
当然,怀念这样的苦,或许是让他励精图治,但更多的,是一个人。那个曾经在他最苦难的时候关心过他,照顾过他。
她笑起来特别的甜美,弯弯的眉毛往上翘,说出的话都是十分的俏皮。若是生气,那就带着些蛮不讲理了。如果要总的评价,那就是十分的重感情,敢爱敢恨十分的执着。
“素,不知道你过的怎么样?”千亿每每发问,心中就会有一些酸楚。他很是希望这个人过得好,但每次这个人都是因他而屡遭惩罚。
她在没有嫁之前,跟着千亿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骑马飞奔、掉进山洞甚至在肌肤相触。每每想起,心中就泛着一丝甜蜜,“回首美人沐晨光”这是他赠与的诗歌。那时年少,认为世道黑白分明,幸福就是每日的勤奋努力——还有与她见面。
只是当她嫁进了蒋府,成了蒋府的少夫人后,生活就开始有了变化。不过这个人依然没有变,只要他遇到了什么难题,她依然会倾力相助。在监牢的那段黑暗时光里,就只有她会经常看望他,给他吃的,还带来了鼓励。
只是出了监牢,就面临着与她分开。那时还下着雨,她急着要见他,弄得浑身脏兮兮的。“思美人兮,揽涕乎不可怡”,一个人在车里,一个人在车外,分离意味着不再见。
“不管千山万水——我都要找到你————”
她发誓不愿意等待,做个悲情的女主,她要主动的寻找!
千亿想到这,又感动,又心酸。如今这个执着的人在哪呢?希望她还在南越国,好好的生活吧。
不过这个女子当真是十分的勇敢,在前些年,他们两人在西于国见面。战火缭绕,他骑着马将她救下来,躲过了追兵。由于追兵的搜索,他们不得不躲在一个小坳里,结果便——深情的一吻……
对于她的执着,他那时却心寒的说道,“忘了我曾爱过你。”
唉——这样的女子,世间并不多见啊。千亿现在想想,只觉得自己没有这个缘分。终究是苦难夺走了这一切。
现在做了高官,但却总觉得少了许多。如果硬要总结一个词的话,那就是缺少了当初的美好。时光的蹉跎,让他失去了许多许多,并不是高官能够全部给予的。
下面百姓的快乐,无形中反衬出他一个人的孤独。千亿紧了紧官服,慢慢的下了城楼,身后伴随着士兵的声音:“寻大人慢走。”
千亿只是淡淡的唉叹。
*
欢欢乐乐的闹元宵,那一晚上,汉文帝摆驾出了未央宫,来到集市当中,与民同乐。
在那一个晚上,没有夜禁的规矩,大臣还是平民一概不分,上下阶层混成一团,欢乐齐享这第一个元宵节。
而在节日当中,少不了的游戏是蹴鞠。那时深夜,蹴鞠城还灯火通明,汉文帝摆驾来此城,坐在高台上,和大臣评点这些球员球技的好坏,进球的多寡。遇到好球,全城欢呼。
而千亿则安安静静的坐在观众席上某个角落,欣赏着蹴鞠。旁边人的欢呼一浪高过一浪,几乎都快把蹴鞠城给掀塌了。而他只是轻轻的拂开旁人的拳手,擦了擦脸上不知从哪飞来的唾沫星子,在嘈杂里默默的坐着。
球技虽好,他恍神了几次,在欢呼或者吐槽里醒来,将前后两段实况脑补一番。
散场的钟声响起,千亿随着别人离去。其他人都在和同伴谈论着刚才的盛况,或者兴高采烈,或者责骂那些球技太差的人。几百人中的高谈阔论里,他安静的游走在其中,很少与他人交谈。
快乐是别人的,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孤单。
元宵节过了,但热闹显然是一浪掀起一浪。
在朝中,就听说了,匈奴会派使者觐见圣上,并送上当地的各种好礼。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从高祖到现在的几十年间,汉室就和匈奴打过不少的仗,两者的关系处于白热化。如今汉文帝的登基,让匈奴感觉到了丝丝的亲善,便派来使者觐见。
诗经《般》有言,“敷天之下,时周之命。”汉室坐拥四方,匈奴来归顺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开端嘛。
元宵节过后两天,寒风还正冷,但长安城的西边城门雍门早就围观了许许多多的百姓。他们都争相看着这群从西北来的客人。
匈奴是中原以北的强大民族,自称天子骄子。当这些从西北而来的骄子们来的时候,人民才有幸一睹风采。
人们分开两边的道路,供这些人行走。粗略的数了数此次来长安城的匈奴,大约有百来人,他们穿着艳丽,载歌载舞,引起了人们的欢呼和鼓掌。
他们的样貌稍微有别于中原人。这些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男性尤其是胡须,还特别的粗而多。他们的穿着上,最明显的就是耳朵少,佩戴着一只粗大的耳环。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还有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就连靴子也是皮质的。
最显眼的,就是这些匈奴抬的步辇,上面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不住的跟下面的百姓招手。他身着黑得发亮的狼皮,十分的华丽。而其后,还有一个步辇,上面则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端正的坐在上面,脸上披上纱巾,露出一双勾人摄魂的大眼睛。
这些人到了未央宫,得到了隆重的接待。按照他们的习俗,每一个桌上,都摆上了大盘的羊肉。
此次来觐见的人是匈奴的右贤王,在匈奴颇具影响力,他自称在掌管着匈奴的骑兵军队。而他身旁的女子,便是他的女儿。
千亿坐在这位女子斜对面七八米远,他每次吃菜时候,会不经意的看到这个女子。这个女子还没有掀开面纱,但是那迷人的眼睛,足以让人颠倒了。他好几次都咽了咽口水了。
右贤王表示愿意和汉室结交,结束这连年的战争。而汉文帝自然应允下来,两方结为友邦。
右贤王吩咐人呈上宝物,送到汉文帝面前。
那是一块很奇特的骨头,上面裹上兽皮,并镶嵌着铜边。其华丽远不至于这些,这上面还镶嵌了许许多多漂亮的宝石,闪耀着微观。
右贤王介绍,这是个酒杯,“是用奴隶的头盖上的骨头做成的,做工极其精细。这在我们那边,象征着最高的荣誉。”
听着是有些犯寒,大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做如何评价。汉文帝面露些许难色,但还是双手捧在手心,细细的观摩。
虽然这个宝物的做法残忍了一些,但不能否认,确实是做工非常的精细,让人着实佩服。
作为还礼,汉文帝许诺,将送上丝绸布匹、金银玉器、蜡烛等等,并且允许匈奴来到中原,关市对匈奴永远开放。
互惠互利,让双方都得到了收益。
“现在,还有一个宝物要呈给圣上。”右贤王笑道。
众大臣十分的惊奇,刚刚那个头盖骨做成的酒杯让人咋舌了,这回又有什么宝物呢?
“那就快快呈上吧。”汉文帝微笑道。
去没有想到的,就是右贤王将自己的女儿牵了上来,跪在汉文帝面前,“还请圣上为我女儿丽姬选一佳婿。”
丽姬摘下面纱,大部分大臣惊呼自己有妻子有家室了。这个女子,不同于中原的美女,带着当地的几分狂野,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轻轻一笑犹如百媚生,就让人脱了魂。
汉文帝想了想,在大臣中搜寻了一番,像是在思考。
这里的大臣,大部分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老功臣了,想要找一个年纪合适的,确实挺难的。
蓦然之间,千亿感觉到汉文帝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会儿。像似欣喜,像似炙热。
“好,就应允右贤王这件事情!”汉文帝挥一挥龙袍衣袖,就应承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右贤王带来的舞者,在大家面前展现异域的风采。轻快的鼓点,优绕而单调的弦乐,再加上舞者欢快的舞蹈,让大伙着了迷。
千亿一直再想着刚才圣上看过来的眼光,总觉得之后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但又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很快,将近半个月后,这个问题的答案便全城公开了。
第三章 南越国的奋起
更新时间2015…1…12 11:12:46 字数:4440
汉文帝的登基,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许许多多的诸侯乃至番邦使者都来长安城觐见新到的圣上。可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汉朝开启了新的盛世。
而远在南海之垂的南越国,对汉室的状况十分的关注,一听说新皇帝登基了,六十岁的南越武帝已经激动不已。
番禹王宫正迎接着初生的太阳,一经反射,黄褐色的屋顶闪耀着生气,瓦当上的“万岁”二字也跟着熠熠生辉。
比起之前述说的未央宫,番禹宫殿自然就小上许多倍,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它在早晨的阳光中光彩夺目。曲水流觞流淌的小河,永不落叶的小树林,九曲回肠的连廊,将这个小小宫苑塞得满满当当。这个小宫苑就像一颗珍珠,玲珑剔透,别具一格。
而处在最中央的华音宫,是每日议事的宫殿。此时,大臣们纷纷走进去,开始了每日的早朝。只是今天的早朝议题,颇为的振奋。
南越武帝一上朝,便就汉文帝登基这等大事与大臣商议着。“汉室终于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高后驾崩后,迎来了新的圣上。”重重的送了一口气。
对于高后的恨,南越武帝是一直铭记在心呐。早在四五年前,高后下令与南越国闭关市,隔绝器物,企图困死南越国;尔后支持长沙国,公然允许长沙国与南越国作战;最为可恶的,就是高后捣毁了武帝在中原的祖坟,将列祖列宗挖了个底朝天。
“如今高后已经驾崩了,新的圣上登基,实乃汉室的洪福。”一位大夫十分高兴的说道。
好些大臣对此品论纷纷,大部分都是一片赞扬声。他们一致认为,汉室换了当家人,就是一种新的开始新的纪元。
“臣还有一个疑问——”
在大臣当中,有一个洪亮的声音冒了出来。
武帝点点头,那大臣便走了上前,跪了下来——原来是赵将军,曾督办蒋权一案的大臣——他说道:“虽然汉室那边传来了大好的消息,但是,我们和长沙国的战事依然没有消停。我们有几块地方被长沙国占了去,分别是丰阳、岭背、桂头、红工。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是否还要夺回?”
此话一出,一些大臣,尤其是武官要求要夺回失地:“这里原本就是我们的地方,不能给长沙国白白夺了去!”
原本是无可厚非的领土主权问题,但却又变成了两国交往的利益问题。这也正是一些文官所担心的那样。“长沙国历来是汉室的下属国,关系自然不多说了。其次,这些地方本身就很有争议,在汉室的观念中,这些地方是属于长沙国的。再者,新的圣上登基,我们南越与汉室结交这是必然的,如果我们夺了地,反倒成了两国交战的缘由。”
这又说的十分的在理,让人十分的苦恼。
武帝深谙此种的道道,苦恼自然不在话下。
而赵将军较为自负,自凭自己是中尉,位高权重,早早的为武帝做了定论:“失地是一定要夺回的,就算是汉室再次派兵,臣也不怕。我已经将兵遣至仁化,准备发兵进攻,一举夺回。还请武帝应允。”
这等速度,着实让人咋舌。也有人纷纷表示不屑,表示这个赵将军分明是想快些建功立业,好证实自己的实力。
武帝摸了摸额头,虽是斑白的头发,却有着精打细算的心思。但此时,他默不作声。
一位将军上前,跪在赵将军后头,万分同意刚刚赵将军提的意见:“失地是一定要收回的,如果在这方面都要顾这顾那,只怕别国以为我们好欺负一般,失去的城池只会越来越多。”
武帝摸了摸花白的胡子,思考着他们说的话,权衡所有的利弊后,便任命赵将军为收复失地的总统帅,全权负责这事。
赵将军暗藏心中的喜悦,回以一个平静的回答,接下这个伟大的使命。
武帝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在他的心里,有一个人影总是挥之不去,那便是蒋权,曾经的常胜将军。如果有他在,不至于会败下如此多的战事。
当初蒋权从居室中逃出,赵将军执意要追寻,武帝挥挥手,“罢了,由他去吧。”如今更道损失人才的惋惜。
*
大约半月后,赵将军领着四千多人马,浩浩荡荡的从仁化出发,快要到那四块失地时,他盘算着收复个一到两块的失地就将兵停住,然后将这等捷报快速传回去,博得武帝高兴,好好的邀功请赏一回。至于剩下的失地嘛,能收则收,不能收的就在这里慢慢耗着,等下一批的军资到来。
在离第一块失地——红工,二十多里地的地方安营扎寨。
“现在就派你们二十个人去侦察情况,然后将情况反馈回来。”赵将军随便点了二十个骑兵,让他们去摸查情况,而他则和几位将军关上营帐讨论作战方案——一边喝酒吃着饭,一边有说有笑。
到了晚上,那些骑兵回来。其中一个进营帐,叫醒了赵将军。赵将军躺在榻上,还有些晕乎,但他还是短碗水冷静下来,询问探查的情况。
“回将军,那个地方,长沙军队正驻扎着,大约有一千来人,不过都集中在红工县里,城外无驻扎。”那个士兵如实告知。
别看赵将军还在迷糊中,但他还故作镇定,缓缓的说道:“明日卬时,分成两个小队,从左右两个方向夹击。”
那个士兵退出去,传递命令。赵将军还沉浸在喜悦当中,“才一千来人,我这有四千多人,怎么说都是我胜。哎呀,刚来就要收回第一块失地。”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小激动,立马翻出竹简,将预想的盛况夸大描述了一番,令人连夜加急送到武帝。
这样岂不是体现他作战迅速、骁勇吗哈哈。
第二天早上,他领着兵,大摇大摆的冲过去,到了离城一里地,长沙国的军队也倾巢而出。
“杀啊——收回我们的城池——”赵将军抽剑,高喊一声,所有士兵都冲了上去。
那时天还阴沉沉的,结果两方士兵一冲击,瞬间黑了天。
只听那沙哑的吼叫声,呼呼呼的箭声,便可知道战场的无情与冷漠。乌压压的双方士兵一交融,便留下数不胜数的尸体,不言名状的鲜血。
但不多时,南越军队人数上的优势凸显出来,长沙国军队统领自知敌不过,立马下令赶忙撤退。
那一声嘹亮的“退——”让南越国军队开了花,纷纷冲上前去追寻敌军。一追就是二里地。
长沙国军队已然是溃不成军,地上到处是丢弃的剑、刀、箭等。他们一路向西,十分的狼狈。
“莫追了——”赵将军下令停止追击。穷寇勿追的道理还是知晓的,反正红工这个县是顺利夺了下去。
接下来就是打扫战场,整顿军队,经统计战死一百十人,受伤一百人。
赵将军相当高兴,开了动员会议,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再拿下一个失地。
这一动员,大家情绪高涨啊!
*
收复失地的畅快刺激着赵将军,使他第三天就带兵启程,翻阅群山要去下一个失地——桂头。他心里美滋滋的,不断想着奖赏滚滚,加官进爵的美事。
一想到这里,他就颇为的趾高气昂,挥舞着马鞭,哼着小曲。而军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高抬头,神采飞扬——不管怎么说,胜仗是打出来的。
到了离十里地,赵将军速速了解了下地形及城池情况,甚至连派兵侦察都一概免了。反正自己有近四千人呢。
第二天早上,赵将军直接下令攻城。那刹那,喊声阵阵,四千人犹如猛虎。
“唰唰唰—”几十下,城上的士兵立马放箭。城下的士兵不查,立马倒下一小片的士兵。
赵将军急忙下令拿盾牌阻挡,只听“铛铛铛——”好几十声,响得耳朵生疼。
过了许久,城门洞开,长沙国军队喊声阵阵,叫板一般冲了过来。两方军队又交融在一起。
“砰砰——”“咚咚咚——”武器一交,又响声震天。人群中,竟分不清哪方是哪方。
又再一次的尸体遍野,血流成河。
直到其中一方——长沙国军队逃跑,连城都不要了,往西溃逃而去。
赵将军将长沙国一名副将的尸体推开,抽出剑来,又看了看落荒而逃的长沙国军队,十分的开心——应该是手舞足蹈,近乎野人。
南越众将士也欢声笑语,唱着胜利的凯歌。
短短七天之内,就收复了两块失地。能如此神速的破城收回失地,这绝对是天助啊!当真是战争史上的先河!
当晚众将士围着篝火,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赵将军下令,必须喝到醉倒才能停。
众将士也大声齐呼赵将军威武,赵将军神人!
赵将军飘飘然,连喝一坛酒。
那一晚,所有将士都喝醉脱了形,完全不安排巡逻警戒,喝饱就倒了。
大半夜,天寒地冻,仍然鼾声如雷。
*
酒醒来的第二天下午,赵将军就收到加急传来的信件,细细看来,竟是武帝亲笔御书啊——能有此嘉荣的,南越国恐怕就只有曾经的常胜将军蒋权。
赵将军看完,连说三声“好”!这上面除了赞扬他收复失地一扫前耻之外,还提到等他回去,赠以良田百亩,赏金——多得数不过来啊!
他的嘴角流了口水——这还只是一块失地收回所得的奖励,那如果三块及四块全部收回呢?那岂不是,功名利禄样样俱全?
赵将军将这等好事,毫不吝啬的告知给所有的将士。这一说就炸开了锅。每个士兵都在心中勾勒了以后的未来蓝图,如同打上了鸡血。
赵将军趁热打铁,通知将士明日前往下一个地方——岭背。众将士听令,大声齐呼一声“好”!
只见林中的鸟儿飞出,在众人头上转圈。一个多么好的兆头。
第二天,太阳都没有起来,所有士兵都穿戴整齐,迅速归队——恐怕是兴奋得睡不着啦。
三天不眠不休翻山越岭,四千名士兵来到一山道。周围都是巍峨的高山,山道是前往岭背的唯一道路。
之所以会取名叫岭背,就是因为这山多且陡,像极了脊梁背。
一位副将看了看地形,收敛了喜悦的心,咳嗽几声,向赵将军谏言:“还请派五十名士兵先行打探情况吧。”
赵将军还在兴头上,怎么会允许有人扰了兴致。他傲慢的说道:“难道我们还怕这些个鳖孙子?”然后他就下令,现在就进入山道,攻破城门。
副将急忙挡在赵将军面前,诚心诚意的解释道:“将军且看,这里两面夹着山,山道很长估计有好几里地。如果我们进去,若敌军前后夹击,该如何是好?”
赵将军挥挥马鞭,赶他到一边,自己径直往里走:“怕啥,就算他夹击,我兵强马壮,还怕打不过长沙国的那些兵?”
“可是将军……”副将欲言又止,只得叹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