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锦书难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关切一番,白家老宅的隔岸观火委实让人寒心。
    林大总管的用意白素锦了然于心,完全无所谓地笑了笑,“圣人道:以史为镜。咱们借鉴过来,以是非为镜,早一步看清各人姿态,也是好事。大总管勿需替我担忧,咱们且一同看着便好。”
    看得出白素锦是真的心无波澜,林福彻底放宽了心,“夫人,大将军的军令今日传到城西大营,说是即日开始,一切阵前消息以他亲传的军报为主,它途无须理会。您说,是不是要发生什么大的变故?”
    白素锦乍听到这个消息心头也是忍不住一颤,以周慕寒的严谨心思,突然发回这道消息,必是出现了异常的苗头。
    “战场瞬息万变,既然大将军有此交代,必有他的道理,咱们只管听他的,具体缘由,方便的时候他自然会说明。”
    粮草被服出大纰漏在先,先锋军重创在后,眼下又久久克敌不利,追随周慕寒数年,从未遇到一次出战这般频出状况,林福日日焦心,无奈能力有限,幸而府中还有位主子坐镇,虽年少,却异常能安稳人心。
    就在白素锦带领整个抚西大将军府及名下产业在流言的风口浪尖上坚守的同时,周廷在其掩护下从川省清吏司仓科入手,调查的触角悄无声息地扩散到整个川省的官仓范畴。
    与此同时,一封带有北突厥图腾标志的国书通过边城一路百里加急送往大历国皇城。

☆、第67章 夺妻

西军战况不力的消息接连传入京中,朝堂之上,主战与主和两派的争论愈演愈烈,正争执不下之际,北突厥国竟然派了使臣入京递交国书。
    文宣帝在早朝时正式接见北突厥使臣,当听说北突厥国君有意和谈,主和派的大臣们脸上都露出积极之色。可听完使臣的和谈条件,他们的脸色却多了几分纠结和矛盾。
    与主和派不同的迟疑纠结不同,主战派的大臣多为武将,听完北突厥使臣的所谓和谈条件,一个个周身透着股杀气,若不是碍于圣上在前,估计早就提刀劈了这东西!
    割让白城城外两千亩良田、每年供给粮草五万石、西军撤离现驻地五十里以外,这样的条件用于止干戈,对大历来说算不得什么,战事兴起,所耗之巨甚至远超于此,可让临西府白家白三姑娘和亲是什么意思?!满大历哪个不知,白三姑娘已经是抚西大将军周慕寒的正室之妻,金书为聘娶进门的,北突厥王竟然开出这样的条件,无疑是明着打周慕寒的嘴巴,委实嚣张得很。
    一时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北突厥使臣挺直着脊梁站在大殿之上,微微扬起下巴打量了一圈,眼底流露出桀骜之色。可让他忌惮的是,端坐在龙椅子上的文宣帝神情淡然,丝毫看不出情绪。
    着人安排使臣下去休息,朝堂之上便只剩下大历君臣们,主战和主和两派人开始你来我往,争执不休。
    五皇子景桓以文见长,出了南书房后一直在六部轮值,向来主张内治从宽、外治主和,这次北突厥王主动提出议和,除了和亲一项,之外的条件都在可接受范围,是以当文宣帝问他的意见时,五皇子委婉地文绉绉扯了一通,最后归于一点,议和。
    六皇子则正好相反,年少习武,军功虽不及周慕寒显赫,但多年征战下来,在行伍中也颇有威名,性情被沙场中打磨出的狠戾浸染,行事素来狠辣严苛,尤其是在外族滋扰边境的问题上,一向是坚定的主战派,但这次却意外地倾向于和谈。
    文宣帝高坐御座之上,冷眼旁观殿下群臣你来我往争辩不休,互不相让,最后恳请圣上定夺时,已经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文宣帝并未表态,退朝后,在御书房召见内阁、军机处元老大臣,闭门商议一个多时辰后,未果。随后,近身伺候在文宣帝身边的福公公亲自到驿馆传圣上口谕,和谈一事事关重大,尚需谨慎商议,因此,使臣大人需在京城逗留数日。
    结果,北突厥使臣这一逗留,就留了近一个月。
    大历朝堂因为北突厥使臣带来的和谈一事闹得唇枪舌战、争论不休的同时,临西府也开始变天。
    因为涉嫌过深,周廷并未调用府城衙役,而是亮出了圣上与此金牌,直接使用了城西大营的军力,仅仅用了七天时间,就将川省巡抚季怀宁出其不意地控制住。紧随其后,一场覆盖整个川省官仓的查处贪墨大案由上至下雷霆展开。
    文宣帝召见北突厥使臣的次日,周慕寒就收到了来自京城内宫的飞鸽传书。主帐内,空气中有股狂怒之气隐隐波动,几位心腹将军们面面相觑,直到轮番看完纸上的内容,一个个的表情跟吃了苍蝇似的。
    这是特么什么事儿啊?!北突厥王脑子有病吧?!
    可薛军师的心情却异常凝重。
    “北突厥王这一招可谓下作至极。”薛军师将纸条燃着之后扔进铜炉里,沉声道:“和谈若成,大将军必遭受奇耻大辱,同时也与朝廷产生嫌隙;和谈若不成,大将军难免要被扣上为了一个女子不顾边城数万黎民百姓生死的帽子,此战咱们胜了还好,若不力,大将军的处境怕是难以预料。”
    几个人一听薛军师的剖析,不禁心下一凉,齐刷刷看向周慕寒。
    这种情况,真真是左右两难。
    周慕寒的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和为难,只有越来越让人汗毛倒竖的冷意。
    “有胆惦记,也要有命享才行。”
    帐内其他几人齐刷刷觉得后脊梁骨窜寒风,心里默默给北突厥太子点了柱香。
    北突厥开出的议和条件,周慕寒并没有压下隐瞒白素锦,这样攸关的大事,他不希望白素锦从别人口中得知。
    周慕寒飞鸽传书的内容及其精炼,不过短短数句,信息量却相当丰富,白素锦看过后总结:一,北突厥要和谈;二,和谈要地、要粮、要你;三,北突厥王一肚子坏水,给我挖坑;四,你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我来收拾他们!
    林大总管当着白素锦的面将书信烧尽扔进铜炉里,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老奴私以为,此事恐怕不简单,看着处处针对大将军,从而牵连到夫人,可老奴直觉怕是并非全如此。。。。。。”
    白素锦手指轻轻叩打桌面,“大总管的意思是。。。。。。有人在背后针对我?”
    林大总管点了点头,神色凝重,“若是真如老奴所料,怕是一箭三雕之计。”
    苏家?秦家?汪家?或者。。。。。。还有白家人的份儿?
    想想几个月来的风波暗涌、明枪暗箭,白素锦冷冷一笑,“有心想,还得看看有没有命拿。”
    当周慕寒率大军凯旋而归后,林大管家私下与薛军师提到两位主子得到和谈消息时的反应,一直感慨:真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既然周慕寒明确表示不用自己担心,白素锦也信任他,不过,这不代表自己什么也不去做。
    由巡抚季怀宁开始,涉及官仓贪墨案中的大小十数名官员迅速被缉拿,一时间,川省官场为之一肃。办案期间,不仅城西大营的部分将士被借用,就连林大总管也被钦差周大人给借了去。
    周慕寒弱冠之年受命兼任川省总督,虽战功显赫,然而对川省一干地方官员来说,无异于外来的空降兵,不服不忿的有之,暗地里用手段的有之,旁观等着看热闹的亦有之。偏偏周慕寒的性子,是绝对不会有外来居上者的怀柔觉悟的,上任两年多来,冷着一张脸示人,背后没少让林大总管暗下调查这些人的背景,本打算秋夏秋战事结束后腾出手来收拾他们,没料到先中了暗招,这才不得不借皇上之手。
    林大总管按照周慕寒的吩咐,在周廷初入临西之时就将手里握着的东西尽数转交给他。
    打从那日到府衙走了一遭后,白素锦就再没出过将军府半步,坊间传言,大将军夫人被钦差大人拘禁在府内。
    随着涉案官员陆续被捕,白素锦被禁将军府的传言愈演愈烈,当六大米行的东家也被捕入狱后,苏平让白二爷亲自走了趟大将军府,不过仍然没有见到白素锦,从而自认为坐实了传言。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她被囚禁的时候,白素锦此时正身在城西大营之中。
    “夫人,这是最新修改后的火药配方,按照您的意思,反复试验后,材料已经缩减为三种,已经是能做到的最简化的配方了。”尚华将不算薄的一沓纸张呈给白素锦。
    在火药的稳定性实现后,楚清就已经被白素锦接回了小荷庄,之后便埋头在新建成的丹房中炼制丹药,而城西大营这边请示过周慕寒后,第一时间成立了单独的火器营,由尚华全权负责,所有参与火药研究的工兵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并签下了军令状。
    白素锦仔细翻看,除了火药的精简配方,还有所有火器营工坊工兵们的名单,以及一种被称为“火药球”的设计工艺图。
    白素锦看着手里这张火药球的工艺图久久说不出话来。
    乖乖的,这分明就是简易的石质地雷,单单发火装置就有踏发、绊发、点发三种!
    果然啊,牛掰的人哪个世界都有!
    白素锦在心里默默感慨。
    “这火药球的稳定性可能保证?”
    尚华拍拍胸口保证,“已经反复试了数十次,只要妥善防潮,就没有问题。阵前多荒石戈壁,干燥少雨,使用的话,效果会非常好。”
    白素锦选择性忽略掉尚将军嘴角那抹让人头皮发麻的笑意,“第三批粮草这两日就要离营了吧?派两个火器营的工兵师傅随行,让大将军心里有个轮廓,排兵布阵时用起来方便。”
    赵恬这两日正在安排,“夫人放心,已经安排好随行的人了,统共五人,除了演示火药的威力,更重要的,是在那边凿制石壳。”
    的确,单纯运送半成品火药粉可比成品地雷省时省力多了。在专业人士面前,白素锦觉得自己还是当个安静的甩手掌柜更合适。
    “那。。。。。。半个月后最后一批粮草出营,我和押解队伍一起上路。”
    赵恬和尚华不约而同当即愣在当场,双唇微张,样子又呆又傻。
    尚华率先一步回过神来,急急道:“夫人,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前方战事一触即发,粮草押送途中也不安稳,若是。。。。。。若是。。。。。。末将等实难同大将军交代!”
    赵恬也赶忙在一旁附和,力图打消白素锦的念头。北突厥递交国书明着抢大将军的媳妇,这事儿已经在临西府内传播开去了,军中自然知晓,北突厥王的祖宗十八代每天不知被全军将士问候多少遍呢,火器营工坊的工兵们更是牟足了劲头配制火药,亲眼见证过这东西的威力,一个个恨不得有多少弄多少,轰死北突厥那帮强盗!
    “两位将军莫要惊慌,此事我会亲自请示大将军,今日不过随口先说一声罢了。”白素锦状似无谓地摆摆手,端起手边的茶盏抿了口茶,垂首间敛下眼底势在必行的精光。
    城西大营军事重地,寻常人不得入内,而白素锦也不方便在外露面,所以,她并没有亲自和白语元见面,而是托赵恬派人送了手信。白语元在双亲健在的情况下执意分家,虽说放弃了白记盐行这个大头家产,但仍免不了要遭人口舌,街头巷议里也是妥妥的重点人物,好在他和萧氏住在庄子上,耳根也算清静,而且,随着钦差大人的到来,官仓贪墨案办得愈发轰烈,老百姓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官府身上。
    然而,白素锦却从未从热点谈资榜上跌落下来过,热点话题人物的地位无比牢靠。
    大将军府眼下大有与世隔绝之势,每日除了三两个采买食材的家仆进出,根本见不到其他任何人的身影。尽管如此,白素锦名下的产业却如常经营,不见丝毫的混乱,对外面的流言蜚语,店中掌柜、伙计们也置若罔闻,各司其职,没有一星半点的懈怠。
    日子就在这样诡异的平静中向前滑动,半个月后,白素锦一身寻常士兵打扮,出现在粮草押解队伍之中。
    尚华骑在马上,实在克制不住,再次回头看了眼走在队伍中的大将军夫人,心里无声哀嚎:大将军诶,您怎么能这么惯着媳妇儿呢,您什么时候这么好说话了啊?!

☆、第68章 匆匆一见

押送粮草是件十分辛苦的差事,车队从大营出发后,兵分三路而行,以分散人视线。为了节省时间赶路,白天是不开火的,早上和晌午都吃干粮充饥,只有在晚上才会吃顿热食。
    因为这趟涉及到火药,所以尚华亲自领队,基于尽量减少与人接触,车队都在野外宿营,安顿下来后,尚华仔细查看了一番粮车,然后状似无意地在白素锦附近晃了一圈。
    白素锦同寻常士兵一般席地而坐,手里捧着个粗瓷大碗,碗底是白米饭,饭上面铺着一层没什么油星的青菜,外加两片清蒸的咸肉。
    周慕寒在军中威名显赫,战功毋庸置疑,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治军严格,自律更严,自从入了军营,多年来无论如何升迁,从没开过小灶。物以类聚,他帐下的几个心腹都与他一般,尚华便是其中之一。所以,那饭菜的滋味如何,尚华再了解不过。但眼前的大将军夫人,不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可身为巨贾之家的姑娘,想必从小便是锦衣玉食,她院子里仆人的饭食恐怕都要比她手里的强上许多吧。然而,她却吃得干干净净,一点也没浪费,脸上也没丝毫的勉强和难色。
    当日大将军破天荒开大历首例,以金书为聘迎娶一个商家女,他们这些老部下虽不会再大将军面前多言,但私下喝酒闲话,难免有些替大将军惋惜。
    如今看来,还是大将军的眼光毒辣。
    白素锦感应到尚华的目光,抬头看过去,尚华稍稍颔首,转身离去。
    以寻常士兵的身份掩于队伍之中,对白素锦来说是最安全的方式了。、
    火器营虽然获准成立,但在军中却并没有公开,但很多将士都知道工坊那边在捣鼓新玩意儿,貌似很了不得,所以,尽管白素锦是生面孔,但看工坊那几个老师傅对她的态度,熟络中透着隐隐的敬重,大家伙儿就认为这个面皮白净、身体单薄的小个子是工坊那边从外面请回来的“高手”,临出发前,尚将军不是吩咐过了吗,工坊这几个师傅和粮草是一样重要的,必须给保护妥当了!
    白素锦那一世被霍教授剥削,田野作业从来没断过,所以,长途奔波、吃食粗糙这些比较艰苦的环境,对白素锦来说也算不得什么难以克服的。
    只不过,每天急行七八个时辰,即便无负重,六七天后,白素锦感觉自己累成狗!
    万幸的是,一路虽辛苦,但总算平静。
    总算在累成死狗之前,一行人抵达了距离束溪镇三十里外的岔路口。
    休息了一夜后,次日天边刚露出鱼肚白,尚华以调配物资为名,安排一支十人小队前往束溪镇的庄子,白素锦就在其中。
    白素锦不会骑马,所以一行人轻装步行,赶到庄子上的时候,晌午已过。
    周慕寒在束溪镇的这处庄子并不大,古朴的三进套院,连着土地在内占地不过三四百亩,庄子的管事姓杨,四十岁上下,原是周慕寒帐下先锋军的一名参将,两年前的一场战争中因为重伤失了条胳膊,无法再效力军中,周慕寒便将他安排到庄子上来,表面上管理庄子,暗中也是周慕寒放在川西北的一条眼线。
    一确定白素锦要来,周慕寒便同杨管事打过招呼,自然,也没隐瞒白素锦的身份,杨管事办事,他很放心。
    十人小队抵达庄子上后,白素锦以有特殊任务为名单独离开,其他人也没觉得有异。
    杨安身高体壮,浓眉大眼,容貌乍看上去略粗犷,但性子却细腻得很,打从接到接待大将军夫人的命令后就开始准备。
    白素锦终于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温水澡,一边擦着头发,一边打量身处的屋子,桌椅家具并不多,看着也不是新置办的,但擦拭得非常干净,身处其中让人很舒服。
    待白素锦这边梳洗换装完毕,西厢暖阁里已经摆好了饭菜,温热的咸肉蔬菜粥,几碟清爽的小菜,还有一笼屉刚出锅的包子。
    “米粥好克化,夫人您先用些,然后好休息。”杨管事解释道。束溪镇虽靠近边境,物资比较匮乏,但置办几桌上得了台面的饭菜还是可以的,杨管事不了解白素锦的性情,紧怕她多想。
    杨管事并没有掩饰心里所想,白素锦自然看得明白,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杨管事无需这般多费心,我在吃食上没什么讲究,比照你们日常饮食即可。”
    白素锦这么一说,杨管事也就那么一听,晚饭菜式虽然不多,但很是精致,白素锦无奈地在心里叹了口气,用过饭后,当着杨管事的面亲自点了两道菜。
    炖豆腐,素炒白菜。
    杨管事从白素锦的院子里出来,长长的舒了口气,心想,大将军这个媳妇娶的真是好,临西府大户家出来的姑娘,却一点架子也没有。
    几天点菜下来,庄子上的厨子也算摸清了白素锦的口味,比起荤菜,夫人更喜欢清淡的素菜。
    “夫人,这是庄子上近两年的进出账目,您请过目。”待白素锦休息两日,杨管事将账簿呈交给她。
    白素锦也没刻意推拒,坦坦然然接了过来放在手边,“杨管事,我能否看看同前方大营往来稻谷的记录?”
    大将军一早有话,凡是夫人的要求一律同意,而且,他知道,这次能顺利解决粮草问题,夫人出了大力,就连粮草有问题也是夫人手下的人给发现的。要看往来记录,自然不是问题。
    “还有一千多斤掺了半夏米的稻谷存在仓库里吗?”白素锦仔细翻看手上的账册。
    杨管事回道:“是的,后来陆续又从前方退回来两批,趁着天气好的时候翻晒了两次,又存放在通风的地方,想着这两日和镇上的粮行商量商量,价钱低一些卖出去也好。”
    白素锦点了点头,一千多斤的问题稻谷着实不值得像先头大批量的那些一样耗费人力物力处理,但说来一千多斤也不是小数量,就这么贱价处理掉还是有些可惜。。。。。。
    可白素锦凝思想了好一会儿也没什么好办法,正一筹莫展之际,小丫环来报,说是午膳备好了,是白素锦很喜欢的鸡丝面。
    庄子上厨师的手艺自然是没法和赵妈妈相比的,但面条却做得很劲道,可能是因为退伍老兵手劲大的缘故。
    白素锦挑着面条吃得颇为尽兴,吃着吃着,手上的动作却慢了下来,用筷子挑着两根面条反复打量,忽然灵光闪过,一个念头就冒了出来。
    速速解决掉面条,白素锦就写了封信,让杨管事派人即刻送到最近的万通商行分号。出门在外,白素锦更是免了午睡,开始带领庄子上的伙计们处理那一千多斤问题稻谷。
    两天后,万通商行分号的车队送来了三千斤白素锦购买的糯米,白素锦将舂米的伙计抽调出一大半,分成三组,一组磨米,一组调配米浆,另一组制作米线。
    掺了半夏米的稻米磨成粉后,按照一比三的比例掺入糯米粉,加蜂蜜和山泉水调成稀稠适中的米浆。宽敞的院子中架了十几口大铁锅,加七分水煮开,做米线的伙计们站在大锅边上,手里拿着竹勺,竹勺底部被钻出均匀的细孔,米浆匀速倒入竹勺中,透过细孔流出来呈现细线状落入滚水中,七分熟后捞出来放到竹篦子上晾晒干透。
    庄子上的伙计们还是头一次见到用稻米做成的面条,觉着神奇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夫人的心思。
    第一批米线刚做出来,白素锦就让大厨房熬了整整两大锅鸡汤,配上新鲜的米线和时令蔬菜,鲜美得让人吃上就不想放下筷子。
    这。。。。。。这叫米线的吃食若是拿到镇上或是府城里去卖,不知要比那批稻谷高出多少倍呢!
    杨管事吃过鸡汤米线后,再看到白素锦时,眼底那是满满的敬佩。都说大将军夫人是个钱耙子,这回真是见识了一遭!
    白素锦没有如杨管事所想那般将米线卖到镇上,而是将干透的米线小把捆扎整齐后,分批送往阵前大营。白素锦还附了制作配方和冷热米线的做法,这一路跟着押送粮草的队伍过来,白素锦真真体会到了寻常士兵们的伙食,太糙了,能改善一点是一点吧。
    见到周慕寒是在小半个月后,时间已然到了十月中旬,北突厥国已经开始进入初冬,徘徊在川西北边境的北突厥骑兵明显活跃起来,一来要趁着大雪封路前多抢些粮食返国,二来也是给大历朝廷施加压力。北突厥的使臣滞留在大历都城近一个月,最后只得了个“还需商讨”的答复,如今正在返回北突厥国的路上。
    军中不得女眷进出,周慕寒虽是大将军,却更是不能妄为。当然,白素锦也没易装入大营的打算,两人就在庄子上碰的头。
    周慕寒到庄子上的时候已过午时,大家早吃过午饭了,好在厨房里还有煲好的鸡汤,白素锦就让厨师给做了锅米线。
    屏退下人,暖阁里就他们两个人,周慕寒许是饿极了,提着筷子埋头就吃,白素锦坐在他对面,也没出声打断他,细细打量着眼前的人。虽然身上穿着盔甲,但看着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好在精神头儿不错。
    一砂锅的米线,一整只土鸡,连着汤,周慕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