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锦书难托-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老太爷和许唯良用过午饭后就回了小荷庄,临行前打过招呼,说是明日一早就过来。
清晖院里再次恢复了宁静。
赐婚圣旨和诰命文书被留在清晖院,日后大婚之时随着白素锦一起进入将军府。夏妈妈带着人在内堂摆放了黄梨木香案,沉香木打造的精巧小架子上端端正正供放着圣旨和文书,严肃谨慎的模样看在现代人眼里或许会觉得她们太夸张,但从事考古学习、工作多年,白素锦完全可以理解她们对皇权的敬畏心。
下午门房那边送过不少拜帖过来,白素锦看也没看,直接放到一边,并让宋妈妈到前院传话,说是自己忙于准备提亲之事,暂不见客。
在小荷庄这些日子几乎天天耗在织造坊里盯着花綀,白素锦委实有些乏累,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茶室里喝喝茶、翻翻书,简直神仙一样的享受。晚上用过清淡的饭菜后沐浴更衣,赵妈妈还给做了个睡前按摩,白素锦这一夜睡得格外舒服。
都说优质的睡眠是最好的美容。吃得好、睡得好,还人逢喜事,所以,当第二天媒人登门时,白素锦一现身,精神头抖擞得几乎要晃花人的眼。
☆、第24章 轰动
周慕寒请的是临西府第一官媒,钟姓妇人,年纪四十有余,身形丰腴,面色红润,说起话来倒铜豆子一般清脆响亮,登门时,双手竟拎着两只难得一见的灰雁。
能给圣上赐婚的新人操办三书六聘之礼,莫说临西府、川省,就是放眼整个大历,几个媒人能有这样的福分,钟媒婆自然牟足了劲头说好话,传闻里的一个杀神,一个悍女,生生被她巧舌如簧地夸成了观音大士座前的金童玉女,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饶是心理强大如白素锦,听了也不禁心虚害臊得脸颊泛红。
跟着钟媒婆一起登门的,除了昨日刚见过的福公公,还有一个中年男人,身形略瘦,穿着一身道服,白面、炯目、美髯,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乍一看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风蕴。听了他的自我介绍才知道,竟是周慕寒身边的第一幕僚——军师薛长卿。
“三姑娘,这是大将军八百里加急请赐、圣上特意着巧匠昼夜不停打造出来的金书铁券,世间独一无二,大将军欲以此为聘,以表诚意。另外,临行前太后娘娘叮嘱老奴代她老人家传句话给姑娘,说是大将军少年离家,游走于腥风血雨,外人眼中虽荣耀加身尊贵无比,实则日子过得清苦,望三姑娘好好待之。”
白素锦恭恭敬敬地跪地伏身,行了三个叩拜大礼,而后双手举过头顶,于众目睽睽中接下那方装着半片金书铁券的镀金宝匣。
跪拜在地的人群中,白老太太脸色苍白,膝盖发软,身子摇摇欲坠,幸得跪在她身后的白二少及时扶住了她。许是同时在反省这几年来对白素锦的态度,另两房人的脸色也是十分精彩。尤其是白三爷,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回府里,一早就亲眼见证了这么大的一份“诚意”,心情异常复杂,他断然想不到,白素锦竟然会攀上这么一门高亲,周慕寒的名声再差,握在手里的西军总帅、川省总督的大权却是实实在在的,若有这样的姻亲提携,自己再用心经营,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可想想三丫头素日对自己的态度。。。。。。白三爷双目微垂,思量着该如何从长计议。
白素锦这会儿却没功夫顾及旁人的想法,在钟媒婆的指示下过了纳彩礼,招待福公公和薛军师用了盏茶后,将人一直送到了二门。
钟媒婆一行人出了白家大门后不到一炷香时间,抚西大将军周慕寒金书为聘求娶白家三姑娘的消息乘了风一般传遍临西的街头巷尾。
周大将军、白三姑娘再次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就连苏家也被翻了出来,一时间众说纷纭,故事演绎出无数种版本,若不是周大将军和白三姑娘太有威慑力,怕是说书先生要连夜写出话本了。
苏家大宅里,苏大少挥手摒退报信的伙计,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下水来。
“不争气的东西!”
挥袖将手边的茶盏扫到地上,清脆的碎裂声里,苏平压抑着怒气沉声斥骂道。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荣亲王府,气氛同样低沉得让人窒息。
宫中刚派人传来太后娘娘的手谕:荣亲王世子周慕寒奉皇命镇守西疆不得擅离,特许三月后于任上举行大婚,荣亲王身患急症不便亲往,王妃杜氏侍疾。镇北大将军林广代行长辈之责。
薄胎瓷瓶清脆刺耳的碎裂声中,断断续续响起女人压抑的呜咽声。荣亲王看着王妃娇美如昔的脸庞已是梨花一枝春带雨,往日的垂怜之心却怎么也萌生不出来,反而觉得愈发烦躁,耐下性子草草安慰两句,可王妃依旧垂泪不语,荣亲王烦闷尤甚,索性一甩袖子出了门!从未遭遇如此对待的杜王妃一时愣怔,望着荣亲王离去的方向移不开视线。
周慕寒与白素锦的婚讯传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而处于漩涡中心的两个当事人却丝毫不受干扰,一如往常那般该干嘛干嘛。
钟媒婆经验丰富,又有福公公、许老太爷和薛军师等人从旁协助,纳彩礼后,问名、纳吉、纳成、请期。。。。。。一干流程进行得顺顺利利,最后婚期定于六月底。
婚期一定,忙碌暂时告一段落,陪着周慕寒送走福公公一行人后,许老太爷和许唯良也要启程回钱塘了。
“左右家里有两位舅舅主持,不如您就在我这儿住到大婚之后吧,来回奔波多累!”白素锦舍不得老爷子来回折腾。
要么一直住到大婚之后,要么大婚的时候就不要亲自赶来了。白素锦本想这么跟老头摊牌,可说的时候,还是把后半句给吞回肚子里了。直觉告诉她,后半句说出来一定会被老爷子揪着耳朵念叨。
许老太爷一瞪眼睛,“胡闹,我还得赶回去给你做嫁衣呢!”
白素锦略头疼,再接再厉试图说服他,“说到您亲手做的嫁衣,娘亲的那件我好好保存着呢,我们身形相仿,不如——”
“那怎么行!”许老太爷不等白素锦说完就截断她的话,斩钉截铁道:“你娘亲的是你娘亲的,你的是你的。虽然一辈子只穿一次,但只有亲眼看着你穿上我亲手给你做的嫁衣,我哪天死了才能瞑目。”
许唯良赶忙调整气氛,“诶哟,爷爷,大喜的事儿您提什么死啊瞑目啊的,咱这就回家给表妹做嫁衣去,明儿一早就启程!”
许老太爷反手给了许四少两个爆栗子,“你说说你来临西这段时间,成天的见不到人影,是不是又在折腾什么幺蛾子呢?!”
许四少抱头逃开,大咧咧坐到稍远的桌边给自己倒了盏茶,嘴角微扬扯出一抹恣意的笑,压低声线故作神秘道:“我呀,在筹划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白素锦知道许唯良这些天总往商行跑,还在四处打听马匹,也常出入于茶市,忽然,一道灵光从脑中划过。
白素锦猛然转头与许唯良四目相对,须臾,两双眼睛愈发明亮,似乎在此刻读懂了对方的想法,意念相通。
许老爷子看着眼前俩孩子嘴角那抹极为肖似的笑,脑袋一阵发疼。单单一个四小子折腾起来就能让人吃不消,若是锦丫头也插上一脚。。。。。。
许老爷子当即决定,明儿一早用过早饭立刻启程回家!
☆、第25章 濮茶
许老太爷和许唯良还是次日清晨就启程离开了,不过老爷子也没空手走,很不客气地卷走了一套改良后的四锭脚踏纺车和织机,并两样织具的制造图纸。送别时,马车分明已经驶出了视野,许大管事与闫大掌柜俩人还依依不舍地望着,庄上不明就里的伙计们窃窃私语:两位主事和许家旧主的感情可真好。
白素锦听闻后但笑不语。那织机还好,改良起来算不得太复杂,可造出一架四锭的纺车却是着实需要费番功夫,赶织花綀可用的织具本就有限,这些天老太爷成天待在偏院里,那纺车和织机早就操作熟练,还誊抄了一份详细的制造图纸,偏偏还要带走一套实物,两位主事心里简直在滴血。
白素锦清楚,他们也不是小气,只是急于赶织花綀。于是最终还是“很好心”宽慰了他们两句:千金难买心头好,老太爷高兴最重要。
两位主事离开时的背影很是索然,看来白素锦的宽慰丝毫没起作用。随侍在侧的清晓低下头抿着嘴偷笑。
白素锦这会儿的心思却还系在许唯良临别前两人的那次小谈上。这家伙,居然在打将军府名下马场的主意!
冷兵时代,马匹作为战略物资的重中之重,被严格控制在朝廷手中。大历当今的马场,绝大多数为官营,民办马场除了要获得兵马司特别签发的养马许可,其规模还要接受严格的限制与监督。民办马场申请养马许可时,兵马司审核的最重要一条,就是马场场主三代九族之内不得有人任武将。
周慕寒统领西军,手握三十万大军军权,执掌大历近五分之一的兵力,私人名下却有一个皇上御批的大规模马场,彼时朱批一下,震惊朝野,引得数名御史大人几乎要血溅盘龙柱。可惜,皇帝陛下龙心甚笃,莫说几个御史大人仅是作势而已,就算是当初左御史洪大人当场撞得头破血流,周慕寒不还是被皇帝陛下编入了皇子的排行里。
大历文宣皇帝至今膝下共有皇子十六人,而最幼的皇子却被称为十七爷,多出来的这个行位便是周慕寒。当年荣亲王元王妃林氏病逝,周慕寒意外落水命悬一线,太后娘娘着天监司给周慕寒卜了一卦,说是他命数多舛,须得有命格天贵之人镇佑,方能平安长大成人,文宣帝与霍太后商议后,联合下诏,从此,周慕寒不过继,却有了个皇子行位,人称十三爷。
盛宠加身,其意匪浅。
白素锦心想,自己都看得出来,况大将军乎?
上了一条如履薄冰的贼船。
白素锦一句话总结出自己眼下和未来的处境。
可不管这条贼船的未来走向如何,白素锦的百越之行却要提上日程了。商行刘大掌柜那边送来消息,说是西行的商队最迟半个月后就能返程到达临西,她委托的白叠子种子已经购到,如此一来,百越之行,她需要在半月之内,最迟不能超过二十天结束。
大历民风较为开放,但即便是商家女,抛头露面打理铺子也是极限,未出阁的女子想要独自出远门,实属越矩、不可为。
可白素锦为之却没多大的心理压力。纵观白三小姐时至今日的所作所为,出趟远门也不过是再多一件街头巷尾的谈资而已。
许唯良知晓白素锦要去百越,提前就与刘大掌柜打过招呼,特别安排了一支商队随行。许家万通商行旗下的商队不仅护师身手好,就连做饭的厨头都会两下子,刘大掌柜给白素锦安排的又是精心挑选过的,安全问题自然有所保障。
百越之行白素锦虽准备已久,但却从未泄露过一丝消息,所以,对白家人来说,白素锦这次说走就走的远行让他们极为意外,也极为不满。可白三姑娘在白家的作风向来是你管天管地也管不到她头上,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她也能不声不响地戴着。更何况,她现下又多了周慕寒那样的大靠山。是以,白老太太也懒得发火,直接冷着脸将人请了出去。
当日送别许老太爷,周慕寒也特意赶来,白素锦就顺便和他说了去百越之事,周慕寒问了些何人随行诸类的细节后便也没再说什么,可等到白素锦出发当天,刚出临西府的地界,就看到薛军师带着一队布衣打扮的人马等着。
托薛军师带来的书信中,周慕寒简要说了些百越所在的滇北的局势,并随信放了件信物,说是他与滇北总兵略有交情,有事尽可凭信物去找他。信的末尾又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之类。
自从两人定亲之后,周慕寒对自己的态度是随和亲近许多,但却也从未当面说过叮咛嘱咐关切的话,猜想他提笔书写这封信时会有什么样的表情,白素锦不禁莞尔。
“我此行去百越为的是商贸庶事,随行的商队是外祖特意安排,足够保证安全。大将军政务繁重,还需要军师从旁协助,若因此而怠慢了公事,素锦心有不安,也恐遭人话柄,给大将军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周慕寒统领西军的同时还兼任川省总督一职,位高权重的同时,也是惹人注目的焦点,不知被多少人盯着呢。
薛军师拂髯而笑,“三姑娘莫担心,这十二人是从将军的近身护卫中抽选出来的,并非出自大营。至于在下嘛,不瞒姑娘,在下出身滇北濮族,此次同去,托姑娘的福,还能回家探亲。”
“滇北濮人?濮茶?”白素锦记得当初发掘一座明代古墓时出土的古文献中提到过这个民族,据记载,他们制作的普洱茶被定为特级贡品,可惜制茶工艺却在历史的迁徙中失传了。万没想到,薛军师竟然是濮族族人!
脸上掠过一丝惊讶,似又想到了什么,薛军师脸上的笑意更甚,“果真是虎父无犬女,三姑娘见多识广,薛某佩服!我族族人世代居住于深山,生活清苦,唯靠制茶支持生计,三姑娘点石圣手,若有可能,还请姑娘不吝照拂!”
☆、第26章 百越
念及许唯良跃跃欲试的那件“载入史册”的大事,白素锦感叹许家四少当真有聚财命,想睡觉立马就有人递枕头。
“军师太客气了。说来也巧,前两日和表哥聊天时他似乎有意涉足贩茶一行,我且留意着,届时还需要军师引荐。”
薛军师眼前一亮,忙道:“如有需要薛某的地方,姑娘尽管吩咐便是。说来百越与我族居地相去不远,待到了百越,我使人请来族长与姑娘先见上一面如何?”
白素锦强忍住嘴角的抽动,应了句“如此甚好”。
不愧是抚西大将军最倚重的幕僚,行事风格如此相似,都是给根竹竿就能蹭蹭蹭顺着往上爬的主儿!
文宣帝即位后与西疆突厥进行了几次大战,战战告捷,突厥受重创后内部发生政权裂变,其中一支势力南迁。周慕寒就任川省总督后,联合滇省总督上疏朝廷,请修川滇之间的官道。文宣帝对此事甚为重视,亲自批复准奏,着修最高规格的“五尺道”。
历时近两年,“五尺道”已修至川滇两省交界处,白素锦此行托“五尺道”的福,免遭不少罪。
百越距临西约五百里,白素锦急于赶路,只花了两天的车程就到了百越。
百越原居住于南诏国北境,南诏国先皇帝性情暴虐,穷奢极欲,百越族人不堪盘剥迫害,在当任族长的带领下举族迁徙到毗邻的大历国内,并向滇省总督提交了请愿书。彼时大历先广帝在位,正在筹划征讨南诏一事,遂准了百越的请愿,着滇省总督专辟出一方地界妥善安置。从此,百越一族便在滇北世代衍居下来。
滇北地区少数民族甚多,多是小聚居状态,居住地多以民族的名称命名,百越历经数代繁衍生息,算是大族之一。
薛长卿所属的濮族也是大族之一,与百越相距不远,故而两族间多有往来,他与百越现任族长有数面之缘,特提前写了封拜帖着人快马加鞭先行一步递了上去,待到白素锦一行人抵达百越界碑时,百越族族长派来接应的人已经等在原地有一会儿了。
百越现任族长名唤那尔克,年纪四十有余,身材略矮,微发福,身着百越族的特色服饰,缠黑色包头,一双狭目精明有神,不动声色打量着坐在对面的白素锦,带着毫不掩饰的防备。
白素锦跟随霍教授野外发掘古墓时没少与深居的少数民族打交道,理解他们对外来人的排斥与防备,故而也不计较那尔克的态度。
得知白素锦为桐华布而来,那尔克没有一丝意外,虽深居于此,但临西“小四象”之名他还是知道的,早两年秦、汪两家也遣过织造坊的主事过来,商谈桐华布的购买事宜,无奈客大欺主,价钱压得厉害不说,还要买下寨子里的织造坊,挂上他们的牌子!
薛军师与那尔克有数面之缘,一番交谈下来便把情况打听了七七八八,白素锦在一旁静静听着,也没觉得有什么意外,这像是那两家干的事儿,自己不也刚刚跟他们打过交道吗。
“五年。”短暂的沉默后,白素锦开口道:“我只要桐华布五年的独家供货,每匹四两银,若是实际交货超过契约,超过的部分,每超出十匹加付一两银。除此之外,我还愿无偿赠给百越一份礼物以表诚意。”
市价每匹麻布不足一两银子,丝帛每匹也不过七两二,桐华布虽是贡品,但每匹给上四两银子,莫说那尔克,就连薛长卿也着实大吃一惊。
待到白素锦着人将那架四锭脚踏纺车抬进来,揭开覆盖其上的遮布时,那尔克嚯的一声从椅子上站起身,几步跨到纺车旁,探出的手指尖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于织布一事,薛长卿是外行,但见到那尔克如此失态,也能推想出这架纺车的精贵程度,再看看白素锦气定神闲、从容自若的模样,心下不禁敬佩她的定力与气度。如此人物,难怪大将军会那般青睐,当真慧眼识真金!
纵使那尔克是族长,但桐华布之事牵涉到全族人的利益,他还需召开族老会议商讨后才能答复,便挽留白素锦暂时住下,还安排了个小丫头带着他们熟识山寨。
小丫头名唤尤米儿,和随行的清晓年纪相仿,两人很快就玩作一团。左右不在家里,白素锦便也不拘着她的性子,自己在屋里歇着,让她随尤米儿出去戏耍了。雨眠见自家姑娘有意纵着清晓,便也没拦着她,自己将随车带来的被褥仔细铺好。
连着两天赶路,白素锦还真是有些吃不消,在雨眠的侍候下草草洗漱一番后爬上了床。
一刻钟后,乘马车远行后遗症仍在折磨人,躺在床上还觉得像在马车上似的,颠簸个不停。白素锦蜷起身体抱着头难受得直想哼哼。
雨眠被白素锦的模样吓了一大跳,问明情况后从箱笼里翻出了一小盒药膏,盖子打开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应该是加了冰片与薄荷。
雨眠取出些药膏涂抹在白素锦两侧的太阳穴上,力道均匀地按摩,药膏在外力的作用下很快被皮肤吸收,温热过后,一股清凉之意在脑中漫开,白素锦舒服地松开紧蹙的眉头,渐渐睡了过去。
再睁开眼时,颠簸症状已经消除,白素锦精神饱满地出席了那尔克为她准备的隆重接风宴。席间,那尔克郑重将白素锦介绍给几大族老认识,白素锦察言观色,几个老头对自己的态度甚为礼遇,心下揣度桐华布之事应当是没问题了。
每年的三月到四月,正是桐华树花期正盛之时,一树火红,远远望出去,漫山遍野仿佛铺着一层鲜红的锦缎,美得让人移不开眼睛。
休整一天一夜后,白素锦彻底恢复过来。接风宴后,薛军师就来和白素锦打过招呼赶回北濮了,春光正好,又闲来无事,白素锦便让尤米儿带着在寨子里闲晃,大家都知道这位外来人是族长的贵客,因而对她特别客气。
桐华树开花的时候,正是百越一年农忙的开始,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到处可见在山坡上或开荒或播种的百越人。
“尤米儿,这种树,你们这儿有很多吗?”白素锦指着路边一片枝叶繁茂的树林问道。
☆、第27章 回馈
尤米儿顺着白素锦的手指看过去,点了点头,“青果树?是啊,山里深处更多呢!那果子涩得很,不好吃的。”
听闻深山里更多,白素锦忍不住弯起嘴角,却因为尤米儿接下来的话又被打回了原形。
“那些青果树长得又高又茂盛,山里成片长着,很不好开荒,听阿爹说,族长打算过几日多找些人一起去伐树呢!”
乖乖的,那可是摇钱树啊,就这么砍掉真是太败家了!
当天午饭后白素锦放下饭碗就去找那尔克。
“什么?你说你要买下那些长着青果树的山地?”听完白素锦的来意,那尔克像看傻子似的看着白素锦,难以相信地问道。
啧啧啧,这个族长的淳朴反应还真是够伤人的。
白素锦压下心里往上窜的酸水,非常确定地点点头,“方便的话,还请族长带我到青果树集中生长的地方看看,再帮忙介绍个稳妥的牙人。”
那尔克观察白素锦的神色,确定她不是开玩笑后也没再多说什么,只让白素锦稍等,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就领着个五十岁左右的瘦高老头回来。老头姓高名顺,在滇北牙行之内是响当当的人物,对这一带的人情风俗、地貌物产熟稔于心。
来之前,那尔克已经将白素锦的打算简单说了,高牙人从随身背着的布袋里掏出一份手绘的地形图,将白素锦属意的地界一一指给她看。
白素锦此时所在的百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位于滇北,隶属南阳府束溪州管辖,百越及周边几个族寨在商河县辖下。滇北十万大山丛林茂密,府衙并没有规定严格的封山令,山中所出山民即可随便采拾狩猎,开垦出来的山地到县衙登记造册后即可划归名下,两年免征税,之后按照三等土地征税。
未经开垦的山地价格更为便宜,白素锦粗略计算了一番,预备购下三千亩,集中在百越附近。
那尔克和高牙人边商讨边断断续续在地形图上勾勒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