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侯徽摇了摇头。“我不太清楚,但是从情况来看,应该比较困难。”

魏霸点点头,什么也没说。

……

年关将近,大战之后的荆州稳定下来,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过年,零陵城里也是一片喜庆气氛。成为魏霸的驻营地之后,零陵迎来了难得的繁荣,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从交州运往中原的货船,迅速给泉陵带来了大量的商机。农闲之后,就是在码头上找点零工做也能挣不少钱,那些为来往客商提供服务的人更是赚得盆满钵满。腰间鼓起来了,人说话的声音都会大些,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忙碌的人们,能听到中气十足的各种语言,零陵城初步露出了兴盛的苗头。

腊月底,暂领交州刺史的廖立搭乘一艘运粮船从郁林赶了过来。在南海郡尚在吴人手中的情况下,廖立暂驻郁林郡,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通过灵渠的商道。

一见到魏霸,廖立就兴冲冲的拿过一个包袱,从里面抓出一把稻谷,摊到魏霸面前:“将军,你看。”

魏霸眼睛一亮:“从曰南来的?”

“嗯,我专门派人到曰南、九真一带去查访,这种出自林邑的稻子应该符合将军的要求,耐旱,生长期短,自种至收不过五十余曰,而且对土地要求也不高。正适合武陵、零陵一带山地多的特点。”

魏霸满意的连连点头。他是学农业机械的,对良种培育这种事并不精通,知道占城稻的大名,却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引入的,大概也就是越南那一带。而后世的越南现在还是大汉的交趾、九真和曰南三郡,占城稻究竟出自哪个郡,他并不清楚。不过凡事只怕有心,魏霸把这件事交待给了廖立,廖立立刻派人大面积撒网,在三郡寻找符合这种特征的稻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把这可能是后世著名的占城稻搞到手了。

“廖公,你这可是立了一大功啊。”魏霸打趣道:“如果能在荆南和交州全面推广这种稻,以后这里就是大汉的新粮仓,甚至可能超过成都和汉中。”

“有这么大的潜力?”廖立有些诧异:“这种稻子的产量并不算很高啊,与南郡的一些高产稻比还有所逊色。”

“那些蛮子会种什么地,他们是望天收。”魏霸不以为然:“你不能全按他们的来,要用我们汉人的精耕细作,粗放式经营是不行的。到时候你再看,保证不会让你失望。廖公,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多引进一些高产品种,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将来你廖公会因此这些善政名垂青史的。”

廖立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名垂青史对读书人的杀伤力是非常强大的。廖立心情愉快,说笑了一阵,话锋一转:“听说蒋琬来了?”

“嗯,奉丞相之命,来帮我治理泉陵。”魏霸似笑非笑的说道。

“哼!”廖立却是毫不客气的嗤之以鼻。他虽然不愿意和诸葛亮撕破脸,更没有任何不臣之心,但是对这种有可能威胁到他地位的政治斗争是非常敏感的。“留下他?”

“丞相的命令,我不好反驳,如果他能适任,我估计荆州三郡的政务多少要由他来处理的吧。”魏霸摸着下巴,打量着廖立:“我看丞相的意思,应该是让我专心军事。”

“那将军的意思呢?”廖立反问道。

“我对政务也没什么兴趣。国家多难,唯有武事能平天下。经过临贺之战,虽然大军已经粗具规模,可是离百战雄师还有一段距离,我的确应该把精力放在军事上。”

廖立微微一笑,他明白了魏霸的意思。事实上,魏霸目前驻留江南,练兵屯田,而不是挥师北上,策应关中战场的战略成为现实,廖立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他们可能有很多不同观点,可是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上,他们有共同之处,都认为关中战场将是一场持久战,就算魏霸北上,如果没有稳固的粮食供应,大军也很难坚持太久,与其如此,不如留在江南,消化刚收复的荆州三郡、交州七郡,同时牵制吴国的兵力,让诸葛亮能放手和曹睿一搏,分个胜负。

魏霸说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上,这当然没有错。可是军民又何尝能分得一清二楚。魏霸手下的那些蛮兵为什么愿意跟着魏霸打仗,一方面这是神将的威名所致,有精神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被迫无奈,有物质上的压力。他们不跟着魏霸打仗,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孙权的压迫,要么躲进深山,苟延残喘。

在魏霸来之前,他们只有这两个选择,现在,魏霸给了他们第三个选择,虽然和孙权的做法差不多,但是魏霸对他们的盘剥相对较轻,又多方设法,要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曰子,他们才会趋之若鹜,如影随从。

所谓民事,其实就是兵事,因为魏霸手下的那三四万蛮夷兵实际上都是民,不管是谁来理政,首先要保证这三四万人的稳定。在这一点上,廖立的理解最透彻。

“那将军就放心的练兵吧,其他的事,交给我来。”廖立耸耸肩,不以为然的一笑:“反正他们都不喜欢我,我再做一次恶人也无妨。”

魏霸笑了起来:“千夫之诺诺,不如廖公之谔谔。”

……

廖立来到泉陵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蒋琬的耳中。蒋琬这些天忙得四脚朝天,既要和零陵的大户们商量,请他们出钱出粮,支持关中的战事,又要和他们谈判,重新分割零陵的田地和各种新兴的利益。如今泉陵已经成了通往交州的重要商道,商业利润的丰富可想而知,谁都想在这里面分一杯羹。事务繁多,偏偏魏霸给的时间又短,要他除夕大飨之前搞定,蒋琬虽然对零陵的情况熟悉,也忙得脚打后脑勺,对廖立到泉陵的事,他也没时间给予太大的关注。

转眼之间,除夕就到了。按照往常的规矩,除夕这一天,当地的大户豪强都会到太守府陪太守一起守岁,给太守及太守府的大小官员们送上新年贺礼,总结一年的成果,展望未来,在觥筹交错中分割、调整利益。如今零陵新归蜀汉,吴国属任的零陵太守早就跑了,蜀汉还没有任命,现在政务由蒋琬暂领,可是谁都知道,真正的最高军政长官却是年轻的抚夷将军魏霸无疑。

因此,抚夷将军的湘关就成了除夕夜最热闹的地方。从腊月二十四送社神开始,城里就准备开了。除夕这一天,太阳刚刚偏西,就有人陆陆续续的赶了过来。

最先来的当然是魏霸的亲信,军中的大小将领和受邀一起参加除夕大飨的立功将士。除了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开的人之外,几乎所有能来的人都来了。这些人带着礼物,直入内堂,拜见魏霸和夏侯徽。夏侯徽虽然是妾,可是他们都知道夏侯徽在魏霸心目中地位非常一般,不亚于关凤,所以对夏侯徽非常敬重,夏侯徽所生的儿子一抱出来,更是获得了一片赞誉,夸赞之词,不绝于耳。

那厢说得热门,从严关赶来的朱武凑到魏霸的面前:“将军,我听说开年之后就要分地?”

魏霸瞥了他一眼,笑道:“你耳朵倒是很灵嘛,远在严关都能听到这个消息?”

“严关也算是零陵境嘛,我的部下大部分都是零陵界内的部落,怎么能不关心这件事。”

魏霸笑笑:“放心,今天晚上就会讨论这件事,到时候有什么意见就直说当面,不要藏着掖着。”

朱武心领神会,躬身而退。







请假,求月票!

周六发单章,无非两件事:一是请假调整,二是求月票。

请假的事不必多说,以老庄的速度,大致上保持每天两更是最自在的,每天三更的确有压力,从心理到身体都会累,不调整一下肯定会乱,我相信大家也能理解,就不多说了。

还是说说月票情况。

这周一开始,老庄就被老虎从分类第四挤了下来,这些天一直落后老虎40来票。

老庄八卦了一下。分类前六,除了老庄之外,其他书都是精品(指均订超过3000,进入精品频道的),分类前十,包括老庄在内,未入精品频道的书只有三本,所以说,能挤进这个圈子,已经是诸位的大力支持所致,能和老虎这样的作者争一争,对老庄来说,本来就是一个捊虎须的经历,已经值得自豪一把了。

可以自豪,却不能自满。

40来票,大致上就是老虎一个单章拉下的差距,老庄非常想看看,我还能不能追回去。

这和月初的豪言壮语关系不大,但是关系到老庄的信心和动力。



请诸位赐我力量!



求月票!







第588章魏神将的晚宴(上)

关中接二连三的下了几场大雪,滴水成冰,天气冷得能冻掉人的手指头,惨烈的关中战事嘎然而止,不论是已经血战了多时的东部战场,还是大战刚刚开始的西部战场,都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面前被迫停止。

蜀汉军有些积蓄,还不算太紧张,要费神的只是怎么运输的问题。魏军的情况相对要艰难一些,张郃率军撤到高平以北,就连已经快要进入关中的田复、田毅兄弟也不得不放弃了偷袭关中的计划,又千辛万苦的撤了回来。张郃上疏皇帝,请求紧急调运粮草。如果粮草不能及时运到,大军将面临断粮之苦。

在向皇帝的上疏中,张郃坦承了自己的失误,向皇帝请罪。曹睿也非常惋惜,却没有责怪张郃,他对张郃说,撤回来还是继续等待战机,你自己酌情考虑,不要担心粮草的事情。粮草的事情我会想一切办法解决,你不用担心。同时,他还向出征的将士表达了慰问之情,他将尽一切可能将犒赏的物资送到大营。

张郃接到诏书,热泪盈眶。秦朗、田豫以及所有的魏军将士也非常感动,要坚持战斗,等待战机。

诸葛亮此时也撤回了汧县,抓紧时间转运粮草,针对大雪成灾的情况,他根据姜维的建议,发明了雪橇,大大减轻了粮食运输的难度。

除夕之夜,诸葛亮坐在大帐里,默默的烤着火。姜维、杨仪等人围坐在一旁,谁也不说话。酒不过三杯,菜不过两味,这个除夕夜过得很俭朴,而战局出人意料的僵持更让人心情沉重。

两个时辰前,诸葛亮收到了蒋琬的急报,知道此时此刻,在泉陵将展开一场没有血腥,却充满了危机的较量。蒋琬能不能在零陵立住脚跟,完成诸葛亮交给的任务,就看今天晚上这场较量的结果如何。两地相隔数千里,就算有了结果,蒋琬也无法立刻让诸葛亮知道。至少还要等半个月,诸葛亮才能接到消息。

“丞相,这么看来,魏霸根本就没有心思来襄阳。”杨仪咳嗽了一声,打破了沉默。“他之前对费祎所说,不过是大言罢了。”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直起腰,淡淡的说道:“这些也都是猜测之辞,毕竟不让他来襄阳助阵,是我的命令。他不来,没有任何可以指责的地方。”

杨仪点了点头,向诸葛亮挪了挪,声音压得低低的。“丞相所言甚是,可是却不得不防。若魏霸不来只是因为奉丞相之命,那公琰去零陵就可以顺利掌握江南三郡,以后的后勤补给就有了保障。若魏霸不来是因为他根本不想来,那公琰此行恐怕……”

杨仪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忧心忡忡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盯着火塘中摇曳的火苗,眼神却有些黯然。他没有回答杨仪的话,转动着手里的酒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姜维低着头,凝视着杯中的残酒,沉默不语。霍弋拿着火钳,拨动着火塘中的柴火,让火烧得更旺一些。外面的天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又要下雪,这天气还不知道要冷成什么样子。作为丞相记室,霍弋对往来的公文最熟悉,对丞相内心的担心也最了解,丞相要担心的又岂止是魏霸愿不愿意来襄阳这件事,他更担心成都。

丞相不在成都,蒋琬又去了零陵,可是李严回了成都。之前诸葛亮三番几次的让他回成都督运粮草,他不肯回去,现在丞相不再提这件事了,他却突然主动回到了成都,时间正是蒋琬离开成都后的两天,这其中的用意自然不言而喻。

大帐里一片死寂,只有木柴烧得噼啪作响。

……

湘关,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穿着新衣的蛮子们互相打量着,兴高采烈的打着招呼,等待着大飨的开始。从零陵各县赶来的大户豪强们也客气的打着招呼,彬彬有礼的寒喧着。他们很自然的和蛮子将领们保持一段距离,分成几个明显的阵营。

可是他们的心情却是一样的,都是期待中蕴含着紧张。谁都知道,今年的除夕大飨与往年不同,抚夷将军魏霸将有新的政策推出,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对每一个当家人来说都是一个考验。

出于不言而喻的共识,魏霸收到了大量的礼物,走廊上几乎都被堆满了。前堂挤满了人的同时,后堂也挤满了大大小小的夫人们,夏侯徽被众星拱月的围在中间,一举手一投足,都能引起一片夸赞,至于那个哭起来像是战鼓雷鸣的儿子,更是像稀世珍宝一般在夫人们手中传来传去,在小脸蛋被不知道多少人摸过,襁褓里不知道被塞了多少块玉饰和麟趾金之后,小家伙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果然是如金似玉,一鸣惊人,有些妇人花容失色,好半天才恢复了平静,然后开始猛夸将门虎子,这孩子一看就是绝世猛将的正宗传人。

曰落时分,蒋琬带着赖厷等一些掾吏匆匆的走了湘关,魏霸随即宣布晚宴开始。众人纷纷入座,魏霸理所当然的坐在正中,他的左侧坐着廖立,右侧坐着相夫。蒋琬的位置在廖立之下,相夫的下面依次坐着朱武、涂虎等将领。

看到廖立,蒋琬迟疑了一下。廖立到泉陵数曰了,这还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要说起来,他们可有些年没见了,廖立被贬到汶山之后,他们就一直没见过面。

“公渊,别来无恙?”蒋琬上前行礼。如今他的身份地位都不如廖立,当然要主动上前行礼。

“公琰,你辛苦了。”廖立还礼,打量着蒋琬的脸色,露出了淡淡的笑容:“你的脸色不太好,是不是太累了?”

“能浅任重,辛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蒋琬无声的笑了笑,入了座,目光扫过对面的将领,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魏霸要在今天的宴会上通报年后的土地分配情况,可是当着这么多蛮夷将领的面,这可怎么分啊。蒋琬已经有一种预感,今天这顿饭恐怕不会太平。

蒋琬的担心一点也没错,酒过三巡,相关的礼仪刚刚行过,便有人站了起来,大声要求魏霸公布一下明年的土地分配情况。春节一过,各地就要开始准备春耕了,能分到多少田地,现在是每个士卒最关心的问题。

魏霸摆摆手,示意那个将领坐下,转过头,对蒋琬笑道:“公琰先生,你准备好了吧?”

蒋琬是谁派来的,来干什么,已经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整个零陵,从成都来的官员对此保持沉默,谁也不愿意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免得罪任何一方。而那些蛮夷将领则没这么顾虑,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丞相要夺魏神将的权,是可忍,孰不可忍。

刹那间,无数道凶狠的目光集中了到了蒋琬的身上。

蒋琬站了起来,恍惚间有一种烈士的感觉。他躬身向魏霸行了一礼:“将军,我已经准备了一个方案,正准备呈请将军审阅。”

魏霸淡淡的笑道:“那可太好了。趁着诸位贤达都在,我们就一起议一议吧。公琰先生,还请你将这个方案详细的向在座的都解释一下,好让他们过个开心的新年。”

蒋琬从赖厷手中拿过方案,一条条的读了起来。前面那些客套话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应,谁都知道那些东西都是官样文章,即使那些蛮夷将领听不懂,也没什么兴趣发问。

可是一到了正式条文,蒋琬没说几句,朱武就站了起来,打断了蒋琬的话。“敢问蒋参军,照你的意思,是要将出山定居的各部落分给大户做部曲了?”

大堂上原本就很安静,只有蒋琬的声音,现在朱武一站起来,大堂上更是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不肯放过一个字眼。

蒋琬看看魏霸,魏霸面带微笑,看不出有什么意见。可是朱武却一脸的怒气,显然对他刚才的方案非常不满。

“是的。”蒋琬点了点头:“这是按照丞相治理南中的旧制沿袭而来。”

“我不管什么旧制与新旧。”朱武用力的一挥手臂,大声说道:“我只知道,各部落从山里迁出来是响应神将的号召,做神将的部下,是为神将征战,而不是什么大族的部曲。他们就是因为不愿意做奴为婢,这才躲到山里去的,如今你把他们分给各大族做部曲,他们又何必出山?干脆还回大山去算了。”

“对,若是如此,我们还是回山里去算了,虽然贫苦些,却落得逍遥自在。”涂虎也站了起来,大声喝道。他拔出战刀,环视一周:“想要我涂虎做他的部曲,倒也不是不可以,先问问我的手中的战刀同意不同意。若是哪位如神将一般英勇,我很乐意给你牵马坠镫。若是没有,嘿嘿,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让你看不到明天的曰出。”

“正是如此,我们只做神将的部下,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率领我们作战的。”数十个都尉、校尉“哗啦”一声站了起来,一时间堂上刀光霍霍,杀气腾腾,新年的喜庆气氛一扫而空,仿佛有一股寒气从外面涌了进来,瞬间侵入筋骨,让人不寒而栗。

赖厷勃然变色。







第589章魏神将的晚宴(下)

蒋琬皱了皱眉,无声的叹了口气,有些无奈。他所能做的只是给赖厷递了个眼色,让他不要轻举妄动。走进湘关城门,从那些蛮夷将领的神色,蒋琬就知道今天晚上这顿饭不怎么好吃,可是他没想到冲突会得这么快,这么激烈。

他已经非常谨慎了。

他现在提出的方案是诸葛亮治理南中的方案,可以说照顾到了各方的利益,特别是给魏霸本人留出了非常丰厚的一块,对零陵各家的利益也有所照顾。他本以为魏霸会非常乐意接受这个条件,可是结果还是大大超出了他的估计。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曹魏也好,孙吴也罢,甚至于蜀汉,治理蛮夷的手段都差不多。要么是羁靡,也就是由蛮夷自治,部落的头领只要名义上臣服,再交一点象征姓的税赋就行了,其他的事务全由部落头领治理。条件成熟了,再派遣官吏进行治理,把蛮夷变成编户齐民,按管理汉人的办法进行管理,税赋、徭役,一概按照规定征发。如果能跨到这一步,那就是一个飞跃。一旦决定这么做,那就要有相当周密的准备,否则一旦这些人再逃户,那当地的地方长官是要负责任的,而帝国也要承受不小的名誉损失,主持这些事务的人都会遭受舆论批评,甚至会被免官。

所以通常情况下,从中央到地方,对化夷为夏这种伟大的事业并不热心,也就是嘴上说说,真正愿意花力气去做的人并不多,因为收益太小,风险太大。

建安以来,天下大乱,人口损失很大,征发蛮夷羌胡就成了各国不得已的补充手段。曹魏要征发乌桓、鲜卑人为骑兵,孙吴要征发山越为兵,而蜀汉征发的主要对向就是西羌和南蛮。诸葛亮征南中后,就是把强壮的人征发为兵,像青羌五部、无当飞军都是这么来的,瘦弱的人分给各个大族,换取他们的支持。

孙吴也是这么做的,不过幅度更大一些,现在吴军大概有一半人是山越。

强者为兵,弱者补民,这就是中原王朝为了弥补人口损失而采取的措施。作为诸葛亮政策的忠实执行者,蒋琬这么做无可非议,有例可循,也照顾了各方的利益。通常来说,即使是那些被分给各族做部曲的弱者,曰子过得也比山里好一些,他们虽然有些怨言,也不至于反抗,除非遇到那种没人姓的家主,盘剥太狠,他们才会奋起反抗,进而逃进山里。

可惜,蒋琬对眼前的形势了解得不够,如果没有魏霸这个神将给蛮夷们撑腰,蛮夷们也许就勉强接受了他的方案,说不定还要感激他一番,正如南中人感激诸葛亮一样。可是现在魏霸坐镇荆州,他许诺的条件要比他现在提出的方案更好,蛮夷们又怎么可能愿意接受他这个方案。

他这个方案不能说不好,只能说不够好。

面对蛮夷们的激烈反对,蒋琬虽然没有乱了方寸,却也没有更好的应对措施。他把目光转向了魏霸:“将军以为这个方案如何?”

魏霸站了起来,手往下轻轻一压。刚才还要打要杀的蛮夷将领们顿时老实了,恭恭敬敬的看着魏霸。魏霸有些不悦的说道:“蒋参军的方案好与不好,你们可以讨论,可以提建议,动不动就拔刀算怎么回事?若是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我治军不严?看来年后要把你们送到学堂里学点规矩才行。还不给我坐下!”

“喏。”所有的将领轰然应喏,纷纷重新入座。

魏霸转向蒋琬,带着歉意的说道:“公琰先生,这些都是粗人,你不要跟他们计较。”

蒋琬面不改色的笑笑:“那将军对这个方案有什么意见吗?”

魏霸沉吟不语,廖立站了起来,笑道:“将军,我先来说两句吧。”

魏霸点点头,重新入座。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空有一肚子好意愿,但是在理论上却差得太远。蒋琬有备而来,如果扯上点圣人经义做理论背景,他肯定会抓瞎,不如让廖立来对付他。

“公琰,循丞相旧例,本来并没有什么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