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庄不周作品集(共计3部小说)-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城一战?”丁奉有些意外。张郃可是曹魏名将,来得如此之外,必然带的是骑兵,再加上睢阳、萧县等地的步卒,他的总兵力远远在彭城的汉军之上,这时候出城迎战岂不是自讨苦吃?

“承渊一点也不紧张,想必也是作如是想吧?”周胤从窗前离开,慢慢的走出门,走到城垛跟前,俯着城下的工事。城下建了不少羊马墙,还栽了不少拒马,都是用城里百姓家的屋梁、柱子打造的。

丁奉也笑了:“不错,不挫其锐气,难以守城。仲英,你是主将,留守城内,我来出战吧。”

周胤回头看了丁奉一眼,哈哈一笑:“当然是你出城。这样的任务,除了你之外,还有谁能承担。不过,承渊,丑话说前头,这一战关系到我军的士气。你打赢了,我们守住彭城。你要打输了,恐怕不用张郃来攻,那些山越蛮子就可能先剁下我们的人头。所以,你要有心理准备,不胜……则死。”

说到最后两个字的时候,周胤的脸上已经没有一点笑容,语气也非常严厉。

丁奉很轻松的点了点头:“仲英,这话,不用你说,我也明白。若是输了,我哪里还有脸进城,直接自己撞墙算了。”

“不错,是我们庐江的好汉子。”周胤用力的拍了拍丁奉的肩膀:“你在外,我在内,我们和张郃这位硕果仅存的曹魏名将交交手,让他看看我们的威风。嘿嘿,他也快年近六十了吧,不在家抱孙子,到处乱晃干什么。我们要是不抓住这个机会,简直是对不起他的一片好心啊。”

丁奉忍不住放声大笑。

一旁的亲卫们互相看看,都有些哭笑不得。听说张郃来了,他们都很紧张,可是周胤和丁奉两人却不仅不紧张,反而想从张郃身上捞点好处,不得不说,这两人真是疯到一块儿去了。







第885章战彭城(第四更,求保底月票!)

三十里以外,张合端坐在大帐里,双目垂帘,黝黑的脸如古井无波。

可是他的心里却一点也不平静。

出发前,天子对他说过的话回响在他耳边。

“将军,大魏能不能绝境重生,就看这一次能不能抓住机会了。”

作为五子良将中最后一位追随曹艹,如今又是唯一一位在世的战将来说,这是一个比山还要重的嘱托。重得张合必须要时刻挺直自己的腰背,不敢有任何疏忽。

天下形势对曹魏不利,即使是身为武将,张合也能感觉到压在洛阳城头,压在天子曹睿心头的那片乌云有多重。蜀汉取关中,取南阳,现在又逼降了孙权,将东南一隅收入囊中,如今魏霸出师东海,意图染指辽东,对曹魏形成三面包围之势。

失去关中凉州,曹魏曾经仗以称雄天下的铁骑失去了优势,如断双腿。

孙权称臣,大江天险此重为汉所有,曹魏再断一臂。

若再失辽东,则曹魏的心腹将遭受最沉重的一击,彻底失去抵抗力。

天子说,这是绝境。一点也不错,这是真正的绝境。

不过,绝境往往也代表着机会。成都的蜀汉朝廷摆下如此阵形的同时,也犯了一个严重的失误。就是像一个剑客,在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击刺之后,固然取得了压倒姓的优势,可是也耗尽了自己的力气,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破绽。

在普通人眼里,这也许不足为道,可是在高手眼里,这却是一个可以转败为胜,绝境重生的良机。

曹睿看到了这个机会,想要抓住这个机会。他出的第一招就是派出了张合这位硕果仅存的五子良将。

只有如此,才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才能掩盖真实的意图。

这是对张合的器重,也是张合最大的荣耀,更是一个沉重的精神压力。

张雄走了进来,看到父亲端坐沉思,连忙放轻了脚步。

“什么事?”张合轻声问道。

“刚收到的军报。”

“念!”

“喏。”张雄打开军报,一封封的念了起来。

这些军报从不同的地方传来,有关于彭城、下邳的,有关于颍川方向陆逊部的,有关于寿春方向吴军的,还有关于青州方向蜀汉水师的。

“魏霸在蓬莱打渔?”张合睁开了眼睛,神情有诧异。

“是的。”张雄再次看了一眼军报,“他已经在蓬莱呆了大概有半个月了。”

“示而不用,引而不发。”张合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他仅仅用一万人,就牵制了我军两三万人,还让青州陷入紧张之中,可谓得兵法用势之妙。”

“是的。”张雄也叹了一口气:“他虽然还没有上岸发动攻击,却已经逼出了青州所有的力量,不用打,再僵持一段时间,王凌恐怕就坚持不住了。”

“所以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机会稍纵即逝。”张合直起了身体,接过军报:“彭城的情况如何?”

“城门紧闭。”张雄说道:“几曰以来,彭城一直在加强城防,坚壁清野,自然是要固守了。”

张合沉默了半晌:“若果真如此,此子不足惧。”

张雄愣了一下,转过头,看向张合。张合摆了摆手:“让将士们饱餐一顿,人不得解甲,马不得卸鞍,你带人巡营,不得有任何大意。”

“喏。”张雄应了一声,转身出去了。

一夜无事。

第二天早上,张合下令大军出发。他从洛阳带来的五千骑兵,从睢阳带来的三千步卒,以及彭城、沛县等周边郡县集结起的一万步卒,缓缓逼向彭城。

昨天夜里,张合让全军戒备的命令预示着战斗就在眼前,所以人还没有到彭城,气氛已经紧张起来。在经过萧县东的那座小山时,张合也不敢有任何大意,特地派出斥候打探,确认没有埋伏之后,才继续前进,用了一天的时间,推进到彭城城下。

这个速度和他之前从洛阳急驰而来的速度相比简直是蜗牛爬行,但是没有人敢怀疑张合的用兵能力,也没有人敢质疑张合的决定。即使这些命令执行起来不是很方便,他们依然做得一丝不苟。不仅是那些追随张合多年的禁军将士如此,刚刚归属张合指挥的郡兵同样如此。

当周胤再一次站在城头,看着远处井然有序的魏军大营时,他感慨道:“这就是名将的魅力。”

丁奉在城下仰起了头:“仲英,总有一天,你也会像他一样的。”

“承你吉言,共同进步。”周胤抱拳,向丁奉拱了拱手。

“哈哈哈……”丁奉也抱拳回应:“共同进步。”

昨天晚上,就有人建议袭击张合的大营,也有人建议在山上埋伏,等张合经过的时候冲出来。结果这些决定都被周胤否决了。周胤的想法很简单,张合是什么人,什么样的阴谋诡计他没有看过,袭营、伏击这样的伎俩如果能打败他,他墓上的树都有手臂粗了,哪能活到今天。要想击败他,就不要想投机取巧,就只能堂堂正正的击败他。

斥候没有打探到昨天夜里魏军的警戒情况,但是他们看到了今天张合进军时的谨慎,对周胤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要想打张合的埋伏,那基本上和白曰做梦差不多。

那就只有等着张合来攻城了。

城外有兵近两万,城里有兵近一万,不管怎么看,这应该都是一场惨烈的战斗。

远处,张合端坐在战马上,看着彭城下的羊马城,皱起了眉头。

彭城东北两面临水,只有西南两面可攻,易守难攻,城墙也很结实,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不是周胤长途奔袭,出其不意,想要强攻彭城,没有五倍以上的兵力是做不到的。现在周胤占了彭城,只要不出意外,他完全可以守住彭城,可是他居然在城外设了羊马墙,这是一个守中带攻的战法,显示出了年轻人特有的冲劲。

周胤想要对攻吗?张合揣摩着对手的用意。他原本没有计划攻彭城,可是如果周胤想对攻,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只是这样一来,他就要改变自己的计划。

张合下令扎营,他考虑了一个晚上之后,决定先试一试,看看周胤究竟想干什么。

当阳光照在彭城的城头时,魏军向彭城发动了攻击。

战鼓声中,在弓弩的掩护下,民夫们推着填壕车等战具向护城河走去。城头一片安静,并没有想象中的箭雨倾泻下来。只有一枝枝冷箭从八十步外呼啸而至,几乎每一枝冷箭都能激起一声惊呼甚至惨叫,这种精准打击虽然不能阻止魏军填壕,却极具杀伤效果,更能打击魏军的士气。而城头的箭手们每一次射中,却爆发出一阵欢呼,士气为之高涨。

经过半天的努力,魏军以一百八十多民夫的姓命为代价,在护城河上架起了五道浮桥。张合一声令下,五百魏军分成五队,冲向彭城下的羊马墙。

看着魏军发起攻击,城头的周胤举起了手,轻轻的摆了摆:“弓弩手准备。”

传令兵晃动手中的彩旗,鼓手敲响战鼓,将他的命令传了出去。原本一直在做射击游戏的弓弩手们收起了笑容,齐唰唰的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强弩都尉一声厉喝:“准备——射!”

“嗡”的一声,数百枝箭离弦,其中还杂夹着数只如长矛一般的巨箭。巨箭带着凌厉的杀气,越过百步,射向正在通过浮桥的魏军。

“呯”的一声,一枝巨箭洞穿了一面盾牌,将盾牌的魏军队率一箭射杀。巨箭力量惊人,即使将队率一箭射穿,依然余势未消,带着队率的身体斜行数步,扑通一声掉入水中。

魏军的攻击队形一乱,原本紧密的防护出现了漏洞,数十枝箭随即射到,又有三四名魏军中箭,惨呼声扑倒在地,引起了更大的混乱。

队率被射杀,没有人进行统一指挥,只能以什伍为单位,各自作战,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混乱。五组魏军有三组被同样的战术打乱了节奏,只有两组冲过了护城河,举起盾牌,冒着箭雨,冲向了羊马墙里的汉军。

丁奉眉毛轻挑,神情轻松。他率领的部下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卒,即使是同等数量情况下的厮杀,他们也毫不惧色,更何况这种人数悬殊的战斗。他随即命令正当魏军的将士准备作战,其他将士保持警戒。

战斗随即打响。汉军将士借助埋设好的拒马、羊马墙,对冲过护城河的魏军展开了强有力的阻击。他们并不是被动的防守,而是把魏军诱入阵势,然后进行包抄,倚仗人数的优势对魏军进行剿杀。

人数处于劣势,头顶又有密集的箭雨威胁,不时的有冷箭呼啸而过,夺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魏军战斗得很辛苦,他们虽然很努力,很勇敢,还是落了下风。

张合坐在指挥台上,静静的看着眼前的漏壶,耳朵却在倾听远处的厮杀声。

近一个时辰后,阵前的喊杀声渐渐停止,首批攻击的五百魏军士卒只有不到一半人退回了阵地,近三百具魏军将士横尸阵前。







第886章今非昔比

喧嚣的战场慢慢平息下来,张合慢慢的搓着手指,轻声说道:“收兵!”

传令兵愣了一下,怀疑自己没有听清张合的话,怎么还没战至正午就收兵了,这仗结束得也太快了吧?可是他见张合没有再改的意思,知道自己没有听错,连忙将命令传了出去。

低缓的战鼓声在战场上空回荡,正在阵前指挥攻城的田复愕然半晌,却没有半点怀疑,立刻安排撤退。他亲自殿后,缓缓撤出战场。

杀得正来劲的丁奉看着慢慢远去的魏军,怅然若失。

城头的周胤眉头紧皱,双手紧紧的握成拳头,撑在城垛上,脸色有些难看。过了良久,他长叹一声:“唉,久战成妖,古人诚不我欺!”

“什么叫久战成妖?”当丁奉回到城里,再一次听周胤说起这句话的时候,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是家母告诉我的一句话,说是家父当年曾经说过的。”周胤苦笑着,揉着眉头道:“据说有些将领征战久了,有一股妖气,能从常人感觉不到的蛛丝马迹中察觉到危险。到了那一步,就没什么人能伤到他,除了对方的道行比他还高。”

丁奉想了想,摇摇头道:“这不是什么妖,我听少主说过,这叫第六感,五官以外的第六种感觉。”

“第六感?”这次轮到周胤好奇了。

丁奉把从魏霸那儿听来的说法说了一遍,最后说道:“少主说,第六感其实并不神奇,西方有佛,也就是我们说的浮屠,他们说还有第七感,第八感什么的,只是很少有人能做得到罢了。静坐有利于开发这些功能。”

周胤顿时来了精神。“静坐?坐坐就能有这样的功夫?少主是不是经常静坐,所以才能这么神?”

“静坐哪是坐着这么简单。”丁奉扑哧笑了一声,想了想,又说道:“其实,好象也就是坐着那么简单,要不怎么说大道至简至易,又说大道知易行难呢。”

“我问你少主是不是经常静坐。”周胤有些急了,“你自己嘀嘀咕咕的说什么呢。”

丁奉这才注意到周胤也不自然的称魏霸为少主,不免有些奇怪。“哦,是的,少主经常静坐。不对,不是经常,是坚持。他每天都要静坐至少半个时辰,没事的话,要坐够一个时辰。”

“那我也要试试。”周胤笑了起来:“说不定这就是他能打败我的秘诀呢。”

……

“我觉得彭城不易攻,所以不攻。”张合很简单的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魏霸从出道以来就没有骑兵,却经常与我军作战。周胤原本是吴将,他也应该知道我军的实力如何。他依然敢轻军突进,必然做好了准备,而且是守城的准备。在城外筑矮墙,应该只是战术之一。如今他们的连弩车、霹雳车都没有出现,仅是这个新战术,就已经足够让我惊讶,又何必再战。锦江,你在前面,应该看得最清楚。”

田复略作思索,赞同的点了点头:“不错,那道矮墙,以及矮墙前的阵地能够直接杀伤我军,我军攻城的将士不仅前进受阻,还要顾及头顶的冷箭,每前进一步都非常艰难,十成战力,最多只能发挥出五成。一旦被围,更是成了城头箭手的活靶子。”

田复把阵前的形势一说,众人都明白了。他们看到的只是看到的,而张合却看到了许多还没有出现在战场上的东西。周胤既然敢来取彭城,自然是做好了长期坚守的准备,否则不论他有什么办法,出城野战都不是魏军的对手。魏霸最擅长的就是机械之术,他打造的霹雳车、连弩车以及烈火弹,都是天下闻名的守城利器,可现在周胤都没用,这只能说明,周胤对这个矮墙战术很有信心,或者说,他要先试验一下新战术,不想把所有的利器一下子都拿出来。

这个人虽然年轻,可是并不鲁莽,如果因为他突然杀到彭城就认为他是一个鲁莽的人,那就中他的计了。

张合的谨慎非常有必要。

“那接下来,我们如何作战?”田复虽然明白了张合的担心,却舍不得就此放过周胤。“彭城乃东部要地,周胤、丁奉都是魏霸麾下的亲信将领,如果能将他们困在彭城,魏霸至少损失一半战力。”

“攻城不易,我们围城。”张合摆了摆手:“困住周胤、丁奉,我们就等于锁住了魏霸的一只手。至于攻城嘛,我们力量不足,还是等大将军的主力来。”

“那我们呢?”

“我们批虚捣亢,也来个千里奔袭。”张合轻笑一声:“锦江,给你一个任务。”

“喏。”

……

张合仅仅攻了半天城,就停止了攻击,他除了派骑兵在彭城的东侧、北侧巡逻监视之外,就是安排将士们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他在彭城的护城河外筑墙,摆出了围困彭城的架势。周胤、丁奉虽然兵精粮足,可是面对张合的这套战法,也有些哭笑不得。之前的所有准备都落了空,现在,他们只能看谁耗得过谁了。

然而张合并没有闲着,他率领步卒围困彭城的时候,派田复和张雄率领五千精骑,迅速向东挺进,轻而易守的攻克了下邳,然后掉头南下,一路杀奔广陵。周胤和丁奉把精锐都带到了彭城,剩下的人马根本不足以抵挡这五千精骑,一听说魏军杀来了,有的紧闭城门,有的干脆望风而逃。

田复二人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势如破竹的杀到了广陵,然后掉头西进,兵锋进指寿春。

寿春守将是吴将朱然。得知魏军骑兵入境,朱然不敢怠慢,一面组织防守,一面派人急报武昌的孙权。朱然虽然也有几百亲卫骑,但这是他的保命手段,不能用来和魏军对攻,所以在魏军的优势骑兵面前,他的斥候活动范围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根本不知道在这五千魏军骑兵的身后还有多少魏军步卒,只能以通常的习惯来估计,五千骑兵的身后应该有三到五万的步卒主力。

这可是在夺回寿春的意思啊。

他根本不知道,他面对的只有五千魏军骑兵。

田复和张雄两人,带着五千精骑,成功的造成了魏军向东南方向大举出兵的假相,并且把这个假相传到了孙权耳中。

……

接到朱然送来的紧急军报,孙权的眉角不经意的跳了两下。

胡综站在一旁,屏住了呼吸。

作为孙权的亲信之臣,他知道魏国使者到武昌来了,也知道孙权的心里在想什么。向蜀汉称臣,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低头那么简单,诸葛亮和魏霸一老一少,一文一武,或优雅,或野蛮的在抢夺吴国的资源。不管他们口头上怎么保证,吴国都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吴国,他已经沦落为蜀汉朝廷的一个附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将越来越虚弱,越来越没有还手之力。

孙权怎么可能甘心,就算最后要亡国,他也不会甘心就此认输。

这也不代表他就愿意和魏国结盟,他要考虑这么做的风险和收益——风险是不是承受得起,收益是不是够大。

收益有限,但是风险无限。首先诸葛亮是个以谨慎出名的人,这个局面会不会是他早有预料的结果,只是借曹睿、孙权的手来达到他的目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兔死狗烹的结果在所难免。其实魏霸也是个非常阴险的人,要想在他背后插一刀,究竟有多少可能,如果是他放下的一个诱饵,只是为了有一个对吴国动手的借口,那就是惹火烧身了。

魏霸人虽然在东海,主力却在荆州,荆州不仅有他的父亲魏延、兄长魏风驻扎在南郡、襄阳,还有亲信靳东流、邓艾驻扎在长沙、桂阳,一旦没能搞死魏霸,让魏霸反咬一口,那吴国就只有灭国一条路。

从这一点上来说,配合魏国是非常不合算的,因为魏霸本人在东海,除非他自己上岸与魏军交战,否则曹睿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抓住他,杀死他,只要杀不死他,不管多大的胜利,都不是最后的胜利。

风险很大,非常大。

从胡综本人的角度来说,他不赞成孙权冒险。按照目前的形势走下去,吴国虽然完了,孙家也没什么戏了,可是对他来说却有着无限的可能。在这种时候,他没必要跟着孙权犯傻。

但是他不能说,在孙权做决定之前,他不能轻易开口,否则名声就坏了。

孙权把目光转向了胡综:“伟则,奈何?”

胡综佯装不解:“大王,魏军入境,自然是发兵抵挡,同时告知朝廷,请陛下调兵遣将。”

孙权的眉头慢慢的皱了起来。他听懂了胡综的意思,知道胡综在装聋作哑,不愿意再像以前一样与他共进退。

“伟则言之有理,就由你来草拟上报成都的奏章吧。”孙权摆了摆袖子,示意胡综退下。

胡综暗自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躬身施了一礼,退了下去。他走得很快,几乎是逃。

孙权看着胡综消失在殿外,轻叹一声:“今非昔比,故人不再,公瑾、子敬辈,可遇不可求啊。”他回到案后,提起笔,亲自给陆逊写了一封信。







第887章失势

陆逊轻叹一声,将孙权的信搁在一旁,起身走到地图前,眼睛在彭城、寿春和洛阳之间来回逡巡。

吕壹躬着腰,拱着手,貌似恭敬的跟在陆逊背后。

陆逊皱了皱眉,却没有说什么。他在地图前看了很久,又慢慢的回到案前,铺开纸,提起笔,瞟了凑在跟前的吕壹一眼:“我要给大王回复,你也要看么?”

吕壹一怔,白晳的面皮顿时臊得通红。陆逊这是在污辱他。他是孙权派来给陆逊传递秘密诏令的,自然是孙权最亲近的大臣,陆逊要给孙权写回复,却要让他避开,显然并不把他看作一个大臣。

“大王派我来,就是与将军商量的。”

陆逊目光一闪,眼皮耷拉了下来,竟是不屑一顾:“你打过仗嘛?”

吕壹也怒了,不假思索的抗声道:“大王也没有打过仗。”

“放肆!”陆逊突然怒喝一声,拍案而起,居高临下的逼视着吕壹:“你不过是一介小臣,居然敢和大王相提并论?来人,给我绑了。”

陆岚等人早就看不惯吕壹了,听到陆逊此言,两个亲卫涌了进来,将吕壹摁倒在地。吕壹的两个随从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外面的人给制住了。

“拖出去,稍后押往武昌。”陆逊轻描淡写的甩了甩手,让人把吕壹拉了出去,重新坐回案前,铺开纸,提起笔。

这一切发生得太快,陆岚还没定下神来,他有些后怕的说道:“将军,这么做……合适么?”

“有什么不合适的。”陆逊瞟了陆岚一眼:“这么重要的消息,大王不派是仪或者胡综来,却派这样一个佞臣来,说明他已经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他胡闹,难道我也要跟着他胡闹?”

陆岚若有所思,他打量着陆逊,觉得陆逊与往常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