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最巫老司机-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到处都是茶馆,里面宾客盈门,摆着龙门阵,一壶茶就足够从中午一直吹到傍晚。

    不得不承认,老花眼光毒,这种地方正适合打探消息。

    找了家最大的茶馆走进去,喧嚣扑面而来,人们围着桌子喝茶吹牛,高谈阔论,人声鼎沸。丁晓聪他们那儿也有茶馆,可顾客很少,并且很安静,这阵势有点把他们吓住了。

    立刻就有跑堂的上来,领着他们七拐八绕,总算找到了一张空位,四人心惊胆战坐了下来。

    四望过去,满耳都是不同嗓音的川话,完全听不懂大伙儿在说什么,就连花红英这个根在西川的人也一脸懵逼。

    “花大叔,你出的主意,你可得自己去打听。”三个少年噤若寒蝉,立刻异口同声推卸责任。

    花红英倒也自觉,领着三个小伢子,这与人沟通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在了自己头上,“你们等着,我这就去打探一番。”

    老花如同要上场的角斗士,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起身离坐融入了群聊的浪潮中。

    丁晓聪心中一动,掏出手机打开QQ,进入了东北三花教总群,那里面奇人多,他领教过,想看看在群里能不能问出结果。

    两个女孩子早就久仰这个群的大名,连忙围过来,三个人同坐一张条凳,夹着丁晓聪看他聊天。

    “有没有人知道巫姑在哪里?”

    群里面依旧一片闹腾,他这条没头没尾的消息发过去,瞬间安静。接下来就是信息大爆炸,一条条往上翻,看得人眼花缭乱,只可惜没有一条是和巫姑有关的。

    看着满眼的小鲜肉,米神弟子、帮主她侄儿,三个人傻了眼,面面相觑。

    好在紧随其后,帮主强势清屏,柳银花出来发言了,“都给我闭嘴!”

    这下所有人闭嘴,群里一片安静。

    柳银花紧接着发过来一条消息——亲侄儿你现在在哪里?

    丁晓聪一点不尴尬,大大方方报出了自己的位置。

    经过了一段沉默后,柳银花发言:帮里有哪些人现在在西川?

    立刻又是一阵刷屏,足足有上百人表示正在西川或者本身就是西川人。三花教虽然根在东北,不过收门人可不仅限于东三省,另外这些人全世界到处跑,散落在哪儿的都有。

    作为东北最大的帮,据说三花教连正式带挂名的弟子有几十万,这么大的基数,在西川有千儿八百人毫不奇怪。

    又过了一会,柳银花发上来一串号码,“我新建了个群,所有在西川的人、还有没加群的弟子,包括我侄儿全都加进去,咱们过去说话。”

    有个霸道无双的姨娘就是好,丁晓聪连忙加群,不光是他,就连郭芸香和姜白都掏出手机加了进去,一股脑全被接受了。

    进去一看,好家伙,这么一会功夫,群里就已经有三百多了,并且仍不断有人在申请加入。

    柳银花将丁晓聪提升为群管理后,开始说话了,“寻找巫姑的事情,姨娘我帮不了你,群里在西川的人立刻着手调查,尽快拿出结果来。然后……凡是加群的人,全都听我侄儿指挥,有事谁都不许偷懒,赶紧过去帮忙!”

    又是一阵刷屏,不是“明白”就是“收到”,三个少年目瞪口呆。原本远离家乡,做事情寸步难行,现在倒好,瞬间就有了这么多人帮忙,这位柳银花姨娘的号召力实在是太吓人了!

    接下来,群里就开始了讨论,各条信息、各种传说都被提了出来,真真假假林林总总,海量的信息摆在了大家面前,只不过要抽丝剥茧分析出头绪来,可不是简单的事。

    就在这时,身旁传来花红英爽朗的声音,“你们看我遇到了谁?”

    三人回头看,花红英一步闪开,露出一名婉约微笑的女子,袅袅娜娜,赫然竟是九幺!

    与当初那个泼辣的川妹子不同,九幺今天穿着一身蓝色的裙子,一头长发披散,神情未语先羞,好像一个熟透了的水蜜桃,看得大伙儿目瞪口呆。

    “我说……姐姐,转性了?”丁晓聪吞了口唾沫问。

    装的再好,一开口就露馅了,九幺架子一松,先给了丁晓聪一拳,小嘴立刻连珠炮般蹦出来一长串话,“你个瓜娃子,喊你们来巫中找我耍儿,搞到现在才来!”

    看见她恢复常态,大伙儿立刻觉得舒服多了。

    任由九幺抱怨,丁晓聪问花红英,“你就没探听出点消息来?”

    花红英得意大笑,“你们可知道九幺的全名?她姓巫——巫九幺!”


………………………………

第六十六章:他乡遇故旧

    “巫……九幺?”丁晓聪愣住了。

    “嗳!”九幺脆蹦蹦答应一声,笑着说:“我家是正宗姓‘巫’地,祖居在巫寨,家里老人说,我们都四巫姑娘娘的后代,你们要见娘娘?找我就对了!”

    三个小青年越听眼睛越亮,高兴得跳了起来,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巫姑的后人现身了!

    “快快快!赶快给我说说,巫姑娘娘到底在哪里?”丁晓聪连忙拉过九幺,将她按坐在了桌子边。

    “哗啦啦”一阵,四个人整齐划一围着桌子坐下,满怀期待看着九幺。

    众人热切的目光中,九幺毫不怯场,清了清嗓子,开始说起他们这一脉巫家的过往。

    在这茫茫巫山中,有着天下奇险的群山,山中有许多近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巫寨就是其中之一。据村子里故老相传,他们这一支,是当年巫姑的后代,由于那时还是母系社会,连姓都没有,后来,这些人就以“巫”为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寨子里的人说,这座不起眼的小寨已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雨,一支延续至今,直到十几年前才搬进了巫中县城里。

    “五千多年的寨子!”几人全都傻眼啦,这该不会是吹牛吧?

    九幺被人打断,没好气地白了四人一眼,“说了你们又不信,那还问我做什么?拉倒!”

    看见人家生气了,四人连忙好一番安慰,总算给哄舒坦了。

    “那村子,我小时候住了好几年。”九幺又开始娓娓叙述起来。

    巫寨位于一座山腰上,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自然也没法种庄稼,村里的收入只有一项——巫盐。

    从远古时代开始,盐就是最重要的商品,不可或缺。

    海水虽然能晒出盐,但是那种盐人是不能吃的,一般老百姓食用的是井盐,也就是盐井水蒸出来的盐,其实巫山的巫盐,严格说起来也属于这一类。只不过这里的巫盐是山中的盐卤水蒸出来的,并且是用的远古方法,品质极佳,还有许多特殊功效。

    在古代,盐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一直是由管家掌控的。不过有官就有私,历朝历代私盐屡禁不绝,而这巫寨,就是靠生产私盐,过得颇为滋润。

    这玩意可是暴利!

    不过到了近代后,盐的规模化生产被推广开,古法制出来的巫盐渐渐失去了市场,巫寨渐渐破败,到了十几年前终于难以支撑,全寨子集体从高山上搬了下来,进入城市混居,分散在了各处。

    “那里每家每户都供奉娘娘,而且,据说娘娘就住在那座山里。”说到这,九幺压低了嗓音,神神秘秘说:“我们原来在寨子里的时候,每年三月三要请娘娘的,我跟你们说,我小时候就当过娘娘!”

    “你?巫姑娘娘?”郭芸香不明所以。

    九幺神情难得严肃起来,摇了摇头说:“我也说不清,不过知道怎么做。”

    到此,四个人都沉思了起来。

    九幺莫名其妙打量了一圈四人,“你们干撒子?打哑谜啊?”

    四个人一惊,同时醒过神,交换了个眼色。

    又轮到花红英上场了,他摆出一副温和的长者姿态,微笑问道:“幺妹儿,你这段时间可有事?”

    提到这事,九幺脸色黯然,“凤凰号没了,我还在家里等公司的安排哦,闲的腰疼了。”

    一听人家姑娘在家里没事干,大家伙儿脸色一喜,有门儿!

    “那……能不能请幺妹儿陪我们去一趟老寨子?我们可以出这个数的报酬!”花红英说到这顿了顿,伸出一只手张开五指晃了晃。

    九幺脸色一喜,失声惊呼:“五千!”

    “五万!”丁晓聪斩钉截铁结果话头,然后指向花红英,“这钱他出……”

    花红英脸色立刻一苦,哀怨的看了丁晓聪一眼。

    …………

    翌日,清晨,巫中县长途汽车站。

    丁晓聪一行四人背着登山包,站在汽车出入口焦急等待着,已经八点整了,九幺还没有来。

    “来了来了!”一直伸着脖子张望的郭芸香一喜,指着来路喊道。

    只见那边的街上,九幺穿着一身蓝布短衣裤,穿着布鞋,还打着绑腿,背着个大帆布包跑了过来,脸蛋都跑得通红,看来是一路赶过来的。

    她这身打扮在别处可能有些怪异,不过在巫山里很常见,典型的山民打扮,街上经常能看见。还别说,泼辣的九幺穿成这样,别有一番山妹子的韵味,一大一小两个男人眼睛都看直了。

    就在丁晓聪出神的时候,身后有人用略带碴子味的嗓音轻轻喊了一声,“大哥?”

    出门在外,男人喊大姐,女人喊大哥,这是跑码头人的习惯,丁晓聪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回头看,惊得差点跳了起来。

    来人是个少年,看上去比丁晓聪他们仨还要稍微小一些,瘦瘦小小的,皮肤有点黑,穿着一身中规中矩的深色立领装,背后背着旅人常见的大旅行袋。这位,赫然竟是丁晓聪曾经资助过的算命少年——刘文彩。

    当时在打铜巷的时候,刘文彩以一手算命的绝技把丁晓聪震得不轻,惊为天人,没想到,竟然在这几千里外的巫山深处又碰头了,这真是……太巧了!

    刘文彩看清果然是丁晓聪后,露出一口白牙,爽朗笑了,抱拳道:“我早起预感到会遇见故人,没想到啊,竟然会是大哥您!”

    他乡遇故人,丁晓聪也是大喜啊,连忙抓住了刘文彩的手,上上下下打量起来。

    小伙子长高了一些,不过似乎更瘦了,这一路上,他肯定吃了不少苦,脸上带着洗不掉的风尘。现在的少年,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问家里要零花钱,而他却已经凭自己的本事走完了大半个中国。

    从东北到海南,又从海南来到这巫山,何止万里之遥,真不敢相信他是怎么孤身一人走过来的!


………………………………

第六十七章:命中遇水

    听见二人的谈话,其他四人这时候也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全都瞠目结舌,这个少年……他竟然在做这样的事情,寻常人想都不敢想!

    “你……家里大人能放心?”九幺迟疑问,这实在超乎想象了。

    刘文彩人虽小,举止却颇为得体,闻言他笑着一抱拳,“这是我家里的传统习俗,诸位不用惊奇。”

    这真是……奇人家族啊!

    既然是人家里的习俗,那大家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叮嘱他一路上千万要小心,特别是提防坏人。

    刘文彩一一谢过,转向丁晓聪正色道:“大哥,我看你眉间郁结,似是遇到了为难事,今日一别还不知何时能再相见,小弟就为你算一卦吧。”

    丁晓聪吃了一惊,连忙阻拦,他知道这刘文彩算术独特,虽然神准无比,可却是用生命力为代价的。

    刘文彩笑着摆了摆手,道:“不妨事的,只是随便算下,用不了两个时辰,不算这一卦,小弟心中不安呐。”

    唯有丁晓聪才知道,他这“用不了两个时辰是什么意思”,虽不忍,可见他一意孤行,也只得作罢。

    算命大家都见过,特别是几位法师,那些道道都懂得很。一般来说,算命的诀窍不再算,而是“望闻问切”四样,说白了就是察言观色,从细微处做出判断。不过敢算到法师们头上,这年轻人自有过人之处,他的手法也和一般算命的完全不一样。

    众人的注视中,刘文彩将背包放下,从里面掏出几样物件,然后就地坐了下来。看见他算卦的用具,几位面面相觑,全都怔住了。

    这几样东西分别是:一支蜡烛,一个小碗,一瓶矿泉水,外加一个乌龟壳。

    “龟卜照烛!”花红英倒抽一口凉气,“这是上古法门,西周后就失传了,怎么会!”

    自原始时代起,古人就开始用龟卜的方法来推断命理运势,严格来说,这也属于巫术的分支。后来巫术近乎消亡,这法子也就失传了,没想到,一位现代少年竟然又操起了这法子。

    “年轻人,这个东西你玩得转不?”花红英指着那个乌龟壳问。

    丁晓聪连忙把他拦下,使了个眼色,刘文彩的相命术他亲眼见过,丝毫不怀疑。

    坐在地上,刘文彩一扫青涩,神情庄严,仿佛一位虔诚的巫觋,正在卜天问卦。他先是倒满了一碗水,然后点燃蜡烛,将龟板一端递给丁晓聪,让他端着在蜡烛火上慢慢炙烤。

    两人各自捏着一头,共同托住了龟板。

    看见刘文彩庄严的神色,丁晓聪心中苦笑,这少年实在是太朴实了,连骗人都不会,就冲他这架势,这一卦问下来,损失的阳寿绝对不止两个时辰。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已经开始了,唯有继续下去。

    “将你的心神全部集中在龟板纹路上,不要有杂念。”刘文彩轻声叮嘱。

    丁晓聪明白他的意思,这应该是一种牵引命魂之术,利用人的灵魂来问卦,只是具体的原理旁人是搞不清楚的。

    依言,他闭上眼睛,将心神完全沉浸在了龟板上。

    在巫眼中,能清晰看见龟壳上的纹路,蜡烛温度引起的阴阳传递很明显,蜿蜒伸展,复杂难解。

    所谓河图洛书,其实都是神话传说,八卦的由来,就是龟卜术,这里面的奥妙,常人穷其一生也难触及皮毛。

    纹路还在延伸,渐渐地,丁晓聪产生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似乎这看似毫无章法的裂纹能吸引人的心神,他的灵魂竟然有了不稳的迹象。

    龟甲透着烛光,在视线中越来越大,等丁晓聪意识到反常后,视线几乎已经顶在了龟板上。下一刻,他的眼前一黑,瞬间失去了意识。

    也就是极短的时间,周围的惊呼声惊醒了丁晓聪,他茫然睁开眼,发现自己仰倒在了花红英怀里,三位女人满脸紧张蹲下来看着自己。

    “我不要紧。”丁晓聪连忙摆了摆手,心头骇然,这看上去普普通通的一块乌龟壳,竟然会有这样大的能量!

    他刚才灵魂离体了,与在地下看见巫咸大神时一模一样!

    问题是,一个是上古大神,一个不过是当代少年,并且毫无法力,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向对面,刘文彩已经停止了炙烤,面色庄重仔细看了会龟板后,将其轻轻放在了小碗上,龟板凸起的部分浸泡在了清水里。

    水里立刻起了变化,常人看不见,丁晓聪的巫眼却能看得清清楚楚。一层阳气浮在了水面上,呈现出一个古怪的图形,随即就被水里自带的阴气中和,消失不见。

    “大哥。”刘文彩抬起头看向丁晓聪,面色显得有些疲惫。

    仔细想了想后,刘文彩不确定地说:“我只从你的命里看见了水,却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走南闯北,这样奇怪的命相我却还是头一次遇见。”

    众人茫然,不过刘文彩都看不明白,他们又哪里能懂?

    “小弟,真是惭愧啊。”刘文彩摇头苦笑,神情有些颓废。

    看得出来,刘文彩已经尽力了,至于算出来的结果这么模糊,丁晓聪想,可能是和自己这一趟的目的有关。一行人要找的可是巫山神女,凡人算上古大神,可能真的超出了能力范围。

    站起身,丁晓聪把刘文彩拉起来,拍了拍他肩膀安慰道:“能有所得,已经很不容易了,不必苛求太多。”

    “嗯。”刘文彩点了点头,随即又笑了起来,“只怕,大哥你们几位都不是凡人,文彩功力不足,算不出来也正常,待来日有所成就后,再替大哥好好算一卦吧。”

    原来,刘文彩一直记着丁晓聪资助的事情,想要报答。

    丁晓聪亲亲热热揽过刘文彩的肩膀,朗声道:“本来命运有定数,算不算都一样,没多大意思,以后你也不必总是挂念这事,那点资助根本就不算什么的。”

    说话间,一辆大巴开出了车站,司机从车窗探出头问:“马刀岭,走不走?”


………………………………

第六十八章:落岩

    “走走走!我们去青涧溪。”九幺连忙招呼司机等等,转向众人招手:“快走啦,一天就一班车。”

    当下,五人告别了刘文彩,匆匆忙忙上了大巴,各找座位。

    汽车开动,透过车窗看,刘文彩一直对着他们挥手告别,直到再也看不见……

    “小葱,你刚才怎么又昏过去了?”郭芸香紧挨着丁晓聪,紧张问,算起来,这是丁晓聪最近第二次晕倒了。

    丁晓聪摇了摇头,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按说,以他现在的法力,根本没可能灵魂出窍,这是师尊那个级别的大巫才能做到的事情。不过对于鬼巫来说,这并不是坏事,出窍的灵魂,才能真正发挥灵魂的作用。

    “那是因为我厉害了!”丁晓聪笑着调侃道。

    “却!”郭芸香白了他一眼,习惯性斗嘴,神情中却依然有一丝担忧。

    他们俩身后坐着的是姜白和九幺,姜白性子很爱静,怀里抱着幽瞳默默看着窗外,九幺却是典型的川妹子性格,叽叽喳喳一刻不得停。

    “姜妹妹,我跟你说,我真的当过巫姑娘娘!”人家不说她说,九幺拉着姜白辩解道。

    姜白还以个浅笑。

    “你们姐弟俩,为什么一个姓姜一个姓丁?”看见姜白转过来,九幺更起劲了。

    姜白被问得一怔,这个话题和前一个话题有联系吗?

    她显然还是低估了九幺,接下来,更离谱的话出来了。

    不知想到了什么,九幺忽然“噗嗤”一笑,“你们这帮人肯定都是一家子,名字都……有姜白、小葱、芸豆,还有红花,全是佐料啊!”

    姜白被她说得打了个冷战。

    丁晓聪和郭芸香在前排座上偷笑,花红英在后排座上脸都青了,“是花红,不是红花,钱的意思!”

    一路闹喳喳,汽车开出了巫中县,再次进入了连绵群山。

    广义上来说,西起金川,北至星宿海,东到神农架,南接川中平原,这一带连绵的山区,都算作是巫山,其范围,比很多号称大国的国家都要大。

    自打凤凰号出事后,一行四名法师就一直在巫山中穿梭,到现在连边都还没摸到。不过,这次他们却走了回头路,青涧溪距离青龙渚,直线距离只有约百公里。

    大巴在山里兜兜转转,一直到了下午两点出头,在一条小溪边停了下来,这就是青涧溪。

    五人早就坐的腰酸腿疼了,忙不迭冲下了车,站在路边狠狠伸懒腰,终于舒坦了。

    汽车开走,大家伙儿四处望,傻眼了,这里到处都是山,云遮雾绕,却连一户人家都看不到。

    “听说,那些做私盐的人住的地方,旁人根本就找不到,还真是啊。”花红英感叹道,他虽然老家就是巫山的,可却没接触过做私盐这一行的人。

    在古代,对于盐管控的极其严格,做私盐和贩卖,被抓到是要杀头的!

    贩卖的人可以和官家捉迷藏,制盐的人却不行,必须得有固定的盐井和作坊,就只能选择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

    九幺爽朗一笑,“那是当然,也就是我带着你们,要不然你们转一年也找不到。”

    青涧溪现在是枯水时节,水量很小,等到涨水是,水量会大出好几倍,完全可以行船,巫寨的巫盐,只有在涨水季节才能运出来。这样的方式,恰好阻止了官家进山,也算是一种防护措施,就算你知道里面有人在制私盐,大部队却进不去。

    找到巫寨,第一步就是沿着青涧溪往上游走。

    五人在路边稍作休息后,就背着行李上路,沿着小溪边的浅滩一路向上,隐没入了群山中。

    路越走越难,山林越走越深,抬头看云遮雾绕,四周围林障茂密,视线不过十几米,如果不是有一条小溪指路,只怕连九幺都会迷路。

    从下午一直走到天黑,九幺看了看小溪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咱们转向西,走直线,半里路后就到了。”

    果然如她所言,离开溪边进入森林后,一条若隐若现的林间小路出现。由于寨子里的人全搬走了,这条路已经十几年没人走过,满是荒草,若不是仔细看,根本就发现不了。

    当年的人,就是通过这条小路,将一包包巫盐运到溪边,再走水路扩散到全国各地。

    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遍生着常绿阔叶,遮天蔽日,不过比热带雨林要凉爽干燥一些,走起来倒也舒爽。

    没一会后,前方出现了一处悬崖绝壁,崖底有一座破败的小木屋,看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