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但为君故-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本事你也生个熊孩子啊!有本事你也来,我让我儿子揍死你儿子!”
“去去去,我要个女儿,生的最好如花似玉,然后让你儿子神魂颠倒,我就是不把她嫁给你儿子,气死你儿子。”郭奕挑眉看着曹丕挑衅。
曹丕感慨,自己幸亏随手没携带管制刀具,要不早就手起刀落了……。
“怎么,生气?”郭奕看了半天没话说的对方,问道。
还等不及曹丕回答,就看见郭奕迈着步子绕到曹丕身后瞧了瞧乳娘怀里的曹叡。曹丕警惕的盯着郭奕生怕他又冷不丁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做出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哟——这孩子还挺可爱,”是赞美的话,曹丕听了后不禁松了口气。却不想对方笑眯眯的继续说“就是不太像你,有点像袁熙。”
“郭奕你给我过来我绝对不砍死你啊啊啊!!”
据说那天曹丕府内一片大乱,仆从们只看见他们刚刚当上老爹的曹公子拿着剑嗷嗷乱喊着追杀一个年轻的士人,一时之间鸡飞狗跳。
后有路人言,混乱之中仿佛听见曹家公子咆哮:“老爹这到底是世交还是孽缘啊啊啊!”
大概,
是孽缘吧。
'乱侃科普'曹丕夫人甄姬曾经是袁熙的妻子,建安九年攻破邺城,曹丕纳甄氏。建安十年,甄氏诞下一子,曹叡。黄初元年,曹丕登基为帝,只是迟迟不立太子。直到曹丕病重时弥留之际才立曹叡为太子,其中种种源渊无从知晓。
作者有话要说: 熊孩子番外写的自己也很开心。←我才不告诉你们番外纯属是为了凑字数(滚
自己写着写着,突然萌上丕奕了怎么办…我可是丕司马党,感觉分分钟叛变了orz
有没有人看出来快结局了0w0,是啊,快结局了,会有一个HE哟,你猜我怎么把注定的BE变HE←'滚
文中转眼十年,文外转眼二十个章节。
感谢一直辛苦追着文读者,我这么差劲的坑品你们还没放弃我,我爱你们。为了你们一个点头,我也是生死不惧。'←滚
☆、建安十一年
人生中的每一天都是不平凡的,或许没有必要单独将哪一年称作不平凡,只是建安十一年确实称得上,不平凡的一年。
建安十一年,梁习接受委任,以别部司马领并州刺史,从此拉开曹魏能臣时代的帷幕。
与此同时,曹操攻打袁氏余部高干,擂响了北方战鼓。
因多年来谙熟笼络人才之策,曹操帐下可谓是人才济济,诡谋巧计,很快生擒高干,击垮残部。
并州之前是袁绍外甥高干的统治范围,临近北狄,胡汉杂处,人心不附。而且与日后魏国五都中的洛阳、邺城距离颇近,并州虽偏僻,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梁习到任之后恩威并施,坦诚之外杂以阴谋诡计。本地强宗豪族,在梁习的攻势下很快就被摆平。是时梁习、杜袭、田豫、牵招诸人先后在北,皆为当世名臣。
而此时,因为季节更替身体不适而没有随军出战的郭嘉,在邺城也是收到了一封来自曹操的信件。
信里几句寒暄,而后附上了一首诗。郭嘉看了看不禁想笑,在他看来,曹操这样的举动这就像一个小孩子得到了好玩具后,迫不及待给小伙伴们沾沾自喜的炫耀一样。
诗云: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郭嘉左右翻看了两遍,抚摸了字迹。
看着诗中所言,怕是路途艰苦。郭嘉有些担心,不过十年来的相处,他也知道曹操从来都是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这点风雪还阻挡不了他的笑容。仿佛一闭眼就可以看见在风雪咆哮见,曹操骑在马上哼着《东山》的模样。
说来这个诗经里的《东山》,这也是郭嘉所喜欢的诗篇。郭嘉闲的时候常常看看诗经,摇头晃脑的哼唱几句,大约是曹操在一边看得久了,也就学了那么几句,时不时下意识的哼起来。每次见曹操煞有介事的跑着调的时候,郭嘉都忍不住自己脸上的笑容。那个人却依旧是严肃认真的哼唱着,跑着调……
曹操回城后第一个看见的是郭嘉的大夫,老人家焦急的模样,似乎是等了很久。
“怎么样,好些了?”征途疲倦,曹操还来不及脱下铠甲就急急询问。
老大夫摇摇头,沉默无言。
曹操亦沉默,一路上他都在期待一句话,却终究等不到。也或许在远远看见老大夫紧锁的眉头的时候,他就意识到了,只是他当时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老大夫的皱眉只是自己的错觉。如今,老大夫的沉默让他再也难自欺欺人。
郭嘉的病很重。
老大夫接手后才发现这病已经是患了许久,郭嘉一直在刻意隐瞒,才没有引起曹操注意。然而郭嘉常年操劳,又是生活糜烂无规律,本来就不合适养病,加上身体本就虚,一时之间气血紊乱,怕是难以治疗。
曹操问及有几分把握治愈,老大夫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话了。曹操抿嘴,长叹一口气。
“那日后郭祭酒问起来……”
“就说是病好些了,三四年调养就可以治愈。”曹操道。
他觉得困倦不堪,近来一连换了三四个大夫去查看,几乎个个回来都是摇头,这样的病他们没见过,也没有把握治愈。每一次听到病情汇报,就仿佛如一双无形的手,一字一句把他的胸口撕裂开,掏出心肺一般。胸口空落落的,仿佛失去了什么。
时下天气寒冷,郭嘉的病向来是到暑热时才严重起来,如今一个冬春交替就把他折磨的要死要活。原先看病的华大夫不在了,曹操给郭嘉换了个陌生模样的大夫,这个大夫倒是好脾气,除了不让他喝酒其他时候总是笑眯眯的。郭嘉每每问起病情,大夫总是回答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让郭嘉摸不到头脑。他看得出分明用的药量越来越大,自己身体上的不适感也越来越严重,为何医生却觉得不是病入膏肓而是在逐渐转好呢。
算了。郭嘉摇头。想这些也没有意义,总归医生说好,那便是好吧。
“今天怎样?”郭嘉看着老大夫老的像树皮一样的手握着笔,一笔一划写了药房,交递给了仆从。
“好些了,好些了。”老大夫连连点头。
“好些了是好多少?”
“……”老大夫愣了愣,迟疑道“要不了两三年功夫就可以痊愈。”
郭嘉淡然点点头,轻言:“但愿如你所言。常言道医者父母心,想来父母也不会欺瞒晚辈后生。”
老大夫有些无措,也不知是心虚还是一时被抬举的过高而惶恐。“哪里那里,想来祭酒大人如此比拟,愚叟哪里担得起。想来您的父母自然不会是常人,愚叟怎堪比较……”
郭嘉收了手笑容,摇头“不不不,嘉的父亲就是个平头百姓,没有出人头地之处,一辈子辛劳或许死后便很快会被人忘记了。嘉的母亲容姿平平,也称不上是才德兼备的贤母。我小时候和荀彧——也就是那个荀令君交好,我常常想啊,如果自己生在他家,那该是有多好。”
老者若有所思,郭嘉见状,便继续自顾自的讲起来。
“门第的低微所带来的糟糕之处,我真是体会干净了。”郭嘉自嘲“父母幸苦凑起来钱供我去书院读书,同窗无不是当地望族。无论我做什么,他们总会找到嘲笑我侮辱我的理由,那时的我,似乎每一天都活在深渊里。可是我知道,我必须读书,要么,一辈子都会坠落在这个无尽的深渊里——像我父亲一样。
他们知道我家门寒酸,常常趁机捣乱,这个我也是习惯。只是那天,我刚刚得了新书,还没来及看便被撕毁了丢到了湖里。我当时在湖边茫然无措,着急的快要哭出来,我知道我家里不比他们,我不可能再得到第二本。我站在湖边觉得头脑里每一寸血肉几乎都在经历爆炸,从一个点蔓延开,扩散到全身心”。
“他们看见我绝望的模样,于是更加开心,嬉笑着说着侮辱我的话,说着说着还附身去捡土块砸我,他们知道我不敢还手——是啊,我的门第哪里敢惹得起他们。我当时闭着眼睛,真有一种一头栽进湖里再也不出来,就那么消失在这个深渊里的冲动。但是我知道我不行。我当时告诉自己,我长大后,要把他们赶尽杀绝。”
那么一瞬间,老大夫看见郭嘉眼中掠过的一丝阴霾。那样的神情,和他往日里所熟识的郭祭酒一点也不相同,像是变了一个人。
“那么那些人……?”老者听得有些骇然,眼前这个在普通人看起来清高的不可一世的军师祭酒曾经竟然如此之潦倒。一字一句说的平淡,却又好像是剥离开血肉,直直的掀开心底埋藏的最深的伤口一样,血淋淋,难以直视。
“效力于袁氏。”郭嘉淡淡的笑道,摇了摇头继续说“其实那天,在他们侮辱我的时候,有一个人站出来,当时我觉得那个人真的好傻好笨,简直不可理喻。他当时突然冲出来,像个小大人一样,拿着一本《论语》对着那些狂徒一本正经说了些之乎者也的话,噗嗤,我当时真的奇怪,世界上怎么有这么傻的人。他们怎么会听呢,到头来不过是连累的他也被土块乱砸了一通。”
“那是?”老者问。
“荀令君,荀彧。”郭嘉笑“我从小就不明白他的思维,到现在也是。”
老者继续沉默,一副若有所思。
郭嘉侧头看了看对方的神情,问“大夫您在想什么?”
“……大人,抱歉,胡思乱想,说出来也是冒犯。”
“无妨。”郭嘉笑。
“…真是冒犯了。愚叟听着大人的话,不禁想起来自己的儿子,他和你很像,都很好强。老叟也是没出息,没给他一个好的门第,他不甘于此,打小就出奇刻苦,看得我是心疼。”
“后来呢。”
老者蠕动了蠕动干裂的嘴唇,摇头道:“后来?后来被一伙人拉去当兵了,他是不愿意的。他说他会很快回来,还开玩笑说着什么回来了想吃我猎的鸽子肉。”
郭嘉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沉默无言。
“现在啊,他走了差不多四十年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忘了鸽子肉的味道……。”老者低了低头,眼眶微微泛红。“也可能早都死掉了吧,不知道尸体被丢到了什么地方去了。”
郭嘉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只是莫名有些惭愧感。他开始有些理解自己眼中愚笨的荀彧,那个人总是厌倦杀伐,或许他才是对的。细细看来,无论是正义还是邪恶,但凡战争都是罪恶的。一个人的死亡对于将领来说真的是一个可以忽略的数据,但是对于那个人而言,则是一生的意义。
史册一笔,多少家破人亡掩盖在冰冷的撇捺之间。
终究有一天,所有的人都会变成白骨的,都会变成那些可以忽略的数据,包括郭嘉自己,和曹操。叱咤风云穷兵黩武到最后,多少天荒地老繁华富贵也不过是黄粱一梦。
郭嘉闭目,如今患病缠绵病床,也是因为杀伐过重的报应吧,毕竟十一年来死在他的计策之下的亡魂他自己也算不清。家国恩仇,到头一场虚无,自己是为了什么?
大概为了曹操。
是啊,为了曹操。为了他,自己可以舍弃太多破坏太多。然而这一切也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倾慕,朝朝暮暮萦绕心头的尽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感。
这一生,到底为何。
纷乱杀伐,最终给他郭奉孝的结局又是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建安十一年了。
距离结局还有一段时间别着急!!!
感谢各位的阅读,新文正在存稿,估计到这篇文最后两章更新的时候新文就可以顺利开坑啦w
谢谢支持!喜欢的话收藏一下作者吧w
我爱你们哟'←滚
☆、建安十二年
建安十二年,曹操的老对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
“怎么看这事?”曹操手指轻敲着木质桌案看了一眼低头沉思的荀彧。
“彧知道主公征讨心切,只是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大抵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的。更何况如果再做远征,刘备必然会挑拨刘表袭击许昌——许昌这城池我们万万丢不得,那时该如何应对?”荀彧不假思索,对答如流。
曹操沉默,荀彧说得不错,先下兵力有限,如果出征难免会造成后方空虚,给了旁边刘备可乘之机。刘备这个人,不可小嘘。万一到时和袁氏前后夹击,恐怕曹操多年经营就要毁于一旦了。
郭嘉瞥眼看了曹操模样,笑了笑,身子向后仰,伸了个懒腰。“瞻前顾后,哪里成得了大事。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昌也无妨,嘉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那就是刘表。”
众人哗然,议论纷纷。郭嘉看着旁人的议论只是有些自得的眯了眯眼,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少顷议论声稍稍少了些,郭嘉一个手撑起身子站了起来,迈着步子徘徊道:
“诸位也是知道,胡人自恃偏远,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郭嘉渡步到了地图卷前,随手指了指荆州区域,那是刘表的地盘。“虽说刘备和刘表是亲戚,而且刘备也是个见识不俗的人。但这个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对手之间相互不信任,那么就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所以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嘉可保证毫无后顾之忧,且可一劳永逸,咳咳…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郭嘉虽然因为被疾病复发折磨的有些面色苍白虚弱,但还是支撑着骄傲的神情,一脸自得的打量着四座,在座无不点头细思。目光瞥到曹操处,看见对方的眼神极其之柔和,除却了敬佩和信服之外,还有一种更浓烈的情感包含其中,不便言说。
只要你一个眼神的肯定,我的爱就全部有意义。
建安十二年,曹操决议举兵远征乌桓。
出征之前,曹操多少还是放心不下郭嘉状态,在家里呆着总是坐立不安,思绪总留在那个人身上。犹豫徘徊许久,终于是拂袖出门。
“喝酒了?”
“没有。”
“喝了。”
“没有。”
“你这小子,倒是欺瞒我上瘾?”曹操站在郭嘉府邸门口无可奈何地看着把酒盏藏在袖子里烂醉如泥的郭嘉。远远隔着郭嘉三五米就闻到了浓烈的酒味,那个家伙却瘫坐在榻上一板一眼的撒着谎。“你都不知道,因为你一天到晚醉酒,一副懒散的样子,陈群往我这塞的弹劾你的文书都够把你埋了,这酒必须戒。”曹操抱怨。
“不戒酒。”
“戒。”
“死也不戒酒。”
“不戒酒就不带你征讨乌桓。”
“戒戒戒!”郭嘉跳起来大喊。
曹操无力扶额。
果然这种好战分子还是有软肋的。
曹操听从郭嘉所言,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入塞为害问题,决定远征乌桓。汉末,辽西、辽东、右北平三郡乌桓结合,是为三郡乌桓。三郡乌桓与袁氏关系一直很好,并屡次侵扰边境,掳掠人口财物。
年五月,曹操亲率大军到达无终。时正雨季,道路积水,史书载:“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
军行进到了易城,一路艰险,加之天气缘故,风霜雨雪,士气稍显低落。郭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为何,他总有一种时间不够用的错觉。
时间,时间怎么会不够用?我郭嘉还年轻的很呢。郭嘉自嘲。
曹操很快也察觉到了郭嘉的焦躁,这是此前从来没有的情况。一向来他都是风轻云淡的模样,这次却显得火急火燎。曹操还在诧异时,郭嘉就有模有样的奉上了一副文书进言。
“奉孝要说什么就直接说好了,何必走这个形式,这么多年来我也不都任着你说。”曹操瞟了一眼书卷上潦草的墨迹,就随手放在了一边。
郭嘉愣了愣,“不知道,最近总有些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似乎再不做就会觉得遗憾…大概是天气太寒冷,远征又苦,人心有些倦怠了。”郭嘉摇头,最近几日的确觉得有一种难说的乏力。“明公,这次嘉要说的恐怕您也猜到了。”
“哪里猜得到你。”曹操笑。
郭嘉抿唇,没有过多的寒暄,直入主题:“主公可知所谓兵贵神速。现在远征,军队负重太多,行进缓慢,被对方有所觉察必然就要做防备。不如让军队抛下重兵,轻兵速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这倒是好,只是如此而来,兵力岂不是……”
“咳咳,明公您不相信嘉?”郭嘉面色有些疲倦的打趣道。
“信,自然相信。”除了你,我又该如此无条件的去相信谁呢。
“那便少问几句吧,嘉咳咳,咳咳…”郭嘉说着,突然附身皱眉捂着嘴咳嗽起来,脸色苍白。曹操上一次见到郭嘉这样的情况,要追溯到十年之前,所以不免有些慌张的过去搀扶,这一扶才发现郭嘉嘴里咳出的粘稠的血污染红了半边衣袖。
曹操大惊失色,郭嘉只是微笑着看着血迹。
郭嘉觉得有些头晕,听不清曹操口中所言,只是模模糊糊看见曹操冲到屋外去叫人,光影重叠,如梦似幻。双耳却听见脑海里有人反复低语:
时间不够了,不够了。
曹操按照郭嘉所言,在设置了一些撤军假象之后,暗中率领一支轻装精兵,在向导田畴(汉魏时期隐士)的带领下曹操大军登徐无山,出卢龙塞,堑山堙谷五百余里,直指乌桓老巢,柳城。当敌军反应过来时,曹操已经领兵到了乌桓的背后。乌桓首领蹋顿和袁尚、袁熙率军仓促应战,这一役,蹋顿被斩,曹军俘虏了20余万人,走投无路的袁尚、袁熙投奔了辽东。
虽然是大喜,可是此时曹操怎么也笑不出来。因为此前急行军的日夜劳苦,加之有些水土不服郭嘉的身体也是愈来愈差,起初还只是咳血,过了些日子几乎日日缠绵病榻。甚至连神智清晰的日子都少了起来。
在平定乌桓之后,曹操就像郭嘉此前所期冀的那样日夜只陪在郭嘉一个人身畔,时不时握着人的手低声自言自语,轻言细语的描绘着从相遇到至今的点点滴滴,如此一叙述,曹操才发现,从建安元年至今,自己生命中点点滴滴竟然都被这个坏小子充斥。喜怒哀乐,丝丝毫毫都被他牵动。同时,不知道为什么,曹操忽然觉得有些害怕,怕仿佛一松手就会失去这个人。
只是如此温存,也丝毫不见感动天地让郭嘉的病情能有些奇迹性的好转。曹操一辈子都不相信鬼神,所以才叱咤风云至今,不计什么报应什么功德,直到郭嘉重病,他才开始不住的在心里祷告鬼神,期盼奇迹。
而此时军队粮草偏偏告急,如此在柳城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劳民伤财,抱怨连天,如此情况之下不得不班师。曹操不是一个平常人,他不能想寻常人一样,顺着自己的性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的肩上还有一个沉重的天下。故而就算他再想陪在郭嘉身边等他康复,也不得以,在几番挣扎下,曹操只好一咬牙,留郭嘉独自在柳城养病,先行带军队班师。
临走之前,曹操一如往日独自坐在郭嘉病榻前。屋内炭火烧的通红,郭嘉的体温还是微微泛冷。面色泛白的郭嘉抬眼看了看曹操一脸悲戚,嘴角努力扯出一个笑容,眯眼笑道:“嘉又没死…咳咳,明公何必这么快像是要开追悼会似得。马上就好了,只要等到夏天,对,咳咳,嘉算得出来,就是这个夏天,嘉又会烂醉如泥的被您责骂啦。”
曹操看见对方这般模样还顾着开玩笑,心里莫名像是吃了定心丸一样,只要是郭祭酒说的话,他曹操自然相信。曹操伸手抚摸了抚摸郭嘉的面颊,附身落下一吻。始终是无言。或许曹操想说的太多,只是一时无法开口。
柳城,留城,留下你在这里好好养病,等到夏天生龙活虎的再回来闹腾,我也算安心。
郭嘉啊,最擅长给人惊喜。曹操如此自言自语,低头微笑。
十一年,你陪我这么久,我或许也该给你一些惊喜了。
曹操稍稍想了想郭嘉到时候的反应,就觉得心里一暖。
只是这时曹操还不能说出来,再等等,再等等,给郭嘉一个惊喜。
谁知道,这一时的沉默,竟成了一世的遗憾。曹操急急的扭身下,或许就不曾看见,在他离去之后,郭嘉脸侧轻轻划过的泪痕。
明公,原谅嘉吧。
你常说嘉看得透天机,是啊,嘉看得透,算得清。只是嘉不曾告诉你,这柳城一别,便是永别。
建安十二年四月末,曹操班师许昌。
同年五月,洧阳侯郭嘉毙于柳城。
作者有话要说: 喂喂喂,看到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