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上比较早的公债了。反对迁都看似简单,其实意义重大。当时的北魏皇朝,特别是上层的鲜卑族贵族,依然保留着传统游牧民族的观念:反正是这里闹灾了就迁到别处去,但是他们忘记了,这时候的北魏已经不是游牧部落,反而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国家政权,都城就是国家的根本,轻易迁都势必引起国家的变乱。如果当时没有崔浩,北魏迁都的事情肯定顺理成章,外加自然灾害严重,到那个时候,北魏很可能发生一场大规模的叛乱,如果是那样的话,后来雄踞中原的北魏鲜卑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暂时度过了自然灾害后,北魏马上又面临着新的考验:此时已经掌握了南方东晋王朝大权的刘裕,发动了对北方后秦政权的进攻。当时的后秦,是北方各政权中比较强大的一支,和北魏唇齿相依,后秦遭到攻击后,立刻向北魏求救,这个时候的北魏也面临着严重问题。北魏的北边,就是著名的柔然游牧民族,此时也在大举进攻北魏。究竟是北上抗击柔然,还是南下救援后秦,北魏朝廷犹豫不定,大家也莫衷一是,这时候的崔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都不救。崔浩认为,如果这个时候北魏贸然进攻刘裕,不但很可能失败,并且北方柔然部落会趁机南下,大肆攻掠北魏州县;但如果北上抗击柔然,刘裕很可能掉过头来攻打北魏。所以北魏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借道给刘裕,让他进入关中平原与后秦决战,然后无论胜败,他都会元气大伤,到时候只要断掉刘裕的归路,刘裕的北伐军必定会全军覆没,而遭到重创的后秦,也从此无力和北魏抗衡,关中平原也注定会落到北魏之手。崔浩极力劝说北魏明元帝听从他的主张,甚至说这是“一劳永逸定南北”之计。崔浩的这个计谋,就是三十六计中的“隔岸观火”,如果照他的计谋,刘裕和后秦会相继被北魏消灭,而东晋政权也会因此元气大伤,如果那样的话,不要说北方的统一,就是天下一统,也很可能会在北魏明元帝手中完成。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明元帝并没有听从崔浩的建议,他认为崔浩这个建议太不切实际,因此自作主张,答应了后秦的求救,发兵攻打刘裕。事实果然如崔浩所料,北魏军队遭到刘裕的截杀,被刘裕的重装弩外加战车打得溃不成军,伤亡3万多人,而柔然也趁机南下,北魏抵抗柔然的六镇,被掳掠了5万多人口,伤亡极其惨重。北魏多年以来积攒下来的家底,在这场动荡中差点一次性赔光。幸亏崔浩提出建议,要北魏坚壁清野,修筑堡垒,牵制刘裕的进攻,这才让刘裕没有趁机反戈一击,否则的话,刘裕做到的,就不仅仅是平灭后秦,而是吞并整个北方了。

  崔浩的“隔岸观火”之计虽然没有奏效,但却让他继续得到了北魏明元帝的信任。或许是为了回报崔浩,北魏明元帝还给了崔浩另一个职务:太傅,也就是太子拓跋焘的老师。这个职务非同小可,这就意味着崔浩不但得到了北魏明元帝的信任,将来还可能成为下一任皇帝的重臣,在当时的北魏朝廷里,这样的身份,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对于拓跋焘,崔浩耐心培养,他对拓跋焘最大的影响,就是为拓跋焘讲习中国的各种兵法,很快他发现,拓跋焘军事上的领悟力非常强,这也让崔浩感到了不安。在北魏另一个汉臣卢度世的笔记里,说崔浩在成为拓跋焘老师后,曾经忧虑地对身边的子女说,太子如此喜爱征战,将来很可能是一个暴君,我们家族子孙的灾难很可能要发生了。事实证明,他说对了,只是家族的灾难,没有发生在他子孙的身上,而是发生在了他自己的身上。

  这时候的崔浩,正在他人生里最得宠的时候,公元423年,拓跋嗣去世后,拓跋焘即位,即历史上著名的北魏太武帝。这个时候的北魏,经过拓跋嗣在位期间常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大大增强,而当时的中国北方,原本强悍的后秦已经亡国,和北魏有世仇的夏国也已经衰落,有能力统一北方的,就只有北魏王朝了。但是在统一的路线图上,北魏面临一个很纠结的选择。究竟是先打北方的柔然汗国,还是先灭掉一直威胁北魏的夏国。在多数大臣的眼里,灭掉夏国是必须的,因为夏国有丰富的物产,如果得到夏国,就能够补充北魏的实力,而柔然居住在草原地区,素来贫困,且他们以骑兵作战为主,来去迅捷,根本不容易消灭,劳师远征的话,很可能劳而无功。关键时刻,又是崔浩唱反调,他坚持认为,必须首先消灭掉柔然,否则统一北方无从谈起。因为长年以来,柔然对北魏的政策就是“远交近攻”,如果北魏攻打夏国,柔然势必会从背面袭击北魏,那样的话,灭掉夏国是不可能的,所以攻打柔然,就是要解除北魏统一北方的后顾之忧,这一次拓跋焘听从了崔浩的决定。大军出发前,南朝刘宋政权突然屯兵边境,大有进军北方的姿态,此事又一次引起了朝臣的恐慌,崔浩却自信地断定,刘宋绝对不会北进,他只是虚张声势,防备北魏南侵而已。事实证明,崔浩还是对的,在攻打柔然之前,崔浩给拓跋焘上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八个字,成为拓跋焘攻打柔然的座右铭,结果这一战,柔然几乎全军覆没,之后几十年里,一度无法威胁北魏。北魏的政权,也就这样稳固下来了。

  公元450年之前,三朝元老的崔浩,屡屡在北魏最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献计献策,在北魏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他都能以超凡的眼光找到最正确的道路。公元439年,随着最后一个北方割据政权北凉被平定,拓跋焘终于完成了他的祖先没有完成的大业——统一北方。居功至伟的崔浩,也得到了他的宠信。对崔浩,拓跋焘一度信任到了极点,比如他曾对崔浩说:我这个人脾气不好,有时候可能当面不会同意你的意见,但只要你说的对,事后我只要冷静下来,就一定会听从的。在他剿灭柔然之后,面对柔然的俘虏,他指着崔浩对他们说:“你们别看这个人文弱不堪,他却能顶上你们的千军万马。”这个时期,对崔浩的荣宠,在当时北魏的汉人中,可以说无出其右。

  但老话说得好,否极泰来,政治上也不例外。精于谋国的崔浩,也是一个拙于谋身的人,这时期拓跋鲜卑内部,反对汉化改革的声音依然很大。毕竟早年拓跋鲜卑的几代帝王,都是死在守旧派手里,拓跋焘是个狠人,下面的官员自然不敢反对,可对崔浩就不一样了,他已经成为整个拓跋鲜卑守旧派的眼中钉肉中刺,时刻想着除之而后快,不止为了除掉崔浩,更要通过除掉崔浩,打击北魏朝廷的整个汉人势力。在这样的局面下,崔浩越受宠,他的处境其实也就越危险,晚年的崔浩,对这种事情的反应,几乎到了迟钝的地步。这期间他还干了几件惹众怒的事情,一是他撺掇魏太武帝灭佛,这是因为他本人笃信道教,而且认为佛教寺院势力增长,会成为国家经济的累赘,但当时佛教已经在中国广泛传播,不但百姓里信徒众多,许多士大夫也是虔诚的佛教徒,崔浩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把原本和他是一个战线的许多汉族官员也得罪了,而那些在灭佛中被剥夺了财产的贵族们,更是对他恨之入骨。另一个得罪人的事,就是崔浩要求按照南朝的规矩,区别士庶的地位,其实这一条本身,守旧派官员们起先并不太反对,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贵族,区别地位,更可以让他们凌驾在士大夫之上,但是崔浩主张把北方的世家大族,抬高到和鲜卑贵族同等的地位上,这等于得罪了大部分鲜卑贵族,这样一来,崔浩的祸事也就不远了。

  崔浩招祸的直接导火索,就是著名的《修史》事件。公元439年开始,崔浩受命修订北魏的国史,这个工作他完成得很出色,但这时期建树颇多的崔浩,已经变得飘飘然了,修史成功之后,他身边的谋士建议他把他的著作雕刻在石碑上,来彰显自己的功绩,崔浩不假思索地同意了。但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引起了整个鲜卑政权内部的暴怒。因为拓跋鲜卑早期是个游牧民族,非常的落后,那一段历史对于鲜卑贵族来说是不堪回首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更让他们觉得耻辱。本身崔浩就建议用寒门和士族来区别身份,这么一修史,再一曝光,原本是正统的北魏,一下子就成了世人眼中的野蛮民族。这件事情引起了鲜卑贵族们的愤怒,纷纷斥责崔浩的罪过。结果,一向对崔浩言听计从的魏太武帝拓跋焘,这下子也翻了脸,立刻把崔浩下牢狱,这还不算完,更大肆诛杀无辜,凡是参与修历史的,以及崔浩的亲人好友,统统不放过。这场“国史案”在当时中国北方引发了强烈震荡,崔浩的家族,即著名的河北崔家,被整族杀戮,与崔家有亲戚关系的卢家等家族,也纷纷被杀,寒门知识分子中也有多人连坐。魏太武帝拓跋焘自己说,如果不是太子劝阻,他还要杀几千人。即使如此,整个北方的士族,在这场风波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击。

  崔浩的死,是非常屈辱的,那是公元450年的盛夏,他被囚车押上法场,一路上鲜卑士兵不断往他身上撒尿,一个功勋卓著的名臣,就这样含冤被害。关于他的死,当然不是简单的“修史”,而是当时北方世家大族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所致。魏太武帝事后也搞平衡,赦免了许多参与此事的汉族知识分子,主要是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在崔浩死后40年,进行汉化改革的魏孝文帝拓跋宏,用“国姓”和“郡姓”来区别身份,划分等级,崔浩梦寐以求的抬高北方世家大族,让北方世家大族拥有和鲜卑贵族平等权力的梦想,就这样实现了。

  至于流传很广的崔浩是卧底的说法,好多人依据的论据,就是魏太武帝每次要攻打南朝的时候,崔浩都拼命阻止,相反一直撺掇魏太武帝去攻打北方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所以有人就认为,崔浩这是真心为南朝着想。事实上从当时局面看,先北后南,是一个深谋远虑的抉择,忠心耿耿的崔浩,最终还是为了帮北魏完成统一大业,至于所谓的潜伏,也只能说是一个传说了。


  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

  很多年前,CCTV6播放的某部电视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仰慕中国“四大发明”的美国女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不慎拜了一个半瓶子醋的“砖家”为师。相处期间,女孩很天真无邪地把所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事情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叫“砖家”张口结舌。某日女孩又发奇问:“中国人在发明印刷术以前,那么多的书,都是怎么弄出来的?”“砖家”答:“这都不知道?当然是一笔又一笔地抄出来的。”女孩闻言惊呼:“哇,这么多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出来,好了不起哦!”“砖家”气骂道:“真没见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都大惊小怪。”

  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上,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我们就会发现,“没见识”的反而是那位“砖家”,在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一笔一笔抄出一本书来,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后世,都绝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负责抄书的人,更是一群对印刷术发明前整个中国文化的演变极其重要的人,其意义绝不限于抄书写书这一方面,更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艺术的多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是了不起的小人物。

  这些了不起的小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佣。

  所谓书佣,顾名思义,就是在当时负责抄书工作的人,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抄写员或者打字员。这样的职业在中国诞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发生过多次变化。最早的时候,它曾叫过“书人”、“书手”、“书工”,最后才叫“书佣”,只是不管名字怎么变,身份和工作内容一直没变:抄书。把那些珍藏的典籍,一本一本抄录下来,装订成册,流传于世,给越来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几千年前祖先的历史,传承伟大的华夏文明,他们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且去看看,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的真实风貌,他们对印刷术发明前中国历史的演变,究竟产生了哪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

  “书佣”这个称谓,最早出自东汉,虽然书佣都是一些身份卑微的人,但是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书佣,却是东汉王朝一个不世出的牛人。后来投笔从戎,开拓西域的大英雄班超。

  《后汉书》中,有关班超的记录是这样的:“家贫,常以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这是“书佣”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做这个工作确实“劳苦”,每天就是伏在案子上,一笔一划地抄书,而且绝不能潦草,每一笔都要写得方方正正,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活,既要字写的好,又要有耐心。在那年头,做这种活的,确实不是普通人,有这种本事的,有多少人愿意凭这个工作混饭吃?至少贵族子弟,儒家学子,大多数都是不屑去做的。愿意凭这个混饭吃的,大多数又没有这个本事,没文化的,或者是粗通点文墨的都不行,文化不错但是字写得烂的同样不行。所以古代做这个工作的,基本是这样几类人:一是贫寒的书生,二是破落贵族子弟,甚至还有犯罪服役的囚犯。而这么高难度的工作,在东汉时期工资又有多少呢?东汉侯谨的《汉德皇传》里,就记载了一个叫普盖的书佣,说他每个月“得钱,足供而已,不取其余”。也就是说,书佣们当时每个月的薪水,除了吃穿外,基本就什么都剩不下了。待遇低,工作却相当辛苦,甚至辛苦到变态,班超自己说过,他做书佣的时候,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没完没了地抄写,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还经常被领导“枪毙”掉重来,可以说是既吃力又不讨好。当然,这时期的书佣,和过去的“书工”已经大不相同,先秦时期的“书工”,基本属于权贵们的私人奴仆,最多是个高级奴隶。而到了汉朝,书佣不但是自由民,也是“吃国家财政”的,由国家雇佣书佣,并且支付工资。因为这时期中国的文化形势已经大不相同,汉帝国作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修书已经成了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修的书多,需要的人手也多。给国家干活,自然也要国家开工资。所以在汉朝的大多数时候,书佣这个工作本身很有前途,但干这个工作的人,基本都没什么前途,即使是后来名垂青史的班超,也是拜了愤然跳槽所赐。

  到了东汉晚期,这个原本没前途的工作,却变得越来越有前途,特别是干这项工作的人,投笔从戎的少了,扎根本职工作并且干出前途来的,越来越多了。比如小说《三国演义》里配合黄盖一起使“苦肉计”的东吴谋士阚泽。在《三国志》的记录中,就说他早年“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也就是说,阚泽正是凭着做书佣的经历勤工俭学,挣够了读书上进的钱,最终出人头地的。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阚泽的“为人佣书”,不是给国家打工,而是给私人打工,替人抄书收钱。也就是说,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仅仅有“国家在册职工”,更出现了个体户。按照价值规律的说法,这当然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时期修书的多了,不但有国家官修典籍,更有私人修书,对书佣需求量大。《晋书》在记录文学家左思的时候,说到左思新作写成后,当地的世家大族纷纷雇人抄写,广为流传,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世家大族里,“修书”已经成了一种风尚。修书的多了,市场上的书籍自然也多,《北齐书》里就记录过这样的事:有书贩子跑到北齐来贩卖南朝的图书,并且说明可以先看后买,结果有些买书的,在拿回家“先看”的时候,就故意花钱找人抄录了,然后再把原版退还给书贩子。这时候的中国图书市场,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凋零,反而火爆得不行。大量图书的商业化,自然也让“书佣”业商业化,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再受政府控制,反而成为红红火火的书佣市场的“自由人”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后人大多都说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原因上,但根子上的原因,恐怕有3个,第一就是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产生于汉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推广到全国。在造纸术成型之前,中国的书籍主要都是用竹简和布帛来抄录的,竹简笨重,布帛昂贵,抄一本书的成本自然也高,别说通老百姓家,就是世家大族,也没多少人肯花这个闲钱的,能出起这个钱的,也只有国家。有了造纸术,情况就反过来了,纸张的价格远远比布帛便宜的多,稍微有点钱的都修得起,如此一来,修书的人自然多了,不但国家的修书量大增,私人修书业也大批兴起。在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修书也就意味着要找人抄书,能够又快又好抄写图书的书佣们,自然也就变得很有前途,成了官府以及世家大族争抢的香饽饽,待遇当然水涨船高。东汉早期的书佣们,工资只够温饱,三国时期的书佣们,工资已经有大量盈余,比如阚泽,就可以用抄书的工资,供自己读书上学。到了西晋时期,有大臣在揭露世家大族骄奢淫逸时,也拿着书佣们的工资说事,说这时候书佣们给世家大族修书的工资,比起东汉的时候已经上升了6倍,这个涨幅很显然比较夸张,但是书佣们工资待遇的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到了南北朝时期,书佣们的待遇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比如北魏的文献里记载,北魏名士房景先,早年靠兄长做书佣来养活,后来他耻于如此,也做了书佣,很快家庭就摆脱了贫寒。而南朝的书佣崔光更是高薪,他给南朝王家做书佣长达十几年,之前只是个家境贫寒的寒门子弟,做了书佣后,不但家境好转,后来还有钱买房置地,成了当时的新富阶层。如此局面,皆与当时修书者日多大有关系。

  而书佣业的兴起,另一个被忽略的原因,就是佛教的广泛传播。南北朝时期是佛教的极盛时代,无论是北方的鲜卑族政权,还是南方的宋齐梁陈政权,都大力修佛礼佛,这时期的各种“佛事”,不只有修建寺庙,更要翻译整理海外传进来的佛教典籍。东晋年间,还发生了著名的“法显西游”事件,北方的高僧法显到印度取经,带回了珍贵佛教资料,并从印度乘船回到了东晋,佛经取回来了,但是外文的,既要整理更要翻译,修书工作刻不容缓。而当时的各个寺庙,也把自己寺庙拥有典籍的数量,作为寺庙“档次”的标志。为了提高自己寺院的地位,许多寺庙自己出钱,招募书佣参加修书,这样的结果,就是书佣数量日益增多。

  书佣业繁荣,书佣需求量大,使当时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这时候的书佣们,在工种上也有了区分,和做佃户一样,书佣们也有“长工”和“短工”之分。所谓的“长工”,就是长期受雇于一家雇主的书佣,这一类的书佣,和雇主有“长期合同”,他们的收入比较稳定,但是分配到每次抄写的收益上,就显得不是太高。另外有一种书佣叫“短工”,他们给雇主抄书,大多都是短期合作,给这家干几天,很快又给另一家去干了,这一类书佣,在收入上也有分化,要么是收入很低的菜鸟,要么是收入不菲的“明星人物”。比如南朝时期的书佣陈光,在当时是建康知名的“大明星”,他经常每天出入三四家雇主,均能保证质量完成,他的字在当时比较有名,外加抄写速度快,以至于当时的世家大族,都以邀请到他为自己做书佣为荣。行行出状元,放在书佣这个职业上也不假。只不过,当时书佣需求量增大不假,但是市场上有这么多“书佣”吗?毕竟在那个时代里,老百姓还是以不识字的居多,外加这个工作要求很高,不是认两个字就能干的。事实是,这时候的书佣是非常多的,并且日益高素质化。东汉时期的书佣,大多都是平民,而到了魏晋南北朝,特别是南北朝的晚期,书佣已经基本是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其中甚至还包括许多破落世家大族的子弟。书佣的整体素质,在这过程中水涨船高。

  这也恰恰是南北朝书佣业繁荣的另一大原因:士族制度的逐渐衰落。书佣业的兴起,在前期得益于世家大族的暴富,这样他们有钱去修书。这时候,却也得益于世家大族的衰弱,因为这样一来,中国长江南北都出现了大量取代世家大族的寒门阶层,这些人出身低微,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自然要做一些贴金的事情。修书,就是最好的贴金手段,这些有钱没地位的人,在修书上往往舍得花钱。比如后来成为南朝梁朝开国皇帝的萧衍,在做将军的时候,就曾在京口重金招募书佣,编订历代文选。南北朝晚期,都发生了对世家大族的大规模屠杀,仅以北齐而论,被清洗掉的世家大族,就有杨、高等多家,这些家族败落后,成员树倒猢狲散,为了填饱肚子,士族的脸面也就顾不得了。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