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营销手段除了方生这个现代人没人想的起来,而且从五月份开始济州岛不再是光出口盐货和小型商品,开始出口的东西也逐渐包括了济州岛本身使用的便民物品。
这些东西大多是科研所研发然后授予制造局生产,最后交由商业局贩卖,获得的收益统一使用,也可以防止中间的贪污腐败。
不过腐败毕竟是世界的共生体并不可避免,方生需要的是防微杜渐以及防患于未然,至少目前为止,济州岛上的官吏还算清廉,这也与方生的以身作则不无关系。
而且岛上的刑罚不重并不代表法律的不健全,警察局本身就被赋予了大部分司法机关的职责,不同的只是警察局的权利被压制到最小,能够管理的范围也并不是太大。
“车晚真,这个月的利润是多少?”方生问的是很久不见的车晚真,这个当初济州岛上的文弱县令如今已经实实在在的被拖上了方生的贼船,负责的是商业局的盈利报告以及一部分庆尚港的税收统计。
这些税收自然是由李越交上来的。
“本月收入共计十六万一千余两,盐货为十一万六千两,大明七万三千两,朝鲜的一万一千两两和倭国的两万两千两,其他的还有商业局的利润四万两,庆尚港的税收五千多两。”
“支出呢?”方生满意的点了点头,一年半以前他还在觉得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晃眼的很,现如今却是十几万两来往,用一句现代很装十三的话,银子只是个数字,十一万两在大明充其量也就是亿万富豪而已,这还是月收入!
可随即车晚真面有难色的一席话将方生打落了到了最底,盖是因为济州岛虽然净收入不少,但花钱的地方也同样是如同流水。
也就是入不敷出。
新近设立的制造局、科研局、商业局都不是一句话的事,其中的支出也都不是小数目,每个月支付给工人的薪水以及养的一万余兵卒都是大的支出,再加上费尔南多的大学已经开始建设,所以光是零零碎碎的就有四五万两。
一万三千的兵卒所用掉的饷银为每月三两,但这只是基础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余补助,零零碎碎的足有两三万两,如此一来就去除了六万,再加上分派给登州的孟千和庆尚港的李越五万两用来购买矿石和粮食,剩余的根本连个零头都不剩。
方生的脸色也顿时垮了下来,一眨眼看上去钱赚的不少,但消耗的速度也是飞快,更别说热兵器战争打得完全是经济,如果缺少足够的钱财,兵士们即使依旧会效死力,也会因为缺少弹药而战斗力大打折扣。
只是岛上本就不能指望一直有净收入,这不是策略游戏,只要获得金钱然后生产兵卒。
光是这次朝鲜水师的进犯消耗掉的弹药就不再一个小数目,第一次上阵的新丁们打掉了不少库存的炮弹和火药。
这两样从里到外都需要进口,也就是说,一场小到忽略的局部海战,花费的金额就高达了三万两,这使得济州岛私盐市场开启后寄存下来不多的银两消耗一空,不过这笔收入并没有算入支出,而是在兵衙另立了帐表用来对账。
这也同样是无法自产自用的无奈,地大物博的那是大明,凭借的是底蕴和国力,而与之相比女真后金靠着掠夺的效果并不比大明来的差,甚至是最弱的朝鲜,国内本身就产铁,产量并不算高,但自用是足够了,甚至还能拿出不少来贸易,也能使得本国能够自给自足,而现如今的济州岛却是进的少出的多,看上去顺风顺水,实际上却是建立在虚空上的高楼,一不注意就要被推倒的不复存在!
“钱!钱!钱!钱!”方生喃喃道,自言自语,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毫无疑问,这个缺口不是一千两甚至一万两,而是更多,十万甚至百万,他不可能一辈子就窝在一个济州岛上,而且老天爷也不会让济州岛一切顺利。
天有不测风云,并不是一句空话。
不管是朝鲜君臣突然神经质的征集‘民兵’和所有的水师攻打庆尚港,还是干脆掐断了济州岛来往的贸易路线,一个贫瘠的济州岛都会在短时间内崩溃,因为这里没有战略储备,甚至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来温饱。
只要朝鲜君臣并不笨,光是一个经济战争就能使得济州岛功亏一篑,不能再给朝鲜添堵。
大明对付济州岛更是简单,光是矿监丁旭断了铁矿石的来源,就已经足够了,更别说济州岛对大明依赖比后金和朝鲜都要强得多。
反而是后金女真,本身就是靠着掠夺起家,拿着真金白银反而能让自己大赚一笔,比如这一次收晋商帮助女真人收购药品,方生就指示孟千从中坑了一比,到最后不但是晋商自己恨得这帮山东贩私盐的牙痒痒,还被大大的坑了几万两银子,只是这笔支出被方生留在了山东,用来给马户和孙三扩编盐丁。
济州岛上的海盐产量逐渐增多,销路也渐渐达至陕西和关内,只是因为淮盐年代久远这才一时争执不过,但淮盐本身的销路也被逐渐吞噬,孟千不止一次传来消息,两淮商人正在查探这股制作精良的私盐的来历,恐怕居心不轨。
方生嘴角泛起冷笑,这些大明身上的蛀虫千万别惹上自己,若不然可就不会心软了。
第九十五章 多事之秋
七月初,秋天刚刚来临,济州岛上却还没什么征兆,依旧是夏雨绵绵,这个时代又不会有天气预报,但好在夏雨绵绵并没有辜负这个词,并不碍事。
岛上不管是兵衙还是政衙囤积的银钱都屈指可数,能够拿得出来流动资金更是不足一万两,可以说方生自从打通了盐路就再没这么窘迫后,只是没想到最近大动作不断,再加上那场和朝鲜水师的局部海战,光这两项的支出就达七万两之多。
七万两说多不多,也就是济州岛大半个月的利润,但偏偏不管是养兵还是发展科技树都是烧钱而不是用钱。
仅仅是这两个月,方生花在费尔南多大学里的银两就高达三万两,平均一天五百两,这笔巨资不但让车晚真叫苦连天,就连方生也为这笔支出头疼。
甚至狠下心来把学校弄成教育产业,共和国不就是这么干的,不也是像模像样的,那些个校长们吃饱喝足,只是养出了一堆社会渣滓而已。
不过这些社会渣滓至少加减乘除分得清,百分之八十的字能认全而已,呵呵。
只不过学校不光是车晚真有意见,除了孟千远在山东没发表意见之外,甚至是李越也曾暗示消减这部分的开支,一样被方生不客气的驳回。
“教育是百年之计,前人种树后人乘凉,谁再说就扣当月的俸禄。”方生不客气的驳回,而且还不是暗地里和李越说,而是将这句话写在政衙大门口,顺带窃取了后世某个总理的话: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这个总理一直是方生的偶像,方生做不到不低头,也没人敢让他低,独裁者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做的,但在大明,他不做也不行,所谓的民主,即使在现代的中国也被证实行不通。
三下两除二,每个月收入的银钱又固定在十五万上下,剩的下来才有鬼,除此之外要是有了额外的支出,那就是真的大事不好了。
不得已方生只好琢磨新的商路,光有一条盐路并不够,这几年自己这边的盐货卖得好,那也是陕西的反贼阻隔了青盐的盐路,而粗劣的淮盐又摆不上台面,这才使海盐大行其道,年初自从农民军大部窜入河北,陕西贼势大减,青盐的盐路虽说还是一时未通,但也仅仅是个时间问题,不过这通了和没通也就是半斤八两,运不出多少盐来,所以方生倒不担心。
不过这盐路也确实不能出问题,除此之外就是不能让人把熬制精制海盐的方法泄露出去,到时候可就不光是一家淮盐跑出来竞争,大明沿海的那些个商家们哪个都不会缺了检漏的机会!
方生精打细算的算着,不到半天就头昏脑胀,不禁开始佩服一众古人,怪不得数量都是大致、左右,原来这还真是算不清。
笔算可不比现代的计算机,就算是能力再差的会计,计算器也总会用,总比看着繁体字加减来的好。
好在查账本来就不是方生的事,他一时兴起看起来账单那也是因为不得不看,此时有了结果自然是扔到一边,赚钱的事不是他操办的,不过点子自然得他来想,如今盐路就算是想挤开淮盐,那自然是比大收入,怕是翻一番都不止,可短时间内却无法办妥,更别说解了燃眉之急。
至于济州岛产出的商品运往朝鲜、倭国、山东贩卖,那也是零零碎碎,大多被截留下来用来各地掩饰,能上交也不在最近。
不过好在毛承禄带回的消息并不坏,德川幕府虽然不肯废除锁国令,但也并未阻拦天朝上国的船只来往,虽然这只商队的的方向是在朝鲜奇怪了点,不过毕竟是德川幕府也知道一些大明内忧外患的事,只当是一批大明子民流落异国他乡,也并不横加阻拦,只不过只能和德川幕府自己的商队贸易而已,但也还算价格公道,德川家光很是喜好大明文化,底下的人对大明也是心存倾慕,上上下下还算得上和大明亲密,当初的锁国令那也是依着大明闭关锁国这才照本宣科,如今一时间废除不掉也在情理之中。
倭国盛产铜和银子以及硫黄,这些本身就是一些半黑半白的走私海商欢迎的东西,多了济州岛最多是多加了一家而已,在德川家光看来可有可无,有利无弊的事,最多也就是个郑一官而已,这才使得毛承禄没受阻碍。
毛承禄在寄回来的书信里对郑一官的名字一笔带过,经过孙元化解释这才知道是个海上大豪,只是让方生纳闷的是,这个时代明明应该称雄大明海域的应该是郑芝龙,这个郑一官又是何许人也?
“此人是不是有个儿子叫郑成功?”方生插了一句问道。
孙元化摇了摇头,有些困惑道:“郑一官有子数人,无郑成功此人。”
“最出名的是谁?”方生不死心的问道,如果不是事实证明这确实是大明末年的崇祯年间,他都快怀疑自己是不是穿错地方了。
难倒蝴蝶效应?按理说郑芝龙是海寇,还是发迹多年的海寇,他这只小蝴蝶就是拼了命的扇翅膀都未必能煽动他一个郑芝龙。
孙元华说了几个人名,的确没有郑成功这个人,方生干脆彻底的问到底:“除了郑一官,可有郑芝龙这个人?”
孙元化却给了方生一个笑脸,呵呵的道:“郑一官是他本名,此人旧日闯荡海上,后改名为郑芝龙,有兄弟二人,郑芝豹,郑芝虎,皆是海寇,老夫只是曾经看过朝廷的邸报,看惯了这个名字而已。”
“原来是这样。”方生点了点头,如果是这样才对,至于郑成功,想来也是日后才改的名,现如今叫什么他方生想知道都难,毕竟这个民族英雄还都没改过名。
“可有此人最近的消息没?”方生沉吟半晌问道,郑芝龙是海寇,想来自己少不得要和此人打招呼,自然是要早早准备的了。
“郑芝龙的老巢在福建沿海,平日里和山东并没有联络,所以也就没打探到什么消息。”孙元化摇摇头,有些奇怪方生为什么问起区区一个海寇。
孙元化只知郑芝龙是个海上大豪,往来倭国和大明之间走私猖獗,犯不着为此打探他的消息,所以这才奇怪。
“回头要盯着点,以后难免用得上。”方生叮嘱道,回头孟千自然会收到消息,山东和福建相距有些距离,有些消息并不是那么容易传过来的,方生也并不心急,反而让庆尚港的李越和山东的孟千都尽力收拢后金女真的情报,原因是在于这次晋商大肆购买药草,应当是有战事发生。
后金攻打朝鲜,一个是在天启七年,一个是在崇祯八年,如今一个已经过了六年,另一个更是还没到,所以皇太极自然不是拿朝鲜人开刀,除此之外女真人征伐蒙古还没到,方生记得皇太极攻打蒙古林丹汗是在后金称帝改国号上下,如今皇太极还不敢贸然所以也被排除。
除此之外只有攻打大明了,只有究竟打得是哪里不清楚而已,只能尽力打探消息。
只是到了七月上旬,不管是山东的孟千还是庆尚港的李越都鲜少传来女真人的动向,反而是远在倭国的毛承禄遣人递来消息。
囤积在大员的荷兰人勾结海寇刘香袭取大明沿海各地,企图以武力强占大明沿海,以八艘新式战舰不宣而战。
这个消息是毛承禄从德川幕府那里得知,原因在于郑芝龙的使者拜见了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光,德川家光请来毛承禄作陪,两边互通消息,反而比孟千先一步得知。
毛承禄每十天传递一次消息,这次离上一次刚好十天,所以干脆将这件事也写到了邸报里反而让方生提前知道了消息,随之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个野闻。
郑芝龙的船队曾经和荷兰人交手,看样子现如今才刚刚开始,只是荷兰人普特斯曼联合大海寇刘香骚扰大明沿岸而已,并且在厦门袭击郑芝龙的船队和大明的水师,导致郑芝龙和大明损失了二十余艘大小精锐战船,这才使得郑芝龙和荷兰人彻底翻脸,并且派出了使者前往德川幕府,要求德川幕府封锁荷兰人的船只。
德川家光虽然不是满口答应,但也应允了下来,这些讨厌的红夷不但掠夺各地的财富,而且还资助反叛的大名,实在是可恶至极,德川家光的锁国令本就是为了限制和大名们和这些红夷来往,丑陋的夷人和大明上国没有可比性,德川家光自然会知道取舍。
方生并不打算待在一边看着,如果他没有水师,或许只能选择看戏,但现如今济州岛的新船厂已经建了个七七八八,庆尚港也陆续有新的大海船下水,组织一支人数不少的水师并不难,和荷兰人硬碰硬方生不想干也不会干,但趁火打劫他是一点都不介意。
至少跑掉的刘香方生不打算放过,原因很简单,他眼红刘香海寇集团的船只,刘香和郑芝龙的实力本就相差不大,虽然金门料罗湾损失了大部,但二三十艘剩下的还是有的,方生打得就是这些船的主意。
至于荷兰人,这一趟方生只打算打通贸易路线,反正荷兰人自从这一役被郑芝龙打败之后就再也没什么起色,直至最后被郑成功赶出了大员,甚至最后跑回了菲律宾岛也还是胆战心惊,甚至恐惧郑成功发兵攻打。
至于打下台湾,方生也不是没有这个打算,只是台湾靠着大明实在太近,又是荷兰人的势力范围,也不是他一个方生想要就能有的,所以只能放在一边。
所以说,方生这一趟插手与其说是趁火打劫,还不如说是跑龙套的,只是这背地里还有些小动作而已。
这件事方生还没处理妥当,山东的孟千总算传来了新的消息。
晋商四处收购药草总会有口风不言的,这才被孟千打听到消息。
后金的皇太极确实要出兵,这次打的的确是大明,而且还是大明皮岛总兵黄龙的驻地旅顺,如果方生所料不差,和济州岛有过冲突的黄龙怕是就在这一役中阵亡,随同的游击将军李惟鸾也自焚其家属后力战而死。
这两个人算起来和济州岛是敌非友,方生本就用不着救他们,只是出于后金想干的他就捣乱的原理,方生遣人将这个消息送给了皮岛总兵黄龙,至于黄龙信不信这就和他无关了,反正他方生也是仁至义尽。
只是也怕黄龙不信,这才让赵孟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和十余艘大小船只伺机援救旅顺,少不得要救黄龙和李惟鸾出来。
原因倒是简单,若是黄龙死了,济州岛少不得要从新熟悉一下皮岛的新任总兵,少不得又要擅动刀枪威慑,是否有效还在两可之间,而黄龙已是心知济州岛碰不得,一心一意去给后金添堵也算让方生舒心,所以这才肯分兵救上一命。
至于那个皮岛继任总兵沈世奎曾构陷尚可喜,彼时尚可义已死在旅顺,尚可喜势弱,最后投了满清做了三顺王之一。
话分两头,福建郑芝龙得到前往德川幕府的使者带回的消息微微一愕,虽说他对济州岛被一伙人占据已经有所耳闻,本以为是那只相熟的同行,如今看来却是恕不相识,连个朝鲜大军都能打败,想来实力尚可。
郑芝龙虽然对这只来历不明的势力一头雾水,可也依旧满头答应济州岛的加盟,原因在于郑芝龙此时和荷兰人翻脸,荷兰人的火炮尖锐,郑芝龙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实力多多善意,这才同意了三方联合出动水师埋伏刘香和荷兰人的船队。
时间到了七月中旬,后金本是遣一只偏师进攻旅顺,后金尼堪超哈(汉军)3000人由佟养性、孟乔芳攻打。
佟养性的名字方生耳熟能详,此人从努尔哈赤起就投奔女真后金,算得上汉奸中的劳苦功高,至于孟乔芳的名字就生疏的多,后来才知本是大明永平守军,正是因为此人的投降这才使得后金有了汉军八旗的前身尼堪超哈,也因此而发迹。
只是此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方生不知是自己煽动了翅膀,让本身投奔女真人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留在了济州岛,还是原先因为孟乔芳早死的缘故。
此战本是孔有德、耿仲明投奔后金后的第一功,趁着黄龙遣军于鸭绿江战事袭击了旅顺,杀黄龙、李惟鸾、尚可义等人,如今孔有德被囚,耿仲明也没投奔女真后金,历史却出奇的没有因此改变,只是换了个人而已。
黄龙在刚收到济州岛传来的消息时候还是脸上一阵变幻,连续派出了数路打探消息,最后也是一无所得,虽说最后还是遣军北上鸭绿江,却也留了一部分在旅顺,至少使得旅顺的驻军并不显得太过于势单力薄。
少不得日日防守,夜夜巡防,连续十余天却是什么征兆都没有,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却也不敢松懈。
毕竟这封书信的来历已经清楚,这些人虽然是敌非友,甚至还曾攻打过皮岛,救走了尚可喜那厮,可在黄龙看来却也不能和后金比,尚可喜和女真后金,一个是私仇,一个国仇,黄龙却还分得清。
若不然也不会一起死在旅顺了,李惟鸾自然也是,这也是方生肯救他们一命的原因之一。
大明的忠诚良将本就不多,救几个也比留着一堆无用的书生误国来得好,而且还是误人误己。
第九十六章 郑家
“哈哈,来者不知可是济州岛当家方生。”郑家船队里传来一声爽朗的大笑,说话的是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
双方是第一次接触,郑家肯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将郑芝虎已经算是给足了面子,二来也是因为急于拉拢这股海上的新晋实力派。
郑芝虎有心威慑,带来的是大船十五艘,小船三十五艘共计五十艘大小船只,兵卒七千余人,本来打得主意就是对方若是实力够强那就老老实实合作,这若是双方实力并不平等,他郑芝虎少不得也要做个恶人黑吃黑一会。
盟友强归强,也远没有部署来的好,郑芝龙混迹海上数十载,能够将家业扩充到甲兵三万,大小船只上千并不是平白而来的,多半是靠着黑吃黑吞并了十数家海寇才能有如此家业。
“方主将还在途中,末将是水师主将毛承禄。”毛承禄拱手道,也是爽朗的大笑。
“见过毛将军了。”郑芝虎面色一整,心中却也是凛然,虽然表面还是大大咧咧的模样,只是心中不由有了几分计较。
郑芝龙在半月前得知消息之后,就开始尽力收集这伙能够打通德川幕府人的消息,但也是寥寥无几,只知道山东地界如今有了个不知名的势力,山东莱芜冶铁所的铁矿石都被买了去运往海外,这还是因为丁旭本就与郑家有生意上的往来这才能打探到得消息,丁旭也没有可以隐瞒。
除此之外就是一无所获,得到的仅此而已,只不过郑家还有其他的信息来源,这才能大致猜个七七八八,这伙山东的强人应当与占据了济州岛的人有些关系,兴许还是一家。
如今看到毛承禄,郑芝虎就更是笃定。
毛承禄的不算名震一时,可这次郑家搜集山东的情报,自然是查到了那次登州叛乱,这个毛承禄就是在登州跑了,除此之外还有孔有德、耿仲明、张觉等人,至于方生这个当家的,反而是闻所未闻,郑家更是一头雾水,郑芝龙只得叮嘱郑芝虎小心应付,这才出现开局那一面。
“郑游击见谅,方主将还在路上,某从倭国而来,这才快一些。”毛承禄应付道,满脸堆着笑,打着哈哈道:“只是没想到毛某人还有人认识。”
“哪的话。”郑芝虎面色一整,道:“毛将军与叔父毛总兵大人远在辽东抗击鞑子,实乃一代豪杰,芝虎佩服的很,我大哥平日里更是钦佩油价。”
“客气客气。”毛承禄笑着应道,对郑芝虎不禁有几分改观。
“世人皆道龙智虎勇,如今看来怕是芝虎兄谦虚了。”
二人互相奉承了两句,这才将两家的船队并为一家,好在毛承禄带来的也是大船三十四艘,当初出使倭国走的是海路,算得算远航,所以尽是大船,现在这趟拉到海上会和郑芝虎却也将郑芝虎吓了一跳,这趟他也只是带了十五艘大船而已,剩下的都是些小船,远远没有三十四艘大船之巨。
毛承禄也不担心郑芝虎吞并自己这只船队,三十四艘大船,虽然郑家也凑得出来,但那至少要砍掉近半的海上生意才行,郑芝龙想这么干也得掂量掂量,而且毛承禄这趟也不是白来的,方生让他打通两广的商路,自然有用得着郑家的地方,对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