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耽罗府的探子算是无孔不入,沈阳城里更是有不少安排在那的探子,但也依旧没打听出什么消息来。
只是当夜皇太极给济尔哈朗下了道旨意,然后济尔哈朗就退了兵,仅此而已。
虽然没打听出什么与自己相关的消息,倒是另一个消息打听到了。
皇太极改沈阳为盛京,与大明的北京照相呼应,入关夺取大明政权的野心昭然若示,皇太极不在满足于作为一个汗王了,他想做皇帝,而改沈阳为盛京正是为登基称帝做准备。
到了崇德元年,皇太极才会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后世的‘大清’,至于为什么这个时候济尔哈朗撤军,看上去却和皇太极改了沈阳为盛京毫无关系。
可方成还是看出了点端倪,他皇太极想做‘仁皇’,自然就不能对海寇打杀,虽然代善丢了两红旗的十个牛录,可皇太极还是想先礼后兵。
八月底一封劝降信被城外的女真兵马射了进来,里面的内容也是老一套,也证实了方成的猜测,皇太极是想先礼后兵了。
封王,领本部兵马。
如果要真是一般海寇,看到那封王二字怕就要头晕目眩了,自有史以来,谁能以异性称王,虽然这个王只是个异族封的,可那也是异姓王啊。
方成信,因为这本来就是事实,要是自己真跑去投奔皇太极,顺带还带着数万兵马,恐怕别说封王,除了女真人的和硕贝勒不能封,怕是皇太极能封什么就封什么。
可方成不会去投奔皇太极,也从来没有这个打算,所以济尔哈朗的书信被方成撕了扔回火堆里外什么用处都没有。
可到了第二天,方成的手上又多了几份劝降书,方成翻开一看,不禁两眼一翻,皇太极还真的下得了本钱,照例是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封王,尚可喜、尚可义封侯,其他一众复州城里的人一个没漏,都有封赏,尚可喜这次没封上王是因为尚可喜并没有主动归顺过后金,而是作为他方成的部署。
皇太极下得了本钱,方成也不能不给面子,反正扯皮谁都会,方成让李越写了封不明不白的书信给回射了回去。
济尔哈朗是女真人,代善也是,至于其他汉军诸将更是对这些云里雾里的看个不明白,最后只得将书信送到了盛京。
最后传到了皇太极的手上,皇太极虽然精通汉文,可对于这种文书那也是看不明白,最后只能叫来了范文程和宁完我两个谋士。
李越用的骈文,济尔哈朗和代善自然看不懂,相比之下对于范文程、宁完我就不会是个难题,骈文本就是通常用的文体,对于读书人来说并不是难得一见,而李越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一首辞藻华丽的骈文,在范文程和宁完我面前更是不值一提。
“汗王,这叫骈文,为明一代已经绝响的文风,是为六朝的所盛行。”范文程拿起济尔哈朗遣人送来的书信,自然要费力解释道。
“汉人的东西还真是繁杂。”皇太极拿起书信,问道:“范先生可知道此信其中都说了些什么,非要这般写法。”
“什么都没写。”范文程苦笑的摇摇头,想来这次汗王是被这授意写信的人给耍了,这又如何说得出口?
只得示意宁完我接口,这事总不能让他一个人担待着,要说招降,可还有宁完我你的份。
“汗王,这些个海寇不知好歹,辜负圣意。”宁完我赶紧跳了出来,要说这骈文里,还真什么都没有,除了推脱就是推脱。
“此文实在空泛的很,实无它意。”宁完我又解释了一声,他是不得不帮着范文程出来解围。
实在当初派人去招降,他可是比范文程还要赞同,宁完我本是想救下那个出使耽罗岛的门生,如今看来也是白忙了一番。
“竟然是这样。”皇太极皱起眉头,拿过范文程手中的书信,接着道:“范先生,不知你以为这些海寇打得什么主意,还要与我大金国为敌么?”
“怕是如此。”范文程摇了摇头,道:“这封信里正如宁大学士所言,只是些辞藻华丽,却都是些空话。”
第一百三十三章 先礼后兵(下)
“既然如此,济尔哈朗可说过他几日能拿下复州。”皇太极接着问道。
“济尔哈朗贝勒信中道复州城已经被加固,两红旗和镶蓝旗又不善攻城,仅凭着万余汉军怕是有些难。”范文程拿过另一封济尔哈朗的书信,上面言辞恭谨,说的却是些不好的事。
“济尔哈朗真这么说?”皇太极不由将眉头皱成几叠,随后又松了下来:“若是济尔哈朗都这么说,想来那复州城是真难攻的下了。”
“汗王说的正是。”范文程行了个礼,道:“如今尚不知道这些海寇的来历,汗王并不用急着用兵。”
“嗯,也好,也让各旗子弟休息一番。”皇太极笑了笑,道:“不管这些海寇从哪来的,把他们打回去就是,就算他把复州修的再是固若金汤那又如何,大明又不是没有坚城可守,还不是都被我大金给夺了去。”
“汗王说的是。”范文程也笑着应道,和宁完我一起奉承了几句。
皇太极虽然是一代圣主,可毕竟也是常人,自然也喜欢听好话,但却并未放在心上,而是笑着道:“范先生,宁先生,你等二人如此夸赞本王,本王焉能受得起。”
“汗王严重了。”范文程和宁完我对视了一眼,齐声道。
“嗯,就麻烦范先生和宁先生打听这些海寇的消息了,与此事相关诸事皆可自作决定,若是麻烦到各个贝勒了,前来告知本王就是。”
“诺。”范文程和宁完我应声,自是告辞退下,有了皇太极这句话,除非有了麻烦到诸位贝勒的事,范文程和宁完我都能独自做主,也算是莫大的信任了。
方成让李越写了封信回射回去,本就是打算能拖多久算多久,拖了大半个月,济尔哈朗的大军还是待在盖州城没动,方成也就放了心,看样子不但是皇太极没打算仓促间攻城,就连济尔哈朗也没那么打算一鼓作气拿下复州城。
济尔哈朗不打算强攻,女真汉军们自然也不会强出头,盖州城的难攻他们可都是知道的,那可是只见自己损兵折将,城里的人安然如山的份。
复州虽然不是盖州,可看样子,怕是比盖州城还要难攻得多,更别提那些快射的鸟铳,士卒们一窝蜂冲上去那可都是被打成筛子,要是挨着了,也都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复州城经过了扩建,如今与新建的复州水城连成一片,方成这边增兵容易,甚至比女真人还要简单些,只要耽罗岛上有兵马,直接海运过来就是,再简单不过,所以只要复州不是丢的太快,方成倒也不担心有个什么闪失。
既然复州暂时无忧,方成也就不困在复州一地,在安置好末露后,方成去了一趟金州。
从五月份方成攻破了金州城,到如今刘四已经守了金州城接近三个月,被困着的豪格和岳托怀柔的、威慑的、甚至连恐吓的信都射进过金州城里,这些信自然没人会特地送给远在复州的方成看,可这次方成到了金州,刘四第一时就将这些不伦不类的‘劝降书’送到了方成的案前。
劝降书里什么都有,可也大多是诸如若是放行,自当有大礼奉上之类,若是刘四真放了行,恐怕豪格和岳托还真不会爽约,实在是这个时候的女真人正在吸纳各个能用的势力,至于银钱虽然不多,可拿来赏赐的稀罕东西却是不少,大多是女真人入关后夺了来,眼见一时用不着,干脆就当做赏格给赐了下去。
刘四自然不吃这一套,至于将这些‘劝降信’送来的缘由,则是一种不自觉的表示忠心的行为,这和尚可喜、尚可义、耿仲明等人上交劝降信不同,刘四完全是不屑于隐瞒,而不是尚可喜、耿仲明等人那般害怕被发现后责罚。
“给豪格和岳托射回一封信去,就说皇太极已死,如今关外已被拿下了七七八八,让他们好不讨饶。”方成随口应道。
空口说白话谁都会,这封劝降信兴许连豪格都不会信,可那些普通女真士兵的士气还是要下降很多,听刘四说现如今的豪格和岳托都是靠着捕鱼来养活自己,倒是让方成有了几分一观的兴趣。
看从这个时代起开始称霸,一直持续了几百年的女真人捕鱼那是什么样子?至少方成心里很舒坦,这不是虚荣心,而是一种说不上来,但毫无疑问,豪格和岳托的这种不得不喂饱肚子所采取的方法让金州城上上下下兵卒信心满满。
女真人又怎么了?不是一样要吃饭?一样被困住了就得束手无策!
豪格和岳托自然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次示弱都会让金州城里的大明人开始瓦解对女真人的恐惧,直至所有汉人步卒可以毫无心里压力对他们挥舞起刀枪。
而这个时候,豪格和岳托已经看到了方成让人带来的回信,然后豪格暴跳如雷,在拿着马刀一阵疯砍后才在岳托的劝说下止了住。
“汉人欺人太甚。”信里自称汉人,豪格自然也以这个做称呼,这个汉自然不是女真汉军的那个汉,而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里的那个汉。
“如今济尔哈朗和代善拿不下复州,汗王也是无可奈何,汗王让我们自寻方法,来日再点起兵马伺机拿下金州,再与济尔哈朗里应外合拿下复州。”
岳托也苦着脸,实在是此事说的容易做起来的却是极难,哪有这般可能?
这三个月,自己这些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夜袭,甚至是冒着危险让正黄旗的骑兵充作步卒攻城,可除了丢了一地尸体外,连金州的城墙都未摸得上过。
现如今,当初十个牛录的正黄旗只剩下不足两千人,六个多牛录,这些折损的人丁,有些是攻城所折损,但大多数却是被瘟疫所致。
军中如今已经开始流行瘟疫,若不是女真人久在塞外,自有对付瘟疫的方法,恐怕现如今自己和豪格也免不了身死的下场。
岳托和豪格虽然不知道瘟疫是因为那些未掩埋的女真汉军尸体所致,可族中的萨满巫师有了经验,知道是一些污秽所致,岳托和豪格只得把这些尸体给焚烧掩埋,这才使得一众女真兵卒只染病百余人,才让这次险些造成这三千大军全军覆没的瘟疫被遏制住,可一众女真兵马却是连平时战力的一半都不到,衰弱至极,此时只要城中出动一千兵马,恐怕岳托和豪格就再撑不下去。
方成到了金州城,城外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若是他知道自己错过了如此战机,怕是也要懊恼几分,可总归方成也不想这么早拿下豪格和岳托,若不然皇太极雷霆一怒,到时候就算他方成想留住金州和复州二城那都难得很。
这两座城虽说如今比往日加固了很多,但也仅仅限于加固而不是从建,若是皇太极为了替儿子报仇,一口气出动五、六万兵马。不顾折损,恐怕只要丢上了一两万人,金州和复州就只有丢了的份,至于方成他本身,也只得回了耽罗岛继续做他偏安的岛主了。
可前脚到了金州,后脚就有人从耽罗岛找上门来,这个人姓郑,名彩,正如他的姓,是福建郑家来人,先是摸到了山东孟千处,最后孟千只得把他送到耽罗岛来,留在耽罗岛上的孙元化不敢怠慢,毕竟此时的郑家称得上方成在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颇为重要,南洋之事都要郑家一力配合才行,所以孙元化干脆将郑彩送到了复州,而方成前脚到了金州城,郑彩也被留在复州的耿仲明给送到金州。
也就是说,郑家使者这次转了三、四个圈,这才找到了要找的人,所以理所当然的,郑彩窝火的很,这若不是作为出使的使者,首先要知礼,眼下这只上次惊鸿一现的海寇更是连北方女真人的地盘都敢抢,恐怕实力不小,恐怕以郑家的跋扈,郑彩早已翻脸。
郑彩来了,方成自然要见,而且还不能怠慢,因为郑家相比方成的计划来说确实是个重要的人,甚至远比这个时候给他提供帮助的荷兰人重要得多。
和荷兰人只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国人有句老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荷兰人看重的只是银子而已,而不是别的,相比较荷兰人,虽然郑家是以海盗起家,远比方成这个‘伪海寇’还要无信,可毕竟郑家是大明人,所以郑彩的到来既然是善意的,那么方成就要表示看重,同时也要给予最大的礼待。
可最后郑彩得到的邀请却是,他要随军出征……
郑彩不是不满,而是相当的不满,甚至想一走了之,堂堂郑家虽说不能左右朝政,可那也是一方大豪,在两广、福建算不上说一不二,可不管是官面上还是私底下,没人能不给郑家面子,也更没人敢于在郑家面前耀武扬威。
方某人的善意邀请在郑家人看来无疑就是炫耀武力,而选择的更是这个敏感时期,郑家好死不死只是派了一个小辈而已,偏偏到了地方你做大了,拿下女真人的城的,就能给郑家摆脸色了?
郑彩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他给郑家回的信也这么说了,方成浑然不知道自己的好意被误会了,他甚至亲自上门邀请郑彩随军出征。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夜袭复州
“这……郑某身体不适,不能多加劳顿,怕是不能成行。”郑彩摸着头上的汗,他本身是直接拒绝了事,郑家的触手虽然伸不到辽东,可这点脸面还是要的,郑彩本以为他果断拒绝自然就没事了,哪想到这竟然被人欺上门来,想到这里,郑彩不仅脸色难看起来,但人在屋檐下,这次是郑家出使,怎么说都不能首先发难。
本以为只是一股趁着郑家招安刚冒出来的海寇,如今都打到了辽东来,可就是连郑家都不敢的,郑彩自然也就不敢过于放肆。
“自然用不着多加劳顿,只是出城一趟而已。”方成无所谓的道,他倒是好客,浑然不将人家的脸色放在心上,毫无所觉。
“这……这……”郑彩刚刚拒绝本就是勉强,如今更是无话可说,人在屋檐下,自然是任人欺的了。
“方将军,莫要欺人太甚了。”郑彩哪还憋得住,不禁怒从心里来,郑家哪有如此被人欺凌的时候,这若是还以礼为先,怕是郑芝龙都要从福建赶了来骂上自己一顿。
“此话怎讲?”这下轮到方成奇怪了,要说邀请郑彩随军出征纯粹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并未经过众人的商讨,也就是说,没人告诉他怎么干不合适!
等到郑彩一说,方成才恍然大悟,立马哭笑不得的摇摇头道:“误会了,误会了,只是我这阵子忙碌,怕轻慢了郑家的使者,这才干脆请了随行相商。”
郑彩虽然半信半疑,可眼看方成的表情并似做伪,这才信了七八分,随机勉强的道:“竟然是如此这般,郑某倒是可以一去。”
方成能说通了郑彩自然是好事,说不通那也没了办法,总不能绑了郑彩随军不成?怎么说郑彩都是郑家的人,对方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别看郑家的势力只限于福建、广州等地,可大明的整个南方,郑家都是数一数二的大族,他方成暂时还得罪不起。
同样的,郑家也得罪不起已经崛起的方成,至少郑家的手伸不到辽东,也不敢去打辽东的主意!
所以郑彩才会在这件事上处处忍让,也幸好出使的是郑彩,郑彩是郑芝龙之侄,比起一众郑家老人有智计的多,若是郑家的旁人,以多年老海寇养成的火爆脾气,怕是早拂袖而去了。
但好在郑彩也明白他的地位还没那么高大,说到底郑家是郑家,他郑彩,他也只是个郑家人而已,这个身份不仅仅带来的是方便。
至于郑彩这次来的目的,除了因为上次方成的相邀之外,还有的原因就是郑家的目的,郑彩是前来摸摸底的,
郑家一直走的都是南洋的路线,要么就是和那些红夷打交道,反倒是大明的北方要少关注的多,一来是因为郑家的老本是在南边,二来也是因为北边可不是郑家能插得进去的。
大明,女真人,郑家不管怎么说都是大明的臣子,郑芝龙也算是大明的忠臣良将了,这两大势力博弈,哪是他一个小小郑家能插手的了?
所以郑家才会竭尽全力的找外援,上次这只从北边的船队可是一下子出动了三十四艘大船,虽然比起郑家是差了不少,可没人会把底牌都掀出来不是?
所以才有了这趟的郑彩受邀远走耽罗岛,看看这么个刚刚冒出来的势力到底到了什么程度。
如今看来虽然已经出了郑家的意料,也包括郑彩的意料,谁都不会想到的是这些人已经能和后金作战,甚至还连续攻下了后金的数座城池,让女真人措手不及。
大明都做不到的事,郑家自然也做不到!所以郑彩才会对方成一忍再忍,郑家虽然不怕得罪人,可也不愿意得罪势力过大的,到时候给郑家带来灭顶之灾可就不是说说而已了。
郑彩答应去了自然是一切顺利,方成也好在没有好心办了坏事了,而且这趟出城确实没什么太过于担心的,豪格和岳托都已经没实力拿下金州城,只能靠着些残兵败将忍辱偷生,与其说方成出城是为了豪格和岳托,还不如说方成纯粹就是痛打落水狗去的,豪格和岳托还在其次,这两人里不管是谁都不能死,要不然光是皇太极和代善就足够让根基未稳的方成吃上一壶了。
说到底方成虽然动员了不少青壮修缮金州、复州二城,可正如皇太极所言,世上本就无攻不下的坚城。
大明的在关外的堡垒无数,还不是逐一陷落,这就是女真人的实力,更别说金州、复州虽然经过了修缮,但也仅仅是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修修补补,无奈时间太短,根本算不上天下有数的坚城。
当然,这还有方成的功劳,用水泥筑城远比石头筑城方便得多,又有孙元化调度,这才能使得短短的一个月,就是一座坚城竖立在济尔哈朗和代善等人眼前。
这个速度堪称神速,也远远出乎济尔哈朗等人的意外,虽然女真人有近四万大军,可强攻复州城显然并不妥当,城内兵马火器犀利,济尔哈朗是没见过,但代善是很清楚的,再加上一帮子汉将言之凿凿,而且两红旗折损的十几个牛录可是实打实的,后金国自开国来就没有过这么惨的战损,济尔哈朗就算不信,那也得掂量掂量能不能再拿八旗子弟去证实一下。
可这不代表济尔哈朗不打算拿下复州城了,济尔哈朗比任何人都急着拿下复州城,原因是因为代善,代善和岳托都算得上济尔哈朗的盟友,如今代善不但在盖州城下战败,还折损了十几个牛录,这也使得大金国的朝堂上已经开始不平衡了。
虽然说皇太极让各旗都出了三三俩俩的牛录补充两红旗的折损,可各旗旗主都不是傻子,除了他济尔哈朗自己老老实实的拿出了三个牛录,也就剩皇太极从正黄旗和镶黄旗里各拿出两个,算是补充了两红旗七个牛录的人丁,至于其余各旗,多尔衮和阿济格都是能拖就拖,一个牛录都没送了来,最后代善到手的只有七个牛录,两千出头的人丁,还大多是各旗里的老弱,只有济尔哈朗拿出的三个牛录还像个样子,可如今镶蓝旗本来就和两红旗在一处,这拆东墙补西墙,兵力根本没什么补充,所以代善的两红旗也远远没达到一开始25个牛录,七千五百八旗兵的人数,只有20个牛录,旗丁也刚好蛮六千人。
这一来二去,两红旗就成了八旗中垫底的两个旗,虽然本来也差不多,可当初还有镶蓝旗顶着,33个牛录,除了正黄旗和多尔衮所在的旗外就是八旗中最大的旗了,
如今抽调了三个牛录,也就是说,镶蓝旗加上两红旗的实力一下子折损了近两千。
所以包括济尔哈朗在内,所有人都想着将功赎罪,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有被困的豪格和岳托,一个可称得上的是大金国的‘太子’,另一个也是女真人里的新的统帅。
在公在私,济尔哈朗都要拿下了复州城,并且还必须在短时间内。
要不然指不定豪格和岳托得被困死在旅顺,但中间隔着的两座坚城,短时间内济尔哈朗也是一筹莫展。
若是以兵家常识来看,金、复州两城的兵马根本就是孤军,除了死守别无它法,济尔哈朗可不认为自己会再给对方出城的机会,到时候如果四万女真大军还打不过出城野战的一万守城兵马,济尔哈朗非得一头撞死在城门下不可,所以他也料定了复州不敢主动出城。
事实上方成确实不敢主动出城,他也不打算主动出城,上一次在盖州一战虽然是临时起意,可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
那一战中虽说是敌众我寡,可代善已经攻城月余无果,气力已衰,至于守城的方成则是士气和自信都得到充分体现,再加上背水一战以及复仇的情绪所在,这才能打了个代善一个措手不及,使得双方的战损不成比例。
可这不代表女真人就真的衰弱了,也不代表耽罗府兵马也真的能各个以一敌二,若论单兵能力,三个耽罗府兵卒也未必打得过女真铁骑,这是事实,至于单兵实力强大的板甲骑兵,那也只是花架子而已,拿来冲锋还可以,若是和女真八旗真刀实枪的干,女真人的‘伪’重骑也足够用数量弥补劣势,慢慢的将只有六百人的板甲重骑吃个一干二净。
在济尔哈朗看来的孤军,却是靠着海路不停的补充兵丁和战略物资,而缺乏水师的女真人根本连阻挡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远远看着,一无所获。
女真人的水师是在入关之后才形成规模,大多是以缴获明军船只为来源,可这个时候的女真人根本没有那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