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樊化龙也只拉拢了不到五千人,当晚夜袭也不止是黄龙有折损,樊化龙一样有,第二天寅时天未亮,醒过神的皮岛众将收拢起万余兵马这才将樊化龙击退,事后一数,连带樊化龙带走的四千多人,皮岛这边光昨晚夜袭就折损了十几艘船,三千多兵马。
黄龙一个就折损了两千五,剩下的一千多人都是些靠着黄龙的船队近被误伤的,也就是说,如今皮岛的兵力只剩一万二了,离着不远还有樊化龙在一旁虎视眈眈,跟着樊化龙反叛的那帮人可不比黄龙这边的士气低迷,那边是搏命了,连家小都放弃了,又没能趁夜色杀了黄龙夺取大军,平日里三千人的战力,此时至少足够当五千人用!而皮岛这边的一万两千人,各个惦记着家中妇孺,急着回去皮岛,此时被拖延在这,十成的战力只剩两三成,两边竟然一时缠斗,你来我往!
一边毫无战心,一边拿命来赌,最后竟然还被樊化龙隐隐占了上风,连着几天杀了黄龙一千多人,只杀的皮岛大军连续折损,要不是人多势众,险些被杀的兵溃!
最后还是黄龙占着兵力优势,趁着樊化龙只顾夺船,埋伏了一遭,以多打少,这才让樊化龙吃疼,跟着他的也只有四千多兵马,前夜叛乱时折损了几百,这几日与黄龙交锋又折损了几百,如今又挨了埋伏,剩下的也就三千出头,已然走投无路!
对面的黄龙反着埋伏了樊化龙一回,也渐渐占住了阵脚,把乱了的人心收拢了个三四分,两边却都知道不能这么一直对峙下去,特别是樊化龙,眼看自己的打算没了着落,连黄龙都杀不掉,何谈吞并剩下的皮岛各部。
三千多人的士气也在几日打杀中消耗了个精光,本来就是拿命来博得,如今眼看不但博不到什么,要是这么打杀下去,说不定回头大家伙都得做了这海上的孤魂野鬼!
所以还没等黄龙完全收拢了人心,樊化龙就趁着夜色领着三千多三四十艘船跑了个一干二净!
皮岛这边剩下一百多艘船,载着一万多人也是筋疲力尽,等到第二日才发现樊化龙没了踪影,即使想追,茫茫大海那也无从追去,这才开始返航驶向皮岛!
到了第七日才姗姗来迟给方成回信,把其中是由说了个清楚,明日才能回皮岛,黄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是个聪明人!
等到了隔日黄龙领着皮岛大军回了东江镇,出发时的两万大军回的来的只有一万人,这几乎使得东江镇家家带丧,原本大明分封的参将、游击们,除了黄龙副总兵官还摆在那边成了摆设,其他统统都被撤个干净,这些人即使有人不满意图反叛,先不提耽罗府的一万大军如今就在皮岛,光是部下里就没多少人肯相应,拉拢不起人心,小猫三两只还怎么举起反旗,顿时有人后悔当初没跟着樊化龙去了,若不然再不济也能混个逍遥自在,如今就算是回了皮岛,那还不是一样丢了家业!只是徒然保了家中妇孺老幼的命而已。
方成丝毫怀柔都无得下了狠手,东江镇总兵虽然他不指望干的有多称职,但至少是不允许皮岛再给他捣乱!这几年耽罗府和大明的海上贸易,大多是由登州港出发,一般都要绕过整个东江镇,即使如此,偶尔也有来往的商船被下了黑手,虽说数量不多,皮岛也都假装是海盗,但出事的海域毕竟靠近皮岛,也都在东江镇范围了,能在那地盘抢商船的,除了皮岛自己外也没别人!所以解决了皮岛这个麻烦,现如今看来倒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本来拿下皮岛的坏处是怕和大明交恶,然后就得名正言顺的和大明作对了,那可就成了反贼!名不正言不顺!
反而是前阵子崇祯乌龙弄出来的圣旨帮了大忙,虽说事后大明的多此一举险些让耽罗府的后路被切,活活的添堵!但毕竟皮岛势力弱小,好不容易凑齐的两万大军,这都攻不下区区一个无兵无将的耽罗岛,最后的便宜还都让方成给占了。
一口气吞了整个东江镇,如今的东江镇比起毛文龙初建时比起来差上一大截,也好歹有户一万一千,人丁四万多,其中光是适合作战的青壮就有一万出头,至于原先的各个参将、游击不但被撤了职,顺带和东江镇的副总兵的黄龙一起迁到了耽罗岛,东江镇大小几十座岛屿只有几座大的上面留了共计一千人的驻军用来驻扎,剩下的全都先行迁到耽罗岛。
这又是一阵好忙,好在刚占了整个东江镇方成就让人给李越送信,顺带彻查本来打算和李怀鸾里应外合的是什么人,只是因为李怀鸾一直没能在耽罗岛上站稳阵脚,也就根本没可能占据耽罗岛,那里应外合的人没来及相应,事后李怀鸾又是自杀身亡,另一个樊化龙可能知道,可樊化龙已经反叛,如今不知所踪,想从他那得到消息,那也不现实,只能进行彻查,查到后就一网打尽。
李越初收到方成的消息时吓了一跳,前几日被皮岛大军兵围耽罗岛,耽罗岛上神经兮兮的紧张了一阵,接着就是围困耽罗岛的皮岛大军退兵,黄龙也没想的起来通知耽罗岛上的李越,毕竟那时候的黄龙还没彻底投奔方成。
李越虽说心知方成必然不会放弃耽罗岛这份基业,但也没想到结局竟然不止是解了耽罗岛的围,而是一劳永逸,连制造的皮岛都解决了个一干二净!
方成让李越彻查,权限却不在李越,而是在商业部,或者说是挂在商业部的牌子下面进行彻查,原先方成是打算直接建立类似于现代社会国安局的反间谍安全机关的,最后想起大明毕竟受了东西两厂再加锦衣卫上百年的毒害,大明人不管是读书人和普通平头百姓都对特务机关几乎不管是什么性质的通通仇视,事后干脆就挂在商业局下面一个子机构,商事调查所,平日里可以调解一些商事行为,表面上是可以对贸易双方的商事行为进行调查后取证调解的一个子机构。
实际上却是另一套班子的调查机构,对于耽罗府公务人员,甚至包括议会会长李越在内都要接受监视,不过这种监视只是内部的,平日里的商事调查所隐蔽的人手各有各的职务,并不会联系,除非发现有特定可疑事宜才会通知商事调查所。
与商业局负责对外情报不同,商事调查所则只负责对内调查,也是方成为了防止还有下次有人和外人勾结,特别是和女真鞑子勾结,防止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耽罗府整个布局的机构!
商事调查所的主官是刚从兵衙调过来的王徽,四级的主官,说高不高,和表面上的身份相符,王徽起初给毛承禄做过参谋,也与方成一道劫过海寇刘香,之后历任要职,一直负责日本和济州岛之间的事务,既是费尔南多的学生,也一样是方成的学生!
彻查的事自然有王徽去负责,方成给李越书信的另一个目的是让他迅速派政衙的人过来接收整个东江镇的一万余户,四万多人丁,他可没空继续留在皮岛上,反正那些皮岛大小参将、游击连带皮岛副总兵黄龙已经被送往了耽罗岛,整个东江镇如今已经没了危险,剩下的就是议会的事。
这种事情,本来就不需要亲力亲为,不然要下属干嘛?议会嘛,建立起来就是打算拿来擦屁股用的,这个时候派上用场才是起初的目的。
六月初,离着方成来开大明返回耽罗岛已经一月有余,领着水师和李焦的一个团离开复州也有大半个月,多尔衮如今还驻兵在复州城外,一时间也不知有没有什么变故。
所以他才压根没时间在皮岛过多停留,在李越领着政衙的人手到了皮岛后,方成把一切安排妥当随即留下一个营七百余人后领着万余人返航复州。
这一航行又是几天的时间,等到了复州水城,这才从尚可义和尚可喜口中得知复州城的情况。
不过既然复州水城安在,自然是复州城也无碍,只是事实上并不像方成以为的那样,多尔衮并不是一直按兵不动。
相反,在五日前多尔衮竟然摆开阵势开始全力攻城,现如今已经攻城五天,没一日停歇,由于都女真人攻城器械齐全,又是用的擅于攻城的女真汉军,不顾伤亡昼夜攻城。
而复州城里兵力折损严重,五天时间的折损已有近千人伤亡,这要是继续下去,等多尔衮拼光了一万人的女真汉军,恐怕复州城里的一万多人也要折损个好几千,到时候这复州城还真就不好守了!
前五日?那不是就是方成待在皮岛的这几天,多尔衮想来已经得了复州城兵力调走了近半的消息,这才全力攻城吧,好在在方成及时回援,多尔衮再想凭着四万人不到就攻破复州,那就不可能了!
方成松了口气,一直悬着的心也落了下去,虽说不知道多尔衮从哪得来的消息,但他知道时已经晚了,五天的攻城只是两边各损耗了千多人的兵马,多尔衮不是傻子,眼看着复州这边旌旗摇动,恢复的半旬前的军势,怕就知道如意算盘打不响了,方成当即先行领军回了复州城,把水师的两个团留在了复州水城,让尚可义、尚可喜多加注意。
到了复州城里,听闻孙元化告知这几日攻城的女真汉军多了几千人,还大部分都穿着明军的盔甲,方成这才联想到樊化龙。
多尔衮能这么短时间内得到消息,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交战的双方中一个透露出去的,黄龙不可能!好歹都是自己人,此时更是待在耽罗岛上,剩下的就是另一边樊化龙倒是十有八九的,当初黄龙说樊化龙自领着残兵败将三千多人逃窜而去,附近可投的还真只有女真鞑子一个了!他樊化龙要么去做海寇,朝鲜是国小军弱,投了还不如做海寇,只是没想到樊化龙最后还是去给女真人做了走狗,实在有些愧对前总兵毛文龙建立东江镇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回辽东,真正是猪油蒙了心!
方成前脚到了复州,城外的多尔衮就把攻城的女真汉军撤了下来,方成猜得还真不错,樊化龙确实是投了女真人,确切的说他是走投无路了,先是反了方成这个刚封的东江镇总兵,接着又和黄龙撕破了脸皮,他樊化龙又不想做海寇,最后只能裹挟了三千多人去投多尔衮!
多尔衮也是心中大喜,不止是樊化龙带来了复州城里守军被抽调一半的消息,还有就是三千多生力军的加入!
虽说自己麾下有着四万大军,但擅于攻城的步卒只有女真汉军的一万人,这一万人在前几日两白旗与蒙古兵折损上万下反而毫发无伤,也是多尔衮拿来留着攻城的生力军,只要能破了这复州城的城墙,然后凭着上万的两白旗,拿下复州城应当是反手之间。
所以樊化龙领着三千败军来投这才心中大喜,如今各八旗能够抽调的汉军数量也不多,各家的包衣奴才不能再抽调了,前几年已经跑掉了不少,原先明军投靠过来的本就不多,盖州一战和在复州城下消耗了一些,此时除非抽调了大金国全境的女真汉军,可能还能抽调个一万两万的,但那也不可能啊,女真人本就兵少,几万的八旗压着大金国三四百万的汉人,本就不够,这要是再抽掉了一万多汉军,大金国腹地要是起了什么变故那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再说了,多尔衮高兴的不仅仅是这些,此次他在复州城下折损了近万人,光两白旗就是四五千,皇太极平日里可能乐的看到两白旗实力折损,但不代表他想看着两白旗输在明军的手上!说不定到时候多尔衮就要承担皇太极的雷霆之怒!有了樊化龙来投,至少也是个功劳,樊化龙好歹也是当初大明的参将,又是领兵来投的,当初还是毛文龙的部署,别的不够,粉饰粉饰送上去是足够了。
这些往日都是汉人的伎俩,但多尔衮也玩了个通透,实在是大金国的朝廷上现在汉人太多了,总归是不想学那也看的会了!
第一百六十三章 后金的对策(一)
多尔衮又尝试攻了几次城,丢了几百具女真汉军的尸体就罢了手,至于樊化龙带来的三千人通通都被编进了女真汉军,多尔衮正在向盛京给樊化龙归附请功,至于樊化龙那三十几艘船,大金国还真没有过这么多船过!
樊化龙带来的虽然都是精锐士卒而无工匠,但其中也有一些在皮岛做过匠户的人,多尔衮通通要了过来,又从女真汉军五部里各出一部分凑成三千人组成大金国的水师,为了安稳樊化龙,让樊化龙暂代水师总兵。
以前是东江镇的毛文龙,现在是耽罗府的明军,大金国可不止一次吃了没水师的亏!樊化龙虽然心疼带来的水师被多尔衮要去了,多尔衮一堆高官厚禄也砸晕了他,皇太极还没封赏了,这要是不出意外,公侯之位是少不了的!要早知道投女真能有这般厚赏,他樊化龙还打打杀杀干嘛了去!剩下的三千皮岛明军,此时的大金国的女真汉军也是能赏就赏,家都扔了,国也叛了,这些前皮岛明军也不在乎什么皮脸了!
这边多尔衮把给樊化龙请功的折子往盛京城里送,盛京城里的后金朝廷看上去风平浪静,底下的臣子之间早就吵翻了天!
贝勒里最能征善战的多尔衮都败了!虽说只是折损了部分兵马,如今还围着复州城了,但能在朝廷里混个一官半职的那也没一个看不明白的人!
多尔衮是什么人?天聪二年就随皇太极征蒙古多罗特部,虏众万余,以功赐墨尔根戴青,封固山贝勒,之后更是战功赫赫,自莽古尔泰和阿敏等人身死,多尔衮就能称得上满大金国从未有过败绩的人!
如今都在复州城下折了,那岂不是满大金国对那耽罗府就没办法了么?先是代善、后是济尓哈朗,现在是多尔衮,都吃了大亏,大金国前前后后折损在里面的兵力已经有三万,也就年前拿下个盖州城,听说还是座空城,这要是再把复州、金州、旅顺拿回来,堂堂大金国岂不是非得折损个十几万人,到时候还叫什么大金国!
这就不提已经成了亡魂了的岳托了,至于豪格虽然逃回来了,也是不说话了好一阵子,当了一阵子哑巴,两个月前带着万余人被派去安抚蒙古人,如今还未回来,听说已经有了什么好消息。
底下的人吵归吵,大金国的朝堂上依然没把这事拿到台面上说,盖是因为有个缘由,皇太极想称帝了!豪格这次去了趟蒙古,带回了不得了东西!
称帝这事自然没人反对,不管是范文程和宁完我,说到底也都是读书人,读书人指望的就是当上从龙封臣,光宗耀祖,至于是不是汉人的皇帝那倒无所谓,以中国之法治中国,又有什么区别?
而且,皇太极想称帝这事由来已久,豪格这次去蒙古只是挑对了机会,不管带回来的东西是真是假,反正一样都可以称帝的,这个时候把多尔衮损兵折将的事拿来说,岂不是给皇太极添堵么?
所以这盛京城上下,依旧是一番和和气气,下面吵得厉害,人多的时候照样没人会把这事提上半句!
盛京的王宫里,那个后世的沈阳故宫四合院子里头,也在说同样一件事。
皇太极看着多尔衮前阵子传回来的战报,眉头已经锁的不能再锁了,他不是担心多尔衮谎报军情,而是知道多尔衮不管怎么着都不会拿这个来开玩笑,就算是给他添堵,那也不会这么干!
这封折子是多尔衮五月上旬上的,正好在复州城下折损了近万人,又挨了夜袭士气低落,隔了几天多尔衮就上了这道折子,严明了复州城的易守难攻,城里既有数量庞大的火器,那守城的明军也一样兵多将广,都是精兵,压根攻不下来!多尔衮在折子里还跟皇太极请罪。
那时候樊化龙还没来投多尔衮,所以这道折子里说的都是些不太好的消息,此时多尔衮报捷的折子还在路上,皇太极想看到好消息,那还要过几天!
“范先生,你说,这折子里说的真的假的?”虽然心知多尔衮不会再这事上做文章,皇太极还是拿出折子递给了范文程,然后慢悠悠的问了一句。
一万人的折损,皇太极听着都心疼,满大金国才多少兵马,更别提多尔衮丢掉的其中还有近半是两白旗!只是范文程在,他为人主上的,至少这淡定要做到十分。
“十四贝勒上的折子,应当不假。”范文程把皇太极递过来的折子看了一遍后颤颤巍巍的合了起来,衡量了一番应了皇太极的话。
这事,怕是不小啊!
“真的啊,还真是真的,我大金国就这两三年前被这个不知从哪冒出来的一个方成的耽罗府吃了两三万兵丁了。”皇太极自言自语,从脸色看,怎么都不像是正常的模样。
“汗王息怒,是臣等无能。”范文程吓得膝盖一软,他是名士,大多数时间都能保持得住名士风范,可这不代表他不懂伴君如伴虎这个道理,平日里皇太极能自持身份不敲打他,不代表已经暴怒的皇太极还能忍得住不找自己的麻烦!
这个时候还摆什么名士风范?那岂不是自找死路!
皇太极已经不是暴怒了,而是狂怒,若是多尔衮在这,他非得一把拿起砚台砸过去,实在是趁手的东西只有砚台,总不能拔起剑砍了多尔衮。
“不对,不是你的错。”
沉寂了半天,范文程也没敢抬起头,而皇太极也一样过了半晌这才出声,说出的却都是些震耳欲聋的话:“不但不是你的错,他多尔衮也无错,错的是本王!自以为夺了大明江山指日可待,自得意满了。”
“汗王……”范文程不知怎么应,这就是再是急智,自古以来死在君王手上的聪明人那也数不胜数,好在皇太极说的不像是反话,范文程也在心底微微松了口气。
皇太极挥挥手,正色道:“范先生,先行起来,本王这还有事请教。”
范文程总算一颗大石落到了心里,这才爬起身来,只是这心里还有几分忐忑,要说平日里范文程不至于如此表现,毕竟他和皇太极演了七八年的君臣相宜,只是前阵子宁完我不知为何的糟了皇太极的驳斥,如今已然丢了宠幸,想来丢官弃爵也就在近日,范文程这才发现伴君如伴虎,皇太极演的再像个明君,从骨子还是个蛮夷,也就一样看不起他们这些投奔的汉人,所以这才让范文程惊慌失措!
“汗王尽说就是。”范文程站起身来,这才发现自己身后尽是冷汗,伴君如伴虎,不外如是!
“多尔衮说攻不下复州,这话济尓哈朗和代善都说过,那本王就算领着八旗通通去了那也未必攻得下,难不成是铁城不成?”皇太极想不通的正是这点,多尔衮能征善战,皇太极不否认,甚至可以说自从阿敏和莽古尔泰被自己一一除掉,整个大金国最能打的就是多尔衮,就是他皇太极着急都比不上,竟然也一样在复州城下折损了如此之多的兵马,为何来着?
“想来是火器犀利,火炮众多之故。”范文程把刚刚多尔衮的奏章里断章取义了一下。
“大明也一样是火器犀利,非我大金可比。”皇太极显然不是太满意范文程的答复,这才重复的问道。
范文程却是有苦说不出,他总不能就照着多尔衮的折子再复述一遍吧,先不说刚刚皇太极看了多尔衮的折子暴怒成那番模样,若是自己再复述一遍,那岂不是献脑袋长要砍掉一截么?
“怕是坚城一座,兵精粮足,有心打无心,十四贝勒大意了。”范文程只得通通往多尔衮身上推,反正多尔衮不在,这事……怎么说都祸不在他,也不该他范文程来接皇太极的雷霆之怒!
“有理。”出乎意料的是范文程没等到皇太极的滔天大怒,皇太极反而是一脸的平静,淡淡的接着道:“让多尔衮回盛京吧,复州就别打了,让他把两白旗也带回来,我让代善领两红旗留在盖州守着,既然攻不下,那也别让耽罗府打过来。”
不同于多尔衮已经习惯叫复州守军明军,大金朝廷这为了区分辽东明军和耽罗府,都是直接叫的耽罗府。
辽东明军,哪可能把这大金国逼到这种地步!
“汗王圣明。”范文程跪着接旨,等着回去后就写好了折子让皇太极批红,而且……皇太极的话也确实没错,既然复州城实在攻不下来,何必损兵折将去打,反正耽罗府兵少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只能守着一个复州死守,难不成还敢攻打盖州不成?
而且,代善和耽罗府可是有杀子之仇,代善是和已死的岳托不太对付,但那毕竟是父子,有了代善在盖州,至少也能保证能把复州的耽罗府兵马看紧了,不至于出了差错!
两红旗经过其他各旗抽调出来的补充,再加上天聪八、九年抓的生女真大部分都补充到了两红旗,如今也有了50个牛录一万五千人,比起全胜时也相差不大,再加上部分女真汉军,守着盖州应该是够了!
PS:新年将近,杂事繁忙,农历十号之前一天一更三千字吧,至少没断更,哈哈,提前预祝大家新年大吉,来年财运桃花运一个不落~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金的对策(二)
岳托死了,镶红旗没了旗主,镶红旗本来就是皇太极让岳托领着的,如今岳托新丧,又是战死,皇太极也没了理由把镶红旗收为己用,干脆就让代善兼着,领了两旗,等到日后有了机会再行任命旗主。
皇太极的诏书刚下,一直待在盛京里代善就直奔盖州,两红旗本就扎营在盖州附近,为的是压制蒙古人和朝鲜王李倧!这次给代善补充足折损,再加上这几年朝鲜王李倧还算安稳,至于蒙古人已经归顺数载,更不会作乱,所以代善干脆就打算把整个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