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济州岛地形多山,又是由于火山变动行程的地壳变动,山体石头居多,土山少之又少,根本没法种下种子,只有少些山与山之间的平地才能开垦几十亩地,这对两万人的口粮来说根本无济于事。
这三个月方生已经断断续续将庆尚港的两万人迁到了济州岛,这些人在选定的区域内准备耕种来年的粮食,但他们发现根本行不通。
更别说陆陆续续到达庆尚港的大明人已经有了一万多,这些人在庆尚港建造小型船厂以及打猎捕鱼,勉强可以活得下去。
至于方生带到济州岛的两万人,靠的也是庆尚港打猎所得的皮毛运送到汉城或者庆尚道的府城庆州,用以兑换粮食,朝鲜人和女真人自从平安道的事情后一直闹得不可开交,也就对仅仅占据了一座无主之地建造港口的大明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他们总会空出手来。
这三个月来,方生只能勉强养得活这么多人,原先在没上岛之前做出的条条框框在实际执行中被证明并不可靠。
济州岛和庆尚港目前只能提供动物皮毛一样产品,计划中的海盐被暂且搁置,原因很简单,理论上很简单的晒制海盐在实际中没有一个人会,方生不会,耿仲明也不会,孙和斗,孙和鼎,孙和京是官宦人家出生,这种粗活更不会。
大明人里十个有九个是辽东逃到朝鲜的,他们世代都是在辽东种田,自然也不会算得上技术活的晒制海盐。
沿海的朝鲜人应该会,但此时方生不会让一个朝鲜人靠近庆尚港和济州岛,自然也不会主动去大大咧咧的抓人。
最后只能指望李焦的船队能从登州带来这些人,然后才能让济州岛多一样产品,海盐!
李焦半个月前带着五百人和五艘船去了登州,剩下的四艘船和一些从济州岛上派出的信使而缴获的小船则负责联系庆尚港和济州岛,并且顺带封锁济州岛向外传递消息。
“我安排不了那么多人。”说话的还是耿仲明,方生手上根本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民事人才,甚至连像样的都没有,他只能拿耿仲明出来临时顶用,好在耿仲明在皮岛时是军事,民事两把一手抓,济州岛事情又不多,方生拿出想法,耿仲明勉强还能应付。
庆尚港还有孙氏三兄弟协助,并且方生留下了刘四在那,虽然刘四对庆尚港的事一窍不通,可方生本身让他留在庆尚港的用途也仅仅是看着孙氏三兄弟,毕竟这三个人都不是心甘情愿跟随的,而是被耿仲明俘获后又被方生弄来,都不知道过了多少手,目前协助方生的原因也仅仅是方生做出承诺,会让李焦的船队在去登州后接回孙元化。
但这只是一句鬼话,如果孙元化还在登州,当初方生就不用搞来孙氏三兄弟了,孙元化那是谁?大明的数学家、化学家,顺带对练兵、造炮都有一手,远远不是孙和斗、孙和鼎等三个小辈可以比的,孙元化还是徐光启的弟子,光这个金字招牌就值得方生得罪孔有德来强抢。
可偏偏方生还在登州的时候就从耿仲明口中得知孙元化被孔有德给放了,孔有德难得一次顾念旧主情分,但朝廷却不会放过孙元化,此时的孙元化怕已经呆在京城的天牢里,等着秋后处斩。
济州岛和庆尚港都还没有让方生不管不问的地步,他自然放不下,有心去京城营救孙元化,那也至少要等到安定下来后。
但要济州岛安定下来就至少要等到来年开春,安置的土地长出新的庄稼后可以让岛上的人衣食无忧,这样方生才能放心。
孙元化大概在七月会被处斩,十二月孔有德一败涂地,然后退守登州伺机逃跑,方生顺路也可以把他们带到济州岛来,但这必须要在朝廷水师没有彻底围住登州前,方生可不想和大明来个硬碰硬。
大明已经病入膏肓了,用不着方生插一脚,但这个大明依旧还是个庞然大物,明年二月,在登莱两府折腾了一年多的孔有德就会宣告覆灭,紧接着起事的农民军也被明军或招降或打散,李自成仅仅十三骑只身逃脱,大明最后的回光返照即将来临。
方生不想触那霉头,他只想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所以在这之前方生只会老老实实的积累实力,然后等着后金一个不小心,恶狠狠地上去咬下一块肉来。
等把后金身上的肉都咬光的,剩下的那堆骨架自然一推就倒!
第二十章 强取豪夺人才
假设把后金比作膨胀的气球,那大明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但这两个目前都不是方生招惹得起的,在孙元化没有被处斩之前,方生只会安安分分的呆在济州岛上处理杂事。
过了这三个月,岛上的朝鲜大静、旌义两县县令总算知道岛上多出的是什么人,在尝试派出的求救使者杳无音讯后,两县的县令碰头一合计,随即派出了使者前往方生选定的聚居地。
方生这里离两个县的距离都不远,即使是走路,两天一夜也到了,方生这段时间有些忙的焦头烂额,也就没在意来的是什么人。
“下国小臣拜见大明上官。”
来人恭恭敬敬的拜礼,方生一听来人自称下国小臣就来了兴趣,能够称臣只会是有品级的官员,济州岛弹丸之地,只有大静、旌义两县县令的官职才得到朝鲜官府的认可品级。
“你是谁?”方生开门见山的问道。
来人显然还不习惯如此直接,怔了恭恭敬敬的道:“回禀上官,小臣车晚真,字俊臣,蒙我王宠信有佳,目前为官大静县,曾经有幸到过大明游历。”
车晚真说完这句话后一脸的傲然,显然对于自己曾经游历大明荣幸万分。
这让方生觉得很滑稽,他不是觉得车晚真很搞笑,而是竟然能在古代遇到一个大明的粉丝感觉滑稽,再往深了想,整个朝鲜不都是大明的粉丝。
车晚真见方生在笑,脸色气的发绿起来,自以为自己被人嘲笑。
这才让方生想起场合,只得向这个朝鲜人笑笑解释道:“我不是笑你,只是笑一些往事。”
这样才让车晚真脸色稍缓,仰起头答辩道:“下国小民一向以能够前往大明游学为荣,莫不敢蒙上国上官一笑。”
车晚真这话答得巧妙,既告诉方生自己不想被人笑,又转过弯继续以自己在大明游学为荣。
只是他不知道方生笑的是什么,所以听到这句话方生笑的更厉害,方生笑的是自己那个时代,谁都削尖脑袋要往国外钻,能在韩国留学回来的人都会身高都拔高了两公分,鼻子翘上了天,拿来和车晚真相比,方生当然会觉得好笑。
这个与时代不同有关,即使是大明衰弱的不成样子,大明依旧是朝鲜和日本学子心中的圣地,除了大明学术上先进,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在大明游学过的朝鲜人回国都类似于被镀了一层金,得到重用。
所以在济州岛这么个小地方看到一个游学过大明的朝鲜官吏就好似在现代的贫民区找到曾经在哈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一般稀奇。
这个比喻有些夸张,不过也是事实,方生在义州的那几天多多少少从三言两语里听说过这些事。
“车、、、车什么来着?”
“下臣车晚真,字俊臣。”车晚真忍气吞声道,即使他很想大声和面前的大明上官好好辩驳一翻自己名字的来历。
车在朝鲜是贵姓,不是庶民能冠上的。
“唔,车晚真是吧?有什么事?”方生拍着脑袋,这个动作很随便,在车晚真眼里完全看不出大明上官的样子,他开始怀疑得到消息的正式性。
在一个月前车晚真派往汉城的信使终于有了答复,很正式的文书,王上除了在上面宣称这些人迁徙到济州岛上外别的什么都没说,也什么都没有,车晚真一度对这封文书的真假产生了怀疑,但最后没有办法,他只能在拖了一个月后前来拜见这群不速之客,因为实在再没人从岛外带来回信。
“下国小臣、、、、”
“去掉这句。”
车晚真的话被方生打断,方生不耐烦的催促道。
“学生车晚真添为大静县令,特来拜会大明上官的。”
车晚真无奈的只能用上几年没用过的后生晚辈,总不能拿本官出来说事,那些只对升斗小民有些作用。
“恩,很好!”
“你的大明官话说的不错。”方生没有和车晚真多过罗嗦,他联想到自己手上很缺人,方生的思维跳跃性一向很大。
这个对济州岛很熟悉,又精通大明官话的车晚真看上去显然实用性很大,只要他的办事能力将就,所以他继续问道:“处理政事怎么样?或者说,你的办事能力?”
车晚真怔了,或者说彻底被方生给问愣了,这算什么事?他车晚真本身是自信满满的进了这个不速之客们的暂居地的。
虽然王上的文书上没有说的太仔细,可在车晚真看来,既然这些人迁徙到了济州岛,那么自己就有义务把他们完全当做自己的属民,并且适时收取税金。
而拖拖拉拉的一个月的原因大半是旌义的县令不敢来,车晚真最后还是决定学上国‘三国’时期的单刀赴会,只是自从见了这个大明上官,早就准备好的说辞竟然一句都没派上用场。
“闻鸡起舞而已,治下百姓尚算安居乐业。”车晚真自傲的道,这句话还是有自信的,大静县人口不多,也确实称得上自给自足,安居乐业,只是对方的下一句话把他打的措手不及。
“好,那你就留下来,帮我管好两万多人。”方生斩钉截铁的说道,不给朝鲜人一点犹豫的机会。
虽然有耿仲明的帮助,可不管是方生还是耿仲明对于安排两万多人的衣食住行不是长处,耿仲明毕竟是武将,而方生,更多的是靠脑子去想,如果让他一步步的脚踏实地,那经验根本就是零。
别说两万人,方生上辈子是个办公室文员,连后勤处打杂的小工他都没给安排过食宿。
“我乃大静县令,理当为治下民众谋利。”车晚真理所当然的说道,他明显误会了方生的意思,所以方生及时更正了过来,让车晚真听的更明白一些。
“我是让你留下来,而不是返回大静县。”
“荒谬,我乃朝鲜官吏,怎可不返回治所。”这次车晚真听出来了,并且立马发表了反对意见,怒气冲冲的甚至还反将一军。
“这些人既然进了我大静县的范畴,自然是我治下之名,让他们安居乐业也在理所当然!”
“我是大明人,需要占据整座济州岛来休养生息。”方生彻底露出狰狞的面孔,他忘记为什么这个大静县令我找到他这来,他甚至已经忘了一个月前李焦还在时,有让过耿仲明伪造了一份文书后让人带回来伪装成朝鲜国王的官方文书发给岛上的朝鲜属县,而车晚真正是大静县的县令。
“济州岛是王上的领地,大明曾将我国立为‘不征之国’!”车晚真现在才知道眼前这个人的真实意图,但他不能服软,并且拿出明太祖朱元璋对朝鲜开国君主李成桂的承诺强硬的道。
三百年前,大明太祖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出了中华大地,当时的高丽国王已经蒙古化,叫嚣着要帮助蒙古人攻打大明,这让一直接受儒家文化的朝鲜国内对国王并不满意。
在高丽国王在派李成桂攻打大明时,李成桂倒戈一击返回汉城杀死了当时的高丽国王,然后自己为了王上,并且派人请朱元璋赐下国号,于是朝鲜这个名号便一直流传至今三百余年,一直传世近六百年后。
几十年前的万历年间日本两次攻打朝鲜,也是大明出兵驱赶了日本丰臣秀吉二十万大军的进攻。
可以说,朝鲜和大明的关系唇齿相依,互相之间的交流也很广泛,两个国家三百余年中除了上一代光海君外,一直都很好,光海君时期也仅仅是单方面的,大明对于光海君的即位并不满意,并且不予承认,朝鲜依旧将大明当做自己的宗主国,以学习大明冠礼为荣。
但在李倧即位后矛盾就不复存在,几次大明催促朝鲜出兵后金,朝鲜都照办,直到女真人打上了门,以及大明的屡战屡败,朝鲜人才开始保持中立,只是在李倧在大明灭国后,他和他的儿子孙子都在谋划北伐,反清复明,终因实力不够才老老实实做了女真人的属国。
“我只是大明人,不是大明官军。”方生一句话把车晚真噎在那,他本以为这些人至少有个官方的身份,可现如今看来根本不是这样,这些人甚至有可能只是海盗,他们根本没什么官职在身,那份一个月前从汉城发来的文书也肯定是假的,这让车晚真异常气愤。
“如果你肯听话,那我就不会攻打大静、旌义二县,并且秋毫无犯。”方生抢在车晚真怒火之前把这些话说出来。
反过来的理解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会攻打大静、旌义二县。到时候就不是秋毫无犯了!
“你……”车晚真瞪大了眼睛,他没见过这般的无耻的人物,竟然把如此龌龊的事情说得这么理直气壮,刚刚车晚真已经怒火中烧,此时也不得不自己熄灭下去。
“反之,我就带着人抢占济州岛,杀光所有人!”方生说完后冷着脸继续道:“给你三天时间,要么我出兵,要么你乖乖听话。”
然后方生挥挥手,调头就走,只留一个车晚真孤寂的站在那里,不知道到底该说什么好。
方生还有很多事要忙,他要在最快时间内忙完,然后前往京城救人,根本没空陪别人大扯一通。
车晚真只是意外,方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虽然他缺少人才,但还没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所以在几天没有得到这个朝鲜官员的回复后方生就没再让人看着车晚真,任他回去或自由走动。
总之方生还在头疼,自从到了济州岛就从没不疼过,济州岛没有铁矿,这代表无法制造兵器,但有足够的原生木材,这些木材质地上乘,用来建造船只再好不过,只不过现在的整个朝鲜唯一不缺的就是树木,庆尚港附近也可以砍到足够好的,也就用不着特地从济州岛运过去。
上岛之前方生一共带了五百人的鸟铳手,这些人被李焦带走了三百人,又从庆尚道抽调了两百人凑成五百人带去登州,这些人是拿来防备孔有德的,身份类似于水师,方生就不再打算把他们调回来,所以济州岛目前只有两百人的鸟铳手,又缺少足额的火药。
这次李焦去登州的另一个目的是从那里得到更多的工匠,在没有熟悉匠人前制造火药无疑是自找苦吃。
一硝二磺三木炭,方生也知道,可知道不代表能做到,硝并不难弄到,这些在中国历史上被成为假水晶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弄到很多。
最最重要的是硫磺,缺少硫磺火药自然不会被配成,但哪里有硫磺方生又说不清楚,只记得记忆力有那么个地方拥有很多的硫磺矿,最后只能暂且搁置在那。
第二十一章孙和斗(上)
哪里有硫磺矿,方生不记得了,而耿仲明则是不知道,他们有各自要忙的事,方生只能派人去问庆尚港的孙氏三兄弟,他们博览群书,肯定会知道哪里盛产硫磺矿,至于西芒和约瑟夫,在刚刚上岛的没几天西芒就强烈要求方生给他派遣工作,这个葡萄牙人至少还能做到对得起自己的薪水。
因为他在担心时间长的无所事事会让雇主把他遗忘在角落,最后再赶走他,让他无家可归,所以葡萄牙人才会主动请缨去造炮。
不过方生没答应,如果不是约瑟夫的板甲足够稀罕,方生都想把它们溶掉来补充自己不多的铁器,更遑论多余的铁矿石拿来制造红衣大炮。
这不是方生认为火炮不重要,大明师从佛朗机的红衣大炮威力巨大,但它的重量同样惊人,需要的铁矿石以目前的方生来说根本负担不起,所以他只是打发西芒和他的同伴去改装现有的枪支。
目前鸟铳手们装备的鸟铳是一种仅仅能连发两枪,然后就需要很长时间装填的火器,由于缺少足额的火药,所以这些人也缺少锻炼,发射的精准度可想而知。
这种鸟铳已经是大明最先进的火器,同时代的西方已经逐渐放弃这种到了雨天就无法装填弹药的火绳步枪,替代火绳枪的是更先进的前装步枪,而大明还在原地踏步,并且在两百年后的‘朗朗大清’,这种技术不退反进,大明能制造出来的开花弹,清末都只能在国外购买。
于是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方生能做的只是在能力范围内加把力,让西芒等人去改装鸟铳也就理所当然。
至于相比较其他人来说什么都不懂的约瑟夫,这个普鲁士人根本不愿意和西芒等人呆在一起,信誓旦旦的普鲁士人宣称自己的战斗指数很高,佣兵直觉可以让雇主避免一切危险,所以最适合拿来最护卫。
于是方生随手划了十个人的名额交给约瑟夫,既然普鲁士人没事干,那就让他去训练能穿起板甲的人并让他们形成战斗力,虽然这看上去很难,不过普鲁士人看上去显得很有兴趣,兴奋的他最快的前往营地里去挑选身材足够高大的人选。
刘四被留在庆尚港,名号是庆尚港护卫队队长,庆尚港护卫队目前有一千人,这些人大多是三十岁到四十岁的‘青壮’,他们虽然过了精气神最佳的时候,凝聚成一块后对于什么都缺,人口最缺的方生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战力,编在人丁近两万人的庆尚港,平日该干什么干什么,常备人手只有一百人,分为十组,每组每三天轮流服役。
这自然是方生的主意,既耽误不了庆尚港的建设,也有足够的人手防卫庆尚港,目前来说庆尚港的治安一直好得很,这除了有人弹压外,管理庆尚港民事的是孙家三兄弟之一的孙和鼎,相比较对船厂更有兴趣的孙和斗和孙和京,孙和鼎对民政要热心的多。
这也让方生麾下有了唯一一个文官,虽然还是从技术人才转行的,可这让在济州岛的方生没了后顾之忧,也开始着手准备吞并济州岛上的大静、旌义。
一开始方生不肯吞并大静、旌义两县原因仅仅是需要这两县派出使者向帮他瞒着朝鲜朝廷。
每个从济州岛上岸的两县使者都会被方生派着跟随的人羁押,然后换一个从新派过去,反正这个人只要会说朝鲜话就行,朝鲜君臣也不会注意一个偏僻小岛派来使者是不是真的,他们只要看到从朝鲜文字写的奏章就行。
大静县令车晚真的到来让一切都变了,首先,车晚真回到县衙后一定会再次向汉城如实禀告,这次即使方生有心防范,大静县的使者总会有人能够到达朝鲜的王都汉城,毕竟济州岛然后一句不漏的把济州岛的一切都汇报上去。
朝鲜君臣即使再腾不出手来,他们也会被怒火冲昏头脑的情况下不顾一切,派兵攻打庆尚港和济州岛。
这些人不要太多,对付还没成型的方生来说,两、三万人就足够拔掉庆尚港,然后再登陆济州岛,让方生攀科技树的想法/功亏一篑。
朝鲜的水军实力并不弱,在自家打水战,方生只能说是不堪一击,他不能让这些个朝鲜人知道他的消息。
所以,时机不同也代表着计划也在更改,在车晚真离开大明人聚居地的第二天,浩浩荡荡五千人就把大静、旌义两个县围的严严实实,然后剩下不多的两百鸟铳手虚放了几枪,冲进县衙里把车晚真和旌义县的县令一起绑到了方生跟前。
这两个县连城墙都具备,人丁更是连万人都没有,每个县能拿出的青壮最多七八百人,没有兵器,更没有火器,除了城中管事的衙役每个手上都有铁质武器外,临时聚集起来的青壮只能拿着削尖的竹子来当趁手兵器。
车晚真勉强还算神色镇定,另一个上了年纪的旌义县令姓李,脸色苍白的只打哆嗦,但也一句话都不说,虽然这个县令姓李,只是这个李和皇族的李姓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个靠着科举才当上县令的庶族。
总之,即使是占据了这两个县,方生仅仅是增加了一万人的人口负担外没有任何得益,如果非要牵强的找一个的话。
这两个县至少大多数人都是靠捕鱼为生,平日里自产自吃的海盐也会晒制,这些经过粗制的海盐本身并没什么销路,可再经过方生想出来的法子进行加工,比那些精盐的卖相都不会差上多少。
至于方生从哪学会的加工粗盐,这就要归功于以前电视频道的科普节目,将粗制的海盐经过多道程序,完全可以加工成比拿来漱口的精盐都不会查的海盐。
这个步骤很简单,但同时需要很多的劳力,好在目前来说方生手上的老幼妇孺人数不少,海盐就更多了,多余的人手都被派去晒制海盐,所以即使方生的土法子浪费的很,一罐罐精盐还是被产了出来堆积在仓库里。
也有人会问这个法子到底从哪来的,这个人甚至坐船从岸上过来问,这个人姓孙,正是孙家三兄弟里才智俱佳的那个孙和斗。
孙和斗是孙元化三子之中最有才能的,甚至可以说将已经自己父亲的衣钵传承了十之八九,并且博览群书,通晓古今,东西,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那都是大才。
至于孙和斗为什么会到济州岛,这也很简单,济州岛离庆尚港没多远,孙和斗自己有腿有脚想去哪就去哪,方生又让人去问他哪里盛产硫磺,所以他干脆趁机提出要到济州岛一趟,目标正是将他们三兄弟从登州一路拐带到朝鲜的方生。
实际上孙家三兄弟被拐带和方生没有太大关系,甚至他连帮凶都算不上,毕竟,当时方生的主要目标是他们的老爹,登莱巡抚孙元化,只是因为孙元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