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争-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尚可喜的船队在原路返回时多出了一个人,一名叫做迪亚蒙德的法国天主传教士。

荷兰人是一个新兴国家,这个国家有着大量从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新教教徒,不过这些教徒大多数都在荷兰本土,但这个人数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半!其中也只有天主教传教士才会到来东方,所以虽然东印度公司的印尼总督是一名新教教徒,但这并不能让他同样找到新教教徒来作为谈判的使者以及东印度公司的全权代表,最后只能继续选择一名来自法国的天主教传教士。

至于克伦威尔所带领的商船,则会在迪亚蒙德传教士到达台湾岛之后再行出发。

在耽罗府的船队退走后,荷兰人在马六甲其他港口的战船姗姗来迟,虽然终于有了十艘可以作战的战船,但东印度公司已经不打算去追已经走远的耽罗府了,他们这个时候去追毫无用处。

而且,虽然大多数反对温和派提出的意见,不过东印度公司的印尼总督作为一名新教徒反而与之相反,他赞同了温和派的意见,与其去接触实力不明的大明船队,还不如花些心思去扫荡四周的土著人,这不是比起去惹大明人要轻松的多?

所以显然荷兰人近期并没有找耽罗府麻烦的打算,大员岛固然重要,但也并不值得东印度公司为此去倾全部的实力,因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仅仅是一家公司,而不是一个国家,虽然这家公司的国营的,每年的大部分利润也需要交给荷兰的国王费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公爵,不过,国王仅仅需要利润,决定怎么去做反倒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以及各地的总督。

实际上,东印度公司虽然占据了马六甲海峡四周的大片岛屿,不过他们和西班牙人有同样一个麻烦甚至更多,那就是荷兰人的领土更多也同时更加分散,所建造的菱堡覆盖了大半个印尼群岛,土著人依然数不胜数,荷兰人还无法彻底的占据这里,他们还需要时间,再加上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的关系一点都不和睦,就像菲律宾总督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担心的那样,荷兰人一样担心西班牙人会趁机趁火打劫,他们必须要留有足够的战船防备西班牙人的偷袭,毕竟,巴达维亚要比大员岛要重要得多!所以这些,都还需要时间。

尚可喜起帆返航,在巴达维亚购买的货物只装满了一艘船,实际上,因为尚可喜是临时到达的,荷兰人在巴达维亚并没有储备太多足够的货物,巴达维亚虽然是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中心,这里也是整个东方海上贸易的中心点,不过这里更多还是来自东方自己的货物用来运送到欧洲贩卖,而不是欧洲人生产的商品运送到东方贩卖,并且荷兰人更喜欢的并不是向东方人倾销商品,因为在欧洲,他们没什么可以在精美程度上超过东方人的商品,只有火枪和火炮要比东方人来得好,所以他们也更热衷于向耽罗府推销这些商品,每年郑家都要从东印度公司这里以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那里购买大量的火炮就是其中最大的部分。

于是原本是来表达‘善意’的耽罗府睚眦水军在归航途中就变成了一只有史以来最豪华的护航队,在一开始就有几艘大明的商船请求这支挂着大明旗号却不属于郑家的水师护送他们回大明,并且将支付一定的利润作为护航的费用,实际上,他们比荷兰人还要疑惑,在南洋的大明势力,除了郑家应该不会有任何人有同等的实力,也许前几年还有几只海盗能够拼凑出这样的船队,不过这些海盗都被郑家这些年一一清剿,即使没有被消灭掉也不敢过于靠近南洋这块属于郑家的地盘。

不过即使如此,在南洋上还是有着数不清的海盗,南洋实在太大了,没人能说清这里有多大,佛郎机人不行,郑家也不行,大到即使如郑家这等有着巨大的船队的海上势力依旧有够不着的地方,这也就给了海盗们生存的空间。

至于能够到达巴达维亚的大明商船?这些船自然都是大明沿海权贵富庶的所属,虽然大明严令了封锁海上的贸易,不过那只是对于平头百姓来说,权贵人家自然是当做视而不见,这也是大明沿海的海患,反而越禁闹得越厉害的原因。

第一百九十三章 报复(六)

这些从大明而来的海商都是走私来的,要么就是家中有人在朝中为官,要么就是地方豪绅,他们从大明购买货物,然后再高价贩卖给佛郎机人来赚取中间巨额的差价,虽然大明从开国初就实行过海禁,之后百年却逐渐松懈,直到‘争贡之役’倭人作乱,嘉靖年间给事中夏言奏称倭鸾皆是源于沿海商贸,大明这才重新开始严令各地不得出海,实行海禁。

但在到了崇祯初年这项严令对于沿海权贵来说已经视若不见,反而是无权无势的人出不了海,就算最后能出海,也只能被逼着当海盗。

朝堂上却没有张口谈起重开海禁,因为那样,这些地方权贵虽然能够得以名正言顺的进行海上贸易,但是他们将不得不交纳一大笔钱给大明朝廷,反而得不偿失。

所以朝堂上出奇的是不断有人言称海禁开不得,不然到时候倭人又要做乱,大明如今已是内有反贼,外有建虏,若是再多个倭人作乱,那还能有宁日?

能够出现在巴达维亚并且要求跟随耽罗府的船队返航的商船无一背后都是大明沿海的权贵人家,往日里都是由郑家沿途护送,这次来的路上也一样是郑家,不过郑家的船队虽然强大,但他们不可能为了区区一些商船就全部出动,比起耽罗府尚可喜的船队,郑家只有十几艘战船,往日里可能还比较保险,最近一阵子就说不上了,概是因为海上最近冒出一支实力不弱的海盗,这支海盗的作风还颇为诡异,若是碰到只是拼着身家走私的大明百姓,那就多半是留下一半财务后放过一马,若是权贵人家的货源,从人到货也一个不留!杀个干净,抢个精光,岂能不显得怪异?

至于郑家的船队,也只能和尚可喜一道返航,郑家虽然有十五艘船的船队,但这其中有五艘是郑家自己带来的商船,剩下的十艘才是战船,也都是些福船,既三桅帆船。

与尚可喜只能买到一船货物不同的原因是郑家买了大量的火炮再加上东南亚特产的上好的香料,这两样耽罗府都不需要,而香料在运到大明后卖给那些官宦人家,利润往往是出发前的十倍还要多,一船香料就值上数万两白银,虽然沿途危险,海盗肆虐,不过敢惹郑家的海盗本来就不多,只是前阵子冒出的那股海盗势力不小,就是郑家自己也得小心翼翼,毕竟这次只是十艘战船的船队,而不是尚可喜那样大小战船七八十艘,浩浩荡荡也就没什么海盗敢惹。

这只郑家船队的首领同样姓郑,不过也只是个外门子弟,要不然也不会打发来给商队护航,所以对耽罗府倒也没多大敌意,这只船队是在八月中旬从厦门出发的,九月初到达了巴达维亚,然后在这里等待商人们采买货物返航,一直拖到现在,那时候耽罗府还没攻打台湾岛,耽罗府和郑家也只限于在贸易上往来,不像是现在,耽罗府已经插手进了郑家的传统领地,自然也要惹得郑家不快,在此之前自然也就说不上有什么敌意。

于是由耽罗府和郑家以及众多大明商船护卫船组成的堪称强大的护航船队开始了返航,这只碰巧组成的船队一下子超过了一百五十艘船,其中光是战船就有接近百艘,大型三桅福船就有四十多艘之多,由于出乎意料的是战船反而比商船的数目更多,也就给了沿途的海盗一种错觉,那就是这只护航船队与其是护航的,还不如说是伺机扫荡各地海盗还差不多,自然也就无人敢惹。

虽然实际上尚可喜并没有这个打算,方成在临行前只要求他能够带回荷兰人的回答,并没有让他留在南洋帮助郑家剿灭海盗,所以这个想法是压根一丁点都没有出现,不过在沿途发生了一件事,也让尚可喜不得不脱离缓慢行进中的大明护航船队,而改为加速返回耽罗府。

概是因为这几日陆陆续续有零散的海商加入了这只庞大的船队,尚可喜偶然从一个刚刚在马尼拉卖掉了大部分货物的商人那里得知,一支多达十艘战船的西班牙人舰队正在前往大员岛,想来是友非敌,所以尚可喜那就自然不能再慢悠悠的给大明商队护航,而是要加快速度返回大员岛,如果时间赶得上,也许还能堵住西班牙人的后路。

与此同时,菲律宾总督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的十艘战船已经靠近了大员岛,他们并不知道鸡笼港怎么了,虽然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很想第一时间就赶到鸡笼港,不过在途中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想起或许直接去攻打东方人的老窝更好一些,所以他们在半途更改了航线,直接前往荷兰人的前据点,热兰遮堡。

即使在那里没有发现东方海盗的大批舰队,西班牙人只要能够击溃他们夺取堡垒,那么胜利就将毫无悬念,因为当东方人连固守的城堡都失去了,海上的水战一定不会是更强大的西班牙舰队的对手,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认为自己到时候就能高枕无忧了,因为到时候即使荷兰人赶到了这里,看到被自己占据的菱堡,他们也只能无功而返。

所以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向热兰遮堡出发了,虽然事实上,太多事出乎了他的意料。

把时间拉回两天前的鸡笼港。

在罗美洛的好运用到头后,鸡笼港的城墙被连续几门红衣大炮轰开了一个很明显的缺口,与此同时,赵孟率领着五百名步卒开始强攻鸡笼港。

这五百名步卒并没有太多的攻城工具,除了那二十门断断续续的炮轰鸡笼港的红衣大炮外,赵孟能够选择的就是趁着西班牙人短时间内无法去补上缺口时迅速去扩大它。

好在在西班牙人的战船被摧毁了大半,只剩一艘狼狈的逃回了鸡笼港后,耽罗府一边的睚眦水军也从新将炮口对准了鸡笼港的城墙,张五郎和马户配合默契的让睚眦水军从新开始全力压制城墙上被打的昏头转向的西班牙人。

这也让赵孟得以离鸡笼港的城墙越来越近,并且在西班牙人还没从头晕脑胀中回过神时,已经站到了鸡笼港的缺口下,在此之前,只有零星的西班牙士兵发现了他们而进行了更加零星的射击,这种射击效果对于训练有素的耽罗府士卒来说无关痛痒。

“东方人,他们就在下面。”一名西班牙士兵惶恐不安的大叫,这才使得更多西班牙士兵以及菲律宾土著士兵开始注意到城墙下愈来愈多的东方人,并且发起了回击。

城墙的驻鸡笼港长官罗美洛也同时刚刚发现这些趁机摸到了城墙下企图趁着缺口还在而发起进攻的东方人,从这些东方人训练有素的动作以及全身齐备的棉甲来看,这些东方人确实不会是海盗,而应该是正规了多的大明军队!

虽然西班牙人和大明打的交道远远没有荷兰人那么多,大明的水师西班牙人也并没有见过,不过郑家的水师西班牙人是见过了,西班牙人曾经为了对付郑家而选择和荷兰人结盟,虽然这场盟约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就随之破裂。

郑家的水师如果看上去要比这支自称东江镇的大明水师要强一些,但也不会太多,不过在步卒上,郑家显然就要差正在攻城的东方人步卒太多,至少郑家不敢在缺少攻城兵器的基础上就仓促间攻打鸡笼港,甚至郑家的水师也不会敢于把自己放在鸡笼港的火炮口,仅仅是为了掩护步卒发动强攻。

一霎那间,罗美洛甚至有些敬佩这些东方步兵,他们与自己一样,同样是一名彻彻底底的职业士兵,并不是那些愚蠢的、只会杀人甚至吃人的野蛮土著人,他们根本就不能算是士兵。

不过,这只是一点点的想法,随着出现在视线里的东方人步卒越来越多,罗美洛已经没那么多时间想那么多了,因为他在城墙上仅仅安排了一百五十名士兵,其中西班牙人五十人,而菲律宾土著士兵则要有一百名,至于其他的两百五十人本来一直老实待在船上,等着罗美洛的传唤,不过由于罗伯特中尉的冒险出战,导致了五艘战船中有四艘被击沉,也就是说两百五十名士兵现在能够省下的只有不到一百五十人,这还是因为除了一开始被击沉的那一艘外,其他三艘都是在旗舰的附近被击沉,让罗伯特中尉得以救回大多数落水的士兵,同时也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五艘战船最后只能剩下一艘!

在第一名东方士兵利用城墙的缺口而实用简易的攀登工具爬进了菱堡里后,罗美洛长官好像是看到了自己最后的结局,这些东方人在破城之后一定不会放过他的,原因就是那到现在还挂在城墙上的人头,虽然到目前为止仅仅挂了半天多的时间,不过驻鸡笼长官罗美洛觉得,这绝对是他这辈子半的最蠢的一件事。因为那样做不但没有威慑到对方,反而引起了东方人同仇敌忾,这也是耽罗府士卒比起往常更要不怕死的原因,因为那些挂在城墙的人头告诉耽罗府的士卒。

从头到尾,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想活下去,只得杀死对方才行。

第一百九十四章 报复(七)

见过血杀过人的步卒才能算是天下强兵,如果仅仅是训练有素,充其量也就比普通士卒强上一些,但也不会强到哪去,早在大明嘉靖年间,戚爷爷就说过一句能用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话。

一名兵卒在战场上如果能发挥出一成的战力,那么他就足以保命,三成,就能杀敌,五成,既是悍卒,若是实打实的发挥出全部战力,天下皆能来去,既为不惧生死。

但没人不会不怕死,所以明军战力低下的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怕死,耽罗府的士卒一样会怕死,他们也只是普通人,虽然因为耽罗府的严格的纪律而循规蹈矩,自是了解军令如山,但也难保到了战场会下意识的拖后腿,这并不是说士卒想着而怕死,仅仅是一种生理本能,因为谁都不想死。

西班牙人的行为激发了耽罗府士卒的士气,这让他们认识到与其等着被砍了脑袋挂着木杆钓上城墙挨那风吹日晒,倒还不如在临死前拼一拼,这并不是说如果罗美洛没这样做的话,耽罗府兵卒就不会听从方成的命令攻城,而是远不会现在这般奋不顾身,不管不顾的要攀上鸡笼港的城墙。

耽罗府士卒确实称得上人人不惧死,赵孟一马当先,手持着一把轻便的戚家刀,至少远比长矛来的轻便。

强攻鸡笼港的五百人各个都是携带着一只鸟铳和一把戚家刀,鸟铳是耽罗府自家产的,虽然用的还是大明鸟铳的名字,实际上已经与西方的前膛火枪毫无区别,远比大明的制式鸟铳要轻便的多,也勉强能够随身携带。

赵孟在到达鸡笼港的城墙下后也并没有让所有人全都开始强攻,而是留下了一半的人手使用鸟铳试图压制住开始用火枪反击的西班牙人,在几排枪响打的城墙的西班牙人不得不暂时低下头躲避子弹后,剩下的步卒则在最快时间内把火药包塞到了已经被红衣大炮摧毁了一大半的缺口。

火药包是耽罗府早起的产物,不过由于耽罗府使用的是黑火药,火药包又不能装填的够大,拿来炸人是足够了,若是去炸用坚固的石头垒成的菱堡就没了什么效用,除非现在是直接塞到已经轰开了口子的缺口。

‘轰,轰,轰。’

随着几声巨响,已经残破不堪的一处城墙成功的被火药包炸了开来,这也使得所有耽罗府士卒的眼线里出现了一条能容纳三个人并排进入的通道,而不是一开始那个需要攀爬着或者跳着才能爬过去的尴尬缺口,西班牙人在城墙上放枪,那种缺口看上去好过,实际上都只是送死的不归路而已。

当几十名耽罗府士卒陆续进入了鸡笼港内并且开始寻找制高点对于鸡笼港菱堡城墙上的西班牙人进行反制,还待在城墙上的驻鸡笼港长官罗美洛再也保持不住镇定,大多数西班牙本土士兵全都紧张的握紧了火枪,至于那些菲律宾土著士兵就要更不堪的多,甚至已经有些开始试图寻找机会逃跑。

罗美洛在数了一下自己能控制的士兵后发现,他在这个时候能够出动的士兵只有一百二十人了,至于另三十名士兵,鬼知道他们在哪里,也许已经去见了撒旦也说不定,总之,现在他顾不上那么多了!

罗伯特中尉在哪里?他那里应该还有一百五十名士兵,虽然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船上的水手和其他职业者组成,并不是职业士兵,不过殖民者的士兵本来就很少,大多数都是这种战时客串士兵的人,所以西班牙人的水手和厨师也可以算是士兵,不过相比起一开始罗美洛手上有着的一百名职业士兵,那一百五十人只能算是兼职了,但那也总比那些已经跑得慌不择路的菲律宾土著来得好。

现在的罗美洛无比希望罗伯特中尉能够尽忠职守一点,那么之前他的盲目出击导致四艘战船沉没他完全可以当做那只是个意外,用不着塞巴斯蒂安。乌尔隆多。德。科奎拉总督,罗美洛就愿意帮罗伯特中尉向上级辩解。

罗美洛的祈祷终于起了一点的作用,罗伯特中尉率领的由水师、厨师、杂役以及其他职业者组成的半职业士兵离开了他们的船,由于在他们离开后,船上会一个人都没有,这艘船也将失去作用,为了防止被东方人趁乱夺走,本来应该炸沉这艘船,但罗伯特中尉最后还是没有这么做,因为这是他们最后的一艘船了,如果炸沉了这艘船,就将永远失去了逃走的机会,这种选择,实在是艰难。

不过即使如此,罗伯特中尉依旧选择带领了一百五十名半职业士兵开始向已经进入鸡笼港的耽罗府步卒发动进攻,试图将已经进来的耽罗府步卒全部赶回去,他和还死守着城墙的驻鸡笼港长官罗美洛里应外合,城墙上的西班牙人占据着居高临下的地理优势,虽然也同样有劣势,就是进入鸡笼港的耽罗府步卒越来越多,这个数目已经超过两百人,只是因为对于堡内的地形不熟悉,这才没有打退罗伯特中尉的进攻,不过也因为人数逐渐增多,已经将城墙的罗美洛与罗伯特中尉率领的士兵完全隔了开来,更别提在进来的士卒越来越多,在逐渐了解地形后,这种目前僵持着的状态就一定会翻盘。

毕竟,相比较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的耽罗府来说,每一名士兵受伤都可以先行找一个地方包扎伤口然后静等此战之后进行医治,至于他的位置则会由下一名耽罗府步卒顶替,如此延续不绝。

反观西班牙人,被困在城墙上的罗美洛只是困兽犹斗,试图与带领一批连士兵都不算,仅仅是靠着打退东方人的搏命才发挥出十成战斗力的罗伯特中尉里应外合,这样同时带来的后果是罗伯特中尉所率领的士兵在直接和耽罗府步卒短兵交接,损失也非常大,虽然驻鸡笼长官罗美洛占据着高处的优势,但在如果罗伯特中尉不得不停止进攻后,已经被困在城墙上的罗美洛根本无法继续进行长时间的防守,因为他仅仅是依靠着城墙,但在城墙上,没有任何食物和水,同时也没有太多的火药可以补充,这样下去不要太久,只要仅仅半天就会被完全困死,因为火药会比什么都消耗得快,即使火药充足,在失去水和食物,三天之后东方人就可以直接上来收尸了。

所以罗美洛才会希望罗伯特中尉可以打败眼前的东方步卒,至少也要能靠近城墙,但在发现进入鸡笼港的东方步卒越来越多后,罗伯特中尉一开始还算顺利的进攻逐渐开始慢慢变缓,直到最后彻底停滞,也让罗美洛的脸色从发青到发黑,这其中一半是担心,一半是不甘心,他并不想死在这,即使不死在这里,落入这支自称大明的军队肯定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原因完全源自于他今早的鲁莽行为。

所以他在进入堡垒的步卒还没有超过三百之前,果断下达了一个新的命令,那就是彻底放弃城墙,向下进攻,然后和罗伯特中尉汇合,到时候再乘船离开这里。

这也是唯一的办法,事到如今,即使罗美洛再是不愿意承认,鸡笼港也不可能再守得住,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做的一件蠢事惹怒了这支东方军队,以为对付土著人的方法拿来对付大明人会一样有用,这才让这个军队的将军竟然不顾伤亡来进攻鸡笼港。

从双方的战损来看,虽然罗美洛会丢失鸡笼港,但他依旧可以在回到马尼拉后用不着被投入监狱,因为他尽忠职守了,而且成绩斐然。

仅仅以现在来看,耽罗府一方折损的步卒加沉掉的船只上没来及获救的兵丁已经超过了五百,也许还并不止这个数,当然,在战争没结束前,这一切都只是估算而已。

随着罗美洛新的命令下达,早就不想困守在城墙上的西班牙人士兵们开始用自己精良的枪法来开道,一时之前竟然导致耽罗府一方的损失严重加剧,已经进城的耽罗府步卒显然正在专心对付另一边的西班牙人,至于对城墙的西班牙士兵,耽罗府步卒仅仅是想到找一个隐蔽的地点去躲避他们居高临下的进攻,根本没想到西班牙人会放弃有利的地形而选择徒步进攻,把自己放在与耽罗府步卒相等的位置。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时之间真正被里应外合的耽罗府步卒连连丢掉了多处制高点,这也导致耽罗府步卒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