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解连环-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闵安细细向队长们解释:“今天下午雨大风急,兵士们各自进营歇息,凶手抓紧机会害死千户,又将床铺清理干净,只待做出一个千户消失不见的假象。他随后散播鬼神之说,蛊乱全营军心,用意确实险恶。其目的究竟怎样,只能将人抓来仔细审问一番才成。”
队长们传令下去寻找,最终没找到凶手。一天不过,竟然凭空不见了两个大活人,留在场里的兵士们倒吸一口寒气,又将闵安苦心打破的神鬼谬论搬出来了,直嚷着太邪门。
闵安听到四周遍起的质疑声,从容说道:“不急。”
巡检擦汗:“大人为何说不急?”他想着,再不给个交代出来,恐怕不好走出军营大门呐。
闵安回道:“各位可认得楚南王公子李培南?”
如雷贯耳的名字,谁会不知。
众人纷纷点头。闵安再道:“有他在,无人能逃。”
话音落地不久,屋门哐当一声响,滚进来一个黑衣人,身上带了血伤。
李培南最后走进来说:“凶手找到了,千户被他藏在了马粪里。”他记得自己府里上次的教训,专程找走兽多的地方下手,果不其然,在马腹下抓住了一道黑影子。
能大闹世子府连夜出逃的人不多,李培南与黑影一打照面,话不多说,立刻下重手将他拿住,逼问出他的暗行来。
千户尸身随后被挖出。
闵安得了李培南的援助,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长舒一口气。李培南遽尔不见,她猜测他留在人后,必定是见到了异常之事。她信他一定会回来,他也不负所望,抓回了凶手,果然就是老熟人——舵把子的大徒弟。
平息军营噪乱后,李培南留在屋里继续审问大徒弟。闵安见不得李培南的手段,速速退出门外,又将余散人等支走。巡检带原班人马侯在了大门处,听见旁人议论新任臬司大人有几分才干时,禁不住咂摸一句:“西疆这片儿水深,好好跟着臬司大人干,总能摸出道道。”
屋外,闵安没听到大徒弟的惨叫,正在惊奇,李培南已经走出门来,用手巾擦去了指间血,说道:“死了。”
“怎么悄无声息的?”
李培南淡淡道:“我怕他畏罪自杀,就将他手脚捆住,满口牙敲碎,所以他动不了,也做不了声。”
“那他怎么死的?”
“痛死的。”
“没问出什么?”
李培南掠了闵安一眼:“我还没问,他就赶急着死了。”
闵安叹:“你下手太重了!”
“还算轻的。”李培南笑了笑。
闵安犹在惊疑:“这个大徒弟躲了一年不见动静,怎么这个时候来军营里生事?”她想着,大徒弟的独门功夫足以杀掉千户,再悄无声息溜出去,偏生他要整治出“暗神诡仙杀人无形”的风声来,如此行事,不是更见累赘么。
李培南拍拍她的头:“走吧,回司衙去。”
“为什么呢?”闵安想出了点眉目,又觉得不大可能,再问了一遍缘由。
李培南与她推论一刻,最终还是首肯了她的想法:“兴鬼神之说,便于控制惶恐军士。左州军营若是成功了,何愁其他州郡军营势力拿不下。即使拿不下,他们也会生出其他办法来鼓乱军心,便于他们从中谋利一番。”
闵安再忧虑:“他们仅是左州一部,就能生出这多祸害来……我总觉得,他们背后的目的没那么简单……”
李培南支起手臂暗暗推动闵安朝前挪动着身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先不用愁,等他过来,就可瞧出他是哪门道行。”
“好吧。”
闵安刚答完,李培南所预见的祸事道行就到了。
一名通铺哨兵飞骑闯进军营大门,嘶声大喊:“报——城外有叛军杀到!正在攻占前门!”
☆、第122章 患难见真情
左州城外,一万乱军纵马散队而来,举着火把呼喝,齐齐围堵正门。门卒将他们的诉求传回军营里,闵安听得眉头一皱:“公然叫嚣送钱银出去免灾,好大胆。”
一名队长被营里士兵推出来,期期艾艾说了大家的想法:“不如……大人送点银子出去……打发他们走吧……”
闵安笑道:“今次可以避祸免灾,下次贼军再来,尔等如何应对?原本应是发予尔等之手的赏银,散入贼军之中,尔等可甘愿?”她不等全营士兵反应,站上校场桩台,朗声喝道:“贼军溃散,我等精锐,为何走避不战?贼军胆怯,我等御守有方,何愁不能一举歼灭?今夜听我号令,杀贼十人,赏银十两!枭首三十,奏报朝廷擢升百户!”
蛊惑人心的话刚掷地有声,暗沉沉的雨幕中,群情就稍稍振奋。
李培南站在司衙这方人马前面,适时开口说道:“臬司大人领职招讨乱军,朝廷必准其奏报。”
众人纷纷醒悟过来,新任臬司兼任宣慰招讨处置使,确是有权统领官兵处置西疆各州叛乱的,若他们不战,不仅显露了胆怯气,还会惹上朝廷的重责。若是出战,无论战绩怎样,只要他们杀了贼人,臬司就会奖赏,此等差事又何必去推拒?
片刻后,全营兵士凑成一千二百人,齐心协力向城门进发。巡检纵马跑在闵安身旁,问道:“叛军人多,我们力弱,臬司大人有什么法子打赢这一仗?”
他的担心正是众人的担心,闵安又如何不知。她抓紧马身在风雨中疾驰,将声音散出去:“乱军作乱,只因各部浮浪户多,生活又没了着落,所以才在秋冬季出来打打秋风。朝廷力主劝服,并非围剿,他们若是晓明宗义,必得退去。”
闵安前后鼓动军心、制定赏罚条令、交付退敌策略,手段可谓雷厉风行。她头脑清楚,应事不慌张,给了底下众人莫大安慰。众人随她舍命抗敌时,已经忘了身后事,跑步站位,体现出了正规守军应有的风骨。
左州掩墙高达数丈,有效遏制了乱军攻城的步履。城头正中整齐排列着百数人,他们均是捡了兵牌混进军营的原浮浪户,此时穿着正规的军装。闵安最先将他们唤出来,温声安抚一番,表明朝廷不会追究他们过错,只需他们在今晚奋力一战,替她宣示朝廷恩惠。
城头底下,乱军哄撞大门。
闵安要那百数人齐齐向前,在乱军眼前展露身形,朗声道:“各位此时投降,还能与他们一样,深受朝廷慈眄,既往不咎,身入良籍!若再作乱,必定令手足相残,死无全尸!”她夺过身旁一张弓,运力朝下一射,箭尖透地而入,展露了她抵抗的决心。
军营百数人齐声唤:“降者不死!沐浴天恩!”极力劝解底下与他们同籍出身的乱军投降。
乱军在闵安眼里只“乱”非“叛”,终究是因为百姓多受兵灾、徭役赋税之苦而变成的贼患、浮浪户,她体恤他们的难处,因而尽心尽力向城下呼喊,宣告了朝廷的数条招抚政令。底下乱军多是乌合之众,听得官府不追究罪责,且会补录户籍放租下来等等好处时,果真散去了一大半人。他们依照闵安的号令,丢了器械,将个人器物放进马囊以作标记,然后放空马进了瓮城。
大半人撤了军力又上缴了武器、马匹,形式发展对闵安方的守军有利。巡检唤属从去收马,看见掩墙后仍有乱军滞留不去,向闵安解释道:“余下不走的多是悍匪,从格龙军营里逃出来的,不服管教,留他们无用。”
闵安转脸说:“那就有劳大哥了。”
巡检一怔,才明白过来闵安是将棘手问题直接丢给他了,他也没推辞什么,把脸一抹,说道:“臬司大人忙前忙后,小人蓄了一夜的力,是该出马了。”他招招手,两列弓兵压着掩墙朝下放箭,趁着这个武力压制的间隙,他打算带一队人出瓮城搦战。
阙台旁,李培南拉住闵安的手腕叮嘱:“你就留在这里,不准下去。”话一说完,他就赶在巡检的前面下了城楼。“随我来。”巡检看见他利落的身姿,心气儿更加充足,捞起长刀就跑了出去。
城前有李培南出战,场面遽尔变得惨烈。李培南眼疾手快,持剑掠到乱军贼首前,只出两招就将他削下马来。李培南抓了首领,不急着退,却吩咐巡检队列围堵在前,替他防护一阵。乱军失了首领,正当逡巡不进时,城门前的李培南突然有了动作。
他特地弃了蚀阳,改用剜骨尖刀当着众人面实施凌迟之刑。他那手法极快,腕力又足,众人只见一道雪亮刀刃在贼首两眼上胞、两乳、两臂肉上各划了一记,鲜血便急速濡出伤口。
贼首嘶声惨叫,叫声冲透雨夜,使得城头的闵安心一颤。
李培南对着围聚起来的贼兵高声道:“血肉分离,经脉已断,再下两刀必定痛死。”在贼首的持续呼号中,他又落下两刀,朝贼首心下至肚脐刺去,不多久,那人果然活活痛死,至死,身体都是蜷缩成一团。
李培南丢下尸体,喝道:“摆阵迎敌!活捉后处以极刑!”巡检等人哪里操练过什么阵势,但他们是明眼人,看到李培南刚一出手就震慑了全场,就会意过来,七七八八地围成里外两层,做成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
乱军不由得拉马后退了几步。李培南突然再掠出身形,雷霆一般抓了一名贼兵回来。他手起刀落如法炮制八刀,又活活生戕了那人。待他第三次起步出阵时,城门前的乱军受惊吓纷纷躲避。
“杀过去!”一声令下,城头城下厮杀震天。
血拼了一阵后,乱军心怯,弃马渡河而逃。巡检呼唤李培南回城,李培南遥遥传来声音:“看好臬司大人,我去去就回。”他一手持火把,一手持剑掠进了黑暗中,令人追赶不及。
闵安留在城头处置后事,细细吩咐军营收缴投降的乱军,将他们编录进临行军册,且要加强管治。待完成一切事宜,她左等右等都不见李培南回来,忍不住拉上一匹马悄悄出了城。
沿途都有躲难回城的浮浪户或降兵。闵安一路问过去,心里越发跳个不停。据说,一名穿短衫长裤的青年公子持剑追赶贼人,到河边时,中了埋伏,被贼子掀翻了船,没顶落进河里……
雨幕下的长河寒气逼人,两岸落了一些杂乱的痕迹,却不闻一点声息。
闵安摸到河边,踩着水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蹚着,走几步就要唤上一声:“阿循!”她不信李培南就这样折在敌人手里,但逃回来的人都说得肯定,她在水边又看到了大片血迹,连河水里都透着一股血腥气,她把一颗心捂得死死的,生怕那些人一语成谮,让她真的看到了李培南受伤倒下的身影。
可是看不到李培南,她更是揪心。
顺水蹚了一阵,闵安竟然在水面捡到了李培南的短衫。这下,她彻底慌了,连连呼唤着:“阿循,应我一声!”她觉得雨水太大了,伸手去抹脸,却发现满手是眼泪,还不小心一脚踏进了深水处。
寒意透骨而来,闵安呛水浮沉。不知飘荡了多久,她抓住横伸过来的树枝,拼尽全力爬上了岸。一道蓑衣身影蹲在她跟前,将脸藏得极低,从斗笠下发出一声沉沉的叹息:“唉……”
闵安突然意识到,是这个突然出现的男子救了她一命。她竭力抬头,用冷得发抖的声音道了一声谢。那人的容貌藏在黑暗里,只低声说了一句:“又何必如此。”然后解下蓑衣,将闵安好生围住,起身离开了她。
闵安在夜幕下看不清那人的身影,只觉得他周身轮廓似乎有些熟悉。她勉力爬起身,唤道:“恩公请留步!”那人依然不回头,向着林子深处走去了。
闵安踉跄追过去,意外发现恩公在树梢上给她留了一盏灯。那灯盏罩纸显然是特制的,遇雨不湿,照明极便利。她提着灯,依靠这一寸小小的光亮,让她摸到了郊野的荒村中。
这里本是置办百家宴的村落,她曾经带李培南来过一次。不知为何,她总能看到前面一抹红幽幽的光辉,像是蚀阳剑芒,因此就循着光亮走进了村里。
雨大风冷,草屋都在颤抖。
闵安哽声叫:“阿循!你在这里吗?”无人应她。她走着走着,心里实在是担忧,竟不知不觉又哭了起来。就在她哭得昏天黑地比风声还要响亮时,李培南的声音终于应了过来:“说了不准下城,偏生又不听。”
闵安一听,满腔的害怕和委屈顿时爆发了出来,哭得更大声了。
李培南慢慢走了过来,牵起她的手,渡过一阵暖气,说道:“做了臬司官也不让我省心,跟紧了,别再弄丢了。”
闵安脸上夜雨、涕泪齐流,她紧紧抓住李培南的手臂,冲他哭得很大声:“我以为你……以为你……”
“死不了。”李培南将蚀阳收好,举起未受伤的右手,替闵安抹了抹脸。
“可是河边……”她哽咽难言,“你的衫子……”
他不以为然:“你曾说过我是祸害,祸害向来能活千年。”
她破涕为笑:“我只说过你是霸王……”准确地说,是把他腹诽成“楚州一霸”。
“霸王么?那活得更长久了。”
“你说的应是王八吧……”
李培南扯了扯闵安的手,闵安拉着裙摆,禁不住踉跄了一下,倒在了李培南的身上。他扶稳她,说道:“腿短,真要跟紧些。”他拉着她走进了废弃村舍中,留她共度后半夜。
☆、第123章 风雨夜
夜雨飘摇中,荒村更显破败,所幸屋舍尚能抵御风寒。李培南牵着闵安走进一间完好的屋子,找到一些必备用品,催促闵安换上干净衣物。他在地上垒起一道石塘,在里面生了火,闵安靠近火光,才觉得身上暖和了一些。她抱着两臂蹲在火旁,哆嗦着说:“不知为何,我头晕得厉害,你出去避避,候久一点再进来,那会儿我应是换好衣服了。”
李培南摸摸闵安的头,满手烫,连忙又出去烧水备药。闵安走来时,听说他受伤坠河,已经在路上讨到伤药等物随身带来。他趁着闵安换衣的间隙,去了另外一间屋子,褪下中衣,仔细瞧了瞧自己的伤臂。臂上一道创口入肉三寸,濡出暗黑的血,隐隐带有苦腥味,他挑了些止血的膏药抹在上面,勉强止住了痛。
显而易见,他中毒了,只是毒势目前不严重。既是不严重,那他就全然不把它放在眼里,自然也会至始至终瞒着闵安,省得她担心。
今晚李培南提剑追击逃兵时,遇到了一场精心布置的埋伏。大概一个时辰前,乱军溃散逃去,李培南跟在副头领打扮的人身后一路紧追,按照往日心性,他是要杀得那些贼兵胆颤不敢再来犯城,有意要为闵安解决后顾之忧。
逃兵抢了渡船荒乱撑过河,他沿河追击,背后突然放来冷箭。他转身扫落飞箭,随后更多的暗袭来到。石岸下、秋草堆里,密密麻麻有飞矢冒出,他难以躲避,依势跳入河中。
此时入河显然是人之常情。假使再有暗袭发出,凶器会被水流冲缓了力道,不一定能成功击中李培南。偷袭者显然也想通了这一点,他在水底铺了渔网,还在渔网之后安排了钩镰枪。枪尖上被抹了毒,留待最后致命一击。
只是李培南的武力之高,有些超乎人想象。
李培南被迫下水,两脚踩到网绳,心生警觉,立刻吸气拔身而起。他似游鱼一样蹿出水去,抢到泅在河中的渡船,单臂一支,借力跃上了船板。偷袭者安排的绝杀,恰好就躲在船底下,那人算得准李培南的退路,有意将船留在水中。
李培南一踩船面,多年的争战阅历告诉他,船身猛一下沉,此处必有危险。他再次拔起身,两只蓝汪汪的钩镰枪尖削到。随后,他施出全力打退一次次进攻,斩杀十数人,那些持枪者简直是死士,根本不计自身安危,拼命也要伤得李培南半分。即使他们被斩落入水,同伴们也会将尸身拖走,不留一点线索给李培南。
暗杀持续半刻,大蓬血花散落,顺水漂走,除了翻转过来的渡船、杂乱的水草,整个河面似乎未发生过一丝争斗,竟是全然消除了痕迹。
而李培南确确实实被刮伤了左臂。他逡视河面,知道遇上了对手。那人苦费心机,动用了一番力量,尽管遭到他重创,最终还是得手了。
李培南跃过河去,追上一名逃兵,还未使出他的“凌迟八刀”,那名逃兵就吓得胆战心惊,有问必答。李培南问过话,得知乱军也不知河里有埋伏,偷袭者是另一拨人后,他想了想,还是将逃兵放了。
抬头望去,前面似乎是一处眼熟的村落。
李培南摸黑走去了荒村里,手中长剑光芒引得闵安一路追来,他听她哭得慌,只好弃了疗伤的心思,瞒住伤情来到她面前。
追途中的埋伏,自然也被他一并遮掩下。
李培南既然打定了主意,就绝然不会再更改。他裹好伤臂,取了热水回到闵安留待的屋前,说道:“我进来了。”里面没有传来回应,实则他也没有等回答,就推门走了进去。
闵安勉强换好小衣底裤,早已歪倒在地。趁着神智涣散前,她扯过炕上的破布帘子遮住了自己。
李培南连忙扶起她,给她喂下驱寒散热的汤药,将她挪到了土炕上。闵安的额头滚烫,嘴里却一直嚷着冷。他找来两床旧被褥,全数裹在她身上,她仍然喊冷。
李培南只得抱起闵安,将她放在了火塘前取暖。“还冷么?”
闵安唇形抖动:“冷。”
他低声道:“我已找过所有房屋,只能取来这些。你忍着点,我背你回城里去。”
她挣扎道:“外面雨未停,我受不得冷……”
“那你想怎样?”
“你过来些。”
李培南的背已抵在炕边,怀里抱着闵安,已经紧密无间,确是无法再靠近一分。他嘴里笑道:“再过来,就要钻进我心尖里,出不来了。”用右臂楼得更紧实了一些。闵安在他颈窝里蹭了两下,将头搁在舒适的地方,伸出手来,挽住了他的脖子。
一股女儿家的清香透出小衣领口渗来,引得李培南的气息凝滞片刻。他低头在闵安耳边说:“你这不是折磨我么。”她还睡得好好的,也不喊冷了,手臂偶尔动两下,雪色肤色入眼即来,暗香萦绕其上。
李培南不敢动,让闵安先囫囵睡了一刻,他的心鼓一声比一声急,最终将她唤醒。“太吵了。”她不满意他的“动静”,嘟囔道,“你也睡吧。”
“待你睡着。”李培南嘴唇半干,伤臂隐隐作痛。
“我睡醒还能见到你么?”
“头痛了?净说傻话。”
“你会不会又去照顾小姐?或者溜走去见公主?”
“不会,快睡吧。”
“那小姐睡之前,你是怎样做的?”
李培南忍不住冷了脸:“以前还未发觉,你竟是这多话。”
闵安从茧被里伸出身子,朝李培南的肩膀上靠去,发丝在他脸上蹭来蹭去。“讲个故事给我听。”
李培南索性将手滑入了闵安小衣里:“不如做点正经事。”
他的手有些冷,她的肌肤在他的触摸下,泛起了红晕。她扭动着身子,脸上还顶着一额汗,低问道:“外面在下雨,我们孤男寡女行事有违礼教,会不会遭雷劈?”
他的手摸到甜腻处不肯移走:“我记得吴先生信道。”
她微微低喘:“和老爹什么关系……”
他笑道:“我已答应吴先生,行事当不遗余力。吴先生信道,自然只对真神祝祷,与天公无关。”
闵安头脑昏沉得厉害,她喃喃道:“好像有些歪道理。”
“况且风月之事,只需男人把持。”李培南已把她平放在炕上,身子压了下去。
闵安被他堵住了嘴,说不出一句话。她已失去了抵抗力道,也说不出话。她像是一团水,瘫软在他手里,随着他的心意翻来覆去。他的身子带着一股暖意,与他攻城略地的剽厉风骨一致,驰骋到底,将颤栗送进她的血脉里去。
闵安在一片火热里沉沉睡去。李培南擦净她的身子,小心替她穿好了衣服,她仍然没醒。他抱着她,支撑过后半夜,了无睡意。
雨后放晴,明光透过窗棂,闵安突然惊醒过来。她看到了李培南的裸身,也未显得有多惊慌,从他怀里爬了出去。
随后的应对完全出乎李培南意料。
闵安既无羞涩之情,也无尴尬之意,她擦了擦脸,回头对上李培南噙着一些意味的眸子,怔了一下问道:“夜里……我们是不是……做了一些大逆不道的事。”
“是的。”
闵安稍稍踌躇后,说道:“那回司衙去吧。”
☆、第124章 包办姻亲
天放晴,两人简单梳洗完毕,静寂走在回城路上。闵安盘算着心事,走几步就要停一下,出神地想什么;李培南闲适走在她身后,是以不变应万变,只管将她看住。
闵安踢着路边石子问:“阿循的户籍现在迁入了哪里?”
“左州总兵府帐下。”
“军户么?”
“是的。”
闵安心生不悦:“那你的去留逐放该由兵总把持吧?”她担忧的是兵总如此听从自家千金的话,若她按照官衙成亲规矩,写下婚书向州民宣告,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必然是小姐柔然。
想到要与柔然争嫁李培南,闵安就觉得头痛,还有她的脸皮也是经不住烧灼的。
李培南多少猜到了她的心思,回道:“无人能操控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