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舅舅,快进来说话。”王秀英一边打开院门招呼舅舅们进家门,一边拎起家里的陶瓷冷水茶壶给两位舅舅和王秀诚倒水,嘴里答道:“去爸妈那里看了看。”
一提到王兴实夫妻,气氛顿时有些凝重,王秀诚也从林海平身上下来,接过王秀英递给他的冷开水“咕嘟咕嘟”喝了个干净,然后抬起袖子擦了擦嘴,数着手指将他们今天去父母坟前所做的事一一道来:“我和姐姐给爸妈烧纸上香拔草添土,告诉爸妈姐姐考上一中了,还让爸妈看了我的奖状!”
“奖状?秀诚得奖了?”林海平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
“嗯,舅舅你们看,我是三好学生呢!”王秀诚从一直挎在身上的军绿色书包里拿出他那张宝贝奖状,自豪地呈现在两位舅舅面前。
“哎哟,咱们家秀诚也是个有出息的!不过可不能骄傲啊,以后要赶上并超过你姐姐!”两位舅舅连声夸奖,同时告诫王秀诚要不骄不躁再接再厉。
“我会的!我要把这两面墙都贴满奖状!比姐姐还要多!”王秀诚一指堂屋的东西两面墙壁认真而自豪地说道。
王秀诚的豪言壮语带着王秀英的思绪飘向王秀诚刚刚上学的那一天。
记得那天爸爸曾经指着贴满北墙那些属于王秀英的奖状,给王秀诚提出希望。
记得那天王秀诚也如今天一般,指着东西两面墙对爸妈许下豪言。
现在虽然父母都不在了,可是王秀诚没有放弃努力。
他在认真完成对父母许下的豪言,也正一步步实现他的豪言。
时间再往前,记得当年她拿到人生第一张奖状的时候,爸妈开怀大笑,然后一起帮着她将奖状认认真真地贴在墙上,让所有跨进王家堂屋的人第一眼就能看到那张奖状。
从那以后,她得到的每一张奖状都被爸妈郑重其事地贴在墙上。
七年半的学生生涯,王秀英得到的奖状几乎已经将堂屋北墙贴得满满当当。
这些奖状是纪录的是王秀英成长的脚步,纪录的也是父母的骄傲。
王秀英仿佛看到了每次她拿回奖状爸妈将奖状贴上墙时那既欣喜又认真模样,仿佛看到父母骄傲地将每一张奖状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给来家里做客或者串门的亲朋好友……
这些仿佛就在昨天,再回首父母却已然故去。
“姐,姐姐?”王秀诚的呼唤把王秀英的思绪拉了回来。
看着拿着奖状在东边的墙上比划的王秀诚,王秀英连忙眨巴眨巴眼睛,把即将溢出眼眶的眼泪强压了回来,又怕被两位舅舅看出端倪,低着头走向放着父母遗像的高几,假装寻找早晨刚刚做好的浆糊。
第二十九章难题
等到心情平复下来,王秀英这才拿起浆糊快步走近王秀诚。
从王秀诚手上拿过奖状,仔细地把浆糊涂在奖状背面,然后在墙上比划着高度,转身笑着问王秀诚和两位舅舅的意见。
等到找到一个大家都满意的高度,又再三确定没有歪斜,王秀英这才仔细地将奖状抚平,认真程度绝对不亚于当初父母替她贴每一张奖状时候的认真和郑重。
父母已经不在了,但是她会代替父母完成他们对王秀诚的承诺,这张奖状就是一个开端。
贴好奖状,王秀英又问了些外公外婆的情况,知道两位老人虽然身体远不如从前,不过已经渐渐从失去爱女的伤痛中走出来,心里多少觉得安慰。
说完两位老人的情况,两位舅舅终于说起了今天的来意:“你外公外婆听说了你考上一中,还是全县第二的好成绩,很为你高兴,也为你骄傲。特地让我们过来,就是想问问你开学以后是什么个打算。”
说到这个事,就会牵扯到王秀诚,王秀英不想让王秀诚多想,正想着如何支开王秀诚,正好张家明过来找王秀诚写作业,王秀英就让王秀诚带着暑假作业去了张家。
等到王秀诚跟着张家明走远了,王秀英这才迟疑着开了口:“这个……说真的,我还没决定去不去一中上学。”
林海生一听顿时急了:“那怎么成?人家想上还考不上呢!”
林海平也有些着急起来:“就是啊,若是轩南他们兄弟几个有你这样会读书,我和你大舅睡着都要笑醒,你可千万别轻易放弃。有什么难处,告诉舅舅,咱们一起解决!”
虽然考上一中的确是王秀英前世今生的心愿,也是王兴实和林玉娟的心愿。
当王秀英拿到一中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王秀英的确是欣喜若狂,第一个念头就是马上去父母的坟前告慰父母的亡灵。
可是当她祭拜过父母以后,激荡的心情渐渐平复冷静下来,看着蹲在自己身旁一丝不苟地拔着杂草的王秀庆,残酷的现实让王秀英不由心生犹豫。
王秀诚实在小了些,失去父母已经让他没有了安全感,现在的王秀诚将她当成了生命中唯一的依靠。
若她再去县城读书,势必要住校,一周最多只能回来一天,等到了高二,面临高考压力的她时间会更加紧张,到时说不定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
那么王秀诚怎么办?
好不容易与爷奶叔婶和姑姑撕扯开来,王秀英是绝对不会与他们再产生瓜葛,有前世那惨痛的经历,就算爷奶再有心,王秀英也不会将王秀诚再交到他们手上。
外公外婆和舅舅舅母他们对他们姐弟好的是没话说,可是他们并不住在镇上。
虽然枣林村离清溪镇不算太远,可是让小小的王秀诚每天来回跑七八里的山路上学,王秀英觉得那绝对不是个好去处,除非让王秀诚转学到林家所在的枣林村小学去上学,这却是王秀英压根就不考虑的。
枣林村小学说是小学,却不过只有一个复式班。
整个学校就一个代课老师,什么都教,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要不然舅舅家的那几个表兄弟那么聪明,又岂会一个都读不出来,还不是因为小学的基础没打好?!
为了照顾王秀诚,王秀英还真有继续留在清溪学校上高中的打算。
她有那个自信,若她愿意留在清溪学校上学,清溪学校一定会十分欢迎的。
面对满脸焦急的舅舅,王秀英心里既酸且暖,她知道舅舅们是真心替她着急,却又的确没那个能力在这件事上帮他们姐弟。
当然虽然她心里已经有了放弃一中的打算,不过为了不让舅舅们担心,她还是没把话说死:“我,我也只是有这样的想法罢了。还没做最后的决定,若有难处一定第一时间去找舅舅。”
舅舅们家里也忙,并不在王秀英家多待,只告诉王秀英老外婆外公想他们姐弟了,让王秀英把家里该处理的事处理处理,过几天再来接他们姐弟去枣林村住上几天。
王秀英本就有打算去枣林村探望外公外婆,因此满口答应,又将舅舅们带来的笋干留了下来,那只鸡却坚持不肯留下,她看得出来,这是只还在下蛋的母鸡。
舅舅家上有老下有小,还得靠养的鸡下蛋换油盐呢。
见王秀英坚持,最终林海生作主将鸡带回去,不过在他们离开之前,还是很不放心地千叮咛万嘱咐,生怕王秀英真的放弃上一中的机会:“秀英,我跟你说,一中你一定一定不能放弃,秀诚的生活,我们一起想办法,记住了没有?”
为了让舅舅们放心,王秀英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不会轻易放弃。
等到送走了舅舅,王秀英坐在堂屋想了许久,没有长辈在身边照顾,王秀诚还真的成了王秀英上一中最大的障碍和难题了。
让王秀英没想到的是,这个问题并没有困扰她太久,两天后清溪学校的校长带着几位老师上门家访,为王秀英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
“王秀英同学恭喜你取得全县第二的好成绩,为咱们清溪学校争了光,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一致决定给予你二十元奖励。”校长激动地握住王秀英的手,把装着二张崭新十元人民币的信封交到王秀英手上。
与校长一同来家访的不但有初中部、高中部的老师,居然还有小学部的老师,其中就是王秀诚的班主任金老师。
这就让王秀英有些太不明白了。
不过她的疑惑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王秀英同学,听说你打算放弃一中的学习机会?这可要不得,要不得啊!”当王秀英请老师们在堂屋里坐下,校长直接开门见山地说道。
王秀英有些惊讶地看着校长,她放弃去一中就学的念头除了两个舅舅,也只昨天遇到林靖雅的时候无意中提了一嘴,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校长他们知道了。
看来是林靖雅泄漏了消息,只是王秀英十分疑惑老师们的态度。
她留在清溪学校上高中,老师们不是应该十分欣喜和欢迎的吗?
怎么与自己想的不一样呢?
第三十章解决
“秀英啊,一中的师资力量别说是在Y县,就算在咱们Z省也是有名的,你那么喜欢读书,千万别因为家庭暂时的困难而自误前程。老师们可都希望你继续为咱们清溪学校争光呢!”初中部的教导主任,也就王秀英的班主任楼老师看着王秀英颇有些恨铁不成钢。
“王秀英同学,虽然我们高中部的确很希望把你留在清溪学校,可是比起一中,清溪学校的确不如。虽然说师傅引进门修行靠自我,可是好的师傅却是十分重要的。
再说了,我们高中部还希望你能够给留在清溪学校的同学支持一些一中的资料和课堂笔记呢。”这是高中部的教导主任,他看着王秀英的眼光十分殷切,仿佛王秀英就是一中的教案、一中的笔记。
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那么一番劝说,王秀英倒真的觉得有些辜负的老师们对自己的期待,露出一个羞赧的笑容,很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只是有那样的想法罢了。这两天我正在想办法安排秀诚,若能将秀诚安排妥当,我自然是想去一中上学的。”
“王秀英同学,为了解决你的后顾之忧,学校与金老师以及家属进行了沟通,决定由金老师负责照顾王秀诚同学,等开学了你只需要把秀诚同学的粮食和换洗衣服一起送去金老师家就成了。”得了王秀英并非坚决放弃一中的就学机会,校长似乎松了口气,连忙将学校的决定告诉王秀英。
王秀英没想到学校为了支持她的学业,居然做了这样一个意想不到的决定,眼窝不由一热,泪水氤氲了双眼。
坐在她身边的金老师轻轻拍了拍她放在双膝上的手,温暖而干爽的感觉让王秀英觉得仿佛妈妈就在身边。
学校提出的这个建议,的确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建议。
虽然明知这是最好的办法,王秀英还是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毕竟王秀诚才是这个建议的主角,因此在确定金老师一家都对王秀诚成为家庭临时成员表示欢迎,王秀英依然决定先与王秀诚进行了直接的沟通。
只有王秀诚真心愿意接受金老师家的照顾,王秀英才能放心。
听说从下学期起他将暂时住在金老师家,王秀诚先有些胆怯,王秀英进行了耐心地解释,终于让王秀诚点头答应下来。
得到王秀诚的首肯,王秀英专门带着王秀诚去了一趟金老师家,一是让王秀诚认认门,熟悉熟悉金老师的家人,二也是当面向金老师的家属表示感谢,三就是与金老师敲定王秀诚在金家的生活费用。
现在王秀英家的粮食基本就是靠从粮站购买,因此原本学校建议的每月王秀诚带粮给金老师,就直接改成了一个月给金老师八元钱并十斤粮票。
开始的时候金老师一家只肯收五元钱,最后在王秀英的坚持下才定了下来,却因此让王秀诚多了两套换洗的衣裳和鞋袜。
就这样清溪学校的老师替王秀英解决了后顾之忧,给了王秀英就读Y县一中的机会。
解决了上学路上的障碍,为了让外公外婆舅舅们放心,王秀英带着王秀诚去枣林村探望了外公外婆,在外婆的挽留之下住了两天,却也不肯再多住了。
虽然家里的田地放给张玉生家帮忙耕种,不需要王秀英再下地干农活,可是后院的菜地还是需要打理的。
更何况王秀英还准备在暑假期间通过后院种着的韭菜多少筹集一点资金。
这些日子她精打细算着过日子,可是只出不进的现状,存折上的钱只会越来越少,这又成了压在王秀英心头的一块大石头。
从枣林村回家,王秀英每天一早割些新鲜的韭菜,带着王秀诚蹲在集市的角落,希望多少能够贴补些家用。
只是能卖出去的时候实在是少数,就算有人同情怜惜他们姐弟,也不会次次都来他们姐弟这里买,更何况他们的后院的菜既使看着更水灵,也不过只是大路货罢了。
王秀英心里倒是有几个可以赚钱的点子,毕竟她有着前世的记忆,总能比别人更先知道历史的发展脚步,只可惜现在还不行,还得再等一些时间。
等到来年五月,中央会肯定农村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作法,并在沿海地区设置经济特区。
届时Y县也会有样学样,先是在县城中办起小型农用物资交易市场,然后从农用到家用,渐渐涉足生活各种领域,慢慢从小到大,最终造就了闻名世界的小商品批发城。
只是拿到那里的摊位并不容易,钱是一方面,时机更加重要。
前世王秀英初中毕业后就进了戏校,对Y县小商品批发城的发展也只知道个大概的时间点,并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虽然很快她就会去县中上学,但是并不等于她就能得到第一手的消息,毕竟作为学生学习者第一要务,学校内的消息也会十分闭塞。
手上的这点钱,既要交纳姐弟俩的学费书本费,还有生活费的支出。
要抓住机遇,王秀英明白她不但不能总动用存折里的钱,还得设法让存折里的钱多起来才行,否则就算她比别人点了先机,没有启动资金,一切也是枉然。
于是整个暑假,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十三岁的王秀英带着七岁的王秀诚在集市的角落占了个位置。
姐弟俩面前总是放着一只竹编的小箩。
小箩虽有些旧了,却被涮洗得很干净。
小箩里不是放着被扎成一小把一小把的香韭菜,就是捡洗得干干净净水灵灵的小青菜,颗颗翠绿欲滴,只是少有人问津。
这是个经商还被说成投机倒把的年代,虽还是有不少人趁着赶集,将自家地里的产出青菜、萝卜挑来卖,换些小钱再买些家里必须的油盐或给孩子积攒学费。
只是这里不过是Z省东部山区的一个小集镇罢了,除了那少数几家吃公粮的,几乎家家都会在门前屋后弄点地种些蔬菜,因此除非种出些稀罕的蔬菜,自然是卖的人多买的人少。
第三十一章奢望
这天因来了月经,王秀英身体有些不适,就起得迟了些。
等到她在自家屋后的小菜地里忙了半晌割了些韭菜带着王秀诚来到集市的时候,就只能在菜集这边占了个偏远的地儿。
姐弟俩差不多蹲了一个小时,也不过只卖出去五六小把韭菜。
眼看太阳出来,小箩里的香韭菜渐渐焉了,而肚子却越来越饿,王秀诚渐渐失去了耐心:“姐,我饿了!”
不远处就是供销社开办的小饭馆,传来阵阵香味,让王秀诚更觉得饥饿难耐。
小饭馆早晨会供应油条和豆浆,一根油条两分钱,一碗豆浆也是两分钱。
爸妈在世的时候,爸爸隔几天就会给王秀英一张一角的纸币,让她提着家里的热水瓶去打上一热水瓶的豆浆,再买上两根油条。
每次王秀英去买豆浆和油条,王秀诚就会像条小尾巴一样跟着一起去,而爸妈就会在家里准备好四个碗,碗底放一点点香喷喷的猪油,再根据各人的口味放点盐和酱油,还有切得碎碎的香韭菜。
等到姐弟俩买了豆浆油条回来,妈妈再将油条切成小段分别放入碗中,冲入还是滚烫的豆浆,一碗香喷喷的油条豆花就成了一家人最美味的早餐。
可是这样的快乐和肚一般,然后摇了摇头道:“姐,还是算了,我知道姐考上了一中,一中离咱们家远,姐得住校,那就得交住宿费。学费加住宿费再加生活费,得花好大一笔钱呢!还有我的书本费,住老师家也不能白吃白喝,都得花钱。咱们还是继续卖菜吧。”
说罢重新蹲了下去,双手紧紧抱住膝盖。
王秀诚的懂事,让王秀英觉得好一阵心酸。
若爸妈还在,别说是豆浆油条,就算王秀诚要吃肉吃鱼,十次总有三次会满足他的心愿。
“没事,说不定不用花钱,姐就能让你喝起豆浆吃上油条。”王秀英吸了吸鼻子,压下心头的酸涩,笑着对王秀诚说道。
“不用花钱?”王秀诚疑惑地看着王秀英,那小饭馆收钱的少一分钱都不会肯,哪里会让他们姐弟吃白食?
“别担心,姐有办法。”王秀英低头看了看手上的小箩,虽然箩里的韭菜已经有些焉了,不过比起别人家的菜还是要水灵许多。
姐弟俩来到不远处的小饭馆,小饭馆只供应早餐和午餐两顿,早餐供应的是油条、豆浆外加包子馒头。
这个年代能在外面买早餐的人并不多,不过今天是集市,生意倒还算不错。
让王秀英觉得庆幸的是,今天窗口卖签的不是那个胖胖的中年妇女,而是与王秀英姐弟住在一个村子的张大爷。
虽然张大爷家离王秀英家有些距离,却是王秀英奶家的隔壁邻居,自然是认识王秀英姐弟的。
只不过此刻见王秀英领着王秀诚提着个小竹箩进来,张大爷的目光还是不由闪了闪。
王家是什么情况,他哪里还有不清楚的?
虽然以前王秀英是常客,虽然听说姐弟俩手上有一笔可观的抚恤金,可是自从王兴实夫妻双双过世以后,他却再没见这对姐弟来买过豆浆油条,可见日子过得是多么窘迫。
王厚土和俞珠妹这对夫妻是什么样的人,隔壁住了那么些年,张大爷更是清楚得很!
因此那所谓的抚恤金是否真的到了这对可怜的姐弟手上还是个问号呢,那么这对姐弟又哪里是有余钱来吃早餐的人?
虽然也听说了姐弟俩拿到抚恤金那天来饭馆只过一顿饭,可那也只花了二毛五,从那天后再没听说姐弟俩来过饭馆。
今天他们该不会看到是他当班,想要向他赊账吧。
这可不成,他一个月也不过十来块钱的工资,家里五张嘴可都靠他这点工资养活呢。
供销社有规定,在谁手上赊的账,若收不回来就得自己填账。
王家这对姐弟,既没有了爸妈,家里还几乎被爷奶给搬空了,若给他们赊账,到时还不得他自己给他们填补?
第三十二章换吃
张大爷连忙拿过一块已经发黄的毛巾半挡着脸,希望王秀英姐弟没认出他来,可是事与愿违,王秀英早就一眼看出他来了,牵着王秀诚直奔窗口而来。
此时窗口正好无人,王秀英的脸上露出带着些羞涩又有些谄媚的笑容,对着一脸郁闷的张大爷打招呼:“张大爷好!”
“哦,好,好,好,秀英哪,你这是……”张大爷避无可避,只能放下手中的毛巾,木着张脸应答。
“秀诚肚子饿了,想来换点吃的。”王秀英有些窘迫,清瘦的小脸上浮上红云。
因今天是集市,王秀英割的韭菜有点多,虽卖了几把,剩下的也不少,若不能想办法推销出去,这些韭菜可就全浪费了。
天热韭菜放不住,就算他们姐弟俩把韭菜当饭吃,也吃不完竹箩里这么些韭菜。
因此王秀英的想法就是用这些韭菜给自己姐弟换取一顿美味早餐,最好能够再多换几个包子,呵呵,馒头也好,这样连中午饭晚饭都能一起解决了。
“换?”王秀英想得十分美妙,可人家张大爷却弄不明白。
“嗯,我想用这些韭菜换一些吃的,不知可不可以。你看看,我家的韭菜又嫩又香,在面条或者豆浆里加上一点可香了!”王秀英虽然还是有些窘迫,可是一提到自己种的韭菜,脸上满满都是自豪。
“炒鸡蛋更香!”王秀诚吸溜了一下口水飞快地接着说道。
对于王秀诚这突然的神来之笔,王秀英不由给他点了三十六个赞。
张大爷伸头看了眼被王秀英放在窗口的韭菜,虽然已经有些焉了,不过看着的确嫩绿得养眼,闻着也的确很香。
王秀英的爸妈生前就是村里有名勤快能干的人,无论是自留地还是包产田,庄稼都伺候得极好。
有那么一对能干的爸妈,这女儿不但成绩好,也是个心思灵巧的,看看这韭菜就知道了。
韭菜这东西老得快,王家夫妻走了两个多月了吧,这箩里的韭菜显然是王家小姑娘自己种的。
当然若她不是个心思灵巧的,有那么一对虎狼一般的爷奶,还有豺狼一般的叔婶姑姑,又哪里就能将那个家保下来的?
张大爷略作沉吟,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