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镇长-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他的话,一群毛利大汉挥舞着手里的锤子、电锯吼叫了起来:“杭伊!杭伊!杭伊!”
新西兰的男人都是手工活方面的行家,加上又有牛仔们在场,所以他们不需要什么建筑工程师,自己就能建起牛羊圈舍。
先从小牛圈开始,五十米长、五米宽、一米半高的规格,不用打地基,鲍文和彼得逊测量好距离,做下标记,然后招手示意他们可以干了。
牛羊圈舍的搭建不算什么,比较费劲的是粪坑,因为它们固定在里面排泄,所以收集这些粪便比较吃力。
王博采取彼得逊的建议,使用蓄肥坑,就是在圈舍后面挖坑,然后修建水泥通道,通过人工来将粪便推进蓄肥坑里。
第551章 鱼肉杭伊
阿土鲁带着二十个毛利人挖洞插木头柱子,王博则带着其他人挖蓄肥坑,这个坑也是要有五十米的长度。
他提前准备好了挖掘机,机器轰隆隆的响着,地表出现了一个大洞。
挖掘机抬起铁壁,一只黄色野兔正茫然的坐在铲斗中……
牧场里有很多兔子窝,这样挖下去挖到兔子的几率并不小,第一下就碰上了。
反应过来后野兔想跑,旁边的毛利大汉眼疾手快,一脚踹上去将它踢飞,落地后骨头就软绵绵的了,显然被踢死了。
旁边的毛利人可不觉得这么做残忍,野兔对他们来说就是食物而已,自古以来即是如此。
挖掘机开动,蓄肥坑的轮廓迅速挖掘了出来。
王博往手掌吐了口唾沫,挥舞着铲子带头开始干,他要整修蓄肥坑,然后往上抹水泥。
旁边更多的人在乒乒乓乓的挥舞大黄锤,一道道柱子放入坑里再被砸进土地深处,最后围上栅栏和封闭顶棚,这样一处圈舍就成型了。
新西兰的畜牧业很发达,圈舍的搭建也很便利,就像流水线一样,顶梁柱、栅栏和顶棚都是工厂里出来的,就像积木屋,拼装起来即可。
一座小牛圈可以容纳40头小牛,需要建设五座,共容纳二百头牛犊子才行,母牛圈也是五座,但建造起来可比小牛圈麻烦多了。
王博觉得建设小牛圈就跟过家家一样,甚至用不上图纸,只要挖好了蓄肥坑,然后在前面扎下柱子,用栅栏封锁,最后封锁顶棚往里放上食槽,连接饮水线,这样就行了。
可是母牛圈不行,母牛圈讲究很多,有的采用半封闭的建筑模式,有的则采用分户封闭的建筑模式,不一而足。
另外相比矮小的小牛圈,母牛圈高大的多,正脊要高3。8米,檐高是2。1米,牛舍跨度9。4米,槽宽一米,槽间通道宽1。6米,而牛舍的长度是100米!
安装的栅栏高度也不同,母牛圈栅栏高度是1。5米,且需要额外加固,防止母牛孕期内有什么过激反应,那样会撞翻栅栏。
在屋顶方面,母牛圈就更讲究了,有钟楼式牛舍,有半钟楼式的牛舍,还有双坡式的牛舍等等,不同屋顶应付不同的气候。
下午,鲍文和彼得逊给他介绍母牛圈的施工情况:“我们商量以后决定用钟楼式的屋顶,就是在双坡式牛舍屋顶上再设置一个贯通横轴的光楼……”
“我怎么看着这玩意儿像是天窗?”王博看着图纸疑惑问道。
彼得逊耸耸肩道:“OK,你可以这么理解,它们就是两列天窗。你知道的,头儿天窗可以增加舍内光照系数,有利于舍内空气对流,通风更好,不过不利于冬季防寒保暖。”
这倒没什么,去年没有牛圈,这些牛也安然过冬了,南岛的冬天没那么冷,毕竟牧场的北边就是南阿尔卑斯山,有高山阻挡不能形成空气对流,就不是很冷。
专业的牧场建设交给更专业的人,王博甩膀子不干了,跑去准备鱼肉。
牛肉羊肉和猪肉是现成的,搭建圈舍又逮到了不少兔子,明天的杭伊可以加一个兔子肉,此外还要鱼肉。
有了湖泊之心,王博可以掌控哈威亚湖,第二天,他带着渔网和钓竿开船进湖泊,说是去钓鱼捕鱼,其实根本用不着工具。
坐在船上打开沙盘找到哈威亚湖,他就像在手机上点击收菜一样,碰到水里有大鱼就伸手捞一把,捞出来将鱼放到水桶里就行了。
壮丁看到他带着鱼竿出海,就兴高采烈的跟了上来,准备一起钓鱼。
结果上了船它愣住了,王博这里一挥手一条鱼、一挥手一条鱼,根本用不着鱼竿。
壮丁傻乎乎的看着,后面它学着举起前爪晃一晃,但是不管怎么晃悠爪子,也没有鱼凭空出现……
半天时间,四五十条大肥鱼进入了冰冻舱里,主要以鳟鱼、黄尾鱼和淡水鲈鱼为主,特别是淡水鲈鱼尤其多,因为它们能长到很肥。
中午,带着这些在湖泊上屠宰好的鱼上了码头,他找人将箱子抬了下来,有人掀开盖子看了看,惊讶道:“镇长,你可真是钓鱼高手。”
湖面上还有几艘小船在随着秋风慢慢飘动,上面也有人举着鱼竿钓鱼,但收获肯定远不及他。
此时的牧场与以往样子大变,地面上凭空起了十四五座圈舍,当然建设起来的只是个毛坯,后面还要加水线和照明系统。
小镇的饮水系统就是从双子湖而来,故而通过圈舍的水管连接到居民饮水管中就行。
照明系统更简单了,因为空气污染轻,新西兰的太阳能很发达,他在每个圈舍旁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收集太阳能使用,省事又省钱。
下午开始,几个毛利人开始准备杭伊Party,他们想在牧场举行,王博拒绝了,让他们在牧场旁边的草地上进行,否则大晚上的篝火连绵,牧场的牛羊会吓死的。
地点无所谓,毛利人借用了挖掘机,一铲子下去就是个大坑,然后在里面铺好石头,开始往里放肉和鱼。
毛利人就这德性,得知有杭伊Party,下午开始毛利居民区里的人都跑来了,连老人带孩子,洋洋洒洒来了一百多号人。
王博不能说什么,因为里面很多是家属。
不过人多好办事,七手八脚忙活下去,很快填了一坑的鱼肉,有些人自己带了蔬菜如土豆、西蓝花之类,也一起放进去,覆盖起来后点火。
天还光亮,一个大火堆就熊熊燃烧了起来,到了傍晚看去,火焰直冲云霄,跟一座火山爆发了似的。
阿土鲁看到后感慨:“这才是真正的火焰山!”
王博道:“那你在里面喝酒唱歌?”
毛利大汉讪笑道:“我的意思是,这虽然是真正的火焰山,但不如我们的火焰山酒吧更有格调。”
圈舍建完了,毛利大汉们光着膀子都围到篝火周围来喝酒。
酒是他们自己带来的,像这种规模的Party,如果是官方出酒,那得提前申请,新西兰对酒水管控很严。
但是,如果是毛利人自己带酒,那就没人管了。
第552章 地道的杭伊范儿
不断有人往火堆里扔木头,火焰熊熊燃烧,秋季的寒意顿时被抵消了。
几十个毛利人围着火堆一边转圈跳舞一边唱歌,声音时高时低,其他毛利人则配合着和音,随着夜幕降临,氛围越来越热烈。
博爹看着绕着火堆跳舞的毛利人,说道:“原来新西兰也有广场舞呀。”
王博笑尿:“爸,人家那不是广场舞,那是战舞,看到没有,他们在不断拍打胸脯和做出出拳的动作?这是战舞。”
博妈则忍不住咋舌:“他们肯定很爱打架,你看他们满身都是纹身,跳个舞还呲牙咧嘴,真吓人呀。”
王博又解释道:“纹身是毛利人的文化,这个不能作为评判他们性格如何的依据,不过整体来说,毛利人脾气更暴躁,更容易和人家引发冲突。”
伊娃微笑道:“你喜欢刺青吗?”
王博想了想,这里面有段故事,他上高中毕业后准备上大学,那时候曾经想要纹身来着。不过他纹身不是为了好看或者装逼,而是担心在外地上大学被人欺负,弄个纹身能糊弄人。
这点上博爹和博妈当时还挺赞同他的,二老不是很僵化的那种父母,他们可以接受身上小范围纹身。
最终考虑过后,王博还是决定算了,原因是一旦纹身不好找媳妇,他接触的圈子偏保守,姑娘们更喜欢干干净净、老老实实的大男孩而不是那些有很多故事的浪子。
镇子上有游客留宿,篝火烧的很高,在小镇中心也能看到,得知是毛利人在搞杭伊晚宴,游客们便驱车而来。
这点上毛利人很好,他们很热情,看到有人到来,一群毛利人便集体做战舞来表示欢迎,呜呜啊啊的叫个不停。
游客们感受到善意,便配合的跟着跳战舞,这样一来二去,围着篝火的圈子顿时变大了一圈……
阿土鲁挥舞手臂欢呼:“伙计们,跳起来,跳起来、伙计们!还有谁要来?来吧,快来,让我们举起酒杯欢呼!呜呜呜呜!镇长,你也来一声!”
王博看到众人都对着自己伸手,他只好站起来拍拍胸膛吼叫一声。
阿土鲁就跟DJ似的,欢呼道:“来自我们野蛮镇长的咆哮,响亮的声音!嗷嗷!”
“嗷嗷!”“呜呜!”
一群人跟着叫,壮丁人来疯,摇摆尾巴也跟着叫,狗脸表情那叫一个亢奋。
阿土鲁坐下,高兴地说道:“头儿,怎么样,人多是不是很有意思?”
王博道:“是的,很有意思,可是你最好祈祷我们准备的鱼肉足够,反正我准备的鱼是照着五十人份准备的。”
这会别说五十人,两百人都有了!
他唯一该庆幸的就是没有决定留在牧场里搞Party,否则这么多人,光是吵闹声就能弄的母牛们流产!
阿土鲁不在意,说道:“当然没问题,除了牛羊肉,里面还有四十多只兔子呢,一百个人都吃不了这些兔子。”
牧场出产的兔子非常肥硕,确实,四十只肥兔子足够一百人来吃了。
到了晚上八点多钟,天色彻底黑了下来,毛利人们开始转移篝火。
人群让开,用铁锨将燃烧的火堆铲到旁边去,这样最终剩下一片热气腾腾的空地。
等到秋风吹凉了地面,几个毛利人上去掀开一层层的土,最后露出紧密包裹的锡纸和纱巾。
打开锡纸、纱巾,一道白汽如利剑般冲天而起,带起让人垂涎的肉香味。
毛利人全部站起来欢呼,王博不明白,这些家伙哪里来的精力,让他这么跳一晚上,那腿肚子都得抽筋。
旁边有游客饶有兴趣的看着正在挖出鱼肉的毛利人,说道:“这真有意思,在城市里看不到这样纯正的杭伊!”
又有人说道:“当然,不能点火、不能有烟雾、不能大声吵闹,所以我们才来到这些乡镇上。”
王博听了这话心里一动,落日镇如果要打造旅游业,那必须得走出特色,而回归自然是一个好的特色。
一块块喷香的牛羊猪肉被端了出来,还有一只只完整的野兔和野鸡,毛利人们还算识大体,第一时间先给王博送了上来。
送过来的食物很齐全,一块牛肉、一块羊肉、一块猪肉,还各有一只鸡和一只肥兔子。
肉香味扑鼻,王博举起酒杯对来送肉的毛利镇民示意,然后一口干掉了杯子里的酒,旁边的毛利人和他撞拳。
食物很多,他和父母伊娃姐妹吃不了,便邀请旁边的游客一起吃。
一个白人吃了一口,竖起大拇指道:“非常棒,我的天啊,我要吃掉我的舌头了!杭伊可以这么美味?”
也有人夸张地说道:“我回去要扔掉我的蒸锅,该死的,那种蒸锅杭伊太不正宗了,这才是杭伊的感觉!”
王博吃着兔子腿问道:“还有蒸锅杭伊吗?”
旁边的人回答道:“是的伙计,算是一个创新的东西,在地上挖一个洞,埋上一口电气锅,这样不需要火焰、不会出现烟雾,然后里面就炖熟了肉。”
“那肉的味道就像吃屎一样!我发誓,我说的一点不夸张!”
“哦,兄弟,别这么说,你成功的恶心到我了!”
吃到鱼肉之后,到场的游客没有不出声夸赞杭伊美味的,见此王博问身边的游客,道:“如果每天都有这样的杭伊,但是需要出钱购买才能吃到,哦,就像吃自助餐那样,你有兴趣吗?”
“看钱多少,如果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我当然愿意接受一次这样真真正正的美味杭伊。伙计,在其他地方吃不到这样味道的东西!”
王博点头表示明白,行了,毛利人必须得进入他的旅游业中成为重要一环。
其实毛利人更希望这样,大快朵颐之后,阿土鲁磨磨蹭蹭的坐了过来,说道:“头儿,有件事伙计们让我提醒你一声。”
“什么事?薪水?薪水统一明天上班的时候领取。”王博说道。
“不是,而是现在是秋天,镇子上的积木屋需要刷油漆了,你瞧,我的伙计们都在这里,他们很乐意帮你干这个活……当然干完之后要杭伊。”阿土鲁咧嘴笑。
第553章 全镇大变装
阿土鲁说的这件事,王博一直忽视了,那就是给新房刷漆。
新西兰大部分房屋的外墙都采用帆板作为外墙的面板,当地人叫做防风板,一种施工简单、成本低廉的建筑材料。
这种材料比较适合新西兰境内大部分地区的天气,另外还有一个优点是它的保养非常简单,只要不被过分的腐蚀或者受到外力冲击折断,那么可以做到很长时间的免维护。
说是较长时间的免维护,但是并不等于“不维护”,每五年到十年的时间,帆板外墙还是要进行一番修补的,另外隔着三五年,需要再刷上一层新的外墙漆,这样才能延长它的寿命。
不过,就像手机锂电池第一次充电需要充电时间特别长一样,这种帆板外墙在使用后一两年内,就要先刷第一次漆做初步防护。
最好的刷漆时间是第一个一年,可惜王博去年工作手忙脚乱,忘记这回事了,今年的秋季得重新进行刷漆工作。否则,到了冬季,热胀冷缩之下,帆板可能出现问题。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王博开车去居民区先转了一圈,又去镇中心的商业区转了转,两个地区的帆板外墙明显能看出差别。
居民区才建起一年时间,镇中心的房子却有两年多了,他都没有再刷过防护漆,居民区的外墙明显看起来更新一些。
这样,确实该给外墙们进行刷漆了。
回去后他找到哈尼,问道:“嗨,老伙计,你知不知道房屋刷外墙漆的工人怎么联系?一般多少钱?”
哈尼说道:“这很简单,你去生活之家发个帖子,那会有很多人联系你的。至于价钱,不好说,如果是专业人士,那一个二栋楼刷下来大概要两千到三千纽币。”
王博吓了一跳,道:“这么高?我的上帝!我的房子才几万块,刷个漆就要两三千?那是不是多刷几次漆,我都可以再买一套房子了?”
哈尼耸耸肩道:“这就是现状,我亲爱的头儿,这项工作很费时间,同时也稍有危险性,所以收费不菲。而且我说的是乡村价,如果在奥克兰或者惠灵顿,四千块以下你找不到人。”
“危险性?”
“当然,爬高还有油漆本身具有毒性,这不都是危险性吗?”哈尼理所当然地说道。
旁边有人来缴税,插嘴道:“镇长先生,这种活我们一般都是自己来干的,特别是刷外墙漆,我们都是自己来做,如果万事靠雇佣,那我除非像你一样中个大乐透,否则不行。”
王博回去的路上拍了拍警察局的窗户,示意阿土鲁去自己的办公室。
进去之后,他问道:“你的毛利同胞刷外墙漆的技术靠谱吗?我想你也看到了,镇子的房子都很漂亮,我不希望它们变成大花脸或者垃圾地板。”
阿土鲁信誓旦旦地说道:“这个你放心好了头儿,我们毛利人什么都懂……”
“别给老子吹,这是正事!”
“好吧,但刷个外墙漆肯定没问题,因为我们很多人平时打散工,就负责刷这玩意儿,我也干过,而且干的不赖呢,现在还有老客户邀请我回去帮他们刷外墙漆。”阿土鲁说着骄傲了起来。
王博惊愕的看着他:“你以前不是干黑帮的吗?”
毛利大汉尴尬的挠挠头,道:“但我分不到多少钱,所以得有兼职工作,刷漆、除草、摘奇异果等等,我都很擅长。”
“那你们刷一栋房屋,需要多少钱?”
阿土鲁道:“两千块起步,具体看房子的外墙面积,基本上最低也是这个价。”
王博叹了口气,哈尼说的不错,这个活很烧钱。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有些新西兰人买得起房子养不起了,房产税也就罢了,这维护房子也是一笔大钱啊。
看到他满脸愁容,阿土鲁补充道:“如果是给我们镇子干活,那我们毛利人可以打五折,差不多一千块一座房子。”
听了这话,王博有心花怒放的感觉,看来他对小镇进行的人情投资起作用了,毛利人们显然很有归属感,否则不会做出这样的牺牲。
他让阿土鲁去雇人,然后小镇所有的积木房都要刷漆。
算一算,这一次他至少得花费三十万纽币,手工费得二十多万,买外墙漆和工具,至少又得十来万。
阿土鲁负责召集工人,他需要自己去买外墙漆。
这方面安德逊是行家,得知他要买外墙漆,特意来给他提供参考。
落日镇没有外墙漆,得去奥城购买,路上安德逊告诉他,从大方面来说,外墙漆按照溶剂类型分成两种,水基外墙漆和有机溶剂基的外墙漆。
“玛德事真多,哪一种更好?”王博懒得选择。
作为这件事情上的军师,安德逊就得苦逼的提供分析了:“嗯,两种外墙漆各有优劣,没法说哪一种更好。”
“比如说,水基外墙漆更便宜,容易使用和施工,如果沾到身体上可以用水清洗掉,毒性很低,味道小,干燥快速,并且如果刷错了地方清理起来也容易。”
王博听了他的话点头,道:“这种漆不错,我喜欢。”
安德逊又说道:“有机溶剂的外墙漆味道大,一旦沾染到身上会造成污染。可是这种外墙漆的漆面比水性的涂料更为坚久耐用,耐磨耐擦洗,而且更漂亮,以前我家就是用有机溶剂类型的外墙漆,用的是塔里克牌子的,很不错。”
王博一边开车一边考虑,然后说道:“镇子上的楼用有机溶剂基,居民区用水溶剂外墙漆,就是这样!”
安德逊微笑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王博:“那你刚才不直接给我这样的建议?”
车子呼啸而过,从八号公路拐下来,然后就是奥城。
自从伊娃搬去落日镇,他已经很久没有回来了,开车到了路口特意拉下车窗深深的呼吸了两口气:“熟悉的味道!”
安德逊看看旁边,疑惑地问道:“头儿,你以前住在公共厕所旁边吗?”
王博顺着他的目光一看,一座公厕正昂首挺胸立在路边!
第554章 偶遇天才
在安德逊引导下,王博开车去了Pak'n Save超市,也就是小黄超市。
奥城只有一家Pak'n Save,王博曾经光顾过,他和伊娃第一次比较亲密的接触就是在这里,伊娃陪同买了很多生活用品。
他走进超市,将那段经历说给安德逊听,笑着说道:“时光如流水啊伙计,那时候我才刚来到南岛呢。”
安德逊刚要回答,这时候有人走了上来,问道:“王先生,您需要什么?”
王博下意识地说道:“我得装修房子,就是给房子涂抹外墙漆,所以需要一些油漆和相关的工具。”
“好的,那您随我来,杂货在这个位置。”穿着工作服的青年彬彬有礼地说道。
王博跟着往前走,偶然一回头,他看到安德逊正满脸古怪的看着他。
“怎么了?”
安德逊小声说道:“我第一次知道,原来Pak'n Save也提供导购服务。”
确实,这家超市是没有导购服务的,它的企业文化是“让新西兰人能够省下更多的钱”,为了能降低成本,超市从各个方面来省钱。
比如,这超市的装修风格非常简朴甚至有些简陋,里面只有冰冷冷的巨型货架、混凝土地面,根本没有超市员工为顾客服务。
那工作人员听到了他的话,回头微笑道:“我不是导购,我是这里的值班经理,我认为我应该帮助王先生更快的找到他需要的商品,因为他总是会买很多东西,这是我们的贵客。”
安德逊明白了,惊叹道:“上帝,你上次来这超市,到底买了多少东西?”
王博也没想到这人还记得他曾经在超市里买过一大堆的生活用品,他还以为有人导购是正常的呢。
于是他调侃道:“那你这次可失算了伙计,我只是来买一桶外墙漆,没打算买很多东西。”
“我去过落日镇,那是个漂亮的地方,”值班经理微笑道,“您将小镇建设的很成功,我能看出您的忙碌,如果只是一桶油漆,那您可不会亲自来我们超市。”
王博觉得有意思了,这青年难怪年纪轻轻能成为这家超市的值班经理,他的脑子很灵活。
安德逊直接挖墙脚:“嘿,伙计,想不想换个环境?我们也有一家不赖的商场,我觉得你可以去担任一个重要的岗位。”
值班经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