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狄夫人生活手扎-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人如其名,是个怡心的可人儿。
  “你去娘身边坐着罢,让桂花来。”萧玉珠亲手接过了帕子,擦完脸后递给了桂花。
  “是。”颜可怡挨着了婆婆坐下,见婆婆笑着拍了拍她的腿,她感到非常安心,先前的难过也是不见了。
  她也不求别的,只要婆婆把她当儿媳妇,家里人把她当家人,就是委屈些没用些,她也是可以忍得下的。
  “那箱子里装着衣裳,也是给你们的,”萧玉珠指着抬到门边的红木大箱子,微笑着与她道,“你们一人两身新衣裳,是大冕那边的妇人常穿的裾衣,样子跟我们淮安穿得不一样,但颜色好,又显身段,我给你们一人带了两身,回头等我找你们说说话的时候,就让你们带回去。”
  “诶……”颜可怡没料她这么亲切,很随意地跟她聊起了这种话,又红了红脸,不知接什么话才好。
  “大冕可好?”狄赵氏把有些胆小的四儿媳的手合在了手掌,安抚地拍了拍,跟大儿媳说起了话来,“你爹说,那边的冬天很冷。”
  “冷是冷了点,但家中不冷,大郎在家中四处铺了地毯,烧了热炉,大冕的黑炭多,大郎怕孩子们冻着,烧的都是上好的银炭,丝毫不呛人,就是天儿太冷,长南不能带长生他们出去调皮捣蛋,于他们就是撼事了。”萧玉珠笑着说道。
  狄赵氏也是笑出声来,道,“调皮好,小孩子就是要多活动,长大了才最有出息。”
  “是,”颜可怡脸红红地小声插了嘴,“我看大侄儿他们就是看着聪明得很,比谁都聪明,我就没见过这般聪明的小孩。”
  “多谢你,”萧玉珠温和地与她笑道,“不过这话四弟妹以后就跟我说说,可莫当着长南的面夸他们,再夸就要上天了,到时候捉都捉不回来。”
  颜可怡被她温柔又不失亲近的话语说得也笑了起来。
  不一会,桂花说衣裳备好了,让她进去换,萧玉珠朝婆婆告了个罪,就进内屋去了。
  这厢紧挨着婆婆坐着的颜可怡把头靠在了婆婆的肩上,小声地道,“大嫂也好,就跟您一样。”
  “你也好,乖孩子。”她已无父无母,往后的依靠就是他们一家人,狄赵氏怜惜她得很,跟她说话的时候都要比平时轻柔些,这时见儿媳感叹,她不禁又出言多安慰了她几句,“莫怕她,以后有什么事就跟大嫂说就是,她对晨儿再好不过,在她心里,你也是她的小弟妹,长嫂也如母,她爱护关心你都来不及,不会对你不好的,可知?”


☆、143最新更新
  萧玉珠换了衣裳后;狄禹祥也来了院子里;见到母亲,他含着微笑上前。
  颜可怡忙不迭站起来福身。
  狄禹祥笑道;“四弟妹不必多礼。”
  “给四夫人找个凳子。”萧玉珠吩咐了桂花。
  “是。”桂花把颜可怡的凳子往后搬了搬,颜可怡不敢坐,余光瞧见大伯坐在了丫环搬至大嫂身边的椅子上后,她这才挨着凳子的边坐下了。
  说不出什么来,她不怕大嫂;但是有些怕这个大伯的;连人的脸都不敢看清;哪怕意识到他人喜欢笑;说话的声音也很温和;但她真觉不出他的亲切来。
  四郎也说,大伯确是严厉之人,别看他对着外人温温和和的,可骨子里完全不是那样的,他教训起人来是毫不留情的,颜可怡昨晚听过小夫郎这话后,就更怕这个大伯了。
  “娘,你等会带珠珠见见几个老长辈,给她们请请安就好,别的就不多见了,奔婆了一路,身子最疲累的是她,就让她在家中多歇歇几天,没几日,过完这年我们就要上京了,我怕她歇不好,到时在路上生病。”狄禹祥朝母亲道。
  “知道了。”狄赵氏说着叹了气,“没几天就要上京,这么辛苦,就不用回来了,直接去京中就是,省得让我们还耽误你们这么久,来年要是得空,等你爹退下来后,我们就去京中看你们。”
  “珠珠想回来看看你们,主要是把长南他们带过来,和你们处几天,她说得让孩子们回来认认祖宗,长南现在是知学问,定性情的时候,祖宗的根要认清,这对他以后好。”狄禹祥跟母亲解释道。
  “这样,也好。”长孙见到祖父和她的时候,行礼对应,就不是一个一般孩儿,狄赵氏知道大儿主意向来正,儿媳又是个肚子里有深浅的,他们怎么教孩子肯定是为着孩子最好,她只管看他们行事就是,多的话就没不必说了。
  “今年的冬天有些冷,北面那边河面冻成了冰,有些不好走,陈大人说怕河里有个什么事耽搁路程,叫我们提前点动身,到时就是北面那段路不好走,我们也可转走旱路,刚刚爹和我们一商量,决定初三就动身。”
  他们易国因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地方太大,赶到京中要花费不少时日,所以老祖宗定了三月的春闱,好让头年中了举的举人能有时间赶到京中考试。
  家中原本决定的也是过完大年三十,就让中了举的二郎三郎和另一个中了举人的族子一块上京,初三走,这还是催迟了三天,但狄赵氏一听还是红了眼,“太快了,后天就是除夕,你们在家的日子就是算上今天,加上要走的那天,也不过六天。”
  “娘,”狄禹祥温和地叫了她一声,他抬眼的时候看到了她发间的银丝,心中也是五味杂陈,顿了好一会才接着道,“娘,来年回家了,我们再多陪你些时日。”
  “诶,”狄赵氏勉强一笑,也知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商量好了就行,我等会就叫芙蓉和倩倩说一下。”
  三媳妇是想陪着进京的,二媳妇是想走不想走,她怕她人走了,留下她这么个老婆子在家太操劳,所以不敢走……
  狄赵氏本来觉得儿子们进京赶考,带着媳妇像什么样,再说万事有他们大哥大嫂在京里操心,二郎他们进了京也会得到妥贴照顾,用不着儿媳妇们操心。
  可三郎说他想当京官,他跟兄长都说好了,他要是考中,就让兄长在京中为他谋个九品小官,别的就不用管他了,他想试试看,他念了这么多年的书,到底有多大能耐,所以,三媳妇说她想跟,狄赵氏舍不得说个不字,媳妇跟着也好,要是中了,省得她来年还要再去,不中,若是在京中再考,三郎也有人照顾。
  而二郎,说是考不考得中他想回淮安,跟着父亲一起做事,陪在他们的身边,可淮安他们呆了几乎一辈子,淮安就这么点大,事事都被他们爹治理得上了道,再好也不过如此,无二儿施展能力的余地,狄增不忍心让二儿为陪着他们蛰伏他的能力,所以老夫妇一商量,跟大儿透了让他好好教导二儿的意思,让兄长为弟弟再多操点心,所以二儿要是中了,去哪不知道,回淮安却是行不通了,所以这二媳妇,她再不舍,可若是媳妇想去,她也会依。
  “嗯,好。”狄禹祥还想跟母亲说会话,狄丁就在门边来请他了,说隔县的几位大人都大了,老爷让他过去见客。
  “换身衣裳。”狄禹祥无奈,起身对妻子说了一句,就进屋换新衣去了。
  他身上的衣裳刚被洒了酒水,有些气味。
  他们进去后,狄赵氏低头叹了口气,颜可怡听着觉得心里难过,靠近婆婆轻声道,“娘,就是二嫂三嫂都上京了,您还有四郎和我呢,四郎说,他想陪爹和娘一辈子,我也是,我也想陪您一辈子,哪儿都不去,我们的心不大,就只想陪着您二老。”
  狄赵氏听着欣慰地一笑,回身爱惜地拍了下她的手,“好孩子。”
  **
  狄家因狄家大郎的回来,请来道喜的人络绎不绝,萧家那边也有人过来说了话,萧玉珠听说她兄长下江南的时候把本家训得够惨,得罪了族里不少人,但也与一些人交好,所以有些族中人与狄府来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这世上血缘的亲,总是打断骨头连着筋,说得再绝,断却是不能全然能断得了干净的,有些事,都是各自睁只眼闭只眼,含糊着不干不净地过。
  狄府的男丁天天都要应酬客人,狄禹祥回来三日,身上酒气没哪日断过,长南跟在父亲身边的这几日,回头也跟母亲说父亲着实辛苦得很。
  萧玉珠当时轻叹了口气,摸着大儿的头,跟他道,“所以你要好好长大。”
  这几天,狄家来了太多的族人,狄家诸子都已成亲,各自分了院,原本空荡的县衙后府大小院子都已住了人,原本的客屋也住满了先来的,还是狄禹祥在城里原来交的朋友,给出了两幢屋子出来让狄家安排客人,这才让前来与他们家一家人过年的族人有了地方住,解了这燃眉之急。
  陈家和曾家那边早已猜出了狄家的盛况,陈家那边早差了近二十个帮工过来帮忙做饭,曾家那边原本送的是十五个,得知陈家的情况后,又连夜加急多差了十个仆人赶了两天的急路过来了。
  曾倩倩知道后,回头靠在婆婆怀里,跟她轻声道,“我不稀罕我爹为我争这口气,他只要在家对我娘好点,少让他那些美妾到我娘跟前刺她的眼,我才领他的这情。”
  “你好好的,你娘就会好好的……”狄赵氏劝慰她,“他终究是你爹,男人都要面子,你现在是我们家的媳妇,你给了他面子,他会把面子回到你娘那去的,再说了,他是真疼你,若不疼你,那么多的东西能给你吗?那可是世世代代能传给子孙的田,可不是花了就没的金银铜钱。”
  曾倩倩半晌无话,许久红着眼道,“我知道,可他要是对我娘更好点,我这心里就全了。”
  “唉。”狄赵氏拍拍她的背,也是怪心疼这孝顺媳妇的。
  这边曾倩倩又夺了陈芙蓉的风头,陈芙蓉却是无心去计较这些了,她已决定要去京城,她舍不得二郎,离不开他,所以在一场痛哭后,她就把会留下的四弟妹这几日带在身边形影不离,教她当家,务必在他们之前,教出她一点东西来,替婆婆分忧。
  颜可怡从未当过什么家,冷不丁地让她去当一个家,而且是狄家这种族人来往甚密的大家族,陈芙蓉事事教她,她事事都领会不过来,陈芙蓉好几次都被她的迟钝气得想破口大骂,但因着这个弟媳是以后代她侍候婆婆的,她只得捺下那急性子,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强作欢颜教人。
  这边曾倩倩也没闲着,跟着二嫂教小弟妹接人待物,许多她只心里有数从没说出过的经验这次她也没藏掖,悉数教了颜可怡。
  颜可怡是个受了委屈还会挺直腰,力图让自己看起来好看一点的人,现下见嫂嫂们气得再狠也不骂她,她也是豁出去了,不懂的就问,再不懂再问,嫂嫂们看白痴一样地看着她,恨不能把她骂个狗血淋头,她也硬着头皮再去问,直到她懂为止。
  才不过两天,她从早忙到深夜,脸就瘦了一大圈……
  狄四郎瞧得心疼,不过还是为媳妇鼓劲,“可可再捱捱,多学一点,以后咱们就能帮爹娘的忙了,嫂嫂们走了,家里就要靠你了。”
  颜可怡一听,睡不够的人第二头就又精神抖擞地去挨两个嫂子们的白眼,有时她看她们想生气但又不能说什么的脸,隐隐有种说不出来的痛快,心中想着谁叫她们之前什么事都抢着去做,一点像样的事情也不交给她去做,现在她们知道要教她了,可也别怪她一口吃不了成个胖子。
  她是人,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仙。
  相对家里三位弟媳每天忙得连歇个脚的时辰都没有,萧玉珠这两天就要好过一点,除了见见几个族老夫人,别的人她一概不见,只是在内屋过目一下帐目——族里今年要发分红,帐目由领头的几个人族人给,经由狄禹祥过目,再经他的手交给族长发放下去。
  狄禹祥没太多时间,时间又紧,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就要发,他匆匆过目一遍后就让妻子再过目一遍,到时就按帐目上的银钱发放。
  狄府三十那天就不接待外客了,来的人都婉言相拒在了门外,府内,狄家族里的男人们都挤在了外院,等着到了晚上用过膳后狄大爷和他家大儿子,还有族长给他们发今年的过年钱。
  族长二十八号进了狄府,那因荣光而胀红的脸就没冷下过,这天发钱,他连坐都坐不住,在屋内走个不停,时不时抬头看天,等着天黑。
  他们狄家村,许久都没像这么欢气腾腾地热闹过了,先祖们的富贵只能在祖谱里觑得一二,现在真临到了自个儿身上,就是还不如先祖,他也有了扬眉吐气的感觉。


☆、144最新更新
  这夜大年夜围炉;男丁们都在前院;其人声鼎沸隔着距离,后院都可清晰可闻。
  后院的内眷一直差人去前院想打听点什么来;萧玉珠跟着婆婆坐在主堂屋里,跟族长夫人这几个老夫人聊聊天,说会子前人的话,倒也算得上清静。
  族里的老人跟萧玉珠聊得来,萧玉珠是个擅听老人讲古的;她耐得住性子;老人家记性不好;说得慢;想不起来还要停半会;她也不急,给人剥着爬子慢慢等。
  老人们私下说她这就是大族宗妇的气派,天塌下来都惊动不了她的眉眼,于她们来说,都是喜欢萧玉珠的,她们觉得是她嫁进了狄家,给整个狄家族人带来了福气。
  在狄家村,狄禹祥和其妻都是已有了名望的人,地位不下其父母,就不论辈分,光论威信而言,他们也能与族长族老比肩了,所以她们这几个人呆的正堂,也没多少人敢进来打搅,也就这府内的几个正儿媳妇能进来说个话,别家的都在另堂热闹着,就是要进来说句要紧话,也是需告知之一声,不能冒冒失失地进来。
  这夜换族老夫人讲起了古,萧玉珠听了半会,桂花就进来了,跟她道长生他们困了,狄丁抱了他们回屋,说要跟娘亲说上几句话才睡。
  孩子们这几日都跟着父亲在外见客,收回来的见面礼不少,但也着实累坏了他们,萧玉珠忙过去了睡房,还没几句话,长生几兄弟在见到了娘之后,只几眼,就安心地睡了过去。
  萧玉珠仔细地给他们盖好被子,出门后,见到婆婆在门外,她忙上前扶了她,“您来了,要不要进去看看长生他们?”
  “长南呢?”狄赵氏问。
  “还在前面。”
  见婆婆一脸担心,萧玉珠安慰道,“您别担心,长南是个精力好的,又自小练武,很有耐力,累不着他。”
  “可毕竟还小啊。”
  萧玉珠轻嗯了一声,转头看儿子们门边有了护卫站门,她安心地回过头,朝婆婆轻声道,“让他跟着大郎多见点人,多长点见识罢,这时都是他日后用得着的。”
  狄赵氏还是一脸心疼,“多苦。”
  萧玉珠没再说话,扶着婆婆往正堂走。
  其实长南现在所学的东西,萧玉珠是真不敢跟婆婆说。
  长南这几天只是早起晚睡,可在他们赶路回家的时候,就是在马车上,他爹也要他一日写足一千个大字,背十页策论,再加一个时辰的武艺……
  这几天,其实是长南难得的什么事都不用做,只需跟着父亲认人叫人即可的时日。
  **
  狄家热闹得差点翻天的大年夜过后,初一狄增和狄禹祥四兄弟就出门拜客去了,家里陈芙蓉累得连腰都直不起,一边带着颜可人做事,一边还要差仆人打点着去京中的物什。
  曾倩倩也是急着收拾行李,加上她又揽下了家中打点族人回礼的活,眼睛看着一长串的礼物单子都瞅直了眼,瞅得久了眼睛都是花的。
  萧玉珠给两个弟媳列了个清单,什么带什么不带,给她们列了个数,在年三十那天晚上就到了她们手里,陈芙蓉和曾倩倩在万忙之中接到长嫂这个具体到了小物件的单子,差点感激涕零。
  萧玉珠那边也只是初一稍稍好过些,这天长南带着长生他们留在了家里,由她带着陪了他们祖母一天。
  等到初二,狄禹祥就带了萧玉珠出了趟门,见了淮安州一派隐世的士族家的族长和其夫人。
  那夫人见到萧玉珠的时候,连道了数声萧玉珠是个福气大的。
  萧玉珠先不解其意,等回来的路上,听夫君淡然说那位夫人是淮安彭家的姑奶奶后,她突然觉得有点不对了起来。
  快要进家的时候,她抬眼迟疑地问他,“你……知道了当年彭家提过亲的事?”
  正靠着车壁闭目养神的狄禹祥闻言未语,一会,他懒洋洋地道,“什么彭家?你说那病秧子?早死了,你就别惦记了。”
  大年初二,萧玉珠就闻到了一股强烈的陈年老醋的味道,半晌她无奈至极地道,“这事当年只是提过一茬。”
  “可彭家的人大年初一就在我耳边说当年你差点就成了他们家的媳妇!”狄禹祥的口气冷了下来。
  “那是他们想让你生气呢。”萧玉珠温声轻柔地道。
  她口气很是温柔,狄禹祥听了不好再生气,也知怪不了她,在冷哼了一声后又哼道,“彭家,哼!”
  萧玉珠当下哑然,着实是不知说何话才是好了。
  **
  因初三一早就要离开淮安去淮南坐船,萧玉珠一到家,就跟着婆婆再次清点离开要带走的东西,一直忙到深夜才回来,回了屋也不见狄禹祥,等了半来个时辰,累极睡了的她才感觉人回了她身边睡下了。
  没睡多久,萧玉珠就被叫醒了,狄禹祥抱了她起来,大声叫着桂花进来给她穿衣裳,又对她道,“珠珠,别睡了,你要跟我去给天地祖宗敬香,敬完香用完早膳就要上马车了。”
  萧玉珠眼睛都睁不开,等桂花给她穿衣裳的时候她才清醒过来,见他已经自行穿了起来,她忙道,“腰带留着我带系,头冠我来给你戴。”
  “好。”狄禹祥朝她笑,见她握着嘴还打了个小哈欠,又道,“等上了马车就可睡了,你先喝点温枣水醒醒脑。”
  萧玉珠点头,这时她已站了起来,拉好身上的袍子,示意桂花先别给她梳发,她去给他系腰带,“你等会去看看长南他们,若是长福闹着要见我,我过去哄哄。”
  “没事,你先梳头,我抱长福过来。”知道她担心娇气的小儿会哭闹,狄禹祥道。
  一家人在寅时就匆忙了起来,那边狄禹鑫与狄禹林也不遑多让,陈芙蓉和曾倩倩两个彻夜未睡给颜可怡交待家中事的媳妇儿睁着熬红了的眼睛,生怕自己睡了过去,努力睁着眼吩咐着下人一个一个箱子从屋里抬出去,押上马车,她们只等时辰一到,封好院子,把钥匙交到婆婆手里去。
  媳妇们忙,狄禹鑫与狄禹林早已自己穿戴好,去了父亲那边候着,等着父亲带他们去上香祭天地,祭列祖列宗。
  卯时一到,到齐的人就由族长领着,前院摆好的祭坛前,带着今日要走的狄家人行祭,与天地和祖宗报信。
  这一次祭礼的内眷只有狄赵氏与萧玉珠,前院这个时候也只有参加祭礼的在,别的人都安静地候在屋子里不能出屋,不能大声声张,要等前院的鞭炮声响了,他们才开走动出声。
  祭礼足足祭了半时辰有余才告结,一听鞭炮声起,陈芙蓉张着哑了的喉咙让仆从赶紧把没搬上去的东西搬上马车。
  陈芙蓉这边搬的现还只有二十来个箱了了,她娘家那边还给她备着不少,现已经是搬到船上了,只待她过去了。
  而曾倩倩这边,她原本只打算带银子上京,但长嫂送过来的清单让她加紧叫了管事,不管他花费多少银两,也要把她长嫂列的那些东西在初二晚上就弄个七八成回来,有钱能使鬼推磨,东西最终是大半都带回来的,还有一小半重要的要等她进京后才能再另送船进京,但加上她原本还要带的那些玉器宝瓶,她现在要带去京城的东西不比陈芙蓉的少。
  这边陈芙蓉和曾倩倩都忙着起程最后的事宜,都没时间去用早膳,狄赵氏提了她熬了一夜的鸡粥,亲自给她们送去。
  给陈芙蓉是第一个送的,陈芙蓉叫她“娘”的时候,声音都哑得不像样子了,狄赵氏端了粥出来,看着她喝了,朝她道,“你进了这个家后,里里外外都是你帮衬着我,我也没为你做过太多事,可我真是把你当女儿疼,娘以后就不能陪你了,到了京中,不比家里,总有不便之处,二郎和小郎他们就要全靠你持着你们的这个家了,要是受了什么委屈不好跟别人说,你别自个儿担着,娘这里,时时都愿意听你讲。”
  陈芙蓉猛掉眼泪,她捂着脸,泣不成声,最后竟道,“我不走了,我不想走了,我要和小郎们留下陪着您,哪儿也不去了。”
  狄赵氏抱了抱她,拿帕给她擦了脸,勉强笑道,“是娘不是,临走了,还人招你哭,好了,你收拾着,我去给你三弟妹也送一碗热粥去,娘最后跟你说一句,你要记得,出门了,你大嫂和你,还有你三弟妹,在别人眼里,你们就是一家人,你们要和和睦睦才能保一家人的平安,知道吗?”
  “知道,您就放心,”陈芙蓉哭着道,“我这性子再收不住,也不会在外给您丢狄家人的脸面,不会让人看我们狄家的笑话,您就放心好了。”
  见她太伤心,怕她哭出个好歹出来,狄赵氏不敢久留,抹着脸上的眼泪给三媳妇送热粥去了。
  她去时,曾倩倩正坐在摆在正中间的椅子上,看着空荡荡的院子,看到婆婆进来,从食盒里拿出一碗热粥,眼眶一热,眼睛就更红了……
  “娘,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