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1991-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不知道你们想要表达什么,请你说的明白一些好吗?”西科斯基公司的代表有些不喜欢谈判桌上绕圈子,他们希望中方代表可以将自己的要求直接提出来。打开天窗说亮话,当然中方代表等的也就是这一刻。
“我们都知道贵方的材料不一定是百分百的质量保证,那么你们在出售的时候难道还好意思一口咬定价格不松口吗?除非你们能保证百分之百不会发生事故,我们就愿意接受700万的这个价格。”
没有了之前苏联的米17直升机作为竞争对手,而且加上中方对黑鹰直升机的需求量大,价格方面也不敢砍价砍得太狠,而现在中方只能用虚张声势的方法来震慑住西科斯基公司,你们不是号称最优秀的直升机么,那么就拿出最优秀直升机的态度出来,证明你们的飞机失事只能是人为的问题,而不是质量的问题。
这种保证谁也不敢下,西科斯基公司又不愿意松口,只好做出一些小小的让步,比如黑鹰直升机价格降低两到三万,以求达成这笔协议。两到三万的美金对于一个人来讲可能是巨额的收入,但是对于黑鹰可怕到吓人的价格来讲,根本不算什么。
“我们愿意接受美方提出的价格购买四十架,如果你们愿意再降价十万美金,那么我们将采购六十架黑鹰直升机。”张将军知道有些谈判筹码用一次就不能用了,所以只好在数量上给予对方诱惑。
在交头接耳一阵子之后,西科斯基公司的谈判代表团表示他们愿意接受中方提出的降价要求,不过他们也随之取消一些对于直升机的调试,然后亲自交给中方。当然在与黑鹰打交道的这八年,解放军也已经对它了如指掌了。
这场谈判在还算愉快的气氛中达成了共识,连中情局的特工也在暗自庆幸这场行动总算没有搞砸,至于牵线搭桥的美国大使馆将会受到总统的赞扬和褒誉。
接下来就没有西科斯基公司什么事了,之后是中情局的人员跟解放军军方代表接头,他们表示愿意将和平典范计划中的未交换给中方的东西一并在这次行动中交还。但是必须另外与美国签署一份合约,必须终止中方与苏联在经济上的某些合作。
中国军方代表当时就来了脾气,你这是在威胁中国,甚至是干涉中国内政啊。当时中方不签,而美国方面也没有执拗,他们希望中国可以考虑清楚,为了价值还不够这批军火一个零头的经济贸易放弃交易,到底值不值得。
就在中方有些左右为难的时候,北京方面收到了来自莫斯科的回复,他们表示中方想签就签署那份合约,不用在乎苏联的感受,他们只想知道美国提供给中方的到底是什么武器清单。
当中方说出有新型航电还有黑鹰直升机时,苏联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称愿意购买一套美国的航电系统还有一架黑鹰直升机,他们希望可以和中方一起合作一个针对黑鹰的直升机项目,创造出自己性能优越的高原直升机。
中国是有渠道但是没有技术仿制,苏联是有过硬的重工业技术但是没有足够的渠道,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决定联合一起秘密消化美国的技术。
过了几天之后,中国军方联系上了中情局官员,表示他们非常愿意签署那份合约,与美国一起合作对付苏联。这态度转变的让中情局官员也始料不及,他们非常高兴的与中方签订了合约,并且承诺在未来的半个月内,所有武器都会运送到中方手中。
中方则说明除非所有武器已经拿到手,否则他们跟苏联的合约依旧会继续。兴高采烈的中情局官员怎么会知道这只是中方和苏联一起联合起来设立的一个局,目的就是为了骗取美国保密的军事技术。
果然半个月后中方如愿以偿的得到了他们急需的航电系统,还有两架改装完毕的歼八战斗机,雷达系统以及先进鱼雷。中方毫不犹豫的单方面终止了与苏联的一些合作协议,并且扬言准备撤出所有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而苏联为了配合演戏,只不过象征性的抗议了几句,但是在暗地里,这些合作项目还会继续进行下去,中方只是说要撤回科研人员,又不是科研人员不能继续工作下去。
但是就是这样的效果却让伍尔西大为欣喜,他向美国总统马里奥汇报了这一消息,声称在美国的努力之下,中苏关系终于出现了裂痕,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这道裂痕。
当中国获得了一系列梦寐以求的装备之后,苏联方面也收到了中方秘密送来的航电系统和黑鹰战斗机,表示有了中方送来的装备之后,苏联总算可以在战斗机的电子作战技术上有所突破了。在这些技术上,中苏两国都是互相合作的。
事到如今,亚纳耶夫的连环计划已经全部达成,先是利用基辅级航母来勾引美国上钩,利用中美之间的军事交易来达到自己获得最新美式高新装备的目的,只有美国一个人还被蒙在鼓里,以为这是对苏联作战的重大胜利。
而中方要做的就是继续扮演这个腹黑合作者的角色,利用美国的经济发展自己,利用苏联的军工工业武装自己。
第二百二十二章 宣传战略
亚纳耶夫警惕左倾方向的红头文件就像雪花一样,通过纸张的形式发放到所有的苏维埃干部手中。他在文件中明确的强调要警惕左倾思潮的出现,防止再将苏联被带入另一个极端之中。这份文件就像一个耳光,狠狠的煽打在那些认为苏联已经重新走向共产主义化的人脸上。
亚纳耶夫也同样坚持认为,防止自己在思想主义上被渗透就要建立一种同样足够的信仰,光是贬低对手的民主和自由化价值观并不是长久之计,苏联自身也要有一种让人足够肯定的信仰,可以用来维护苏维埃和加盟国之间的关系。苏维埃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以共产主义作为凝固人心的目标,却铸造了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官僚和特权体系。
于是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高度结合起来的思想价值观自然而然的归入了亚纳耶夫的考虑范围之中。美国之所以能将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信仰凝聚在一起,爱国主义在这方面功不可没。
于是亚纳耶夫也同样对加盟国提出了拥护苏联政府即是热爱祖国母亲的口号,这种爱国主义口号曾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后来却因为苏联宣传机构的僵硬化导致了爱国主义被官僚阶层自我否定。
为此,在宣传形式上,亚纳耶夫也曾找过苏尔科夫,作为引领苏联宣传机构新时代的人选,他将这个重任交付到苏尔科夫的肩膀上。亚纳耶夫提出的要求是必须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公众的认识之中,而且必须是让人乐于接受的形式。不要让人感觉到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无脑赞颂。
“用画画,电影,画画等多种的形式,尤其是抓住年轻一代的孩子们,他们不能再接受西方所谓的自由化价值观的侵蚀了。”亚纳耶夫的提醒道。
“画画,宣传画报吗?但是宣传画报的话,实际效果并不尽人意。”苏尔科夫好意的提醒道。之前宣传部的那些蠢猪将苏联的形象几乎推入深渊之中,也验证了那个说法,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部几乎都是国家的敌人。
“不不不,宣传画报也同样太过死板了,会让人有一种这是官方刻意而为的感觉。”亚纳耶夫想了想说道,“我们可以用一种漫画的形式,让孩子们或者年轻人都更乐于接受这样的宣传,并且将对祖国,对人民,对苏维埃的拥护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他们。”
“漫画?”苏尔科夫微微一愣,他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新鲜的说法。
作为穿越者的亚纳耶夫当然知道漫画这种东西带来的冲击力,例如岛国右翼为了向那群死宅宣扬和美化军国主义思想不同样推出了舰娘么。
“是的,漫画。比如我们可以将整个世界的国家都才用动物拟人化的手法来表达,苏联可以是巨熊,而美国是老鹰,然后法国是高卢鸡,英国是约翰牛,中国是兔子。将国际事件用这样的年轻一辈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且将爱国主义情节夹杂到漫画中去,以这样一种人民群众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又不会显得我们是在自我唱赞歌。”
“这真的是一种非常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也就只有亚纳耶夫总书记才能想得出来。”苏尔科夫感叹道,这可不是在拍马屁,而是对总书记主意的赞叹。
“苏尔科夫同志,你们这些文化工作者也更应该深入人民去探究他们到底喜欢什么,一个人埋头苦干不去想,是脱离群众的行为。”亚纳耶夫好意的提醒道。
假如苏联那帮泥古不化的家伙能有自己这个穿越者一半的眼光,当年的宣传部也不会被戈尔巴乔夫提拔的那两个苏共叛徒渗透的千疮百孔。
“电影的话,我们可以尽量的淡化政党在里面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在二战时期更多的表现政府,红军战士的可歌可泣精神,表达出他们在为伟大的祖国奋斗和奉献的同时,苏维埃和祖国母亲也同样没有忘记他们,记住,一定要将小人物和大事件结合起来,多方面的提高苏联的正面形象。”
说到这里亚纳耶夫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兵临城下》和《斯大林格勒》这两部电影,虽然兵临城下之中一贯延续了好莱坞黑苏联的情节,但是正如美国人喜欢黑苏联然后黑着黑着就自己先乌拉了一样,故事性方面《兵临城下》还是蛮不错的。
美国的这些作品如果拿来剽窃的话,效果应该蛮好的吧。例如苏联版本的《狂怒》,苏联版本的《拯救大兵瑞恩》,苏联版本的《兄弟连》,虽然社会主义国家中没有奥斯卡也没有票房的说法,但是也足以吊打西方的同年好莱坞电影了。
当然,亚纳耶夫只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苏尔科夫,具体的捉笔操刀还得交给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导演们去研究,而这些事情就让苏尔科夫这位宣传部长去操心吧,谁叫他是负责苏联舆论宣传这一块的呢。
“我们起码一年要推出一部足够优秀的,可以媲美奥斯卡的高质量电影,让西方的好莱坞感到羞愧,同时也扭转我们在宣传上的劣势。”亚纳耶夫有些自豪的说道。假如当初没有穿越到亚纳耶夫的身上,起码他也应该去拍电影,最起码能拿个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吧。
“一年一部?”苏尔科夫有些目瞪口呆,就算是他也不敢保证写出的电影剧本没有参差不齐的差距,但是总书记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呢?
“是的。”亚纳耶夫肯定的说道,由他提供的大纲,莫斯科最好的导演编剧本和拍摄,几乎是经费不限的去拍摄这些电影。
“对了,之前总书记说过的那个漫画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总书记打算给这部漫画起什么名字吗?”对于苏共总书记亲自提点的漫画,苏尔科夫可不敢怠慢,想早一点的落定计划。
“名字啊。”亚纳耶夫扶着额头想了想,然后说道,“名字就叫《那年那熊那些事》吧。”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共和国功臣
亚纳耶夫的宣传策略可不仅仅只是在电影和文学等艺术的文化的形式上,举办军事博物馆也是亚纳耶夫的目的之一,通过军事展览,让年轻一代领会到祖国的强盛和伟大。
位于伏尔加河畔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市有一处著名的苏联飞机坟场,这里停放着数以千计的飞机,属于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曾经是俄罗斯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其中包括数以百计的原版机型。除了一些常见的诸如米格系列战斗机,还有罕见的图波列夫制造的超音速图144运输机,他们曾经代表了共产主义政权的最伟大成就,如今他们却停留在这里慢慢生锈。
这座乌里扬诺夫斯克航空博物馆仅有几个看护人看守着整座庞大的航空坟场,这些守墓人都是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都是在卫国战争中为祖国风险出青春的战斗机飞行员,他们曾经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如今却伴随着那些逝去的烽火记忆,在这里陪伴这些战斗机慢慢的老去。
布尼科夫同志坐在航空博物馆的露天长凳上,望着这些逝去的远古回忆而发呆,每年的这个时刻,他们一些老战友们都会在这里聚会,几年却有些出人意料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里等待着其他人,打发漫长而寂寥的时间。
他是这座空中坟场的守墓者,卫国战争中的最后亲身经历人。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稚嫩的声音从布尼科夫的身边响起,吵醒了昏昏欲睡的他,布尼科夫回过头,望见身边站着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手中还抱着一架玩具飞机。他正盯着布尼科夫,小声的重复一遍。
“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当然可以,为什么不呢。”布尼科夫挪动了一下身子,给小男孩腾出一个位置,招呼他坐下。布尼科夫从破旧的大衣口袋里翻出几颗糖果,把手伸到小男孩的面前,说道,“你要吃糖吗?”
望着诱人的糖果,小男孩吞咽了一下口水,小心翼翼的从布尼科夫温暖的手心拿过糖,说了一声谢谢。
布尼科夫只是笑着摆摆手,以前有小孩来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他从会随身带几颗糖果送给那些孩子。不过现在他已经很久没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的航空博物馆见到参观的旅客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座象征着苏联航空发展史荣耀的博物馆变得四下无人,冷冷清清。
听说外面的年轻人都在为了什么民主啊,自由啊进行奋斗,布尼科夫不懂这些东西,他只有些想不通,那些捣毁列宁铜像,羞辱二战老兵的年轻人,有什么教养和资格说自己是正义和伟大?
是他真的老了,还是这个世界已经变得陌生不认识了?
“老爷爷,你就一直坐在这里看这些飞机吗?”小男孩一边嚼着糖果一边问道,“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看飞机,我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像先辈一样的英雄。”
“你会的,孩子。总有一天你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布尼科夫微笑着说道,“我只是在这里等待我的战友而已,我们之前约定在每年的这一天相聚在这里,看看一起开过的战斗机。”
“但是他们现在都生锈了,再也飞不起来了吧?这些飞机都快成为报废的废铁了。”小男孩望着不远处的那架米格19战斗机,积雪快要将它的起飞架埋没在一片苍白之中,锈迹斑斑的蒙皮也在宣告着这架战斗机的终结命运。
小男孩天真无邪的回答却触动了布尼科夫内心深处最温柔的地方,他想起之前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对着小男孩说道,“不,他们并不是报废的废铁,起码在我眼中,他们不是。”
“不是的话,那是什么?”以小男孩现在的认知,很难理解布尼科夫的话。
“它们啊,是功臣。”布尼科夫小声的重复道,“这些战斗机,都是共和国的功臣。”
“小家伙,时间还早,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为了打发漫长无聊的时间,布尼科夫索性跟小孩子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你看到那架战斗机了吗?对,就是机翼上有一个洞的米格战斗机,那是我一位战友曾经驾驶过的,当初在朝鲜的时候,他曾经被三架美国的战斗机纠缠,最终还成功的逃脱了。只是最终战斗机被集中了机翼,结果只能提前退役了。”
“后来每次聚会的时候他都会向我们吹嘘自己的经历,每当我们听到他将这些成年旧事的时候就想打他啊……”说到这里,布尼科夫突然停顿了一下,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有些苦笑着自言自语,“只可惜在五年前他脑溢血去世了,我们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嘲笑他了。”
“还有那架战斗机,他的主人获得的勋章是我们这些人之中最多的,只可惜后来因为一次车祸去世了,他最后的理想,就是再飞一次,哪怕只是从天上看看自己曾经保卫的祖国也好啊。”说到这里,布尼科夫的眼中落下两滴浑浊的泪水。这些战斗机的主人都已经化为了一撮黄土,但是布尼科夫一直坚信战友们未曾离开,他们的灵魂一直都在,陪伴着曾经一起作战的战斗机。
或许人老了之后布尼科夫就会想起很多永远停留在烽火岁月里的战友,例如那个为了掩护他们航队而驾驶着弹尽粮绝的拉7战斗机冲向敌人同归于尽的战友,最后跟布尼科夫一行人说的那句话,“我已经无法返航了,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布尼科夫现在甚至记不起他的名字,但是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张年轻稚嫩的脸庞,还有最后坚毅的神情。
风雪慢慢的猛烈起来,航空博物馆已经是白蒙蒙的一片,布尼科夫不能继续在这里待下去了,他拉起小男孩,跟他一起离开这座寂静而又庄严肃穆的航空坟场。
“这里的很多的战斗机下周就要被运走了,他们会运到其他地方的博物馆去展出,我想我再也见不到它们了,不过这样也好,与其在这个地方生锈腐朽,不如让其他人知道,伟大的共和国,曾经有这样一群无名的功臣。”
小男孩感觉到布尼科夫的手掌突然握紧了自己的手心,他疑惑的问道,“那你的战友们呢?老爷爷,不等他们了吗?”
“我想他们不会来了。”布尼科夫默默闭上眼睛,“他们永远都来不了了。”
第二百二十四章 电影与艺术
拍摄战争电影的光荣任务交给了莫斯科制片厂,并由苏联电影大师斯坦尼斯拉夫·罗斯托茨基操刀,为此亚纳耶夫还特地的抽空与罗斯托茨基导演见了一面,作为导演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大师级人物,亚纳耶夫非常相信罗斯托茨基能够完成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原本罗斯托茨基对亚纳耶夫下达的指令也没什么兴趣,作为一个电影大师如果不能随心所欲的拍摄自己喜欢的电影,只能拍一些政治宣传片那人生有什么区别。所以刚与亚纳耶夫见面的时候,罗斯托茨基对亚纳耶夫的态度也是客客气气,这意味着他与政府并没有想要发生什么太多的交集。
但是亚纳耶夫没有放弃,导演总会有一些不和主流的脾气,否则电影大师帕拉杰诺夫和安德烈·塔科夫斯基也不会逃离到西方世界,来躲避共产主义的制裁。前者因为被当局认为表达消极思想,以至于在牢狱中度过了十五年宝贵的时光,后者的大部分作品则遭到苏联当局的抵制和封禁,以至于他不得不在海外发布自己的作品。
所以最后一个罗斯托茨基导演亚纳耶夫还不把他当做宝贝一样的供着。
“这是我们为罗斯托茨基同志提供的电影剧本。”亚纳耶夫将一份厚厚的文稿纸递到罗斯托茨基的手中,当罗斯托茨基接过稿件之后没有阅读,只是放在了一边。而这个傲慢的动作却并没有让亚纳耶夫感到愤怒。
反正罗斯托茨基也是豁出去的人,在苏联活不下去大不了就去巴黎,去西欧,反正那些地方的电影制片人都会将他当做神一样的供奉起来,只是他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故土,才一直没有选择离开。
“你可以不必急着回答我要不要接下这个任务,反正我们有的是时间。”亚纳耶夫采取欲擒故纵的形式,先在罗斯托茨基的心中埋下一个良好的印象而已。
“告辞了,罗斯托茨基同志。我希望能在大屏幕上看到你的作品。”亚纳耶夫微笑着说道,然后起身出门。这次的拜访只有他跟一些克格勃的保卫特工而已,低调的几乎没有人能认出他这位苏共总书记。
苏尔科夫之前也像亚纳耶夫抱怨过罗斯托茨基的傲慢,并且表示为什么这些才华横溢的文艺工作者就是不喜欢与当局合作,这才导致亚纳耶夫亲自去一趟罗斯托茨基的住宅,将稿件亲手递给他。
“政治人物必须表现得足够亲民,才能打动那些挺有个性的家伙啊。”亚纳耶夫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任凭对方表现得如何拒之千里的模样,他总有耐心等待着打动对方的心。其实这些家伙都是吃软不吃硬的,只要亚纳耶夫表现足够友好,就算最终没有达到目的,他们也不会以抵触的态度面对你。
果然几天之后亚纳耶夫就接到了罗斯托茨基的话,电话中的导演语气有些结结巴巴,显然是太过激动所导致的。他在电话中询问能不能与电影剧本的编写者聊一聊,亚纳耶夫表示自己就是这些电影的编导。
于是罗斯托茨基强烈要求与亚纳耶夫见一面,这次不再是横眉冷目的模样,而是带着一副知音难求的表情,他强烈的询问亚纳耶夫总书记之前是否为编剧专业毕业的。
“我是高尔基农业学院毕业的,怎么可能去读编剧专业呢?”亚纳耶夫否决掉罗斯托茨基的提问,他表示这些电影剧本的确是自己编写出来的,但是他不过是提供一个主意而已,剩下的则是由他人负责编写。
“但是这些故事,已经足够精彩了啊。”罗斯托茨基说道,他作为导演的这些年,也不过是出过接触过几部精品而已,而亚纳耶夫提供的剧本,可以说部部都是精品,只要通过自己的拍摄将它搬上大屏幕,绝对会是一部经典之作。
见到罗斯托茨基的态度,亚纳耶夫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想那是自然的,他可是将好莱坞所有的经典战争片都囊括在里面,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