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待到将来三皇子殿下成了事;登上那至尊之位;殿下自然会为荏姐儿作主……”
张勉之说着;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殿下说了;将来必定会想着法子除了那南宫家;到了那时;南宫玥又算得了什么;或杀或废;还不是由着荏姐儿一句话的事。”
“除掉南宫家?”张老夫人神情微讶;面上也有了一丝松动;“如果这样的话;倒是不错。”
张依荏的眼睛亦是亮了亮;嘴角扬起了一丝笑意;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
张勉之强调道:“只要荏姐儿入了镇南王府;那她未来的前程可以说是一片光明!荏姐儿可是我的女儿;我这个做父亲的难道还会害了她不成?”
“老大;我当然知道你是为了荏姐儿着想的;可若是南宫玥咬死了不同意荏姐儿捧二公主灵位入府;我们又能怎么办?”张老夫人想起今日南宫玥的态度;觉得这事恐怕还没那么顺利。
张勉之不屑地冷哼一声;一点也不担心;道:“皇上孝顺;最听太后的话了。而太后最在乎的也是皇上。母亲只需要按着三皇子殿下所交代的话去说;太后必然会同意;只要太后同意;皇上自然也不会反对。毕竟二公主再怎么说也是皇上的女儿;现在不过是想死后得到香火供奉而已。”
张老夫人连连点头道:“说的是;我一会儿就递牌进宫;让大娘带我去见太后。”
“父亲、祖母……”张依荏忍不住轻声提醒道;“镇南王世子妃时常出入皇宫;我们可不能让她抢了先机。”
张勉之颔首道:“荏姐儿提醒的是;母亲;你明日还是一早就进宫去;把事情定下来!”
祖孙三人都志得意满地笑了;期待着明日的到来。
张府的种种谋算南宫玥自然是不知道;她在恩国公府愉快的用完了宴后;这才回了王府。
南宫玥坐在梳妆台前;由着百卉给自己除下头面;脸上不见疲惫;反而更显精神奕奕。
“世子妃;张家实在太气人。”百合愤愤不平地说道;“结阴亲。亏他们有脸说得出口。”
“所以;才是由那张老夫人出面;想以老卖老的来迫使我答应。”南宫玥轻笑一声说道;“她这是欺我年纪小脸皮薄;可以任由他家摆步;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南宫玥若真是脸皮薄些;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恐怕就会被步步紧逼;一旦松了口;接下来没脸的可就是她自己了。
百合眼睛亮亮地看着南宫玥说道:“世子妃;您是不是早就料到了?”今日这一席话呛得张老夫人和那莫名其妙的于夫人半个字都说不上来;还生生气晕了张老夫人实在太快人心。
“你们家本世子妃我又不是仙人;哪能未卜先知。”南宫玥秀眉一挑;说道;“但是;这些日子;眼看着张家上蹿下跳;闹出这么多事来;我总得有备无患才行。”她故意抬起小巧的下巴;自信满满地说道;“本世子妃是什么人;岂会让人硬生生地逼到墙角而毫无还手之力呢。”
萧奕是她的夫君;岂能任由旁人觊觎!
“世子妃好棒!”百合在一旁凑趣地直鼓掌;顺便还抓起正在一旁舔毛的小白;拉着它的两只前爪一起拍;惹得小白一阵张牙舞爪;“喵……呜!”
百卉难得没有瞪她;有些担忧地说道:“世子妃;您要不要进宫一趟?若是张家……”
“不必了。”南宫玥懒洋洋地说道;“张家明日必会进宫求见太后……该做的;我早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等太后宣我便是。……你一会儿吩咐小厨房给我准备一份冰糖雪梨;润润嗓子。”
她的手上还握着一个关键的秘密;这一次;无论是张家、二公主还是韩凌赋;必不会让他们好过!
…题外话…
这章的章节名本来想用“阴亲”的;但怕姑娘们会打我……
明天接着撕!为了不让姑娘们卡得难受;剧透君预告;明天会有人完蛋退场~~
第261章 …晦气
长乐宫里;一只青白釉双耳三足香炉中;正在悠悠袅袅地散发出檀香味;那缕缕白烟透明而又纤细;显得安详宁静。
太后正拉着云城长公主在罗汉床上说话:“……怡姐儿呢;怎么不带她一起进宫来?”
云城掩嘴轻笑道:“母后;儿臣今儿来是有事找母后商议的;现在可还不是让怡姐儿知道的时候。”
太后不由露出一丝好奇;“什么事这么神秘?还要瞒着怡姐儿。”
“怡姐儿年纪不小了;就算是儿臣再有心想要留着;也留不了多久了。”云城神色怅然地说道;“连六娘那小丫头都订了亲;怡姐儿也不能再拖下去了。”
“是啊;连六娘都订亲了。”太后有些感慨地说道;“这好像才一眨眼的功夫;这些孩子一个个都长大了。”顿了顿后;她又道;“云城;你和驸马可有什么中意的人选?”
云城的脸上又浮现起了笑容;说道:“母后;昨日是蒋家的赏菊宴;儿臣便想着王都各府的公子们应该也都会去凑个热闹;便特意让驸马去留意了一下。昨日回来后;驸马说有几个倒还不错;儿臣就想着让你帮着一起掌掌眼。”说着;她递给了太后一张名单。
太后接过;眯着眼看了一会儿道:“……据哀家所知;这几个倒也确是品性端正之人;威远侯二公子哀家听闻其武艺超群;李大学士家的公子在国子监读书;年纪轻轻就是个举人;学问应该不错……”太后连着又点评了几个后;就指着一个名字;有些疑惑地问道;“这陈渠英是兵部尚书家的么儿吧?兵部尚书家的;依身份倒也合适;可是听说他的名声不大好听;你怎么把他也考虑在内了?”
云城连忙解释道:“这陈渠英在名声上是差了点;不过跟我家柏哥儿还有阿奕他们走得近;儿臣也见过几次;本性倒也不错;就想着可以先瞧瞧。”说到萧奕;云城不由想起了昨日菊宴上的事;眉头不由微微蹙了起来。
知女莫若母;太后见状;忙问道:“云城;可是有什么不妥?”
“还不是为了阿奕。”云城心直口快地说道;“母后;你不知道昨日在菊花宴发生了什么前所未闻的事情!那张老夫人居然口口声声说什么二公主痴恋阿奕;还说要让她家的二姑娘捧着二公主的灵位给阿奕作为侧妃!”
太后微讶;追问道:“你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哀家怎么好像听不太懂呢……你呀你;都要做祖母的人了;性子还是这么急。”
云城一脸的女儿娇态;“母后!”跟着;她便细细地把昨日的事情说了一遍;最后又愤愤道:“母后;您是没看到;这众目睽睽下;张老夫人是想当场硬逼着玥儿应下这件荒唐事。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皇家公主嫁不出去了;就连死了也要做妾!您说;张府到底在搞什么鬼;还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居然敢如此折辱我们皇室!”
太后听着听着;整张脸不由沉了下去。
二公主之前私逃出宫就是为了去追萧奕;闹得王都各种流言不止;一会儿说二公主恋上小和尚;一会儿说二公主跟小太监私奔……丢尽了皇家的颜面!还气得皇帝差点卒中病发!好不容易这流言才勉强平息;现在张家居然又堂而皇之的把二公主痴恋萧奕的事拿出来说;是巴不得全天下都知道吗?
要是皇帝又气病了可怎么办?!
“是啊;母后。”云城满脸的怒容地道;“说什么是为了成全二公主的心愿;说的倒是好听;其实还不是为了他们张家自己;张家的姑娘想要做妾;却还要打着为二公主好的名义;算盘倒是打得精;指望着大家都是傻子看不明白他们的用心吗?”
“张家最近还真是上蹿下跳。”太后皱紧了眉头;想了想;又问道;“这玥丫头又是如何答的?”
“玥儿倒是个硬气的;当场就拒绝了张老夫人……”云城惟妙惟肖地把南宫玥说的话学了一遍;叹道;“母后;玥儿真是口齿伶俐;说得张老夫人当场就气晕了过去。”
云城说着不由笑出声;对南宫玥是赞不绝口:“哎;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就花落别家了!这若是儿臣的儿媳那该多好啊!”她一脸的痛心疾首;“母后;儿臣原本可是一心想着撮合柏哥儿和玥儿的;偏偏让皇上先下手为强给玥儿和阿奕赐了婚……想起来;儿臣还是悔啊。”
太后哈哈大笑起来;乐不可支道:“云城;你以后可要记住了;瞧中好的;赶紧先下手为强;这若是慢了一步;可不就被别人给抢走了。”
云城一本正经地点了点头:“母后教训的是;儿臣铭记于心。”
母女说笑间;一个白面无须的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道:“禀太后娘娘;张嫔娘娘和张老夫人在殿外求见。”
太后和云城交换了一个眼神;这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就来;太后皱了下眉;但还是道:“让她们进来吧。”
张老夫人和张嫔进入殿内;见云城也在;心里微惊;面上却是不敢显露半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向太后磕了头:“嫔妾(臣妇)拜见太后娘娘;祝娘娘万福金安。”
“起来吧。赐座。”太后神情淡淡地说道。
张嫔和张老夫人坐下后;张嫔欠了欠身率先开口道:“嫔妾好几日没来给太后娘娘请安;还请太后娘娘赎罪。”
太后不冷不热地说道:“听说张嫔近日身体不适;哀家也不是那种不讲道理之人;养好身子才是正事。”
“谢太后娘娘关爱。”张嫔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幽幽叹道;“自从二公主没了;嫔妾便伤心欲绝;日夜思念;以致夜夜难眠。幸好太医给嫔妾开了些安神汤药;这些天总算是好了些。”
太后没有接话;只是慢悠悠地啜了口茶;张嫔面色微僵;但很快便表情自若地继续道:“今日嫔妾去了雪合宫;见到了一对快做完的护膝;守宫的宫女说这是二公主还在宫里的时候就开始做的;二公主当时还说;天冷了;太后的膝盖不好;她要做得暖暖的;让太后用……”她的眼中闪现着泪光;“往日里;二公主是最仰慕、孝顺太后娘娘的了……这倒底是二公主的一点孝心;嫔妾便做主拿过来送予太后。”
张嫔身后的一个宫女捧出了一对护膝。
太后让人去取了过来;拿在了手中。这护膝里缝着雪白的狐狸毛;看着就十分暖和。只是这护膝上的仙鹤寿纹只绣到一半;显然是还没有完工的。
太后心有所触;对于二公主这个孙女;她并不是不喜欢的。她和三皇子乃一胎双生;龙凤双胎本就是大吉之兆;二公主还小的时候;她也时常抱过、疼过。而二公主往日里也确实孝顺;明明有宫女;也总会亲手给她做抹额;绣“寿”字;又灵牙俐齿的很是能逗人开心。她在这风华正茂的年纪;这么早早的就去了;太后的心里也是有些不舍的。
太后不由长叹了一声。
张嫔见状;松了一口气;她双目含泪地站起身来;跪倒在地;向太后磕头恳求道:“……太后娘娘;二公主如今未及豆蔻年华;就暴病而亡;堂堂一个公主却落至魂无所依、死后都没个子嗣后代供奉香火的下场;嫔妾这个做母嫔的实在是于心不忍啊。”张嫔再次抬头时;已经是泪流满面;楚楚可怜。
“是啊;太后娘娘!”张老夫人也是两眼通红;紧跟着也跪了下来;“二公主殿下乃是堂堂大裕公主;本应是天之骄女;享尽一世荣华;却去得如此冤枉。这些日子;二公主殿下是夜夜到臣妇梦中哭诉;听得臣妇心痛不已。”
太后亦是摇头叹息。
张老夫人又重重地磕了下头;恭敬地匍匐在地;哭道:“……太后娘娘;臣妇也知;那个主意有些荒唐。可是;这阴阳本殊途;二公主理应早日去地府投胎才是正理;偏偏二公主的芳魂却留恋阳间。臣妇担心长此下去二公主阴气渐重;会折损了皇家的阳气!”三皇子说过;太后最在意的就是皇帝;一旦涉及到皇帝的安危;太后一定会答应的。
果然;太后意有所动。
若说这世间;谁的阳气最旺;毫无疑问;肯定是皇帝。二公主是天之凤女;自然也不会是普通的孤魂野鬼;又和皇帝是父女骨肉的血亲。若二公主真是心愿未了;不愿去转世投胎;那她的阴气必然会有损于皇帝的阳气;到那个时候……想到这里;太后不禁有些害怕。
她不由想道:若是为了让二公主瞑目;让她死后有人供奉香火;倒是……
知母莫若女;云城见状不禁有些着急了;正要开口;就被哭诉着的张老夫人给打断了。
张老夫人和张嫔可也一直在留意着太后的脸色;眼看太后似乎已经快要允了;哪能让云城坏事!就听张老夫人再接再励的一边哭一边说道:“……太后娘娘;臣妇可真没有信口胡说。那日;臣妇本想去药王庙为二公主殿下做法事祈福;可谁知那摆在佛前的烛火却突然倒了;这分明就是二公主殿下在为自己诉苦啊!”
听到这里;太后不禁眉头一皱;快速地捻动着手中的佛珠;口中则问道:“你是说佛前的烛火自己倒了?”
“臣妇句句属实。”张老夫人老泪纵横道;“……昨日在菊宴上;臣妇见到了镇南王世子妃。二公主本与她一般的风华正茂;世子妃嫁了人;又夫妻恩爱;偏偏二公主孤苦无依;日后连个供奉香火之人都没有……臣妇一时为二公主感到凄凉;才会有如此提议。”
张嫔抹着眼泪;跟着说道:“嫔妾今日听了母亲一说;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二公主已去;不会影响了镇世子世子和世子妃的夫妻恩爱;来日也能有人供奉香火;不致孤苦无依……实属两全齐美之策!”她声音哽咽着说道:“求太后娘娘为二公主作主;成全她……”
“够了!”太后冷声打断了张嫔。
张嫔和张老夫人不由错愕;她们小心翼翼地抬眼看着太后的脸色;却见她面沉如水;嘴唇更是抿得紧紧;显得很是不悦。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方才太后的态度明明已经是快要被他们说动了的……太后怎会不担心皇帝的性命安危呢?
太后转着手中的佛珠;冷冷地说道:“你们说弄倒了佛前的烛火是二公主在为自己诉苦?”
张老夫人忙应道:“是的。太后娘娘……”
“岂有此理!”太后喝斥道;“你们当哀家不知道吗?这药王庙里供奉的乃是前朝高僧的舍利;多少冤魂都能镇得住;怎就镇不住区区的二公主呢?佛前的蜡烛倒了;到底是二公主在诉苦;还是菩萨根本就不想见到她?!”
本是脱口而出之言;太后却越想越觉得有可能;不由眉宇紧锁。
张嫔和张老夫人的心中更是惊疑不定;这药王庙着火一事本就是他们故意为之;为的是让太后相信二公主心有留恋;不愿离开人间。可是;为什么太后的反应和他们所想的不一样呢?
高僧舍利?那又是什么?怎么他们从没有听说过这药王庙里有什么高僧舍利?
张老夫人的心中有些不安;试图解释道:“太后娘娘;二公主……”
太后正为了刚刚这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些心惊;耳听她们还在啰嗦;便有些不耐烦地打断了;说道:“够了!张嫔;你们口口声声说二公主在为自己诉苦;莫非是觉得二公主去的冤枉?”没等张嫔回话;太后冷哼道;“让二公主去皇陵是哀家的懿旨;那就是说;是哀家害死了二公主?”
张嫔和张老夫人傻眼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太后冷眼看着她们;目光落在了张嫔的身上;冷哼道:“张嫔;你不过是一个妾;二公主的舅家是恩国公府蒋家;哪轮得到张家来做主!”
太后这句话已是非常不客气了;甚至是没给张家留一点脸面。在宗室、官宦、平民之家中;妾确实只是妾;妾的亲戚就不是正经亲戚;可是皇帝的妾那可是妃是嫔是昭仪……一个个都是有封号的;又有哪个皇子公主会真的把皇后的娘家视为舅家!
张嫔和张老夫人已经是面如土色;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按原本所计划的;她们先是挑起太后对二公主的祖孙之情;再借着药王庙着火一事来表示二公主心中有苦要诉;进而让太后担心二公主若是心愿未了;留恋人间会折损皇帝的阳气。这样一来;只要再哭上一哭;求上一求;太后必然会答应让荏姐儿以二公主的名义嫁入镇南王府;他日生下子嗣后过继到二公主名下;可是现在……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底是谁在背后捣鬼?!
张嫔和张老夫人飞快地交换了一下眼色;她们心知这件事今日恐怕是不成了;为了往后;得让太后熄怒才是。
张老夫人连忙膝行上前;哀声解释道:“太后娘娘恕罪;臣妇并非有意越俎代庖;臣妇和张嫔娘娘真的是一心一意为了二公主殿下啊!”
云城这时也终于放下心来;笑吟吟地出声道:“母后;张家为了二公主如此费心;甚至连送嫡孙女当妾也乐意;看来果真是一心一意为了二公主啊。”
张嫔和张老夫人怔了怔;没想到云城竟然愿意帮张府说话;可是下一刻;便听云城继续道:“张家对二公主和皇家如此忠心耿耿;母后您又何苦浪费了他们的一番心意。依儿臣所见;不如就让张二姑娘削发去皇觉寺;为二公主祈福;您觉得如何?”
太恶毒了!张嫔和张老夫人只觉得一股火气直冲头顶;若非还念着云城的身份;张嫔都要跳起来和她对骂了。
可恶;这云城实在是可恶;竟出了如此恶毒的主意!
张老夫人顾不上别的了;忙重重地磕头替孙女求情:“太后娘娘;我那孙女年纪还小……”
“够了!”太后冷声直接打断了张老夫人;说道;“张嫔;张贾氏;你们都给哀家到外面跪着好好反省反省!”跟着又吩咐黄嬷嬷;“叫人给她们母女念念《女训》、《女诫》;学着些规矩!”
“是;太后娘娘!”黄嬷嬷福身应道;带着两个宫女走到张嫔和张老夫人跟前;“张嫔娘娘;张老夫人;这太后娘娘的口谕您二位也听到了;请不要让奴婢难做!”
张嫔和张老夫人只得磕头退了下来;随着黄嬷嬷她们出了殿外;然后跪在了台阶之下。
黄嬷嬷找了个宫女念起了《女诫》;便回到殿内去向太后复命。
此时的殿内;云城正在一旁笑道:“母后;是该好好让她们读读《女训》、《女诫》;儿臣看她们就是书读少了;才闹腾不休的。”
“也亏了玥丫头;年纪虽小;也是个有主意的。”太后赞赏着说道;“……黄嬷嬷;你让人宣镇南王世子妃进宫来。”
“是;太后娘娘。”黄嬷嬷领命而去。
于是;半个时辰后;奉命进宫的南宫玥便来到了长乐宫外;一眼就看到张老夫人和张嫔灰头土脸地跪在那里;而一旁还有一个宫女在念道:“……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咸知饰其面;不修其心;惑矣……”
南宫玥的唇边勾起一抹笑;心想:别以为跪上一跪就能了了此事;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在宫外候命的宫女一见南宫玥;立刻恭敬地行礼道:“见过世子妃。”
张老夫人和张嫔闻言;瞳孔猛地一缩;齐齐地朝南宫玥看了过来;目光透出强烈的怨毒;可是张嫔毕竟是张嫔;很快又低眉顺眼地垂下头;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南宫玥的幻觉罢了。
南宫玥也不在意;仪态端方地继续往前走;一个宫女迎了出来;道:“世子妃;太后娘娘请您进去;请这边走。”
南宫玥进入殿中后;才发现原来连云城也在;云城还向南宫玥笑了笑;让她宽心。
“见过太后娘娘;见过长公主殿下。”
请过安后;太后给南宫玥赐了座;和蔼地说道:“玥丫头;昨日恩国公府的事;真是委屈你了。你放心;这事哀家一定会替你做主的。”
南宫玥俏生生地说道:“多谢太后娘娘!”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又道;“其实;为着昨日的事;玥儿今日本想去药王庙拜拜呢。还没出门;就得了娘娘的口喻。”
“你这丫头。”太后不由笑了起来;这孩子毕竟年纪还小;果然还是被吓到了。太后招招手;把她拉到身边好生安慰了一番;又说道;“……这药王庙可是修缮好了?”
“玥儿一早就让丫鬟去瞧过了;这大殿暂时封闭着;但偏殿还是可以用的。”说到这里;南宫玥语调有些欢快地说道;“那丫鬟还说;等过几日待大殿重开的时候;寺里还专门请了法缘大师来做法事;还会讲经两日。”
“法缘大师?”太后也面露惊喜。
这法缘大师可是当世有名的高僧;只是这些年来一直闭居不再见客;没想到;这药王庙居然能够请到他来主持法事和讲经。就连太后都忍不住想要到时候微服一去。
“还不是因为药王庙的主持说寺中有晦……”南宫玥自知失言;忙闭上了嘴。
太后见状;故意板起脸来说道:“玥丫头;哀家可是最喜欢你的端庄大气的;别一副小家子气的模样;有什么话可以尽管说。”
“……玥儿只是不想污了太后的耳朵。”南宫玥抿了抿唇;说道;“太后;您稍微听听就罢了……这是玥儿的丫鬟今日从一个小沙弥那里听来的;说是主持觉得自药王庙那日大殿起火后;寺内总有晦气不散;便特意请来了法缘大师为大殿再开做场法事。”
“晦气不散……”
太后喃喃地念着这几个字;张家为二公主做法事;却惹得药王庙大殿被烧;而现在;药王庙内又晦气不散……
莫非……
刚刚那一闪而过的念头再次在太后的心间闪过:莫非真因为这二公主有什么问题?惹恼了佛祖?
这么一想;太后不禁感到一丝凉意。
她捻动手里的佛珠;眸光微沉。
过了一会儿;她才勉强舒展面容;安抚着南宫玥说道:“玥丫头;你别担心;你是皇上赐婚;阿奕的嫡妻原配;哀家不会让你受委屈的。”
南宫玥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道:“娘娘对玥儿最好了!”
太后也不禁露出了笑意;云城则在一边凑趣着说道:“母后;您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