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宠之嫡女医妃-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不禁赞叹道:“果真是聪慧的孩子。”
  南宫玥差点止不住眼泪;哥哥受伤时;她年纪还小;记忆并不深;这还是她第一次亲耳听到有人称赞哥哥聪慧。她屈膝;感激地说道:“谢皇上称赞。”
  南宫昕也跟着她行礼道:“谢皇上!”
  “既然如此;朕就赏昕哥儿一个恩典。”皇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就让他去参加这一届的童生试吧。”
  大裕朝与前朝不同;在县试之前会有一个童生试;算是作为筛选学子的一个门槛;只有通过了童生试;才算是拥有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可以说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而童生试的报名一般会在考试前一年;由户籍所在的知府衙门来进行;南宫昕早已错过了这一届的考试;而下一届就是三年后了。现在皇帝给了这样一个恩典;倒是让南宫玥喜出望外。
  南宫玥并不会在意南宫昕能不能考得出来;至少有皇帝的这个恩典在;在外人的眼里;南宫昕将不再是一个“傻子”。
  她拉着南宫昕又一次行礼道:“谢皇上!”
  “昕哥儿是个好孩子。”皇帝面带笑容的说道;“你要好好考;若是过了童生试;朕定好好赏你一番。”说着;他又迫不及待地向咏阳分享着说道;“小姑母;您过来瞧瞧这画。”
  咏阳来到皇帝跟前;一开始还漫不经心;但一看之下;却不由的愣住了。
  “这是早朝时王御史呈给朕的。”皇帝笑着说道;“让昕哥儿改过之后;竟是意境大改。实在妙得好。”
  “确实不错。”咏阳点头说着;“不过;淮北之事也不能疏忽;虽流匪已经镇压;但流民却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安抚的;皇上要小心不要让这些流民被利用。”
  “朕明白。”皇帝郑重地说道;“朕想让大皇子去一趟淮北。”
  “皇上自己决定吧。”咏阳远离朝堂已经很久了;稍稍提了几句也就罢了。
  皇帝还想再说;这时;就见到有几个少年少女向这边走来;他不禁失笑道:“那些孩子见我们还不过去;都有些等不急了。”
  正说着;他们已走到了近前;纷纷向皇帝和咏阳行礼;而萧奕则光明正大的向她眨了眨眼睛。
  南宫玥抿唇一笑;也不知是不是怕她拘谨;来的都是些她认得的人;除了萧奕外;全都是宗室子弟。有傅府的傅云鹤;云城长公主府的原玉怡和原令柏;还有齐王府的韩淮君与韩绮霞。
  在向皇帝和咏阳大长公主请过安后;皇帝随意地说道:“都是自家的孩子;就不用拘束了;朕也是出来散散心的;你们自个儿玩吧。”
  几人再次行礼后;倒也确实不再拘谨;各自在云澜亭坐了下来。
  见到有认识的人;南宫昕很是开心;招呼道:“阿奕;小柏;你们也来啦?”
  “阿昕。”原令柏热情地说道;“上次答应你的猎犬;我已经弄到了;过些日子就送你府去……等生下了小小黑;可要送我一只哦。”
  只要原令柏要的不是他的大黑;南宫昕还是很大方的;当即就应了下来。
  傅云鹤非常有眼力劲儿;再加上上次在醉仙居的时候可是亲眼见到自家这位大哥和摇光县主在一块儿的;这南宫昕又是摇光县主的兄长;这不就是大哥未来的大舅子?他的眼珠滴溜溜转了一圈;不落人后地上前说道:“你是叫阿昕吧?我是傅云鹤;你叫我小鹤……”
  萧奕的桃花眼中充满了笑意;他有些懒散地斜靠在栏杆上;打断了他的自我介绍;说道:“阿昕;你就叫他小鹤子就好了。”
  对于南宫昕来说;名字只是个称呼而已;很听话地喊道:“小鹤子;你好。”
  听着周围传来的闷笑声;傅云鹤顿时哭丧起了脸;一脸的哀怨;他总觉着“小鹤子”这个名字要跟自己一辈子了。
  傅云雁向自家哥哥做了个鬼脸;笑眯眯地向南宫昕介绍其他人;得知这是摇光县主的兄长;韩淮君和韩绮霞都相当客气;没有对他投以任何异样的目光。
  南宫昕很开心与他们见了礼;也算是认识了;对于一个从小被关在府里的他来说;这些日子认识了不少的朋友;实在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他纯真的性情并不会让他们感到厌烦;一时间倒也聊得相当投契。
  南宫玥端庄的坐在一旁;唇角含笑的看着。
  不知何时;萧奕挪到了她的身边;问道:“臭丫头;你头还痛不?”
  南宫玥摇摇头;笑着说道:“不痛了。”
  萧奕松了口气;悄悄地说道:“等一会儿;我给你出气。”
  咦?
  南宫玥一怔;就见他冲着自己眨眨眼睛;眸中尽是戏谑。
  “奕哥儿。”见两人在一块儿说着话;皇帝倒是有些好奇地问道;“你和玥丫头在说什么呢?”
  “皇帝伯伯。”萧奕目若朗星;偏偏那坐姿却是极其的吊儿朗当;他笑嘻嘻地说道;“我和阿玥正说着王都那件有趣的事情呢。”
  阿玥?皇帝有些奇怪他们俩什么时候这么熟了;却没想到;这是萧奕故意;他可不想在外面还总是生疏的喊着什么“摇光县主”。果然;现在气氛这么好;耳听着这几个孩子都很熟悉的唤着彼此的小名;皇帝对此也没有太过在意;又继续问道:“什么有趣的事;说来听听。”
  萧奕扬唇笑着说道:“还不就是吕珩和那姓赵的举子之间的事嘛。”他的样子实在太坦然了;仿佛设计这一切的并不是他。
  皇帝皱了下眉;这几日;因着吕珩之事;御史可没少弹劾宣平伯。可是宣平伯都已经从“侯”降为“伯”了;总不能再降吧;而吕珩的世子位也被夺了;又伤了那话儿;变得跟太监也没啥两样了;宣平伯就这一个儿子;再要罚他也罚不下手啊。偏偏那些御史又不罢休;这让皇帝简直烦透了。
  “皇帝伯伯。”萧奕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皇帝不愿意提这两个人;依然笑着说道;“臣觉着;您还是成全他们两个人吧。”
  皇帝呆住了;他一脸茫然地看着萧奕;怀疑他们俩在说的是同一件事吗?
  但皇帝毕竟是皇帝;他轻咳了两声后;就恢复如常了;若无其事地问道:“萧哥儿;你说成全;是成全谁?”说着;他喝了一口茶水。
  “自然是那吕珩和赵姓举子。”
  皇帝刚刚喝下去的那口水立刻就喷了出来;他不知是该笑还是该恼;表情古怪地说道:“萧哥儿;你可知那两个都是男人啊。”
  “臣当然知道。”萧奕一脸无辜地说道;“但皇帝伯伯;您不觉得他们就是对苦情鸳鸯吗?您成全了他们也是做了一桩好事。”
  皇帝有些头痛了;他倒是知道萧奕有些不靠谱;可没想到竟是如此的不靠谱。
  “皇伯伯。”傅云鹤也凑了过来;附合着说道;“臣也觉着大哥说得没错。”
  萧奕在王都的这帮小子们中间称王称霸的事;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他觉得这并没有什么;这种年纪的孩子性子一起来;认个老大一起胡闹什么的太正常了;他自己就有过类似的经验。只是;一个萧奕不靠谱倒算了;怎么这会儿连鹤哥儿也不靠谱起来了呢?
  皇帝的头更痛了;他揉揉额头说道:“你说说;怎么个没错法?”
  “皇伯伯。”傅云鹤坐过来一些;嬉皮笑脸地说道;“现在市井巷尾可都在传这吕珩和赵姓举子乃是一对男男佳偶;只因宣平伯不同意他们往来;还硬是给吕珩娶了一位夫人;以至于两人劳燕双飞。后来;两人在尝尽了相思之苦后;终于决定殉情;这才会有袖云楼之事。所以啊;皇伯伯;您不如就成全了他们俩这段鸳鸯苦情吧。”
  “胡闹!”皇帝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在他脑袋上轻拍了一下;“你们整日里凑在一块儿也不干些正事;尽胡闹!”
  “冤枉啊;皇伯伯。”傅云鹤夸张地喊道;“这真是个好法子;您就不考虑一下吗?”
  “朕才不跟你们一块儿胡闹呢。”
  皇帝话音刚落;却不禁若有所思;虽是胡闹;但说不得也是解决这桩烦事的好法子。
  把那凶案定为殉情;明面上再把那两个人绑在一块儿;把件公案变为私事;这么一来御史们就不会整日弹劾宣平伯纵子行凶了;而那姓赵的到了宣平伯府里;只要不弄死;宣平伯想怎么报仇都行……似乎是挺完美。
  皇帝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完全没有注意到萧奕正得意地向南宫玥眨了眨眼睛。
  南宫玥看得有些目瞪口呆;这种主意;也就只有萧奕这个家伙想得出来。但;好像真得很不错!
  这边正在说着这个诡异的话题;而那一边的几人已经就骑马活动达成了一致;傅云雁活泼地说道:“皇伯伯;祖母;我们想去骑马。”
  “好。”皇帝爽快地答应了;“你们去玩儿吧;朕在这里陪你们的祖母说说话。”
  “谢谢皇伯伯!”
  傅云雁欢呼了一声;招呼着南宫昕道;“阿昕;我们走吧!我有一匹上好的乌雅马;是祖母送我的;我借给你骑……”
  南宫昕眉眼弯弯地应道:“好啊好啊!我妹妹也有一匹大宛宝马;是皇上赐的!”
  皇帝见他们俩天真的样子;心情愉悦地说道:“朕下次也赐给昕哥儿你一匹马吧。”
  南宫昕兴奋地应道:“谢皇伯伯……啊;不对;是谢皇上!”
  皇帝不由大声出笑;说道:“去吧去吧;一会儿朕亲自过来评评看谁的骑术最好。”
  少年少女们笑着应下;开开心心地向着跑马场的方向而去。
  “小姑母;这些孩子们都不错。”皇帝满意地向着咏阳说道;“奕哥儿也是个好孩子;朕想着在王都给他赐婚;小姑母;您觉着呢?”
  咏阳淡然地问道:“皇上瞧中谁了?”
  皇帝试探着说道:“不知小姑母有没有中意的?”他对这个小姑母素来敬重;但也知小姑母与老镇南王私交甚好;也把萧奕当亲孙子一样;他也生怕她会因着旧情而想让萧奕回南疆。
  “我离开王都几年了;哪还认得什么闺秀。”咏阳笑着说道;“不过;你说得对;奕哥儿这孩子还是留在王都比较好。至于他的婚事;还需好好选选;总得要他也喜欢才成……”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就看皇上是想让他与您亲近;还是仅仅只想用婚事绑着他了。”
  皇帝若有所思;咏阳见状又道:“男人无情起来;并不是一个他所不满意的妻子就能够绑得住的。皇上的公主们;我看并不适合奕哥儿。”
  皇帝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小姑母说的极是……不如;小姑母也帮着留意一下吧。”
  咏阳笑了;“若皇上相信我;自然可以。待过些日子;我就亲自替奕哥儿好好相看相看。”
  …题外话…
  注:
  1、本章画的原型来自于《千里饿殍图》。
  2、在明清时期;县试、府试、院试统称为童生试;但在这里;我把童生试独立了出来。与历史不符之处请勿深究。
  ……
  谢谢大家的月票:
  張萌芽 投了1票、小白兔二代 投了1票、晴空漪澜 投了2票。
  非常感谢!


第166章 …朝贺
  离开咏阳大长公主府的时候已经将近黄昏。
  傅云雁亲自把他们送到了二门;还没等上马车;南宫昕就已经和她约好了过些日子一起去郊外跑马。
  南宫玥含笑地看着他们;这时咏阳大长公主身边的唐嬷嬷悄悄来到了她的跟前;压低声音问道:“摇光县主……您需要多少血?”
  南宫玥知道是为了咏阳大长公主中毒的事;想了想说道;“至少要一小酒盅;而且必须是新鲜的血。”
  唐嬷嬷追问道:“这样就可以查到毒了吗?”
  “我只能说;我尽力。”南宫玥实事求事地说道:“但是;世间毒药何其之多;若是我没有见过的;恐怕也分辨不出来。”
  “那……”唐嬷嬷下定了决心;说道;“那老奴想法子弄些血给您。”
  南宫玥微微颌首;承诺道:“一定尽力!”
  唐嬷嬷福了福;匆匆离开;看她的样子;显然是瞒着咏阳大长公主;偷偷来见自己的。
  南宫昕和傅云雁说完了话;挥手道别。两人先后上了朱轮车;返回南宫府。
  一路上;南宫玥都不禁沉思;咏阳大长公主明显不但知道自己中了毒;而且应该还知道给自己下毒的人是谁;不仅是她;就连唐嬷嬷也知道……所以;这才悄悄地求到自己跟前。
  南宫玥叹了口气;不禁有些心塞。
  南宫昕并没有注意到妹妹的低落;他正开心地蹲在一个小鱼缸前;鱼缸里是两尾金色鳞片的鱼;鱼儿甩着鱼尾;悠然地来回游动。
  朱轮车很快就到了南宫府;命人把鱼带回浅云院后;南宫玥和南宫昕一起去了荣福堂。
  南宫昕被特旨允许参加来年童生试的消息;也随兄妹俩的请安传遍了整个南宫府。
  这个素来不受重视的少爷转眼就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这样的反差让南宫府里出现了许多或喜、或惊、或羡、或妒的声音。
  但不管怎样;南宫昕在皇帝面前已经露了脸了;就连从来都当这个孙子不存在的苏氏;也慎重地让林氏好好打点他的童生试事宜;甚至表示一切的花费都可以从公中走。
  而得知这个消息;南宫秦和南宫穆两兄弟更是直接傻了眼;两人在书房商量了一晚上;觉得临时再从外面请先生恐怕也请不到什么好的;决定还是继续由南宫穆自己来教。
  这才刚安顿好;第二日;宫里又赏下了一匹据说是从海外来的夏尔马;指名是赐给南宫昕的。
  阖府再度一阵手忙脚乱;过了几日才终于平静了下来。
  南宫玥心疼哥哥每日都要念书;时不时的就会和林氏一起送些亲手做的点心去书房。
  南宫穆心知儿子的情况;丝毫没有想让他在童生试中夺魁的念头;在最初的忙乱后;还是决定按着从前的节奏;一点一点的教着。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
  听着那朗朗读书声;南宫玥把点心放下;悄悄地走出了书房;又关上了门。
  南宫玥的心情极好;唇角也不自觉地弯起了一个好看的弧度。
  “三姑娘。”在回墨竹院的路上;百合一脸憋笑地迎了上来;带来了一个消息;“赵子昂被皇帝破例作主赐给了吕珩为侧室;今日已经进了宣平伯府。”
  一瞬间;南宫玥觉得自己好像被雷劈了一样;好半天都找不回声音。
  虽说在咏阳大长公主府里;南宫玥就看出皇帝已有了这个打算;哪怕赵子昂被弄进了吕府她也不会太过惊讶;可是!侧室是什么意思?!皇帝不是在开玩笑吧?!
  南宫玥觉着自己的头有点晕;就快要跟不上这种诡异的节奏了。要说这里面有没萧奕在搞鬼;她打死都不相信。
  百合笑得十分欢畅;语速飞快地说道:“奴婢偷偷溜进宣平伯府瞧过了;那赵子昂被送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些癫狂了;吕珩见到他更是像发疯一样;命人把他拖出去打死;宣平伯夫人则在一边哭闹不休;咱们的苏表姑娘直喊着要和离。唯有宣平伯还算冷静;直接收拾了一个院子;把吕珩他们几个全都赶到了那院子里;一落锁;这才耳朵清静。三姑娘;您不知道;实在太有意思了!”
  南宫玥很是能够想象当时的情形;也有点可惜自己没能亲眼看到。一个苏卿萍、一个吕珩、一个赵子昂;这相看生厌;又被绑在一起的三人;南宫玥真心祝福他们从此生活圆满!
  南宫玥心情很好的给了百合一个银裸子;让她去合福斋买些点心回来;今日给院子里的丫鬟们加菜。
  百合欢呼了一声;开开心心地跑了。
  冬日的冷风虽然刺骨;但南宫玥还是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能够重活一世;真得太好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转眼就到了大年三十;整个南宫府连带下人;都是喜气洋洋;抬头挺胸;因为一大早二夫人就给全府上下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钱。
  今日是大年夜;南宫府四房的所有人都要聚集在荣安堂吃年夜饭;同时也要去祠堂祭祖。
  林氏忙得团团转;南宫玥自然也去帮忙……眼看着时辰差不多;南宫玥回墨竹院换了一身大红底三镶盘金百蝶穿花纹褙子;明艳庄重又不是小姑娘的活泼;看得南宫昕直为妹妹鼓掌。然后两兄妹一起去了荣安堂。
  大年夜;是除旧迎新的日子;哪怕平日里有什么龃龉;今日府里的每个人都是笑盈盈的;礼数十分周到地互相见礼;但哪怕是这样的日子里;赵氏依然在圆觉寺里没有回来。
  黄氏状似在与顾氏闲聊;眼角却时不时瞟着大房这边;心里有些幸灾乐祸。往日里这大房一贯趾高气昂的;如今总算是风水轮流转。
  众人寒暄之时;王嬷嬷扶着苏氏来了。为着喜庆;连苏氏都穿了一身鲜亮的宝蓝色云纹的妆花褙子;梳得整整齐齐的圆髻上簪了根赤金填和田玉的簪子。
  林氏见人都齐了;便小声问苏氏是否可以启程去祠堂。
  苏氏点了点头;扬声道:“时候差不多了;大家去祠堂吧。”
  一众人等浩浩荡荡地前往位于南宫府东角的祠堂;沿着林荫下的青石板路蜿蜒前进;曲径幽深;不知不觉中;众人都肃穆凝神。
  南宫府的宗祠比荣安堂还要大几分;正面有五间大门;正中的匾额上书“南宫氏宗祠”五个大字;里面香烛辉煌;锦幛绣幕。
  首先由族长南宫秦领着三位兄弟和一干子侄进了祠堂;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后;众人退出。跟着就是由苏氏为首的女眷井然有序进入正堂;将祭品一一呈上恭桌;而姨娘、丫鬟、婆子则都恭敬地候在祠堂外面。
  待苏氏拈香下拜;一众男女才一起跪下磕头;祠堂内外均是鸦雀无声……
  直至半个时辰后;众人方又浩浩荡荡地回到荣安堂。
  林氏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是她主持中馈以后第一次祭祖;若是其中出现什么差错;必然为人所诟病;而今;她这当家夫人才算是站稳了脚跟。南宫穆和南宫玥当然也明白这一点;心中暗暗为林氏感到高兴。
  这祭祖以后;便是给苏氏拜年行礼。苏氏在王嬷嬷的搀扶下在正堂主位的红木圈椅上坐下;然后府里的男丁;夫人姑娘;姨娘;乃至是那些得力的管事么么丫鬟都一一行礼;小辈们得了压岁钱;下人们得了不少赏赐;俱是喜笑颜开;光是这给下人的赏钱就发了足足两个箩筐的银裸子。
  之后又是吃年夜饭;又是放爆竹……一路热闹到快至亥时还没消停。
  若是普通人家;这大年夜自然该一家人一起守岁;但是对南宫府而言;明日是大年初一需要入宫朝圣;所以苏氏便让众人都散了;早早歇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南宫玥就起来了;才粗略地洗漱了一番;就听画眉来报说林氏来了。
  今日女眷中需要进宫朝贺的只有苏氏和南宫玥;本来赵氏有三品诰命;也是有资格进宫朝圣;可是因为赵氏被送往圆觉寺;南宫穆干脆给她上报了一个暴病;免了她进宫。
  而林氏没有诰命;自然是没资格与南宫玥一起进宫的;可是林氏并不以为意;甚至比自己去还要上心;指挥着安娘、意梅和百卉她们给南宫玥按品大妆起来。
  这县主要穿着的礼服、佩戴的首饰都需按品级来;是很有讲究的。林氏仔细地检查了一遍;才算安心。跟着又让燕娘给南宫玥送上了些许馒头糕点;让她先吃上些许;再随身带上些许;还特意解释为什么今日早上不可以喝粥喝水……
  林氏却不知道南宫玥前世不知道朝圣过多少次;怎么会不知道这进宫朝贺天亮就要出发;至少到午初才能归来;这宫中规矩森严;不方便更衣;所以才需事先小心谨慎。这进宫朝贺表面看来是对有诰命之人的荣宠;其实就是一件活受罪的事。
  待一切准备好后;南宫玥便去了二门去苏氏和南宫秦会和;坐上各自的马车往皇宫出发。
  三人在午门前分手;南宫秦要去太和殿拜见皇帝;而苏氏和南宫玥则要去凤鸾宫拜见皇后。
  凤鸾宫的宫女们井然有序地领着众位夫人进殿;按照品级;公主、郡主、县主直到郡君、县君以及各级命妇各自有着所应站的位置。南宫玥虽然是苏氏的孙女;本该位于苏氏之下;可是按照品级来说;南宫玥为二品的县主;苏氏为三品的诰命夫人;南宫玥比苏氏高了一级;因此她的位置要比苏氏还要更前面。
  这事可不算多见!
  为此;一道道饶有兴味的目光投射过来;有羡慕;嫉妒;探究;亦有嫌恶;比如宣平伯夫人;比如平阳侯夫人;比如明月郡主……
  苏氏尴尬了一瞬;便在心里对自己说;孙女的品级比自己高自然是好事;代表着他们南宫府非但没有一代代地没落下去;而且蒸蒸日上。如此宽慰了自己一番;苏氏便在三品诰命夫人的位置站下了。
  南宫玥与苏氏福了福后;正欲继续往前走;就听殿外传来一阵喧哗的笑语声;只见几个一品、二品的诰命夫人簇拥着走了进来;其中一人便是明月郡主的舅母柳夫人。
  这柳夫人一见苏氏和南宫玥;便是面色一黑;但随即便又笑语盈盈。
  “南宫老夫人;”柳夫人笑着上前打招呼;“旧闻南宫世家诗书传家;乃礼仪世家;我这里正好有件事情想请老夫人评评理。”
  这在场的众位夫人都是人精;一听柳夫人这语气;就知道是找茬的来了;虽然她们心里也有些奇怪:这柳家和南宫家素无往来;这南宫老夫人更是甚少出府;也不知道这两家是如何结的怨。
  苏氏自然也感受到柳夫人不怀好意;正想含混着把话带过;但柳夫人却是不饶人;抢在苏氏前面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话说;这王都有一户人家;养了一个女儿。女儿渐渐长大;到了要找婆家的年龄了;父母便开始考虑为她选个好女婿。听说这家要嫁女;说媒的人立即找上了门。同时来求婚的有两户人家。住在东边的一家;家境不错;有田有地;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