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门-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那个死丫头占着清儿的名份这么多年,现在总算能还清儿名份,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会舍不得!”丁大夫人原是保养得宜的贵夫人,奈何再多的保养,也及不上一年里连丧二女、儿媳和长孙女的打击。
这一年来,她借着帮丈夫安置灾民,领着夫人团跑遍平州各城及乡镇,四处帮助人,只是白天再忙,到了深夜人静时,她总不由自主的想起女儿们的笑颜,一想起来就心如刀割,再思及早外孙女小小年纪就没了生母,亲家在女婿还没出孝,就已在张罗着给他再娶,更是深恨不已。
心里头压着事,丁大夫人的脸部线条便日渐深硬,嘴边两边法令纹便显得严肃刻薄,眸里也不再柔和,说及那个假丁筱清时,更是再也不耐烦掩藏对她的痛恨。。…。
待她们赶到丁修书等候的小镇时,天已擦黑,早侯在进镇路上的小厮看到自家夫人车队来到,有的欢喜迎上前,有的则飞快奔回去通知大少爷,丁大夫人的马车停到了门口,随车的仆妇低声提醒,大夫人却神色复杂的掀起车帘望着院门。
见夫人不动,其他也不敢动,早有机灵的小厮往里通知大少爷,
这会儿见大夫人不下车,大伙儿还以为大夫人是在气儿子没在门口相迎咧!大夫人派到儿子身边侍候的一个嬷嬷忙上前。略高声与大夫人说:“本来大少爷是候在院门的,但因那场意外,大少爷冒雨领着人在雨夜里救人而染了风寒,这两天才见好。侍候的人不敢大意,方才侍候他用过饭服了药,大少爷这会儿才睡下呢!”大夫人这才气急败坏的下车。
双腿还没落地,就已口气急促的问:“难道没人跟大少爷说,十四小姐这事是……”话没说完,就被那扶着她下车的嬷嬷打断。
“哎唷!我的夫人,这作戏总要做足了不是?”嬷嬷小声的道。。…。
“那大少爷没事?”大夫人扶着嬷嬷的手焦急的问。
“没事,没事儿!大少爷那天是淋了点雨,不过大伙儿仔细着,没让大少爷淋得狠了。一到地头也立即让人熬了姜汤灌下去,没事儿!”嬷嬷感到大夫人紧箍着自己手臂的手劲儿总算缓下来,不由暗松口气。
“那丫头呢?”
“夫人放心,昨儿已让秀宁郡主的人接走了。”嬷嬷连忙轻声回禀着,“说起来十四小姐还真是个没良心的。知道您今明两日就会到,连等一等见您一面都不肯,见到那两个阉人就欢欢喜喜的跟人去了,真是!”
走了也好,省得彼此尴尬,大夫人这会儿才真的放下心来,这时丁修刚走过来。“娘,听说大哥病了?”
“欵!”大夫人伸手拍拍次子的手臂,“咱们一道儿过去看他。”
小院里母子三人久别重逢,看到母亲明显较去岁更加斑白的头发,丁修书不禁鼻酸,谁会料到一场天灾。他和妻女就此天人永隔,两个妹妹也走了,二弟的准媳妇也没了,母亲如今只剩他们兄弟两个了!…。。…。
从头到尾,
大夫人都不曾问及“丁筱清”。丁修书也没提,倒是丁修刚嘴角翕合似有话想说,直到从大夫人那里辞出来,丁修刚才问:“十四妹就这么走了?”
“嗯,一个人走的,她那些丫头全都扔下,一个都不带走,嗐!虽然说她不是咱们的亲妹子,可到底一起生活了这么久,她说扔下就扔下了!昨日,秀宁郡主遣了两个太监领着人来接她,那排场倒是挻气派的,生怕人家不知道是来接私生女的不成?”
丁修刚闻言微诧,大哥向来温润如玉,就算被惹急了,也不会口出恶语,他没想到,大哥会直接挑明了这位占了自家十四妹名份的女孩,就是秀宁郡主的私生女。
“大哥!”
“怕什么?我说的本来就是事实,而且昨日她问那两个阉人,她亲爹是谁,他们毫不隐瞒,坦言说咱们那位妹子,就是郡主和当初送人来的那护卫生的,只是那护卫已经死了!听他们那口气,我猜,大概是被郡主灭口的。”
丁修刚若有所思的看着长兄,良久才道:“她既然与咱们家的缘份已尽,那就断个彻底吧!大哥也别再把她过往凉薄的作为放在心上了!从此,丁筱清这名字与她再无关系。”。…。
丁修伦点点头,不再说起那个妹妹,兄弟两回到屋里,说起了后续安排,灯,一直燃到天明。
而不远处的一处小农庄里,也有人彻夜难眠,她是兴奋的。
她终于能见到她亲娘了!容嬷嬷果然没骗她,她娘是郡主呢!只是,她娘既是郡主,为何生下她之后,却要把她送去别人家养呢?
守在外间厅里的几个嬷嬷听里头不停响动,忍不住翻身坐起,一个圆脸梳着圆髻的嬷嬷披衣起身,走进内间,“姑娘该睡了!咱们明儿还要赶路呢!”
“嬷嬷,我问你,我娘,我娘长什么样子?我跟她像不?还有她为何要把我送走?”曾经叫丁筱清的女孩拉着圆脸嬷嬷的手追问着。
亏得那嬷嬷耐心,一一回答她的问题,外间厅里的一个嬷嬷在黑暗里嗤笑一声,躺下睡觉,其他几个嬷嬷见状也跟着睡下。
这个农庄不小,屋子有好几间,秀宁郡主的心腹嬷嬷怕这位小主子不服管,才会几个嬷嬷守在厅里睡,让那些丫鬟们睡在另一边的厢房里,厢房里几个丫鬟也是彻夜难眠。。…。
“姐姐,倒是看不出来。这位主子长得跟府里的姑娘可真是像!”睡在窗下床内侧的丫鬟翻身对身边的丫鬟道。
“都是一母所出,能不像吗?”外侧那个丫鬟闭着眼回答她。
并肩躺在一张简陋木榻上的两个丫鬟之一则哀叹,“长得像,脾气却不一样。听说这一位性情倒是与郡主像了十成十。”
“对了,小主子回来,怎么容嬷嬷和桩嬷嬷都没看到?”窗边的丫鬟问。
“桩嬷嬷和容嬷嬷都是丁家下人,怎么回来?”一样是睡她身边的丫鬟回答她。
木榻上忽传出打呼声,方才说话那丫鬟捂着耳朵跑到窗边那张床,“挤挤,挤挤。”
“她怎么还是打呼噜啊?”这床睡了三个人略嫌小,窗边那个就被挤了,可不敢抱怨,只能指责那打呼的丫鬟。这屋里四个人,她年纪最小,初到府里没根基,不敢得罪她们三个,这会儿仗着那丫鬟已睡到打呼才敢说她一句。…。
“桩嬷嬷是什么性子的。已不得而知,
可那容嬷嬷,你们当真乐意她回来不成?“睡在床中央的那丫鬟仍是没睁眼。。…。
另两个丫鬟想到容嬷嬷的作派,都忍不住抖了一下,容嬷嬷喜挑事善迎合,偏郡主喜欢她,在府里颇有体面。这次派她出来接小主子,伺机跟她挑明身世,暗离间小主子与丁家,按说,丁家既主动找上门来,便表示容嬷嬷达成任务。为何反不见她身影呢?她不是该得意洋洋的跟在小主子身边吗?
只是那两位公公没问,丁家人也没说,他们也没胆去问小主子。
清晨,丁大夫人与次子护送小女儿丁筱清的棺木回湖州,丁修书则往平州去。小农庄这厢却是起迟了,两位公公坐在厅里从天泛鱼肚白候到了天光大亮,再等到日上三竿,仍不见那位小主子起身,其中一位身着圆领青衣文士袍的公公叹了口气,放下茶碗出厅房,另一位着杂色长袍的内侍则转头交代小厮,出去让人送消息给郡主,以小主子旅途劳顿需调养为由,延迟回京的行程。
京里的杜家于二月底至范家下订,两家婚事落定,一应事宜进行得飞快,让人几要以为杜相真病得快要死掉啦!。…。
想要瓜分杜相势力的诸方势力,面上不显,台面下却是动作不断,辛相看着觉得好笑,来探望‘病重’的杜相时,忍不住把这些人的作为拿来当话资。
杜相颇感诧异,谢相谢遥山是支持怀王的,他想瓜分自己的势力,倒还说得过去,方相和言首辅素来忠于皇帝,他们两个也动作频频,是为那厢?
辛相放声朗笑,“你胡涂了!言首辅那老狐狸且不说他,方烨的外孙子不小啦!六皇子成亲后,就轮到他啦!你想,他能不想着帮外孙争上一争?”
杜相想了想,也是,自己确实胡涂了!
“没想到我这一病,倒试出不少事情来。”
辛相笑了笑,没说什么,把话题引向了北方蠢蠢欲动的羌部。
当皇帝宣布要对羌部用兵时,时序进入了三月,京城迎来了准六皇子妃。
※
春暖花开的三月天,六皇子迎娶正妃姚长乐的好日子,京城里一片欢庆,听说六皇子夫妇进宫谢恩认亲时,甚得帝后欢心,赏赐下来的宝物如潮水般涌入六皇子府,与此前成亲的五皇子怀王夫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因为那会儿怀王妃遭了庶妹算计,进门后就一病不起,调养经年,去年底时方才所起色,怀王妃还没圆房呢!侧妃们已育有一女,要是早前没出意外,怀王都有儿子了!
可惜!侧妃们就算有子,也不能算是嫡子,怀王看着弱柳扶风似娇弱的妻子,就忍不住来气!
皇帝封六皇子为诚王这日,怀王全程紧握双拳,死力的咬住双唇内侧,才没让他自己嘶吼出声!母妃和太后不是都说,这太子之位笃定是他的吗?那为何六弟的封王大典却较自己的还要隆重?封地也比自己的更好?
ps:
卡文啊~
第三百三十章 明珠还是鱼眼2
广陵范府的大厨房四周是以青石铺就的甬道,
沿路种着的杜鹃、樱花等花木抽了新芽,两个小丫鬟提着木桶,笑嘻嘻追逐着,偶尔不忘给花木浇上一两小勺水。
瑞雪领着小丫鬟,提着食盒从厨房出来,看到那两个小丫鬟嘻笑玩水,便停下脚轻斥了句,“你们就这样当差的?现在才三月天,你们这样胡闹也不怕着凉?”
瑞雪是六姑娘身边的丫鬟,小丫鬟们忙束手挨训,一个嬷嬷闻声忙从厨房甬道另一侧的排房钻出来,见状匆匆上前与瑞雪赔不是,回头狠狠的甩了两个小丫鬟一下,“叫你们浇花,你们在干什么?玩水啊?仔细回头着了凉得吃苦药,还得被赶回家。”回过头见瑞雪犹站着不动,她笑着提醒,“瑞雪姑娘,可是去给六姑娘送吃食?耽误了可不好。”
虽觉这嬷嬷那话听着不舒服,瑞雪也只皱下眉头没说她,朝嬷嬷轻点下头,谢过对方提醒,带着提着食盒的小丫鬟走了,待人进了正房,嬷嬷才朝地上吐了口唾沫,回头朝浇花的小丫鬟们骂骂咧咧的,小丫鬟们被骂习惯了,不痛不痒的低头听着。。…。
还是那嬷嬷方才出来的那间排房探出个妇人,只见那妇人花白发髻上插着一朵大红绢花,赫然那位赵媒婆。
“李河家的,咱们话还没说完哪!”
“来啦!来啦!”那嬷嬷丢下两个小丫鬟,三步并做两步的跑回排房去,就听她一个劲儿的与赵媒婆陪不是,赵媒婆这才嘟嘟嚷嚷的拉着李河家的进屋里去。
两个小丫鬟互看对方一眼,然后不约而同提着木桶,走到排房拐角的地方放下木桶,然后才悄悄的摸到李河家的方才进去的那间屋子窗下。
里头不止李河家的和赵嬷嬷,还有两个府里管花木的婆子,“赵媒婆。你说的这门生意,当真能做?”
“自然是成的,哪!你们都知道杜大少奶奶的奶娘吧?她如今出府荣养,就跟我一道儿做生意。咱们也不要你们做什么,就是府里有要放出去的丫鬟,使个人通知我们一声,不管生意成不成,都给你们吃红。”
赵媒婆以刘奶娘为例,说动了不少广陵的大户人家里的仆妇,做媒婆就是走街穿巷撮合婚事,不管是娶妻纳妾,都要媒婆居中牵线,世家豪门要娶媳嫁女。找的大多是官媒,至于赵媒婆这种,算是私媒,如何开拓人脉一直是她的难题。。…。
李河家的很热心的劝着其他两个人,不过说到最后。那两个婆子仍是没有准信,李河家的觉得有点没面子,赵媒婆倒不这么想,只说这事可以回去慢慢想,待那两个婆子走了,赵媒婆才对李河家的道:“不打紧,让她们考虑好再说。对了!上回你不是说,丁府和苏府你都有熟人?”
“是啊!我家那口子的兄长的妻舅就在丁府当差,他们家的闺女儿随丁知府的四女儿嫁去了苏府。”
赵媒婆暗喜,又打迭上一堆好话,直哄得李河家的拿她当知己看,相约了改天带她去拜访亲戚。赵媒婆掏出一个红包,李河家的拈拈重量,满意的笑开了嘴。
窗下的两个丫鬟在那两个婆子走了后,又摸回来,听到这儿。都明白这赵媒婆为何巴着李河家的了!
见她们说完了话要出来了,两个丫鬟才猫着腰蹑手蹑脚的溜了,不多时,赵媒婆的打算就传到范安阳那里了!…。
打赏了来送消息的小丫鬟后,
墨香忍不住皱着眉头问:“六姑娘,不过就是个媒婆,您让人留心她做什么?”。…。
“好奇啊!”范安阳丢下这么一句,墨香也不好再问了,姑娘就是好奇了,不成吗?当然成!这赵媒婆头一回来还拉着刘奶娘,后来就撇下她,自个儿来,三天两头的往范家跑,她也没要求见范安柏或范安阳,就是跟侍候的小厮、婆子闲磕牙,他们去东陵那段日子,她也没少来。
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赵媒婆这么坚持的往范家走动,让范安阳觉得很奇怪,一回来,听闻这几个月她都是隔三岔五就会上门,范安阳为此找大哥谈过,范安柏嗤笑一声,拍拍她的脑袋,“媒婆嘛!要为人撮合姻缘,她之前做成了杜家丫鬟的婚事,就算当中有猫腻,可外人不清楚,只看到了她有本事,能帮人娶到大家婢。”
姑不论那四个丫鬟或后续经刘奶娘牵线,又撮合的几门亲事,结局如何,有钱的的商户娶不到世家女,退而求其次,求娶知晓大家规矩的大家婢女为妻,也是好的,若是当家主母身边得用的丫鬟就更好了!
这样的人脉关系,是那些小商户求之不得的!。…。
范安阳后来才知道,她大哥为何让赵媒婆频频上门,因为外间传说,赵媒婆在帮范家大少爷相看合适的姑娘呢!有意想与范家攀亲的人家,便会往赵媒婆那儿去打探,间接的帮赵媒婆开拓了客源,范安柏那儿也就不再有人老刺探他娶妻的条件,毕竟直接来问,还不如问中间人来得含蓄些,女方也显得矜持些。
赵媒婆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她根本见不到范家的主子们,从一开始进范府,她就只能与那些做粗活的仆妇打交道,身份高一点的,她根本接触不到啊!更不用说范家的三位主子了!面对那些太太、奶奶还有姑娘们殷切热烈的眼光,她压根不敢说,她哪会知道范安柏想娶什么样的妻子?只能故作高深的一一应下,然后回家想法子去。
范安阳却是不晓得这一段,只觉得奇怪,赵媒婆为何会选中自家频走动?
“对了!赵媒婆就这么把刘奶娘撇下?”
“刘奶娘忙着呢!赵媒婆帮她女儿说了亲,她最近忙着给她女儿备嫁妆。”砚月放下手里的绣活,转头了下脖子说道。“听姑姑说,她们母女两上绣庄去采买,挑了几十样,花了上千两呢!付不出钱来,那刘奶娘让掌柜的去找杜大少奶奶要钱。”。…。
“不是吧?她给她女儿置备嫁妆,怎么要杜大少奶奶付钱呢?”丁香抱着刚收下来的衣服进来。
“杜大少奶奶这会小产,元气大伤。高大夫人的人又没侍候好,她心里正气着呢!正好刘奶娘上门请安,一来二去,就把人哄得忘了谁是亲娘了!听说杜大少奶奶跟刘奶娘说。刘桃就跟她亲妹似的,她出阁,她定要帮她风光出嫁。”瑞芳站在窗前整理摆在花几上的盆栽,听到她们在说刘奶娘,忙把自己昨儿才听闻的最新消息说出来分享。
竹香梳理着红红的毛,头也没抬的说,“倚翠姐姐说,刘桃听了杜大少奶奶这话,就舔着脸求杜大少奶奶开口,把她许给杜二少爷。为妻作妾当通房都成!她不挑。”
倚翠是听倚红说的,倚红二月初时嫁了,是方嬷嬷请方奶娘牵的线,毕竟是侍候二少爷的丫鬟,只要她不再心存歪心思。方嬷嬷很乐意给她许个好亲,倚红终究是在方奶娘的开解下想通了!欢欢喜喜嫁为人妇,但不表示她就乐见刘桃对杜云寻起这种心思。…。。…。
得知刘桃这么不要脸的开了口,
倚红自然是要跟倚翠通个气儿,让她早早与二少爷说一声,省得杜大少奶奶这个胡涂人被刘奶娘撺掇着,做下什么胡涂事来!
范安阳咋舌。“这刘桃还真敢说啊?”为妻作妾当通房,虽说是列了三个选项,但她的身份想高攀相府少爷,无异是作梦!“那杜大少奶奶怎么说?”
“她不过是嫂子,能说什么?”瑞芳笑嘻嘻的道,“不过。她虽然不许人说出去,可是一点用都没有,上午才发生的事,下晌就传得杜二少爷那里,咱们府里。丁府还有丁家四姑奶奶、五姑奶奶那儿都知道了!”
范安阳抚额,还真是不能小看大众对八卦的热衷。
“杜大少奶奶回了广陵,身边侍候的人,应该不止那高大夫人的人了吧?”贺璋家的见外头起风,天色也暗下来,忙唤丫鬟们帮忙关窗,怕过会儿就下雨,果不其然,窗子才关好,外头就刮风下雨,还打了雷。
丁大夫人一行刚进广陵城,就开始下雨,亏得护卫、家丁及车夫们都训练有素,刚下雨珠子就停车拉雨篷,穿雨具,丁大夫人拉紧斗篷抿着嘴问:“还有多远?”。…。
“就快到了!”随车的仆妇回答丫鬟的问话,大夫人点点头,歪在一个胭脂红地弹墨大迎枕上,侍候的丫鬟端来蔘汤,大夫人接过来暖手,半晌才道:“回头提醒我一声,得请老夫人帮书哥儿兄弟相看媳妇。”
“是。”丫鬟们轻叹一声,蹄声跶跶车轮声辘辘,在滴答的雨声及不时闷响的雷声里往前赶路。
而犹滞留在小农庄里的人们,却是厌烦不已。
无他,他们那位新主子实在太会折腾了!一会儿要吃桂花雪片糕,一会儿要吃醋溜肚片,一阵天雷滚滚过后,即下起了倾盆大雨,小农庄在雨雾中遗世独立,小农庄简陋,连炕都没有,更不用说火墙了,因此三月雨夜里,他们这些住惯了京城的人,实不耐这湿冷的夜。
他们那位新主子更让他们的处境雪上加霜,嫌冷睡不着,把被褥添给她了,她嫌太重,太沉压得她喘不过气,床太硬,屋里太暗,逼到最后没办法,几个嬷嬷与两位公公商议一番后,给新主子端来一碗热鸡汤,里头下了安神药,圆脸嬷嬷侍候她喝下,看她睡着,才让两个丫鬟继续守着她,自己却出去与其他人继续说事去。。…。
见圆脸嬷嬷进来,坐在主位的谢嬷嬷扬眉看她,圆脸嬷嬷朝她微点下头,她才继续前头在说的事,鲁王没有野心,但他儿子有,秀宁郡主不介意身份再往上提一提,秀宁长公主可比秀宁郡主有权、有势,也更好听不是?
ps:
第三百三十一章 明珠还是鱼眼3
六皇子娶妻,
杜、范两家联姻皆引发不少人议论,但终究不敌即将举行的武举春试引人注目。
这几年皇子陆续议亲,相信这几年大家有的是机会看到皇家娶媳的场面,杜相要让自家孙子去娶范太傅家那傻子孙女,那是人家的家事,大家看看热闹,热呵热呵也就过了,与己无关紧要,但武举春试就不同啦!
虽然去岁武举初试,让不少期待一举翻身的人颇感失望,但落榜的人看到朝廷真重视武举,武秀才一路上去到武状元,让期待儿孙光耀门楣的人家,有了新的路子可走。
从前大燕朝不是没有武举出身的武官,但是他们去到军中,与行伍出身的战友格格不入,他们虽有一身好武艺,擅于纸上谈兵,与死人堆里杀伐存活下来的上司或下属说不到一块儿去,就连麾下的兵众也指挥不动,遇到战事畏战的也有,因指挥不当吃败战而亡的也有,加上目不识丁的考不了武举,慢慢的参加武举的人越来越少,终至不了了之。
因此皇帝在重开此次武举时,曾遭遇不少阻力,其中以富阳侯为首的反对声浪最显目,不过因为其女胆大妄为的行径,使得朝上的勋贵们就算不赞同皇帝重开武举,也不愿站到富阳侯身边去。。…。
毕竟他们可没有太后当靠山,惹恼了皇帝,可没有太后不惜装病来求情。
因武举之事,杜、范两家订亲,因两个当事人都不在京城,很快就被大家抛到脑后去,武举春试之后就是殿试,皇帝派出御林军精锐下场与新晋武贡士们对打,获得全胜者点为武状元,依次为榜眼、探花,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今科取中武进士及同武进士共一百二十六名。
接下来一连串庆祝的活动中,怀王甚为积极与这些武进士们拉近关系,富阳侯与世子父子随侍怀王左右,皇帝冷冷遥望。诚王与其他几位皇子随侍皇帝身边,自然都看到了这一幕。
散席之后,他往兰妃的景福殿去请安时,语带讥诮的道:“怀王殿下真是昏头了!父皇力排众议举办武举,可不是为了给他帮富阳侯拉拢人的,杨家父子也真敢,当天下人的眼都是瞎了不成?”
兰妃轻笑,“真是难得,咱们瀚哥儿也会生气?”
“儿又不是木头,当然是有脾气的。”诚王没好气的翻白眼。“对了!范家表妹和杜相的孙子订亲。您的贺仪可送去了?”。…。
“当然。”兰妃笑眯了眼,“可惜两个孩子都不在京里,对了,你父皇可说了前科的文进士们要怎么安排?”
上一科的文进士们大都被皇帝分发到各地书院去考察,实际上皇帝还让他们去做旁的事。只是不好端到台面上来说,皇帝不说,诚王就算知晓一星半点,也不好宣诸于口。
“母妃放心,是人才,自不会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