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后拍着苏女官的手,“扶我起来,拿盆子过来,我要吐出来。”
那个机灵的宫女忙跑去洗脸架把架上铜盆端来,苏女官看着傻眼,还真拿盆子来啊!太后宫里有专门侍候吐痰用的痰盂的。
太后左手抓着苏女官的手,右手探入嘴里,抠着喉咙想把才喝下的药给吐出来,可是干呕了半天都没奏效,反把自己折腾得够呛。
“娘娘,您别抠了!太医院里头有咱们的人在,送进来的药都是没问题的。”苏女官满脸不忍的劝道。
皇帝给太后喂药之后,又让太医们轮番请脉,那些药汁早就吞到肚腹里去了,想要吐出来谈何容易?若太后是个对自己心狠的,死命的去抠兴许有可能吐出来,可惜她生来娇贵,对自己狠不下那个手,抠了几下难过得要死,却是怎么也没法子把药吐出来,此时听苏女官说那些药都是没问题,心下大安,抖着手滑坐回床榻上,却犹不放心,双手紧抓着苏女官的袖子再三确认,这才让宫女把铜盆端出去。
“去跟太医院拿药,哀家这舌头都给药汁烫着了,疼啊!”
苏女官领命,忙吩咐人去找太医取药。
太后疲累不堪的靠在青地团福大迎枕上,苏女官吩咐完事,倒了杯茶过来,太后接过手,温度适中的茶盏飘着清雅茶香,太后不禁深呼吸,让茶香盈绕鼻间,冰凉的手借着茶盏回暖,她这才稍稍有精神,注意到杨妃和怀王妃两个都不在场。
“杨妃和怀王妃呢?”太后恹恹的问。
“杨妃娘娘看怀王妃气色不佳,把人带回宫去了。”
太后冷哼一声,“哀家这儿病着呢!她们娘两儿倒好,不在哀家这儿侍候着,都缩回临华殿去,怀王呢?也跟着去了?”
太后觉着自打怀王成亲后,杨妃便与她生了隔阂,她几次想与杨妃把话说开,只是杨妃反应冷淡,令太后极为不悦,那个不知感恩的白眼狼,也不想想看,若不是她坚持。她杨元雪进得了宫?能讨得皇帝欢心。生下三子一女吗?
元露命苦。与皇后一位擦身而过,连进宫为妃的机会都没了,她这姑母心疼她婚姻不顺,让她女儿嫁给怀王,难道还委屈怀王了不成?太后想到这里忽然觉得心虚,怀王确实委屈了啊!襄城侯世子不学无术,襄城侯毫无建树,这样的岳家对意图争太子大位的怀王来说。不止没有帮助,还扯了后腿。
怀王妃进门至今还未曾圆房,诚王妃才进门多久,就已传出喜讯啦!
还有杨延喜,想到这个冤家,太后心头就觉得慌!
她们不是不知道延喜那死丫头喜欢诚王,说起来,十一郎愿意出力去对付范家,也是因为延喜听闻兰妃有意要为诚王聘范安阳为正妃,延喜不忿。找十一郎哭诉,她才指使得动十一郎出手。
可是延喜是杨家女。怎么可能让她嫁给诚王,兰妃可是范太傅的外甥女啊!太后深恨范太傅,若不是他,先帝怎么会不同意元露嫁给皇上?多年期盼一朝成空,就是她自己都有些承受不住打击,更何况元露!
进不了东宫,与后座无缘,太后和富阳侯夫妻只得草草将她嫁人,当时也是三挑四拣,才挑上襄城侯世子,谁知道那家伙是个绣花枕头,外表光鲜内里却是五毒俱全。
襄城侯夫人极其不愿媳妇进宫,毕竟杨元露曾是太后一力支持的太子妃人选,进了朱家门后,太后见侄女一次便心疼一回,常常给侄女儿撑腰,任何一个当婆婆的都不愿有个难拿捏的媳妇,尤其是还有个太后姑母当靠山的媳妇。
襄城侯夫人可不是继室,她是元配,她想拿捏一个身体不好的儿媳妇,那多的是手段,杨元露只生一女没有儿子,丈夫理所当然的纳妾收通房。
太后就算知道杨元露受委屈,也莫可奈何。
襄城侯夫人是杨元露的正经婆婆,她要搓磨媳妇,自己就算贵为太后,也不能插手管到臣子家里去。
太后一心为杨家着想,总觉得亏欠了杨元露,当她为她的独女终身求到自己跟前,太后如何能置之不理?
屏退侍候旳人后,太后拉着苏女官抱怨着杨妃的不识好歹,怀王妃的体弱多病,“哀家答应怀王妃她娘,给她正妃之位时,并没想到她竟然体弱到连圆房都不成,这难道是哀家的错吗?”
苏女官暗自腹诽,太后心里就只有杨家,莫怪杨妃要跟她生隔阂,杨延喜逃婚还大肆嚷嚷要嫁六皇子,叫嚣着不当侧妃,要当正妃,不就是对太后安排给她的婚事不满吗?都这般打脸了!太后还护着杨家。
今儿皇帝可是当着大家的面给太后下套了!可惜一向自诩聪明的太后,到现在都还没反应过来呢!苏女官垂下眸掩去眼里的同情,再抬眼已是一片清明。
“娘娘,杨家大姑太太母女两,是不是跟什么犯了冲啊?您看,她们成亲之前,在娘家那是千娇万宠的,可出嫁之后,这气运就弱下去了,大姑太太的身子一下子就弱了下去,当年生怀王妃时,不是差点母女两一并去了?”
太后点头,“德惠小时候也是身强体健的,怎么会成亲当日出意外,这身子骨就差到连圆房都不成了!”
“是啊!是啊!您看是不是让富阳侯夫人去庙里,还是去那座道观给她们娘儿两祈福去厄啊?”苏女官耐心的劝诱着,将太后的心思往神佛的话题引。
太后上了年纪后,每日都要诵诵经好安神,先帝为何仅当今皇帝一子,太后实功不可没。
从杨元露母女说到怀王府子嗣单薄,太后便起心要给怀王再添美,苏女官笑道:“太后真是疼孙子,两位长公主肯定要吃醋了!”
“她们有什么好吃醋的?”太后嗔道,“哀家病重,她们两连露面都不曾呢!”
您也不看看,两位长公主住得可远了,等她们接到消息赶进宫,您这儿早没事了!您又不派人去相迎,她们没递牌子要进宫,怎么进得来?
“您可冤枉两位长公主了!您这里一倒下,奴婢就派人去通知她们了,只是您也晓得,她们住得远,不比怀王住得近,这一来一往的,自然要慢上许多。”
“行啦!她们两个是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在哀家跟前替她们说好话?”
苏女官笑吟吟道:“天地良心哪!奴婢知道太后您是嘴硬心软,毕竟是十月怀胎好不容易才生下的女儿,怎么可能不疼她们呢?不过您病重的事,原就该让两位长公主知道,她们可是您嫡亲的女儿啊!您瞧皇帝都亲手侍候您汤药了!她们两要是连进宫来探望都不曾,岂不是要让皇上恼了她们?”
“你说的是,那就命人去宫门候着,人来了,就赶紧迎进来。”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看这时辰,只怕要留两位长公主在宫里用饭?”太后点了点头,苏女官忙告退交代胖太监去安排。
不多时,慈和宫接来了太后亲女,两位长公主带着孩子一起进宫,太后靠在床榻上问,“你驸马呢?”
“他去见皇兄了!”九长公主低声道,对两个女儿说:“还不快上前去跟太后请安。”
“不用啦!”看九长公主那两个怯生生的女儿连礼都行不好,太后不由气闷。“你是怎么带孩子的,都多大的孩子了,连礼都行不全。”
九长公主咬着牙红着眼眶道:“是女儿不争气,没把孩子教好,惹母后生气了。”
太后一滞,一时间不知如何应对,苏女官忙提醒太后,“太后您真是贵人多忘事,上次九长公主就跟您提过,想跟您要两个教养嬷嬷的,您找好了嬷嬷,却忘了让她们去公主府了。”
其实太后压根就不记得有这回事了!
太后讪笑着交代苏女官,一会儿九长公主回去时,就让嬷嬷跟回去。回头看到七长公主穿得一身黯淡,不由来气,“哀家正病着,你就穿着这一身进宫来探哀家,真是晦气!”
七长公主淡笑,“儿臣一介寡妇,难道要穿红戴绿?”太后因这句寡妇而恼上了,觉得女儿这是在嘲讽她,她虽是太后,但也是个寡妇!
苏女官在一旁劝着,不想太后母女有如水火不容,没多久就不欢而散,苏女官只得代太后亲送两位长公主出宫,一路上苏女官与两位长公主不知说了什么,她们两离宫俱是若有所思。
两位长公主同乘一车,将孩子们交由奶娘和丫鬟侍候,上了车后,两姐妹却一直默默无语,忽地车队停了下来,七长公主命人去查看,不久宫人回报,“回两位公主,前头杜相府外被车队堵住了。这一时半会儿的可能过不去。”
“这是怎么回事?”九长公主问。
“听说是杜相的嫡亲妹子回京探亲,因同行的儿孙众多,这路就给堵着了!”
杜相还有妹妹?两位长公主对朝堂都不甚了解,杜家的女眷也少在社交圈走动,故而她们听听就算,“咱们走别条路回府。”(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章 久别团聚兄妹谈心
杜相书房里,久别重聚的兄妹两隔着棋桌对坐,杜相噙着笑心情很好的看着妹妹皱着眉头盯着棋桌上的云子思量。
良久,丁老夫人弃子投降,“我输了!大哥赢了!”
“你这脾气还是没变。”杜相摇头道。
“看清局势认输也是需要勇气的。”
杜相将一枚黑子落在棋盘上,“哪!若是落在这儿,就是你赢了!”
丁老夫人却笑着端起手边的茶盏,轻抿了一口道,“我没看出来,所以我输了。”
杜相顿了下,也端起茶盏来喝茶。“你是故意输给我的,怕你大哥输不起啊?”
丁老夫人但笑不语,杜相转移话题,“你家老大这回怕是还得外放。”
“无妨,他们夫妻两近来自觉没脸见我,就由他们去吧!”
杜相愣了一会儿,才涩然道:“倒是没想到,秀宁郡主胆子这么大,红杏出墙倒也罢了!还敢把孩子生下来,敢生不敢养!”
“她倒是想杀了那孩子的,是那孩子的生父不舍,千里迢迢把孩子送到老大手上,请他看在曾救他一命的份上,帮他照顾那孩子。”
杜相叹息,“真是个傻子。”
“不傻,怎么会被秀宁迷住,还跟她生了孩子?”丁老夫人没见过那人,但从长子口中知道,那人是个热血正直的好人,所以才会冒险救了她的儿子!光凭这点,丁老夫人就不能怪他把烂摊子扔给长子接。
“要是个聪明的,就不会傻到孩子送出来了。自个儿还回去送命。”还笨到告诉欲杀他的秀宁郡主。女儿被送到何处。这不是害人吗?
杜相比丁老夫人知道的更多一些,“不久前,平辽侯将养在南边的庶女接回府。”
丁老夫人微愣,“是她吗?”养在丁家长房的那个私生女?
“应该是。平辽侯明知那不是自家血脉,却也认下了。”杜相本对窦家的事不感兴趣,不过谁让鲁王多事,他孙子都要娶妻了,他才闹出要招杜云寻为孙婿的事情来。
杜相接了鲁王的信后。便立刻让人去清查鲁王一家的事,平辽侯府自然也被清查一番。
老平辽侯为安救他一命而濒亡的袍泽老南靖伯的心,允诺将窦氏女嫁予老南靖伯那不良于行的嫡长孙为妻,然自老南靖伯去后,老平辽侯一直未曾坦言要自家那个孙女嫁过去。
南靖伯府三番两次登门议亲,都被老平辽侯夫人给挡了回去,老平辽侯夫人不舍嫡亲孙女嫁个瘸子,秀宁郡主也不肯把女儿嫁过去,当然窦府其他房也不愿意。
因此老平辽侯死后,世子请继爵位。鲁王为了女儿女婿,向宗人府施压。老平辽夫人要南靖伯帮她世子进言,南靖伯置之不理,最后平辽侯这爵位越过世子,落到了秀宁郡主夫婿的头上。
老平辽侯夫人与前世子自然不愿履行婚约,直言道,谁继承了爵位,就该担起责任来,秀宁郡主最疼女儿,抵死不愿履行婚约,于是这事就僵持住了,不料不久前平辽侯凭空冒出个养在南边的女儿来,这回换秀宁郡主主动往莫家送庚帖,要履行婚约了!
不过莫家反应冷淡,听说莫大少爷的腿已然复原,如今已不在湖州,而是随其师父四处采风作画去了。
“平辽侯欺人太甚,竟拿个身世不明的野种,去履行其父亲口许下的婚约。莫怪南靖伯府反应冷淡。”有平辽侯和秀宁郡主这样的亲戚,鲁王世子的女儿怎么可能会是个好的,杜相心道,鲁王也实在太瞧得起他家孙女了!
杜家再怎么不长进,也不会去攀附鲁王。
丁老夫人微笑道:“听说鲁王还请了太后要让皇帝下旨赐婚?”
杜相捋须颌首,“鲁王年纪大了,和太后一样老糊涂,他大概以为成或不成,于他都没什么影响吧?”
“其实不然?”丁老夫人离京多年急需补课,因此一回京就先到兄长这儿来。
“那当然。皇帝忍了太后几年,为的就是怕那些朝官说他不孝,不敬太后,可是你仔细看看,太后虽是屡占上风,却都只在事关杨家的利益时得逞,于其他军国大事并无影响,百官也不容许外戚的利益凌驾在国家大事之上。”
这种事情若无人指点,丁老夫人也看不出来,现在听杜相这么一说,立即明白了。
兄妹两彻夜长谈,后来杜相去上朝,丁老夫人则是房嬷嬷扶着回客房歇息,小万氏一早本要过去请安,知道丁老夫人才歇下,不禁好奇的问来回话的丫鬟,“可知道老太爷和姑太太说了什么?”
来回话的丫鬟是在杜相书房侍候的,最是嘴严,小万氏虽是当家主母,但这个家真正做主的是老太爷,夫人想知道老太爷和姑太太说什么,大可直接去问老太爷啊!不然去问姑太太也成,问她一个丫鬟做什么?
不过老太爷和姑太太都相当不待见万家人,夫人也是姓万的,虽与旧府的老夫人不合,但总是姓万,谁知道她们私下有没有往来啊?
丫鬟寻机告退,小万氏气恼不已却拿她没辙。
“夫人,您说姑太太什么时候不回来,偏偏家里要娶新媳妇的时候回来?”小万氏的心腹媳妇凑到她身边低语。
小万氏怎么不知道,“看来咱们这位二少奶奶还真是姑太太心尖尖的人儿哪!”
杜云启娶妻,这老太婆怎么没来,杜云寻要娶范家的傻子,老太婆就不远千里的从湖州赶回来。
“夫人您忘啦!咱们那位准二少奶奶可是在姑太太跟前住了好些年呢!”
“你不说我都忘了,那傻子是姑太太的嫡亲外孙女儿!高家怎么比得,嗯。你想法子把这事传到大少奶奶那儿去。我就不信她听了之后还坐得住。”
小万氏笑吟吟的交代心腹媳妇。那媳妇也笑着应诺转身离去。
杜大少奶奶自娘家回来之后就病了,蓝妈妈看着恹恹的靠坐在窗边的大少奶奶,心里直发愁。
“蓝妈妈,您老得好好劝劝大少奶奶了,要再这么不吃不喝下去,原本就不健壮的身子肯定要垮的。”
“大夫人可来信了?”
“没哪!”甫被调进来侍候的一个丫鬟听蓝妈妈这么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对方问的大夫人指的是高大夫人。是大少奶奶的亲娘,蓝妈妈是想让大夫人来劝大少奶奶吗?
何必舍近求远呢?她笑着提醒,“蓝妈妈,府里的姑太太不是回府了吗?你看,咱们要不要请她来劝劝大少奶奶啊?”姑太太和大少奶奶她们之前都住在广陵,这关系肯定很好。
蓝妈妈摇头,大少奶奶与小万氏不对盘,跟姑太太也不对盘,说起来都是刘奶娘那贱人的错,若是真为大少奶奶着想。必是要教着劝着让大少奶奶与丁老夫人亲近的,偏那贱人为了自己想掌控住大少奶奶。硬是不让大少奶奶去走亲戚,不然,有丁老夫人从中转圜,大少爷和大少奶奶也不会越走越远。
大少奶奶小产后,老太爷立刻就从京里遣了两个貌美丫鬟去侍候孙子,回京之后,自然更少不得再遣几个丫鬟过去侍候,大少奶奶原本不以为自己有错,但那日被小万氏劈头一顿骂,丈夫却没有二话,去高家的路上她还愤愤不平,想着要跟老祖宗告状,老祖宗搂着她哭却没要替她出头,几位婶子更不用提了!竟是想塞人给她添堵。
蓝妈妈全都看在眼里,既是深恨高家人,又心疼大少奶奶被自家人这般对待,这种时候,若大少爷能耐着性子哄大少奶奶几句,兴许大少奶奶心情就会好许多,偏偏二少爷婚期近了,大少爷忙着呢!哪有闲功夫哄人。
昨日她好不容易劝大少奶奶向大少爷低头,却没想到正好赶上丫鬟来报,姑太太带着一家人来了!
杜云启虽知丁老夫人可能会进京,却没料到到的这么早,大喜过望之下便忘了妻子要与他说话,兴冲冲的去相迎。
杜大少奶奶一再遭受打击,昨儿的家宴只露个脸就借口不适提早离席,不想大少爷没回房,直接去了新纳的通房那里。
所以一早起来,大少奶奶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儿来。
心病还得心药医,蓝妈妈这会儿实是束手无策了!交代丫鬟们小心侍候着,蓝妈妈转身去小念念那儿。
小念念正在跟她二叔玩,严格说起来也不算是在玩,她二叔正在给她做画,奶娘拿着拨浪鼓正逗着她玩,小念念很好脾气,几次伸手去拿,拿不到也不恼,咯咯笑得欢。
杜云寻画完之后,拍拍她的头,起身要走,小念念抱着她叔的脚喊着要抱。
杜云寻将她抱起来,叔侄两面对面,小念念看了她叔一眼,就指外头,她要去外头玩儿。
蓝妈妈正好进来,小念念便往她那儿直扑蹬,杜云寻一时不察,差点让小念念摔下去,众人惊呼,杜云寻手一兜就把小侄女给转回来。
“哈哈哈,叔,来。”
“你太皮了!蓝妈妈要修理你了!”
小念念嘟起小嘴巴,伸手拍在她叔的嘴上,“叔,坏。”
杜云寻点点她的小鼻子,将她交给蓝妈妈,“晚一点带她去见姑祖母。”
蓝妈妈应诺,杜云寻便带着画板走人。
“二少爷怎么会过来?”
“二少爷每天都会过来给小小姐画像。”奶娘笑眯眯的接过小念念,小念念又沉了些许。
小念念现在比在广陵时要长大许多,当家的夫人对这个孙女不上心,大少奶奶这亲娘更不在意,就不用说大少爷了!
蓝妈妈全心都在大少奶奶身上,也没分多少心思在小小姐身上,若不是二少爷院里的方嬷嬷处处提点、帮衬着,只怕小小姐连身象样的冬衣都没有呢!
听奶娘她们说起,蓝妈妈才惊觉自己疏忽照应小小姐了!
“这二少爷照顾起小孩,还真有一手呢!前天小小姐哭闹不休,我们几个怎么哄都没用,二少爷一来就发现原来小小姐要长牙了。”
蓝妈妈忙要伸手去掰小念念的嘴,奶娘连忙制止她,“别别别,您好好跟小小姐,叫她张嘴给您看,她懂得的。”
蓝妈妈不信,奶娘便叫小念念张嘴,小念念嘟着嘴道:“叔不在。”
“二少爷说过要您听话的。”
“不要张嘴,好丑。”小念念看过她叔画她张大嘴的样子,小小心灵觉得那个样子很丑。
奶娘哄她,“蓝妈妈要看看您的牙有没有长得很漂亮。”
小念念考虑了一下,才张开嘴巴给蓝妈妈看,蓝妈妈看完之后,大感惊讶,“这都是二少爷教的?”
“二少爷每日来帮小小姐画画时,都会跟小小姐说话。”奶娘原本觉得侍候这位爹娘都不怎么疼的小姑娘,前途茫茫啊!
现在倒是觉得,能从二少爷那儿偷师学怎么带孩子,就是待不长也不算亏了。
“二少爷怎么会带孩子?”蓝妈妈觉得很奇怪,奶娘她们却是从方嬷嬷那里听到不少。
“府里曾有位大姑娘,她自小病弱,是二少爷帮着带大的,听说二少爷会的这些,都是从大姑娘的奶娘那儿学来的。”
蓝妈妈是知府里曾有位大姑娘,就唤云瑶,她只知这位大姑娘早就夭折了,却不知原来她自小病弱,是二少爷帮着带大的,蓝妈妈在奶娘她们这里,意外的听到许多她和大少奶奶都不知道的事情。(未完待续。。)
ps:




第三百九十一章 竹香
“外祖母回京了?”一早到关睢院请安的范安阳得知消息,不由惊呼。
“是啊!”范夫人有些烦恼,她想去见亲娘,可是她娘不知怎么回事,回京了竟不往自家去住,偏跑到舅舅家去,范安阳再过不久就要嫁过去,现在不太方便上杜家门啊!
范夫人左右为难,范安阳偏着头道,“外祖母和舅公很久没见了吧?”
“嗯,有二十几年了!”范夫人想了下回道,“你大舅舅成亲之后,那时候你大姨母还没出嫁呢!”
范安阳一愣,然后才想起来,是了!丁文芙原是要嫁杜志朗,也就是她未来的公爹,但因大万氏想要继子娶娘家侄女,好能将继子完全掌控在手里,还自以为是的想要补偿丁文芙,让她嫁给她娘家的侄儿,把丁老夫人气坏了!
破坏她女儿的婚事,还想让她女儿去嫁没出息的万家子?门都没有!丁老夫人当场就在揭穿了大万氏的伎俩,没想到算计不成,大万氏竟然威胁丁文芙,不嫁她侄儿就得出家,丁文芙也是个要强的,当场就要绞了头发去做姑子,也不愿嫁万家子。
丁老夫人二话不说,与娘家嫂子彻底闹翻,那时候,杜相他们兄妹父亲的妾室,也就是大万氏的姑姑,还倚老卖老的上前欲相劝,丁老夫人甩都不甩她,直接带着儿女走人。
杜相下衙,知道继室竟然做出这种事情来。差点没气昏过去,范夫人还记得,那天家里愁云惨雾。父亲得知向来被捧在手掌心里的长女,被舅母这般欺负,气得挥拳痛揍赶来解释的舅舅。
后来直到大表嫂许氏进门,自任上给家里送来节礼,母亲原是要扔出去的,还是大姐劝了几句才留下来,大表嫂是个爱笑的人。觉得认识的人都是好人,可就这样一个好人却遭人算计。
想起这位表嫂。范夫人除了感叹之外,也生了警愓,大万氏当年能对许氏出手,难保如今这位小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