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在,这次义卖,是不是分开来办,而且是以官府的名义来办?”

    “募得的善款就全数投入救灾当中?”

    “正是。”

    “您是要我上书吧?”杜云寻问。

    严池朗笑点头,“这种好事自然是要留给你们师兄弟去做嘛!”

    杜云寻淡淡的应下。“知道了,回头我就上书,然后找长青润笔。”

    严池满意的颌首。

    皇帝自到离宫避暑后。就一直不断接到干旱及豪雨造成的灾情,他背着手站在杜云寻重绘的舆图前,细细研究了好长一段时间,才转头对范太傅道:“要是这雨水往干旱的几州去下一些,就好了!”

    “世事向来无两全。这天雨也是如此,不过这回西南这几州干旱成灾,这是老天不赏脸,没法子,东南这几州,相比之下就是人祸了。”

    “哦?”

    皇帝漫应一声。“着诸相、各部尚书前来。”

    大太监应命而去,皇帝转头问太傅,“听说复常他们准备要开画展。”

    “是。”范太傅点头,腹诽道,皇上您就别再跟我们抢了。好歹留一些画作,让我们欣赏嘛!

    皇帝微勾嘴角,说起诸皇子。

    “今年灾患不断,朕在想,遣诸皇子往各地堪查灾情,顺便宣慰各地百姓。”

    “诸王及众皇子长成的已不少,也该是他们为陛下解忧的时候了。”

    “朕便是这么想的,怀王他们几个。之前曾代朕巡视天下探访各地大儒,都有不错的名声。”

    唯一名声不怎么好的,是诚王。他是被富阳侯家一双子女拖累的,想到这对兄妹,皇帝的心情就不怎么好。

    范太傅似乎没看到皇帝的神情,“九皇子、十皇子几位年纪也不小了,但他们毕竟没有经验,此次干旱、水患的情况都颇为严重。依老臣看,他们几位还是别去了吧?”

    皇帝却摇头。“正好让他们出去历练一番,省得眼界心胸都狭隘的紧。”

    范太傅便与皇帝商量起。该派那位皇子往何处巡视去。

    待诸相与六部尚书、侍郎等人到齐,听闻皇帝的决定,面上是人人道好,私底下却有人开始算计起来。

    言首辅与范太傅一起慢慢步出离宫御书房时,已是夜幕低垂,远远近近的灯光照映妆点下,西山离宫有如美人半遮面,引人想要一探究竟,仔细观赏它的美。

    小太监在前引路,不时还竖起耳朵想要听清这两位在说些什么。

    只是很可惜,两老头人虽老,耳朵却很灵,对话虽是很小声,但双方都能听得很清楚,也苦了想偷听的人,耳朵拉长长堪比长耳兔,还是听不清两老头说什么。

    杜相和辛相就跟在他们身后,看走在他们前方的小太监越走越偏,不禁轻咳提醒。小太监回过神,压根不敢回头看,只是脚步略显慌乱了点。

    方相则和谢相并肩而行,但两人一路无言,直到出了宫方,各自上了自家马车后,才重重吐了口气。

    宫里头,皇后得知儿子要出宫去,不禁重重的叹口气,身边的女官轻声劝慰,“殿下大了,是要为陛下分忧。”

    “我知道,只是今年年景不佳,他也就那年出宫一次,那时候年纪还小着呢,也不知记得多少,这回可与前次不同。”

    上回是去拜访大儒,年景好一路畅行,今次却不同以往,是有灾祸发生,需要诸皇子代天子巡狩。

    九皇子是皇后嫡子,有心欲争大位的人不盯他盯着谁?怀王有子,九皇子将要订亲,正好此时皇子们要出京代天子巡视,不在此时动手,更待何时呢?

    皇后都能想得到,那些官场上的老狐狸们自然也都想到了!

    “您就放心吧!陛下既然派殿下们出京,必然会派人保护他们的。”

    皇后还是忧心不已,宫人们只得请来三公主,让她陪伴皇后。

    景福殿里,兰妃则对诚王妃温言道:“瀚哥儿之前就出京办过事,他身边的人都是有经验的,必会护好他,你就放宽心,安心的在府中养胎便是。”

    “母妃,我想请我爹挑些高手,贴身保护王爷,您看可行吗?”

    “怎么不行?不过这人呢,得请你爹先送到王府,让他们以王府护卫的名头跟着走,省得有人挑毛病。”

    诚王妃直点头,“母妃说的是,回去我就找我爹挑人去。”

    慈和宫里,太后正冲着杨妃发脾气。“皇上怎么会想到让他们去巡视灾区呢?是那个多嘴的提议的?”

    “不知道,不过,听说范太傅和陛下说完话后,就对诸相等人这么说。”杨妃气闷的道。

    她三个儿子都要出京,为皇帝办事哪!因此太后一问。她不加思考的就回道。

    太后一听又是范太傅,气得破口大骂,“又是这个老匹夫,他怎么还不去死啊!”

    宫人见太后动怒,纷纷跪下求饶,杨妃被吓了一大跳。然后跟着下跪,太后这一骂就足足半个时辰,没办法,老人家想起心爱的侄女儿就因这老家伙阻拦,才没能进宫为后。嫁了个没用的男人,整天只知狎玩女人,宠妾灭妻。

    自己也因此少了个有用的臂膀,她不满的扫了杨妃一眼,若进宫的是她大姐,怎么可能生了三子一女,还只是个妃,兰妃和梅妃两个。虽在她之后封妃,可她们二人都分封为兰妃与梅妃,不似杨妃低她们一级。只以姓氏称妃。

    当然,若当年不是姓范的老家伙横插一杠,这宫里可就有两位皇后出自杨家了!怀王便会是嫡长子,这太子之位是稳妥妥的,不像现在,要他们费尽心思为他筹谋。

    苏女官在旁静静的给太后沏茶。“娘娘,这兴许会是个好机会哪!”

    太后转头看她。“怎么说?”杨妃也不解的看着她。

    苏女官忙上前,与太后咬耳朵。太后听了几句之后,面色便由阴转晴,杨妃却皱着眉头问:“这行吗?”

    在宫里动手,比较有胜算吧?毕竟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太后却摇头,“哀家安插在皇后身边的人,已经被皇后寻了由头杖毙,九皇子身边那几个小太监也被皇后以教唆皇子耽于嬉戏,而被处置了!”

    能动手脚的人已经被除掉了,若现在想在宫中除掉九皇子,势必要暴露她安插在皇帝、皇后及九皇子身边的暗桩。

    这几个人是她保命的最后保障,不到最后关头,不能轻易暴露。

    苏女官低下头,眸光微闪,杨妃咬着唇考虑再三,才向太后提要求。

    “您看,是不是要请我爹帮着给他们哥儿三个挑些高手随行?”

    “这当然要,你不说,我都忘了。”太后抚掌,就要唤人去请富阳侯夫人进宫。

    苏女官却道,“娘娘,这事还是别这么大张旗鼓的好,不如奴婢亲去富阳侯府走一趟吧?也省得皇后那边又不允富阳侯夫人进宫。”

    “你说的是,你说的是,今儿天候晚了,明儿一早你再出宫吧!”

    苏女官欣然从命。

    承福殿里,梅妃抱着小女儿七公主正哭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皇上怎能派威儿和雄儿走这一趟啊!”

    “奴婢听老爷说,这事儿好像是范太傅提议的。”

    “这老不死的。净撺掇着皇上做这种决定!”梅妃嘴里骂骂咧咧的,七公主以为她母妃在骂她,吓得嚎啕大哭怎么哄都哄不停,气得梅妃扠手指着她半天说不出话来。

    宫女们忙唤七公主的奶嬷嬷来,奶嬷嬷一来,七公主如乳雁归巢直入她怀中,头也不肯抬的哭着,梅妃看着更气,这就是她生的女儿啊!宁可跟个下人亲近,也不睬她!

    梅妃忧心儿子们要出远门,又恼女儿跟她不亲,坐立难安便索性跳起来开骂。

    七公主见状更加不睬奶嬷嬷的劝哄,不下地就是不下地,死死的巴着奶嬷嬷的脖子,差点没把奶嬷嬷给活活勒死。

    虽然小孩的手力道不大,但扣对地方,也是能造成不小伤害的。

    梅妃更恼,恶性循环下,承福殿里鸡飞狗跳,总之是能怎么乱怎么来。

    安王进来时,看到这一幕脚一顿,忽然就不想进去了。

    十一皇子仰头看他哥。“七皇兄怎么不进去?”

    “呵呵,我看我改天再来看母妃好了,母妃正忙着呢!”说完不待十一皇子反应过来,七皇子安王就脚下飞快,不一会儿功夫便不见人影。

    看着兄长走远,十一皇子不由张大嘴惊叹,“哗!七皇兄的脚程可真快啊!”(

    ps:谢谢书友130411215642310童鞋宝贵的粉红票,这两天欠的双更,等我感冒好点就补上。。。。。真是对不起~

第五百七十三章 偏心
    虽然老天不下雨,一下就成灾,但大体来说,京城周边还是风调雨顺。

    西山杜府别院中,大树参天,绿荫成冠,夏日炎炎艳阳高照的日头下,杜云蕾的屋子却感受不到闷热,反倒凉风阵阵,很是解暑。

    只是,院子的主人杜云蕾对此无感,她正为母忧心呢!奶娘和严嬷嬷使了个眼色,严嬷嬷暗叹息,“二姑娘的功课都作完了?”

    “嗯,嬷嬷,不知道我娘身体如何了?京里炎热,也不知她受不受得住?”顿了一下又道:“全家都挪到西山来了,就是三妹和四弟都来了,凭什麽就单单撂下我娘。”

    语气中就有些不满,严嬷嬷不说话了,杜夫人做了什麽事,这屋里谁不清楚,杜云蕾当然是心知肚明,不过就是发发牢骚罢了!二少奶奶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跟她计较,但二少爷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她不会往外传,奶娘也不会说出去,那几个新来的丫鬟也没那个胆,所以严嬷嬷没拦着她发泄情绪,然而话说完了,该告诫的还是得告诫一二。

    “二姑娘这话在自己屋里说说无妨,出了门可就不好说了。”

    杜云蕾话才说完,自己就发觉不对了,听严嬷嬷这麽提醒,自是乖乖应诺。

    严嬷嬷满意颌首,转身出去了,奶娘才坐到杜云蕾身边,苦口婆心的劝起来,只是杜云蕾却感到不耐烦了。

    “照奶娘说的,我连在自己屋里都不能说些心里话了?”

    “不是不能说,而是……”咳,这孩子怎麽就不开窍呢?奶娘扫了屋里丫鬟一眼。梅月不在,其他几个新丫鬟不知闪避,大剌剌的就在一旁做针线活儿,任奶娘使了半天眼色,都做给了瞎子看。

    奶娘只得开口明言赶人。待丫鬟们窸窸窣窣的下去了,她才对杜云蕾咬起耳朵来,只不过,杜云蕾很不耐烦,您老有话就直说呗!怕这些新进的丫鬟不可靠,直接赶人就是嘛!干麽这样迂回不爽利?

    范嬷嬷捧着帐册来请示范安阳。“张姨娘的?”

    “是。”

    “我记得她没跟到别院来?她的帐怎麽会挂在西山别院的帐上?”

    范嬷嬷苦笑,“她是没跟来,但她把她老子娘塞进侍候她儿子的下人里。”

    哦,范安阳点点头,“毕竟是张姨娘的老子娘。虽然说妾的娘家人不是正经亲戚,可论亲,还是比仆妇、丫鬟们多血脉之亲,如果他们不过份,睁只眼闭只眼便是。”

    范嬷嬷点点头,“不过,到底是要跟在四弟身边的人,还是跟父亲、祖父说一声才是。”

    男孩子不比女儿家。女儿长大了,一份嫁妆嫁出去,就是婆家的人。就算姨娘的父母想跟着去,也不可能跟去当陪房。

    但男孩子不同,要是没有起什麽心思,就不会让张姨娘安排进府,跟在哥儿身边,这不是进府侍候四哥儿。只怕是来沾光享福的,既起了这等心思。若没趁早把乱苗掐灭了,谁晓得。最後会成什麽样啊?

    看看这帐面上的用度,不用人提醒,范安阳也知,张姨娘的父母这是巴着外孙子,想要借掌控着孩子,好享外孙福。

    “张姨娘好大的胆子!”贺璋家的怒道。

    范安阳不以为意的摆摆手,“不过是看我年纪小,面皮薄,如果我揪着这帐找她算帐,回头她大概就能跟人说,我这做嫂子的小气,连点好的都舍不得给个才出生的小叔子用。”

    “您看,要怎麽处理?”

    “四少爷身边有奶娘在吧?吧?”范安阳沉吟片刻,“我记得四少爷的奶娘是顾嬷嬷媳妇的亲戚?”

    范嬷嬷点头,方嬷嬷则问:“您打算让顾嬷嬷出面?”

    “让顾嬷嬷跟奶娘打个招呼,提醒她,高门大户妾室的亲戚,是当不得正经亲戚走动的,张姨娘的老子娘可不算四少爷的外家,张姨娘的娘也就罢了!她老子一个大男人,待在内院像什麽话?”

    “知道了,奴婢立刻就去办。”

    不多时,张姨娘的老子张贵就被大总管带人给扔出去,张姨娘的娘呼天抢地,吵闹着要叫人评评理,侍候四少爷的奶娘、丫鬟及仆妇都没人搭理她,全都站在一旁看热闹。

    大总管把人扔出去後,问奶娘,“这婆子是何人?内宅里头怎能任由不知根柢的人住进来。”

    奶娘原是杜府家生子,跟大总管家有点亲戚关系,见他这麽问,连忙撇清,“那人是张姨娘的老子,这婆子是张姨娘的娘,他们说是四少爷的外家,说张姨娘没跟着来别院,怕奴婢们侍候不周,硬住进来的。”

    “张姨娘的老子娘怎能算四少爷的外家?真是胡闹!”

    张贵家的不服的冲过来,梗着脖子道:“我们怎麽就不算是四少爷的外家呢?他可是从我闺女儿肚子里爬出来的!”

    杜大总管没理会她,朝个小管事看了一眼,小管事就上来冲着张贵家的冷笑,“张贵家的,我记得你夫妻两都是在京郊庄子上做事,你们两擅离庄子,跑到别院来,可跟庄头说了?”

    他们夫妻在庄子上当差,未经许可擅离,庄头可以报他们是逃奴的。

    张贵家的讪讪道,“当然,当然是说过了。”看那样子就知道,就算说了,也说的是谎话。

    杜大总管让人把他们夫妻送回庄子去,张贵因外孙享了几天大老爷的福,不想幻梦就这麽破灭了!被人二话不说的扔回原来做事的庄子上,不消说,庄头还被狠狠的削了一顿。

    张家因此被庄头盯上,张姨娘的兄嫂、侄儿们全遭殃,原本张姨娘给大老爷生了个儿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她的娘家人,庄子上不少人捧着张家老老少少,就是庄头也是巴结讨好,不然怎会让他夫妻未经允许,就擅自离庄。还跑去主子跟前晃悠。

    张家想法子给张姨娘送消息去,可是庄子上没人睬他们,拿了钱不办事,让张家人苦苦等待,直到杜府从西山回府,张姨娘赫然发现她老子娘。竟然不在她儿子的身边,询问奶娘、仆妇都没人答她,她才慌慌张张派人去庄子上找人。

    也才晓得她老子娘在别院中,只享了几天福,就被大总管发现。然後给扔回庄子上,命庄头严加看管。

    “大总管怎麽会管这种小事?”张姨娘不解的问。

    被问的方姨娘觉得张姨娘很笨,“你老子是男人,四少爷还未足七岁,还住在内宅,你老子住在四少爷院中,大总管能不知道吗?”

    “是因为这样?”

    “还有,我问过侍候三姑娘的丫鬟们了。她们说,你老子娘那几日很是享受,四少爷牙都没长齐呢!他院里的人尽点大鱼大肉的。是给谁吃啊?大厨房的人能不奇怪,不上报吗?”

    张姨娘心神电转,“二少奶奶!她为什麽净要和我过不去啊?”

    方姨娘看着她发脾气,心道,人家管着家,能不管这些事吗?说穿了。是张姨娘和她老子娘笨,而且是谁和谁过不去啊?方姨娘摇头。心里暗自决定,日後。还是和张姨娘疏远些吧!省得被她连累了,她还有个女儿要照看呢!二少奶奶看起来是厚道,可她自己都还是个孩子,能对丈夫庶出的妹子有几分真心?

    张姨娘却想着,要给范安阳点颜色瞧瞧。

    此乃後话,暂且不提。

    且说杜云寻才弄好的新画室,严池看了很满意,范安岳见贤思齐,也在自家别院弄了一间画室,不过到底在家的时间短,後来这间画室倒成了范夫人婆媳,夏日消暑最好去处。

    六月时,范安阳及笄,是在杜家别院举行,地点就在新落成的画室里,因已成亲,她的及笄礼只招待了自家亲戚,如丁老夫人、昌平伯夫人、丁文芙等人,顶多就是添了丁筱安姐妹的婆家,严筠和诚王妃亦是座上宾。

    及笄後,就要准备圆房了。

    范夫人想起这个就心疼女儿,及笄礼自己操办也就罢了,连圆房礼都要自己来?这原该是婆母来操持的,再不济,也该由杜大少奶奶来办,可是杜夫人如今连床都下不来,大少奶奶远在梅州,还有孕在身,谁放心让她奔波啊?

    丁老夫人便与兄长商议,由她来操办小两口圆房。

    杜相也觉有点对不住小孙媳,这个家由她管着,及笄这等大事,还得她自己来,圆房这等大事,再要她自个儿来,就真有点说不过去了,便全权交由丁老夫人来办。

    及笄礼的隔天,出巡在外的皇子们捎信回京。

    怀王遇袭,所幸护卫的人得力,人虽受了点伤,但无大碍,其他几位王爷及皇子也陆续遇上事,不过情节都不如怀王那次严重,朝中便有人建议,要给诸皇子增加人手,以保护他们周全,也有人道,人多手杂,皇子们代天子出巡,是去巡视灾情,而非是去给当地民众增加困扰的。

    更有人直言,诸皇子就不该选在此时出巡,真要出巡,应等灾情稍缓,再前往各地堪灾,现在去,岂不是让各地父母官在忙於救灾的同时,还得照顾、保护这些天之骄子,这是去添乱啊!

    此言一出,立即有人附和,当然也有人就嘲讽了,这是在放马後炮嘛!人都去到各灾区巡视了,你才在後头说这种话,为什麽不在人还没出京前说呢?

    朝上吵成一团,皇帝下朝,太后又来哭她可怜苦命的怀王,皇后诸妃则在旁翻白眼,代皇帝出巡的皇子们都遇着事,又不只怀王一个而已,太后只哭怀王一人,真是好偏心啊!(未完待续)

    ps:临上传了,後台才给我出状况。。。。

第五百七十四章 生变
    平王妃对太后的偏心尤其不平。…。。…

    都是杨妃的儿子,都一样出巡在外,哦,就怀王最可怜,最委屈?说起来,怀王居长,身先士卒不是当大哥的应有的风范吗?

    不止平王妃如是想,就是兰妃、梅妃等人也对太后颇不爽,不过她们经验丰富没让人看出端倪。

    皇后的嫡子九皇子也在此次出巡之列,他也受到了行刺,皇帝一边听太后哭哭啼啼,一边派出武艺高强的护卫即刻出京,保护众皇子。

    太后哭太后的,皇帝只虚应了事,看老太太哭到上气不接下气,皇帝召来御医为太后请脉,然后就把太后给请回慈和宫去,大公主紧跟在侧,皇帝见了不免要赞一两句。

    大公主及其身边的宫人大喜,要知道大公主虽是长‘女’,可甚少得皇帝眷顾,靠向太后前,从不曾得皇帝单独赞美,恰与太后当初派人拉拢她时所言相符,皇后、兰妃她们都有‘女’儿,大公主没有亲娘,依附着她们,自然是被排在人家亲闺‘女’儿之后。

    皇帝日理万机,别说‘女’儿了,就连儿子们,想要在他跟前‘露’脸,那还得看运气及才气,当然,有个好娘亲,帮着搭桥牵线,想要让皇帝有印象,自是事半功倍。

    大公主嘴不甜,‘性’格别扭,有机会让孩子出头,那位嫔妃会傻到不让自己生的儿‘女’表现,而让大公主这不感恩只记仇的去表现?

    所以大公主长到十六岁,还真不曾得皇帝一句好,不想‘侍’候着太后走这一遭,竟让皇帝赞了声好。怎么会不大喜呢?

    ‘侍’候着太后回慈和宫安歇,她雀跃的回宫。

    公主们大都是与其母妃同宫,二公主就住在兰妃的景福殿中,三公主则住椒房殿西配殿,又称曦宜殿。大公主是长‘女’,生母早逝,所以她是与三公主同住在椒房殿,她的居处位于东配殿,又称寒香殿。

    依附太后之后,大公主心心念念就是搬出寒香殿。住到慈和宫里去。

    然而就是太后的嫡亲闺‘女’,她的两位姑母都不曾有此荣幸,太后怎可能独厚她呢?

    大公主身边的宫人和太监都清楚明白,太后对亲‘女’尚且如此,怎么可能对一个体内并无其血脉的大公主另眼相看?就是杨妃所出的四公主。也不曾得太后青眼啊!

    “父皇说我‘侍’亲至孝。”大公主眉飞‘色’舞喜形于‘色’,“说不定太后见父皇赞我好,特别开恩呢?”

    大公主您是没睡醒啊?真住到太后的慈和宫中,是好事吗?如果说,大公主是杨妃所出,让太后另眼相看,那自然是不怕有人暗下绊子,问题是大公主不是杨妃所出。她的母妃早就挂啦!太后就算真为她破例,让她住到慈和宫去,若有人看过去。给她下绊子,太后可不会护着她。

    与其如此,还不如待在皇后这里,皇后为了搏个好名声,势必要对她这个‘女’儿好,旁的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